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六九龄

作者:三六九龄  录入:05-31

  罗姑娘玉颜清丽,潘逍对她是见过一面就念念不忘,生了求娶的心思,因而叫傅宁来探一探卫景平的口风。
  要是卫景平打算留着当美妾的,他就立刻断了念头,不再肖想人家姑娘。
  要是卫家打算另聘出去的,他就大大方方请人做媒提亲去。
  卫景平:“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傅宁不提,他是不会主动想起罗小柔的。
  “不如说给老潘?”饼圈提议:“你道老潘为啥没在上林县娶到媳妇儿,这不是因为潘父赌博,把家底儿差不多败光了,之前说的陈二妮的妹子陈三妮,黄了。”
  卫景平:“……”
  竟有这档子事情,他都不知道。
  傅宁:“好在潘父作了几年就过世了,现在老潘出了孝期,后年还能到甘州府去考乡试,要是中个举人,也辱没不了罗姑娘。”
  倒也是门当户对。
  卫景平:“这事儿得问内子。”
  毕竟不是他和罗小柔打交道的不多,不知道人家姑娘的心思。
  傅宁:“你身边放着罗小柔也不是个事儿,不知情的,还以为她将来要给你做妾呢。”
  潘逍这人,十分可靠,既都是可靠的人,不如撮合成一对。
  卫景平想了想,觉得他说的算有几分理。
  卫景平:“说出来你们可能不大相信,这事儿全得问内子,我做不了主的。”
  罗小柔是姚溪留下来的,一切都是她在操持,他不能在外头胡乱答应。
  傅宁:“我就知道……”
  饼圈自打进了翰林院之后就开始说人话了,变得严肃正经多了:“那卫四你记着这件事,得空问问弟妹,老潘心焦得不行,就等着你给他回信儿呢。”
  卫景平:“稳重了啊饼圈,听说嫂子有喜了,恭喜啊。”
  顾思炎不好意思地“嗯”了声。
  傅宁嘿笑两声:“卫四,你说你都成亲两年多了,怎么不见喜事?”
  顾思炎娶了裴雪岚才半年不到,就传出喜讯了。
  卫景平说道:“儿女看缘分吧,哪天我带上内子到庙里求求。”
  家里无人催他生子,却被挚友给催生了,这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傅宁和饼圈大笑。
  当晚回到家中,卫景平就同姚溪提起了罗小柔的事情,姚溪说道:“我也不是没劝过她,可她说,这辈子实在不想嫁人,要是咱们看着她碍眼,她就回镇江府去……我也不好再劝了。”
  卫景平听了很是遗憾:好好的姑娘,可惜了。

  次日放衙,卫景平跟潘逍说明了这事,潘逍垂头丧气:“想来她看不上我吧。”
  一个穷酸秀才。
  卫景平:“潘兄,姑娘的心思谁也琢磨不透。”
  “说不定等两年后你考中举人,”他劝道:“罗姑娘就想开了呢。”毕竟有些伤痕需要时光慢慢抚平。
  潘逍:“卫四,我今晚就回去闭门读书,等考取了功名再进京,到时候……”
  卫景平握着他的手:“到时候如果她还未嫁,我亲自去给你问。”
  ……
  日子呼啦一下,就轮到卫景平进内阁掌右相印了,他换上当朝正一品绯色绣仙鹤的相爷补服,恍惚有种割裂的感觉。
  卫五月改口叫他相爷,卫景平愣了一下,回想起近日朝廷还算平静,无非就是处理各处的折子,甚至比户部侍郎的职位还要清闲一些,说道:“你小子好好看着家里,别让俩小东西打架。”
  小东西说的是大鹅红袖和金雕小灿。
  说完,卫景平不让卫五月送他,自个儿上早朝去了。
  一迈进麟德殿,他就感觉今日气氛不对殿内黑云压顶,妖风阵阵。
  跟捅了黑山老妖的巢穴似的。
 
 
    第246章 被弹劾
  ◎不管怎样,自乱阵脚要不得,他把“那都不是事儿”的气势先拿捏住了。◎
  出什么事了?
  卫景平的心里头“咣”一声, 打起鼓来。
  “哎呀呀,”一名很有眼色的吏部胡姓侍郎在瞧见他走进麟德殿后嘟囔了声:“卫相爷来了。”
  卫景平神色淡然地走到百官之首, 他站定了微垂眼皮, 手指摩挲着笏板,轻声问左相邹永:“邹相?”
  这时候云骁帝还没有出现,邹永歪过头来说道:“洛阳府武举乡试争武解元时,打死了一位武举人。”
  “这两日正是各处武举乡试之日, ”他身后站着的胡侍郎说道:“下官担忧, 各府陆续还会有伤亡。”
  本来百姓对朝廷开武举是交口称赞, 一来武举开恩科给了家中的男丁除去念书科举外的另一条进入仕途之路, 二来呢, 免除当年的人丁税,减轻了家中的税赋银子, 这要祖上积多大的德才能摊上这种好事,因而农户人家, 只要家里头有青壮年男儿的得知消息后临阵磨枪, 五更天带根棍子到各地的练武场蹲着偷学武艺招式, 只想在比试场上博个武童生, 中个武秀才,考上武举人……, 给自己博个好出路,顺带给家里免除一份人丁税,这次报名考武举的那叫一个人多,每次上场比试,那叫一个激烈。
  可就算这样, 参照以往武举比试的规则, 一场切磋较量, 比个高下而已,又不是真的要打个你死我活,着实不该有人被打死。
  死人了就不是一件小事,卫景平问道:“洛阳知府李玉在奏折中怎么说?”
  邹永说道:“李大人在奏折中弹劾卫相……”洛阳知府在奏折中弹劾卫景平,说他给朝廷出的开武举是个馊主意,把开武举跟人丁税挂钩更是馊上加馊,又蠢又没安好心……骂的可难听了。
  总之一句话,前一阵子提议朝廷开武举的事,卫景平被洛阳知府李玉弹劾了。
  卫景平:“……”
  头一次被人弹劾,有点新鲜,又有点烦躁,emo。
  正在他调整心态的时候,邹永又说道:“卫相,你有点流年不利啊……”
  卫景平心道“不好”,果然就听邹永来了句:“闵国公钟成和一干皇亲国戚也给陛下上了一道折子,同样是就此事弹劾卫相你的。”
  这些折子都是昨日送到他手上的,他虽然于私替卫景平担忧,但于公不敢扣押不往上递,已送到了云骁帝的御案上,想来昨夜皇帝是过了目的。
  “多谢邹相告知。”卫景平淡声道。
  半个来月前闵国公钟成打发人到正通钱庄借银子,被卫景平下了面子,估摸着有借这件事找他茬儿的意思。
  他话音才落,云骁帝来上朝了,他往龙椅上一坐,等众公卿山呼万岁后道:“众爱卿平身吧。”
  他没提旁人弹劾卫景平的事,也不知是忘了,还是没当回事。
  大太监李桐有意无意地扫视众公卿一眼:“诸位大人有事就向万岁爷奏来。”
  没事儿就消停着当哑巴,也好早点儿散朝。
  执掌各衙门的大老爷们纷纷上奏了一些事情,和往常的每次早朝一样,众公卿争吵、互怼了半天,到中场时,朝堂上才开始逐渐变得冷静、沉闷起来。
  无他,老大臣们吵吵不动了。
  云骁帝也开始双目无神,打哈哈消极怠工起来。
  本来没什么事情就要散朝了,忽然御史台的御史奏道:“陛下,臣听说洛阳府武举乡试打死人了,知府李大人上奏折弹劾卫相,不知陛下知不知道此事啊?”
  今天的早朝大戏拉开帷幕,有不服卫景平的大臣心中暗戳戳欢喜,等着他栽。
  云骁帝看了一眼卫景平:“卫爱卿,你知道这件事情吗?”
  卫景平不慌不忙地说道:“回陛下,臣听说了。”
  不管怎样,自乱阵脚要不得,他把“那都不是事儿”的气势先拿捏住了。
  云骁帝:“卫爱卿接着说。”
  他心道:快说两句堵住御史台的嘴,朕还等着散朝呢。
  卫景平淡定自若地道:“武举乡试在洛阳府出了人命案,本该问责洛阳知府,臣不知这件事跟臣有什么干系,请陛下明察。”
  武举是武举,用的还是先帝时的较量规则,并不是因为和人丁税挂钩才闹出了人命,既然李玉咬他一口,他就不能不较真理论一番了。
  云骁帝看着御史们:“卫爱卿说的在理。”
  他昨日看到李玉的奏折时,和卫景平想的一模一样。武举乡试在谁的治下出了人命,就是谁失职。
  这时候,闵国公钟成手持笏板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李大人并无过错。”
  作者有话说:
  发现这期榜单少了点字数,补上。
 
 
第247章 翻盘
  ◎一大顶“结党”的帽子给卫景平扣到头顶上了。◎
  卫景平瞟了他一眼, 微微抿唇,懒得反驳。
  闵国公钟成见他没说话, 以为他胆怯, 气焰更嚣张了,拔高声调说道:“卫相提出的叫武举和人丁税挂钩,臣从所未闻不说,且不合祖制, 闹出了人命却反咬李大人一口, 这不妥吧。”
  他女儿在后宫多年, 今年好不容易才爬到了贵妃的位子, 皇家竟抠抠搜搜的, 没给他们钟家赏赐什么好东西,打听下来说是府库今年收缴上来的税赋不如往年, 缺银子,对于后宫妃嫔的封赏便从俭了。
  究其原因, 全拜卫景平提出的什么劳什子的考武举跟免除人丁税一事挂钩, 导致朝廷从各府征收上来的银子少了, 才叫钟家没从女儿荣升贵妃中捞到好处, 他怎能不气愤,说不恨卫景平都是假的。
  他又想借着贵妃的势头去正通钱庄打打饥荒, 多少弄些银子补贴下府里,没想到却碰了钉子,钟成无论如何都咽不下这口气,逮着洛阳府的事情狠狠针对卫景平。
  卫景平微微偏头,给柳承珏递过来个眼色, 问他:找茬儿吗?
  这事儿他擅长。
  柳承珏微点了下头, 用眼神询问他:想怎么办?
  卫景平:我觉得洛阳知府李玉不像个好人, 要不先把弹劾他一顿,你把人抓起来审一审。
  柳承珏:好啊,走起。
  “陛下,”商定好,卫景平信手拈来一套说辞:“洛阳知府李大人上奏说武举乡试打死了人,这人是怎么死的,跟肇事者有没有怨仇?”
  他这很“找事”的话抛出来,众公卿都沉默了。
  云骁帝:“只说是乡试较量,失手打死的。”
  卫景平继续说道:“陛下,按照从前武举的规矩,失手打死人那是要按照故意伤人治罪的,敢问李大人不抓犯人,上奏陛下指责臣是何意呀?”
  “这……”云骁帝一时语塞,武举太多年没举行过了,他不太熟悉流程和规矩。
  卫景平见火候到了,又说道:“陛下,我朝武举乡试规定,双方较量时须由当地知府提前宣读36条规矩律例,其一……武秀才听完画押后方能上场,且在场的评判席精挑细选驻当地府军数十位将军坐镇……是以本朝百年来,头一次听说武举比试出人命的事,臣以为,洛阳知府办事不力……”
  他当堂把武举乡试比试的36条律例不厌其详地屡条背诵出来,并一一解释清楚,字正腔圆,一气呵成。
  云骁帝心中微惊:卫四记性竟好到这般田地。
  他自诩在读书背诵上强过历代新科状元大才子,有九分天资,此刻也不得不说,卫四快追平他了,有八分天资吧。
  柳承珏帮腔道:“陛下,卫相所说一字不差,正是我朝对于武举的规定、律例,洛阳府出了人命,知府李大人难逃其责。”
  “大理寺愿意赴洛阳查明此事。”他又道。
  云骁帝:“查查也好。”
  他是听劝的。
  到这里,明眼人都看出来事情要反转了,众公卿心里头那是百感交集:
  李玉这回算是引火烧身,给自己惹了一身腥臊,惹上大理寺了。
  本朝最难打交道的就是大理寺,进去得扒一层皮,嘿,这个李玉恐怕没想到吧。
  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垂头丧气,看嘛,这次撼动不了卫景平半分,以后就更难了,唉承认自己不如人家吧。
  一顿窃窃私语。
  云骁帝被他们叽歪烦了:“那就交给大理寺查明后上奏给朕吧。”
  众公卿为李玉捏了把汗。
  钟成沉不住气了道:“柳大人都出来说话了?谁不知道您跟卫大人走的近,就不怕有结党之嫌吗?”
  一大顶“结党”的帽子给卫景平扣到头顶上了。
  “闵国公,”卫景平厉色道:“当着陛下的面说朝臣‘结党’,知道的以为您老人家忧国忧民,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干过这事儿呢?下官都不知道‘结党’这两个字怎么写呢。”
  说的别的行,说“结党”不行,卫家这很快要跟天子家结为亲家的,稀罕跟谁结党啊。
  钟成差点被他气死:“你……”
  云骁帝听了也不高兴,“结党”这事儿确实是钟成乱扣帽子了,卫家是后起之秀,可以说在京城勉强算站稳脚跟,柳家只有柳承珏一人在朝为官,柳氏名不见经传,门生故旧寥寥无几,他二人结哪门子的党?
  反倒是钟家在京城里历经百年,可以算得上是高门大户了,姻亲众多,说不定还有结党的可能,比如说洛阳知府李玉和钟家有没有往来……
  “钟爱卿慎言。”云骁帝面色不虞。
  “是,陛下。”钟成吓得一瞬六神无主,皇帝就算一时脾气好,也不意味着大臣们可以跟他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他知趣地不敢再替李玉说话了。
  “柳爱卿,”云骁帝说道:“洛阳知府李玉之前名声就不大好,借着此事,查一查也好。”
  似乎是他在当太子时,就有人上折子弹劾过李玉。
  时间过于久远,倒把这人给忘了。这次既然想起来了,新账旧账就一起清算吧。
  有猫腻没猫腻的,查一查总是不多。
  柳承珏欣然接了旨意,而后轻蔑地看了钟成一眼。
  钟成偷鸡不成蚀把米,气得咬牙切齿,他脸色灰败,是他小瞧卫景平了,以为年轻就好拿捏,没想到这厮城府深,半路又杀出来个柳承珏一唱一和,叫他措手不及,唉。
  卫景平后来又奏道:“去年平叛秦似时朝廷军和北衙六军的将士伤亡不少,如今京城戍军不够充裕,眼下正是需要武将之时,臣以为武举不必像科举一样三年考一次,便是各地乡试之后,就到京城来比试,陛下说呢?”
  非常之时,宜行非常之举。
  提到北衙六军,云骁帝微微皱眉,先帝在位时成群的纨绔子弟混迹此处,平日里疏于操练,一个个游手好闲,不堪重用。
  本来北衙六军还能继续混吃等死的,奈何他登基后陆续打了两次仗,云骁帝怕了,看那群纨绔不顺眼,嫌他们当摆设,没用还得用银子养着,亏大发了。
  当他们对天子来说,用处不大的时候,就意味着卷包袱滚蛋该让贤了。
  因而当卫景平提出从武举之中选拔武将充实北衙六军的时候,正迎合了帝心,云骁帝说道:“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习武不像读书,武人少年时最为勇悍,不必等了,传旨下去,各府武举乡试胜出者,即可赴京考武状元。”
  他拍板了。
  左相邹永道了声“是”,准备散朝之后立即拟旨送往各府。
  吏部侍郎杜锦成问道:“陛下,京城的主考官由谁来担任?”
  这是他们吏部要操心请示的事情。
  云骁帝想了想,又和众公卿商议一番,最后说定,在京城举行的武举,由太子秦衍亲自坐镇担任主考,羽林卫大将军郝胜、中郎将卫景英担任副主考,考武,由翰林院修撰谢映并编修二人,庶吉士五人出面考文……这次选拔武将的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
  ……
  大概过了半个月之后,到了仲秋时分,大理寺清查了洛阳知府李玉,果然这人不清白,武举乡试闹出人命的事,全由他玩忽职守所致,押到京城,判了个徙三千里的流刑,大快人心。
  各地知府见状,不敢懈怠,瞪着双眼盯着武举的事,没再出差错。
  十月中旬,各地的武举人陆续进京,一个个都壮志满满地期待在比试中夺魁,争夺武状元。
  “二哥,”卫景平说道:“火器营能不能选拔到可靠的人才就靠你了。”
  卫景英:“嗯,二哥给你办好。”他问卫景平:“你想过没有,火器营以后归属哪儿?”

  “我看好了北衙六军,”卫景平说道:“二哥,有件事我琢磨了许久。”他压低了声音:“北衙六军大将军一职空缺,二哥有什么想法?”
  卫景英摇了摇头说道:“我暂时没把握争到这个位子。”
  北衙六军的大将军一职一直由京城的高门世家的人把持,甚至是皇亲国戚,像前任姜太后的侄子姜懿,像卫家这样没有根基的,着实不敢肖想那个位子。
  卫景平:“趁这次武举二哥露面的机会,慢慢留意就是了。”
  “老四,其实二哥没那么心急往上爬。”卫景英笑道。
  卫景平玩笑道:“二哥不为高官厚禄,也要为容与打算。”
  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由于太子秦衍过于主动,让卫容与跟他“偶遇”了两三次,两孩子相处的还挺好,这门亲事成的概率很大。
  也就是说,太子秦衍极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侄女婿。
  他们做长辈的,焉能不为俩小辈打算。
  太子秦衍十二岁了,是时候慢慢经营起自己的势力了,否则将来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拿什么作为筹码。
  云骁帝现在膝下只有太子一个儿子,不意味着永远就他这么一个儿子。
  该留个心眼就得留着。
  只有一步一步筹谋,不动声色地强到无人能撼动,将来不管皇帝老儿生几个儿子,秦衍才能稳坐钓鱼台,谁都不怕。
  卫景英笑道:“老四,你总是比旁人多想一步。”
  “只怕不是一时能成的事,”卫景平说道:“二哥和殿下有这个心就好了。”
  ……
  十月下旬,清晨霜重,到了晌午却是秋阳赫赫。
  武举会试在一个黄道吉日开试,大比十日,太子秦衍带着文武官员在主持比试,进行得稳稳当当的。
  卫景平很是欣慰,这天他放衙后哼着小曲回家。
  “你三哥来信说,他护送一名窦姓商人出海,”卫长海堵在门口,手里扬着一封信:“说船上装的是一批漆器。”
  龙城府当年置郡时迁过来一批岭南漆器大家段氏的族人,这几年生活稳定,他们从南方采买生漆到龙城府,又操起了本家的手艺,有商人看到商机,就带到了海外,渐渐生意做大了,就有了专门的漆器船只出海,但是沿途劫匪也多,只能花大价钱请人护送。
  这次是江扬觉得漆器生意有大钱赚,遂大力扶持,这才让卫景川护送窦姓商人出海做买卖。
  “三嫂随行吗?”听说要出海,卫景平问,他有些担忧卫三。
  卫长海说道:“老三媳妇儿去做什么,出海太危险了。”
  要是他在龙城府,他估计都不让卫景川去。海里和陆地可太不一样了,一个风浪过来,功夫再好的人也得被拍在沙滩上,他不是一星半点的担忧。
  卫景平:“也不知他们去哪里。”
  离开陆地后还要走多远,是后世的哪里呢。
  作者有话说:
  对不住,前两天加班加的要吐,脑子空白一片,写的太烂没敢贴上来,今天重新写。
 
 
第248章 火器营VS出海
  ◎桑树、茶树和漆树,对应的生丝、茶叶和漆器,是古代海上商贸的三大吸银巨头,来往商船,上面运载东西跑不出这三样。◎
  卫景平把卫三的来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信中只简略说他护送窦姓商人出海做买卖,对于去哪里, 目的地是何处一字没提, 似乎他也一无所知的样子。
  “爹,”卫景平无奈地把信收了起来,干瘪地安慰老卫:“三哥吉人自有天相,会平安回来的。”
推书 20234-05-31 :和顶流逆子互怼爆》:   和顶流逆子互怼爆红  作者:第七星球  简介:  1.沈怜南穿成了坐守亿万豪宅、老公常年不着家、当红继子忙事业的豪门贵妇。  可惜原主是个炮灰女配,与温柔贤惠、知书达理的女主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被女主成功上位,悲惨半生。  系统提示:&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