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完结+番外完本[古穿今]—— BY:拉棉花糖的兔子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录入:02-19

女儿嚷道:“为什么看菠萝台啊?我想看草莓台!”
老白:“别闹,爸爸要看齐涉江。”
女儿:“…………”
女儿立刻给自己的小伙伴们发微信:“我去,你们绝对想不到,我爸非要看菠萝台的晚会,跟我说他要等看齐涉江……”
小伙伴们哈哈大笑:“瑞思拜了,叔叔还追爱豆!还是个颜控!”
“叔叔审美可以啊!相约叔叔今晚一起来舔屏哦!”
——大众认知:喜欢Jesse的肯定是颜控。
眼看关山乐队上台,表演完了,屏幕上已经显示出,下一个节目就是齐涉江和孟静远。
只见齐涉江在前,孟静远在后,走到台前站好。老白的妻子,从来不关心娱乐圈,这会儿“咦”了一声,“这是说相声的吗?怎么长这样?”
女儿“噗”了一声,“您不知道,这就是个来尬演的,他哪会说相声啊,全网都等着嘲呢。”
结果齐涉江不但会说相声,而且一开口就让老白的女儿喷了。
直接拿张约砸挂了!
“对,我们在后台也能听得到。我听完了啊,长得真好。”
“哈哈哈哈哈哈,这不是张约说的那话么,居然怼他?”女儿兴奋地打字:“快看菠萝台齐涉江的相声!不是,我清醒的,是齐涉江,他怼张约了!”
还不止怼了一回。
齐涉江拿张约砸了好几下挂!
老白的女儿和小伙伴们一边看节目,一边在微信群疯狂吐槽。
“卧槽摄影师有灵性,镜头给张约了233333”
“张约的表情神了哈哈哈哈哈,我要截下来做表情包!”
“妈呀我明明是来舔屏的为什么在狂笑!”
“乐队成员的表情亮了,你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啊!”
……
这是一个注定让媒体和网友大跌眼镜的夜晚。
类似老白的情形,发生在很多地方。
人人呼朋唤友,一起去看张约的表情——这货这些年树敌实在太多了,就连一些被他毒舌过的同行,都忍不住呼唤亲友去看菠萝台了。
从齐涉江和孟静远上台后,收视率就出现了明显的增幅,节目一边播着,网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相关讨论。
等到齐涉江入正活儿,大家发现他说的还是传统段子,就更加炸裂了。
谁能想到,都以为是玩噱头的齐涉江不但真能说相声,还说了场扎扎实实、流畅漂亮的传统相声!










……
这时候,还有内部人员爆料了,说齐涉江前头怼张约那段是即兴发挥,交上去的台本里没有,就是相声里那个现挂。










……
被大家群嘲了几个月的齐涉江,居然携手孟静远来了个彻彻底底的大逆袭,叫媒体、网友都目瞪口呆!
那些带头唱衰齐涉江的媒体,一扭头就报道起他的表现来了,还讨论是否为枪手的段子写得好。
但是只要长了眼睛的人都分辨得出来,一样的本子,没有舞台表现力,上去说也白搭。就像以前的齐涉江,台本在那儿,他不也被人说毫无综艺感么?
搞得大家都忍不住怼媒体了:


……
有孟静远的知名度加持,加上相关人员的话题度,当晚和齐涉江有关的热搜竟是一下蹿上去两个。
这会儿,李敬提起热搜来,齐涉江就正委婉地打听热搜的含义,必须自然地把李敬的话给套出来,他都不知道这是什么。
没办法,报纸不用说,电视齐涉江现在已经玩得很转了,成为他了解新时空、获取资讯的重要途经,但是神秘复杂的网络,他依然处于小白阶段。
“……哦哦,我们已经上去了?”齐涉江问道。
夏一苇也关切地道:“怎么还上了两个,是不是和张约有关?舆论走向还行吗?”
李敬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机:“一个是‘齐涉江、孟静远、张约’,多数人还是喜闻乐见的,连关山乐队的粉丝都在乐。”
夏一苇松了口气,看来儿子的相声首秀非常成功。一眼却瞧见李敬神色有点怪异,便疑问地看着他。
李敬:“嗯……还有一个排名更高的,关键词是‘齐涉江穿大褂真好看’……”
齐涉江:“…………”
第十章
“杰西啊,得了。”李敬拍了拍齐涉江的肩膀,“你就当另一个是白送的。”
齐涉江头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看脸的世界,他竟无言以对。
倒是夏一苇若有所思地道:“你这个口音,算是彻底被带歪了……”
李敬:“……”
夏一苇不说他都没发现,因为合作的事最近跟孟老师他们打交道多,那个京腔实在是太洗脑了。
齐涉江则把李敬的手机借来,看了一下热搜榜,和关键词里的微博,看得他是一头雾水。
新闻和报纸他好歹能连蒙带猜读懂,这个网络评论真是天书一般,更吓人的是还有贴他照片喊老公的。
往前八、九十年也有捧角儿的啊,他在京戏班子长大,看得更多了。但一掷千金的有,喊老公的真没见过,真是时代不一样了。
“对了,杰西啊。”李敬算是放弃治疗了,一口一个杰西,“要准备给你接新节目,可以吧?”
齐涉江点了点头,通过消化脑袋里的记忆,还有各种渠道学到的知识,这次又在电视台有了经验,小心一点,参加活动应该不会露馅。
他和夏一苇聊得很明白了,夏一苇会支持他说相声,但是他也要一定程度上听他们的建议,去参加一些节目维持自己的曝光度。
而且,齐涉江早已了解到,现在这个行业不景气了,不是像以前那样世道不好,艺人地位低,是观众没那么多了。
他没有来到相声最兴盛的年代,但无论如何,他不会就此撂手,这是他和这个时空的联系。
……
再说另一边,大众对于齐涉江的大褂热搜排名更高,也是暗笑。
本来想感叹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你偏偏要去说相声,大家都以为反转、打脸来了,结果那个节目更大的影响居然还是齐涉江当天的造型……这上哪说理去啊!
当然,到底也是对齐涉江改观不少,就是觉得奇怪,他之前怎么就愿意拿个花瓶台本,还是真的属于剪辑的锅?
有媒体去采访了相声门的专业人士,对方都表示这段说得挺好的,尤其是对于“外行”来说,难怪能够请到孟静远合作。
大众不觉得奇怪,在他们心目中,齐涉江就是跨界去说相声的没错啊。
表演得是很成功,是一洗花瓶的耻辱没错,但是,这人长这样,谁信他要一直吃相声这碗饭?想都没想过!
孟静远和曾文看到这采访却是苦笑,此前孟静远就试探过一些同行的反应,他们对齐涉江这么个没门户的海青并不感兴趣,这个采访就更说明了相声门普遍的观点。
——就算齐涉江表现得再好,只要没有门户、师承,他就是个“业余选手”。
……
晚会一事余波未尽,又有内部消息流传出来。
之前有爆料称齐涉江怼张约那段是即兴的,很多人不太信,觉得应该是台本,只能说齐涉江的演技也进步了。
但是这回又有后续爆料,表示齐涉江和张约上台前曾经在后台有过争吵,差点打起来,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这,可能就是齐涉江选择即兴怼人的导火索。
这个原因倒真说得过去,很多人都取信了。
还有沙雕网友认真讨论起来,要是张约和齐涉江打架,谁会赢。
有人表示张约有队友,基本等于四个打一个,赢肯定能赢,但不公平。
也有人呵呵一笑,你非要这么说,齐涉江当天也是带着搭档和亲妈去的,怎么的,嫌孟老师战斗力不够啊?
这又要涉及到乐队可以用鼓槌、吉他等当武器,而相声这边只要折扇、帕子、醒木等物,比较吃亏……
娱乐新闻也兴致勃勃地报道了这条爆料,非常不嫌事大地去向张约求证,问他感想,问他现在还觉不觉得齐涉江好看?问他是自己好看还是齐涉江好看?等一大堆奇葩问题。
张约心理阴影面积本来就够大了,哪里肯接受采访,闷头就走。
于是记者回来大写张约一听齐涉江的名字便黑脸,云云。
畅想一下,齐涉江的合约是在菠萝传媒那里,张约和他虽然不同门,但和菠萝合作非常多,否则也不会和齐涉江在菠萝的大楼遇到。
接下来,大家估计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是不是迟早有开打的一天?难道真的要上演互丢吉他、醒木吗?
霎时间,张约和齐涉江完全被描绘成了对立面上的两个人,火药味十足,仿佛是什么冤家对头。别说,搞得吃瓜群众还真有点期待了。
……
……
张约被记者烦透了,齐涉江却是轻松不少,同样是话题中心人物,夏一苇在娱乐圈这么多年,团队非常给力,齐涉江完全可以脱身,去曾文的相声园子。
一则是他来这里,在曾文等人的协助下,把子弟书的曲本整理出来,留存这一项传统曲艺的资料。
二则是齐涉江想寻摸一个搭档,这个李敬他们也帮不上忙,他要找的是相声搭档。
一个相声艺人,能够有个合适、优秀的固定搭档,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有句老话,找个好老婆容易,找个好搭档难。
像曾文和孟静远,他们就是一档,不但是一档,还是火档,有名气的一档。配合默契,彼此成就,这才扬名立万。这是实力,也是运气。
齐涉江自从师父去了后单着许久了,他也挺想在这里找个固定搭档的,否则不能老说单口,或者临时凑吧。
借孟静远用了一次,还得还给曾文,自己找一个才是最妥当的。
有句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齐涉江要找搭档,就是从曾文园子里的演员、还有孟家的门人开始找起。
于是,曾文的相声园子,齐涉江也就常来常往了,和各个演员也会聊聊怎么使活儿,毕竟这么些年,相声和其他事物一样,也在更新。
像之前晚会听到那个“yoooo”,他就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是怕露馅一时不敢随便问。
这来去得多了,大伙儿也就熟悉了。
有些个年轻演员,尤其之前被齐涉江打过脸的——虽然齐涉江本人不知道——更是别提多乖巧了,自觉非常尊重,一口一个齐师哥。虽说不知道齐涉江在相声门的具体辈分,看年纪差不多,且喊着呗。
齐涉江也不和人计较辈分,毕竟真要计较起来,柳泉海都比他辈分矮……师哥就师哥呗。
“又是失传的子弟书,又是失传的单口,您肚里全是孤品啊?”曾文一个徒弟问道,“师哥,您还会其他什么绝招不?”
大家都期待地看着齐涉江,这些天下来他们也算看出来的,齐涉江艺高但年纪不大,跟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架子,挺?"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0 ">首页5 页, 孟啻Φ摹?br /> 齐涉江仰天想了想,“既然你都问了,我这里有段太平歌词,本也失传了,现在可以教给你们,要不要学?”
演员一听,嚯,有没学过的太平歌词?那肯定要学啊!
太平歌词这个曲种,归在相声里,是相声艺人的基本功之一,从莲花落演变而来,属于“说学逗唱”里的“唱”字。
以往相声艺人撂地卖艺时,就拿竹板伴奏,唱太平歌词招揽观众,唱词一般都是以传统故事为主。等吸引的人多了,再开始说相声。
如今流下来的新老曲目,大大小小也有上百段。
不过调式比较单一,就那么四句一个反复,只是词儿不一样。
他们孟师叔这一脉,就挺擅长唱太平歌词,当初孟老爷子常在广播里唱,还灌过唱片,自己也编过一些新的小段。
只见齐涉江拿了两块竹板作为伴奏,清清嗓子,起范儿了。
——围坐在旁边的演员们都有点羡慕,大家都一般年纪,怎么齐涉江就这么有气势,难道这也是遗传的?
齐涉江一扣竹板,击节而歌,“闲游五岳戏四海,烟霞深处有灵境。跨青鸾,骑白鹤,昆仑散客独为醒。三界神仙皆让他,生来得道离火精……”
他唱什么都气韵十足,何况这是本门唱。最开始太平歌词是说四个字,唱三个字,这么连说带唱,后来经过几代相声艺人的创新,才成了委婉跌宕的唱法。
开头用甩腔,后面或是托腔,或是流水板,所以调式简单倒也不失韵味。齐涉江自己因为有京戏底子,所以他唱起来韵味还要更浓一些。
再说这段太平歌词,词儿原是齐涉江的师父编的,说的是《封神榜》里头的故事,就是陆压道君降服赵公明那一段,起名叫《绝公明》。
这也算是独门的唱段吧,但齐涉江没提这一点,只说明是失传的。
只是唱着唱着,齐涉江就发现其他演员嘴一张,居然也跟着他唱了起来!
“蛟剪两分克群英,陆压到此绝公明。”
“先战余元破烈阵,飞刀斩仙无虚名。”
就这么和了四句,越来越响亮,都成大合唱了。
齐涉江忍不住停了下来,有些愕然地道:“你们怎么都会啊?”
众人对视一眼,噗一下笑出声来。
“多新鲜啊,这段不是《陆压绝公明》么。”最开始问他那个演员说道,“师哥,您打听一下,新华夏刚成立,孟老爷子就跟广播电台唱过这段了。不止我会,我爷爷都会。”
齐涉江:“…………”
这么有名的唱段,就算在海外,稍微关注这一行也不会不知道吧。
推书 20234-02-19 :在黑暗中完本[推理》:本书总字数为:1135541个《在黑暗中》作者:金十四钗文案总有一双眼睛看着你,在你不知不觉时,在黑暗中本文涉及了一个相当古老的哲学悖论——忒修斯之船古希腊传说里,雅典人将忒修斯所搭的船奉为纪念碑,但随时间推移,这艘船上的木头由于腐朽而被逐渐替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