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 完结+番外完本[美食传奇]—— BY:浮云素

作者:浮云素  录入:03-07

李三娘接过糕点后,他出手如迅雷,扒拉白布,糕点露出小角足够他判断出其中的内容。
莫文远了然道:原来“满天星”就是粘小米糕啊!
粘小米糕口感与年糕相似,把小黄米磨成粉后与水混合,捏成团后放在蒸锅里蒸熟便是,他以前也做过这道点心,还会做些豆沙配合蘸糕吃。
莫文远看店家,似乎没有卖豆沙,等他长大些后可以做些豆沙配着吃。
[任务完成]
小孩子的身体不受大脑控制,他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开始吃手手了,口水粘在手指上,要不是他年纪小,看上去估计很恶心。
李三娘用帕子帮他擦口水道:“想吃糕,等牙长出来再说。”
一说到长牙莫文远就开始悲伤了,他的年纪太小了,才开始出牙,伸舌头舔牙床的时候能在上牙床感觉到米粒似的小牙,李三娘之前看过他舔牙,一直对他道:“莫舔莫舔,小心牙长歪。”
莫文远不记得自己才长牙时有没有舔门牙,但他记得自己换牙的时候总喜欢舔自己的牙,当时他家长就威胁他“舔牙门牙会变大”,在换牙结束后他终于用血泪教训践行了老祖宗的道理,长了两颗兔子似的门牙。
原来有关长门牙的道理从唐代就有。
……
李三娘一边走一边买,慢悠悠地踱到坊中心,胡屠户没有专门店铺,他在路边上支了一个小摊子,两条待宰的羊栓在立柱上,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迎来的命运,看见人来来往往还咩咩咩地叫。
胡屠户正在磨刀,见李三娘来了便招呼道:“来了?马上就杀。”他身边还围了一群无事佬,都是来看热闹的,有人甚至端了一个大陶碗过来,等着接羊血。
胡屠户对身旁一穿粗布麻衣包头巾的中年男子道:“王兴,羊杂我已许给三娘,今日没你的份。”
王兴是光德坊内的小贩,但他从来不在坊内做生意,都是推小车到西市卖吃食的,他卖的也不是可口的饭菜,而是解馋的小食。
其中一种就是用羊肠做成的羊杂糕。
孙思邈曾经发明过猪杂糕,用猪肠填各种面粉麦粉蒸熟制成,唐朝人民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相较于猪肉,羊肉更受欢迎,宰杀量也更多,一些小贩就用羊肠制作。
王兴道:“我见三娘来了,还不知道她要什么,你只给我接一碗羊血便是,没有羊下水,我还能做羊血糕。”
莫文远听见他的话,脑内有响起提示音,厨神系统发布不限时任务“认识羊血糕”。
这些食物的基本制作方式都没什么技术含量,除了做小生意的,街坊邻居也是人人可以做的,只不过在调料配比上没有专业糕饼师傅做的好,味道也不尽如人意。
两人对话间李三娘已经看好了羊腿,她道:“给我白色那只两条前腿并一条后腿。”李三娘是胡屠户的固定客户,而且三条羊腿对他来说也算是不小的买卖,比起割条肉的普通居民,他自然会先让三娘选。
胡屠户听后开始干活,他把羊按在台面上用绳子捆住羊腿,随后一手按住羊腿一手持尖刀手起刀落切断了羊喉咙。
一陶瓮当时就接到脖子底下,血哗啦啦地流。
光德坊内居民生活水准普遍不错,即使到不了三天两头切块羊肉的地步,买点血会去蒸块还是能做到的,又因为羊血价格低廉,一会儿就被抢空了。
看热闹的人在宰完羊后便一哄而散,剩下的人都是等着割羊肉的。
莫文远与绝大部分看客不同,他的精神都集中在“庖丁解羊”上。
这是厨神辅助系统发出的新任务,观看庖丁解羊,莫文远看了题目后还在心中琢磨胡屠户的技术有多好?竟都能称为庖丁了?
他技术确实是好,从羊腿部插入芦苇管吹气,羊皮很快就给他吹胀起来,随后那把隔断羊喉咙的刀在腹部轻轻一划,胡屠户上手扒羊皮,不多时一张完整的皮子就被扒了下来。
三条羊腿被胡屠户用绳子串好,李三娘也不是娇弱的小娘子,手指一勾边提起三条腿,她用布条把莫文远捆在胸前另一手抱着他。
现在李三娘一手抱娃一手扛羊腿,好不彪悍,充分体现出唐代女子女中豪杰的特色。
莫文远看了一眼他娘的样子,额头都要出冷汗了,李三娘是个狠人啊!
……
李三娘将羊肉带回屋后便撸袖子处理,她先用菜刀将肉从骨头上精准地剃下来,一丝不留,莫文远看着,只见到白花花的羊骨。
虽然买了三只羊腿,但她只将其中一小部分剁成鲜肉馅,其他部分都用盐饼调味料腌了,农历二月的寒风可厉害,鲜肉在门外放着,几天都不会坏,更不要说是腌制羊肉,储存时间更长。
羊肉腌过之后味道更加鲜香,到时候再剁碎同其他瓜茄蔬果一起调制成馅,别有一番风味。
莫文远很了解她娘的工作周期,心说三只腿肉足够她卖一旬有余。
羊骨也没闲着,剔完肉后她就唤来林大娘,让她将骨头洗净熬汤。
她吩咐道:“从稻草堆下拿条芦菔,切块入汤与羊骨一起炖。”
芦菔即白萝卜,同羊骨一起炖,清肺养人鲜香无比。
李三娘有点囤货狂魔的味道,为了做生意入冬以前专门找了个房间土法囤积各种各样可以越冬的蔬菜,其实她之前还存了为数不少的小葱,只可惜最近生意太好,葱都用完了,要不然在汤盛好后在汤面上撒一把清清白白的小葱,可以把舌头鲜掉。
莫文远听说今日有羊骨汤加餐高兴得不行,同时心说他一定要努力积攒积分,尽快换出其他存储方法,这样在冬日他们就能存储更多蔬菜,在春天来临之前也不愁没有蔬菜吃。
莫文远高兴之际,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李三娘出门看了,见是一中年男子,见到李三娘连声问好。
男子做脚夫打扮,恐是从外地而来,一路风尘仆仆,脸上尤带倦容,但他说话条理却很清晰,同寻常脚夫不同。
他自称成都府人士,今早才入长安。
莫文远一听成都府就懂了,他那早逝的阿爷便是成都府人士。
李三娘听他自报家门后更是眉头微促道:“进屋说罢。”
脚夫连声道谢,李三娘给他倒了壶热水,现在天还挺冷,他又是从城外来的,哪里的屋子比起长安更是穿堂风呼呼而过,脚夫一连灌了几杯水才停下开始说事。
他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件:“这是里正交给我的。”
李三娘道:“有劳。”接过便开始读,她是认字的。
信并不长三娘看后心中有数道:“夫君家,真是一个人都没有了?”
脚夫道:“只剩下一垂髫幼童,其余人通通没了。”
三娘道:“这孩子身体如何,村长虽想将人托付于我,但我恐成都到长安路途遥远,现在又天寒地冻……”
脚夫道:“仲春后走的话就不冷了。”
莫文远心道:他们家这是要添人口了?
李三娘是京城人生,饼屋是从他父辈便开始经营的,而莫文远的爹则是成都府人士,家属农籍,之前因饥荒流落到长安,他长相清俊美,又读过几天书,一来二去便与李三娘结成夫妻。
莫家世代耕种,以前还算是富农,要不然也无法供他读书,但在几年前却一落千丈,成为中下贫农。
他家阿爷行二,阿娘曾经念叨过上面有一个哥哥,而自己也有一位堂兄,现在恐怕莫大与媳妇双双出事,整家就剩一个小郎君。
估计是媳妇的娘家不愿意养,村中又贫穷不愿添嘴,就准备送他们这。
三娘没思考多久便应下:“你且等等,我写封回信。”
“下次再有人来就让孩子一同跟着。”
脚夫道:“正巧有同乡明日启程,我让他把信带回去。”
三娘道:“一来一回孩子何时能到?”
脚夫道:“六月前后。”
距离现在还有四个月。
三娘道:“善。”
……
四个月后,莫文远家又添一人口,黑瘦黑瘦的莫小狗入驻李三娘家。
莫文远感叹这小胳膊小腿,说是五岁他都嫌大,但谁知他实岁已经8岁了?
他有李三娘这一有技术有思想的铁娘子当娘,真是大幸啊!
第3章
七月,阳光正好,莫文远捧着一卷《千字文》坐在灶台后头,他念后摇头晃脑,很有老夫子的味道。
”天气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内容朗朗上口,他越念越有劲,莫文远心道,其中的内容不比后世的《三字经》《百家姓》好玩?
念着念着,店内来了生意,许志兴道:“大郎可在念书?”
莫文远站起来道:“前几日阿娘教我念《千字文》,我见先头无事,便一边看店一边念。”他把小马扎搬到条凳边上,先上马扎再上条凳,粉雕玉琢的笑脸终于高过了去皮竹蒸笼:“许叔要什么?”
许志兴啧啧称叹道:“大郎聪慧,五岁就可念通文章,我家那小子,都十岁还没读书的志向,只会写两个字,真是讨债的。”他夸奖完便开始做正事:“三十个芦菔馒头,六十个羊肉馒头,腌过的、鲜羊肉各半,再来点豚肉的,蒸饼你看着拿。”
莫文远听见又来一桩大单,笑得眼睛都要眯起来了,他回头呼喊林大娘来包馒头,自己则心算这些吃食的价格。
“芦菔馒头两文一个,羊肉豚肉棒是三文,蒸饼一文一个,六十文,一百八十文,五十文,共二百九十文。”他道,“阿娘吩咐给你减三十文,共二百六十文。”
许志兴之前就见识过莫文远的心算能力,凭借这一手算数本事,他在光德坊都是有名的小神童,现在经常有人买蒸饼馒头,指名让莫文远算账。
和常来买蒸饼馒头的街坊邻居不同,许志兴是西市许家酒楼的伙计,开酒楼的是他大哥,他行三,嘴甜手脚快,又精于算计,许大郎便把采买的营生交给他。
酒楼和小食品铺不同,做得是综合食品生意,大菜小菜自己收拾,但是馒头蒸饼都是外包的,许志兴逛遍周围坊间,最后选定李三娘家作为蒸饼供应商,两日来一次,因为他每次买的货都多,李三娘便会给他减免一定费用。
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顶划算的买卖。
莫文远听见耳边悦耳的[奖励点:60],心情甚妙,他虚岁五岁,但在死缠烂打下三娘终于同意让他帮厨,练习刀功是不可能,洗菜分面团却可以做,林大娘带他一段时间都被莫文远娴熟的手艺惊叹到了,只觉得他不愧是三娘的儿子,厨艺天赋甚高。
他心头盘算一番,再过小半月,换储藏法的奖励点就要够了,倒是他还要想个法子让三娘知道方法才是。
……
莫小狗从米粮店回来,就见莫文远坐在小马扎上思考人生,他还以为他才参悟天地宇宙的道理,便笑着打趣道:“又在看《千字文》,那书有甚好看的?”
李三娘对家中俩孩子一视同仁,莫小狗刚到长安便给他开蒙,后市常见的《三字经》《百家姓》唐时还未编纂,时人多用南朝梁武帝时期编写的《千字文》作启蒙之用。四字一句,对偶押韵,内容更是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等,知识广博,是最常用的基础教材。
她甚至还从家中翻腾出了一部《急救篇》,教莫小狗念“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
莫小狗不是读书的料,也不耐烦读书,将两篇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念书了,天天跟在李三娘屁股后面跑腿进货,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沉稳生意人的模样。
莫文远笑嘻嘻道:“好看呀,你没听过那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说完之后还想了一下,好像这两句不是唐代以前人说的。
莫小狗笑骂道:“什么黄金屋颜如玉,快给我腾地方放桃。”
莫文远噘嘴道:“什么地方不好放,偏偏要和我抢位子?”
嘴上嘟囔,还是带着他的小马扎换了位置,在把书卷起来后蹬蹬蹬跑过去看他买的水果。
经过几年调养,不缺营养的莫小狗从纤细的豆芽长成了粗壮的萝卜,12岁身量却比成年男人还高,他去西市走一趟,带来两筐桃子。
在北方,桃是大宗水果,路上多见桃树,脚夫赶路若觉口渴,便可伸手摘桃,只不过路边随意种的品种,个小色青,咬一口别说汁水横流,不酸掉牙就行了。
莫小狗搬来的桃却不同,个头饱满,颜色粉红,莫文远依稀记得其名王母桃。他伸手从筐中取出一个,手指一按,留下小坑洞。
果然汁水丰富,肉质柔软,已有后世水蜜桃的特征。
莫文远道:“阿娘欲用此桃做馒头?”
莫小狗道:“大概如此。”
“不过我也不知,桃怎能做饼?”
莫文远道:“你不知,其他人就更不知了,眼见盂兰盆节越来越近,不拿出点常人难见的吃食,怎与其他店家争锋?”
……
盂兰盆节是唐代盛大的全民狂欢节,其热闹程度比起元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是佛教三大节日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四月初八举行的浴佛节,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盂兰盆节在七月十五举行,距节日当天还有半个月。
前两年莫文远也被抱到寺庙,感受节日的火热气氛,僧人抬佛上街游行,寺院内各种奇珍贡品供人赏玩,伎乐百戏幡花云伞都跟着队伍巡游全城,所到之处轰动一片。
更有大批人汇聚在寺庙山门外看各种表演。
莫文远自认是个喜欢凑热闹的小人物,再加上比起现代唐代生活实在单调,没有电脑手机,除了练习厨艺就是读《千字文》,如此声势浩大的活动一年都不多见,当然不能错过。
推书 20234-03-07 :我家小爸爸你惹不》:本书总字数为:1373601个 《我家小爸爸你惹不起》作者:席未来文案:敲黑板:主攻,美强,年下颜攻X直男强受年龄差十二岁,神仙眷侣,齁甜,腻歪死你[真-颜值-热搜体质-我们火过.jpg]谁能想到,当年的热搜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