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城雨季完本[耽美]—— by:长默

作者:长默  录入:04-24

常征走过去按动血压计上的按钮,腕带收紧后缓慢放松。陶郁在睡梦中有所感应,手在被子上蹭了蹭,被常征握住固定。半分钟后,他在本子上记下时间和血压心跳值。
“每隔一段时间我记录他的血压。”常征轻声解释道,“夜里不稳定,天亮后好了一些,但还是偏低。”
陶父皱眉道:“家里没有低血压的病史,他母亲家倒是遗传高血压。”
“和他体内残留的安眠药有关。”常征合上本子说,“抗抑郁药也有镇静成分,长期吃可能会造成低血压。另外他身体很虚弱,营养液只能作为辅助,还是要让他多吃东西。”
陶父始终想不通陶郁为什么要吞掉一瓶安眠药,先前一味担心他身体,现在情况好转,又气儿子思想脆弱,忍不住道:“他以前性格很外向,怎么会这么想不开,家里有什么事也不会牵扯到他头上,这孩子……”
常征做了个手势,拦住后面的话,起身请陶父移步到客厅。
“陶郁有中度抑郁症。”常征语气认真道,“坚持吃药半年会恢复正常,但中途可能有反复,尤其是发病初期,药物的效果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他有时会无法控制自己,实际的举动和他当时以为自己做的事情不一致,这种情况很少,但两年前他第一次发病时的确发生过。他当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过量服用安眠药,无论是与不是,我们最好都不要再问他。如果他愿意说最好,不愿意说我们就不要一直提醒,那会增加他的压力。”
陶父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过,他还是不能理解原本开朗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放在几年前他可能要把人揪起来狠狠教育一通,让他醒一醒。现在岁数大了火气降了,陶郁这几年越来越有主见,做父亲的也不能一味武断地想当然。听了常征的话,陶父沉默良久开口道:“家里现在的情况比较混乱,小郁这个样子,如果真是心里有事想不开,是不是要送他去精神病医院?”
“陶郁是抑郁症,不是精神病。”常征简单地解释道,“他的情况就像感冒,通过吃药可以痊愈,但是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犯。犯病并不可怕,只要持续吃药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陶郁的心事很重,外在可以表现得很乐观,但其实很多事藏在心里不说出来。我们能做的是尽量理解他,给他一个轻松的环境。”
陶父叹了口气,老实说他真的不知道儿子每天都在想什么,谈何理解。
“我今天要去法院,和他母亲相关的一个案子开庭,可能回来比较晚,辛苦你照顾他。”陶父拿出一张卡放在桌上说,“这是食堂的饭卡,院里所有的餐馆也可以用,你看看喜欢吃什么,再给小郁带一些。”
“我会照顾好他,这是我来这里的目的。”常征没有动饭卡,起身去屋里找出一个药瓶,回到客厅交给陶父说,“这个您随身带着,再有上次那种情况就口服一粒,让身边的人打急救电话。”
陶父接过药瓶看了看,认出英文写的是阿斯匹林。
“我其实一直备着硝酸甘油,那天出门着急忘记带……”
“服用硝酸甘油有风险。”常征接过话道,“它对心绞痛有效,但对急性心梗,用硝酸酯类药物要谨慎,如果不做心电图评估是否存在右室心梗,我不会给病人开这类药。大多数人在心脏病发作时难以分清是心绞痛还是心梗,安全起见,如果对阿斯匹林不过敏近期也没有肠胃出血,我会建议患者有情况时服用一片,咀嚼半分钟咽下去,不要喝水,这样见效最快。”
陶父抬眼看了看常征,之前因为妻子的态度他对未见过面的常家兄弟印象很不好,但这几天的接触让他对这个年轻人有了全新的认识,有职业素养,性格稳重让人放心,符合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联想到自己儿子,陶父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收好药瓶。
陶父走后,常征回到房间,床上的人换了个睡姿,一条腿骑在被子上,头发睡得东倒西歪。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里透进来,带着温暖的静谧。
输液瓶里的液体只剩一个瓶底,常征将针头取下,用消毒棉球按在陶郁胳膊上,见对方的眼皮动了动,他轻笑道:“睡醒了就起来吧。”
陶郁睁开眼,见对方满含温情地看着自己,心底升起一种久违的温暖。他往床里挪了挪,常征会意地躺到他身边。
仿佛回到了最初在一起的时光,心怀愉悦地相互贴近,没有那么多不满和争吵,彼此相伴的每一分钟都值得怀念。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抱怨和指责占据了他们越来越多的时间,过去的半年无疑是关系中最冷淡的时期,一个总说另一个关心病人多过家里,另一个听得多了免不了分辩、争吵、或者干脆无视。有时常征觉得陶郁无理取闹,自己每天面对那么多病人,多努力一分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看多了生死线上的挣扎,让他对生活里的琐碎没了耐心、视而不见。
直到陶郁离开,常征才发现自己对家里忽视到什么程度,忘记交电费天然气费被切断供应;不知道要给加湿器换滤网长了霉菌;楼里业主会通知大门换电子锁,他做手术没去开会,结果晚上回家被锁在门外;以前不论多晚家里总是有现成的饭菜,自从陶郁走后冰箱冷冻室就没打开过,里面的冻肉早已过了保质期……两个人在一起久了,让他忘了生活里还有这些麻烦事,忘了因为有对方他才能心无旁骛关注他的病人,忘了对方也有事业的诉求、却不得不分心料理两个人的家事。
“等这边的事结束回去吧。”握着对方消瘦的手腕,常征低声说,“我会平衡工作和家里,你说的对,基金的运行不是靠个人,Chloe现在像一个家族事业,想扩大影响,需要依靠团队来运作,而不是个人决策和声望。这一年我太着急,自从父亲表示想退休,我的压力很大,盲目追求手术台上的时间,其实有一部分应该留给低年的住院医,这样可以有时间给家里,也可以更专心自己想做的事。”
“建立关于心脏病案例的数据库吗?”陶郁很久没讲话,嗓音有些沙哑,听了常征的话他开口问道。
得到回应,常征在他头顶吻了吻,半身靠在床头继续说:“我和父亲还有团队的主管商量,打算从基金里拨出一部分,在全国招募一些医生或者医学生,对各自所在医院的心脏病例进行分类总结,对一部分病人长期术后追踪,由这些分散的点开始,扩展到各州,再汇集成全国范围的数据库,并且持续更新。这个过程也许要五年、十年、二十年,想达到全球范围,也许在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所以基金更不能以家族的形式延续,它需要不断吸纳有相同志向的人加入,致力于为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有威廉姆斯症的心脏病患儿寻求最佳治疗方案。”
陶郁安静地听着,常征对事业的规划令他感到骄傲,他爱这个人不是因为他富有的家庭、令人尊敬的职业,事实上他们两个人的生活一直简单节省,而常征的工作更是苦逼无比。这世上总有些人,他们的理想无关权力与金钱、无关个人享受,在世人眼里也许过于理想化,而正是这些人在尽他们所能、用爱去抹平角落里的苦难。
“我希望你留在我身边。”常征翻身跪在床头,握住陶郁戴着戒指的手,有些语无伦次道,“刚来北京那天,我在医院监护室外面看着你,看到你戴着这个,我很激动。你两个月不接我的电话,我很担心,所以找你的朋友了解你的情况。我想和你一起生活,now and forev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in good times and in bad, in joy and in sorrow. Give me a chance, honey, will you?” (译:现在和永远,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无论好时光还是不好的时光,无论欢乐与悲伤。给我一个机会,亲爱的,可以吗?)
陶郁几乎要脱口而出“Yes”,却生生忍住了,抬手挡住快要夺眶而出的眼泪,将头转向另一侧低声说:“一个月,再过一个月……”
第五十四章
常征不理解为什么要定一个月的期限,陶郁只说那时事情会有定论,却没有更多的解释。
当晚陶父回家时脸色很难看,一审判决那两个运营负责人及陶郁表哥挪用私分国有资产,三人不服,当庭提出上诉。接下来几天陶父都很晚回家,除了问一两句陶郁的身体,就是把自己关进书房讲电话。
常征起初担心陶郁的情绪,却发现他并不像他父亲那样面色凝重,有时见他小心翼翼地在紧闭的书房门口徘徊,看他父亲的眼神也带了些意味深长。常征总觉得他们父子间的气氛怪异,仿佛有什么心照不宣的秘密。
一周后的一天,陶父忽然一反常态早早回了家。那天陶郁兴致不错,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餐桌上陶父不经意地提到,他已经办理了退二线的手续。从字面上常征觉得这不像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陶郁却显得很高兴,开了瓶茅台让常征替自己陪老爸喝一杯。
陶父一开始情绪不高,直到二两酒下肚才把心事放下,举着酒杯看看儿子,又看看对面的常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感慨这辈子没有抱孙子的命,不争了,退下来过几年轻省日子。
常医生被52度的茅台撂倒前,依然不知道父子俩在庆祝什么,更不明白陶郁他爸怎么从“退二线”就扯到了“抱孙子”。
把常征扶到屋里睡觉,陶郁回到餐厅,端起一杯温开水碰了碰他爸的酒杯问:“我妈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陶父晃晃酒杯,叹口气说,“你妈平时最要强的一个人,这段日子受委屈了。别人看着是我受她影响退下来,其实她是被我牵连了。”
陶郁看着父亲最近疏于打理露出白茬儿的头发,开解道:“退了挺好,升半级还得多干五六年,图什么呀。以后和我妈多出去旅游,想出国也不用受那么多限制。没事你们可以去看我,让我省点机票钱。”
陶父咂了口酒说:“你还是要跟他回去?那小子哪好?”
“哪不好?”陶郁反问。
“哪都好,你怎么会变成这样?”
陶郁瞟了他爸一眼说:“行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儿,您就别操心了。再说您跟我妈都退了,我不老老实实把博士念完,将来怎么混饭吃。”
陶父对着儿子看了一阵,忽然感慨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个人背着箱子来到北京上大学。后来你出生了,我对你妈妈说,以后我们的儿子不用吃他老子吃过的苦。结果你长大了,背着箱子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了。这几年你虽然不在眼前,那些苦我能想象到,你老子挺为你骄傲。”
陶郁不知怎么想起当初离家时的情景,如今能心平气和坐在一起,听父亲说出这番话,让他不由得感叹时过境迁,忍不住眼圈发酸。见父亲面前的酒杯空了,便拿起酒瓶替他斟满。
“最后一杯,不能再喝了。”陶郁把酒瓶封好,放到一边。
“这个常征哪都不错。”陶父端着酒杯抱怨,“就是酒量太差。”
陶郁无奈地看了他爸一眼,“你放心让个酒鬼治病啊!”
陶母果然不久就回了家,虽然查明她和方小龙之间没有经济牵连,原本的职务也未变动,但随后她还是办理了内退手续,以她的级别,正式退休要等到三年后。
当一切尘埃落定,正如陶郁所说用了一个月。常征依旧不理解这其中的关联,陶郁不打算给他解释,拿着遥控器换了几个台,电视里都是两会召开的新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是会上一个重要议题。
“我周末就回去了。”常征坐在沙发上,见陶郁对他的话无动于衷,只好又问了一句,“你不跟我走吗?”
陶郁眼睛盯着电视说:“我这个学期本来就是病休,我妈刚回家,当然得多陪陪她,以后再回来就不会有这么长的时间和他们一起生活了。”
听了这话,常征没再催他,陪对方看了一会儿电视,发现播音员说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可连在一起却不知道她在讲什么。茫然地盯了屏幕半分钟,常征的思路早已飘远,忽然转头说:“你晚点回去也好,离那个陈师兄远一点。那天在医院,他可是很严肃地在破坏和谐社会。”
陶郁:“……”
“你还是别跟着新闻联播学中文了。”哭笑不得地关了电视,陶郁转过头对常征说,“前一阵陈立一直在上海,他还有两个学生没毕业,回来指导实验。春节前他来北京看过我,从老师的角度劝我回去把博士念完。其实他对我没有什么执念,只不过觉得我有些地方和他以前的爱人很像。他们分开好几年了,师兄也没再找,我猜他还是对那个人念念不忘。”
常征并没有因此打消对陈立的敌意,哼一声,老调重弹道:“You get what you get and don‘t throw a fit.” (译:拿到什么就是什么,别扔掉合适的。)
陶郁撇了撇嘴说:“你还能再幼稚点吗?”
“Finders keepers, losers weepers.” (译:谁捡到谁留着,谁丢了谁哭。)
陶郁翻个白眼起身,准备回父母家吃晚饭。自从陶母回来,他们两人就暂时住到了陶郁姥爷那套房。
出门前常征用手机看新闻,忽然抬起头说:“州里提交了一个Civil Union法案,两院已经通过了。”
“Civil Union?”
“公民结合,并不特指异性,除了没有Marriage License以外,和婚姻有同等的权利,property rights, inheritance, less tax burden……” (译:土地业权,继承权,缴税率降低……)
陶郁感到难以置信,“从07年就有类似提案,一直被否决,今年竟然通过了?!”
“也别期望太高。”常征抬手把陶郁的大衣领口拉高,推着他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两院通过不代表能最后生效,还要通过八月的立法会特别会议审批,十一月还有参众两院的否决权会,每一个都可能使提案功……篑……”
“功亏一篑。”
“Yep.”
“至少是在向前走了。”
“如果到你毕业时法案还没有通过,我们不如搬去波士顿,你可以试试联系麻省理工的博士后。”
“你想去麻省总院做Fellowship?”
“那的竞争很激烈,不过值得试试,他们的心血管排在全国前三。”
“你如果能进麻省总院,我们就搬去波士顿结婚。”
“中国式婚姻都要加个’如果……就……‘的前提吗?”
“别不知足了,让你娶个’中国丈母娘‘试试!”
……
2011年6月1日,伊利诺伊州的民事结合法案正式生效。
经过一天的强制等待期,6月2号陶郁和常征在芝加哥库克县政府大厅办了一个简单的小仪式,双方的父母和几个好友在场——常徊又出海了,没能出席。那天的天气很暖,下着毛毛雨,沾沾连连,就像陶郁刚来美国的那一天。
仪式结束后,两人签字的Civil Union License被登记在案。不是一纸婚书,而是一份见证,也是权力的保证。
——正文完——16
推书 20234-04-24 :临时同居 完结+番》: 临时同居GL作者:李末子文案BOSS姜莫里失恋了,对方说她冷漠理智无情趣,有车有房工资高,不似女人刚进公司的小职员余惜惜表示,哇塞,姜总好酷,有车有房工资高,还有C杯的胸诶,不知道摸起来是不是软软哒#腹黑御姐和励志小菜鸟的一二事##救命被下属袭胸了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