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君临天下 完结+番外完本[古耽]—— by:紫月纱依

作者:紫月纱依  录入:11-01
没有关注微信dmwk520的请尽快关注~避免网址河蟹换网址找不到我们~琅琊君氏出过三位皇后,君律是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
因为在君律当上皇后的第七年,卫盈把君家满门抄斩了。
拼命排除异己的皇帝似乎忘了,他如今拥有的一切皆因君家而来。
在被卫盈囚禁了十八年之后,君律引剑自刎,
临死之前,他得到的最后消息是叛军进城了。
时光回溯三十年,君律回到十三岁,他认识卫盈的那年,
既然大衍皇朝已走到末日,就让他终结在自己手上好了。
姜源:作者君你出来,我们好好聊一聊,你就没觉得文案少了点什么内容?你把如此重要的我放到哪里去了?你确定你是我亲妈不是后妈?卫盈那个渣渣的名字都出现了好几次,我竟然没有机会登场亮相?作者君,你别跑!我保证不打死你!
阅读提示
Ⅰ、本文是生子文,有软萌小包子出入,不适者慎 入!
Ⅱ、复仇皇帝攻,话唠皇后受,HE完结,虐身不虐心!
Ⅲ、此乃架空世界,作者君脑洞大开,诸君请勿考据!
内容标签: 生子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君律,姜源 ┃ 配角:君微,姬宁,卫盈 ┃ 其它:重生
============
1.第001章 归来
“爹爹,救我!”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午后的上林苑鸟语花香,生意盎然。
君律被灿烂的阳光包裹着,却感觉身体冷得如坠冰窖,他张开嘴,没能发出一丁点声音。
不远处,本该温顺的小母马高声嘶鸣,两条前腿高高抬起,离地将近一人高。
御马监的人手忙脚乱,谁也没能控制住失控的小母马。
年仅六岁的小皇子卫央刚学会骑马不久,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凶险,顿时不知所措。
马身已经近乎立起,卫央力气小,也抱不住马头,猛地往下坠落。
惊恐之中,小皇子失声哭喊道:“爹爹,救我!”
……
君律满头大汗从梦中惊醒,他拥着被子翻身坐起,吵醒了守夜的小厮和风。
“公子,世子到底跟你说什么了?把你吓成这个样子。这都过了好几日了,你还是夜夜都在做噩梦,这样下去可不行。”和风说着端来灯台,又拨亮了灯芯,昏暗的房间顿时变得明亮温暖。
惊魂未定的君律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和风关切的神情让他慌乱的心平静了几分。
深深呼吸两口,君律暗自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神佑三十六年,而不是正德四年。
可以说是已经过去也可以说是尚未来到的正德四年是君律永远忘不掉的噩梦。
那年的三月十四,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仅有六岁的儿子坠马身亡,却是无能无力。
那日之后,君律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为什么要贪玩呢,他该一直陪着卫央的。
君律没有办法忘记,卫央当时无助的眼神,还有他最后那句“爹爹救我”。
那是君家最如日中天的年代,论个人威望,君家现任掌舵人君澜肯定不及昔年名震天下的昭阳侯君临;论专房独宠,君律这个皇后也赶不上曾经的孝仁皇后君非离和孝成皇后君华。
可论整个君家的声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从教过睿宗皇帝卫谦的君雅算起,君家出过三位帝师,这个数字是渝京诸多的世家难以企及的。
也是从睿宗一朝起,君家子弟开始出仕。
短短七八十年的时间,君家出了三位状元、两位榜眼、一位探花和数以十计的进士。而这还是在君家嫡枝坚持祖训、绝不出仕的前提下,琅琊君家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潜力,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位于琅琊的君家本家,渝京的昭阳王府也是君家很重要的一部分力量。
君律从小在昭阳王府长大,可他却不是王府的人,他是琅琊君家的少主。
君律的父亲君浦英年早逝,祖父君焕晚年丧子深受打击一病不起,未来的家主总不好由旁枝抚养长大,昭阳王君澜闻讯就把君律接到渝京的王府了,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们一起长大。
由于祖上的种种因缘,琅琊君家和昭阳王府的关系一直有些若即若离。
君律的存在恰到好处地拉近了两边的距离,尤其是在他进宫为后之后。
卫央夭亡之前,皇帝卫盈已经透露出想立太子的口风了,只是觉得孩子年纪小,太破格了不好,还是按照惯例来,十岁元服之后再行册封仪式,反正卫央是嫡长子,谁也动摇不了他的位置。
那个时候绝对不会有人想到,枝繁叶茂显赫多年,传承历史比卫家更长的君家会在三年后被抄家灭族,从此灰飞烟灭、再无幸存。
可在当时,哪怕是卫央意外身故了,也没人认为君家会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
卫盈子嗣不丰,年近三十膝下仅有一子一女,卫央的死让他又悲伤又愤怒,对相关人员痛下狠手,几乎没有留下活口。
同样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君律没有察觉到丝毫的异常,他们的儿子死了,大衍皇朝未来的太子死了,他们不该陪葬么。
直到三年后,比正德四年更黑暗的正德七年来临了。
卫盈以私下蓄兵罪同谋反为由,将君家男女无论年纪全部问斩。
君家唯一活下来的人是君律,卫盈废了他的后位,将他驱往冷宫,却没有要了他的性命。
从有人上折子弹劾君家,到卫盈给君家定罪,再到君家被满门抄斩,也就短短三日。
君律还没接到废后的旨意就明白了,一切都是卫盈的意思,只有他有这样的雷霆手段。
蓄兵谋反,这是多么严重的罪名,正常情况下不该核实清楚吗,不然谁看谁不顺眼,直接上书弹劾就好了。
只有整件事是卫盈自己安排的,那些本该有的过程才会形同虚设。
君律有些意外卫盈会让自己活着,他连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的卫央都能下得了毒手,又何况是从头到尾被他蒙蔽利用的君律呢。
卫央是卫盈害死的,这是君律到了冷宫才想明白的。
那是皇帝的嫡长子且是当时唯一的儿子,就算帝后二人都不在跟前,周围那么多侍卫护着,便是真的惊了马,也该有人能把卫央给救下来,只有卫盈提前示了意,卫央才会死得那么像是真的。
早先,君律误会卫盈的大肆杀戮是给儿子报仇,后来他明白了……
卫盈哪里是在报仇,他是在杀人灭口,他怕他不小心查出了真相。
虎毒尚且不食子,君律怎么可能想到,卫盈会连卫央都下得了杀手。
不说卫央是卫盈几乎豁出性命才换来的孩子,就说他的出生坚定了神佑皇帝立卫盈为储君的念头,君律就想不到,卫盈心狠起来可以连儿子的性命也不要了。
卫央的死活卫盈尚且不放在心上,他对功高盖主的君家恨意满满也就很好理解了。
是的,功高盖主,这是君律唯一可以想到的君家真正的罪名。
神佑皇帝子嗣众多,卫盈非嫡非长,说是宠妃之子都有些勉强,因为在神佑皇帝的宠妃名单里,卫盈的生母赵贵嫔排进前五问题不大,可能不能进前三,那就有些不好说了。
卫盈之所以能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君家功不可没。
毫不夸张地说,是君家合全族之力,把卫盈捧上了那个位置。
君家在诸多皇子里头选中卫盈作为支持对象是有原因的,他娶了君律是一方面,他被众位平庸的兄弟衬托地比较出色则是另一方面。
可惜后来的事实证明,君澜看走了眼,君家看走了眼。
卫盈出不出色不好说,够隐忍也够小心眼倒是真的。
功高盖主是君家的错没有疑问,可何尝又不是卫盈自己的错……
兴祖年间的长宁武王、昭阳桓侯何等功高,他们盖主了吗?没有。
成祖年间的凌霄阁十八名将同样功高,他们又盖主了吗?也没有。
明君贤臣总是要相得益彰的,卫盈不是明君,君家的贤臣也就不好当了。
将君家满门抄斩之后,卫盈还不满足,他连君家的祖宗也不肯放过,可他刚在朝上透出点口风,满朝文武就炸了,态度统一得像是事前商量好的。
永安王世子姜源更是直截了当地问了,他问卫盈是要掀了兴祖皇帝的定陵,还是仁宗皇帝的裕陵,又或者是成祖皇帝的乾陵……
昭阳桓侯君临陪葬定陵,仁宗皇帝和孝仁皇后,成祖皇帝和孝成皇后干脆就是直接合葬的,他恨君家不要紧,是不是连自家的祖坟也不放过。
卫盈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他当然不能动皇陵了,那可是他的祖宗。
由于当场怼了卫盈,还让他下不来台,姜源后来被卫盈借故废了世子之位。
君律身在冷宫,听到这件事已经是在很久以后,那会儿姜源都离开渝京了。
卫盈只是让君律活着,却不会给他好过的日子,一日三餐有一顿没一顿,食物不是馊的就是霉的,被遗忘也是经常的……
冷宫冬冷夏热,冬天冷风嗖嗖地灌,夏天日头毒辣地晒,住在里面难受至极。
君律从小锦衣玉食,几乎是半点苦头没有吃过,可他在冷宫熬了整整十八年。
一个小肚鸡肠倒行逆施的卫盈就是卫家最出色的皇子了,持续了四百多年的大衍皇朝,大概也要走到末日了,君律不无悲哀地想到。
正是这样的动力支撑着君律活下去,他要活着,他要看到卫盈的结局。
君律的判断是正确的,正德十年以后,大衍各地的起义连绵不绝愈演愈烈,可见卫盈是多么地不得人心。
正德二十五年的某一日,君律发现连着两日没人搭理自己了,这是以往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难道卫盈改变主意了,他想要慢慢饿死他……
君律不想死得这么难看,就尝试着往外走去,岂料一路畅通无阻,根本无人阻拦。
好容易拦着个背着大包袱往外跑的小太监,君律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叛军攻破外城和内城了,眼看宫城也要守不住了。
君律愣了愣,忙问卫盈去哪里了,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小太监没有认出君律,说皇帝前两日就不见了,有人说他跑了,也有人说他被人杀了拿着人头去投诚了。
他们都是小人物,管那么多做什么,拿点值钱的东西快点逃命要紧,再不逃就走不了了。
君律闻言哈哈大笑,卫盈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他真是丢光了卫家列祖列宗的脸。
大衍皇朝完了,新的皇朝由谁建立君律并不关心。
君家的人都死了,他的卫央也死了,他是时候下去陪他们了。
2.第002章 旧恨
君律如愿以偿了,他重新睁开眼的时候,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三岁,他认识卫盈的那一年。
君律醒来的时机不大恰当,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到了君家族学的胡先生一脸严肃的表情。
胡先生治学从严,他以为君律是头天晚上贪玩看杂书了,所以才会在课堂上打盹,于是非常生气地让人叫醒了他,还让他去外面罚站,说是今天都不许进来了,他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君律那会儿脑子有点发懵,还不太清楚自己的处境,胡先生让他出去,他就乖乖出去了。
看着君律一边揉眼一边朝外面走去,与他同龄的王府三公子君微面露同情之色。
窗外阳光和煦,暖暖地洒在身上,那是在冷宫呆了十八年的君律许久没有感受到的温暖。
君律找了个最能晒到太阳的地方站住,他不顾阳光的刺眼直直朝着太阳望去,不多时就被刺激地满眼是泪。好在族学此时正在上课,院子里空无一人,谁也不会看见君律满脸的眼泪。
君律抬起手,胡乱擦了擦脸,太久没有哭过了,他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可他不能这样肆无忌惮地哭下去,待会儿君微、君倩等人下了课,看见他红红的眼眶,会误会他是被胡先生赶出门才哭的,那就太丢人了。
君律在院子里的树下测了测自己的身高,又结合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大致判断出了此刻的时间。他回来了,回到了一切还没开始的神佑三十六年,此时的他甚至还不认识卫盈。
卫盈会遭到报应的,他为自己的倒行逆施付出了卫家四百年基业的惨痛代价。
可是君律并不满足,这些代价对他来说远远不够,君家为大衍皇朝付出了多少,为卫盈又付出了多少……
卫盈没有回报君家也就罢了,他还给君家的竟然是蓄兵谋反的栽赃。
君家是以诗书传家的,可他们家传的,并不是一般的书,而是中原有史以来,历朝历国的史书。
如果没有君家先人的努力,神川皇朝之前的中原历史,很可能就在战火中烟消云散了。因此从神川皇朝到大衍皇朝,虽然君家的嫡系子弟从不出仕,可他们家的地位,却是绝对超然的。
到了兴祖年间,百年书香的君家出了个异类——尽管这个异类是在长宁王府长大并由兴祖皇帝亲手培养出来的——可君临姓君,大衍皇朝不败的战神出自琅琊君家却是不争的事实。
若非太丨祖皇帝有遗训在先,永安王和长宁王之后,大衍皇朝不得再有第三位异姓王,就凭君临的战功和兴祖皇帝对他的宠爱,异姓封王绝非不可能。
但是到了成祖年间,成祖皇帝卫崇荣还是不顾祖训,给大衍添了第三个世袭罔替的异姓王。
成祖皇帝的皇后就是第三任昭阳侯君华,让皇子去继承侯爵显然是不合理的,常规做法是君华的侄儿袭爵,于情于理都说得通。
很不巧的是,君华只有一个弟弟,那就是长宁王姬卉。
更不巧的是,姬卉又只有一个儿子,那是未来的长宁王。
难道要让昭阳侯无子国除,朝臣开不了这个口,若是兴祖皇帝地下有知,肯定会气得跳起来的,再说皇后殿下有儿子的,还不止一个。
所以卫崇荣说了,昭阳侯的位置必须传下去,没有合适的人选就让皇子出继。
早年间,长宁王府开过皇子出继的先例,他这么做也是遵循旧例。
只是长宁王本身就是郡王,还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出继的皇子虽说改了母姓,可也不算太亏。毕竟普通皇子封了王,王位是降等袭爵,三五代传下去,也就是普通宗室了,还不如长宁王。
昭阳侯就不同了,再是侯爷的身份王爷的待遇,那也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只要龙椅上的那位改了想法,一切就打回原形了。
成祖皇帝最是疼爱儿子,皇子出继就不容易了,哪里还能把人委屈了。
因而成祖朝的三皇子卫谨直接封了昭阳王,从此改名君谨。现任昭阳王君澜就是君谨的嫡长孙,他在血缘上和当今的神佑皇帝算起来,关系是非常近的。
君律很怀疑,卫盈对君家的猜忌除了他们家能人太多,另一方面就是昭阳王府和皇室的血缘太亲,大家都是成祖皇帝的后人,来自他们的威胁显得比其他人更可怕。
对君律来说,灭族杀子是一重恨,君家近千年的清白名声毁于一旦,则是更深的一重。
没能手刃仇人,亲自给君家和卫央报仇是君律最大的遗憾,可如今……
君律深信,他能重回过去,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君家的冤屈了,这不是他们该有的结局。
这一次,他不会再被卫盈蒙骗利用了,他要保护好君家和昭阳王府,他不会再让卫盈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绝不会!
君律想得太入神了,全然没有察觉学里什么时候下课了。
感觉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君律猛然醒过神,看到了对面的小堂妹君倩和身旁的堂兄君微。
“律哥哥,你想什么呢,我都叫你好几声了,听说你被胡先生罚了,我特别担心,结果发现有点多余。”族学是男女分开上课的,君倩知道君律的事儿,显然是听君微说的。
“就是,我和倩儿特意来安慰你,谁知竟然没有必要。”君微挑眉笑笑,附和君倩的话。
看到鲜活灵动的君微、君倩,君律的眼眶有些发热,几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昭阳王府历来子嗣不丰,否则成祖皇帝也不会让皇子出继了,可到了君澜这里,这个惯例被打破了。君澜和王妃谢氏共育有三子三女,和君律关系最亲近的,就是年纪相仿的君微和君倩。
在君律的记忆里,君微和君倩的结局都是很悲惨的,君微代替卫盈喝了毒酒,虽然勉强保住了性命,却落下了终生残疾,从此仕途尽毁,只能回家教书,直到君家被满门抄斩。
推书 20234-11-01 :大侠和小倌完本[古》: 《大侠和小倌》作者:蓝色雨文案:原创 男男 古代 中H 武侠 纤细受 轻松此作品列为辅导级,未满12岁之儿童不得阅读,12岁以上18岁未满之青少年须父母、师长或成年亲友陪伴辅导阅读大侠和小倌的纯情(稍微不那么纯情)罗曼史大侠身中奇毒,百天之内必须定期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