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明世总算反应过来封启的意思,瞬间惊了。
这原身和先皇的相貌有七八成相似,这也是无论他傻成什么样,那些老臣们也认同他就是先皇子嗣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太像了,所以从未有人质疑过傻子皇帝的血统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若是傻子皇帝并非安太后的亲子呢?
“你的意思是,安怀延才是太后的亲子?然后和朕调换了?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让自己的孩子当名正言顺的太子不好吗?太后在当时已经是皇后了啊!”衡明世自顾自地念叨了一会儿,又突然一捶掌心:“是因为安怀延并非皇族血脉,太后担心被查出来吗?等等等等!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朕又是从哪个妃子的肚子里出来的?”
衡明世在心里道:“系统!”
系统:“触及到隐藏剧情,但是缺少触发条件,需要等触发条件到来,才可解锁隐藏剧情。”
衡明世:???
系统:“简单说,就是你们猜对了,但是是瞎蒙的,没有依据凭证,没有达到内部系统预设的解锁隐藏剧情条件,需要有人证或者物证出现在你的面前,才能正式解锁。”
衡明世:“……”咋滴?还要我去掐着安太后的脖子逼供吗?
系统:“放心,你要的人证很快就来了。”
衡明世狐疑:“人证主动过来给我触发剧情?还有这等好事?”
系统:“如果按照主线剧情走,男主现在应该到了带着起义军攻占垣国诸城的时候了,左膀右臂也纷纷就位,就连远在皇城的国师冷梵清,也从皇城死遁出来,为男主的起义军队伍增添一份力量。”
衡明世:“所以,那个人证,是美人国师?”
系统:“……我提示得这么明显吗?”
衡明世:“……”你好像只提了美人国师的名字呢……
…………
朝廷那边接连发来了要求边城立刻出兵增援的军令。
李参将一开始还有些担忧,他们要是迟迟不发兵增援皇城,会不会被皇城那边察觉异样。
可若是真的出兵增援,万一真的像衡明世说的那样,他们和起义军对上,战得两败俱伤之后,朝廷军再过来抢功劳,甚至干脆趁机给他们捅刀子,那该找谁说理去?
这猜测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安太后忌惮封氏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凡有些脑子的,看到封氏近年来的待遇,以及封老将军那一波三折的遭遇,都能品出其中缘由。
说到底,要不是因为封将军被强逼着“告老还乡”“因病请辞”,被封氏死守了多年的大垣边城也不会被汗军攻破,边城不破,其他城池也就安然无恙,自然也不会激起民愤,更不会有民军揭竿起义的契机。
没有那些民军,眼下的朝廷也就不会显得这么被动。
所以,一步错,步步错,若是安太后当初能看清这些,能对封氏多一分信任,就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李参将和封启是一起长大的,自然是站在封启这一边,他很清楚,就算他们现在出兵回援,将陷入危机的朝廷救下,朝廷那边也不会有太大感激,卸磨杀驴才会是朝廷那边的最优选择。
不仅如此,说不定还会一口咬定他们和叛军勾结,反手就给他们扣一个反叛的大帽子,直接将他们拉上断头台给处决了。
所以,思来想去,竟还是衡明世最开始提出的建议,最适合当下。
那就是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
果不其然,在他们静观其变,安静看戏一月之后,朝廷那边出大事了!
安怀延乘机发动了政变!
没人知道安怀延到底私下养了多少私兵,竟然有实力将几个亲王强行关押,而他自己则登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不,更准确来说,是以“辅佐”幼帝的“摄政王”的身份,占据了朝廷权势的最顶端!
而偏在此时,天降大雨,缓解了连月以来的干旱!
大雨倾盆而下,落在了干旱了数月的土地上,滋润了万顷良田,一颗颗的砸进了百姓的心窝里。
那种打从心底升起的喜悦,促使他们不管不顾地冲向屋外,张开双臂,迎面迎接这一场迟来的甘霖。
他们拼命地张大嘴巴,努力撑开干裂的嘴唇,让雨水落进嘴里,滋润干渴得只能发出磨砂音的嗓子。
在这一片迟来的甘霖之中,有人欢唿,有人癫狂,有些大哭,有人狂奔,有人伏地磕头,有人高唿老天有眼。
这一刻,他们像是重新活了过来。
安怀延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兆头,赶紧趁机鼓吹自己授命于天。
他才登上摄政王之位,就遇上了大雨,还是连旱几月之后的大雨,说是神迹都不为过,不赶紧拿出来说道说道,巩固一下他的权威,都对不起老天爷降下的这场甘霖!
安怀延趁机叫人吹捧自己是授命于天的摄政王,是上天派来辅佐幼帝的,并不断地以这场久旱后的甘霖作为标榜自己的武器,百姓们也相信了,看着大雨滂沱,高唿天子万岁,摄政王千岁。
对此,起义军首领很不甘心,但是安怀延紧接着颁布政令,大赦天下,消减赋税,舍良田于民,让流民得以安家。
那些被集结起来的起义军大多都是为了能安安稳稳地生活,现在安怀延给他们这样的生活,他们自然就不想再打了,于是起义军渐渐地溃散了。
领头人没有手下差遣,自然也成不了什么事,意识到自己无论怎么游说,也没办法再组织起一批数量充足的,能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马之后,只能认命解散起义军。
然而,在安太后掌权操控垣国的这些年,垣国的根基早已腐坏,官吏贪赃枉法成了性,官官相护,一顶顶都是乌纱帽,安怀延有心做事,却抵不过手下的人欺下瞒上。
安怀延虽然一上位就开始颁布一条条政令,却苦于没有得力的官员为去真正的执行这些事。
那些做惯了欺上瞒下之事的官员,一看到这些明显有损自己利益的策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无视,或者表面上做出一副立刻去办的样子,实际上却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之前是怎样的还是怎样,反正现在新皇刚上任,朝廷可乱着呢,哪里能管得那么细致?
所以,尽管安怀延放出了“大赦天下”“减免赋税”“还田于民”的利民政策,但并没有得到很高的执行,因为有些地方官员根本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仗着自己所管辖的地方山高路远,朝廷的手难以伸到,根本不降朝廷的下发的政令发在眼里。
而就算有些地方官员执行了安怀延颁布的政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那些被无差别从监牢里放出去的犯人,有些是十恶不赦穷凶极恶之徒,出去之后很快就重操旧业,残害无辜百姓,搞得百姓不得安宁,怨声载道。地方官员拿着新颁布的皇令,嘴上说着好好好,实际上非但没有减免赋税,反而还以其他的途径征收赋税,让本就被生存艰难的百姓雪上加霜。
至于还田于民这种事情就更没有人愿意去干了,傻子才会把自己手里的地分给其他人。
于是实际情况就是,百姓们眼巴巴地看着安怀延上任之后画下的大饼,期待好日子即将来临,可是等啊等啊等啊,却发现被赦免的大罪人到处为祸,赋税不减反增,说好要分给他们的良田更是连影子都没见。
有人天真的拿着这些皇令去击鼓鸣冤,想要讨个公道,却被当地官僚直接轰出了衙门,啐一声痴心妄想。
被直接轰出来还是好的,有些暴虐残忍的地方贪官,还会给这些报官的百姓几大板子,板子重重打下去,死活不论,人竖着进去,横着出来,只叫在外围观的百姓们心有戚戚,再也不敢以此事报官。
他们渐渐地从冲昏了头脑的喜悦中清醒过来,才发现一切皆是空欢喜一场。
但是起义军已经散了,大家想尽办法各回各家,又怎么是那么容易再聚集起来的?各地方官员虽然扒皮剥削,但是在对于起义军的管控上,却是默契一致的严格,他们是真的被之前那群起义军打怕了,这会儿好不容易搞散了这批起义军,自然是更要严守防范,稍微有一点点的聚众苗头,都会被官府捣毁,把起义的苗头掐死。
看到这样的发展形势,衡明世倒是不意外,毕竟,在原本的剧情中,那个能打到皇城,夺下皇位的起义军,是封启带起来的,原剧情里,在封启之前,也确实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起义军,但是都不成气候,很快就被朝廷的军队剿灭了,要么就是被诏安了,总之没有一个是能挺到最后的,唯独封启带领的那一批,有男主光环笼罩,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不过,现在这般局面,倒是给了他们一个非常好的出兵理由。
“……安氏祸乱朝纲,挟持幼帝以号令天下,大逆不道,天理难容,吾等需得尽快出兵救驾!”衡明世拍板道。
李参将:“……”好家伙,合着出不出兵的理由,你都想好了!
第126章 :揭开
如果他们在安怀延变政之前出兵,那就是一群赴死的炮灰,累死累活,没名没分,最后怕是还要落得个不好的下场。
可他们等到了安怀延变政之后出兵,那就能名正言顺地挂上“救圣驾”的名号,特别的响亮,特别的名正言顺,就算是被写进史书里,都是为人称赞的行为。
看着封启大大方方的挂上了“封”字旗,浩浩荡荡地出兵,李参将忍不住感叹:“我打了那么多次仗,从来都是上去干就完了的,哪里用想这些弯弯绕绕的。”
衡明世:“这人心大多都是绕的,想要攻心,自然得跟着绕,不过……拳头硬才是硬道理,再复杂的心,也抵不过一拳头,所以,关键时候,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
……
安怀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用了各种方式,才把那来势汹汹的起义军给剿散了,各地方也对这些起义军严加防范,可却没想到,远在边城之地,还能组建起一个新的反叛军。
不!准确来说,那可不是什么新的反叛军,而是封家军,是打着“封”字旗的封家军!
封家军效忠朝廷,效忠皇上,在这样的局势下以“除逆臣,救圣驾”的名义攻城,简直名正言顺得让安怀延无法反驳!
他对外声称自己是辅佐幼帝,可是封启那边却说他是挟幼帝令天下,选择相信哪一边,全看百姓们自己选择,他根本无法干预。
一来是封家军的在垣国百姓心中本就是战神之军,二是因为他这个人位置也确实坐得名不正言不顺。
更要命的是,封启那边的扯旗攻城之后,封守那边居然也喊出了类似的口号!
“这些姓封的真是啃不动的骨头!冥顽不灵!为什么非要效忠衡氏!衡氏是给他们命了吗?”安怀延看着一封封送到面前的军报,气得直咬牙。
“封云呢?他那边如何了!”安怀延将军报砸在了桌面上。
呈上军报的小将瑟瑟回答:“回王爷,封老将军近两年来一直驻守虞城,之前起义军四处为祸,犯上作乱,太后给封老将军发了无数懿旨,都不得封老将军回应,宣称只听圣上调遣,还说圣上有圣旨御令,命他死守虞城,还拿出了圣旨为证。”
“借口!都是借口!一个傻子,一个小儿,如何写圣旨!”安怀延虽然在偷听安太后的时候,知道衡明世这些年都在装傻,但他和安太后的想法差不多,都觉得,一个要靠装傻才能在皇宫里仰人鼻息苟活的人,又能成什么大事,更何况还是一个久居深宫的傀儡皇帝。
不过,不管安怀延怎么气闷,封老将军那边就是死守虞城,而偏偏虞城又是一处重要的城关,军队过不了虞城,那么朝廷的手就没法伸向虞城之后的宛城等五城。
事实上,几年前那五城被汗贼攻下,朝廷对此无所作为,最后还是百姓自己拿起武器,夺回了自己的家园,自那之后,那五城的百姓就对朝廷大失所望,朝廷在他们心中的威严也大打折扣,加上起义军就是从他们这边发起的,在衡明世和封启带兵出出征期间,朝廷对边疆五城也出过好几次兵,就是想以围困起义军的家小亲族的方式,来要挟起义军。
此番行径,算是彻底让边疆五城和朝廷离了心。
就算汗军没有占据边疆几城,但那几城已经处于不再受朝廷牵制管束的境地中,要不是还有封家军在城中驻扎,只怕早就被有心人怂恿着分壤割据,自立为王了。
而现在,封氏高举起旗帜,声称安氏挟天子以令天下,以“救圣驾”的名义起兵,并宣称之前的朝廷之所以不作为,全是因为安氏在背后祸乱朝纲,安氏用心险恶,挟持幼帝,祸害苍生,犯下滔天大罪,论律当诛。
总之,找好一个由头,然后把之前安太后或者安怀延给他们扔过来的锅,全都好打包好,一股脑扔回去!
安怀延也是万万没想到,封氏的这一波堪称谋逆反叛的行为,居然能冠上那么多冠冕堂皇的说辞!
那些武将不都是一些粗蛮武夫吗?!不是就只知道打打杀杀吗?
以往文臣把黑锅往他们头上扣,不都是一个扣一个准,他们根本找不到理由反驳的吗?
为什么这一次,这些黑锅都能再被扔回来?!
你们造反就造反了,老老实实顶着“造反”“谋逆”这几个字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添上什么“救驾”的镀金说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