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家风水招桃花 上——寻香踪

作者:寻香踪  录入:01-25

文案:

风水师:“先生,你不能怪我看上你,是你家风水桃花太旺。”

园艺师:“我这是招谁惹谁了?我只是个种蘑菇的。神棍给我滚开!”

会养蘑菇的园艺师,碰上“招摇撞骗”的风水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内容标签:都市情缘 欢喜冤家 天作之和

搜索关键字:主角:施理,张堪 ┃ 配角:王杨,段兰平 ┃ 其它:园艺师,风水师

第一章

出了城,汽车沿着公路一直往东开,在第一个丁字路口减慢速度,小心地转向那条狭窄的岔路上,往里开上1000米的样子,就是一个很别致的园子,占地面积至少在7000平方以上。准确来说这是一个花卉苗木基地,专门培植花木的苗圃,有个很雅致的名字,叫做兰芷园。

这个苗圃的围墙,不是常见的砖石或铁栅栏围墙,而是最原始灌木丛篱笆,带刺的灌木,全都是蔷薇,间或还插种了一些迎春花。此刻正是初夏,篱笆墙上开满了粉色、白色的蔷薇花,一簇一簇的,缀满篱笆,芳香袭人,吸引了无数嘤嘤嗡嗡的蜜蜂和蹁跹起舞的蝴蝶。仿佛春天还没有离去,一派春情盎然。

张堪每次来到这里,都忍不住咋舌,虽然是在郊外,但是要建设这么大面积的苗圃,投资至少要上百万的,加上里面那些日光温室,恐怕远不止百万,关键是这家老板建设这个苗圃还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人家是主要为了满足养花的兴趣爱好。

张堪将汽车停着铁栅栏门外,对着里面按喇叭。这个栅栏门是拱形的,因为考虑到进出的花木,拱门修得很高。拱门上也爬满了藤类植物,开着黄色的喇叭状花,非常明媚,张堪不认得,那是黄莺花,学名叫做软枝黄蝉。这种花一般长在比较温暖的地区,在他们这儿,室外根本不能过冬,不知道这苗圃的主人是用什么办法让它安然过冬的。

等了半晌,也没见人来应门。坐在副驾驶上的高深问:“张大师,这里是不是不营业啊?我们换个地方吧。”

张堪不置可否,又按了几下喇叭,隔着栅栏门喊:“有没有人啊?不做生意啦?”

过了三分钟,一个戴着宽檐草帽、系着长围裙的人出现了,他的脸被遮去了大半,看不清长什么模样。那人一手提着一只小桶,一手拿着一把花铲,望了望门外,按下了开关,栅栏门徐徐开了,居然还是遥控门。

张堪来过这苗圃好几次,知道这儿平时人也不多,但是多少也是有值班的工人在的,今天居然被堵在门外十几分钟之久,遂有些恼火,用责问的语气说:“师傅,你们不做生意了?”

戴草帽的人头也不抬地说:“今天老板不在,工人们也都放假了,门外贴了通知的,的确是不做生意,你难道没看见?”声音非常好听,干净而清润。

张堪光顾着打量院里院外的花花草草去了,还真没注意,忙堆上笑脸说:“那真是打扰师傅了。我今天来买点花木,之前就跟老板订好了的。”

戴草帽的人说:“既然是说好了,难道没有跟老板定好时间?”他心想,师兄有些事虽然糊涂,但做事还算靠谱,有人要来拿花木,肯定会跟自己提前交代的,可是他什么都没说,难不成是忘了。

张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本来是说前两天来拿的,但是我没时间,就耽搁了一下。”

戴草帽的人也不在意:“既然这样,你要的是什么,我领你去拿吧。”

一旁的高深递上一支烟:“师傅抽烟。我们要的是发财树。”

戴草帽的人摆摆手:“谢谢,我不抽烟。发财树?是什么树?”

张堪和高深的脸色都变了一下,你是苗圃的工作人员,最常见的发财树都不认识,这人的专业水平堪忧啊:“我们认识,不劳烦师傅您了,我们自己去找吧。”

戴草帽的人连忙说:“你们等等,我给师兄打个电话问问,马上就好。”说着拿出手机来拨号。

张堪和高深面面相觑,这什么宝贝地方啊,不就是一个苗圃么,还不让人到处看是吧。其实施理也就是戴草帽的人还真担心他们到处乱走,上次有一批人来买花,自作主张在园子里乱看,结果碰倒了几个花盆,还将师兄精心培养的兰花掐去了一个花苞,可没把师兄给气死。那是他培植了三年的花,才长了五个花苞,那天正好搬出温室来见见阳光,就被人辣手摧花了。

张堪听见施理对着电话说:“哦,原来发财树就是瓜栗啊,我知道了。师兄你等一下。”说着捂住话筒问张堪,“请问你们除了瓜栗,还需要什么花木?”他显然是担心对方和自己的叫法不一样,要跟他师兄确认一下。

张堪想了想说:“还有盆栽松柏和滴水观音。”

施理放开手,对着话筒说:“好了,没事了,师兄,就这样吧,我先挂了。”

转过身来对张堪和高深说:“走吧,我领你们去取花。”

张堪要的那些花木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品种,一般的苗圃里都以这些为主要收入来源,不是因为它有多么昂贵,而是因为它们的需求量大,薄利多销嘛。施理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对不起啊,今天我们的工人都放假了,所以就得有劳二位自己动手了。”

以前张堪来这里买花木,都是工人师傅帮忙搬到车上去的,今天工人师傅不在,这小师傅一个人也搬不来,他只好挽起袖子,和高深一起抬那一人多高的发财树。因为没想到要做搬运工,两人都穿得挺工整的,这么一来,身上难免要被弄脏。张堪看着系着围裙,抱着两盆滴水观音的施理,就忍不住冒火,你是老板,我是顾客,为什么要我们搬重物,你拿轻便的。

但是施理陪着笑脸,一个劲地说不好意思,让你们出力了,还弄脏了衣服,一会儿一定给二位优惠一点。

伸手不打笑脸人,张堪就将这口气忍下去了。高深倒是无所谓,只是感叹了一句:“要知道得自己搬东西,应该从公司叫个男员工来的,辛苦张大师了。”

张堪想说:“要知道得自己搬东西,我绝不会挑今天来的。”

花木都搬好了,两人都累出了一身汗。施理热情地说:“二位过来喝杯水、洗个手吧,顺便结一下账。”说完领着他们往一栋青砖建筑走去,那青砖屋前有一株这个年代极少见的大桃树,现在的桃树多是改良品种,树冠低矮,枝杈多,易于采摘果实,像苗圃里这种树干高达五六米的桃树极少见。

这也是张堪每次都舍近求远来这里买花木的原因。他是个风水师,祖传技艺,据他爷爷说,他们家是张天师的第六十六代后人,不过由于是旁支,所以地位没有嫡传的高,但是他们家世代也是吃这碗饭的。张堪从小就跟着爷爷学堪舆学:测字、看相、算命、看风水。因为家学渊源,他爷爷也是真有点本事,所以他在继承衣钵之后,居然也能混得风生水起。只是有一点不好,他爷爷说过,他这辈子桃花极少,以后遇上桃花旺的地方和桃花旺的人,多接触接触,可能会沾点喜气,解解桃花稀缺的危机。

这处苗圃原来是块荒地,据说还有一些乱坟,阴气比较重,苗圃的老板买下这块地后,在这里修了栋自住的房子,大概也是得谁的指点,在这里种了棵桃树辟邪。没想到这桃树长势极好,不仅能辟邪,还旺了这房子的桃花。所以他便想时不时来沾点桃花,哎,谁让他自己谈恋爱每次都没超过两个月就夭折的呢,而且还是屈指可数的两次,到现在都还没有突破他的处男身份。好吧,虽然爷爷也曾说过,处男风水师在造诣上会更高深一些。张堪很郁闷,我只是个风水师,不是驱鬼师,不需要非得是处男身吧,我一定要早日破除这个耻辱。

张堪反反复复地打量那株挂满了青色果子的桃树,心想,我是不是该等桃子成熟的时候,来摘几个桃吃呢。他看出来了,这桃树一定是小时候吃的那种黄肉桃,那种桃子味道与水蜜桃稍有不同,水分虽然不多,但是香甜香甜的,好久没尝过那味道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吸了下口水。

施理拿着计算机和价格表算好了账,抬头正好看见他盯着那些青涩的桃子看,居然还咽口水,这个男人未免也太夸张了吧。施理忍不住偷笑了一下:“先生,算好了,一共是两盆瓜栗,每盆398块,四盆滴水观音,每盆158块,一盆松柏盆景,2000块,总共3428块。因为是你们自己搬运的,所以我将零头抹去,算3400块吧。”

张堪嘴角抽了抽,他俩的劳力就只抵28块钱!买了这么多,连折扣都不打,这人也太抠了吧,以往他每次来,老板都是给打九折的呢。“小师傅,你们这一向都是给我九折的啊,今天怎么没有折扣?”

施理睁大了眼,有些无辜地说:“是吗?我没听师兄提起过啊。对不起啊,这不是我开的,我帮人看园子,所以还真是没法擅自做主。”

“那要不你打电话问问你老板。”张堪说。

高深在后头拉了一下张堪:“算了,张大师,我这是买回去辟邪招财的,不好跟人砍价吧,再说也不算太贵。”

高深的声音不大,但是施理也是听见了,他拿着电话,不知道打还是不打。张堪摆摆手,两面不是人:“算了算了,高老板愿意出钱,不用打折了。小师傅,你给我送几盆文竹吧,我家那两盆被我给浇死了。”

张堪的小市民心态是跟着他奶奶学来的,小时候他奶奶常带着他去菜市场买蔬菜水果,买人家的青菜,要搭两根葱或者加根蒜,买桃子要搭两颗葡萄,买柚子要加一个橘子,总而言之,不能光买那东西,反正要有点搭头。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他买东西一定要加点什么的心理,否则就觉得吃亏了。

施理想一想,也无可厚非吧,反正文竹也不贵,就指指外面的花架:“文竹在那儿,你自己去挑两盆吧。文竹要放在阴凉地里养着,一礼拜浇一次水,浇透就好了,不用常浇水的。”

张堪自顾自去挑文竹去了,高深付了款,然后跟施理告别,走到张堪身边:“张大师,好了没?”

张堪说:“差不多了,走吧。文竹放家里头,就会保佑平平安安的了。”

施理正锁好抽屉出来,听见这句话,小声地嘀咕了一声:“迷信!”还张大师呢,就是一神棍!

这话声音虽小,但是却给张堪听去了,他顿了下脚步,回头来瞥了一眼施理。施理正摘了草帽来扇风,刚才忙活的时候他一直都戴着,就算是在屋里算账时也忘记摘了,这会儿才觉察起来有点热,所以才摘了帽子。张堪看清楚了施理的面貌,白白净净的一个男生,长得还斯斯文文的,但是说话怎么那么叫人不受用呢,他心里有些忿忿地想:说我迷信!下次再让我碰上你,我非让你瞧瞧什么是真本事!

第二章

施理看那辆皮卡车开出大门,走到门口,将那个闭门谢客的牌子移到更显眼的位置,然后合上大门,依旧去忙他自己的事。

这个苗圃是他的大学师兄王杨开的,师兄是本地人,家财万贯,家里是从事房地产的,但他自己却无心于商道,只爱养花种草,尤其偏爱兰花。所以大学毕业之后,便跟家里要了一笔钱,买了郊外的这块地,自己弄了个苗圃,专门养花种草。

施理虽然也是学园艺的,但是他的兴趣爱好不在花草上,他偏爱食用菌的培植。要问原因,咳,那要归功于他爱吃蘑菇这一点来。他从小就爱吃蘑菇,常见的如平菇、口蘑、金针菇、鸡枞菌、茶树菇、香菇、杏鲍菇,就连菌类的木耳和银耳等,都是百吃不厌,几乎是天天吃蘑菇、顿顿吃蘑菇都可以。小时候他妈妈常说:“理理,给你送给卖蘑菇的当儿子好吧?”他居然也会点头,大声说好。

后来他长大些,从书本上知道还有那么多可以食用的蘑菇,那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了,他毕生的心愿,就是吃遍世界上所有能够食用的菌类食品。

有一次他无意间听说,园艺师是懂得食用菌栽培的,他便如吃了秤砣铁了心,一门心思非要报考农大园艺系不可。他爹妈简直拿他没法,他们原本指望孩子学个计算机、机械之类的,怎么地有门技术在身,不愁没饭吃啊,要不去学个医也挺好的,高收入人群,可是他们家施理打定了主意要报考农大园艺系。施妈妈扶额叹息,他家已经脱离农村好几代了吧,怎么这孩子就偏偏爱上种地了呢。

施理理直气壮地说:“爸妈,我是去学种蘑菇的,你们放心吧,蘑菇种得好,不愁没饭吃,我肯定不会饿死的,你们放心吧。”于是背起行李,一头扎进了学农大军的行列。

施理学了四年园艺,发现理论学得多,实用知识学得少,老师安排他们去种黄瓜、种土豆、种西红柿、种葡萄,学蔬菜瓜果的科学培植,学观赏园艺的基本技能,学育种、嫁接、治病,甚至是插花,就是就没有种蘑菇的课程。施理急了,这怎么骗人啊,怎么没有人教如何种蘑菇。

王杨是高他两届的师兄,做过他们班的辅导员,与施理这孩子投缘,听说他的苦闷,便悄悄给他指了条明路,他们学校的亓原亓教授就是专门研究食用菌的,施理可以去报考他的研究生。

施理这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个这么一个亓(qi)字,他一直都以为念做元原呢,人家一竖不转弯,那就完全不一样的发音。好吧,无论这个教授是姓亓呢,还是姓元,总之就是他的福音了。他摩拳擦掌,卯足劲,一口气便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师从亓原亓教授名下,投入了食用菌栽培的怀抱里。哈哈,蘑菇们,我来也!

施理今年研二,跟着亓教授学了快两年的蘑菇培植了,也算是小有所得了。平时只能在学校的培育基地开辟出来的小小大棚里培养蘑菇,每种都只是一点点,远远不能够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他正苦于没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王杨师兄打电话来了,跟他说,他最近弄了个蘑菇养殖大棚,缺乏技术员,师弟你过来帮师兄的忙吧。于是施理就颠颠的跑过来了,反正研究生最主要是做论文、做实验,也没多少课,他大部分时间就泡在师兄的苗圃里了。

施理到了苗圃,那简直是如鱼得水,学了几年园艺,多多少少都给熏陶出了一点田园诗意的气质,看见这一大片的花海,嗅着满鼻的花香,心里别提多惬意了。他从小就是个随遇而安的孩子,这会儿到了这里,那简直就不愿意挪窝了。师兄的意思很简单,弄个蘑菇大棚,培养点食用菌,可以增加收入来源。花草是有人买,但是毕竟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可有可无的,但是食用菌就不一样了,这是物质方面的,人们可以不享受精神娱乐,但是绝不能不吃饭。

施理一度认为师兄是为了帮助自己而修建的蘑菇大棚,所以几乎感激零涕。事实上,是王杨的资金出现问题想出来的应急法子,他家里逼着他回去继承家业,他不愿意回去,家里就不再提供资金支持,一切都得靠他自己的苗圃收入才能维持正常经营。人家的苗圃专门培植一些常见的花草,以创收入,他的苗圃不一样,他经常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品种来养,尤其喜好兰花,花草一珍稀,买的人就少,况且他也未必肯卖,于是日常开支就要成问题。某次跟施理聊天的时候,他灵光一闪,便想到弄个食用菌培植基地,他认识的开饭店开酒店的朋友多,只要蘑菇种出来了,就不愁没有销路。大棚是现成的,技术人员也有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王杨对施理说了,只要保证常用食用菌的产量,余下的施理想培植什么品种都随他意。这对施理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伊甸园啊,大棚的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四个大棚,师兄也是花了本钱的。一定要种出个样子来。

施理将四个大棚进行了分配,每个大棚种植不一样的蘑菇,忙活了快一个月,现在都已经种下去了。他每天都要去大棚里检查一下室温、通风和湿度,种子撒下去,一般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出菇,有的甚至要更久。但是这期间的管理工作丝毫不能懈怠,他们教授也说了,种蘑菇这东西,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要费很多心力。施理别的没有,但是耐心却是相当足的。

推书 20234-01-24 :落鳕宫(穿越 女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