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又田种田记 下+番外——青鱼不白

作者:青鱼不白  录入:09-24

“哦,那何老爷您想如何起个在高端中带着优雅,优雅中含着富贵,富贵中又饱含酒菜意味的名字呢?”田又田毫不客气的反讽过去,“客来酒楼”难道是什么好听的名字吗?

“‘花间蕴酒’,怎么样,既有花间一壶酒的风范,饱含深意,又突出了酒楼这个特色。”何老爷沾沾自喜的说出这个名字。

“呵,我们开的是酒楼,卖酒卖饭菜,做正经生意的,不是花楼,麻烦起个正经严肃的名字。”田又田批评道。

“你说我起的名字不好,那你起一个好听的,就你那好吃好喝的水平,还不如我呢。”何老爷鄙视他。

“不如就叫‘一种味道’好了,好听又好记,又有内涵,让人过目不忘,见到名字就像进来。”田又田提议。

何老爷一口喷出刚喝进嘴里的茶,他真的不该让田又田起名字的,能给自己店名叫“好吃”的人还会起出什么有内涵的名字吗?

说来说去,何老爷嫌弃田又田起的名字太过随便,田又田嫌弃何老爷起名的时候专挑富贵吉祥的名字,俗不可耐,两人谁也不理谁。

还是何管家见他们相互争执,随口说了句:“不如就取我们老爷的姓加上小田老板的姓,叫‘何田酒楼’好了。”

听了何管家的话,何老爷和田又田相互对视一眼,没想到他们争执了这么久的事被何管家一句话就搞定了,这个名字不错,就这么决定了。

何老爷动作很快,已经在绍原买好酒楼,找来了老练的厨师和靠谱的掌柜,田又田负责在过年前这二十几天和厨师确定菜谱。田又田和这些厨师之间刚好可以互补,把自己会做的菜教给厨师,而厨师会做田又田又不会做的菜他也可以提出意见,互相学习。

所幸何老爷找来的厨师态度很好,没有因为田又田年纪小就指点他们而恼怒,反倒是诚心的学习。也可能他们是被何老爷叮嘱过了,也可能由于田又田是酒楼的第二个老板,总之他们相处的还算平和,总算赶在过年前几天把菜谱确定下来。

至此,何田酒楼也装修完毕,田又田亲自监督装修风格,务必要使何田酒楼像他过去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效果。

虽然最终成果有些差强人意,不过在大夏国也算是独树一帜了,就连去装修酒楼的人都啧啧称奇,连连夸赞田又田的好眼光,田又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每次被人这么说的时候他都有些心虚。

田又田和何老爷商量着,制作了二十套精美的纸笺作为何田酒楼的宣传页,上面不但有独具特色的绘画,还对何田酒楼的几种招牌菜进行了介绍,讲述它们的含义和来历,看起来清新典雅,以何老爷的眼光来看很能吸引别人。

这些套宣传页都是送给绍原的各位富贵人家的,不能俗气,更不能一抓一大把,满大街都是,从一开始他们的何田酒楼就要有一个高端的定位。

他们决定过了正月之后,再把这些纸笺发送出去,毕竟过年时节大家都会吃遍各种好吃好喝的,这么一来何田酒楼的酒菜就不显眼了,等过完年,大家的肚子都空下来,没什么新鲜可吃的东西的时候再一举推出何田酒楼。

年前的这一段时间,田又田忙的脚不沾地,梁霂对此很有意见,不过临近过年他的事情也不少,两人见面的机会不多,好不容易隔几天见一次过不了多久又要分开。再加上田又田在绍原待了几天,他们很久没有在一起说过话了。

终于等到过年前四五天,田又田的事情总算忙完了,他和厨师们已经定下了何田酒楼的菜单,经过了无数次试菜,田又田感到自己的味觉都有些麻木。

闲下来的时候,他才想起还要去买些年货。这几天郭氏给他送了不少年货,他也该上街买些东西给郭氏送去才是。

郭氏的年货几乎都是娘家给她送来的,以前郭氏在田家的时候性子懦弱,有什么好东西都会被蔡神婆霸占了去,而且即便没有别人,郭氏自己也不好意思独吞,所以郭家人一直很气愤。

今年是郭氏独自在外过的第一个年,郭氏的父母兄妹都希望她能够快快乐乐,别再被那些糟心事烦恼,把自家地里种的粮食给郭氏送了好几麻袋,过年把自家备齐的年货匀出一份给郭氏送去。虽然他们的生活也不是特别富裕,也知道田又田现在挣了钱,但还是会把自己能拿出来的东西送给郭氏。

就连田大郎都给郭氏送了不少东西,郭氏有些为难,她已经和田大郎分开了,当然不想要他的东西,可是田大郎毕竟是小来和小虎的爹,两个孩子都在旁边眼睁睁的看着,不收下确实不太好。

看到郭氏没有拒绝,田小来主动地邀请田大郎进屋里喝口水,歇一歇。田大郎知道这是田又田买的房子,就没有进去,看到田小来失望的神色,摸了摸他的头,问起他在学堂的状况,两个孩子立刻忘了烦恼,讲起自己在学堂里的趣事。

田杏儿也和丈夫杨树枝商量,今年郭氏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怕她感到冷清,也想把一家人带着去郭氏那里一起过年,反正郭氏住的院子足够他们住了。

杨树枝也同意了,他自己已经没有长辈了,成婚前都是一个人过年,和田杏儿成亲后家里才有些人气,后来他们有了孩子总算是个完整的家庭。对田家的事他也感到唏嘘,他自己从小没有家,哪想到田家好好的一大家子到头来却成了这个样子,以此为鉴,他现在对田杏儿更好了。

田又田拿了钱正要出门,却看到郭氏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到他家门口,没想到自己正要出去买东西,郭氏就又送来了,田又田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往回走:“我还想出去买些年货呢,没想到您就送来了。”

郭氏说道:“还买什么,这么多东西放着就是过了年你也吃不完,不要因为挣了些钱就浪费,过日子要勤俭节约。”

田又田听话的回道:“是是是,我这不是想着今年要过的红火一点,大家好好庆祝一下吗?姐姐和姐夫一家都要来,我们多准备些东西,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过个年。”

看到郭氏带来的东西里有些很贵重的,还有人参燕窝之类的,田又田惊奇的问她:“这是哪儿来的?”

郭氏犹豫道:“这是……梁大人送的。”

田又田停下脚步,张大嘴巴:“梁大人?”

“没错,是梁公子亲自去送的,说是梁大人吩咐他送去的。”郭氏似乎为此而有些不好意思,对于梁大人的举动感到诧异,还给她送去一车年货,难道是要准备当亲家了吗?郭氏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送去了足足有一车呢,放在院子里堆得跟小山似的,邻居看我的眼神都不太对了,以前爱理不理的,现在热情的不得了。”郭氏比划着给他描述,“他还说要和我们一起过年。”

郭氏心里有些忐忑,她总觉得这件事不那么真实,说不定睡一觉醒来就发现田又田还是会娶一个贤惠温柔的妻子,而不是和一个贵公子凑成了一对,单看梁霂送来的那些东西,郭氏就有种不自在。

梁霂送来的她留下了一大半,挑了些贵重的东西送来给田又田,毕竟郭氏明白梁霂是看在田又田的份上才去送的这些年货,和梁霂见过这么多次,她知道梁霂是个不好交往的人。

那些贵重物品她自己放在家里也不安心,梁霂送来东西就走了,如果郭氏再送回去也是不给梁大人面子,为了不放在家里看着难受,她只好拿来送给田又田。

郭氏不是田家那些人,没想过靠着田又田和梁霂的关系得到些什么,如果得到的东西多了,她心里反而会不安。

田又田没想到梁霂居然没和他打招呼就给郭氏送上年货,还说要和他们一起过年,郭氏果然是被吓到了吧。

田又田尽量轻描淡写这件事:“娘,这样不是挺好的,您就当多了个……儿子,以后咱们家也有了靠山,不用再怕别人。”他捡着好听的话话说。

事情已经成为定局,由不得郭氏不接受,郭氏的脸青了一阵子,然后把带来的熟食拿出来:“我给你带的东西不多,够你吃到三十那天的,到时候你和梁公子早点过去。”

过了会儿又说:“今年还有你姐一家和我们一起过年,我们娘儿几个很久没有这样团团圆圆过了,这样挺好的。”

送走郭氏后田又田看了看厨房里堆积的年货,发现自己已经不用再上街去买了,郭氏送来的东西足够他吃到明年三月。

第五十一章

很快到了除夕那天,一早梁霂就来到田又田家里,田又田还懒懒的躺在被窝里,一动也不想动。冬天天冷,梁霂带进来的一身寒气让田又田有种想一直躲在被窝里的感觉,禁不住缩了缩脖子。

“你怎么来的这么早?”田又田捂着嘴打着哈欠问,“外面天还没有大亮呢。”

梁霂凑过去用冰凉的手指点了点他的脸颊:“你屋里窗户糊的严严实实,能看清楚外面吗?今天下雪了,下得很大,起来我们出去在你院子里堆个雪人。”

田又田躲了躲他的手,把脸埋进被子,声音嘟囔不清:“我才不去,太冷了。”

梁霂锲而不舍的拉开被子,露出他的头:“今天要去岳母家里过年,不能迟到,姐姐姐夫他们前天已经到了。”

田又田重新拉回被子,不满的说:“谁是你姐姐姐夫,那是我的,不是你的。”

“没错,是你的,现在起床都是你的。”梁霂哄他道,把他的衣服放到炭火上烘的暖暖的,拿过来给他穿,俯身吻了吻他的唇,“我带了早饭来,有你喜欢的香菇牛肉包子,再不起床都要凉了。”

田又田翻了个身,想吃包子,可是不想离开被窝,田又田内心极度挣扎,眼巴巴瞅着梁霂。

梁霂犹豫了一下,试探的问道:“要不我把早饭拿来给你在床上吃?”

听了他的话,田又田一骨碌坐起来,夺过梁霂手中的衣服往身上套,他都没有洗脸刷牙呢,完全不能忍受这种事。

吃过早饭,田又田被梁霂裹得像个雪球似的,两个人慢腾腾往郭氏那里走。这完全是因为梁霂前段时间拼了命的把各种吃的用的穿的往田又田这里送,特别是有了好的皮毛,就做成厚厚的衣服给田又田,今天下雪,梁霂生怕他冷了,把那些厚衣服都翻出来让他穿上。

走在路上,田又田注意到到一个小姑娘使劲盯着他,一边走一边对她身边的妇人道:“娘,你快看,那个哥哥穿的衣服好漂亮啊。”

田又田使劲掐了一下梁霂的手,没事把衣服做这么漂亮干嘛,连小姑娘都称赞。

接着就听那妇人教育她的女儿:“孩子,外表的美丽都是一时的,不要随便羡慕,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

田又田脚下一个踉跄,这是说他没有内涵么,他不就是穿了件新衣服,招谁惹谁了。

小姑娘似乎对她母亲的话不能苟同,回头再看了一眼田又田……身上的漂亮衣服,皱皱眉头,恋恋不舍的走了。

田又田苦着一张脸对着梁霂,梁霂把他的衣服紧紧的裹了裹,牵着他的手继续走,他才不会说他心里很得意呢,把喜欢的人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不是应该的么。

到了郭氏家里,郭氏看到田又田这身衣服,也呆了一呆,嗫嚅道:“又田穿这么一身倒是很俊,比郭掌柜家的闺女都俊。”

郭掌柜家里还有个女儿,今年一十六岁,长得亭亭玉立,是郭掌柜的掌上明珠,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郭氏见过她几次,也不由得赞叹她的好相貌。

如今看到儿子和梁霂站在一起,从外貌上看就很是般配,内心五味杂陈。

倒是田杏儿见了弟弟的打扮,捂着嘴偷笑:“哎呀,这是哪家的天仙来了,我怎么没见过呢?”

田又田决定不理姐姐的揶揄,和姐夫打了个招呼就去逗弄姐姐家的孩子,小孩儿刚学说话,哦哦啊啊的,睁着一双大眼睛轱辘轱辘转,看到漂亮的田又田就要往他怀里扑,田又田手忙脚乱的接住,好在他以前在孤儿院也带过年幼的孩子,有些经验。

田杏儿打趣儿子:“这小子也是个爱漂亮的,看见舅舅就知道亲近。”

一大家子的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田又田在心里感叹,自己也算是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了,尽管这花了两辈子的代价。

看见梁霂明显不太适应却要硬撑着的样子,田又田有些心酸,放下孩子带他到田小来和田小虎的房间。这两个孩子平时一人一个屋字,现在过年人多,他们就都住到田小虎的屋里,把田小来的房间腾出来。

田小虎正在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田小来闷着头练字,见到他们进来,田小来放下手中的笔,上前去打招呼。

“怎么这么用功,过年还要读书写字?”田又田不解的问,他前世上学也算刻苦,但那是因为平时有点功夫就要打工,没有空余时间学习,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多看一会儿书。现在田小来和田小虎才不到十岁,正是贪玩的年纪,居然有这种自制力。

田小来羞愧的说:“我进学堂的时间晚,读书习字都跟不上别人,只好每天都多练一会儿字,也算不上用功。”

可能是因为读书的时间晚,也可能是田小来没有读书的天分,尽管他很用功,不想辜负大哥的良苦用心,可是他还是跟上别人的进度。学堂里的先生也看出他资质不够,可十分刻苦,便不去勉强他,对他的要求就是达到能够认字写字的程度,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田小来也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坚持每天练字。

反观田小虎就不同了,田小虎刚一进学就表现出他在读书上特有的天分,先生教过的字,过目不忘,背书也很轻松,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练,田小来的性子沉稳了很多,他现在不再是出去玩泥巴的小孩了,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坐在家里安安静静的看书。

郭氏感到很欣慰,先生特意把她叫去跟他谈了谈两个孩子,田小来做事认真踏实,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能够安稳一生。田小虎在读书一途上很有前途,将来可以考秀才考举人,幸运的话还能做官。

先生的意思也是希望能够好好栽培田小虎,读书之事需要耗费大量银子,让郭氏做好准备。

郭氏也不再心疼银子,不管哪个孩子都是她的心头肉,既然两个人都愿意读书,郭氏就努力挣钱供养他们。

当田又田他们进来之后,田小虎只是看了他们一眼问声好就继续沉浸在书海之中了,田又田拿过田小来练的字,这孩子刚读书没多久写的字居然端端正正,虽然笔力有些不稳,可比他那狗爬式的字好看多了。

再看了田小虎写过的字,田又田更受打击,原来他两个弟弟都比厉害。知道田小虎喜欢读书,田又田想起自己以前买过几本书,放在一边也没有看,就说:“我那里有几本,改天给你们带过来。”

田小虎雀跃了一下,喜滋滋的看着田又田。

看到他们两个都在读书,田又田也拿起书来翻了翻,却被里面密密麻麻半懂不懂的字绕花了眼,梁霂适时戳穿他:“我好像从来没见过你练字。”

田又田想把这事遮掩过去,支支吾吾道:“我太忙了啊,你也知道,我最近既要忙着何田酒楼开业的事,和厨师定菜单,还要忙着过年,处理年货,哎呀,不说不知道,一说才发现我竟然忙成这样。”

“我记得你之前还不忙的,在家里玩了一个月。”

田又田捂脸,拉他出去,边走边嚷嚷:“,有事单独说,别带坏小孩子。”然后对田小来和田小虎挥挥手,“你们继续读书,什么都没听见啊。”

这一天郭氏和田杏儿要做很多饭菜,田又田也去厨房给她们帮忙,看到田又田熟练的厨艺,郭氏心中微讶,以前住在田又田家里时都是她和周大娘做饭,没想到田又田居然练出这么一手好厨艺,可见他当时被赶出家门不知受了多少苦。

推书 20234-09-23 :未了情事——啊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