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全是实话。
实话,所以才无情。
前面孟昔昭说他是靶子、是傀儡,他听了心里都没有多大的波动,而到了后面,孟昔昭说稀里糊涂的就这样了、再想远离也不可能了,听完以后,崔冶的脑子里就只剩下这两句话了。
他认为孟昔昭是一场缘分,而孟昔昭认为他是一场异数。
打破了他的常规,因为位高权重,不敢得罪,所以也不敢远离,现在越陷越深,更是无法逃脱,索性,就假戏真做,捏着鼻子认下自己这个累赘。
——我需要太子。
这话他几个月前也听过,那时候孟昔昭当着他的面说,我需要殿下,听了这句话,他辗转反侧,心里种种情绪连他自己都难言,本以为没盼头、得过且过的人生好像突然多了一个横冲直撞出来的破洞,勾的他忍不住走向那个破洞,想知道如果走向外面,是不是就能看到更多的景色。
然而现在他才知道,孟昔昭所说的需要他,并不是自己需要他,而是他认为,这个朝堂、这个天下需要他,他是崔氏皇族里还勉强能看的那个,所以他才想辅佐自己,即使前路这么艰难,他也愿意陪着自己。
真是……好大公无私啊。
房间里的灯已经吹了,而崔冶根本没躺在床上,他只是坐在黑暗里,一言不发。
月亮越升越高,银辉洒进窗户,崔冶沉默的看了一会儿浅银色的月光,突然起身,推开房门。
以前他没有动作,那是因为没条件,他住在宫里,而且身边耳目太多,不能轻举妄动,但现在不用担心这些了,孟昔昭就在他隔壁,这送亲队伍也全是被大齐朝堂或排挤或放弃的人,不会有人传信回去。
于是,他就在郁浮岚惊愕的目光中,慢慢走到了孟昔昭门前,郁浮岚愣愣的看着他,发现崔冶先是轻轻把手按在房门之上,确定这门没有从里面闩上,他才猛地一用力,跟砸场子一样,把门啪的推开了。
然后,他迈步走进去,又咣的一声,把门反关上。
这一套流程,前后不过一眨眼。
郁浮岚:“……”
真是可怕,在匈奴待久了,连他们温文尔雅的太子殿下,都沾染了一身的土匪气息。
隔壁,孟昔昭的房间,孟昔昭也没睡,正披散着头发,倚着床头,埋头苦思为什么郁浮岚今天对他爱答不理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难道在他致力于挑拨离间的时候,匈奴人也没闲着,把他家偷了?
正想着呢,必有妖的“妖”,就自己闯进来了。
孟昔昭一愣,还没看是谁,就迅速的掏出了枕头下面的短刀。
崔冶:“……”
孟昔昭:“……”
崔冶先看了看他手里的短刀,然后才缓缓抬眼,看向孟昔昭:“这是不是有点谨慎过头了?”
孟昔昭默了默,把刀塞回枕头下面:“防人之心不可无,越是头脑简单,越容易冲动行事,万一有个匈奴人回去以后思来想去觉得不行,还是应该杀了我,那我这刀,不就能派上用场了。”
崔冶:“派不上。”
孟昔昭一愣:“为什么?”
他走到一旁的桌边坐下,那里有这房间里唯一的一把椅子,“驿馆外面是丁将军的人把守,里面则是我的人时刻巡逻,别说匈奴人,就是一只苍蝇,都没法越过我去,更遑论来到你的面前呢。”
孟昔昭听着,习惯性的就要夸奖一句:“殿下的安排真是滴水不漏,使我佩服之——”
突然,他顿了一下:“额,殿下,你刚刚说,你派人巡逻是……是保护大家?”
崔冶撩起眼皮:“别人不需要保护,他们没有一天气死一个匈奴人。”
孟昔昭:“…………”
所以,是专门保护他的。
连晚上睡觉都这么严阵以待,那他今天看似独自出去会金屠哲……
孟昔昭的身子变得僵硬起来。
发冠在上床之前就被他拆了,现在孟昔昭头上就一个小发箍,本朝特产,深受小郎君和小娘子的喜欢。
孟昔昭有点紧张的走下来,拖过一旁的凳子,跟个小媳妇一样,默默坐在崔冶对面,悄悄抬眼打量他。
崔冶面无表情的任他打量,眼神在孟昔昭那个刻着小狗狂奔造型的小发箍上停留了一瞬。
孟昔昭属狗。
比他小两岁。
别人家的十七岁已然是个大人了,说不定连孩子都有了,可孟昔昭的十七岁,时不时的就跳出来,提醒他一下,他还小,只是人看着聪明而已,其实身心都未长成,所以,还是不要对他这么严苛了。
崔冶正在心里自我劝解,但孟昔昭不知道啊,孟昔昭甚至有种完了完了大意失荆州了的感觉。
匈奴这边表现再好有什么用,哪怕把匈奴搅得一团糟又有什么用,太子因为他那两句话,就要跟他离心了啊!
他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赶紧补救一下,但是思考半天,最后绝望的发现,说什么都没用了。
孟昔昭简直想哭,“殿下……”
同样一声欲语还休的殿下,郁浮岚得到的待遇是被砸了一本书,而孟昔昭得到的,是崔冶神情平静的一个眼神,那意思是,你说吧,我听着呢。
孟昔昭绞尽脑汁的试图解释:“殿下,我……我应该已经告诉过殿下了,詹不休他对大齐有心结,所以日常与他相处的时候,我会比较照顾他的情绪。”
这一照顾,就容易说一些不中听的话。
崔冶:“那你平时可照顾过我的情绪?”
孟昔昭:“……”
他直觉这是个送命题,不管回答有还是没有,崔冶都不会高兴的。
过了一会儿,他才回答:“我不知道,和詹不休,我几个月才见他一次,说过什么话也记得很清楚,可我跟殿下见得次数太多了,以前说过什么话,我已经想不起来了。”
崔冶望着他,突然笑了一声。
这笑和平时不太一样,让孟昔昭听得心里十分忐忑。
这时候,崔冶说道:“以前我竟没发现,你这么会哄人。”
孟昔昭:“……”
看着崔冶的眼睛,他说道:“那是因为我以前没哄过人。”
崔冶挑眉,显然是不信他的话,这时候,孟昔昭又说:“是真的,以前我只骗人。”
崔冶:“……”
默了默,他问:“你想说,你是骗了詹不休,还是骗了我?”
孟昔昭回答:“我谁也没有骗,在詹不休面前,我说的是实话,在殿下面前,我说的也是实话。”
崔冶望着他。
本想进来以后对他兴师问罪,可是看着孟昔昭此时此刻,仿佛镇定,却难掩紧张的模样,他又心软了,连语气,也软了几分,听着不像质问,倒像是玩笑:“一番实话,让我很是伤心啊。”
孟昔昭瞅瞅他,“那,殿下能不能说一下自己伤心的点在哪里,你说了,我再跟你好好的解释一番。”
崔冶笑了:“解释了,你之前说的就不是实话了吗?”
孟昔昭:“还是实话,但实话跟实话也是有区别的,我告诉詹不休的实话,跟告诉殿下的肯定不一样。”
有点新鲜。
崔冶看了看他,还真说了一句:“你说,想远离我,也不可能了。”
听到是这句,孟昔昭神色微微的变了一点。
他猛地松了一口气,要是崔冶说他介意的是靶子、傀儡之类的,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是这句就好办了。
“的确如此,我跟殿下越走越近,到了如今,已经是不可能再远离的了。”
崔冶看着他,没有说话。
孟昔昭眨眨眼,设身处地的想了一想,才明白崔冶为什么最介意这一句。
微微前倾,孟昔昭看着崔冶,小声问他:“你是不是还觉得,我不应该与你走得近?”
崔冶:“我已经不再那么觉得了。”
孟昔昭哦了一声,笑起来,心里想着,那就好。
然后,他又听到崔冶说:“但我觉得,你可能是这么觉得的。”
孟昔昭:“……”
“为什么?”
崔冶:“因为,认命并非是心甘情愿。”
孟昔昭愣了愣,突然有种无语的感觉。
叹了口气,他问:“殿下,我们已经认识这么久了,在你看来,我居然是那等无能之辈吗?”
崔冶拧眉,没明白他的意思。
孟昔昭扶着头,感觉很心累:“当初我与殿下相识是意外,见面不过第二回,我便知道殿下的身份了,如果我想摆脱殿下,不是我说大话,当天,我就能让整个应天府知道我与殿下交恶。”
崔冶:“…………”
“可我没有,后来的每一次,难道是有人把刀架在我脖子上,逼着我去见你吗?也没有啊,所以你为什么总是觉得,我会后悔跟你相识呢。”
过了一会儿,崔冶才回答他的问题:“因为如果是我自己,我便会后悔。”
孟昔昭微怔。
抿了抿唇,他说道:“可我不是你,我永远都不会后悔。”
崔冶想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年少便不要说永远。
崔冶还想说,他介意的可不止这一句,而他姓崔,他流着崔家人的血,哪怕每一句孟昔昭都能解释,他也是不会完全相信的,疑虑,会横亘在他心里,一辈子。
但崔冶什么都没说,今夜月色好,今夜北风高,今夜人比月娇。
偶尔的时候,崔冶也想装一次傻,相信一下本身便是悖论的永远二字,至于其他的,便留到明日再想吧,孟昔昭现在不需要他没关系,早晚有一日,他会需要的,而且,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想远离,也不可能了。
再有两天, 就是十月二十九了。
为了保证大婚当天的宴席上能让大家都吃得好,匈奴人从附近的草场上拉来了几百头的牛羊,牛羊过街浩浩荡荡, 也不知道他们是没有专门的运牲畜道路,还是想让齐国人看看为了婚礼他们付出了多少, 反正这群牛羊, 是咩咩叫着从齐国驿馆门口前往王宫的。
孟昔昭站在门口,跟其他人一起, 揣着袖,默默观看这牛羊大军。
礼部郎中被这牲畜的味道熏得直捂鼻子, “真是臭气熏天。”
孟昔昭:“如今是冬日, 这还算不错了,要是夏天, 味道肯定更难闻。”
礼部郎中长得胖乎乎的,从应天府出发的时候,他那脸圆的能当球踢, 现在圆变成椭圆, 都是这一路吃肉吃的。
在路上的时候,还能派人去附近的乡村中收些蔬菜水果, 而到了匈奴, 想收也没得收了,除了太子和公主能保证荤素搭配, 别人都只能靠着吃肉和面食过日子。
孟昔昭现在闻肉色变,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现在大家就是靠茶水续命, 吃一顿肉,喝两壶茶, 使劲的往下刮油。
礼部郎中姓陆,名叫陆逢秋,挺文艺的名字,就是跟他这白白胖胖的长相不太相符。
陆郎中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要回去了,回到应天府以后,我要去望江楼点上一大桌子的菜蔬,孟少卿,到时候来与我共饮,如何?”
孟昔昭笑:“那自然是好了。”
这一路大家相处的都不错,尤其是进了匈奴之后,眼看着已经能成为友人了。闻言,陆逢秋也笑起来,站在这有点冷,陆逢秋便跟孟昔昭打了一声招呼,准备回去再清点清点辎重,免得缺点什么,到时候回程路途不顺。
跟陆郎中一样满心满眼都是回国的人不在少数,连孟昔昭带来的那俩工匠,做完了包子和手雷,都掰着手指数回国的日子,在他们看来,其实自己把公主送到的当天,就可以打道回府了,这婚礼,不参加也罢,毕竟他们又不是公主真正的娘家人。
孟昔昭朝陆郎中点点头,然后还是继续站在这,看向地上那些牛羊经过留下的痕迹。
过了一会儿,他才转过身,也进了驿馆。
右贤王自觉用有求必应的态度安抚住了孟昔昭,然后就进宫去找老单于,跟他说了孟昔昭的回答。
当然,他说出来的,就是添油加醋的版本了。
“……齐国人胆大包天,那个孟昔昭跟我说,匈奴想涨价就涨,但是只要咱们涨价,齐国就不会再买咱们的马了,态度之嚣张,闻所未闻!”
老单于一听就怒了:“买卖马匹一事,是我和他们那个死了的仁宗皇帝一手促成的,他们竟敢堂而皇之的撕毁合约?!”
右贤王:“……”
您老人家是不是还没转过弯来,是咱们先涨价,他们才要撕毁合约的,从这一点上,咱们并不占理啊。
老单于才不管那个,他一生气,手就习惯性的摸向自己的鞭子,好在他还有理智,只是往地上狠狠的抽了一下,“你去告诉他们,马匹的价格,今年必涨!他们要是敢不买,那他们也别回齐国了!”
右贤王:“……”
咱们不是土匪吗?怎么还干起绑架的事啦?
这事只让老单于一个人拿主意,肯定不行,所以很快,在右贤王的劝说下,老单于又举行了一次贵族会议,右贤王把孟昔昭的态度告诉大家,他们很快就群情激奋起来,跟老单于差不多,都想强行涨价,并让齐国强买强卖。
右贤王平时就嫌弃这帮大老粗,此时看了他们跟单于差不多的德行,更嫌弃了,等这群人都发泄的差不多了,他才告诉他们,齐国人是有备而来,吃了这么多年的亏,他们现在也学聪明了,研究出了一种可以弥补骑兵不够的短板的武器,而且对这种武器,齐国人十分的有信心,搞不好,他们现在是真不需要来匈奴高价买马了。
有人不信:“世上哪有那样的武器?右贤王,你是不是被齐国人骗了。”
右贤王:“口说无凭的道理我当然清楚,可那一日,齐国人用名曰手雷的武器炸开了王宫的宫门,这东西,各位以前难道见过?”
贵族们窃窃私语起来。
确实是没见过。
但这也不代表齐国就真有可以代替马匹的武器啊!
一时之间,会议陷入僵持的局面。
主要就是他们拿不准孟昔昭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这对匈奴来说是个巨大的噩耗,可要是假的,他们也不能被齐国人就这么拿捏住吧。
左贤王在一旁一直都沉默的听着,始终没出声,倒是二王子在底下不耐烦的回答:“管他真的假的,这孟昔昭话说的这么满,他不是说很快就会在南诏战场上用这些武器吗?那咱们就等着呗,今年还是按原价算,看看明年他到底能不能拿出那种武器,然后再讨论这个问题。”
左贤王垂下眼,感觉单于生个二王子,还不如生个羊肉包子。
大王子前些天栽了面,在单于面前也低调了许多,没有之前张扬了,但他一向看不惯自己这个弟弟,此刻也毫不留情的嘲讽出声:“等明年?他们没拿出倒还好,可他们要是拿出来了,咱们就是不涨价,难道他们还会买吗?等他们发现了不需要马匹也□□的时候,他们怕是一个子都不会掏了!”
右贤王点点头:“大王子说的在理,其实孟昔昭话里话外,并没有说不打算买马了,听他的意思,那种武器刚刚问世,还没正式的使用起来,他们也不确定这东西到底管不管用,所以如果能买咱们的马,他们还是会继续买。”
这时候,大王子又沉声说:“但也只是今年这一年了,往后变数太大。父亲,不如把那孟昔昭叫过来,跟他再重写一份合约,就说上一份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了,而且是跟仁宗定下的,显示不出匈奴和齐国的亲密,重写一份,就是跟他们现在皇帝建立的友谊,然后咱们在合约里,加上一条,要求齐国每年必须从咱们这里买足够的马匹,如果他们不买,就是违约,这样,咱们要发难,也有话说。”
跟仁宗签订的合约里,没有强制购买这一条,只是说了马匹的价格,还有怎么运送的问题。
主要是那个时候也不必来这一手,仁宗的脾气谁不知道,这个皇帝老好人的过了头,他是肯定不会坐地起价、撕毁合同的。
但现在皇帝变了,皇帝手底下的大臣也变了,更重要的,匈奴也多了大王子这么一号人物。
他现在对齐国的厌恶程度,堪比对月氏的厌恶程度,等他爹死了,他一定要给齐国一个狠狠的教训。
这买马的新合约,就非常适合用来当开打的理由。
别人看不出大王子的小九九,只觉得加这么一条挺好,这样一来,不管明年是什么情形,反正齐国还是得照样找他们买马。
在一群叽叽喳喳、不停点头的贵族当中,左贤王抬起头,看了一眼对面的大王子。
但他仍然是什么都没说,很快又重新低下头,继续喝茶了。
而这一场会议之后,右贤王又带着新的会议精神,找到了孟昔昭。
再有两天就举行婚礼了,齐国人也就要回去了,这买马的事,必须尽快解决。
而孟昔昭坐在右贤王对面,听他口若悬河的说了半天,然后神色微微的变化了一下。
他下意识的朝一边看,躲开了右贤王的视线,过了一会儿,他又把眼睛转了回来,对右贤王客套的笑了笑:“这些话,我会带回给我们陛下的。”
右贤王:“……带回去干什么?正好你们在这,你就是鸿胪寺的官员,可以主事,你们还有太子坐镇,跟我们重写一份合约,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吧。”
孟昔昭:“是用不了多长时间。”
然后,默了默,他做出一脸为难的表情:“可是,我还是需要把这话带回去。”
右贤王皱眉:“为什么?”
孟昔昭叹气,用十分无奈的表情说道:“右贤王殿下,之前我那么坚定的跟您说,如果匈奴涨价,我们就不会再跟匈奴买马了,这不是我个人的意思,而是……唉,而是我们陛下早有吩咐。”
右贤王愣住:“什么意思,你们的皇帝真的不打算再跟匈奴买马了?”
“那倒不是,”孟昔昭说的有些难为情,“但我们陛下的意思是,想要跟你们再商量商量马匹价格的事宜。”
右贤王:“…………”
说了半天,原来你们想降价!
右贤王都有点恍惚了,这算什么事啊,难怪之前听说匈奴要涨价,孟昔昭就摆出了那么强硬的态度,敢情他们也对马匹的价格有意见!
而这时候,孟昔昭也开始了他的侃侃而谈:“右贤王殿下,你也知道,我们齐国,跟南诏的战事已经持续整整十二年了,打仗是最为劳民伤财的事情。不瞒右贤王说,我们的国库,现在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了,哪还有钱去买马呢。”
“研究武器,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谁让我们穷啊,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多亏祖宗保佑,如今蹊径已经找到了,可你是不知道,打造武器,也耗钱啊!而且就这么巧,户部的几位大人一合计,想要打造出足够攻打南诏的武器,需要最少三百五十万两的白银,这比跟你们买马,还能便宜几十万两银子,再饶十万石的粮食。”
右贤王:“……”
他僵硬着面皮,“几十万两而已,你们跟匈奴买马,可以买到匈奴的友谊,如果你们用来打造武器,就会毁了两国之间持续九年的和平,而且你们的武器,也不一定真的能发挥出作用。”
孟昔昭端起茶杯,淡淡的抿了一口:“殿下此言非虚,但是我们陛下对这武器情有独钟,而且信心颇高,我们做臣子的,也劝不动他。”
谁说不是呢,天下乌鸦一般黑,老单于不也是这个德行。
右贤王的思维刚发散出去一点,突然,他反应过来,“这么说,孟少卿你其实也是想跟匈奴买马的,对吗?”
孟昔昭放下茶杯,苦笑道:“当然了,国家大事,岂可只依靠运气二字,凡事必须求精求稳,我们陛下文治武功,性格上喜欢冒险,我却没有这等魄力。”
右贤王顿时眼前一亮,“孟少卿不要妄自菲薄,为官者,肩上扛的是对万民的责任,你想求稳,一点错都没有。只是我也要跟孟少卿说一句实话,这降价,是万万不可能的,匈奴连年遭灾,女真又在附近蠢蠢欲动,我们也是靠着这一点卖马钱过日子,没法再降了。”
孟昔昭心里呵呵。
真不愧是匈奴的人精,一听他有松口的意思,就立刻打蛇随棍上。
他不同意涨价,匈奴也不同意降价,看样子谁也说不过谁,谁也不想第一个让步。
孟昔昭可以用一个还没问世的武器忽悠住右贤王,令他克制涨价的想法,但却很难用同一种手段,逼他降价。
毕竟,涨价是锦上添花,降价却是实打实的从匈奴嘴里抠肉,而且右贤王并没有说错,匈奴现在,是真的不如往年了,天灾人祸就没断过,要不然大王子一上位,就能把整个匈奴整理的服服帖帖呢,就是因为过去过得实在太差,所以换了个厉害的领导人,整个匈奴都跟着沾光。
匈奴人常年的练习弓马骑射,对比起来他们的智商是稍差一些,但人家也在合格的水平线以内,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捆绑到一起,是个人就知道,绝对不能松口。
除非孟昔昭能现场拿出那种武器,并让右贤王亲眼看见,那武器是怎么胜过马匹的,不然,他们肯定不能答应孟昔昭的要求。
谈判,讲究的是心理战术,攻击的是对方的心理弱点,可一旦对方坚定起来,这心理战术,也就没用了。
孟昔昭看着右贤王,半晌,他端正了自己的坐姿:“右贤王殿下,我们齐国,并不想和匈奴交恶。”
右贤王见他摆出了正经的神情,不禁也挺直了脊背,前面都是小打小闹,现在,才是他们代表自己国家正式谈判的时候。
孟昔昭:“关于马匹的价格,实在是对不住,陛下要求我,务必将其降下来。”
右贤王以为他会服软,一听他还是旧调重弹,不禁冷了脸:“那我们也不得不认为,齐国人就是想趁火打劫,孟少卿,千年来中原在战场上吃匈奴的亏,难道还不够吗?”
孟昔昭:“您别急啊,你和我都是为各自的陛下做事,陛下有令,您也知道,我不得不从,但是,我们也确实需要匈奴的友谊,不止是因为南诏正在跟我们打仗,我们想要避免再多一个仇敌,更是因为楚国公主马上就要嫁给你们的单于了,如果这时候两国关系冷淡下来,楚国公主又该如何自处?公主也是殿下,也是我们的君,我们自然也要为她考虑。”
右贤王闻言,不禁高看了孟昔昭一眼。
以前大齐的公主出嫁,嫁出去就跟没这人一样了,匈奴是永远不会这么对待自己女儿的。
他一向看不起齐人对女子的态度,发现孟昔昭跟别人不一样,他还觉得挺微妙的。
“那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孟昔昭微微一笑:“我是想,不如,就按单于的意思,签订一个新合约,将买卖细节都写进去,我这边的诉求是,继续买马,但因为我们有新武器了,这马匹的价格,便要降上一降。而匈奴的诉求是,不希望我们降价,换句话说,你们需要我们出的这笔钱粮,一分一厘都不能少,这样你们才能度过接下来的难关,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