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by羽春

作者:羽春  录入:07-15

他领了官袍,拿了官印,从吏部出来时,天色已麻麻黑。
吏部门前有轿子等着,为首的汉子问他是不是谢大人。
“向大人让我们送你一程。”
谢星珩看不懂向坤是什么意思,反正没可能拒绝,上了轿子再想。
轿子里空无一物,唯独一点,特别特别黑。
木板都涂了黑漆,窗户都封着。前面的厚重黑帘都稳稳不透光,坐在里头,很是憋闷,久了有窒息感,像困在了幽闭暗室里,也像躺进了棺材里。
六月的京城,气温升高。这轿子在烈日下暴晒了一天,吸饱了热量。现在都在往轿中人身上释放,比蒸桑拿还过分的热度直直烤着皮肤血肉。
谢星珩没一会儿就感觉呼吸不顺。
他抬手去掀轿帘,帘子不知何时被封住了,他扯不开。
沿着缝隙,碰到了嵌入门框内的木板。
这块木板的嵌入,让厢内的空气更加拥挤稀少。
谢星珩眼睛都瞪大了,额角青筋暴起。
他死过一回。
对濒死感的厌恶与恐惧都达到顶峰。
这个教训他记下了。
这个仇,他也记下了。
他从护腕里摸出袖箭,这还是他早年收到的生辰礼,这些年一直带着,没想到那么多危机熬过来,却用在了京城。
袖箭短而锋利,谢星珩沿着板壁摸索,找到了木板之间的缝隙,将袖箭对着这里射出。
近距离的嗡鸣,让他半条胳膊都在发麻。
他又另取了一枚袖箭,沿着袖箭击打出来的裂纹去挖掘。
木板厚度不足一个指节,有了洞口,就有新鲜空气挤进来。
他沿着边缘继续挖孔。
轿子不知走到哪里了,突然停了下来。
轿外车夫敲响木门,对里头喊话。
“谢大人,我们向大人说了,硬骨头须得大火来炖,您若受不了,就敲三声。我们好放你出来。”
谢星珩没吭声。
轿夫在前后两边,一般不注意左右的动静。两人没听见声音,又问了一回,再说话略有慌乱。
“难道死了?”
中途他们听见了一声翁响,又猜着:“撞头死了?”
死了事情可就大了。
上官的嘱咐,顷刻就被两个轿夫抛之脑后,他们立即卸了门口的板子。
掀开轿帘,里头谢星珩举着袖箭对着他们,眼神如血。
谢星珩保持着姿势,从轿子里出来,袖箭始终对着两个轿夫。
“你们回去跟那狗东西回话,拿命威胁我,就要有敢杀人的狠劲。做这半吊子的事,我瞧不起他。没有杀我的胆量,就让他多拜拜阎王。哪天他死了,也算提前打点过,到了地下有鬼来接应!”
轿子涂了黑漆,但没有异味。这说明这架轿子早就做好了,这些年不知抬了多少“硬骨头”。
两个轿夫是老手,头一回碰到这阵仗,两人站原地,有心想驳斥,被谢星珩眼里的凶光和他袖箭的冰冷寒光双重镇压,数次张嘴,都没能说出话。
谢星珩让他们滚。
“我明天若没看见向大人黑脸,那就是你俩传话不到位。我现在搞不死他,要你俩的命轻而易举。你们谋害朝廷命官,死是死定了,骂不骂那个狗才,看你们脑子清不清醒。”
骂了,还有一条活路。
毕竟只是转述。
不骂,谢星珩非得拿他俩出气。
择日就写折子,状告向坤公然谋命。
他还能一举拉下二品官吗?
面前这两个轿夫,就是替死鬼。
两个轿夫腿都软了,跑着要走,没几步跌了,扶着轿子站起来,看见了轿子侧面的孔洞,又记得途中听见的闷响,以及谢星珩的袖箭。
他们胆寒得厉害。
若是轿子不停,谢星珩是不是要顺手把他们杀了?
这是正常文官的路子吗?哪个文官带袖箭出门?
哪个文官被上官打压,是这种应对之法!?
他们抬着轿子,歪歪斜斜的走,消失在街头后,谢星珩才看着周围景貌辨认方向,出了小巷子,朝大路上走。
不一会儿,就看见了家门。
家仆都是新买来的,江知与信不过,不敢留孩子们跟家仆相处,带着孩子又不方便。久没等到谢星珩回家,他担忧极了,入夜了还在门口张望。
等见了人,江知与松了口气,忙朝他迎过来。
“在吏部耽误了吧?我还说过会儿不见你,我就去接接。”
谢星珩擦擦脑门上的汗,把这件事藏起来,将官服和官印递给他。
“都是些小人,哄着我去走流程,办完事了又给人下马威。”
江知与皱眉:“怎么这样?”
他看谢星珩头发湿漉漉的,脖颈处的衣服都透着水汽,又问:“他们让你晒了一下午的太阳?”
谢星珩摇头:“没有,就是拖久了,我怕赶上宵禁,一路跑回来的。”
跑步还好。
江知与放心了些。
家里烧好了热水,既然热,就先兑水,拿温水冲洗身子,换身衣裳,再来吃饭。
两个小宝还没睡觉,他俩正式入学,就有功课了。写字不行,但要背一首诗。
他们在顾家又憋坏了,背个诗,要满院子跑。
外头熏香,依然有虫咬。江知与花钱做了纱帐,从天顶到院墙,都围起来,圈出一片没有虫咬的乘凉地。
谢星珩回来,两个崽都要跑来抱他,跟他献宝,说会背诗了。
宝宝说话有奶音,忘词就含糊着带过,嬉嬉笑笑的。
江知与让他俩先放开谢星珩:“你们爹累着了,先让他洗个澡,过会儿再听你们背诗。”
谢星珩就在院子里冲澡,宝宝们又要玩水。
江知与拦了一阵,没法子拦彻底,看谢星珩也想跟宝宝玩,就放他们过去。
他给谢星珩收拾衣服,脏的放到竹篓里。
谢星珩把袖箭藏起来了,但他没能把护腕上的弯曲痕迹弄平,只好扔掉。
什么情况下跑步,能把护腕跑掉?
江知与摸着衣袖折痕,脸上表情一点点淡下去。过了会儿,才若无其事放下脏衣服,拿了干净衣裳出来的,给谢星珩换上。
孩子们不经饿,已经吃过晚饭。江知与等着谢星珩一起,他俩吃着,孩子们又嘴馋,都拿小碗加了点。
江知与跟谢星珩说:“我想找何师兄调两个人用用,家里还是要有知心人在,不然孩子们都不敢离眼。”
谢星珩顺着说:“也好,也给我要一个。还没人送家仆来,我在外头走动不方便。”
江知与含笑应下,垂睫间,遮住了朦胧的视线。
京城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
他要看看,这些罔顾王法的人,怕不怕私刑。

他起特别早,坐家里马车去的翰林院。
到了地方,有顾慎行领着他四处串门,上官没怎么为难,例行分派差事,说了两句场面话,就让他写文书去。
他现在是正七品编修,主要职务是修撰国史实录、起草诏书。
正常来说,他这种新人会有适应期,先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再慢慢的增添别的内容。
上来就写诏书,谢星珩还以为又是一场刁难。看见内容后,他就老实起草去了。
诏书是发去各地衙门的“商务令”。
跟他之前预料的一样,朝廷会扶持商人,刺激消费。
主要条例有衣饰种类再次放宽了界限,例如某些花卉纹样。
再有官商合作。凡是与家乡振兴挂钩的商户,都能得朝廷批文,各处关税降低。根据货物总额来计,最高可免关税。
商税保持原样不变,但家乡振兴的具体细则,让谢星珩起草。
宫里审核过后,再看情况修改。
谢星珩有个小办公区,跟着同品级的职官坐一屋。来得迟,位置不好,背对着门,谁来都不知道,不是摸鱼圣地。
他随身带了小镜子,想摸鱼就照照镜子。
这个诏书内容要想一想,他就拿镜子比划,找合适的地方放着。
跟他同届的榜眼李清臣一抬头,看他拿着镜子左照右照,不由失笑。
“行了,都知道你这探花郎的英俊名副其实,自个儿就不用照镜子了吧?”
谢星珩摇头。
这孩子稚嫩。
打工哪有不防领导的。
正聊着,霍叔玉过来串门,眸光一扫,点了李清臣去打下手。
霍叔玉是侍读学士,会为皇帝和太子讲读经史。他们这帮侍读学士,多会叫上几个新人去帮忙抄录,说起来就是做着书童的活,因经史讲义外面难得一见,被点到的人都很乐意去。
可以学点东西,也能积累经验,往后升职总会用上。
李清臣走了,谢星珩就没人说话了。
他研墨,提笔起草。
首发的商务令应以扶持为主,刺激消费为辅。太过明目张胆,商人们全都得退。家财散尽都不陪玩,这就事与愿违了。
振兴家乡的细则,简单来说,就是怎样才是振兴家乡的商人。
这东西不必限制那么死。现在除了丰州县,其他地方都是卖方市场,手里有货,就不愁卖。
生产力低下,人工有限,产能只有那么多,百姓们又有生活需求。但凡有货,能投入到市场里来,产生了卖卖,就叫经济。
经济活了,一切好说。称呼都不重要。
而扶持一事,应有“价值同等”的转换率。
最高可免除关税,听起来很大气,但大商户早就各处打点过。他们过关,本来也不用出很多钱。这些钱都进了各处“小鬼”兜里,朝廷收不了这个帐,还拿出来做人情。实在小气。
朝廷小气,谢星珩又认为一开始的步子不能迈太大。这里可以做细微调整。
关税之外,加一个仓库免租期。
商人的货品,根据码头的紧俏程度,以及仓库的容货率,给两到五天的免租期。
朝廷的仓库不够,可以再建造,也能跟当地人进行合作。看衙门怎么给个实惠,把这处的债务抵了。
权利在手,是可以当钱用的。
随便抬抬手,带给他们的便利可不止这点租金。
未免其他仓库因此变成免费仓库,在便利之外,需要另设条款来做约束。
不能扶持一批商人,打压一批商人。
而商户们在当地,暂时无需做太大的改变,可以有选择性的帮扶乡亲。
先从“外派活计”开始。
挑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外派出去,给其他乡亲们做。让他们可以靠手工来挣点外快。
再有衙门跟商户的合作。对当地的经济作物,采取再加工。
亦或者是当地畅销货品,扩大制作规模。
这两样都能增产加人,一样是农商,一样是手工商品。
其他的东西,现在不要搞。
就人情关系来说,活计外派出去,都会优先商户亲族、县官亲族,再扩散到亲戚的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先给他们甜甜嘴,这是长期效应。亲朋不够用了,肥水就会流向普通百姓了。
也得先把他们喂饱了,各处才会顺利。
他起草完,又仔细检查斟酌,删删改改,仔细思量过后,他另起奏本,详细了写经济作物的加工之法。
其中包括了豆制品生产,以及小鸡孵化。
大启朝有上千个县城,这些东西教给别人,不会影响到老家的生意。
江家现在的名声,也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叫板的。
交出去,利好天下万民。
诏书送上去审核,他就在写奏本。
往里新添加了藕粉制作、淀粉制作等比较简单常用的。
也把农具图样画出来了。一切经济,都得在生存无忧之后进行。皇帝用不用,他就管不着了。
丰州县能成功得这么快,是因为丰州县是富裕县城,底子好,百姓有消费力。
江家能一边进账,一边支出,两头持平,才能坚持。换到贫困点的地方,须得喂饱百姓们的肚子,才好跟他们说大道理。
比方说津口县,果干、果酱、蜂蜜、水果糖,这么些挣钱的东西砸进去,百姓们依然没有脱贫。
谢星珩有心帮都帮不了太多,他没那么多钱,跟他们照着市场价来公平交易。这东西需要时间来发展。
换算到其他县城,也是同样的道理。
可以发展经济作物,但不能叫百姓们被经济作物迷了眼。
他们要很多年才能脱贫,这个年限,还取决于当地官员和朝廷的良心。
他们是要吃饭的,耕地一定不能舍弃,要种粮食,要开荒。
谢星珩笔尖悬在半空许久,过了会儿把“植树造林”写上。
荒地那么多,县衙里舍财,把树种上吧。
有树苗的种树苗,没树苗的现在开始播种,也能树枝插杆。
木头是资源。一个国家的发展,说白了就是搞基建。搞基建哪有不缺木头的。
这封折子,他毫无私心,没想争权夺利。
东西给出去,看皇帝愿不愿意做,又会怎样做。
以经济作物为主,他写了很多可供发展的方向。在植树造林方面,也考虑到了部分人急躁心理,让他们种松树、枫树、橡树等可以收集树液,能做药材也能做香料的树种。
这得限制区域,因地制宜。别的地方,还是要考虑到基建需求。以合适做房子、做家具、烧碳、做柴火等等的树种为主。
他在奏折最后,提了一句顾慎行在做的商务版教材。
一朝经济,不是靠某一些商人动起来。而是百姓也会参与其中。
个体户也是商户。多个人制造,市面上的货品就会多点数量。
这头饱和了,可以销往别地。
以省为界限,从巡抚开始,就要做好规划,不能一股脑的全去做同一个东西。要百花齐放。
所以他问能否把这些东西给顾慎行做教材内容。
余下的,就是问安的套话以及署名。
上任第一天,折子不交。
上头问了再给。给的时候,再写几版废稿应付上司。
他中午在翰林院吃饭,被顾慎行领着吃了一顿大锅饭,才知道院里有小食堂。要么自己背粮食来,要么交钱。
味道还不错,量大管饱,价格也很实惠。
吃饭时,顾慎行社牛属性大爆发,见谁都打招呼。还拉了一堆人过来同桌吃饭。
好在谢星珩也是社牛,不带怕的。他俩一人一句,说相声似的,把普遍喜静社恐的翰林院学士们招呼得愣愣的。
一起吃饭的人里,还有霍叔玉,他刚好坐在了谢星珩旁边。
谢星珩不忘“巴结”,话都捧着说,一句接一句,嘴皮子之利索,让顾慎行叹为观止。
顾慎行跟霍叔玉说:“你真有耳福,我还没听他夸过我。”
霍叔玉跟他熟,他们这些世家公子哥儿,年龄差距不大的,都有多年的交情,再有点才华,就能玩到一处。
他说:“你可以当他是夸你的,我不介意。”
顾慎行哈哈大笑起来。
他帮谢星珩转送过闲书,不知道谢星珩跟霍叔玉怎么是这个相处调调,思及谢星珩是商户出身,想着可能以前到霍家走过人情关系,便低人一等。
他这样想,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相逢即是缘,谢星珩有本事,能考到翰林院跟他们共事,那便不必矮一头。
都是朋友,矮一头叫什么事儿?
所以他帮着撮合,东夸这个,西拆那个,时不时叫其他人附和两句,找了话题,让谢星珩跟霍叔玉“投缘”。
吃完饭,他一锤定音:“你们真是相见恨晚!”
谢星珩极度配合,不让他冷场,气氛相当热烈。
别的职官吃完就走,背影颇有些慌乱。
霍叔玉晚一步,说他们俩很吵。
顾慎行赶他走:“我跟敬之还有话说,你嫌吵你先走。”
翰林院幽静雅致的地方多,吃完饭还能找个小院乘凉。
两个社牛到场,其他职官都“怕了怕了”的躲,自带清场效果。
谢星珩不跟他客气,把他的折子给顾慎行看。
“你先用着,不能发行就压箱底。能发行就能早日成就一番事业。”
顾慎行懵了下,接过折子翻阅,看第一页就震惊了。
“好你个谢敬之,藏着这么多宝贝!”
谢星珩找个摇椅躺着。
他也有条件的。
他要打听点向坤的事。
他还没资格去吏部找向坤叫板,现在也没理由过去串门。
他就想确认一下,向坤听了轿夫的转骂没有。
顾慎行看他只是想问问向坤今天的心情,二话没说,立即叫人跑一趟吏部。
“我在吏部有人。”他很是得意。
谢星珩知道,他有个兄弟在吏部。不知是什么官职,能帮着打点上任进度,官职应当不低。
顾慎行看东西快,这年头考到状元的,不说过目不忘,至少能记个七七八八。
他们的记忆力在多年的背书里,早就训练出来了。
谢星珩这封折子多以白话为主,通俗易懂,更是好记。
他看谢星珩在奏折后边,还为他请命了,感动不要不要的。
“我先不编写了,我看这事儿能成。朝廷若推广了,这些便不是秘密,我有经验,又在翰林院,点我编书再正常不过,到时名正言顺,你也不必吃挂落。”
谢星珩点点头,没多劝。
顾慎行把奏折还给谢星珩,感叹道:“我怎么觉得,你会比我先出翰林院,担任要职,从此青云直上了。”
谢星珩否定:“不,这个折子递上去,我就会寂寂无名,在翰林院坐冷板凳了。”
推行要时间,第一封折子,是忠诚的试探。皇帝要看效果。
效果好,可行。他会替谢星珩扬名,以此拉拢。
现在他不会轻举妄动,他要把谢星珩放在眼皮底下盯着。
还要看看谢星珩在逆境之中的为人处事,也看看帮谢星珩的人都是哪些。把林庚扎根在京城的人,铲除一批。
谢星珩不会多交朋友,一个几年前认识的顾慎行,一个霍首辅家的三公子,这便够了。
余下的……患难见真情吧。
对他好,他记着。
上赶着落井下石的人,他不介意秋后算账。
顾慎行看他如此笃定,不明所以:“你听谁说的?”
谢星珩摇头,没多说。
下午各回各屋,继续办差事。
翰林院的节奏慢,做什么都不用着急,除非是上头催着要的东西,否则都能缓缓的做。
谢星珩下午就看书,主要是看大启朝的国史,看有无错漏,没有就沉浸式阅读,有就让人改。
到日落西斜时,顾慎行那边得了回信,说向坤向大人今天心情极差,始终黑着脸。早上看人坐轿子来的,都拿眼睛看了好久,颇为不悦。
回话的人,左右看看,又低声跟顾慎行说:“谢大人昨晚上坐了‘骄子轿’。”
骄子轿,全名天之骄子轿。
小骄高高抬,低低落,要让“天之骄子”不见天日。
顾慎行表情收敛,点点头说:“我知道了。”
他返身回屋,坐椅子上沉思一会儿,拿了张信纸,用很标志的雕版字体写了封信,落笔后,把信纸拿起来吹吹墨迹,便放桌上晾着。
等点卯时辰到了,他拿上信纸,随手从桌上抓了本书夹进去,出门去找谢星珩。
谢星珩等着他的人打听消息,没急着走。
没想到除了向坤的心情,还能拿到一本书。
聪明人之间,无需多言。
谢星珩拍拍他肩膀:“谢了。”
他今天坐马车来的,上了马车,谢星珩就翻书看信。
里头只一张纸,上头是呆板的方块字。
他挑眉。
看来京城流行这种传信方式。
他记住了。
顾慎行的信,言简意赅。都是向家小辈在市井的违法行为。
谢星珩看乐了。
他可不是欺软怕硬的人。
他要报仇,就会找向坤本人。
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
这些人,只要向坤在,就能保得住。
他折腾一场,只能出口气。不算解恨。
不过顾慎行一番心意,他收下了。
同一天里,江知与起早忙碌。
先把孩子们送去上学,再转道去农庄,挑了几个人来用。
何义归没法抽身,但他弟弟何义回有空。
家里还想要个知心人能帮着照看孩子,便把何义回夫夫俩都接来。
再调了个好身手的汉子,过来做车夫。加上何义回,谢星珩出行能有两个人跟着。
不出挑,也有安全保障。
江知与又去找郭先生商量,从郭家小辈里选了个人,先来府上做一阵管家,顶顶事。
这些事忙完,江知与单独找何义归谈事,让他给京城的联络点传信,他要知道昨天谢星珩从吏部出来后的情况。
京中联络点废了一批,何义归一直在建设,现在联络网比最初的大,但相对稀疏。胜在各处有人,街坊之间还能聊天,以此探听消息。
下午他跟着满城跑,对外说是市场调研。
当天没有结果,回家只跟谢星珩说了家里新添了哪些人。
都是熟人,晚上一块儿吃饭,次日就上工。
谢星珩隔天去翰林院,就有何义回跟着。
他是何家老二,才成亲一年,性格还没稳住,努力沉稳,还是忍不住找谢星珩聊天。
谢星珩看得好笑:“你装什么?”
何义回挠头:“我爹爹怕我在外头惹事,说我要学的太多了,先照着大哥的样子来,大哥能不说话,我又不能。我憋坏了。”
谢星珩就指着车夫说:“这不都是自家兄弟吗?你俩也能聊啊。”
何义回立即表示感谢。
不然他们送完谢星珩,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过日子了。
谢星珩今天的工作如昨,上午写诏书,诏书内容是商务令。
皇帝要求他把商务令里面的“经济作物再加工”做个示例,这句话太虚了,下边的人摸不准主意。
也叫他分开写,一个是公开给天下商人的商务令,一个是给地方官员的推行准则。
谢星珩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摆上小镜子,尽情摸鱼。
余下几天,他都这样过。
而江知与则连日在外走动。
消息第三天就打听到了,他跟着何义归,辗转找到了两个轿夫。
大白天的,就给人堵家里,拿刀子架脖子上问。
江家曾有个在吏部当官的江老三,但江知与还是头一次听说“骄子轿”。
他气得浑身发颤,从轿夫家出来,师兄弟俩翻墙转巷,更换装扮,另找地方说下一步的行动。
何义归提醒他:“老货不能动。”
吏部堂官,一部之首。看似身边没几个人,实际不知跟着多少护卫。
这还是京城,贸然动手,朝廷震怒,逃无可逃。
江知与不动他。
他让何义归继续打听向家的事。
推书 20234-07-15 :穿进玛丽苏文里,》:[穿越重生] 《穿进玛丽苏文里,和霸总表叔HE了》作者:应律【完结+番外】晋江VIP2021-11-24完结总书评数:904 当前被收藏数:5815 营养液数:774 文章积分:67,461,040文案:俞觉穿成一本狗血玛丽苏文里同名同姓的炮灰原书里炮灰作为霸总男主的情敌,明明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