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by羽春

作者:羽春  录入:07-15

这本子谢星珩看着不错,还让谢川学了,国子监的功课本拿到外头,多少人抢着要呢。
抽查结果还不错,但越往后,效果就越差,孩子说话都懒懒的,不想说。
谢星珩提高难度,他才开口讲几句。
摸底问答后,谢星珩让他抄录一篇文章看看。
江庭拿笔来写。
他答题都写一题空一题,写字缺乏练习,字迹不如同龄孩子工整,速度也慢吞吞的。
谢星珩从今天开始,就盯着他的功课,不允许他偷懒。
好歹把字练出来,写字的速度练出来,再去偷懒。现在抄一篇文章都要半个时辰,把他都看瞌睡了,往后怎么应对考试?
江庭被他盯得叫苦不迭,每天写个功课,嘴里不是喊哥哥就是喊爹爹。
谢星珩望着他,说:“你哥哥都不想读书了,你喊他做什么?”
小孩子不理解这个。
他问谢星珩:“爹,哥哥真的不读书了吗?顾家哥哥们都很想他。”
谢星珩摇头:“读啊,等他回来就继续读书。”
读书哪能没有用。
另一边,江知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丰州县,家里只有宋明晖在。江承海收到津口县的来信,就急忙忙赶了过去,没跟江知与碰上。
江知与把岚哥儿留家里,先送谢川去大哥大嫂那儿。
到了庄上,他跟陈管事他们碰个面,看看王管家,赶着夜色降临前,又去舅舅家坐坐。
这回紧着去津口县,他不在丰州久留,有事等他返程再说。
在家休息一晚上,他带着孩子跟宋明晖住一屋,三个人说说话。
江知与想把岚哥儿留在丰州县。
“你好久没见到爷爷了,就在这里陪陪爷爷好不好?”
岚哥儿很为难。
爹爹是一个人,爷爷也是一个人,两个都好孤单,可他也只是一个宝宝。
他这个为难模样,把江知与跟宋明晖都逗笑了。
江知与帮他做决定:“你陪陪爷爷,也帮爹爹尽尽孝。”
岚哥儿答应了。
他这样,完全看不出幼崽期的霸道急躁。
江知与摸摸他的脑袋,知道小哥儿跟小汉子的差异应该在他心里埋了很久,让他性情也发生了变化。
次日一早,江知与起早赶路。
他私下里跟宋明晖说:“爹爹,我一直想教他俩习武,总没抽出空闲,这回回家,你看看哪位师兄有空,让他来教教岚哥儿。庄上有马匹,他是个性烈的,让人好好护着,试试看能不能驯服一匹马。”
驯服一匹烈马,给孩子带来的信心极大。
江知与学会骑马的年纪是十岁,徐诚比他早一些,是七岁。
徐诚是偷偷学的,马上下跳跃着要把他颠下去,他紧紧拽着缰绳不放。
那时个子小,人都被甩在半空飞了,还能被缰绳吊着。
好多叔伯都吓坏了,一群人围着马转,帮着他拦着马。
徐诚趁机爬上马背,又趴在马身上由着马儿胡乱颠。没一会儿就能骑着马跑了。
小哥儿比小汉子还勇敢。
他希望他的岚哥儿早点开心起来。
没什么东西是小汉子能学,小哥儿不能学的。
至于南地,等孩子再大一些,心思坚定了,再带他去看看。
宋明晖应下了,让他路上别急。
“正月里的事,你们现在过去,丧事都赶不上。人到了就是心意,别太赶。”
江知与知道的。
没有孩子同行,他带着两个护卫,轻装上路,一路骑马。
路上没碰到江承海,父子俩前后脚进入津口县。
津口县的变化很大,最明显的就是它的出口。
那座延绵的山脉下方,在原有的落脚点之外,又新增了数个落脚点。
越靠近津口县,路况越好。他们一直在坚持修路,至今没有停歇。
新县城已经规划完成,在做基础建设。
这个计划早就通知了,又因房屋要盖好多年,各族对新县城的城区持有观望态度,时不时还嘲讽两句。说县里浪费银子。
而原来的以族群为街区的房屋分布,并未发生变化。
这几年百姓日子好过了,陆续盖房子,把早早成亲生子的孩子们分出去,让家里宽敞些。到处都扩大了,江知与很难找路。
因他是骑马来的,穿着不显,周身气质好,百姓们以为他是来做生意的,有人主动搭话。
听说他是来找江致微的,百姓们再看他,就感觉眼熟了。
“哦哦,你是江家的,江大人的堂弟!”
江致微成亲时,江知与来过。百姓们知道江致微有个长相出众的弟弟。
这几年江知与没来这里,但果酱加工厂的生意挂着“江家”的牌子。百姓们对他们家的议论不少。传来传去,就知道他长得好。
有人带路,江知与很快到了江致微家。
江致微搬家了,为着办公方便,搬到了城区。
原来可以住县官府邸,因江老三常上门闹,他便没去。
家里白事已过,奠仪都撤下了。屋里冷冷清清的。
卫泽的小妹卫蜜在家帮着带小孩子,卫泽则在做饭。江致微跟江承海在屋里说话。
江知与过来,先跟卫蜜碰面了。
卫蜜又把卫泽叫出来。
家里空旷,喊一嗓子不隔音。
没一会儿,江承海跟江致微也从屋里出来了。
他俩都两鬓斑白,一时分不清谁老谁少。
江知与眼泪滚落。
“爹,堂哥。”
江致微见了他,脸上有点笑意:“大老远的,你怎么也过来了?”
这么大的事,江知与怎能不来看看。
谢星珩现在没办法离开京城,不然一家人都要来看看。
卫泽临时加了菜,守孝期间,家里饮食清淡,大荤不沾,酒类不饮。
南地的春季来得早,江知与二月初收到的信件,一路赶来,在二月底到。
初春有鲜嫩的野菜,再有之前晒好的菌子干泡发,弄点萝卜白菜,来点粉条。
菜里加个鸡蛋,算是招待客人的好菜。
江承海想劝他们一家回丰州县:“回家里有个照应,你们住这么远,我跟你阿晖叔惦念着,想来看看都不方便。”
两个孩子都远,一南一北,让人忧心。
从前是有姜楚英,他们回不去了。
现在没有姜楚英,江致微也不回去。
这里的果酱厂要人管着。之前他是县官,管理这个厂子,有人说闲话。如今闲在家里,一切好说。
江知与不赞成这个说法。
“堂哥,生意在哪里都能做,贾叔给糖厂培养了不少人才,诚哥儿那里也有人手。若是因为生意,那你可以回去,丰州县也有生意。”
卫泽在旁听着,他看一眼江致微,又看看江承海父子俩,帮着说了一句:“他是不放心三婶。三叔没了,三婶一个人带着那些孩子们,靠着点蜂蜜挣钱,家里两个儿子败家得很,我们不盯着点,三婶撑不下去。”
大房跟三房有不可调解的矛盾,江致微不拿这事跟大伯和弟弟说,卫泽说了,他还拿眼睛瞪人。
夫夫多年情分,卫泽知道他性子。
哪能不想回家?但再怎么,今年是走不了的。
卫泽顶着江致微的视线,继续说:“婆婆才走,我们不能留她在这儿,这两年就不走了。我弟弟到了说亲的年纪,妹妹也大了,过几年守孝结束,弟弟妹妹的婚事料理了,他不回家,我也把他赶回去。”
江知与听他这一番话,心里暗赞,堂嫂好厉害。
不直接拒绝,列了一二三的理由,比生意好听多了。也让他跟父亲不好再提,看似驳了江致微的面子,实际又全了江致微的想法。
时间延迟一些,心里的沟沟坎坎都该过去了。没什么不能回的。
若决定回,卫泽一家都会跟着搬到丰州县。因此他把弟弟妹妹的婚事放在了守孝期后面,免得江家人团圆了,卫家人分离。
江知与不再提,饭后,他跟堂哥聊天,少提及姜楚英,说了些津口县的事,也说孩子们的事。
江致微的孩子比徐诚家的大两个月,立新三年,正月初二出生的。
到现在三岁了,会走会说。
平时是卫泽带他多,小小年纪,就很像爹爹,这点大,就会帮着做家务活,伶俐得很。
江致微说:“我本来舍不得,泽哥儿说小孩子做点事没关系,等长大了,不说伺候别人,至少能把自己料理好。”
江致微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如今什么都会了。他稍作犹豫,便同意了。
小孩取名了,叫江旭。旭日初升,是希望。
江知与笑道:“这样好,我家两个孩子也是单字取名。”
大房断亲,不照着辈字取名,也懒得再想,就取了单字名。
江致微自己的名字是后来改过的,觉着辈字是拘束,也取的单字名。
兄弟俩不同的想法,落实出一个结果。
聊着说着,兄弟俩发现江承海始终沉默着,也慢慢淡了声音。
江承海是个心软的性子,有大哥风范。三兄弟里,老二去得早,他就照顾着姜楚英母子,把江致微教养成人。
如今三弟也走了,他心疼江致微,又难免对三房的孤儿寡母有同情心。
但要他像教养江致微一样,去教养三房的孩子,他做不来。自家孩子受了太多委屈,不能因三房落魄,就此揭过。
放任不管,他心里又很不是滋味。
江致微喊他:“大伯,三婶那边你不用操心。你不欠他们什么。三婶对我挺好的,我与她投缘,这些年相处下来,我把她当亲人看待。
“以前三叔在,家里弟妹我不好管教,三叔没了,我虽是堂亲,有三婶支持,说一句长兄如父不为过。那两个败家子我会管着,他俩收敛了,三房的日子能过下去。”
夏元仪是有本事的人,若非儿子拖累,在南地,她的天空高远得很。
往后三房有他撑腰,弟弟妹妹们的亲事也会顺一些。姻亲结下,日子就有盼头了。
江承海点点头,眼神满是欣慰。
他看看江致微,又看看江知与,这一对兄弟都长大成人,能撑起门户了。
他也老啦。
江知与起身,走到江承海身后,给他捏肩膀捶背。
“爹,我这回离京,把岚哥儿带上了,他在丰州县陪着爹爹,没见着你,他好失望。”
江承海振奋精神。
他还年轻,要看着下一代的孩子们长大成人。

江知与带来了夏老爷的信件,要转交给夏元仪。
大房三房不和,断亲时又闹得难看,江知与过去送信不合适,就交给堂哥代为转交。
他在堂哥家歇息两天,就去林府拜访,见见徐诚。
徐诚家的孩子也三岁了,大名叫林约。
取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原想叫林博约,因皇家子弟都有辈字,中间那个字就省了。
徐诚待江知与一如往常,早知道他要来,差不多到时辰还来门口接他。
林府年年修葺,主要是防地洞,也需要破坏一些他们平时难以察觉的细小布置。
里面宽阔简单,装饰极少,走在路上,说话大声点都有回音。
徐诚叫人做了好菜,都是江知与喜欢吃的。各种口味的小排骨,又有两大盘卤味。全是需要在骨头上剔肉吃的食物。
“你在京城肯定少吃,爱面子,要端着。”徐诚说。
江知与笑道:“还好,小谢记得我爱吃什么,隔三差五的桌上总有两盘排骨。”
他现在很会吃了,不会全无仪态的啃。
此行来得匆忙,给堂哥和徐诚的孩子带的礼物都是外头买的长命锁。百搭无害,送给小孩最合适。
徐诚叫孩子过来认人。
江知与不敢做孩子的干爹,小林约叫他阿知叔就行。
这孩子调养了两年多,身子骨还弱着,看着小豆丁一样,模样却极好,眼睛黑亮有神,虽气弱话少,但怎么看都是个聪明孩子。
徐诚跟他说:“还是认了座山当干爹,我们怕招惹是非,对外说认了棵树做干爹。”
山脉有龙脉的意思。徐诚跟林庚的处境尴尬又敏感,这事没定下前,跟江知与吐槽两句宣泄郁闷就好,定下了,再跟他说,就很有赌的成分。
万一江知与哪天说了出去,又会给孩子招来杀身之祸。
江知与心里感动之余,又替他捏把汗:“这哪能随便说?”
徐诚只是笑:“跟你说又没关系。你不知道,我在这里好寂寞,虽然也认识了些别的朋友,但真心话难得讲两句,有关孩子的事,我更是只能和林庚聊一聊。人都要憋坏了。”
因这孩子的身子骨给毒坏了,林庚跟皇帝无法和解,也切实动怒了,这几年京城来圣旨,任命又任免,甚至今年还打起感情牌,要他们带孩子回京城,林庚都没接。
皇帝坐拥江山,但没有足够的军费来打仗,这件事没有对外宣扬。
事情到了这一步,肯定有一场硬仗要打。
徐诚跟江知与把话说穿,也是让江知与为自家安危着想。
“我们离得远,你们在京城,就不要想着什么旧情旧友,先保全自己吧。”
谢星珩曾跟林庚有往来,又都是孟培德的学生,算师兄弟。
江知与和徐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交情。江家的根基在丰州县,是王爷的封地境内。
这几年皇帝和林庚的关系越来越紧绷,江知与这时为奔丧来津口县,情理上说得过去,但皇帝难免多疑。
一个断了亲的三叔,一个有旧仇的二婶,奔哪门子的丧?
皇家又不讲兄弟情义,哪能理解江知与是来看堂哥的?
“圣心难测啊。”
徐诚语气微嘲,听得出来他对皇帝很不满意。
江知与看看乖乖坐旁边玩字卡游戏的小林约,理解徐诚的心情。
他都不敢想,若是他的孩子,在吃奶的月龄就被人投毒,他会恨成什么样。
江知与这回过来,还带了谢星珩编写的字典底稿,他把东西给徐诚,让他转交给林庚。
此行跟他一起过来的两个护卫都学过拼音,能教人。看看这东西适不适合做扫盲教材。
江知与给徐诚演示了一番,徐诚感觉神奇,小林约也有兴趣。
这个字典对识字的人来说,很简单。可以根据字音来倒推拼音的读法。
徐诚识得字,看了以后惊讶连连。
“你夫君的脑袋确实好用,这都想得出来。”
谢星珩说这是拾人牙慧,江知与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拾来的。跟徐诚搭着讲了一句,才道:“因着这字典,皇上把他调去都察院了。他前几年不是写过商务令的诏书吗?又有更加详尽的折子。我们在京城是照常过日子,也没做出格的事情,上有老下有小的,应当不至于。”
不至于被皇帝莫名其妙的恨上。
而谢星珩的挣钱能力,显然很受重视。轻易不会动他。
徐诚听到商务令,脸上的讥嘲藏不住。
“你们应该没听说?商务令,夺商之财,伤民之本。要是好事,早就大肆宣扬了,也就仗着百姓们难得离乡,各地都闷声做坏事。
拿商人的作坊、家财,来请百姓们干活。
而农民更惨,原来可以直接出售的作物,现在要配合加工。因为朝廷急于求成,分到各地的银子没有多少,所谓扶持,不过杯水车薪。又有哪个商户能以一家之财,帮扶一县,乃至一府的百姓?
现如今,也没哪家商户敢发展壮大到这个地步。
多家商户联合,还得考察资质。有资质的,在这个过程里,能回本一些,好歹守住家业。没有资质的,那就是掏银子的肥羊。
百姓们务工,说是能拿到工钱。但工钱月月拖着,只发足够生活的微薄银钱吊着他们,说现在不干了,以前的工钱也拿不到。
江知与听着听着,表情逐渐凝固。
这种做法,必然会激起民愤,他不知道皇帝这样做是为什么。
再怎么着急要银子,也不能不顾民生,多地逼迫啊?
他脑子转得快,皱眉沉思一会儿,问:“商务令没有公开,是各地官员找商户配合,矛盾都集中到了商户们身上?”
徐诚点头。
“对。百姓们只骂奸商,哪知道朝廷在里边推波助澜了?”
各地商人有限,他们联合起来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
哪怕他们被逼急了,把这件事捅出去,也只会被衙门捉去,以“污蔑朝廷”之名,当街处决。百姓们还得叫好呢。
等商人们撑不住,朝廷捞足了银子,就会有人来收拾烂摊子。将正确的商务令推行下来,让百姓们休养生息。
朝廷会怕没有人做商人吗?显然不会。
到时新人换旧人,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江知与不敢置信,因为糖厂生意做得大,尤其是软糖上市以后,还有很多外地商人来进货。
再不熟悉,某些消息的流通还是能做到的。怎么一点都没有听说?
徐诚也很奇怪:“你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江知与真的不知道。
他觉得谢星珩也不知道。
正是因为不知道,谢星珩才会在顾慎行编写《手工业技术大全》时,经常提供意见。
想到那些意见,最后都会变成朝廷的利刃,先压百姓,再杀商人,江知与怒从心起。
“这是做什么?那些都是他的子民啊!”
都已经是皇帝了,还用这种方式伤害无辜民众,实在可恨。
徐诚也想不明白。
但林庚跟他说了。
“他是天子,百姓们才是他的子民。有人‘觊觎’皇位,这些子民就可以是别人的子民。”
他要先除了林庚,再做万民的君父。
江知与理解不了这种鱼死网破的心态。
话到这里,徐诚跟他说了皮料和向坤的事。
向坤吃了皇帝的“饼子”,来南地做钉子。
不论有没有政绩,只要做好钉子,调回京都,官复原职,指日可待。
他笃定有重回巅峰之日,去了多果县以后,行事十分张狂。
连当地税收都不管了,断绝果子生意。这种事,百姓能忍吗?
当地女官想夺他官印,被林庚拦住了。怕朝廷借此发作,拿她们下手。
林庚亲自带人去把向坤捉了打板子。当地县衙的人,多数都是本地人,少数是向坤带来的衷心下属。寡不敌众,现在缩着脑袋做人。
他也是当京官久了,以为天下百姓都该怕官员。没想到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怕他做什么?
再就是皮料的事。
江致微丁忧,这是个契机,朝廷很快就会委派新的县官过来。这是实打实的钉子。
江致微的折子递上去后,林庚就让人把沼泽地里泡着的皮料都捞上来了。送去别地继续泡着。
经过几年积累,皮甲储量很足。放弃津口县的地盘没关系。
不过这里是江家的生意,这一处暂时不能宣扬,林庚会额外做补偿。
江知与忍不住想:怎么林庚就这么有钱,那个皇帝就那么穷。
他把疑惑写在了脸上,徐诚摸摸鼻子,颇有些不好意思。
“他在各地有很多商号,又经常剿匪。嗯……他偶尔也会当土匪水匪的,以前专门劫几个皇子的货,也抢过某些贪官的家财。”
皇子和贪官们会因此愤怒,找由头上奏,要剿匪。林庚通常会主动请命。
从前的皇帝,不介意他把缴获的银子都留在兜里。盼着他留银子,跟其他皇子斗,尤其是跟太子斗。
这些银子,林庚多半都拿去做生意,用钱来生钱。少数还之于民。
多了的话,就到不了百姓手里了。
林庚有养兵,但兵在明面上还是朝廷的兵,朝廷必须发放军饷。他出的银子是少数。
从前只为自保,这方面投入不多。近些年各类物资囤积,银子流水似的花,开始捉襟见肘了。不过谢星珩又给了琉璃烧制的法子,再有珍珠养殖,这两样都能卖贵价,缓和了些财政压力。
特别是早年谢星珩说的炼铁法子,铁矿的利用率高,这里省了很多银子。否则皮料这块儿,就要赊账了。
江知与:?
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林庚的行为,憋了会儿,只好转移话题。
“那我不能久留,要早点回去了。”
徐诚舍不得他。
好友不常见,这回分开,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一场硬仗要来了,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活着,成为最后赢家。
徐诚还是那句话:“你们多保重。”
无需太顾念旧情。
关键时刻不落井下石,就是全了情义。
江知与看着他,在徐诚脸上已经找不到半分稚嫩,可眼里的情绪真诚坦然。
江知与想抱抱他,徐诚说着难为情,但主动起身,张开手臂,跟他重重拥抱。
他在津口县只留了五天,走的时候跟江承海一起,往嘉源省绕了绕,去孟府,拜见孟培德。
谢星珩去了京城,跟孟培德往来少了。
信件写几封,都要被孟培德骂。骂谢星珩不懂事。
孝敬在心里就够了,哪用得上外物去堆砌?
但江知与既然来了,不上门就说不过去。
孟培德近几年不务政事,在家里读书、编书,做一些从前想做,但一直没时间做的事,精神反比从前更好。
他的小儿子孟笃行在丰州县学了些本事,回乡以后表现不错。门户能撑起来。
江知与这回过来,孟培德留他们父子在府上歇脚。
饭间闲聊,三两句不离谢星珩在京城的情况,担心之情溢于言表。
江知与如实说了,孟培德听闻几年过去,沈钦言对谢星珩还是那般好,眉头皱了下,过会儿舒展开,轻轻叹息。
“我这师弟,也是苦命人。”
沈钦言年轻时恃才而骄,傲气凛然。慢慢的沉到官场里,再也爬不出来了。
一辈子到头,竟会惜才了。
江知与对沈钦言有疑虑,犹豫再三,将江、沈两家的恩怨说了,不知沈钦言可信不可信。
孟培德点头:“沈家是借着他的光起来的,后辈没几个出息人,与他往来多是奉承讨好,他早年有儿有女,能对侄儿有几分真心?再说,这又不是你们动的手。”
沈钦言年轻时便傲,做官做到这份上,狂都狂得,不会无能到找细枝末节的人去报复。
说白了,江知与跟谢星珩不冒犯到他头上,沈钦言眼里就没有这件事。
江知与听了,心里放松了些。
此次南地之行,在孟府结束。一路北上,回到丰州县里,江知与才得以休息。
他从二月初开始赶路,连月奔波,到现在三月下旬,他累得不行,到家倒头就睡,睡得天昏地暗。
他的小宝贝岚哥儿来找他,他也只是把孩子捞过来抱着,嘴巴张合,只有几个模糊不清的词。
江岚在丰州县待了一阵,跟着几个师叔伯学武艺,又跟着爷爷学养花草。
推书 20234-07-15 :穿进玛丽苏文里,》:[穿越重生] 《穿进玛丽苏文里,和霸总表叔HE了》作者:应律【完结+番外】晋江VIP2021-11-24完结总书评数:904 当前被收藏数:5815 营养液数:774 文章积分:67,461,040文案:俞觉穿成一本狗血玛丽苏文里同名同姓的炮灰原书里炮灰作为霸总男主的情敌,明明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