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心说,你喜欢热闹啊,后面还有人呢。
何淼说道:“章少府,咱们还去水泥厂吧,我准备的那些东西已经能做了,这两天都在等你过来,要不是您上次说要来,两天前就做了。”
嬴政走在前面,那就看看去。他就是因为扶苏写回去的信才赶紧过来的,这么郑重,应是比白糖还好的东西。
何淼瞅了瞅周围,个顶个大佬,自己手里的这个小篮子还是自己提着吧。
网友们激动:【这就要做纸了!今天应该是大秦那边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吧,我好想看他们看到纸的时候的表情啊。】
【不知道纸能不能一天做出来?始皇大大事忙,最好是一天做出来,不然我们又像做豆腐那次看不到始皇大大的表情了。】
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没有在这个时候追直播的人,也都在忙里偷闲的时候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何淼要做纸的消息。
此时,嬴政众人已经跟何淼站在了将树皮藤草泡软的水池子边上,司马欣还在南瓜苗旁边整理松土,看见来了这么多人赶紧走过来。
何淼这才把手里的小篮子给了出去,还是自己的属官好,“你去那边,把江长史李将军都叫来,咱们今天要做一个好东西,需要很多人帮忙。让刘邦和英布也来,让他们烧火。”
司马欣行礼后退了下去,虽然他不是一个喜好口腹之欲的人,但何司丞做出来的东西从来都是世所未见的。
不过那么些树皮,里面放进去的还有些皮质坚韧的藤草,为了将这些东西泡软,何司丞还让他放进去一簸箕石灰。
这怎么烹制,能出来一锅美食呢?
不止司马欣这么想,站在水池子边的众人也都这么想。
如果是别人弄这么一池子乱七八糟的,谁都不能认为这可以做成美食,但这个人是何淼,这可是能做出来烧饼白糖的人。
这又是做什么好吃的呢?
司马欣出门的时候,又看见两个人,胡子花白的李斯和头发胡须都白花花的尉缭,素来不对付的两个老年人相互搀扶着,到门口都累得气喘吁吁的。
司马欣两眼疑惑,难道李三是特地在后面搀扶尉缭的?
秦国军事政策都有尉缭这个国尉的影子,都七十了还在朝中任职,可见皇帝的重视,但就是这么一个国之重臣,上骊山来都不带一个下人,面对章少府的时候也是客气有加。
章邯的背景,有这么深吗?
“下官参见上卿。”司马欣走上前行礼。
李斯:还是第一次跟尉缭在一起的时候被底下这些属官忽视。
尉缭笑着道:“免礼免礼。比---上次见你的时候又长高了一些是不是?”
司马欣:---
下官早就不长个了,这说的是他们司丞吧。
尉缭跟着他闲聊两句,问道:“章少府在何处?”
司马欣侧身示意后面设施简单的水泥厂,“章少府在那边,我们司丞说要做纸,让下官去对面找江长史等一起去帮忙。”
尉缭笑道:“好好好,你去吧。我们自己进去,”想起李斯,看他道:“李三,你来扶着本官。”
李斯:“诺。”
司马欣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一时也想不出来具体是哪里不对的,看着他们进去,才走向的骊山皇陵园。
赵高正在捞污水里的树皮,蒙毅在旁协助,只觉一道道很奇怪的气味如有实质般地在冲着鼻子,赵高嫌弃地要死,还不能表现出来,别提多难受了。
刚捞出来一团树皮,不等蒙毅接好就撒手。
蒙毅:---
赵高浑不在意地笑了笑,“阿次,俺没注意。”
【赵高的官方雅言这个发音,是我们现代的俺吗?】
【这俩人是在老祖宗的眼皮子底下不对付?他们俩这样,老祖宗知道不?】
【一定知道,每一个成功的帝王都不可能让身边的亲信组成一团。】
不过磕着瓜子看秦朝的人在做纸,感觉别提多爽了。
嬴政正在查看堆在空地上的竹筐竹篦,这些东西就随意地放着,怎么看都不像是做什么食物的样子。
何淼跑过来说道:“少府,你那两个属官,阿次和赵长在吵架。”
嬴政抬头。
听见的蒙毅和赵高,两人互看了一眼,然后嫌弃地撇开。
嬴政说道:“你们二人好好做事。”
蒙毅:“诺。”
赵高:“遵---诺。”
始皇大大还真不处置他们两个之间的不合啊。
网友们却笑疯了,叫淼淼这么一告状赵高和蒙毅好像是小学鸡打架。
尉缭手搭在李斯手臂上走来,笑道:“何司丞,听说你要做纸,敢问这纸是什么美食?”
何淼看着须发皓白满面红光步履矫健地走过来的老人家,嘴角抽了抽,“纸不是能吃的,它是用的。”
一直好奇却没有问出来的嬴政:---
【还是淼淼只顾着整吃的了,让大家以为他做什么都要做吃的!】
【我猜老祖宗也这么想,所以他老人家的表情有些奇怪。】
【毕竟淼淼这边让人捞材料,后脚就让人准备锅,一般都会误会的。】
纸是用物?
但为什么要还要准备锅?
具体用来做什么的,也没人问,不然就跟刚才的尉缭一样,显得特别没有见识一样。
何淼刷他让工师古给他烧出来的大陶锅时,陛下让蒙毅把给他带来的铁鼎搬了过来,可以用这个。
鼎的周围印着一些奇奇怪怪的鸟兽纹,再往底下是一圈云纹,应该是代表升仙的吧,经常对着的是出土被侵蚀的不成样子的古物研究的学者们看着屏幕,又讨论起来。
“这应该是比出土的战国时期白口铁还要坚硬的铸铁,看表面的光泽度,秦朝的铁器锻造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
“普遍度不高,目前出土的铁器中还原下来也没有这么好的。”
心理组注意的就是何淼看到铁鼎之后,秦始皇比较关注的眼神了。
秦严捏着下巴:“陛下还在想着长生不老药,并且把更多的信任放到了淼淼身上。”
袁刚的工位在秦严附近,一时苦了脸,那个医药疗养组还是安排起来吧,不过还是不敢让淼淼看几条弹幕就给老祖宗做药丸子啊。
方语建议:“其实现在还有钻研炼丹的,不如再增设一个炼丹组。”
炼丹组?
这还真要给老祖宗送一颗长生不老药了?
陆鹤关看着另外两个负责人发来的小组增设表,笑着摇了下头。
虽然没有医药疗养组,他们这里是有一个化学小组的,他们是负责教何淼合成一些简单化学制剂的,假如何淼在秦朝生病了,那也只能让他找秦朝的医生治疗。
可不敢让他自己学制药给自己吃。
为了保证何淼万一生病了不能及时退烧,化学组还教了一个原始贴热帖的做法,好在何淼现在接触到了秦始皇,秦始皇身边还有个神医夏无且,在现代看视频的人还不至于太过担心。
最要紧的是能够通过何淼每次传送回福利的时候,监测人员能够研究出来时空通道开辟的秘诀。
秦朝水泥厂,江莼李韬刘邦英布一起走了过来,没有特别的四方步,但他们身上的精神气质以及高挺身材,让走着过来的他们有一股让人心折的魅力。
【这是不是大秦F4?太帅了。】
【今天的人来得好齐全啊,想到纸给现在淡定的他们能带来的震惊我就激动。】
【帅帅帅。】
【淼淼,我家开了一个纸箱工厂,自从发现你的直播,我每天都去我家工厂看纸箱是怎么做出来的,现在都能独立开场了。你等会造纸,我就教你造纸箱。】
【还有油纸,做油纸用桐油,桐油是南方的物品,出现的历史也比较悠久,秦朝这个时候应该很容易得到。】
刚到古代组入职没多久的牛若青,此时发言:【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取的是强制统一手段,即用非文明来促进文明的结果。然而最难统一的是思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秦朝过了十几年还有人重提分封。秦朝的统一,在时人看来并非不是盛事,但秦始皇置七十二博士却不用之,是他多年以后仍遭受非议且未成形新的适合大一统国家新思想的原因。】
刘三蹦给牛若青的弹幕点了个赞,然后发送弹幕:【在这些年的磋磨中,陛下也从原来的自信向上发展为左冲右突无法破壁,最后直接自称“真人”,连“朕”这个独尊的称呼都放弃了。希望淼淼带过去的纸,能帮陛下吸引来隐居起来的名人之后,建立一个闻名天下的咸阳学宫。】
战国是一个英雄时代,所言之英雄绝不仅仅是行侠仗义的剑客、开疆扩土的将军,还有那些具有英豪志气的法家儒家墨家学子。
想到能用纸这一物吸引过来的先贤后人徒弟,现代的学者们激动得手都在颤抖,而这些学者,还有外国中很多研究中国古汉学的,嚷着喊着要打赏。
第92章 写字的
江莼好奇了多少天了, 这又是锅又是捶,真看不出来做什么,不过纸这一物他是听何淼提过的, 想着形状应该是跟书吏们使用的茧壳差不多。
赵高和蒙毅配合着,将已经泡软的树皮放在何淼清扫出来的石板上。
何淼提起那个大石锤, 狂次狂次就砸了起来,一锤子扬得太高, 整个人向后退了好几步。
刘季:“何司丞啊,你歇着, 我们来捶。”
还在用【大锤八十小锤四十】给何淼计数的网友们赞同, 那么多武将都,用吧。
反正是教他们大造纸术,何淼这小身板只要站在一边转达弹幕就可以了。
【还是刘邦好, 贴心大秘这不就来了。】
【其实我感觉可以让刘邦去给始皇大大当贴心大秘。】
【咋着,给赵高的接棒人都找好了?但老刘一家不得捶死你啊。】
石锤在刘邦和英布司马欣中间传递, 很快就将树皮砸成了浆水, 这个量先做一个小锅的还是够的。
何淼不习惯指使人, 自己端着一个木盆, 把粘稠的木质浆水收到里面,再转移到不远处支起的大锅中,加清水开始烧锅。
因为年纪被照顾的尉缭非常想要参与进来, 提出了帮忙烧锅的请求。
当初在章邯家里做的那个鸡蛋灌饼,他到现在都念念不忘。
【秦朝的国尉烧锅, 大秦第一锅纸配得上这个排面。】
弹幕上清一色的是让尉缭来, 何淼就让出了自己烧锅童子的位置。
这时,江莼脱了宽大的外袍,双手抡起大锤, 提起的衣角勾勒出直溜养眼的腰身,秦朝服饰都是连体衣,看不出来有没有八块腹肌。
但江莼真有劲,不愧是战国之后儒家的弟子。
【这么一看,咱们江莼公子身上还是有点莽劲的。】
【瞎说什么,这是男人味。】
【我已经先截图了,特别阳刚健美,想要的姐妹私信我,我的邮箱是***】
然后只留束袖里衣的嬴政拿过来大锤,一锤下去,刚还品评江莼的网友们只顾流哈喇子了。
【怎么说呢,这么一对比就感觉江莼还是有点嫩。】
【不是嫩,是奶呼呼。】
【老祖宗能不能不要总这么迷人啊。】
【我现在知道老祖宗为什么没有被张良的大锤击中了,他本人的臂力都这么惊人,当初的大锤便是没有误中副车,老祖宗也能接住。】
【夸张了啊夸张了,老祖宗顶多是及时躲开。】
没事干的何淼就揣着袖子,带着将近一亿正在追直播的网友围观秦始皇砸木桨。
赵高看了一眼,这小子把两只手揣到袖子里的姿势还真清闲。
陛下劳作,他倒是能安然地站在一边看得下去。
何淼说道:“章少府,把边缘的往里面收一收,这个浆要打得均匀,做出来的纸才细腻。”
赵高差点晕过去。
好小子,就算你不知道这是陛下,他也是章少府,随意指使上官,你的胆子很大啊。
何淼完全没有这个意识,他来到秦朝之后,不是在教陛下白糖就是在教他做豆腐,对于这些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陛下也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每次都要参与。
何淼自然是教习惯了,这个完全是在讲做纸的要点,那么多网友都没觉得有问题,谁知道赵高会想多啊。
这边又打好一盆木桨的时候,支起的大锅里木桨水已经快要烧开了。
何淼别说是第一次做了,做纸需要的工序和工具,他都是第一次见,要不是热心网友们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还通过私信给他发示意图,他不会知道在现代随处可见的纸,做出来需要那么多辅助工具。
“抄帘,”何淼举起早就准备好的工具,“这个就是,主要是将煮烂煮软的木浆平整均匀地抄起来的。之后揭起底部的软帘,就能将成型的木匠放到石板上晾晒。当然,现在还不能抄,得等水的温度降下来之后。”
尉缭看着那一锅微微泛黄的浆水,突然间有些激动。
李斯站在他旁边,被抓得手臂生疼。
尉缭说道:“我,我好像知道这纸是用来做什么的了?”
刚说完,就看见陛下的眼神看过来。
李斯忍着疼笑道:“老国尉知道什么了?”难道你家的鬼谷山果然是跟何淼出身的那个山是紧邻?
尉缭:李斯,你也不年轻。
“这木桨成型之后,便是纸,纸是否可用来书写?”说着,尉缭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何淼,盼着他说是有声怕他说不是。
弹幕又又又沸腾了
【卧槽,这也太聪明了吧,东西还没做出来的,他竟然已经猜出来了。】
【关键是尉缭一开始来的时候,是把纸当吃的来着。】
【不奇怪,尉缭这个姓氏就是从他的官职而来的,据可靠推断,秦始皇陵中兵马俑的军阵都是尉缭给设计的,咱们现代还有一本《尉缭子》传世,其中的军事思想在现代来说都是有其价值的。他要是不聪明,秦朝应该也没有多少聪明人了吧。】
何淼愣愣地点头:“纸是用来书写的,您是怎么猜出来的?”
尉缭激动得有些失态:“果真如此。哈哈哈,果真如此。陛---”
转头想跟陛下说如果何司丞做出来的这种纸真的有他想的那般,即使封他一个列侯也不为过。
不过他的嘴被预判了他将会说出什么的赵高给捂住了,“上卿,小心脚下。”
【赵高这样的人,能成功也是有原因的。】
【又一次没有让陛下的马甲漏掉。】
尉缭这才想起来,陛下似乎很喜欢隐瞒着身份和这个骊山何司丞相处,他挥开赵高的手,“果真如此,我等参与第一次造纸之人都将载入史册。”
江莼抽了下嘴角,你现在也是大秦史册必载之人。
“我能理解老上卿的心情,如果能出现新的书写工具,必能使天下贤人齐集咸阳。”江莼说道。
尉缭点头,指着木浆和何淼拿着的抄帘,“如果没有猜错,纸必是比竹简更为轻薄之物,若是这一锅能抄出百张来,其效用便会远高于竹简。”
胸中盘旋着一句恨不得马上跟陛下分享的话:“有此物,带来的变动将不亚于陛下之统一六国。”
陛下对六国的统一,只是表面的统一。
度量衡和文字,都是没有触及根本的东西。
当今天下,最需要的是对秦始皇之政策思想变化的归一,如果纸真有他猜想的那般神奇,这个过程将会加快,且如水归大海般自然。
嬴政微握了下拳。
尉缭能想到的,他如何能想不到。
李斯更是很快想到了,还想到了当年跟从荀子读书时,师父对韩非的重视多过于他,离开师门之日,荀子给他的话也只有一句“不要因为过重的私心失去当初来求学的本心”。
如果纸是尉缭所猜想那般,那么他要重修他们法家经典。
因此当木浆刚降到五六十度,入手微烫却可以忍受的时候,这一个个的就迫不及待地要让何淼开始抄纸。
何淼没抄两下,已经被学会的李斯接了过去。
因此何淼又退到一边,成为那个带着网友围观的清闲人。
【哈哈哈,能怎么办呢,都是实打实的老祖宗,我们淼淼只有宠着了。】
刘季也看出来纸这个东西的重要性,从何淼的右边走出来,低声道:“何司丞,我们再煮一锅?”
看这些上卿如此喜欢的,多做出来一些可当做珍宝卖到咸阳城。
何淼发现还是要用到他准备做饭的大铁锅,那咱们先开开锅吧。
这时就体现出来只有一个摄像头的不要方便,有人要看何淼带刘邦开锅,更多的人建议何淼在旁边看着陛下他们抄纸。
最后陛下送的那大铁鼎是让刘邦李韬二人,用猪油开得锅。
这个其实也不用技巧,拿猪油不停地将整个锅面润到就行了,现在着急用呢,润半个时辰就够的。
半个时辰后,嬴政小心翼翼地接下来最上面的一层纸,尉缭李斯等人围着陛下,看着那张比树叶还薄的纸,眼中异彩连连。
这也太神奇了。
那么些木浆竟然能做出来这许多,而且叠放在一起晾干竟然丝毫不妨碍揭开,倒是单独放在石板上的那几张,虽然干得很快,却不能完整地揭下来。
“国尉,你来试试书写。”嬴政将头一张纸放在尉缭面前。
江莼将笔墨碰上前。
尉缭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写下一个大大的秦字,看到墨迹在上面晕染开,众人心中都为这一点不完美而失望。
不过很快又都欣喜起来,纸真的如此神奇,已经做出来这般好的书写之物,他日再改善便是了。
何淼回来,他刚才去和刘邦英布刷锅去了,现在那边又煮上一大铁锅,他就回来了。
看见纸上的字,说道:“这个字写得真好看。只是纸还有点潮,待会儿完全干了再写就不会晕染字迹。”
摸了摸石板上有半米高的纸,“现在就可以一张张开始揭了,将这些纸切开就要趁潮潮的时候,完全干了就不好揭了。”
他一边说一边揭,众人如听仙音。
等最开始揭下来的那张纸完全干了,尉缭又试着写了几个字,墨迹清晰不晕染,这么薄薄的一张能写上百个字。
纸比布帛更便捷易得,书写更清晰,还比竹简更便于储存,简直是天下文人的福音。
嬴政看着纸,双眼中又迸发出来当初大秦刚统一六国之时的光彩。
蒙毅激动不已,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相信秦朝能万世长存的陛下,又回来了。
【感觉陛下看纸的目光深情灼热到好像看照着他心尖长的情人有没有!】
【没觉得,因为赵太后,陛下应该是最不相信感情的陛下。】
第93章 油泼面
还真不是, 嬴政真把这些纸看得比什么都亲,什么情人,比对倾注了大半心血的扶苏还亲。
造纸, 将宫内珍藏的典籍全都誊抄为纸质书,尤其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典籍, 将之畅行天下。
李斯跪在石板边,挥笔写下来一首四言诗, 因为跟着扶苏学了秦朝的《诗经》,现代众人都知道这是没有流传下来的《诗经》一手。
本来就要增添到的新教科书中的, 李斯随笔一写就写出来这么首, 自然更是从另一方面肯定了这首诗的文学性。
李斯激动得拿着写好字的纸,待墨迹全干,似帛书那般卷了卷又折了折, 喜形于色:“陛下,这是国之重宝啊。”
李斯这么一喊, 这边安静了, 何淼能看见的弹幕热闹了。
【哈哈哈掉马了, 终于掉马了。】
就在这喜大普奔的时候, 王离说道:“李三,你不要太激动了,纸虽然是重宝, 却也应该由章少府献给陛下。你这是嚷嚷什么呢?”
李斯:———
王离没发现啊,你还挺聪明的。
巧的是, 李斯这般喊起来的时候, 是看着他手里的纸的,王离这还真是非常巧妙的一个说法。
而何淼在众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想得少的少年。
好糊弄。
好糊弄的何淼:我的膝盖其实已经弯了。
李斯笑着特别自然地打嘴:“王将军提醒的是, 下官莽撞了。”然后特别激动地对陛下道:“章少府,章少府,这般好物降落大秦,陛下有幸大秦有幸了啊。”
说着又朝何淼弯腰打恭:“何司丞,下官何其有幸,能与卿相识。”
一下子把刚才的“陛下”之语打岔了。
何淼谦虚笑道:“没有没有,我顶多是一个文明的传承者,我所做的东西,都是我家那一代一代人努力的结果。”
赵高说道:“何司丞大义。”
何淼干笑,还小蚁呢。
【这也行?淼淼,你不能表现得这么傻啊,过犹不及啊。】
何淼打算回去就问江莼,然后跟他聊聊关于陛下的事。说道:“把纸做成书其实有更好的办法,比竹简和帛书更方便。”
【对对对,纸还能做衣服,做桐油纸出来就有了伞了。】
【我有个想法,每次看到陛下的龙行虎步,压衣的玉珏随着衣服摆动时,我都觉得他老人家手里缺了一个彰显气度的好东西。】
【前面的倒是一口气说完啊,什么好东西?】
【折扇,古代文人骚包必备。】
【心有灵犀啊兄弟。我觉得淼淼如果给陛下、章少府做一个玄色金龙的折扇,这把折扇一定是能成为老祖宗陪葬品的好东西。】
何淼给众人说了线装书的大概样子,这些人一个个都是人精,他稍微一提便都明白了,这的确是比简书制起来更加便宜。
至于给始皇大大做折扇这个事,他还真是放在了心上。
黑底金龙扇,光是配色就完美契合始皇大大的霸气。
这时,却看到尉缭拿着一张纸,一脸庆幸地说道:“老夫幸好比那荀子多活了几年,以后通行纸书了,荀子留下来的那一卷卷竹简恐怕誊抄不了一本,他是没机会增添了,老夫还可以再加著述。”
刚才差点把陛下身份叫破的李斯就是再生气,都不敢自己露了自己的身份。丞相李斯师从荀子,这是大秦三岁小儿也知道的事。
李斯不能明着说代替老师发言,便说道:“上卿说的,下官不敢苟同,好书只有一页也能警醒世人。您不要为了增加书页的内容,就把一些一句话能说明的事分两句三句说。”
何淼不能再认同了:“我觉得李书吏说得对,说不定以后的人只喜欢那些写书写得少的人。”
【何淼你办了件大好事,如果尉缭拿到纸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一通狂写之后,苦逼的不仅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后代子孙,还有我们这些正在看直播的啊。】
李斯虽然这么说尉缭,拿到纸之后的他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一部分还没有完全干透的纸都被他拿来写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