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重生完本[励志甜文]—— BY:渔小乖乖

作者:渔小乖乖  录入:03-16

“能啊!”孟正一脸惊叹地接过了小簸箕。竹子身上不同部位劈成的篾有着不同的颜色,用不同颜色的篾编织器皿,就能编出各类精致的花纹。这样一个小簸箕,主体部分是最简单的十字交叉纹路,但也非常好看了。
孟爸爸犹豫了一下,问:“那这个卖多少钱合适呢?一个一块钱?”
孟正抬起头,诧异地看向爸爸。
孟爸爸隐隐松了一口气,说:“我就知道贵了……”
“贵了?你在逗我吗?”孟正激动地说。
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能没法想象,在红旗镇这一片地方,因为交通极度不发达,当地人和外界缺乏沟通,于是很多在大城市里卖得很便宜的东西在这里反而卖得很贵。比如说衣服,同样的衣服,在大城市的农贸市场里可能只卖一二十块钱,但在红旗镇却要叫价三五十块、七-八十块。
这一个是因为增加了运输成本,卖家要去外地进货,这里头耗费不少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另一个是因为垄断,小地方的店铺少,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与此同时,像粮食、菜油、猪肉、各类山货等很多本地能够自销自产的东西,它的价格又会非常低廉。孟爸爸偶尔有空时会编一些簸箕、竹屉、蒸笼什么的放在家里。村里很多老人不习惯用塑料,如果家里的篾器破了、坏了,他们就会来孟家买一个。一个纯手工制造的大簸箕才卖三块钱!
孟爸爸从来不会觉得这个价格有什么不对。
首先,竹子是后山砍的,原材料不要钱。然后,他虽然搭上了砍竹子、编簸箕的时间和精力,但人工这个概念,只有在发达的地区才值钱,农村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最不值钱的。一个簸箕卖三块钱,孟爸爸还觉得自己赚了。本来市场就小,他要是提价,那一个簸箕都卖不出去了。
既然大簸箕一个才卖三块钱,那么像这种玩具似的小簸箕,一块钱一个,得是傻子才愿意买吧?
孟正摇了摇头,耐心地说:“爸,就你这个簸箕,打上纯手工制造的旗号,在店里卖二十块钱绝对没问题。”就是二十块钱,孟正也是估摸着孟爸爸可以接受的最大价位往少了说的。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限制了孟爸爸的眼界。孟正如果再往多说一点,孟爸爸绝对不信,只会当孟正是在信口开河。
但就是二十块钱,孟爸爸也很震惊。
天啊,这点东西就卖二十了!这样的小簸箕,他在临睡前抽个把小时随便做做,每天最少能做两个,两个就是四十块钱,一个月岂不是能赚一千二?如果他一天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做,只做这个……天呐,岂不是赚发了?
孟爸爸摇摇头,不敢再往下想了。
见识过孟爸爸的手艺后,孟正愈加热情地张罗着开店的事。他拿出小本子,把脑海中的种种想法都罗列到了纸上,然后又和长辈们商量,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补充的,最终集合全家人的智慧,花了三天的时间,写出了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孟正扬了扬小本子,说:“你们要没有意见,我就给姑姑姑父打电话了。”
孟家没有电话。以前孟家想要给孟姑姑打电话时,都是跑去前山村的小卖部里打的。但这次,孟家人却没有去小卖部。因为小卖部的门口总聚集着一堆无所事事的人坐在那里聊天,孟家前脚和叶刚通了电话问这个生意能不能做,后脚全村人就都知道他们想做生意了。
一点隐私都没有!
孟爸爸和孟妈妈都不是那种喜欢张扬的人,在一件事情没有彻底敲定之前,他们不喜欢成为别人嘴里的谈资。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孟爸爸特意算着孟姑姑休息在家的日子,带着孟正去了镇上打公用电话。孟爸爸表示,既然这个创业计划书的主体部分是孟正写的,那他就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孟正了。
“爸,你一紧张就说不出话来,我懂的。”孟正体贴地说。
孟爸爸:“……”
孩子啊,这份体贴真的不用特意说出来,用行动表示就好了。
电话响了两声,孟姑姑就接了起来。听到孟正的声音,孟姑姑非常高兴,语气里都透着轻快。她立刻挂了电话,再从她那边打过来,这样接电话的孟正就不用出钱了,也是姑姑的贴心。
孟正和姑姑说了自己的计划,没过多久,电话那头的人就从姑姑换成了姑父。姑父仔仔细细听完了孟正的话,又问了几个细节问题,孟正都一一回答了。
叶刚笑着说:“我们有两年没有回过老家了……这样吧,今年国庆放假时,我和你姑姑回去看望下老人。”这会儿是八月,离着十月还有两个月。
“好啊!姑姑爱吃梳子饼,我让我妈提前磨好米粉。”孟正说。
叶刚说国庆放假回来,应该是对孟正的创业计划感兴趣了,想要见面详谈。
做生意肯定不是一拍脑子就能做的。哪怕叶刚觉得孟正的想法非常不错,他怎么也得做个简单的市场调查吧?除此以外,寻找合适的店铺也是需要时间的。按照孟正的计划,这个店能在明年开起来,都算是非常顺利的了。
叶刚和孟正达成默契,又愉快地聊了一会儿家常。
叶刚能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子爬到他如今的职位上,他的脑子肯定是非常活络的。他比孟家长辈要敏锐得多。孟家长辈还当孟正是孩子,就是偶尔有些人小鬼大。等叶刚挂了电话,他却对孟姑姑说:“你那个侄子,早熟得很,我和他聊天就像是在和一个成年人聊天一样。我记得他才十一岁吧?”
“对,他十一岁,开学好像要上四年级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不简单啊。”叶刚说。
叶刚算是孟家人认识的人里面最有见识的一位了。孟爸爸知道姐夫叶刚竟然真的对孟正的计划书感兴趣后,仿佛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从镇上回来后,他一有空就钻到工作间去,渐渐做出了很多精致的小东西来。
但如果说孟爸爸对于开店这一事抱着百分百的信心,这好像又不对。因为他曾在私底下不止一次地对孟妈妈说:“孩子能想出开店的这个办法,已经非常不错了,连他姑父都表扬他呢!如果最后店依然开不起来,那只能是我们大人没本事,不是孩子的错,你不准怪他。”
孟妈妈用指尖压下了抽搐的嘴角,说:“这话应该我说才对吧?”
“我怎么可能会怪孩子呢?”孟爸爸说。
“我瞧你最近做了很多小东西,如果店开不起来,你这些不是白做了吗?”
孟爸爸学着京剧里的武净的样子,抚摸着自己并不存在的大胡子,摇头摆尾地说:“不不不,我并不是在为开店做准备。你不懂,我是艺术家啊。”
孟妈妈:“……”
“画家每天都要画画,歌唱家每天都要吊嗓子,我作为艺术家,也要每天磨练自己的技艺啊。”孟爸爸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你行了啊,”孟妈妈冲着孟爸爸的胸膛拍了两下,“孩子一句话,美几天就得了,瞧把你飘的。再不往你的腰上栓根绳子,你能上天了!”
“给他拴上!”孟奶奶在一旁添油加醋。
孟奶奶心想,前两天,大孙子一脸崇拜地对她说,奶奶会做漂亮的绣花鞋,可以做一些袖珍的绣花鞋放在店里卖钱。得了孙子这话,她飘了吗?她没有!
像我这样淡定的人才是能做大事的人啊。孟奶奶如此想到。
时间过得很快,等到孟正、孟朵新学年开学时,孟家小课堂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孟妈妈已经能够自行阅读他们的一二年级课本了。但仅限于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门中,孟妈妈还是不擅长写,字丑得相当有特色。孟爸爸的字倒是好看了,却有好多字默写不出来,需要照着课本抄。孟奶奶的学习进度介于孟妈妈和孟爸爸之间。
开学这日,孟正冷不丁对家人说:“我要跳级。”
“跳级?咋跳?”孟奶奶说。
“我自己去找老师协商就行了。”孟正很有信心地说。
在孟正重生的前一天,他刚把自己那届的高考题目翻出来看过,至今还记得作文题目和几道理科大题的题型。如果他按部就班地念下去,掌握先机的他说不定能考个状元。但孟正却打算跳级了。因为比起这点“先机”,他觉得跳级带来的益处更大。早一年毕业,他就能早一年进入社会参加工作。
而且,孟正因为彩票没中奖而想了很多,他并不知道彩票是被自己蝴蝶掉的,还以为自己重生在了平行世界。如果是平行世界,谁知道他重生前记下的高考题目还做不做的准呢!人活着就不该投机取巧。
“我想和姐姐一样,念六年级。”孟正又说。
孟朵比孟正大了两岁,开学念六年级。对于孟正来说,重生前还有一个遗憾就是姐姐的学历太低了。姐姐其实后来也后悔了,她觉得自己当初不管怎样还是应该去念个高中的,不该初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
孟朵成绩不好,中考时没有考上普通高中,但可以去读职高。
可他们这种小地方的职高的名声非常不好。大家都说,好好的女孩子进了职高,不出一年准学坏。这也不是乱说的,职高里头确实三天两头出事。正因此,孟爸爸和孟妈妈就不是很想让孟朵去读书了。正好孟朵自己也不喜欢读书。
但是,等到孟正去了大城市念大学后,他忽然间发现,其实父母的观念是错误的。他们那地方的职高乱,并不代表所有的职高都是乱的。事实上,很多职高都是非常不错的,学生们能在学校里学到一些非常实用的专业技能。
孟正就想,他和姐姐一个班,最好是做同桌,他用一年的时间帮姐姐巩固一下基础。这样等到姐姐上初中时,就不会跟不上班里的进度了,说不定能考上一所普通高中。就算考不上,也要送她去城里读一所校风好的职高。
他想得很美好,然而……学校不让跳级。
-------------------------------------------------------
作者有话要说: 孟正:跳级难道不是重生人士的基本福利吗?
校长:不好意思,本校没有开通相关业务呢。
第十一章
如果长期关注过偏远小地方的社会新闻,那么不难从新闻中发现一个现象。
在那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基层领导中,除掉大部分兢兢业业为乡亲们办实事的好领导,剩下的领导因为见识不够大致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土皇帝,他的眼中没有王法,他认为自己就是王法,当上领导后就开始作威作福。还有一类虽然一心想要做个好领导,但因为见识不够而完全不知道变通,上面下达了某个文件,他恨不得能一个标点都不差地落实下去。
龙山小学的校长就属于第二种。
校长和老师都是当地人,其实最初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当年创建学校时只能从矮个子里选高个,才挑中了他们这些人。校长当年据说也是初中毕业,可孟爸爸也自称是小学毕业呢,顶个什么用?
不过,校长好歹年纪比孟爸爸大一点,他上小学时,估计学校里还教些正经的内容,因此他的小学学历是不掺水的。当年,校长先是被选上当了一位普通老师,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一边勤恳教书,一边努力自学,最后凭着资历当上了校长。
既然他能当上校长,说明大家还是肯定了他的能力。但校长始终记得当年自己刚刚当上老师时那战战兢兢的唯恐自己会误人子弟的惶恐心情。他总是担心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好。
这位校长是不是一位好校长?他是!
他完美落实了上面下达的所有文件。上面说,拨款让孩子们一天吃一个鸡蛋,那么这个鸡蛋肯定能吃到孩子肚子里去,绝对不会被校领导层贪污了。
可是,他确实不知道变通,或者说他唯恐自己见识有限,唯恐自己当不好这个领导,因此除了按照规章 制度办事,自己没有这个胆子去变通。
校长拒绝孟正跳级申请的原因就在于此。虽说上面发下来的文件中没有说学生不能跳级,但文件里也没有明确的条文说支持跳级啊!如果让学生跳级,那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但让学生按部就班念下去是完全不会出错的。
校长当然选择后者了。
说起来,这位校长还是孟奶奶的一个远房姑婆的孩子,牵来扯去有那么一点点亲戚关系。所以,校长就在孟正身上浪费了一点点时间,否则他才用不着和一个小孩子解释什么呢!一开始,校长根本不信孟正掌握的知识足够他跳级了的,他在这个学校里干了二三十年,从来就没有见过能跳级的学生。因此,校长特意叫了一位六年级的老师过来,拿着一套语文、数学的卷子让孟正做。
龙山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主课。
校长想得很好,只要孩子卷子答得不好,他就有完美的理由拒绝孩子的跳级申请了。这样既不用伤亲戚情面,他又可以教导孩子“虽然你很聪明,但世界很大,你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去远方”的朴素的人生道理。
结果,孟正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试卷。老师当场批改,两个满分。
校长:“……”
校长特别后悔。他觉得自己刚刚是脑抽了,让孩子做什么卷子啊,直接拒绝不行吗!现在骑虎难下了吧!他慢腾腾地说:“孟正,你真的很棒,比老师想象中还要棒!但跳级这个事情……我们再商量商量。咱们这地方,读书的名额是一个一个定死的。我这边松松手,立马有人去举报我……”
孟正:“……”
孟正很想说,就算真的有人因为他跳级的事去举报了校长,校长也不可能有事,因为这样的举报相当无理。但他看到校长的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没法说服校长了。
推书 20234-03-14 :我和反派第一好[快》:本书总字数为:986348个 《我和反派第一好[快穿]》作者:少说废话戏精林果完成了999个S级虐渣任务登顶积分榜首,但是自从奖励系统升级后,他的世界就变得有些不对劲儿——系统:那个人渣好过分,果子冲鸭!虐翻他!林果:好说系统:那个反派好可怜,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