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去古代完本[穿越耽美]—— by:叶凉衣

作者:叶凉衣  录入:11-05

那官兵也发现了这一点,问过后星河也没隐瞒他一人打败七八个混混儿的事。官兵惊讶的上下打量星河,道:“看不出来,小郎君好本领,将来小郎君长大些,可以来咱们这里参军。”
很快满了百人,因为互相作保要算作一家人的关系还多出一人来。午饭过后,官兵领着一百零一人前往杏花村。
杏花村里也早有十五个小吏等待,因为路引最重要且制作麻烦,其中十个是刻录星河关心的路引的。
刻录路引需要炮制好的可以保持十年不坏的特质竹板,竹板上除需要用刀刻上路引所有人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家庭关系以外,还需要详细刻录其人的体型面貌特征,再用颜料涂在刻字上。这样的路引一式两份,个人一份,官府备案一份,若丢失,改名或体貌出现重大改变如毁容,残疾等等,都需要及时换新,并且所有人的路引都需要每十年一换新。
刻录路引之前所有难民们都先洗了个脸,星河的相貌惹得众人连连惊叹。老书生显然也没想到星河居然长的这般精致,神色里不免透出和旁人一般的惊叹来。好在一旁的官兵小吏们也和诸人一样,并没有人注意到他,星河把笔缩在袖子里糊过去一个春泥,这才惊的老书生将神色收起。
星河当初玩游戏捏的正太长相偏艳丽,尤其年龄还小,正是雌雄莫辨的时候,若不是明确说过自己的性别,刻路引的小吏都要将他当成女孩子。
长了一张好脸,那小吏对他的态度好了许多,脸上都有了笑模样。路引做好后星河小心翼翼收起自己的那一份,心中长长出了一口气。
——目标达成他总算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路引做好后又有小吏过来,叫他们推举村长。难民们你看我我看你,虽然路上都是一波过来的难兄难弟,但到底原来在边城大家并不是一个村的,甚至大多数人不过因为一路同行相互看着眼熟,并不认识,这要如何推举?
小吏显然也知道这一点,见难民们没注意,点了点难民中年纪较大且看起来身体不错的三名老者问道:“三位老丈哪个识字?”
老书生站了出来:“小老儿之前便是私塾先生。”
小吏一看乐了,正是三人中精神最好的一个,面相看起来也是慈眉善目,又做过私塾先生,想来不是只识得十来个大字那般简单。
“那就这位老丈做村长了,诸位可有意见?”
诸人急忙摇头,没见老书生旁边那一人能打七八个混混儿的小郎正笑眯眯看着他们吗?虽然笑的还挺好看的,可怎么就觉得这么慎得慌呢。
小吏又问:“诸位可有一技之长?便如这位老丈(指了指老书生)能教书,若有人会个木工女红什么的,都来我这边登记一下,有些能力突出的,过些时候,城主大人或许会将他调到城中去。就是实在没什么手艺的,觉得自己地种的特别好也可以。”
难民们就算只是刚来,也知道能被城主调到城中会比在村子里生活的好,因此纷纷报名。百零一人中竟然有近半都有一技之长,其中倒真有两个说自己种地种的特别好的,正是和老书生一同被小吏点到过的另外两名老者。
星河也登记了会武之事,小吏看星河小胳膊小腿儿,还道他在胡闹,偏偏看着他的脸又呵斥不出来。幸好一旁被他帮助过的难民们七嘴八舌给他作证,又将星河“垂髫小儿独打七混混儿”的英雄事迹拿出来说一遍,星河耳根微红,简直尴尬症都要犯了。
嗯,这种时候,还是只要微笑就好了。
小吏登记完后一统计,皱眉道:“竟没有大夫吗?”
这批难民来得晚,杏花村离城中已经很远了,村子里若没有个大夫在,无论大病小病都要去城中抓药看诊,确实很不方便。
星河虽然有万花离经技能,靠着春泥和握针就硬是在逃难路上将老书生身体调理好。但一来万花技能太过逆天,不好随意使用,二来起码就他现在能用的春泥握针两个技能在老书生身上的使用效果来看,他的技能多半是用于调理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能叫人生生扛过疾病罢了。
这时候老书生又站出来道:“小老儿曾读过两本医书,以前也曾给私塾的孩子们看过诊,不过终究不是专业的罢了。”
旁人又是一阵嘈杂惊叹:“竟读过医书!”
好歹也是个老书生,以前读书时顺便读过两本医书很奇怪吗?
星河正不明所以,就听小吏说道:“先生何必自谦,乡下的赤脚大夫们也不过知道些民间偏方,就是城中大药店的大夫们也大多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医家典籍,我等百姓有几个有幸读过?先生这般本领,之前何不早说?”
竟然连称呼都变了。
星河看着老书生,心里有几分趣味,暗道:这老书生,看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呢。
这般一来,老书生又是村长,又是大夫,又是私塾先生,小吏给难民们分房屋田地时就要把最大的房屋最好的田地分给老书生星河二人。不过老书生觉得他们老少二人种不了那么多地,就推辞了一半田产出去,反倒是大屋子没有推辞。
毕竟老书生又做大夫又做私塾先生,有个大院子正得用。
分好房屋田产,小吏用十分骄傲崇拜的语气告诉他们,任宰相上书皇帝,免了他们三年赋税徭役,换来难民们一片高声欢呼。
小吏等到众人平静下来,又给每户按人头发放了粮食布匹并各种用具和种子。
这时候虽然以是盛夏,但雍朝内也有夏季种植的作物,虽然不能当作主食,但栽种起来极易成? 文库(danmeiwenku.com)是完全免费的,要充钱请别相信,关闭即可,微信dmwk520大家务必都加上、有腐利。没有关注微信dmwk520的请尽快关注~避免网址河蟹换网址找不到我们~ 睿帜暧美淳燃米钍呛鲜省L±粜稳荩质悄俏蝗喂卧紫喾⑾值模呛泳醯谜馕蝗卧紫嗳舨皇巧醋⒍ㄒν炜窭接诖笥旱氖ト耍阋欢ㄒ彩且晃淮┰秸甙伞?br /> 一应事务办完,小吏终于走了,难民们纷纷走进自己以后的家中。
星河将老书生安置好,先大扫除了一遍家里。老书生毕竟不能看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自己干活不帮手,只是星河不让他插手,老书生拧不过他,只好去厨房做出一顿晚饭来。
小吏粮食只发了油盐米面,并没有菜,老书生忙了一天也是累了,只摊了两张大饼。星河手脚快,等老书生做完晚饭,家里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两人就着白开水吃了。
老书生累的受不住早早歇下,星河睡不着,起身走到院子里,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哭泣的声音,又听到有人小声劝解,才知道那哭泣的人既是哀悼路上死去的家人,又是终于安定下来欢喜至极,如此五味陈杂,终于还是只能用哭泣表达出来。
这样的哭声越来越多,但又没有人放声大哭,好一会儿后才渐渐散去。
星河看着村中还在袅袅升起的炊烟,心中感慨万千,却又千头万绪分辨不出,茫茫然不知自己在感慨些什么。
生活安定下来,又过了十来天等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将发下去的种子种好,又有小吏来村子里按照当时记录下来的个人的技艺特长发来工具。老书生领到一套药箱银针和几个竹简刻的书籍,星河和村子里仅有的几个孩子开始跟老书生学习。
星河因为和老书生互相作保已成为一家人,虽然没有跟着老书生姓李,但也改口叫起爷爷。老书生教起别的小孩儿来还很和蔼,对星河却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不仅不因为星河叫他爷爷对他多几分宽容,反而极为严厉。
星河也不生气,他知道老书生是因为见他学起来特别快,起了惜才之心才对他严厉。
说起来星河虽然芯子里是快三十的成年人,学起字来自然快,可这样有几分小聪明的学生老书生见的多了,并不以为意,就连和星河一同学习的小郎君里,也有一个同他识字进度差不多的。
叫老书生感到惊奇的是星河“过目不忘”的能力。
第7章 阅读和科普
星河本人自然是没有所谓“过目不忘”的能力的。
那一天晚上同学们都回家了,星河见老书生拿着竹简书摇头晃脑的读,星河觉得,幸好这一卷是孔子的论语,若是诗经,说不得老书生就不是念,而是唱了罢。
星河自己也拿起一卷。这一卷竹简是小吏送来的竹简里,最小的那一个,因为字是用刀刻在竹简上,里面的内容,或者说字并不多。
星河也跟着老书生学了好几天,展开那一卷看了一遍,只有几个字不认识。跟老书生问过后,星河看老书生读书有趣,也跟着摇头晃脑一停三顿的念起来,刚把整卷竹简念完,就听到温柔女声在脑海里响起。


星河:目瞪狗呆。
星河念书的时候,老书生也在听着,见他念完,给他指出了几个断句错误,之后又摇头晃脑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意是……”
老书生讲到一半终于发现星河状态不对,还以为他在走神,突然发问道:“巧言令色,鲜矣仁。下一句是什么?”
星河条件反射把之后的一段都给背了出来,发现自己果然是真的一下子记住了学而篇的内容,老书生也终于发现了一个“过目不忘”的绝世天才。
莫怪老书生如此激动,要说这时代“过目不忘”的人大有人在,不过俱都是因为这时候书籍多是竹简书,拿取不便,如果平民子弟想要读书,多是要去别人家“借书”来读。又因为书籍珍贵,属于这个年代衡量一个家族实力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寒门学子在家借阅虽是美谈,但十多年前世道纷乱,人们担心书籍遗失,不肯将书外借,寒门学子只好在别人家借阅书籍时死命多背两本,好回去抄录,如此日复一日才练出许多“过目不忘”的伪天才来,老书生曾经也是其中一员。
但老书生却知道世上有真正天生“过目不忘”的天才,他们无一不在学问上有巨大成就。最明显的,雍朝宰相任公就是一例。
老书生虽是西凉人,也听过任公大名,因此在星河奇怪老书生为何如此兴奋时便拿任公给他举了栗子:“当今宰相任公便是如你一般天生过目不忘的天才,他幼时习文,据说十年成人数十年之功,一时传为美谈。又听说他尚未及冠便出任宰相,许多人不服他,任公硬是在短短一月内记住了朝中往前三年的所有公文内容,处理事务又手段高明凌厉,这才叫人心服口服。”
又是这位任公。
老先生激动,星河更激动,要单单只是看一遍就能背出论语学而篇,其实并不稀奇。
一来学而篇字少,二来星河到底不是真正的文盲,孔老夫子的论语到底是国粹,哪怕没有用心背过,日常生活里也能从各种渠道听上一耳朵,哪怕老书生不解释,学而篇的内容他也能够理解一二。
叫星河惊奇的,自然是他脑袋里的系统。
有了这个技能,感觉自己可以从理转文,从此专攻八股文,考科举中状元,赢娶白富美出任CEO,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呢
星河:“爷爷!我要考科举!”
老书生:“啊?科举是啥?”
星河和老书生面面相觑,两两无言。
擦——忘了这是异世,而且就算是ZG古代,科举也是从唐朝开始实行的。
不过星河尤不放弃:“爷爷,怎么才能当官?”
老书生:“要是在一县之地出任杂吏的话,像给咱们安排住宿,发放路引的小吏,大多都是本地人在衙门谋的差事,这等小吏,都是不入品级,全由当地县令安排,不过一般的县令清高,不愿管这些事,所以往往是县令手下的主簿负责。”
“至于主簿,录事史、主记室、功曹史等,就需要由评上品级的书生们出任,出任这等文吏的,都是下品学子,我等良民,都可以参与考评,不过一辈子最多也就是在县里打滚,难有出头之日。”
“再往上如县令,或者郡里,乃至洲里的官员文吏,都得有士族或者寒门出身方可,也只有他们,才算真正入仕,才有升迁可能。”
星河听得半懂不懂,不由问道:“文吏什么?考评又是什么?士族和寒门又怎么区分?”
老书生只当星河好学,也就给他解释:“文吏指的是一地衙门里,除了武官之外的其他人。至于武官,因各国尚武,尤其雍朝自任公出任宰相以来,百姓都可习武,武官所需要的武力尤其强大,因此单独划分出来,另成体系,不与文吏相同。”
“考评是朝廷选拔文官的方法,朝廷每三年有中正官下来各地进行考评,一看学问,二看德行,三看家世。考评结果分三六九品,一品为圣人,乃是虚品,是以二品最高。一二三品为上品,四五六品为中品,七八九品为下品。
以前任公未出,法纪松弛,士族掌控国家,中正考评首重家世,世家子弟考评从未低过六等,满朝文武,俱是豪门。寒门能评上的,最高也不过六品,至于百姓,更是连参与考评的资格都没有。”
“再说世家,要说世家也简单。若以雍朝看,只需记得八个字:王谢任陈,李崔范魏。这八个是一等士族,传承最短的,也有五、六百年,最长的,更是超过千年,乃是当今雍朝顶级世家,家族势力可以掌控一州之地。
至于各郡,又有次等世家,依附顶级世家生存,是一郡豪强。再往下县里也有世家,这样的世家便是最弱的末等世家,依附次等世家生存,多是刚刚由寒门晋升不过百年的新兴家族。
咱们这杏花村,因是康郡近郊,直接归属于康郡,不设县令。康郡隶属豫州,任家独大,任公政令在这里最是通达,遭灾时咱们流民才敢往这边跑。至于康郡本地次等士族都是哪家,我却不知道了。”
“而寒门,便是世家以外的富户,不过得是家族有庄园田地的才算,若只是家中积财丰富,是不算的。”
星河听得云山雾罩,好半晌才将这一席话消化掉:“所以,咱们只是百姓,得赚钱买到足够的土地才算寒门,再由寒门晋升末等士族,是也不是?”
老先生点点头又摇摇头:“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不过世间总有特例。因现今尚武,若有根骨出众者,武艺突破先天,达到武圣境界,只要奉召朝廷,朝廷自有封赏,别说寒门,一个掌郡豪强也是轻而易举。此例虽少,不过每朝皆有。
事实上,在其他国家,甚至任公未出之前的雍朝,这是百姓唯一一条晋身之阶。”
“武圣?”
老书生又答:“武道九境:锻体,炼骨,丹田,行气,周天,任督,后天,先天,武圣。锻体和炼骨乃是初境,磨炼体肤增长力气,练到极境也不过九牛之力,这一阶段人人可练,此时人有古稀之寿。
丹田之后,可以以气养身,凭添十年寿命;行气之后,便可以气防御,再添寿二十载;周天可将气外放,御气伤敌,再添寿三十载。
练武艰难,百姓中能成周天者已是少见,至于周天之后,需要高明功法才能更进一步,所需者已经不独独天资而已,恐怕得士族子弟或者大门派嫡传弟子,才有这个条件。不过那已经不是老夫可以了知道的了。”
老书生意有所指的看了星河一眼。
星河每天打坐练功,甚至可以将内力外放伤敌之事,老书生具都知道,按照正常武道境界划分,星河应该已经周天境了,可自古以来,哪个周天境高手,竟然是这样一个打个兔子都不能一击杀死的小郎呢?
无论是功法特殊,还是或有奇遇,老书生自觉星河必定大有来历,因此这一席话,意在指点星河小心为上。
星河自然领会得老书生意思,感激的谢过老书生。心里暗暗发誓,若无必要,万万不能在外人前显示自己万花功法。但同时,也真正将老书生视作自家爷爷,决心以后务必好好孝顺了。
默默在心里盘算万花心法晋升武圣的可能性,末了星河终于长叹一声:“爷爷,你说我是练武参悟武圣,还是努力积攒家资,以期有朝一日,将家族提升为士族呢?”。
参悟武圣只消星河自己努力,但成败两说,实际上是赌博之举。
而积攒家资以期晋升士族,虽事可期,却需要数代人的努力,若子孙不肖,仍不可得。
至于一辈子当个下等良民,星河是想都没想过。身带剑三系统这么个超大金手指,倘若一辈子碌碌无为,岂不冤枉?剑三系统若有知,只怕都要哭出来。
推书 20234-11-05 :[网配]绝色无双 完》: 《绝色无双[网配] 》作者:纯青色文案:两只攻音大神水火不容了多年,阅受无数,忽然发现对面的那只有点可口本文又名《马甲人手一件》、《今天你掉马了没》网配双大神 双向情敌 双向暗恋文案废,请直接看文吧(文名指小攻)关于攻受的补充:主攻,后期可能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