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清歌荀令 强推完结+番外完本[bl同人]—— BY:yana洛川

作者:yana洛川  录入:09-10

因为董卓那边出了问题,所以袁绍并没有提出引进外援逼何太后除掉宦官的建议,自然也就对董卓没什么感觉。
比起袁绍的家世,曹操现在只是跟在他身边而已,二人虽是儿时好友,但是如今的实力确实是没的比。
身边聚集了一众谋士将领,现在又没了何进,袁本初迫不及待的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现在看来,直接对宦官下手再好不过了。
派人给京中的几个好友传了信,荀彧直接便被塞上了回颍川的马车,荀攸越想越觉得一定是大叔父知道了什么,所以才如此?" [三国]清歌荀令1" > 上一页                  4 页, 艏比檬甯富厝ァ?br /> 知道这个董卓有问题,荀彧也没打算直接宣扬的人尽皆知,那样的后果就是搭上他自己还动不了董卓,但是也不代表他什么都不会做。
董仲颖明面上带了几万兵马直逼洛阳,但是实际上只有五千人,而洛阳城中军队上万,只要提前做好准备董卓就没那么容易进京。
早知道荀攸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荀彧也不强求,让他仔细留意董卓的兵马顺便提醒袁绍长点心,万一董卓真的进京也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干蠢事。
史书之上大侄子在刺杀董卓之后被扔进牢里最后好歹出来了,但是现在可就不一定了,万一那边也有和自己一般带着记忆之人,他们家大侄子估计真的没命回家了。
大侄子的能力毋庸置疑,那性子也是犟的可以,要是没有把握让他诚心相待,没人敢留这么个人在身边待着。
谁知道接下来这人会不会跑到对头那边?
千叮咛万嘱咐让荀攸别意气用事,万一董卓进京的话就直接回颍川,荀彧没有说为什么,也没办法解释,但是他必须让大侄子心里有点警惕。
不明白自家叔父为何对他如此不放心,但是到底是将荀彧的话放心上了,将人送走之后,荀攸转头直接去了袁绍府上。
原本以为此时袁绍会在府上,但是到底是晚了一步,荀攸眸色深沉站在那里,大门前守着的士兵面容严肃的告诉他校尉大人已经带兵进了宫。
袁本初这时候进宫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铲除十常侍。
袁绍和何进关系谈不上好,但是也绝对不坏,更何况他们先前就已经有除掉十常侍的想法,只是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先让宦官们得手了。
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即便是在京城袁绍也绝对不是肯吃亏的人,现在的情况也容不得他低头。
之前的党锢之乱,现在的十常侍乱朝,这些事情让袁绍认为只有杀了所有的宦官才能免除后患,何大将军的意思是只杀几个罪恶昭彰的宦官以儆效尤,结果呢,蹇硕死了,他也紧跟着被宦官们收了性命。
如果早早的将所有的宦官都杀了还会有这些事情吗?
怒气冲冲只想杀了所有的宦官以除后患,满怀豪情壮志的袁绍带兵进了皇宫之后才发现,太后皇帝陈留王还有十常侍全部不在皇宫之中。
下令关闭宫门然后捕杀宫里没来得及离开的宦官,袁绍咬牙盯着城外的方向,张让老儿胆大包天,竟然挟持皇上太后出逃,等抓到这些不要命的家伙,他定要这些人知晓凌迟的滋味。
一边屠戮着宫里的宦官一边派人出去寻人,袁绍心中烦闷更甚,只死在他手中的宦官就不知几何。
此时,洛阳西郊北邙阪下,战战兢兢看着兵强马壮面容不善的兵马,何太后和刘辨刘协躲在马车里不敢出声。
和马车里的人反应完全不同,张让段珪等人看到董卓的兵马脸上喜意遮都遮不住,袁绍荀攸得到的消息都不准确,董卓并没有在前往洛阳的路上,而是一日前便已经到了洛阳西郊。
兴奋的骑着马绕着马车转了几圈,董卓看着旁边一脸谄媚的张让段珪,挥了挥手示意士兵将人带下去。
既然现在皇帝已经到了他的手上,那这些宦官们留着也没什么用了,正好杀了他们带着皇帝名正言顺的进洛阳城。
董卓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原本还留着几分庆幸的宦官们瞬间乱了手脚,张让更是直接大喊了出来,“将军,我们可是说好......”
话还没有说完,刀光一闪地上就只剩下了一具尸体,眼见董卓神情不耐,士兵们迅速将想要逃跑的宦官堵上嘴拖到后面杀掉。
将沾了血的刀扔到地上,董卓冷笑一声转而看着马车,本来就是要死的人,死在水里还是死在他的刀下没什么区别。
尽量让自己脸上的表情柔和一些,董卓也知道他长的比较凶,但是再一想自己的身份面貌上的那点儿问题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只要有权有势,书上的董卓胖成那个熊样儿依旧美人不断,现在他正当壮年孔武有力怎么看都比一个胖的走不动路的人顺眼。
自以为很和善的挑开马车帘子,董卓像模像样的后退一步拱手道,“臣乃并州牧董仲颖,听闻宫中巨变特来护驾。”
哆哆嗦嗦双腿发抖的刘辨看到董卓这凶神恶煞的样子,愣了一下竟然直接抱着头哭了出来,而旁边惨白着一张脸的何太后看上去也没比他强到哪儿去。
他们就是再傻也能从张让之前没说完的话中听出些什么,那阉人敢如此大胆将他们挟持出宫,分明就是和这凶残的家伙商量好的。
眼睁睁的看着张让死在董卓刀下,虽然尸体被拖走了但是血迹还留在原地,刘辨和何太后抱成一团,说什么也不肯下去。
外面那些兵马虎视眈眈,在马车上好歹心里有些安慰,出去岂不是连全尸都没有了。
张让他们是听从这人的命令才将他们从宫中掳到这儿,就算这样也没能保得住性命,他们现在手无寸铁,出去岂不是必死无疑?
小小的马车上挤着三个人,看上去最镇静的反而是年龄最小被排挤在外面的刘协。
悄悄活动了下手脚,刘协看着哭成一团的母子两人,再看看外面脸色已经沉下来的并州牧,只得小声提醒道,“皇兄,州牧此来救驾乃是有功之臣。”
早在刘辨哭出声时董卓的脸便沉了下来,他好声好气的和这小皇帝说话,他可好,竟然直接被吓哭了,他自认为还没有凶到足以小儿止啼的程度,更何况直接将人吓哭。
所谓的真龙天子就是这么个窝囊样,也难怪汉朝灭了,皇帝胆小成这样可不是要灭国?
反正他知道历史,知道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若是这样还得不到天下那还得了,看了好多遍《三国演义》的董卓勾起唇角,脸上的横肉颤了颤吓得刘辨抖的更厉害了。
他可是穿越过来的主角,将来那些名将谋士宝马美人肯定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还用担心这小皇帝会给他捅乱子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燕千代大可爱的雷,有种被包养的赶脚哈哈哈哈
燕千代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03-06 21:12:18
燕千代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03-07 23:10:17
燕千代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03-09 12:00:40
燕千代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03-12 23:39:01
第12章
心中愈发不耐,董卓斜眼看着抱头痛哭的刘辨还有何太后,若不是身旁有人提醒估计直接一刀就砍上去了。
从他穿到三国成为董卓这么长时间,从来没人敢这么无视他。
重重的咳了一声,董卓眯了眯眼睛,盯着马车里的人再次开口,“臣董仲颖救驾来迟,还望陛下王爷恕罪。”
厚重的男声夹杂着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董卓将“救驾”二字咬的非常重,仿佛这样就能让里面的小皇帝相信他只是来救驾一般。
只是,听到他再次开口,刘辨眼泪流的更凶了,救驾是个什么样子他还是明白的,这人明显就是要杀了他的模样。
他不要出去!
被小皇帝的反应弄的脸色发黑,但是现在还没有进入洛阳,董卓就是再看不惯也只能忍着,毕竟这是皇权大于天的古代,他还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
殊不知,各个朝代都可能皇权大于天,唯独三国不可能。
在这个皇帝只管吃喝玩乐臣子把持朝政、皇帝随意废立、最后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年代,皇帝也不过只是个名头罢了。
强作镇定的看着董卓,实在没有办法的刘协只得冒着被何太后嫉恨的风险在刘辨之前开口,“先前张让等人胆大包天惊扰了陛下,多亏州牧大人及时救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靠谁都靠不住,若是再没人说话,谁也无法保证这虎背熊腰凶神恶煞的董卓会不会直接强硬的将他们从马车上拽下来。
对比了一下双方的武力值,刘协果断先服软,在何太后手底下过了那么多天,他早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子了。
他那皇帝哥哥现在已经慌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要是他再不站出来,皇家的威仪可就一点儿都不剩了。
从小在董太后身边长大,刘协受到的教育是自然比在屠户出身的何太后溺爱之下的刘辨强上不少,其中差距只从现在的情况就能看出一二。
不着痕迹将董卓说成为了救驾而来的忠臣,溢美之词一个接一个的从口中蹦出来,刘协知道董仲颖此行劫驾的可能性远高于救驾,但是现在的形势他也只能这么做了。
对现在刘协如此反应毫不意外,董卓貌似不介意刚才之事迎合了几句,也不再有什么其他的话,只是带着人将马车围起来准备回城。
有小皇帝在他手中,洛阳城中谁都拦不住他。
不过,这献帝刘协还真比他哥强的多,骑马走在前面的董卓不着痕迹的看着身后的马车,眼中不屑的意味更加明显。
他可没有历史上的董卓那么傻,既然刘辨是个傻的那还换什么皇帝,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皇帝不是更容易掌控吗。
掌控皇帝的废立确实能让他的地位得到体现,但是他不是书上那个蠢货董卓,虽然刘协一直以来也没捅出什么真正的乱子,但是也绝对不是什么小绵羊,他还没有傻到给自己找事情。
到了城中将小皇帝控制在手中然后找个理由杀了刘协这个不确定因素,到时候宫中的事情还不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在马车开动之后,刘协便脱力的瘫在了马车里面,战战兢兢的低头抱着腿,他现在没有半点心思去安慰那时不时瞅他一眼的皇帝还有太后。
董仲颖眼底的杀意他看的一清二楚,他不能这么坐以待毙。
清楚的知道一旦让董卓站稳脚跟他肯定是死路一条,刘协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思索着城中有什么人能救他。
能在三国这么个时代活那么长时间,要说刘协没什么本事那是不可能的,数数史上他登基之前的那些皇帝,活到他爹灵帝那般年纪已经算是顶天了,大多都是和他哥一样不等及冠就被各种各样的阴谋夺去了性命。
虽然还没有成长起来,但是刘协绝对不是什么分不清身旁人好坏的傻子。
并没有太过关注刘协刘辨,心情极好的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往城门处而去,董卓的思维早已经不知道发散到那儿去了。
刚来之时他还以为他那首席谋士李儒李文优已经在他身边了,没想到问了一圈身边竟然没人知道这人是谁。
大概是他记错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反正到洛阳城之后李儒自然会出现,现在还是将心思放在那些未来会走到自己对立面的谋士名将身上为好。
身为主角,他肯定是先礼后兵不会将那些人赶尽杀绝的,毕竟做人要大度,只要跟在自己身边一切都不是问题。
具他得到的消息,现在在洛阳城中的名士可还不少,虽然大部分都在袁绍身边,但是只要将袁绍灭了,还愁接受不到那些谋士吗?
听说那些谋士们的长相不比他身边这些没人差,听到到底不如见到,还是加快速度直接进城为先。
丝毫不管马车中几个身份尊贵的皇室之人受不受得了这等颠簸,这几年身边美人不断早就荤素不忌的董卓现在一心想着京中的美人。
只是,陷入自己美好想象中的董卓不知道的是,他期待已久的谋主李儒可能不是他想的那个李儒,毕竟演义中的李儒和现实中的李儒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啊。
在《三国演义》之中,李儒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看人的本领一流,要不是董卓死后被人杀死,以后作为可能不比诸葛亮差。
可以这么说,要是演义中的董卓听了李儒的建议和吕布打好关系,最后王允的美人计能不能得逞还要另说。
董卓不死,天下到底会是几分就说不准了,非常清楚李儒这个谋士对他的重要性,所以董卓才特意和宫中的宦官结交甚至毒杀了灵帝,只为了能早些进入洛阳城。
但是,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的是,历史上的李儒完全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李儒是什么出身?
博士。
汉末的博士是什么?
那是专门做学问的,不是搞政治的!
所以说,身为一哥做学问的行家里手,李儒是一个在政治上完全投机取巧的人,非但没有什么治国方略,连人品也不怎么样。
史书记载,在董卓进京之后,李儒发现这是条不可多得的金大腿,二话不说直接抛弃了先前提拔他的少帝一脉直接投向的董卓。
好歹做学问的名声在那儿摆着,董卓也算得上是礼贤下士,于是乎,这背主求荣的李文优摇身一变变成董卓的座上宾。
只这一点或许不值得让他被人唾骂,毕竟三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主上不合心意了转身走人的比比皆是,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推书 20234-09-08 :[综]在本丸的那些》:本书总字数为:636613个《(综同人)在本丸的那些天》作者:猫云好书尽在 文案夏目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被一只黄白相间的小狐狸式神改变从此,夏目的生活中多了一群各有特色的刀剑付丧神其中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