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古代架空]——BY:放鸽子

作者:放鸽子  录入:07-08

  陆辞则不同。
  他从来不会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运气,也不相信自己实力能比才华横溢如朱说、柳七等人来得强横,那他的依托,就是丰富至能临场不惧的应试经验,海量做题来训练做题思维和速度,模拟考场以适应环境的战术,以及琢磨人心的一点小技巧了。
  诸路州府监军的考试官人选一被朝廷定下,在人被通知的下一刻,就会护送入锁院之中,直到发榜,连家人都不得见,也就极大程度上杜绝了受人请托、舞弊的可能。
  从考试官人选确定锁院,到应解人引试日之间,还有那么一个半月的时间,被陆辞给充分利用上了。
  他通过搜集该人相关的文集和注疏,一来是复习,二来是判定其风格和喜好。
  哪怕资料不全,发行的时间间隔也不短,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陆辞注意到对方曾为《汉书》中的《成帝纪》试着写过注,尤其钟爱《孟子》,对《易经》赞不绝口,在时务方面的信息却寥寥无几后,就针对这几篇,与朱说一起在最后阶段进行了加强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下还真派上用场了。
  哪怕唯有律赋才精确地命中了题目具体语句,下笔来自然也最为得心应手,但大体而言,优势还是绝对的。
  陆辞微微一笑,倒不急着下笔,而是慢悠悠地闭着眼睛,打起了腹稿来。
  试纸就只有应举时报上的定额,也不会提供任何草稿纸,最好的情况,当然是一张都不要浪费,但凡是落在纸上的,就一个字都不要错写。
  倒不是陆辞对自身要求太高,在卷面整洁上吹毛求疵,而是因为在贡举式中,对策论诗赋的‘不考式’里,犯‘涂’‘注’‘乙’都有明文要求。
  错用字,误用字,或脱字,都会被判定为犯点抹,根据所犯错的数量,轻则降等,重则被无情黜落。
  陆辞当然不愿向那些头回应试的真正菜鸟一样,急急忙忙地下笔。
  在他看来,哪怕灵光一现再可贵,也比不上稳打稳扎。
  等陆辞终于将腹稿打得完美无缺了,才不急不慢地提起笔,润笔,蘸墨,在卷首认认真真地写下家状上的内容,且不忘在答卷开头,按例在两行中,单独写上“奉试”二字。
  之后将格诗的题目抄了一遍,才挑了其中一字为韵,工工整整地作了一篇五言六韵。
  陆辞虽写得颇得夫子们称赞的一手好字,可真正在贡举时,他所用的,却不是最具神韵、潇洒漂亮的那种,而是最工整刻板,整洁易读的那种。
  也就是他拿来抄写自己公卷的那种字。
  此时还不存在誊抄制度,批卷考官看到的,就是考生写下的文字了。
  而需要考官批阅的卷子,何其之多?单是一位考生,就有近百张试纸,就这还不包括公卷在内。
  一天看下来,定已疲惫之至,再遒美健秀的字,一旦需要其费心辨认着审核,恐怕也只剩恼火了。
  “炎德侔三代,文章叹烬余。千金期重赏,诸郡购遗书……愿观新四部,清禁直明庐。”
  作完后,陆辞又复读了五遍,每读一句,就在心中将试卷犯不考的条例过了一遍。
  确定没出现漏写、不压、重叠、落、少剩官韵等致命错误后,陆辞满意地落下“涂、注、乙无”后,就将它放在案桌左侧容墨晾干。
  而在这个时候,全部其他考生都还停留在省题诗上,包括‘灵光闪现’、早于陆辞下笔的那些,还在满头大汗地修改自己犯的涂抹和官韵相关的错误——废弃的试纸,都已在身边堆了好几张。
  陆辞一边盯着《尧舜性仁赋》的命题,还以食指蘸了点事前做好、被允许带入的薄荷膏,抹在了耳后。
  等清清爽爽的小刺激带走了些微的疲惫感,就开始打赋的腹稿了……
  似陆辞这般镇静从容、胸有成竹者,此时的初试场上,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
  差距不止是在才学上的,而多在心态上。
  学识太差的,此刻不识题,自然无从下笔;粗心大意的,漏写官题,最后便是白费功夫……
  哪怕是跟陆辞一起重点学了这次命题出处的朱说,也还未从初考焦虑症中摆脱。
  他看到这命题时,先是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惊,对押题准得离奇的陆兄,简直要钦佩得五体投地了。
  这要是别人遇上这等巧合,怕都得在心里嘀咕几句,怀疑陆辞是否行下了预买题目之举。但放在对陆辞惯来是无比信任的朱说身上,就压根没往那上头想了。
  一想到陆兄就跟自己一样,坐在这个考场的某处,如平日在陆家一同学习时一般……
  朱说不知不觉地,就冷静了不少。
  然而待他重拾部分心情,又因太急于下手,一不留神手抖犯下涂抹的错,白费一张试纸。
  但要不舍了这张试纸,就是明确的降等了。
  这才是第一天的第一场,谁知之后会如何?
  朱说都不需做任何权衡取舍,毫不犹豫地弃了那张,重新启头。
  这回终于未犯大错了。
  ——这还是幸亏有陆兄啊。
  朱说忍不住想。
  陆兄哪怕在平日练题时,也强迫他时刻牢记写上答卷时必得小心的,诸如‘谨对、奉’的内容。
  久而久之,朱说自然就养成了一切练习都当正经考试的严谨态度。
  这下哪怕有些紧张慌乱,潜意识也没漏过这些。
  等朱说落完最后一笔,就听到隔间的人忽“呜”地叫了一声,紧接着传来桌椅被推开的响动,再是小声呼喊。
  朱说不禁一愣。
  他不可避免地被分了神,侧过头去看那隔开两人的木板。
  当然是什么都看不到的。
  但听觉受到的影响却不大,于是,朱说很快就听到了被召来的巡铺官的小声说话,再然后是什么东西被拖动的声音,接着,就是一阵人腹里传来的“咕咕咕”伴随的“噼里啪啦”的落水声……
  那气势磅礴,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朱说震惊地睁大了眼:“……”
  哪怕此时还什么都闻不到,也看不到,但光听着这不小的动静,朱说都能完整地想象出情景来。
  鼻端仿佛闻到一阵让人头皮发麻的恶臭,饶是年少老城如他,也难以淡定了。
  相隔颇远的陆辞,则半点听不到这些异动,自然也不知朱说运气相当不好,竟然能遇着个闹肚子的隔壁考生。
  更无奈的是,能靠一幅图就写得出一篇使人身临其境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朱说,想象力之丰富可想而知,这下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就更大了。
  陆辞这可谓顺风顺水,时间才过去了一半,他就已效率极高地完成了这首律赋,正慢条斯理地进行着审查。
  无论是诗赋论,都是只定字数下限,而不规定上限。
  省题诗还好,占重在三者中最低,是广为人知的不受重视;赋最重,然而出题范围极广这点,就限制了不知多少人的发挥,加上点抹细碎,条约绰兮,规矩甚多,要成佳作,字数就难多起来。
  陆辞也清楚,但凡是写文章,可从来不是越多就越好的。
  最重要的是,一场解试在限定的时间段,考题较省、殿试都要多上不少。
  受时间限制,要具体分配到三项头上,那哪怕是再大胆的考生,也不敢太过侧重一项,以免最后时间耗尽,无法答完。
  今天的这首赋,陆辞却自认为,非但一气呵成,再读起来,还感觉写得挺不错的。
  这对他而言,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往常要他回看自己的作品,通常都感觉与酷刑无异。
  这会儿倒还能欣赏得动了……果然是占了命题熟悉的便宜啊。
  陆辞美滋滋地舒展了一下上身,根本不忙着继续下笔,而是先征得巡铺官的同意后,就倒了一杯存放在孔明壶里的解暑汤喝。
  巡铺官听完他的要求,脸上起初是一片空白,以为自己幻听了。
  这么多年来,他处理惯了考生的诸多事况,可这么个悠闲又从容,把考场当自家一样的,却还真是头回见。
  凉丝丝,甜滋滋的汤水一下肚,又活动开了僵硬的十指和发酸的肩臂,陆辞才在巡铺官一脸难言的复杂注视下,心情颇好地琢磨起了最后的论该如何写。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借用自《岳阳楼记》的那几句我就不再列了,你们都懂的。
  1.具体哪天考哪场,我并没有查阅到相关的参考资料。
  只是从开封府天禧二年的封弥顺序来猜测的“望依南省例誊录进士试卷,及前一日先进诗赋论题目,御笔点定”《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五之二《发解》
  如果有对此更为了解的亲,欢迎指正,我真挺好奇的……(电视剧就算了)
  2.《求遗书于天下诗》,《尧舜性仁赋》和《易简得天下之理论题》的出处正如文中所列,这也是嘉佑四年的殿试考题。
  3.省题诗=格诗。之前好像有提过。这章一度混用,我就再强调一次好了w
  4.文中的诗句借用自嘉佑四年及第进士杨杰的《御试求遗书于天下诗》
  5.律赋和策论命题正如文中所说那般,天马行空毫无规律可言,是由考试官所拟定的。虽然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张知白开始提出要限制诗赋命题的范围,范仲淹在庆历四年(没错就是写岳阳楼记那年)也提过要限制在九经、诸子和史内出题,但直到元祐八年5月27日宋哲宗采纳苏轼的意见,才真正进行限制。
  6.‘涂’=涂改
  ‘注’=注释或者添注
  ‘乙’=勾转倒误
  奉要写在答题前,最后要自己数上一共写了多少字,写下来,再写上‘涂’‘注’‘乙’的总共字数。一旦作伪或者遗漏,后果很严重……
  7.不考式:犯不考式者,即不予录取。
  每个时期的不考式条例不同。拿仁宗庆历四年的举例,一共有十五条,后来高宗时期更加具体了一些。
  《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六的《贡举杂论》中提到:
  策论诗赋不考式十五条:策一道内少五字;论诗赋不识题;策论诗赋文里纰缪;不写官题;用庙讳,御名;论少五十字;诗赋脱官韵;诗赋落韵或用韵处脱字;诗失平侧(脱字处亦是);重叠用韵;小赋内不见题意;赋少三十字;诗韵数少剩;诗全用古人一联;诗两韵以前不见题意。
  8.点抹
  南宋高宗颁布的《绍兴重修通用贡举式》,《礼部韵略》附《贡举条试》记载:
  抹包括文理丛杂,文意重叠,误用字,脱三字,文意不与题目相关,诗赋重叠用事,诗赋不对等二十条。
  点包括错用一字,脱一字,误一字,赋少五字,论少十字,诗叠用一字。
  关于处罚,按照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的旧例,大致为‘脱误三字为一点,三点为一抹,降一等;三抹九点,准格落’。惩罚是非常重的。
  9.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才开始解试誊录,大中祥符八年则开始了省试誊录,在这之前,只有殿试有。
  按照本文时间段,此时的解试只有封弥(糊名)
  无论是誊录还是封弥,都是从殿试开始,再逐渐推广到省试,最后才是解试的。期间要花个好多年……不要见怪。


第四十四章
  在考场里还有解暑的闲情逸致的人,显然只有陆辞。
  吴永自打翻开题目的那一瞬,就已汗如雨下了。
  对赋的命题,他略微有点印象,题意却完全想不起来了。
  而格诗和论的命题,更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根本不记得出处。
  他家为一县豪富,又为家中幼子,可谓受尽千恩万宠。
  上有个能干兄长继承家业,吴父却不甘心吴家仅为商贾,便将希望寄托在自小就机灵的幼子身上,盼他出人头地,高中进士。
  可吴永虽有些小聪明,却懒惰得很,哪儿吃得起寒窗苦读的罪?这些年来能受先生夸奖,全靠寻那些个衣食不继的寒家学子们做代笔罢了。
  真到了解试的时候,但凡有些才学的,都不可能冒着一旦被查出后、非但要受牢狱之灾,还终身不得应举的风险来替他代考的。
  而没有真才实学那些,吴永又何必去花重金雇他们替名?
  偏偏平时他颇得夫子们嘉奖的成绩,更使吴父对他寄以厚望,导致他骑虎难下,唯有最后几个月里潜心恶补,再与一干狐朋狗友凑钱,找人带巾箱本进来了。
  万幸入考场时,监门官的检查并不算认真仔细,只敷衍地随便瞄了几眼,就放他们进来了。
  只是将巾箱本带进来后,终究不是那么好翻阅的——生得一双利眼的巡铺官们一直在走来走去,凡是有些许异动的考生,都会立刻察觉。
  哪儿做得出翻书这么明显的举动来?
  吴永他们事前也预料到如此场景,商量一阵后,发现最好的时机,只有在集体上请时。
  所谓上请,便是以‘有疑’为由,向主司进问题意,请其明示题目出处,予以解说。
  正常情况下,即便此举可能迎来旁人耻笑,主司也不会轻易拒绝的。
  当他们被引至别屋,听主司讲解题目时,便远离了巡铺官的视线,也就能围作一起,隔绝开主司视线,轮流作中间之人、迅速翻阅小抄了。
  吴永清清嗓子,将巡铺官引了过来,恭敬有礼道:“此题颇渊奥,鄙人欲问尧舜为一或二事,出自何典,好用其字,可否请问主司?”
推书 20234-07-08 :孤有了,是摄政王的》:简介:(入库时间2020-07-08) 晋江VIP2020-07-06完结总书评数:589 当前被收藏数:3379初来乍到,一时不慎,曦太子揣上了摄政王的崽。可摄政王不是好人,所有人都说他要干掉太子,自己上位的,为了自己和崽的安全,曦太决定试探。安公公:启禀殿下,两枚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