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缘----白日梦

作者:  录入:03-14

蟒缘
作者:白日梦0号

文案
沐华年幼时救起一条大蟒,成年后又为蟒蛇幻化的苍绝所救,恩情变成友情,友情又渐渐变成了爱情……

内容标签: 灵异神怪

主角:沐华苍绝

 

第一章

春分之际,恰值杏花开满枝头,远远望去,犹如一片淡粉的烟霞。杭州城外二十里处的沐家庄,内外遍植杏树,此时便笼在这一片烟霞之中,真个儿如梦似幻,好似仙境一般。杏花烟雨江南,指的合该便是这般景色。
江浙之地素来富庶,因无西北边患之苦,百姓甚是安居,便是普通人家,也是粉墙雕饰,极尽雅致,这沐家庄乃是杭州府数得着的大户,庄主沐琛更是江南武林中领头的人物,苦心经营三十载,置下这一片基业,其气象规模又岂是寻常百姓家可比。整片庄子倚山而建,前后五六进院落,院中套院,雕梁花窗自不必说,单是那院中栽植的奇花异草,等闲人便终生不得一见。饶是如此,沐琛毕竟只是一介布衣,再是有钱,又岂敢逾越礼制规法,将自家庄子建得如同皇宫一般,让有心人传出去,岂不是自找麻烦,因此上只在细微处下功夫,不求奢华,但要个「雅」字,寻来奇石古木,建出诸般亭台楼阁,营造出一片江南山水,美不胜收,而今竟成了杭州府有名的胜景之一,每年单是拜庄赏景之人便如过江之鲫,观赏过后传颂一番,不免将沐家的名声又抬高几分,当真是大大有名。
此时虽是初春,天气尚带几分寒意,却已不似冬日般阴冷,日头落在身上更是暖暖的,只着一件夹衣便可。沐华一早便穿着母亲为他新制的夹袄在院中练功,几趟拳脚下来已身上见汗,索性脱了外衫,只着件丝制中衣,将那新学的剑法再演上一遍。
老庄主沐琛正端坐柳下喝茶,他这几年已不大过问世事,内外家务统统交与儿子媳妇打理,每日只调教孙儿为乐,这时见年幼的孙儿不到两日功夫便将传授的越女剑练得似模似样,不由大是高兴,捻须微笑。
「华儿,且歇歇再练。」
听到祖父招呼,沐华一个收势止了剑法,向柳下纵身扑去,趴到沐琛背上,搂着爷爷的颈子撒娇。
「爷爷,我这套剑法练得可还行吗?」
「不错不错,我的孙儿当真聪明。」
沐琛连连称赞,将沐华搂进怀中疼爱。
沐华乃是沐家长孙,生性聪敏,自幼便极得祖父钟爱,在沐琛亲自调教下,小小年纪已将沐家的根基功夫学了个七七八八,让人如何不高兴。
「你那两个弟弟若有你一半勤奋便好啦。」
沐琛一边拈块点心给孙儿,一边叹道。
沐华乖巧吃着点心,并不做声答话。他是原配所出的嫡长子,生母林氏乃巨商之女,秀外慧中,教养出的儿子也是眉目秀雅,知书达理勤勉好学,那两个弟弟却是偏房所生,姨娘孙氏是河北威武镖局镖头之女,读书识字不多,又生就一副泼辣脾气,将两个儿子娇纵得甚是不堪,故此便入不了沐琛法眼。这沐老爷子平日里便对孙氏诸多不满,这时见沐华已将一套剑法使得有五六成火候,那两个孙子却连趟拳脚也练不全,一面暗暗生气,一面不免将这嫡孙并儿媳林氏又疼上几分。
「今日便练到这儿吧,中午跟爷爷这儿吃了饭再去念书。」
眼见已近午时,沐琛吩咐下人备饭,见沐华吃完一块点心又去拿第二块,忙拦到,「莫多吃,待会儿有新鲜的野鸡肉,仔细吃不下饭。」
沐华甚是乖觉,将点心放回去,央求道:「爷爷,再去打猎的时候带上我吧。」
沐琛笑道:「你娘说穆先生这几日正教你念论语,你何时背会了爷爷便带你去。」
「论语我已读了一半,再有机日便可背全,爷爷到时可一定带我去,我要亲手抓只野鸡给娘尝尝。」
「那是自然。」
用过午饭,沐华自爷爷的偏院告退出来,回林氏同他居住的落梅院里歇中觉。
因是中午,下人们都去吃饭,院子里静悄悄的没什么人,沐华走到自家卧房前要推门进去,忽听正厅里传来父亲沐源的说话声,不由奇怪,想父亲平日里对待他母子甚是冷淡,等闲难得来落梅院一趟,今日怎的过来?他小孩子心性,甚感好奇,便放轻脚步走到厅外偷看。
因身量小步子轻,又兼轻功已有几分根基,这时小心翼翼贴着门缝看进去,竟也没让父亲察觉,将厅内情形看了个一清二楚。
「这笔银子你给是不给?」
沐源已在此坐了半日,见妻子始终不松口,不耐烦起来,厉声质问。
林碧荷坐在对面凳子上做着手中绣品,耳听丈夫怒声渐起,却做不见,头亦不曾抬,只淡淡道:「这笔银子不是小数目,须得禀过父亲,他老人家若准允动用,我自然命账房拨给你。」
沐源听见妻子将父亲的名头抬出来,立刻便是一惊,脸上瞬时变了颜色。
林氏这时才抬头扫他一眼,问道:「怎么,不敢让父亲知晓你这笔银子的用处吗?」
沐源让妻子这样奚落却不敢反驳。当初他不顾妻子反对,执意将沐家在城南的酒楼交给偏房孙氏的兄弟打理,岂知这孙子才压根儿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将个好好儿的酒楼折腾得一桩买卖也无,这小舅子偏还爱招些狐朋狗友,隔三岔五来饮宴一番,赊下好大一笔债务。沐源知道父亲素来看不上孙家人,不敢让父亲知晓,便寻思着暗里自账房挪出笔银子将亏空填上,却奈何在管账先生处碰了钉子。
须知沐家能有今日局面靠得全是林氏之功,那沐华的外祖父乃是杭州有名的巨贾,只林氏一个女儿,临死前将千万家财做了陪嫁送到沐家。林氏自幼耳濡目染,精于商道,几年间将沐家的田产并林家的铺子经营得头头是道,便是沐琛也要对这儿媳敬上三分,将沐家财帛尽数交由林氏打理,那沐家大大小小的铺子里的掌柜执事均是林氏自娘家带来的旧人,管总帐的何先生更是看着林氏长大,既是主仆,亦是亲人,眼见得姑爷专宠孙氏,冷落自家小姐,如何不怒,却因上下之分不敢造次,这次见沐源又要给孙家填银子,实是气愤不过,想拿沐家原不过几百亩田地,如今这万贯家财哪样不是林氏带来,却要被人这样糟蹋,怒上心来,只对沐源推说这笔银子数目太大,不敢作主,非得讨得老太爷或夫人示下才可,逼得沐源不得不向妻子讨钱来。
沐源被冷落半日,知道讨不了好去,冷哼一声,阴沉着脸拂袖而去。
林氏见丈夫去得远了,垂下头,泪珠儿一颗颗掉下来,落在绣品上,打湿刚绣出来的一朵红梅。
她嫁入沐家十一载,除头一年同丈夫相敬如宾外,余下便如同陌路一般,待孙氏进了门,日子越发难过起来。林氏幼承庭训,端庄自持,虽出身商贾之家,却宛然是个大家闺秀的模样,哪里争得过孙氏的妖娆妩媚,且那孙秀英亦会得几手拳脚功夫,时常缠着丈夫讨教,输了便百般奉承,将沐源哄得云里雾里,便愈发觉得林氏无味,渐渐疏远了去,也幸得林碧荷生下沐华,有个盼头,不然的话,只怕境遇更加不堪。
想到儿子,林氏擦干眼泪,继续绣那饰满梅花的腰带,只想过几日沐华十岁生辰让他系上,高兴一番。
待父亲走得远了,沐华自墙角走出来,也不回房,径直出了院门,从庄子后角门溜出去,上了后山。
他年纪虽小却已懂得不少事,亲眼所见耳中所闻,自是早已知晓父母不和,但像今日这般见母亲哭泣还是头遭,只觉心里闷闷的,这午觉也睡不着了,索性到后山来散心。
午时的日头甚是暖和,沐华走到半山腰已觉燥热,便找树下干净的地方做了歇息,靠着树干往上看,只见一树杏花正开得如火如荼,随手捡块石头往上扔去,砸到树枝,便见枝头一颤,大捧大捧的花瓣飘飘洒洒落下来,微风一吹,漫天飞舞,好似落雪一般,煞是好看。他看得舒畅,心中憋闷便少了几分,立时便想折几枝花带回去给母亲赏玩,也让她高兴高兴,莫再哭泣,然又一转念,这杏花庄子里多的是,不见什么稀罕,倒是山顶有几株野樱,那花瓣层层叠叠,比杏花还要好看,不妨去采些来。想到此,当下跳起来往山上走去。
江南山势大多和缓,便是山顶也不难爬,沐华手脚伶俐,小半个时辰便到了山顶,果见两三株樱树正开得似云锦彩霞一般,大是高兴,便要上前摘花,才走得几步,却见树下盘着一团黑黢黢的物事,正蠕蠕而动,当即吓了一跳,止住步子细细打量。
只见那东西长着一身黑漆漆的鳞片,在日光照耀下泛出微光,乍一看,竟好似墨玉一般,光洁润泽,水桶般粗细的身子蠕动中露出一颗斗大的脑袋,一双漆黑晶亮的眼睛嵌在上面,似两颗墨晶,瞳中映出沐华的身形来。
原来是条巨蟒,沐华认清何物,暗吃一惊,这江南虽也有蛇,却都是竹叶青菜花蛇之类的细小之物,从未有过这般巨蟒,也不知它自何处游来,当真罕见。他又是害怕又是好奇,竟忘了逃走,呆呆站那儿观看。那蟒也奇怪,动得几下便不动了,只盘着休息,好似死了一般。
沐华等了一会儿不见它动,好奇心上来,竟连害怕也压过了几分,蹑脚走近几步细看,近前才看出端倪,只见蟒头上一道裂口,似是被利刃所伤,从额头斜劈下来,险些便伤到右眼,正汩汩流出血来,撒得身上到处都是,只因蟒身墨黑,站得远了便看不大出来。
「怪不得动也不动,原来是受了这般重伤没有力气。」
沐华见它无力伤人,胆子大起来,绕着走了几圈,又奇道:「你长得恁般神气,想必力气也大得很,谁人有这手段伤你?」
那蟒似有灵性,听见沐华这话,眼中闪过一股怒气,侧过头去不理。
沐华见它这样,好笑起来,自怀中掏出个白瓷药瓶道:「这是我家传的疗伤密药,止血疗伤极具功效,今日且给你用上一用。」
这伤药是沐琛怕孙子玩耍时受伤,特意放了一瓶在他身上,里面尽是些名贵药材所配,让沐华一股脑倒在蟒头伤口上,立时便止住了血。
沐华只觉这蟒生得既威风又漂亮,这时害怕尽去,搬块石头坐在一旁细看。
过得盏茶功夫,那蟒似缓过力气,倏地抬头向沐华点了几点,如人颔首道谢一般,接着便展开身子,七八丈长的蟒身扭动几下便游下山顶不见了。
沐华眨眼间不见了蟒踪,不由意兴阑珊,拍拍屁股站起,抬头看,只见日头竟已向西偏了好大一截,当下失声惊叫,「糟糕,忘记听穆先生讲书。」
急急上树捡几枝樱花折了,一路奔下山去。
一入冬,百物凋零,便是江南也只剩下松柏之属才见苍苍郁郁的一抹绿色,那满园的杏树早已不剩一片叶子,惟有光秃秃的枝丫伸展着。
在这落梅院的一处角落里,一块太湖石挡住阳光的地方,却竟然还开着一丛淡紫色的花,花朵茶碗般大,层叠的花瓣甚是漂亮,似极茶花,那金黄色的花蕊更是夺人眼目,且发出阵阵异香,极是好闻,往跟前一站,香气扑鼻而入,倒有些像陈年老酒的味道,闻久了,竟似醺然欲醉一般。这日天气和暖,倒有些似秋日,一只蜜蜂不知自何处飞来,一头扎进花蕊中吸蜜,还未眨眼间,又突地一个跟头摔了下来,掉在花梗横出的一片叶子上,动也不动了。
「这蜜陀花的花蜜也是你采得的!」
沐华眼看着小蜜蜂死了般僵直不动,一面轻笑,一面拿了葫芦做的水瓢,将一瓢清亮红润的液体细细浇在花根处,闻那味道,竟是上好的女儿红。
「少爷,」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走到沐华身后,恭敬唤到:「都照您的吩咐办好了。」
沐华放下手中物事,转身问道:「穆先生对那宅子可还满意?」
「两进的宅院,比穆先生原来那几间破屋大了一倍,还有什么不满意,穆先生欢喜得很,直说这学生没白教,又道这份礼太贵重,只怕生受不起。」
沐华笑道:「穆先生自我八岁起教我读书,如今整整十年,一栋宅子又有什么生受不起的。」说完看向青年,「阿越,上路的东西都备好没有?」
沈越忙答:「少爷放心,笔墨书籍都已收拾好,盘缠准备了二百两银子和五十两金子,何管事又给了我一张一千两的通德银号银票,足够咱们在京城里住上三五年。就是衣服还没备齐,清姨已收拾出来两包,还有一包要今晚才拾掇得出来。」
「只是赴京应试,待到明年春闱试毕,顶多四五个月光景,带那么多衣服做什么,几件换洗也就够了。」沐华皱眉,继而苦笑:「清姨莫不是要我将整个衣柜搬了去。」
「这是什么话,出门在外这些时日,不多带些衣物怎够你俩换洗。」
说曹操曹操到,一名三十许的女子踏入院门,向沐华并沈越训道:「这一去几有小半年功夫,冬夏春三季衣裳可不得备齐,现在嫌麻烦不肯带,到了京城没衣裳换洗可别埋怨我。」
这中年女子名唤清灵,是林氏带来的陪嫁丫头,主仆二人情似姐妹,她看着沐华长大,心里只当这少爷似自家子侄般,林氏三年前过身后更是代为照看沐华一应饮食起居,宛如林氏在生时一般无二,沐华亦从不将她看作下人,只当长辈对待,这时哪儿敢回嘴,只恭恭敬敬听着,末了赔笑道:「清姨说的是。」
清灵这才点头微笑,又冲沈越道:「阿越,你这一路上可仔细着,少爷不肯带书童,护卫也只带你一个,鞍前马后的差事少不了,你可勤快着些,莫要偷懒,路上事事小心,都说北地贼人多,可千万莫让人伤了少爷。」
阿越忙垂头受教,连连称是,却听得沐华一阵苦笑,「清姨,我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便要你这般担心。」
清灵闻言眼圈一红,「你那身功夫若还在,我何用担这份心,你现在这副样子和个文弱书生有什么不同,碰上个会些拳脚的毛贼便能要了你命,若非阿越武艺练出了师能护着你,我死活不放你出这远门。」
提及旧事,沐华胸中一痛,面上却不带出来,只笑着劝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非失了一身功力,我又怎会弃武从文考中这举子,赶明儿赴了京试,我考中个进士回来,不一样的光耀门楣。」
「这倒是,」清灵擦了眼泪道:「小姐泉下有知你这般出息,也必是欢喜的。」
沐华怕她又哭起来,忙岔开话题,「清姨,我走后这些日子烦劳你照看这几株花草,那蜜陀花每三天浇上一瓢女儿洪,千万莫忘了。」
清灵白他一眼,嗔道:「清姨还用你嘱咐,那花儿是小姐心爱之物,从西域得来那么一大包种子也只活了这几株,我忘了吃饭也忘不了它去。」
正说着,一个青衣仆役走过来向沐华禀道:「老爷请大少爷去书房说话。」
自沐琛死后,这梨香院便空置下来,三年孝期一过,沐源便命人拾掇出来改作了自个儿的书房并练功之所,此时他端坐书桌后喝茶,孙氏亦陪在一旁,夫妻俩正自说笑。
沐华一进书房便见孙氏贴在父亲身上,语音娇媚,因保养得当,虽已三十六岁却显得甚是年轻,再敷上浓艳脂粉,便如二十许少妇般妖娜。沐华自来便觉女子当如母亲般清雅端庄,于这姨娘实在厌极,便只向沐源请安问好,看也不看这孙氏一眼。
孙氏自林氏死后不久便被扶了正,现下已是沐家庄的正经主子,奈何沐华眼里无她,林氏自娘家带来的一干仆役亦唯这小主人是瞻,对她殊缺几分尊重,肚里早憋着火,这时见沐华这等神态,脸上便带出颜色来,向丈夫狠狠递个白眼过去,暗讽他这父亲竟教训不了自己儿子。
沐源心下明白,却只做不见。沐琛死前言明沐家庄全数产业交与嫡孙,林氏又苦心作下种种安排,现今管事的人并账目大多由沐华把持,他如何敢得罪这儿子,更何况沐华已有功名在身,不定过几日便中个状元回来,因此上更加忌惮,此时和颜悦色道:「行囊可都收拾妥当?」
沐华由祖父带大,于这父亲情分极淡,今日见他这般殷殷垂问,竟甚是不惯,愣一愣才答:「是。」

推书 20234-03-14 :心头宝----靠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