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番外——青衣成白

作者:青衣成白  录入:04-27

文案:

海晏河清,这是他的理想;

死后骂名,这是他的人生。

冠盖满京华,这是他治理的天下。

斯人独憔悴,这是他残喘的年华。

他身份尊贵——元后所出嫡子,出生不久就被封为太子。

可惜,既然称他母亲为元后,那就是他的母亲没有了。

他的父亲并不缺嫡子,因为他的皇父的第二任皇后就是皇长子的娘。简而言之,某种意义上来说,皇长子亦可称嫡长子。第二任皇后不但育有皇长子,还育有皇七子,皇十一子,皇六女。他皇父的第三任皇后育有皇三子,皇五女。他的皇父第四任皇后育有皇五子,皇十一女。

他的皇父三十九子三十一女,嫡子六个,嫡女三个。他身为亲母早逝的太子,身份总是有那么一些尴尬。

第一卷

第一章:一梦千年

也许是刚睡醒的缘故,少年目光有些呆滞,迷茫。

内侍们心中是有些诧异的——往常主子不会如此烂漫慵懒而且不设防。他们是奴才又不是臣子,主人需要的的便是他们的识趣与机灵。

少年漫不经心的看向替他更衣的内侍,目光中的迷茫已经渐渐退去,化作平和。

“我睡了多久?”少年淡淡的问道。

“回主子,半个时辰。”内侍恭恭敬敬回答。

少年敛眉,袖手不语。

随后,他慢慢踱到窗前。

少年一站就是半个时辰,其间没有说过一句话。

内侍可有些吓坏了。

这位主子可是圣上的宝贝疙瘩,身子骨又不怎么健壮,就这么不说话站在这儿,很显然是生了皇七子的气。

内侍苦逼兮兮的,这皇子间的事他们谁敢道是或者不是,他只能小心翼翼的说道:“爷还是放宽身子的好,真要坏了身子,万岁爷不得心疼。”

少年默不作声。

“爷?”内侍再唤。

少年微微回头,声音平静安和:“传饭吧。”

“看来朕赶得很巧,正好朕也没用膳,一道吧。”皇帝突如其来的的声音吓了内侍一跳,少年太子却没有太大的吃惊,他徐徐回身,端端正正拜了下去:“子臣恭请皇父圣安。”

他行礼到一半,皇帝已经将他扶住,笑呵呵道:“玉儿就是性子太过方正,你我嫡亲父子,那用见外。”

少年微笑着颔首,温柔雅致,矜持端华。

少年生的实在是好,气质更是上佳。皇帝在旁边越看越满意,心中暗暗想到,如此雍容秀雅的孩子,又一向孝顺恭和,偏偏被后世那些龌蹉小人传的极为不堪。真真是令人气愤。

皇帝温和的轻抚着儿子的肩头。少年依旧微微笑着,端庄矜持。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父子坐在一处,父慈子孝,端的是羡煞旁人。

净手,更衣,摆饭,食不言寝不语,父子二人没有多说一句话。

第二章:父子

一直到崇寜帝走了,少年才微微放松下来。

在他的记忆中皇父待自己一直可是没有多客气的。据说是他的母亲段氏使了手段才抢走了本该是贤妃(第二任皇后张氏)的后位,又在临死前设计皇帝让他成了太子。

皇帝对他一直冷冷淡淡,更是在崇寜四十一年以他窥探帝踪为由废太子。他的人生伴随着三废三立最终登上帝位,在他登帝前的四十八年里他的人生少有这样温情脉脉的时候。

他微微阖眸,思考着前因后果,得出一个很不可能的可能:他的皇父和他一样,重生了。

想到这里,他微微笑了笑。

罢了,该怎样还是怎样。如果皇父真的重生了,他自认从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事,也不害怕他怀恨。就算他真的要怀恨,兵来将挡罢了。

他不再多想,阖眸微微歪在软榻里。

崇寜帝心情很好地回到大正殿,批了一阵折子,大太监于正义进来在帝王耳边道:“陛下,良妃娘娘生了,皇十九子生的很是健康。”

皇帝孩子实在是多,若不是良妃娘娘家世颇好,又颇为受宠,于正义这事儿非得等帝王忙完这阵子再说。

崇寜帝勤政,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敢惹,于正义也是看皇帝心情好,这才来试探一下。

皇帝微微颔首,吩咐:“良妃育子有功,寻旧例赏下去。”

于正义应了,还没走出去却听帝王道:“太子身子不太好,大约此时正在小憩,沿途传旨声音莫要太大。”

于正义忙诺诺。

其实大太监心中正在拼命吐槽,陛下,您这是养儿子还是老娘啊。太子太子,只怕其余十八子十四女加起来也不如太子在您心中的帝位重吧。

其实崇寜帝还真是这么想的。他前世生前英明,死后尊荣。史书上平起来也会道一声千古一帝,但他自己却是知道自己前世临死前有多狼狈。

被众子和朝臣联合害死,死后连尸体都被分解,葬在帝陵中的竟是一具替身而已。反倒是太子从未参与过这些事。

他不喜欢太子生性酷厉,不想却是他这个被他下评语生性薄凉,酷厉阴鸷的儿子不曾对他下过手。

他重生回来时正是一年前,他对那帮如狼似虎的儿子实在是不耐烦,于是招了还算气顺的太子前来侍疾。

这一侍疾皇帝的爱意一发不可收拾,这么多儿子他眼里就只有一个太子了。

其他皇子皇女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要知道这一侍疾就是天大的好处,他们也都去了。

事实上这一年来未重生版的太子殿下惶惶不安,他还年幼,虽然老城到底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他这个眼睛从来不多放在他身上的老爹别是有什么幺蛾子吧?

所以,这一年来他本就不咋结实的身子骨越发单薄,这不,被皇七子刻薄了几句他心事又重,病得有些重,这才换上了重生版太子殿下。

天家父子,总是先君臣后父子,所以弄得君臣不像君臣,父子不像父子。

第三章:桁武

太子来请安时恰好桁武候正在和天子谈兵事,太子登时惶惶不安,历时便要回避。

这倒是常理,太子并未大婚,更未出阁讲学,自是不能眼巴巴盯着政事,不然,君父该怎么想?

皇帝反倒是笑眯眯的:“玉儿这是做什么,这里没有外人。回避就不用了。”

没有外人一句让桁武候虎躯一震,心中更是一震。

皇帝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将桁武候一脉废掉天下皆知,但他这次回来觐见皇帝口风就松了,现下竟当着太子的面如此说,看来是有心放过他司徒一脉。

桁武候归家后一家人商量过后,就等待帝王裁决。

第三天时候,桁武候就接到了圣旨。

“兹旨曰:桁武候嫡女司徒氏,系出名门,钟灵毓秀,端庄贤德,淑良恭顺,为太子妃。”

就在司徒氏一门大松口气兴高采烈时,皇后直接下了太和殿,直奔大正殿。

皇帝正在得意,专门把太子叫到大正殿,吹嘘桁武侯的女儿司徒氏如何貌美贤淑,上得厅堂入得厨房。

那倒是自然。

上一辈子的司徒氏本身是许给皇六子宋璃的,奈何还没成婚司徒一门就败了,皇六子宋璃就娶了长公主侄女王氏。司徒氏一届妇人,一生未婚,侍奉父母,恭良贞静,为史所赞。崇寜帝封其为贤德女史,光烈帝加封为贤德夫人,昌隆帝封其为贤德显恪夫人。

虽然也有政治作秀的意思,但司徒氏的优秀毋庸置疑。

太子宋玉自然也是认得司徒氏,听皇帝将司徒氏吹得天上地下无双,他不由微笑。

说到底也不过一个女人而已。

就算她比别人优秀些,也只是个女人。

倒不是说宋玉瞧不起女人,而是这个时代的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庸。

无法站在同一高度就无法平等的对话。

父子两个正杂七杂八的说这些话,皇后张氏在于正义的阻拦声里破门而入。

皇帝脸立即拉了下来。

要论前生,他那些不孝子弑父时张氏她们都死了,他并不是爱迁怒的皇帝,虽然不待见不孝子们,但对老婆们还是一如既往。前后四任皇后,最得他欢心的就是张氏,原因就是他觉得张氏真性情。

不管是张氏真性情如何讨喜,没有一个人喜欢在儿子面前被人打脸。尤其是当着嫡子的面被小老婆打脸。

第四章:元后段氏

是的,打脸。

张氏是直接一巴掌拍过来的。

宋玉脸上的惊愕那是止都止不住。

他只是微微一怔,随即脸色一沉,喝道:“放肆!”

少年眸中怒意勃发:“张氏,你敢刺驾!你张氏一门不要命了。”

宋玉一发怒,皇帝竟奇异的不生气了。

他笑盈盈的看着太子。于正义进来时就发现皇帝左脸顶着五指印,站的闲适优雅,眼中含笑,看上去又飘逸又潇洒。

尼玛皇帝已经很久没有的斗M之魂又开始燃烧了么?

不过于正义也在心中暗赞太子脑子够劲。

皇后本来还想打一巴掌来的,不想被少年一声断喝唬的后退了一步。

随后张氏冷笑一声,厉声道:“大胆,见了本宫不请安问好,如此无礼对待嫡母,太子是要干什么?”

“本宫,请安问好,嫡母?”少年声音缓慢,带着些微讽刺:“我的母亲孝敬皇后已经去世多年了。”

“张氏,你这是要含混掉我的话?”少年语音一转,转向看戏的皇帝:“至于如何处置,还请父皇堪啄。”

崇寜帝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宋玉的智慧。

几百年间的史学家评论家没有一个否定过光烈帝的智慧。

野心家,阴谋家,政治家……,光烈帝的身上有着太多的评语,正负参半,毁誉不一。

三废三立,最后成为九五之尊。

著名史学家杨京教这样授评价宋玉:崇寜时代是海,崇寜大帝是船长,青年皇四子宋玉是大副,其他朝臣皇子也只能沦为水手和打手。

宋玉设坎,连皇帝都得小心翼翼,更妄论其他人。

宋玉在这一时半会只顾着和皇后缠夹,后面又说了让皇帝处置,似乎颇有咄咄逼人之嫌,但你一深想,就知道环环相扣,退则自保,进则伤敌。就像他的人,看似无害,实则锋利无匹。

宋玉一开始喝住皇后只是因为作为子臣他看了皇帝的私密事,实在是不安全,他只能做出反应。喝止皇后很有技巧。他是太子,他是继后,身份微妙,太过刚硬则无理;太过宽和不说起不起到作用,也太过失了太子身份。也别想什么软硬刚好,世界上从来不会有那么好的事。既然决定了刚硬,他就刚硬无理到底,开口闭口张氏。张氏性子摆在那里,一旦不肯受气,自然会呵斥他。至此,他已经胜券在握。

他最后将选择权交回皇帝,看似尊敬皇帝,实则逼皇帝惩处张氏:都被小老婆当着正经儿子打脸,他必然得惩处小老婆,即使他真好这一口,也不能说出来。

崇寜帝呵呵大笑。真是奇妙的血缘关系!段氏明明没有养宋玉多久,宋玉不仅继承了段氏的美貌,更继承了段氏的性格,。

他有多久没有想起段氏了?

他的那个元后出身名门,生的美貌,一眼看过去温柔端庄,两眼就发现风华优雅。即使她一脸病容也掩饰不住的美好风姿。

当时太皇太后已经为他指了成王嫡女颍夏郡主嫡女张氏为后,他却看上了段氏。他当时还年少,坚持要将最好的留给段氏,加之段氏比张氏出身还要好的多——镇国公段铮言嫡长女。

第五章:段锦年

崇寜帝大名宋绍,孝敬皇后段氏大名段锦年。

锦年,流年如锦。美丽的名字,美丽的少女。

很快宋绍发现了自己老婆与想象中的差距。

她看上去温柔典雅,端庄无争,实际手段凌厉,心计手腕不输于他。

她看似闲适,实则无时无刻不在算计与他。

这样一个美人蛇他还敢喜欢那绝对是脑子坏掉了。

他只得把原定皇后贤妃张氏拉来凑数。尼玛虽然张氏虽然飞扬跋扈,但她至少真性情啊。

天晓得张氏真性情是什么,反正这么多年下来张氏是习惯直接和皇帝动手,皇帝也M惯了。

皇帝是真的佩服段锦年的,不然不至于她死后定谥号为敬。但佩服是对的,作为一个大男人主义的皇帝,这样强悍的甚至有些可怕的老婆他真的是敬多于爱。

更加糟糕的是这个非同一般的女人脑子里肚子里的算计全是针对他这个皇帝老公的。

不过幸好这个他自讨苦吃娶来专门坑他的老婆终于死了。

对于段氏的儿子宋玉,他一直是感情复杂的。这是他的嫡子,他这个按着礼法长大的人不可能不喜欢;但他真的欢喜不起来。

一看见他那张酷似段氏的脸,什么慈爱心肠全化作深深地蛋疼。

后世说他最爱的人是第二任皇后张氏,原因就是张氏生的孩子最多。他不置可否。

他最爱的人从来都是他自己,女人只是他生命的附庸。

他是喜欢段氏的。那个女人聪明,美貌,优雅,强大。但那个女人要的惟一他从来没有,所以他只能将他远远推开,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但那个女人真的是自己最为喜欢的女人。

他无数次在梦里梦到那个女人,他们初见时那个初夏的早晨。

美丽的少女绯衣轻敛,对他颔首微笑。

只不过他从来不愿意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深林。

人生如段,锦年若织。段锦年。

时隔十四年,美貌的少年宽袖微敛笑意矜持,时光恍若在一瞬间回朔。

第六章:皇长子

皇后错不在打了皇帝,错的是在宋玉面前打了皇帝。

宋玉是谁?

宋玉是皇帝的元后嫡子,这世上能说他的敢说他的也只有太皇太后童氏,太后小童氏和皇帝三人。张氏对他口称嫡母那简直作死不解释。

元后嫡子,哪由得她一个由妃子扶正的继后对着他口称什么嫡母?皇帝就是再混也不可能放任张氏。

天子眸中笑意加深。

“张氏大胆,冒犯于朕与太子。”皇帝微微笑着,声音放得徐徐缓缓,语调带着些漫不经心,“废去后位,贬为张嫔。”

于正义顿时骇的魂都飞了。

废后?因为太子的一句话他要废后?

不过废后太皇太后那一关能过吗?

还没等他再想其他内容,一声凄厉的喊声大吼道:“父皇不可!”

竟是皇长子闻消息赶到了。

宋瑕听得母后怒气冲冲去找皇帝就往过来赶了。

紧走慢走刚刚赶到大正殿就听到了皇帝要废后。

宋瑕听得几乎要魂飞天外。

废后?父皇竟然要废后。母后到底做了什么让父皇坚持要废后?

饶是皇帝都被皇长子那凄厉的一喝吓得一个哆嗦。

唯一没有被吓的人是太子。

太子倒也不是说有多镇定,而是以前被吼过很多次,免疫了。

不同于太子的礼仪完美,端华高贵,皇长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正直莽撞,和他老娘张氏一般,被皇帝称赞:此子性肖皇后,端的一副真性情。

太子嗤笑。

他觉得他听过的一句话真是有道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太子笑的太过大声,所有人都听见了。皇长子宋瑕见状怒喝道:“四弟,你在这里挑拨父皇母后是何居心?”

太子笑吟吟的,这个大哥比他大七个月,皇后给他看好了司徒氏,不想却被皇帝给太子聘了。皇后因为这个事生气,宋瑕应该知道。

想到这里他就开心。宋瑕既然爱装,那就装个够。悍勇正直?那就一辈子仅仅悍勇正直好了。

“母后?”太子微笑着,声音不急不缓,每个字之间的语速停顿仿佛精确量过,:“你喊错了,是张嫔娘娘“。

“你——”皇长子大怒道:“你不安好心,父皇明明就是与母后拌嘴?”

“宋瑕!”太子声音重了一些:“你先看看皇父的脸,再胡扯你不心亏么?”

推书 20234-04-27 :网配之大神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