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之末世求存(包子)上——梦之草

作者:梦之草  录入:08-24

第10章:收秋

这天,风和日丽。

正逢秋收间歇,叶明泽决定带着弟弟妹妹去山上收秋。自从他来了大兴朝后,除了时不时上山砍点柴火,几乎没在山上逛过。小说里主角常能发现一些古代还没发现使用方法的物种,他觉得他也可以随大溜试试。

其实,几个月下来,他已有所感觉,现代的多数吃食,这里都有。他不过是想碰碰运气 ,能遇上最好,没有额外收获,也能收些这里有的山货,无论怎样都没损失不是?

后山离村子近,往年农忙间只有小孩子会上山采摘水果干货。今年因遭遇旱情,大人也趁着空闲时间上山忙活。等叶明泽想起来时,后山只剩零星的果实挂在枝头。

叶家田地多,大人几乎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即使有,也要抓紧休息,以应付接下来的活计,因此家里只有小孩子馋果子吃了才上山。

近年叶家粮仓丰盈,小孩子采摘的山货,能当零食的都归他们自己,没有归公。往年可没有这个待遇,很多山货都能填饱肚子,家里哪能放任他们浪费。

这次走的远,只来了十岁以上的小子丫头,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近十个,看着乌压压一小片。

后山不高也不太大,很快,一行人就翻了过去。后山背面收秋的人就相对少些,还给他们这些后来人留了那么一点子东西。

叶明泽他们今天的目的是紫青山脉,过了后山,再翻过几个个小山头,就到了山脉边缘。这里并不算人迹罕至,村里猎户和青壮时不时会来这里打猎,人类足迹随处可见。

一行人分成两拨,大堂兄叶明海带一队,叶明泽带一队。

到了这里,就偶有伤人的野兽出没。孩子们平时都被严厉要求,没大人带领,绝不会进到这里。往常家里叔伯嫌小孩子麻烦,没人愿意带他们。今天难得进来一趟,他们都撒着欢的四处蹦跶。几个兄姐不得不时时分心看顾。

小点的几个丫头都奔向各自喜爱的果树,锦灯笼、沙果、海棠果还有蓝莓等。这里的资源其实真挺丰富。

叶明泽让明溪明江多注意下几个妹妹,他则在附近四处看看。

松子、榛子和山核桃是北方特产,大兴朝早就发现并食用。大家见到后,自发自觉地开始采摘。

转了一小会,叶明泽也没发现有什么漏网之鱼等待他的光顾。他干脆也找了棵核桃树,默默往背篓里装。

他们是早上露水收了之后上山的,等到了紫青山脉边缘,花去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等众人一通忙活,已到了午饭时间。

叶明泽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油布,铺在一块平坦的石板上。两队人拿出干粮开水,热热闹闹地吃起来。

这里来的人少,上午一行人收获很不错。

“大哥,下次什么时候来?”叶明湖有点兴奋。

“起码得隔个十天半月。你小子想得美,等下让你背着东西,走大半个时辰的山路,你就知道厉害了。”叶明海幸灾乐祸地看着自己的二弟。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叶明湖很是懊恼,他光想着多摘些山货,却没想过如何带回去。这不,收获越多,回家也不就越累吗?

别看叶明湖已经十五岁,也常下田,却没挑过重担,更不用说背着扛着重物走大半个时辰。

其他丫头小子听了,也脸现苦色。

之后,一行人是痛并快乐着,一边想少背点,一边又想多些收获。

“哎呦!”

“小妹,怎么了?”叶明泽赶紧放下手头的活。

“大哥,没事,被刺球扎了下手。”

叶明泽确定叶柳手上只被刮出条红痕后,才算放下心来。刺球?那是什么东西,没听过。叶明泽小心摘下罪魁祸首,一看,很眼熟,这不就是板栗吗?

用石头敲掉外皮,一颗圆滚滚的褐色果子就呈现在他眼前,果然是栗子。

在这颗栗子树周围看了看,又找到一些,稀稀拉拉地分布着。再往里,出现一大片板栗林。板栗个头不大,架不住数量多。就他们这十来个人,还有一半是小姑娘,根本带不了多少东西。再加上原先就采摘了不少别的山货,能带回去的板栗就更加少。

叶明泽举着一个刺球,叫过众人:“我刚才剥开这个刺球看了看,里面的果子应该是能吃的。你们看,那边的松鼠正抱着一个!”

他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否有人认识板栗,至少原主记忆里没有,连刺球也都没见过。这也不怪村民,离村子近的山上没有栗子树。远一点的,进的人少,又只顾着打猎,这种带刺又内有硬壳的很容易被错过。

“这个真能吃?这边有一大片呢!”小丫头们开始叽叽喳喳,“二堂兄,这个长得和榛子蛮像,跟它一样吗?”

“不知道,不过个头比榛子大多了,果肉应该也比榛子的大,我们砸开一个看看。”叶明泽说完用刀切开两半,就当自己从没见过似的。

松鼠吃了没事,几人还算放心地看着叶明泽拿起半个果子尝了尝:“什么味道?好吃吗?”

“生的吃起来也挺脆,粉味很浓。不知道煮熟是什么味道?我们摘一背篓回去尝尝。”叶明泽递了另一半给叶明海。

“嗯,跟土豆有点像,粉含量很高。”叶明海尝后陷入深思,“这个要是能长期储存的话,可是个好东西。”

这个时节,正是板栗成熟的时候,地上铺了一小层果子。十来个人很快就捡满一背篓。众人又开始转战其他山货。

这个地方比较偏,并不在紫青山脉入口附近,叶明泽在板栗林附近做了记号,以免下次再来找不到地方。

未时末,一行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下山时,众人苦不堪言。不管是最大的叶明海,还是刚十岁的堂妹叶雨,都背了超过自己能力的重量。

叶明泽发现自己的力气渐长,大堂兄也是。负重两百来斤还没到极限,两人相视而笑。

众人走一段,休息一段。快到后山时,叶家派了叔伯婶婶来接人。这一次出来,几乎带走了一多半小辈,家人肯定会担心。

“诶,那不是叶家几个小子丫头吗,他们去哪弄这么多山货?”后山附近收秋的人不少,收获自然不大。

“谁知道,要不你问问?”

“你咋不问?”

“这不把机会留给你吗?”说话的婶子讪讪地笑着。

不等她俩掰扯完这个问题,旁边已经有人上前询问。十来个人,背的东西少说也有一千来斤,这可是好几亩田一年的收获,大家都眼热的很。

“就在紫青山脉入口附近采摘的。”叶明海作为这一辈兄弟中的老大,这时自然由他出面。

看到来接的叶家人,大家伙坚持着的一口气也泄了,干脆找了个地方窝着休息,顺便解答村民的疑问。至于接下来的一段路,不用他们操心,叔伯婶婶们会背回家的。

围着的村民一听是那里,多数人就散了。他们不是不知道,越是深山,收获越大,可也要有那个本事和运气不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进深山的。

叶家能放心,还是因为叶明海学过打猎,叶明泽也有不错的身手,要不然,谁家敢放十来个孩子进山。

那篓子板栗分了几份,都放在背篓底部,倒不担心被发现。其他的东西山林随处可见。大伙瞧了没什么稀罕货,很快就散了。

眼看天色快黑,叶明海和叶明泽强制拉起几个坐地上不想起来的丫头小子,劳累了一天,越是休息越累,再坐下去,估计他们都该走不动道了。

最后,几个小的相互搀扶着,慢悠悠地晃回了家。

这次收获丰盛。叶老爷子翻看后,发现半数都是核桃榛子松子之类容易储存的坚果,黝黑的脸上不由浮起笑容。这些不便宜呢!等到年下,可以卖个好价钱。

对于剩下一半水果,叶老爷子有点头疼。沙果、海棠果还能放一段时间,其他浆果之类可不好保存,自家又不会二次加工,真不好处理。

现在正是这些果子成熟的旺季,卖也卖不了几个钱,还费时费力。不卖,自家又吃不完,送人也不好送,附近家家户户都有这些。

叶明泽看着爷爷原本很高兴,后来又面露苦色,很是疑惑。收了那么多东西,不是该高兴吗?

“爷爷,怎么了?”

“没事。这次水果摘了好几百斤,我正在想怎么处理。”

“爷爷,家里那么多人,咱家现在又不差这点钱,都留着自家吃吧!”叶明泽还算有话语权,在爷爷面前也说得上话。

“留下,怎么留?这些干果还好说,那些水果怎么弄?家里可没人会做果脯、果酱之类。”

“我这有些方子,要不试试看?”叶明泽还记得一些制作方法,他在现代经营的农副产品自然也包括水果,只是他只在厂房里看过生产过程,自己却没有亲自动过手。

“行,那你就试试。不行就拉到县城贱卖了。”

第11章:制果脯

“咦,这个是什么?”叶老爷子看到叶明泽把背篓里的板栗腾出来,一眼就发现。

“爷爷,这个啊,我们今天刚发现的,我叫它板栗,一会让大伯娘她们做给你们尝尝。”叶明泽叫来叶父几个帮忙。先把外面那层刺壳去掉,取出圆溜溜的板栗,再剥出一部分果肉。

最近农忙,都是两家人一起做的饭,今天正好轮到娘和大伯娘。

“娘,这些栗子肉,你先蒸熟,碾成粉,再和进面里,做成饼子。剩下那些带壳的,你或蒸或煮或炒都行,嗯,像炒花生瓜子那样,最好加点糖。”

最近叶家日子越发好过,油盐酱醋糖都不缺。叶明泽想吃糖炒栗子了。

大伯母丢下手中的活计,毫不客气地接过大半篓子板栗:“这些带壳的我来弄,二弟妹就做饼子吧!明泽,放心,大伯娘一定不给你做差了!”

“呵呵,知道大伯娘您做炒货的手艺好,您来做,我欢喜还来不及,哪能嫌弃?你们忙,我去洗刷一下。”

叶明泽体力好,稍事休息,又精力旺盛。几个小的,沾床就不想起来,被自己的娘死拽活脱拉起来吃晚饭,还闹点小脾气。

农忙期间,粮食都尽着吃,小孩子那桌已经不需要争抢。

叶老爷子拿起一张饼子,全家顿时开动。今天提供的饼子味道跟以往不同,带点甜味,跟糕点似的,大家一吃就停不下来。

原本预计着能有剩余的饼子顿时一张不剩,丫头小子们嚷着还要。刘氏江氏面面相觑,她们今天还多做了几个,怎么会不够吃?

“行了,已经没了。赶紧下去吃炒栗子去!那有一大锅。”温氏看吃了这么多,有点心疼。

孩子们一听还有吃的,也不闹腾了,都乖乖等着投喂。

蒸煮炒都尝了个遍,丫头小子们很快就发现糖炒栗子味道最好,一双双手纷纷伸向那个盘子。

叶明泽看着大家都喜欢板栗,心情不错,吩咐小妹给蒋敬之盛了一盘,当然是糖炒的。

“爷爷,山上还有不少,至少能收个几千斤,家里还能分出人手吗?”

今年忙着应付干旱,紧接着又是秋收,家里这几个月来只出过几次海,最近农忙间隙,正忙着出海赚钱,叔伯们都没时间。海货收入可是家里的大头,这个能不停就不停,板栗数量那么大,家里自然也不可能放弃。

叶老爷子凝眉沉思:“明泽,你让二孙媳妇出几个人,再叫上二弟三弟家,这东西也就现在能保密,时间长了,大伙肯定都知道,趁早摘了安心。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家兄弟。”

“嗯,知道了,敬之这边我来说。”

当初叶家人知道蒋敬之嫁妆包括十来个下仆,四十亩田时,还艳羡了一阵。特别是几个媳妇,她们每人的嫁妆加起来能超过五两就不错了,哪像蒋敬之,摆在明面上的,少说也有几百两。差距不可谓不大。

蒋敬之出了五人,叶家满打满算能出九人,这还得算上叶则文四兄弟,再加上二爷爷三爷爷两家人,一共近三十人,浩浩荡荡往紫青山脉进发。幸亏他们去得早,没引起村民的注意。

众人忙碌了一天,摸黑带回来四千多斤板栗。山里还剩余一小半,隔几天,众人又上了一趟山,这次叶则文四兄弟没再跟着。

两趟下来,一共收获近七千斤。这个收获能抵得上二三十亩田的出产。二爷爷三爷爷两家不由面露喜色。他们两家每家人口也都超过二十,田产却只有叶家的一半,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因此也没有供读书人。

叶爷爷三兄弟一番商议,最终决定按出力的人头分。这算是叶爷爷照顾两个弟弟,毕竟没有他们,叶家人也只不过是多跑几趟而已。

每家至少分到了两千斤,等于白得七八亩地的收入。只不过这是一锤子买卖。

板栗跟榛子松子等干果不同,它是可以当做主食吃的。相信明年这个时候,叶家村人肯定成群结队地去摘板栗。你说那地方偏僻,他们找不到?找不到他们不会问啊?问了,难道你还能不告诉?叶老爷子三家才多少人?总不能跟全村人作对不是?

两次采摘板栗间隔期间,叶明泽尝试着制作果脯果干果酱。这东西他记得配方,却不记得各种材料的配置比例。他根据脑海中的记忆,按不同比例尽可能多的配置,大部分都失败了。成功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根据丫头们的喜好,叶明泽选出几种方子,大批量晒制。果脯之类很受小孩子们欢迎,自从他们知道果子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后,常常往家捎回各种水果。叶家的零嘴种类越来越丰富。

叶明泽原本只是想解决水果储存的问题,谁知道,家里的果子越来越多,最后连村子里其他家的小孩子都拿着新鲜水果到叶家换成品。

最后,叶明泽和爷爷商量,决定用成品换鲜果。当然叶家不是白干的,截留了一部分利润。等每房都分到不少果脯后,多余的由叶则成卖到阳山县。

叶家除了叶明泽,就叶则成比较有经商头脑。叶明泽就算了,家人不会同意他做生意。这么算下来,也就叶则成比较合适。

当季的鲜果大多很便宜,不少都只能卖两三斤一文。制成果脯后,怎么也能卖个一二十文一斤。初初一看,利润很高,其实收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水分多的,需要十多斤果子才能出一斤果脯。再加上需要添加白糖之类辅料,还得算上人工,这么算下来,能赚个一倍就不错了。

刚开始还只是以物换物,后来等叶则成跟县城几家点心干果铺子熟识之后,需要的量就逐渐变大。

最近,家里几个媳妇丫头都忙着做果脯,生产逐渐开始跟不上销售。这边基本只有秋天能吃到水果,自然果脯生产也受到相应限制。

叶明泽到了这里之后,自己赚了几百两,倒是没为家里带来多少好处。这次制作果脯也算是他给家里提供了一条赚钱的路子。为了尽量扩大利润,叶明泽提议直接出钱去附近村子收购。果期就两三个月,错过就要等到明年了。

这么一来,叶家不仅自己赚了钱,同时也给附近村子带来了不少好处。往年这些果子多数都烂在山林里,每家留够自己吃的就不再管了。今年则不同,家家户户,只要有闲着的,连老人小孩子都参与进来。别看鲜果子不值钱,架不住它数量多啊。

往年那么便宜都不好卖,今年不愁销路,还不卖力干?

当附近村子的收获到来时,叶家明显人手不够。叶老爷子让温氏出面,请了他两个弟弟家的媳妇丫头过来帮忙,干些没技术含量的活计,洗洗切切,每人每天十五文工钱。两家人欣然接受。别看一天十五文很少,一个月下来就有四百五十文,一家五六个人,那得有好几两银子,不乐意才怪。

蒋敬之身体恢复的不错,长期一个人在屋子里呆着,心情不免有点烦躁。叶明泽就让他每天上午干小半天活,当然只能干些轻省的活计。

蒋敬之一直在养病,连叶家人见到的机会都不多,更不用说二奶奶两家。几个媳妇丫头偷偷打量着他,自以为蒋敬之没有发现。

推书 20234-08-24 :蛋也是有荣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