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外面,一个面目慈善,满头白发,穿粗布衣服的怒族老妈正在街角的一个火盆边烤着石板粑粑。火盆上架着一块薄薄的石板,石板上的粑粑冒着香气。
这石板粑粑是用荞面加红糖做的,做好后放在石板上烤香就可以了。粑粑不是很特别,特别之处在这石板上,这石板是当地独有的一种石板,其薄如纸,火烧不裂,水浇不炸。当地人还把这石板拿来当瓦盖房子。粑粑放上面烤,不用刷油,粑粑也不会糊,不会黏。还有一股特别的香气。
怒族老妈很和气,粑粑也不贵,二人付了钱,一人拿一个,就当早点了。
吃完粑粑,二人信马由缰的走进了村里的田间地头。当地人早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穿过忙碌的人群,二人来到半山腰,选了一块石板放在树下,肩靠肩的坐下。看阡陌纵横,老树新苗,木屋石瓦,蓝天白云,雪山绿林。如置身仙境。
一个老大爷挑了溪水,伛偻着身子,细心的浇着一片蔷薇花。肖静玲好奇的过去问:“大爷,人人都种菜种粮的,你怎么种花啊,这个能换钱吗?”
老大爷缓慢的直起腰,呵呵的笑了两声,下巴上那花白的胡须在笑声中颤抖:“我种花不是为了换钱,只是喜欢而已。”
“嗯,喜欢就好,我也经常只是为了喜欢而不是为了钱去做很多事情。看来我们还有很多共同处嘛,大爷。”肖静玲笑了。“你这花开的时候一定很漂亮。”
老大爷有点不好意思:“我这花不是怎么漂亮,你看那里,那里的花才漂亮呢。”
说完伸起手指,指了指村子中间,远远地只能看见一个十字架。老大爷脸色有点羞涩,“我就是看见那里的蔷薇花,才种的。”
老大爷那羞涩的表情勾起了肖静玲的好奇心,肖静玲拉起穆渝,向十字架下跑去。
走近才知道,这是一座木结构的教堂。看起来很古朴,绕过教堂,看见了一座墓,和在丙中洛看见的重丁教堂一样。原来这教堂旁边也埋着教堂创始人的墓。墓前放着一块石板粑粑,旁边一棵很老很老的核桃树,另一边有一块蔷薇花地。
一个老妈在细心的为蔷薇浇水。肖静玲走近一看,正是在街角卖石板粑粑的那个怒族老妈。
老妈很仔细,水浇得很均匀。浇完后,又拿出剪刀,慢慢的为这些蔷薇剪枝。老妈真的很老了,剪两株就会停下来,背过一只手,轻轻的捶两下腰,然后继续。
穆渝走过去说道:“老人家,我来帮你吧。”说完接过剪刀。
肖静玲走过去扶住老妈,“阿妈。我们到边上歇一歇去。”
老妈笑了笑,业不拒绝,在肖静玲的挽扶下来到了墓前的空地上坐下,踹了一口气,“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
肖静玲笑着说:“我们在那边山上坐着,看见一个老大爷在浇蔷薇花,他告诉我这里的蔷薇更好,虽然现在还不是蔷薇花开的时候,但我还是想过来看看。”
老妈叹了口气,语气有点萧索,“你说的是阿鲁吧,这老头,哎!”
肖静玲一听,好啊,这里面一定有故事。忙八卦的看着老妈,老妈见肖静玲的眼神就知道她想知道什么,笑了笑对肖静玲说道:“你想知道我就告诉你吧,其实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当年这个教堂是李文增神父建的,李神父是四川人,他啊,很博学多才,在这里建了教堂后,就在这里传教,还教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学习文字。
那时候我和阿鲁都在跟着李神父学藏文。我们都很崇拜他,虽然他有一个给他洗衣做饭的仆人,但我还是经常帮他洗衣,家里有好吃的也不忘给他带一些。
还记得李神父最喜欢吃我烤的石板粑粑了,于是我每天都给他烤。
他还喜欢吃核桃,说核桃补脑,那旁边的那棵核桃树就是他亲自种的。那时候这棵核桃树还没有结果,我想李神父每天教我们识字,一定很费脑子,就时不时的从家里给他带,后来家里的核桃拿完了,阿鲁就把他家的核桃偷偷的拿来给我,再让我带给李神父。
他还很喜欢蔷薇花。李神父去世后,我们就把他埋在了这里,一边是核桃树,一边是蔷薇花。
这些年来,我每天都会把卖剩下的石板粑粑带一两个过来放在李神父这里,再来看看这些蔷薇和核桃树。这样李神父在天堂就不会没有石板粑粑吃,没有核桃吃了,也有蔷薇花看。
渐渐的,我也喜欢上了吃核桃,也喜欢上了蔷薇花。
那个阿鲁知道后,就在对面也种了一片蔷薇花。”
提到李神父的时候,肖静玲在老妈的眼神里看到了很特别的光芒,提到阿鲁的时候,老妈的脸上有着慈祥的笑容。
“阿妈,这么多年,你每天都来,不累吗?”
老妈的脸笑得像橘子皮,“怎么会累?都习惯了啊,一天不来还不自在呢。”
说话的时候,穆渝已经把蔷薇花枝剪好了,走过来把剪刀递给了老妈。老妈接过来,站起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颠颠的走了。
两人若有所思的再做了一会儿,也起身走了,路上遇到阿鲁大爷,大爷挑着空桶,乐呵呵的回村。
肖静玲走上前问了个和刚才一样的问题:“大爷,你每天都来照顾这些蔷薇花,不累吗?”
阿鲁大爷露出了个和那老妈一样的笑容:“怎么会累,都习惯了啊,一天不来还不自在呢。”
穆渝附在肖静玲的耳边,轻轻的说:“其实,爱就是一种习惯。”
肖静玲背上的桃花只剩下了两朵。
18、第八朵桃花
中午在阿鲁大爷的热情邀请下,穆渝和肖静玲到阿鲁大爷家里吃过饭,手牵手的向丙中洛走回去。
当来到石门关前的时候,想起在此处的惊险,肖静玲说:“要不我们去上面刻些字权作纪念吧,你看那些石板,多漂亮啊。”
来到关旁边的山上,上面有很多用石板垒起的嘛呢堆,这嘛呢堆是用刻着六字真言的石块垒的或圆柱形,或方形的石堆,过路的虔诚的佛门信徒都会给嘛呢堆添一块刻有真言的石板,或者插一根经幡,以示自己对佛祖的虔诚和求佛祖保佑自己平安。
也有一些散落的石板,上面刻着很多字,如:
XXX到此一游!
xx我爱你!
XXX偕同XX来过这里!
XX一辈子就爱XX一个人!
还有很多的打油诗,如:
寒意锁江秋意浓
月明星稀归路重
长江怒江同作证
云想衣裳志想容。
还有:
只因痴情醉
不惧相思累
夜夜想妹盼早归
哥和妹依偎。
和妹长相对
浓情更加倍
若能与妹长相守
巴心又巴肺。
还有很多很多的自画像,不过看这些像很多多出于火星人之手。很难看到有地球人的手笔。穆渝看了调笑肖静玲说道:“呵呵,这些画的作者和你是不是同门师兄弟啊?”
肖静玲掐了下穆渝腰间的软肉,“我那叫意识流,像你这样只会干嚎的灵魂歌手那里会看懂?你也就只配欣赏印刷图片而已。”
穆渝笑了笑,没有再说,小心的在岩石上剥下一块方方正正的石板,抱在手里,想着该写点什么,但却不知道怎么落笔。
肖静玲到一边细心的去研究那嘛呢堆,穆渝看见肖静玲从嘛呢堆上拿下一块石板,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藏文,穆渝知道肖静玲对藏文有研究,就穆渝上去打扰她,坐在一边抱着石板,静静地欣赏肖静玲专注的样子。
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肖静玲有另一种美,完全没有了活泼时的跳脱,恬静得像一株独自盛开在山谷的幽兰。山外的俗人无法欣赏,山里的野草无法打扰。它静静的开,独自的香。
穆渝把石板放下,在山坡上采了一朵不知名的野花,拿来轻轻的戴在肖静玲的发间。肖静玲抬头对穆渝笑了笑:“这片石板很古老了,是一个藏族马帮汉子走过这里的时候留下的。
这个藏族汉子叫贡嘎,他长年随马帮穿行在茶马古道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每次他路过石门关的时候,有一个披着斜条纹独龙毯的纹面少女就站在关前,身前摆着瓦瓮,瓮里装满了清水,瓮旁还有一些充饥的吃食。这些过路的马帮就会停下来,歇息一下,喝点水,吃点东西。吃喝完后,马帮的马锅头会安排贡嘎留给这个纹面少女一些食盐,茶叶酥油之类物品。纹面少女在接受这些物品的时候总是会羞答答的用生硬的汉话说谢谢。
这时,马帮里那些藏族大汉就会放肆的大笑,取笑贡嘎说,贡嘎啊,你看这少女多么漂亮,你干脆把她带回去吧,以后也有人给你缝补衣裳暖被窝了。
那个纹面少女虽然听不懂藏文,但也能从大家暧昧的神色中看出大家的意思,这时她那布满神秘纹身的脸就会红彤彤的,像一朵花儿一样。而贡嘎却只会说,说什么呢,说什么呢。
好几次后,贡嘎知道了这个纹面少女是独龙族人,名叫阿奴。就居住在附近的寨子,阿奴的父亲是寨子里的祭祀,老祭祀看到过路的马帮走过这里的时候,由于这里前后都无客栈,经常又饥又渴。又掌握了马帮过路的周期,就安排自己未出嫁的小女儿在马帮过路的这几天把清水和吃食摆在路边,让这些汉子可以吃饱喝足。
阿奴不会说藏话,只会几句简单的汉话。被那些马帮汉子逗急了后,就会叽叽喳喳的说她们的独龙语,那声音像百灵鸟一样。贡嘎很喜欢听。
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阿奴给贡嘎喝水的那只碗开始和别人的不同了,那碗里被阿奴预先加了野蜂蜜。贡嘎每次喝起来都很甜,这个秘密只有她们两人知道,他们都默契的没有说。
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马帮过路的时候,贡嘎再也没有看到那个披着斜条纹独龙毯的纹面少女了。每次过关的时候,大家拿出干粮干啃的时候,都会怀念一番。也会取笑贡嘎当时没有把阿奴带走。贡嘎总是独自想,阿奴干什么去了呢?
当贡嘎最后一次随马帮走过石门关的时候,看见了一对独龙族夫妻回娘家,那个丈夫牵着一头羊,拎着一只鸡,那个妻子背着一个娃。和马帮迎面而来。
贡嘎看见了背娃的妻子正是以前在这里摆清水的那个阿奴。贡嘎的眼睛红了,嚎叫着要冲过去。马帮的同伴都奋力拦住贡嘎。阿奴走过贡嘎身边的时候,偷偷的看了贡嘎一眼。贡嘎看见阿奴的眼睛是红的,那满脸的神秘纹身不规则的跳动。
看着渐渐远去的阿奴,贡嘎瘫软在地上,最后来到这山前,剥下一块石板,把自己和阿奴的故事写在了这石板上。
告诫后人,不要错过身边人,一旦错过就没有机会了。
最后贡嘎在石板上刻下了阿奴的名字和佛教的六字真言,祈求佛祖保佑阿奴一生平安。”
听完肖静玲静静的讲叙完这个故事,穆渝蹲下来抱住肖静玲的肩,“精灵,我们不会错过的,今生都会和你一起,绝不错过。”
肖静玲靠在穆渝的身上,轻轻的对穆渝说:“木鱼,我也不会错过你的。”
不知是被阿奴和贡嘎的故事感动,还是被穆渝誓言感动。肖静玲的眼睛里溢出了几滴泪珠,泪珠滴落在肖静玲手中的石板上,那石板上的六字真言闪了闪。
唵!嘛!呢!叭!咪!吽!
肖静玲背上的桃花只剩下了最后一朵还孤零零的挂在了枝头。
19、第九朵桃花
回到住处,当见习神父腊普知道肖静玲的桃花蛊现在只有一朵了后,很高兴,连连说感谢我主,一定要喝酒庆祝。
这次是在腊普家,庆祝方式还是那么简单,杀一只小猪猪,烤乳猪,喝布汁酒,附近的村民都来。
大家一边喝,一边七嘴八舌的给穆渝和肖静玲出主意。最后还是首富巴扎黑见多识广,“我说嘛,附近的神佛都拜差不多了,但我们还忽略了一个。独龙族的神。但独龙族的神不容易拜。这样,叫鸡腊普,你去请一个会拜神的独龙族老人来,再买一头牛。我们剽牛祭天。求天神保佑精灵阿妹。这买牛的钱就由我出了,谁也不要和我抢,我不差这点钱。”
穆渝和肖静玲对视了一眼,感激大家的热情,也就没有推辞。
这剽牛祭天是独龙族特有的仪式,独龙语叫“怒哇德鲁拉姆”。怒哇就是剽牛的意思,德鲁意为召集大家一起,拉姆就是舞蹈的意思。就是说召集大家一起来,通过剽牛的舞蹈来向上天祈祷。
没过几天,腊普就请回来了一个独龙族的老人,牵回来了一头独龙牛。
这位独龙族老人大家都叫他孔瓦大爹。面慈目善,汉话不是很标准,却很爱说话。
据孔瓦大爹说,这独龙牛是独龙江特有的一种牛。额宽,角平,四肢粗壮,但蹄却比一般的牛蹄小。而且平时都是让它自己放养在山上。吃了很多药草,所以既滋补又鲜美。只有这样的独龙牛用来祭天,天神才会高兴,天神高兴了,才会保佑人们无病无灾。
又通过两天的准备工作,剽牛祭天正式开始。
中午时分,按照孔瓦大爹的吩咐,肖静玲拉出牛,精心的给牛打扮,披上自己盖的花毛毯,还把项链用绳子挂在牛的脖子上。然后穆渝牵着牛,绕肖静玲走了三圈。村民们都来了,大家都站在外围,给肖静玲和牛喷洒水酒和五谷杂粮。
这三圈走得很慢,穆渝走得很凝重,他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了,桃花蛊如果解开最后一朵桃花,那肖静玲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和自己一起了。也不用担心她会随时从自己的身边离开了。
肖静玲也很凝重,她知道,穆渝为自己做了这么多,劳心劳力,现在能不能平平安安的陪着穆渝终老,就看天意了。
三圈走完,孔瓦大爹从穆渝手中接过牛,把它拉到院子里预先准备好的树桩旁,口里念念有词。大家又围了上来,围着这头牛跳起了舞蹈。
孔瓦大爹把牛在树桩上拴好,抓起腊普递过来的酒,接连对牛喷了三口。然后又开始了祈祷,用的是独龙语:
上天哟,您厚德
求您哟,赐福
上天哟,您仁慈
求您哟,赐财
上天哟,您宽宏
求您哟,赐寿
上天哟,您神通广大
求您哟,保佑她无病无灾
上天哟,你法力无边
求您哟,保佑她健健康康。
周围的村民在孔瓦大爹每唱一句的时候,都会跟着唱一句。穆渝和肖静玲虽然不懂孔瓦大爹念的是什么意思,但看着这么庄严的仪式,也跟着大家一起唱起来。这时,腊普和巴扎黑拿出准备好的铓锣,敲了起来。大家围在一起,随着铓锣的节奏,跳起了舞蹈。
这时,肖静玲走进了圈里,把花毯和项链拿下来,孔瓦大爹的词又变了:
牛啊,当你升到天上的时候
一定要把人们的苦难告诉上天
牛啊,当你升到天上的时候
一定要把人们的祈祷告诉上天
牛啊,当你升到天上的时候
一定要把人们的祈求告诉上天
牛啊,当你升到天上的时候
一定要把肖静玲姑娘的善良告诉上天
牛啊,当你升到天上的时候
一定要把肖静玲姑娘的灾难告诉上天
牛魂,牛魂,不要记仇
吃饱闭眼升上天。
肖静玲解开那些花毯和项链退了出来,孔瓦大爹手持竹矛,随着铓锣的节奏,一次又一次的向树桩上拴着的牛发起了进攻。一次次的前进,又一次次的后退,因为他要选一个合适的位置,一矛扎进牛的心脏。那个位置必须像棉花一样柔软,而不要像顽石一样坚强。这样,这次的剽牛祭天所祈祷的问题才会像遇到棉花一样柔软一样迎刃而开,这就是吉兆。而不会像遇到顽石一样寸步难行,那就是凶兆了。
终于,孔瓦大爹一矛扎进了牛的心脏。人群发出一阵欢呼。孔瓦大爹也常舒了一口气,高高的把手举起来,示意大家继续跳舞。穆渝和肖静玲虽然不懂怎么回事,但见到大家的欢呼,知道活动一定进行得很顺利。也是很高兴,两人紧紧的抱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