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你心怀天下,异念已生,我又能如何?不过是你身侧小小参军。
今日你居冢内,我立冢外,阴阳相隔,纵有千言万语,不过托风化雨,润你坟头植株,聊慰我心。
久之不语,桓伊轻言:"子猷可好?" 
我笑望曰:"有何不好?不过忆些旧事。" 
桓伊踌躇一阵,方道:"当是时,满朝皆目叔父为圣,何以子猷远避?" 
我摇首曰:"论孝,看心不看迹,若看迹,家贫无孝子;论淫,观迹不观心,若观心,世间无圣人。" 
桓伊不觉莞尔:"论悖逆,观心,抑或看迹?"z 
我轻扣窗棂:"元君性俭,每燕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然以雄武专朝,窥觎非望,尝卧对吾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吾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子野以为如何?" 
桓伊一怔,张口结舌。y 
我又道:"尝行经王敦墓,元君望之曰:‘可人,可人!'其心迹若是。" 
桓伊叹曰:"时人皆道叔父高义,若非亲近之人,怎知这许多?" 
我摇首笑道:"何妨再说件趣事与你。时有远方比丘尼名有道术,于别室浴,元君窃窥之。尼倮身先以刀自破腹,次断两足。浴竟出,元君问吉凶,尼云:‘公若作天子,亦当如是。'子野又以为如何?" 
桓伊连连叹息,轻道:"吾今日方知子猷何以辞官。" 
我轻叹:"黄门侍郎,也算不小的官儿了。奈何吾心不在此,何苦来哉?" 
其后诸事,你我皆知。b 
元君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元君竟废帝而立简文帝。诏元君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由是只手遮天。元君多所废徒,诛庾倩、殷涓、曹秀等。是时元君威势翕赫,侍中谢安叔父见而遥拜,元君假意惊曰:"安石,卿何事乃尔!"安曰:"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时元君有脚疾,诏乘舆入朝,既见,欲陈废立本意,帝便泣下数十行,总算良心不泯,元君兢惧,不得一言而出。这才留得帝位。 
我曾修书劝止,元君只言:"子猷已去,放浪山水竹君,眼中岂有桓温乎?"此事乃止。心知,元君终非池中物,岂容他人不恭? 
由是心灰意懒,他自作他的青史留名,我赏我的竹君风雅,两不相干,相忘天涯,终此一生,以为无忧。却又怎知他终是不肯放过我。 
初,元明世,郭璞为谶曰:"君非无嗣,兄弟代禅。"谓成帝有子,而以国祚传弟。又曰:"有人姓李,兒专征战。譬如车轴,脱在一面。"兒者,子也;李去子木存,车去轴为亘,合成"桓"字也。又曰:"尔来,尔来,河内大县。"尔来谓自尔已来为元始,温字元子也;故河内大县,温也。成康既崩,桓氏始大,故连言之。又曰:"赖子之薨,延我国祚。痛子之陨,皇运其暮。"二子者,元子、道子也。元君志在篡夺,事未成而死,幸之也。 
幸之也,时人皆道如是。又怎知内里乾坤。g 
当是时,桓冲问元君以谢安叔父与吾父所任,元君曰:"伊等不为汝所处分。"元君知己存彼不敢异,害之无益于冲,更失时望,所以息谋。 
又有几人知其曾言与父亲,只道若得偿所愿,甘愿息谋。 
父问何为所愿,元君只轻吐"子猷"二字。 
父惊之,或异之,亦是怒之,吾不得而知,唯知,父双目垂泪,与我相对无言。只得凄然一笑,语父曰:"儿放纵半生,不想竟有今日,父何泣?"由是沐浴更衣,拜会元君。 
他自不多言,只将吾至于榻上。急迫潦草,荒唐狎戏。元君甚伟于器,入则疼痛难堪。吾咬牙相承,指裂锦裘。他轻问可痛,我自勉力回首,笑言曰:"今日为元君所愿,何痛之有?只盼元君莫忘所言。"他慨叹一声,再不多言。 
事毕,我勉力洁身。他欲相扶,我伸手阻之,他亦不强我,只将一物系我腰际,派兵卒将我送回。 
垂首望时,一玉竹形。我哑然失笑,元君,元君,当真知我者,唯君耳,惜乎,你我终是路人矣! 
于门前下车,遇着献之。 
献之只看了一眼,冷面而去。至此,再不与我言语。时至今日,亦无多话。 
祸兮福兮,时人所倚。桓氏终不举兵,自有慕容家兴起。几番变更,鹿死谁手,已与我无关。 
猛地喉头一热,慌的忍住,终是咳嗽不止。 
桓伊连连抚我后背:"莫立窗下,冷风寒骨。" 
我强自一笑:"今日子野叫我来此,就会祭拜元君?" 
桓伊轻叹:"今日乃叔父冥寿,我想,他必愿见你。" 
我摇首曰:"子野怎知我亦愿见他?" 
桓伊目光轻垂:"那玉,你一直带着?" 
不由失笑,取下玉来:"吾哀竹,非爱玉;我戴玉,非思人。" 
"睹物思人,子猷不知?" 
我咳嗽一声,猛地将玉取下,塞入他手中:"心里已然放下,器物之形,虚也。" 
桓伊面上一红:"我非此意。" 
我自笑笑:"如此,也算完璧归赵。" 
桓伊喉中一动,终是不言。 
我轻叹道:"子野,我倦了。" 
桓伊点头轻道:"我送你回府。" 
登车回首,一方青冢。落雪层层,压那翠竹。只得一笑,元君,今日一见,抚琴为祝,鹅毛之礼。昔年竹已长成,有卿伴你,当足矣。 
于门前下车,另有一车先至。桓伊扶我下车,背上猛地一痛,眉头一皱,足下一滑,桓伊忙的抱住,正欲言谢,却闻得耳侧一哼。 
再看时,献之。 
心内一喜,正欲言语,却见他面色铁青,不由一黯。他却冷哼一声,自入府去,留下我与桓伊二人,好不尴尬。 
我忙定神:"子野,今日叨扰了。我身上不好,就不留客了。" 
桓伊自是一笑:"你我之间,何需多言。" 
何须多言。 
梅花三弄,已是绝响。添这一段,狗尾续貂。 
拜别依依,我折身入府,自知当往何处寻献之。 
父亲书房。 
久不入之,心有忐忑,虽知父已驾鹤远游,终是难安。 
献之果在,正丹青挥毫。 
我立在门侧,静静相望,并不多言。 
献之少既有盛名,风流为一时之冠。谢安叔父青睐有嘉,以之为王谢后辈第一,提拔他作长史。父亲亦甚是爱护。幼时练字,父亲曾猛地自背后抽笔,他每次皆岿然不动,父亲由是赞之,目此子承其衣钵,其后必有大成。后献之书法固不亚吾父,他书方丈大字于墙,更是一门绝技,连父亲也不禁叹服。 
我只望着,微甜自心口漾出,化作唇角笑意。小弟,多年不见,你尚好否? 
那眉宇之间,含着倔强,眼目所及,牢牢望向笔端,诚而真也。白嫩指端,风情暗生。终是病了,面色微青,唇角媚意,竟不得见。 
我缓缓扣窗,为他披衣。 
他抬起头来,凝视片刻,慢慢搁笔。 
我为他着衣,他闭口不言。 
我轻笑道:"二嫂说你病了,特来看看。你精神倒还好..." 
他猛地一拉,我足下一绊,被他紧紧压在桌上,背上吃疼,口里道:"子敬..." 
献之伸手一扫,将书具打落一地。我勉力扭头道:"那是父亲最爱的..." 
"最爱?最爱!"他狠狠捏我手腕,"每个人的最爱你都记得,那你呢?那我呢?!!" 
我一愣,忍不住想笑。 
他又狠道:"说你回来了,我尚不信,却又忙得赶回,却见你与旁人嬉笑,真是来看我?" 
我一皱眉:"子敬,先让我起来..." 
"说,你与桓子野干甚麽去了!" 
我头痛道:"子敬,让我先起来!"这副模样,叫下人见着,如何是好。 
"你怕?"他冷嘲道,"我都忘了,我的五哥,是个只会躲在山阴的小儿!" 
"子敬,我居山阴,确有不得已。" 
"那你与桓温作那苟且之事,也是不得已麽?" 
我大惊,额尔面色死灰,颤声道:"你,你如何晓得?" 
他俯下身来,轻贴我耳侧:"他送你回来,我看见了。" 
"那只是...啊..." 
他放开我耳际,口里冷道:"想骗我?我当日就找过父亲,他甚麽都告诉我了。" 
我闭上双目,心内冰凉:"既已知道,又何必问我。" 
"我只想听你说,听你说你不得已!"他猛地摇我,迫我睁开眼来,"可你一言不发!第二日竟然辞官西去,躲进山阴!" 
我摇首道:"若你是我,当以何面目见人?" 
他一愣,突地柔声道:"五哥,那你吻我,叫我又有何面目见人?" 
我大惊,不觉瞪圆双眼。 
献之轻抚我面颊:"那时多大?十五吧,你长我六岁,二十有一,刚行过冠礼一载,第二日就要娶妻。你与我把酒言欢,酒醉,宿我房中。半夜,你..." 
"别,别说了..."我扭过头去,恨不得化为烟尘。 
"为何不说?"猛地扯开我衣带,一阵寒意,不觉一颤,"你别想说甚麽酒醉之言不得当真,甚麽酒醉之举不得计较,你喝醉了,我却没有!"一口咬住锁骨,我痛得一呼。 
"疼麽?"他冷冷一笑,"那我要你记得,我这些年,比你痛得更多!" 
我摇首道:"子敬,莫要胡言论语,我是你五哥!" 
"五哥?哪家哥哥会抱着弟弟连说情意,会趁弟弟熟睡时偷吻?"他胡乱撕撤衣裳,我忙的躲避,却被砚台抵住后背,一阵钻心的痛。 
见我有异,他缓下力道:"怎麽,眼下装病也没用!" 
冷汗淋淋,忍不住呻吟道:"子敬!放开我..."背上恍似火烧一般,缭乱刺骨。 
献之猛地将我翻过身去,扯下残存衣料,忍不住口里倒吸一口冷气:"这是,这是..." 
我反手一抹,又湿又凉,腥甜满鼻。 
他慌道:"这,五哥,五哥,子猷,你怎麽了,怎麽了?" 
我强自一笑:"你先扶我起来..." 
他忙的抱我,却触到伤处,我连得皱眉,他心一慌,手上一软,我又重重撞在桌上。 
眼前斑斓五色,额尔一片漆黑。 
※※※z※※y※※z※※z※※※ 
桃花笑,梨花舞东风。双燕频回首,何处是故宅?碧水东流寒寺远,展眉头,锁心头。 
那名,紧紧密密,密密紧紧,刻在心里,画在脑中,一遍一遍。 
献之,子敬...子敬,献之... 
为得你,何惧担恶名? 
你旨在朝野,心在垄亩,我王家高门大族,荫庇一事,自是便宜。知你心性高洁,不愿轻易受之。且又是幼子,难得袭爵。好在父亲甚是爱护于你,王家不会为难与你。 
除却王家,谢府不可不拜。 
吾诣谢安叔父公,叔父不言其他,问曰:"云何七言诗?" 
我昂然承问,答曰:"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 
谢安叔父由是赞。 
次回,我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安叔父,我引子重多说俗事,子敬恭而有礼,镇定少言。 
既出,有坐客问谢叔父:"向三贤孰愈?" 
谢叔父答曰:"小者最胜。" 
客问:"何以知之?" 
谢叔父叹息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心头大喜,立于窗下,险些笑出声来。如此甚好,子敬,谢家如能助你,则可偿你心愿。果不其然,而后献之出仕,谢安叔父全力扶持。小弟青云直上,故与我王家显赫有关,却也少不得谢家相助。 
除了谢家,你之妻族,亦是助力!由是吾诣郗雍州,雍州在内。见有歙磴,只云:"阿乞那得此物?"令左右送还家。郗出见之,王曰:"向有大力者负之而趋。"郗无忤色,亦无喜色。由是已知,郗家定愿惜你帮你!时至今日,你与郗娘逼不得已分开,另娶新安公主,郗家非但不怨对,反而明里暗里助你,我亦开怀。 
桓家水深,远离则益! 
事以至此,只余二哥、五哥阻你前程。二哥凝之,讷言寡语,不乐朝堂,不是你对手。我这五哥,薄有才名,如何是好? 
一日宏符来归,谢太傅每加接引,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无折之者。适吾至,太傅使共语。吾直孰视良久,回语太傅云:"亦复竟不异人!"宏大惭而退。于是一笑,时人皆云我王子猷心性放荡,恃才傲物。我亦一笑了之。 
复日,支道林入东,见我兄弟二人。及还,好事者问:"见诸王何如?"我大笑答曰:"见一群白颈鸟,但闻唤哑哑声。"由是子猷狂放之名更甚,我自无忧。须知,言子猷者荒诞,必言子敬高洁。 
如此,甚好! 
雅量,子猷心散,子敬专度;赏誉,子猷好竹,子敬博采;品藻,子猷轻浮,子敬稳妥;伤逝,子猷放达,子敬内敛;任诞,子猷狂傲,子敬谦恭;简傲,子猷恶名在外,子敬贤名远播;排调,子猷乐迤逦曲赋,子敬赏洁净词曲;轻诋,子猷自是放浪形骸,子敬却是恭谦有礼。 
时人已断高下,再言王家子,独献之耳! 
我可拥竹醉酒,我可涉水踏歌,我可远避尘寰,我可终不相见。 
奈何心不由己,情自扰之。 
你书曰:"兄伯萧索寡会,遇酒则酣畅忘反,乃自可矜。"我心微痛,你竟替我说话,何必? 
时人曰:"为固本家,献之迫不得已,与郗娘绝义,娶新安公主。"闻言大怒,桓温匹夫,竟敢如此欺人乎?及至,方知是桓冲作恶。怒从心起,恶向胆边生。我匿容隐身桓冲府中,终得良机刺之。惜哉吾非羁旅出身,竟不曾将之当场斩杀,还反手伤及我背。若非戴逵来救,只怕活不到今日。 
此事后,桓冲伤重难愈,不久归阴,奈何子敬仍是要娶公主。 
你娶郗家女也罢,谢家中意你也罢,新安公主下嫁也罢,你身侧岂会久空?无论换是何人,终不会是我。别人论及,也只得一句,子猷与子敬情笃甚,兄友弟恭。然子猷傲诞,又放情声色,颇过度,难成大器。哪儿似其弟子敬,虽是谦人,却又傲骨。 
我只一笑,子敬,你骗得天下人,终是瞒不过我。 
可记得,某次夜中,有贼人至到家中行窃。什物都已拿好,见桌子上有个器物,顺手抄走。子敬本躺于床上,一言不发。此时突地开口的:"此乃家中旧物,万望留之。" 
闻之笑耳,贼人本只寻思偷些物件,见无阻碍,当心内窃喜。怎知熟睡之人突然开口,只吓得弃了东西,不辨南北,四下逃散。约摸归家后,尚需压惊之药,指不定还要苦苦思索,你何以不早些说话。 
又有云说,子敬观主人竹,主人欣喜,颇为用心。子敬只观竹林,无视主人,偏偏口出讽喻,恼得主人将之请出门外,他尚不自省,还道主人轻慢。 
子敬啊,我伤重难愈,留你一人,如何是好? 
父亲已去,二哥性子软弱,新安公主与你同床异梦,你这性子,会害了自己... 
冷汗流下,身重无比,背痛难捱,不由呻吟一声。 
一股清水入喉,甘凉可口。由是睁眼,却见一丽色女子,眼角含愁。 
我哑道:"新安公主?" 
公主微微颔首:"你背伤复发,不宜起身,要甚麽开口便是。" 		
 

![太子代嫁不从夫[古代架空]——BY:花梦](/wp-content/random/4.jpg)
![青龙金匮Ⅱ[古代架空]——BY:羹一瓢](/wp-content/random/15.jpg)
![独宠俏夫[古代架空]——BY:小名金露](/wp-content/random/11.jpg)
![都说了别让美人做刺客[古代架空]——BY:穿竹](/wp-content/random/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