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摆摆手,没让张诚把话说完,「未平言重了。本王正是用人之计,我要你的性命做什么?不如……」
屋里的人都把耳朵竖了起来。
「不如未平答应本王,万一将来皇上要宁王出兵北平,令尊梁总督可得劝着我这个十七弟,别把事情做绝了才好。」
梁泊雨心里一块石头落地:绕了半天,跟这儿等着我呢?放心,知道你是天生皇帝命,我没那么傻,送到嘴边的功劳不要。以后但凡能动员得了的,我一定使尽浑身解数鼓动他们来跟着你玩命造反,只要看不顺眼的,我都劝他们去随着建文帝尽忠报国,留着将来给你砍脑袋玩儿。
「殿下这不是折煞为臣了?家父当年有幸能追随太祖成就霸业,才有了梁家的风光。微臣现在也是幸得殿下器重留在北平助殿下抵御元军,方可未到而立便官至三品。太祖之后只有殿下文可安邦定国,武可平定四方。可当今皇上新及帝位,便不顾骨肉至亲之情、不念各位藩王多年守边之功,大行削藩收权之举,实属不该。梁家本就该世代效忠皇室正统,殿下才是真命天子,微臣自当为您效犬马之劳,毋须殿下多费心神。」
梁泊雨一番「肺腑之言」说完,天天追在燕王屁股后头劝他造反的道衍都冒了一脑门子的冷汗,就更别提其他的人了。
燕王在心里止不住惊呼:娘呀!平日只道和尚癫狂得紧,怎么现在又蹦出个动不动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梁未平?!造反也得找个借口啊!哪能这么直白?不能让他再说下去了!
燕王一拍桌子站起来,「未平快起来吧。行了,众位爱卿即刻随本王去军营誓师起兵吧!」
一行人马到了城外大营,所有带兵的将领把各自所领三军将士召集到一处。燕王来到他们面前,先是反复强调了自己被迫举兵的合法性、正当性,即太祖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所以他要清君侧之恶。然后说现在朝中齐泰、黄子澄之流奸臣当道、横起大祸,他作为藩王要奉行天讨、以安社稷。并给军队命名「靖难之师」,除掉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二年。
最后燕王又亲自任命提拔了一批文武官员,其中变动比较大的有:梁峥升都指挥使,李有直升布政司参议,张诚任按察使,张玉、朱能、丘福任都指挥佥事。另外所有归降的原北平各级官员,仍各司原职。
至此,以燕王为首的割据政权正式形成,靖难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坐了若干天的马车,走了好几天的水路才又上岸,夏天感觉自己一辈子也到不了金陵了。北京到南京有这么远吗?夏天的额头抵在车架上无力地想。随着车厢的晃动,他的脑袋偶尔磕在厢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现在莫说是飞机,就是有辆三轮摩托,夏天也会流着热泪飞扑过去。
天快黑了,马车忽然停住。又得安营扎寨了吗?夏天觉得郁闷到了极点。一路上为了避免被人看见,他们很少进城,几乎都是在树林和草地里过夜,夏天看见帐篷都想吐了。
「大人,到了。」
唐小三的这一声在夏天听来堪比天籁之音,他一把掀开车帘将头探了出去。一座高阔的城楼出现在眼前,夏天顺着快有两层楼高的城门望上去,两个大字映入眼帘——太平。
城内的夏府离皇城不远,也不是很大。夏天站在门口看了片刻,然后深吸一口气,抬起腿来。
在跨进那两扇紧闭的、看起来有些陈旧的大门前,夏天已经知道了夏家没有女主人,确切地说是只有夏文敬和他的父亲夏纪他们爷俩儿。夏文敬是独子。
听了下人的禀报,夏纪赶紧到了正院正堂。很快一阵脚步声传来,院门开了。唐小三扶着一瘸一拐的「儿子」和沈宪出现在他的面前。
唐小三先叫了声「老爷」,夏天赶紧跟着叫「父亲」,然后他就要往地上跪。夏纪上前拦住他,低头去看他的脚,「这……这脚是……」
「不小心弄伤的,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孩儿不孝,让父亲大人担心了。」
看着唐小三把夏天扶到坐榻上,夏纪走过去坐到旁边,一低头看见了夏天挂在腰上的剑,「这剑……」
没等夏天反应过来,夏纪已经抢先一步把夏天腰上的剑拔了出来,「这不是……那个贼子梁峥的青霜剑吗?!怎么会在你这儿?」
第五十章
夏天脑中一阵抽搐:不是吧?又不是倚天剑,这都能认出来?!
「这……这是……孩儿在北平时,几次多亏梁未平相救,才能躲过灾祸。现在燕王已反,朝廷必定很快就要派兵镇压,可燕王守边多年,手下将士骁勇善战,双方胜负还很难判定。所以……所以我和他约定,将来无论结果如何,嬴的那一个一定要想办法放对方的族人一条生路,这青霜剑是他给我的信物。」夏天急得胡言乱语一番,其实他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姓梁的说的话能信吗?!你忘了梁峥那个王八蛋都做过什么了?!」夏纪把剑扔到案上。
「我……」夏天真的很想问他都做过什么,抬起头来一脸茫然地望着「父亲」。
夏纪中等身材,瘦长脸,五官分开来看很一般,放到一起倒还不错。夏天推测他应该差不多有五十多岁,可除了头发、胡子略有花白,岁月在他的脸上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太明显的痕迹。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夏纪叹了口气重新坐回去,「你刚回来,不该跟你提这些。只是梁未平那个小子……想起他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再说,敬儿不是一向讨厌为父两不得罪,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做法吗?怎么今天倒也算计起这些事来了?」
「嗯……我想通了,不想将来因为自己累及九族。」
「你的意思是说……」夏纪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沈宪和唐小三,「燕王很有可能会谋反成功,危及皇位?」
夏天无比诚恳、万分确定地点点头。
「小三,你出去守着,别让其他人靠近门口。」对唐小三说完,夏纪又转头去看夏天,「好,说说在北平这段时间的情况吧。」
这个夏天倒是早就准备好了,立刻避重就轻,侃侃而谈,把听来的事情一语带过,着重描述了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
最后夏纪听得眉头紧锁,把沈宪留下,让唐小三服侍夏天去休息了。
跟着唐小三来到夏文敬在夏府居住的院子,夏天停在门口,看着门上的题字愣住了——曦出春苑。
这个的意思跟北平都指挥使司那「暮沉秋庭」是相对应的吧?是巧合吗?夏天仰着脑袋认真看了一会儿,两处的笔体似乎也没什么区别,不过字数太少,他不能十分确定。低下头继续往院子里走,夏天装作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这『曦出春苑』的牌子挂了有多久了?看着好旧,哪还有个『曦出』的样子。」
「呃……」唐小三扭头看了一眼,「我没记错的话,是小人进府那年大人亲手写的,快有十年了。唉——那时梁大人还在咱们府上住着呢。」
夏天脚下一歪,差点摔倒。十年?!梁峥还在这儿住过?!
「大人小心!」唐小三及时扶住夏天。
重新站稳,夏天强装着镇定在心里算了算:那这么说梁峥和夏文敬十七八岁的时候就相识了?!难道那时关系还不错?
看看唐小三的表情没什么异样,夏天想了想,觉得还是以后慢慢再问的好。点了下头,满脸怅然地也跟着叹了口气,「转眼就是十年,物是人非了啊。」
之后的一个月里,夏纪在府中下令:夏文敬已经回到金陵的消息不得外传。于是夏天便一直在家休息,脚伤完全康复,他也顺便差不多摸透了夏纪的脾气。
大体来说夏纪是个城府颇深、行事谨慎的人。跟夏文敬就像大多数中国传统的父子关系一样,每天他从锦衣亲军都司回来,也就吃饭的时候能个夏天见一面,几乎没什么话,更没什么亲密的表示,似乎只有在得知了夏文敬被困在北平这样的生死关头才能看出儿子在他心里的地位有多重要。
而这期间,夏天这边的日子过得安逸,北平那边确是战火连天,一日都没有消停过。
燕王从誓师的第二天开始,便分别派出张玉、朱能、吴秦先后攻占了通州、蓟州和遵化等地。各地守城指挥及将领,如房胜、毛遂、蒋玉、郑亨等纷纷归降。蓟州都指挥使马宣战败被俘,不屈而死。
至七月十一日,北平以东的地区基本被燕王的人马控制,而南边建文帝的军队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及时赶到,所以就只剩下个西北有宋忠率军三万驻守的怀来对北平还有威胁。
怀来在居庸关以西,居庸关地位险要,由余慎防守。于是燕王命梁峥和燕王府指挥徐安出兵居庸关。因为之前梁泊雨在找到夏天后返回北平的途中跟余慎打过照面,并且眼见他带了数千人竟然在碰到自己时调头便逃的狼狈模样,所以梁泊雨料定他成不了什么大事。结果余慎果然不堪一击,跟梁泊雨和徐安没交锋几次,便且战且守,弃关而逃,到怀来依附宋忠去了。
捷报传来,燕王大喜。七月十五日,燕王亲率精兵八千,赶至怀来,宋忠仓促布阵,首战失利,燕王随即挥师渡河。宋忠逃回城内,燕王乘胜追击,怀来失守,北军大获全胜,斩首数千级,缴获战马八千余匹。
此后,开平、龙门、上谷、云中等地又陆续归降。燕王收复了大部分自己原来的属地和旧部,跟朝廷的两军对垒之势就此形成。
夏天虽然人在夏府,可毕竟身边都是锦衣卫的人,北边的战况他基本也都能及时了解,只是没有办法详细地知道梁泊雨的情况让他有些心烦。这天宋忠战败的消息传来,夏天觉得是时候进宫面见皇上了。
吃饭的时候,夏天说起自己的想法,夏纪点点头说正好皇上今天单独召见了他,让他派人去打听夏文敬的下落。
又过了两天,夏纪告诉夏天可以去进宫面圣了,并嘱咐他就说是自己趁乱逃出了北平,在快到金陵的路上才遇到北上前去寻找他的锦衣卫人马的。
因为现在锦衣卫的官员没有特殊召见不需要上朝,所以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夏天便早早起来收拾挺当,忐忑不安地一个人上了马车往皇宫去了。
等到了宫城,夏天一路随着各级文武官员往奉天殿走,一路在大家的一惊一乍、长吁短叹中,答记者问一般地应付着自己知道、不知道的各种有关燕王和北平的问题。夏天真想很酷地来几句「无可奉告」把他们都打发了,可是没办法,他只能集中全部精神,小心翼翼地回应着或是真心实意,或是居心叵测的每一个关切。
最后走到夏天的脚伤都开始疼了,总算是到了奉天殿正门。朝中大员们站了两排等着开门,没有人说话了。夏天松了口气,开始在心里嘀咕:看来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门多啊!看这一路走来,见到的门没怎么上心数,大大小小的最少也有六七道了。
又转着脑袋看看左右的人,刚才听他们互称什么张大人、李大人的,夏天勉强记住了几个,不过还没大弄清楚到底都是谁。看着他们收了脸上的真笑假笑皮笑肉不笑,此刻都低眉顺眼地看着地面,夏天暗自又想:在古代当个公务员也真不容易,每天一大早地就得来上班不说,到了宫城还得走这么远的路,这要是像我前几天那样腿脚不好的,这么走过来还真是有点困难。等上了朝,没准哪句话说不明白还得掉个脑袋诛个族啥的。唉——做官难啊,做皇上身边的官更难。那我这假冒伪劣的岂不就是传说中的难上加难?
夏天正无厘头地胡乱琢磨,当值的太监开门出来了。接着听见公公那几百年后将会十分流行、千回百转、雌雄莫辨的宣布早朝开始的喊声,夏天止不住地一阵热血沸腾:要看见皇上了!活的!
第五十一章
夏天跟着与自己官服、革带的花纹、制式一样的官员站到了一起。正二品,夏天挑了个中间靠前的位置。不过很明显他站的不太对,有几个人动了动,重新调换了一下,夏天的前面空了,后面挤了。他随意地向前晃了晃,装作自己刚才是没注意。
夏天刚站好,另一个公公又一嗓子,建文帝出现了。没等夏天来得及扭头去看,身边乎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夏天赶紧也跟着跪下,随着众人一起高呼「臣等参见陛下」云云。建文帝让大伙「平身」,朝堂之上又悉悉索索一阵响,大臣们又都站了起来。
按耐不住好奇心,夏天转过脸去细看建文帝:呃……珠圆玉润,白馒头似的一个人。平平常常的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眼睛两条腿。夏天觉得这要是给换上现代人的衣服,扔进人堆儿里,早晚高峰挤个地铁啥的,也就普普通通一年轻上班族,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跟他叔朱棣的气势压根儿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毫无可比性。
夏天站在下面盯着建文帝神游,觉不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当之处。可建文帝高高地坐在上面,随便扫上一眼,就看见了夏天的一张白脸正无比正直地面向着自己发呆。
「夏爱卿?朕今早听说你刚回来,怎么不在家好好休养几天,这么快就来上朝?」
没想到这么有面子,上来就先跟自己说话。夏天急忙几步走到地中央再跪下,「启禀万岁,臣……微臣没什么大碍,许久没回京城,都察院肯定堆积了很多政务,不敢再耽搁时日。」
建文帝点点头,「爱卿平身吧,一会儿再把离京的见闻细细道来,朕有话要问你。」
夏天谢了恩,站起来退回到刚才的位置,偷偷拍了拍胸口:多亏平时电视里的历史剧也还看看,这「启禀」「谢恩」啥的说得还算顺溜吧?想来梁泊雨这段时间装梁峥装得也不容易啊。
夏天这边还在暗自回味,建文帝那边一拍龙椅,恼了。
恼得不是别个,正是宋忠战败被杀,怀来失守,周边各城皆降燕王的事。接着满朝文武开始纷纷上前进言,积极热烈地讨论了燕王此举的起因经过和应付他的对策。夏天很快便认出了两个当朝的重要人物——齐泰和黄子澄。
齐泰主张将燕王反叛的罪行诏告天下,削去其宗室原籍。黄子澄奏请即刻派兵北上,务必将燕王的反军阻截在雄县、莫州、河间沿线以北。
当然这中间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比如有些文臣认为燕王到底还是皇叔,削宗除籍未免过份。齐泰白眼一翻:「他要是还把自己当皇叔,要是还记挂半点叔侄情分,就不会行此等大逆不道之举了!」
建文帝显然是是被这话激着了,立刻决定采纳齐泰和黄子澄的意见:布告天下,出师伐燕。
又是一番明争暗斗、唇枪舌战,谁还站在燕王一边,谁是建文帝的死忠,夏天看了个一清二楚。从始至终他都一言不发,冷眼旁观,直到建文帝最后宣布:启用已经年逾六十五岁的长兴侯耿炳文,配大将军印。以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宁忠为右副将军。命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文、陈晖、平安等分头率师并进。提升程济为翰林编修,任耿炳文军师。耿炳文长子耿璇任前都督佥事。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地,务必保证北伐的军饷供应。又设置平燕布政使司,以刑部尚书暴昭掌布政司事。
如此算来,建文帝调集的数路大军,约有百万,明显是想一举攻下北平,不给燕王半点喘息的机会。夏天慌了:这么大阵势,区区十几万的燕军怎么可能敌得过呢?!梁泊雨的人马也不过万余,他一向以为随了燕王便有恃无恐,再立功心切,这要是两军交战,当个前锋啥的,他一个蹲了四年监狱,不懂历史没读过兵法的现代人,不战死也被生擒了!
可建文帝明显决心已定,夏天顶着夏文敬的身份也没有立场加以劝阻,况且眼前是大势所趋,有人造反,朝廷理当全力镇压。夏天还不知道建文帝对自己几个月来杳无音讯和未能执行圣旨及时阻拦燕王起兵的事到底有什么看法,想自己要在这时说错了什么,恐怕也只能是徒增建文帝对夏文敬的猜疑。于是只好咬着牙挺在那里继续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