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康熙是我爹(穿越 女变男)上——彩虹初霁

作者:彩虹初霁  录入:03-10

难免草率,我此次回来想重修墓地,再在旁边盖个守墓的小房子,方便我和月儿进山扫墓时用。”古人侍死如侍生

,当年我没有办法,现在有了能力,总该尽些孝心。

“好,应该的,我派人去安排。”

“有劳陆伯伯。我带来的侍卫您尽可差使。”我起身向他一揖。

“对了,廷轩来信说你和九爷合伙开醉仙居和霓裳坊,还让陆家提供原料,具体是怎么个情况?”

“陆家的布庄和绣坊可以给九哥在江南开的霓裳坊提供原料,不过这要看陆伯伯的意愿。原本我和九哥合伙开这个

连锁店,我只负责提供服装款式和绣样,别的一 概不过问。所以,陆伯伯愿意做就做,做也只是普通的生意联系

,没什么其它的。”这一点我要说明白,从心里我并不愿陆家除生意外和老九的人产生什么联系,毕 竟他的结局

并不好。

“既然这样,如果他们愿意从陆家进货且价钱也合理的话,我就做这笔生意吧!”陆老爷子给出了他的答案。老爷

子在商场上打拼了多年,相信这种问题不用我去担心。

半个多月以后,墓地修葺一新,我带着月儿进山祭拜。繁琐的祭礼行毕,我们一行人安置在新盖好的砖房里,准备

守孝七日。

没曾想进山的第三天就下起了大雨,一连多日,山路大部分被毁,当鄂尔泰带人清理好山路,我们得以返程时又是

十余日以后。而此时山外早已面目全非。

连日的暴雨致使江河决堤洪水泛滥,良田淹没村庄尽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进城的路上,难民成群结队扶老携幼步履维艰。

我命人将车上的食物、水、衣服、被褥尽数分发出去,又腾出一辆车搭载一些老弱妇孺。

大家都期盼着进了扬州城能谋得一条生路,不曾想走至半路看到一群同样的人相向而来。

“都回吧,城门关着,有兵把守,不让咱们进,说容不下这么多人,让到别处去。”

“啊,苍天啊,你让我们到哪去啊,到哪才能活啊!”

呐喊、痛哭、呻吟各种声音夹杂入耳,我暗揣:难道扬州城内已经人满为患,再也容纳不下了?

送给百姓一辆车,我们加快速度赶到城下。远远就看到一对差役在盘查,只留一个角门进出人流。

进城后所见的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城内虽然有些难民,但远没达到饱和的程度,而且他们大多乞讨为生,没见到

一所官府设的施粥棚。

“鄂尔泰,你带两个人先送格格回别院,其余人随着爷到处看看。”我要去瞧瞧这扬州城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嗻!”

在城内四处走了一圈,出了个别良善商户搭的粥棚,我竟未见一处扬州府衙建的避难所、施粥棚。

哼,好个黑心的扬州府啊!

忽然听到附近的小巷中有打斗声,“扎伊尔,去看看怎么回事。”

“嗻!”

没一会儿,扎伊尔领着三个小叫花子走了过来。

“回主子的话,奴才过去看见几个恶霸在打这几个小叫花子,恶霸被奴才赶走了,这几个人带了过来。”

“多谢大老爷救了小的们性命,求大老爷赏口饭吃,给小的们一条活路吧!”三个十来岁的孩子,两男一女,跪在

地上不住地磕头祈求。

“都起来吧,你们也是逃难的?为何与人争执?”

“小的三人是在逃难的路上认识的,刚刚不小心撞到了那位大爷,他们就对我们拳打脚踢,还说要把翠儿妹妹卖到

窑子里去!求您带上我们吧,我们能干活、听话!求求您了,您是大好人!”

“你叫什么名字?”这小子话说得倒是利索,人看着也机灵。

“小的姓李,没名儿,娘在时叫我小狗子,我这小哥哥姓高,妹妹叫翠儿。”

天,这莫不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李卫?呵呵,我倒真是捡到宝了。

“你们跟上吧!”

“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那三个连蹦带跳地跟上了。

恩,有机会把他送给胤禛吧,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李卫。

我们一行人还没回到别院,就见廷轩和鄂尔泰带着人出来寻我。

“你真是,怎么能自己乱走,现在这么乱,出了事怎么办?”廷轩劈头就问。

“能出什么事,不过是些穷苦百姓,再说不是还有侍卫跟着?”

“城里维持这个状况多久了?”这是我现在最关心的事,我要知道这个扬州知府到底干了些什么。

“差不多十天了,五天前知府命人关了城门再不让难民进。”

“他可设过避难所、施粥棚或者采取过其他措施?”

“不曾。”

哼,这个黑了心的贪官!

“鄂尔泰,你拿着爷的玉佩去把那个扬州知府请过来。”

“嗻!”

“你要管这件事?”廷轩问。

“不然呢,难道放任着?”我是百姓出身,见不得他们受苦受难。

“这个扬州知府我们以前见过,准确地说是我们见过他,胡敬德!”

还是他啊,倒是老相识了,哼哼,名字起的到不错!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鄂尔泰回来复命。

“主子,奴才把人带来了。”

“恩,传吧。”

我端起茶杯,慢慢地品着。鄂尔泰带人进来后和扎伊尔一起站在我身后。和紫禁城里的人混时间长了,这摆架子难

为人的本事我也学了些。

那个胡知府小心翼翼地走进门,瞧瞧抬眼看了我一眼,然后跪下行礼。

“奴才胡敬德叩见十四阿哥,十四爷吉祥!”

呵,把我当成老十四了,也是,这些地方官并不知道我的存在,而这些成年兄弟中就数十四和我年龄最接近。

“胡大人啊,请起吧。”我慢声漫语地说,然后平静。

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后,那胡知府站不住了。

偷偷擦了擦额角的汗,抬头看看我的脸色,小心开口:“不知十四爷传奴才过来有何吩咐?”

“哦,没什么,也只是好奇胡知府最近在忙些什么?”

“奴才只是做些琐事。”不知我的用意,他含含糊糊的答。

“爷这几天看到不少难民,不知胡知府打算如何安置啊!”

“这个,奴才正在想办法。”

“还在想?江南水患十余日,你身为扬州知府,一不开仓赈济,二不安抚难民,三不防治疫情,只知关闭城门不准

百姓进入,这就是你想出的办法?”我厉声质问。

“这个这个,十四爷有所不知,扬州廪库存粮有限,奴才不敢轻易开仓。”

“存粮有限?能支撑多久啊?”

“最多半月。”

“半月?呵呵,胡知府身处江南富庶之地,遭此大难仓库竟连半月的粮都拿不出,要不要爷替你上份折子向皇阿玛

诉诉苦啊!”

“不敢不敢,不敢劳十四爷大驾,奴才这就想办法筹粮,开仓赈济难民。”

“爷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总之在朝廷派的钦差赶到之前,扬州不准断粮,再命人熬好汤药一起分发给百姓,防治疫

病,马上去办!”

“嗻、嗻!”

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的我无心去想插手此事会得罪那些势力,又会引来那些麻烦,面对那些孤苦无依的百姓,

我实在无法做到无动于衷。

几天后,一只信鸽飞进紫禁城,康熙看着手中的信笺欣慰地点点头。“李德全,你说朕想个什么办法才能让流云愿

意入朝呢?”

第十五章

权势的确是个好东西,自从我也过了一把“仗势欺人”的瘾后,那个胡敬德老老实实地办差去了。

这几日我让鄂尔泰带些人不时地出去转一转、盯一盯,扬州城内的灾民安置情况总算良好,没出现几例饿死、病死

的现象,也没有产生疫情的趋势。

这天,我的别院来了两位客人。

“流云,我们来叨扰你了!”一进门十三就扯着嗓子喊。

“四哥、十三哥,你们就是皇阿玛派到江南赈灾的钦差吗?”

“是啊,我和四哥一路南下,走了不少受灾州县,就这扬州城还像个样子。我还纳闷那个胡敬德什么时候这么长进

了,四哥说应该是你在的缘故,不想一问果然是,所以我们就来了。借你的地方住住吧!”

“两位哥哥带了多少人?”这俩人放着钦差行苑不住,到我这来干嘛?

“不多,十余个。年羹尧过来拜见流云阿哥!”老四侧身看向他身后的一个中年人。

“奴才年羹尧拜见阿哥爷,爷吉祥!”

“起吧。”

“是我的一个包衣奴才,现任杭州将军,见我来了跟着跑跑腿。”老四把他介绍给我。

这年羹尧一如史书上记载的是员儒将,30岁出头的样子,看着精明能干,不愧能成为雍正的得力助手,可惜了,得

志猖狂,不得善终。

“四哥的门人确是不错。”“鄂尔泰,命人安置好两位爷的人,两位哥哥里面请!”

待到书房里坐定,老四才又开口:“流云,你家里的事都处理好了?”

“恩,本打算月底就回京的,没成想遇到水灾耽搁了。两位哥哥一路走来,想必对灾情已有一定了解,不知打算如

何处理?”

“不瞒你说,国库空虚,我们此次来皇阿玛一两银子也没给,让我们想办法从江南盐商手中弄出银子来赈灾。所以

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筹钱。”

看着这两个愁眉紧锁的人,我忍不住叹气:康熙盛世,国库竟然被一众官员们借空了,发场大水老康竟连赈灾的银

子都拿不出,真是可悲!而这种倒霉的苦差事也只有这两人来做。

“事情急不得,两位哥哥一路辛苦,还是先去歇歇吧!”

我把他们带到厢房,“狗儿,你们两个去打两盆热水给两位爷烫烫脚。”

退掉鞋袜,露出两双长满水泡的脚,两个尊贵无比的皇子什么时候走过这么多路,吃过这种苦。俩人龇牙咧嘴的把

脚伸到水里,疼得直皱眉,连侍候的狗儿他们都看得眼泪汪汪。

“爷,奴才帮您按按吧!”狗儿哽咽着说。

“恩,这两个小子看着眼生啊,新收的?”老四看向我。

“才捡的没几天,人挺机灵的,侍候着四哥跑跑腿吧。”

“叫什么啊?”

“一个姓李,一个姓高,都没名儿,四哥看着叫吧!”

“那就叫李卫、高福吧。”

呵呵,果然被我捡着了!

“以后你们就跟着四爷了,还不谢过主子?”

既然真的是李卫,我自然没有留着他的道理,可别耽误了他的前程。前世看《李卫当官》时我还是非常喜欢那个古

玲精怪的小混混的,没想到他竟成了我一手发掘的,这感觉还真奇妙啊!

接下来的几天,老四和十三过着比公鸡起得早,比小姐睡得晚的日子,天可怜见的,和我这个闲人一比,历时显得

我特别不务正业。

眼看着他们那么忙,我却整天呆在院子里躲清闲,我的良心终于过不去了,于是我干了一件无比愚蠢的事情:把自

己给卖了。

其实我一直怀疑他俩是故意住在我这儿上演苦肉计的,欺负我心软,好拉我去做免费劳力!爱新觉罗家都是些人精

,明明心里想让我帮忙,偏偏还摆出姿态让我去倒贴,我也真配合地就贴了,唉,无限自我鄙视中!

“你说,那些个盐商富贾,一个个腰缠万贯富可敌国,朝廷让他们捐款赈灾,就百八十两的,他们还真好意思往外

拿!”还没进门,十三愤愤不平的声音就已传来。

“事情不顺利?”我赶紧迎上前。

“恩,和那群混蛋磨了三天,总数还不到十万两,够干什么的!”

“你也别气,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捐了,咱还是该给些奖励或赏赐的。”

“你糊涂了?”十三大声反驳。

没理他,我看向老四继续说:“就赏他们个乐善好施的美名吧,四哥?”

胤禛挑挑眉,眼中精光一闪,“恩,好主意!还是你鬼点子多。”

“李卫,马上去灯笼铺子买它上百个没糊的灯笼,还有白纸,快去!”老四吩咐道。

“四哥?”十三还游离于状态外。

“今晚把灯笼给他们送去,你明儿命人把各州府城门都打开,放流民进城……”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你刚开个头他就把剩下的都想全了。

第二天,那些盐商家里被讨饭的灾民闹得鸡犬不宁 ,不过有差役和官兵维持,各处的治安还是良好的,没出现动

乱,被抢的都是挂灯笼的。

“哈哈哈,让他们一毛不拔,这回长见识了吧!哈哈哈……”一连几日,十三这张脸总算云开见日露出点儿笑模样

“那两江盐道是九哥的门人,估计九哥也该有指示了。”十三一敛笑容,一本正经地和老四商量。

“恩,命年羹尧在必经的驿道上埋伏……”

这个我不方便听,于是我借口出恭尿遁了。

没过两天,十三神神秘秘地说:“还是你面子大,九哥给他门人的信中说,要是就我和四哥就死命扛着,若是你出

面,就卖你个人情。”

“呵呵,四哥看着办。”

我这个郁闷啊,老九他们怕我靠向老四要卖我个面子,老四自然不想我欠老九的情而倾向老八他们,所以让十三把

消息透给我。老天啊,我哪有那么大的脸啊,我对入党没兴趣的说!

没出几天,老四连敲带打成功地从江南盐商手中诈出了近300万两银子,顺利解决了赈灾的事情。他也以此为契机

,着手调查江南官场贪墨案,以实现当初对我的承诺。

一日,闲下来的十三拉着我和他下棋,结果我连输五局。

“你也有不擅长的东西。”十三从最初的洋洋得意变成现在的兴致缺缺。

“早就说我棋艺不精,你不信非拉着我下,我输得也很痛苦的说!”

“呵呵,以为你逗着我玩呢!”我的十三爷啊,我哪那么闲。

“唉,你说朝廷年年拨款治理江河,结果稍遇水患就成了这个样子。”十三可能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百姓这样凄惨的

状态,难免同情和悲哀。

“天灾和人祸是分不开的。”要不是豆腐渣工程太多,也不至于如此凄惨。

“其实很多时候天灾也是可以预防的,比如说在江河的中上游广泛植被稳固水土,在中下游修堤筑坝分流泄洪,再

提高百姓的防患意识,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灾难 的破环性,”我回想着前世关于防洪的知识说给十三,也许他以

后有机会用到。“唉,倒是人祸反而更不好治理。”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今的江南忙着搬家的 蚂蚁太多了

,堤坝又怎会稳固?

“说得对,人祸比天灾更可恶,天灾尤可防,人祸更可清,我要为大清除去这些个蛀虫!”走进屋的老四接口道。

推书 20234-05-27 :穷某人的“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