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个农民媳 下——廿乱

作者:廿乱  录入:01-29

男孩看黄同的眼神更是不以为意,到目前为止他们知道前来上文老师的课哪个不是已经在音乐界出了名的,现在进来的

黄同只是个眼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们自然没有结交的打算,黄同也没有在意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反而是找了个离他们

较远的位置坐了下来,他的视力本来就好,也知道自己的琴技不如他人,还是低调的学习吧,认真学习才是他的重点。

没多久陆陆续续进来几个年纪较他们大的学生,年龄大致上都比黄同大得多,大都在十八至二十岁,不过在后到的学生

中,只有一个年龄看起来比黄同更小的,大约才十四五岁吧,其实也没相差多少,只是黄同的心理年龄大了些,小孩的

目光高于头顶,对年纪比他大的人总是斜视的目光。

黄同第一次发现,原来小提琴也需要竞争……

黄同由于不起眼,大家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认识的一两位浅浅交谈几句后把琴从琴盒中取出,不用怎么猜想,他们大

概是在向对方炫耀自己的琴,黄同倒看不出琴与琴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虽然他知道每把琴都有贵重之分,但只要是自

己的琴那他也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倒不高。

整个课室也就只有八位学生,除了黄同外,其余七位都在小提琴界闯出了小名气,他们相互认识的也不少。

看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才到上课时间,黄同刚把手机放到书包内,就听到教室的门被打开,室内呈现一片

安静状态。

进来的是一名笑容可亲的年轻男子,据年先生告诉黄同的信息,这名老师是小提琴大师,两年开一次课,想来上他课的

学生不计其数,这老师也只选择有潜力的学生,否则按他的话就是,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一个没有任务天赋的人身上,

那样不仅浪费他的时间,也浪费他的精力。

总而言之,他是个高傲的男人,他出生于音乐世家,有这样的背影人不成名都难,这男人从小就受媒体的喜爱,在国际

上也还有非常的有名气,据报道,此人十三岁的时候还在英国女王的生日晚宴上为其演奏过小提琴,另提有多风光,有

多出彩。

同时也为中国的小提琴界争了光,中国的小提琴虽起步慢,但不代表他们就比不上别的正统国家的小提琴师,天才并不

只是外国人才有,中国也有!

男人用黑笔在白板上写他的名字,然后自信的对下面的十名学生道:“今天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渡未来的一个

月。”

说完后,眼角扫视了黄同那个位置一眼,眼里似乎带着不屑。

谁介绍来的他会不知道吗?

黄同并不在意男人眼角闪过的不屑之光,他只觉得黑板上写着的三个字有点大,上面写着:文炫镜。

第38章:如此看法

“现在是我们的第一节课,相信在座的各位对小提琴的历史都已经了解了不少,小提琴是从外国引进的乐器,现在小提

琴曲创作上都融入了我们许多我国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都结合在其中,而这一节课要我教给大家的并不

是拉琴的技巧,而是谈谈如何将一首小提琴曲除了拉出节奏感外还要怎么样拉出它的风格,拉出它的味道,和它特有的

韵味。”

文炫镜手掌撑在讲台上,嘴角含笑说着他的开场白。

“我不知道大家在演奏近几十年来我国所创作的作品时,会不会有不顺手或者不习惯现象,难以将曲中的韵味拉出来,

对于这种现象我不知道你们没有深入去思考过,在座的各们在国内都有着不错的成绩,那你们认为造成这种原因是什么

,能跟大家分享或者解释解释,这可关系到大家以后对小提琴界的影响力,我相信在你们当中必定会有人改写历史,创

造奇迹,谁来说说……”

气质出众的文炫镜在十个人的脸上扫视了一圈,与其说是十人不如说只有九个人入了他的眼,其中不入他眼的就只有黄

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黄同,没有任何关于他学习过小提琴资料的黄同,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小提琴师的文炫镜自然不会

去多看两眼。

十人当中有四名女性,其中一位是跟黄同打过招呼衣着打扮非常时尚的女子,在文炫镜的视线扫到她面前的时候,她笑

着答道:“文老师,也许我可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对此问题的见解,希望你不会笑话我。”

礼貌而轻松的语气让课室内的气氛明显比刚才好了些许,但这对黄同而言并不影响他的感觉,他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处于

哪种程度,对于创作,他以前跟在东鑫哥身边的时候,有跟在一旁学习,有时候会加上一点自己的看法,当然他的看法

是比较简单,也就是对着东鑫哥写出来的乐谱哼哼自己觉得较顺耳的调调,有时候东鑫哥会采纳他的单调,有时候会跟

他讨论,有时间还会教他如何把音乐上下结合,如何让音乐有开始,有高/潮,有结尾。

创作音乐最首先是要感动自己,只有在把自己感动后才能让更多人感动,也才能让更多人听懂自己的音乐,东鑫哥总会

笑着告诉他,总有一天,中国也会有很多人参与到小提琴音乐创作之中,那时候他的人生就圆满了,他还告诉黄同,希

望他能够跟自己一同奋斗,这是个伟大的目标,也是一种理想,黄同当时不懂,也许现在从文炫镜中的话他开始懂得了

些。

文炫镜对何艳铃点了点头,同时也鼓励其他的同学,笑道:“当然不会笑话你,大家都有自由议论的权力,我也希望大

家都能汉中涌跃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我大家一起探讨探讨,就把这节课当作是为了我们有个新的开始而作的铺垫。”

“文老师,我认为造就这个原因的是由于在我们学习小提琴的时候,灌输给我们的文化都是来自西方,而我国现在涌现

的各类小提琴曲都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这对我国小提琴的发展是非常有利,但如果要把小提琴发展得更好,而且让我们

这些新一代的小提琴手不至于在拉琴的时候遇到瓶颈,就应该让我们在学习琴的时候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让小提琴的

文化在中国发展壮大,西方文化固然要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所生活的地方,这应该是我们在拉琴时为何为出现不顺手

,不适应问题的原因之一,不知我这样说得对不对?”

何艳铃今年十八岁,刚考上中央民族音乐学院没多久,她向来是个高傲的女生,由于琴拉得好,从小受到大人与同学的

关爱非常之对,对自己也总是充满信心,现在她从文炫镜的脸上看到满意的表情,于是脸上自然也带着更多的骄傲,不

由对抬了抬下巴。

文炫镜自然也如她的意点了点头,让扬起下巴的某女坐下,“何同学这个见解很好,分析得很到位,不知道还有没有其

他的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或者补充也行。”

这时候有个带着眼睛长相普通的男同学站起来,他叫陈明,长相平平,脸有些圆,身材也比较圆,看起来是有点胖,但

这并不影响他的琴技,反正在这么多人当中,他在各大比赛中拿到的奖项是最多的。

“文老师,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重要的一点还是历史原因,现在我国的小提琴正朝着‘民族风’发展,而现在很多人

对历史都不大了解,以致于较难感受出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一曲关于爱国的曲子被拉成爱情的情调,比如友情

的曲子又被拉成亲情的调子,在情感放置上的错位我觉得也是原因之一。”

这次文炫镜还是笑着点头让回答完问题的陈明坐下,“嗯,都是很不错的见解。”

他扫视着其他同学平静的脸。

“还有没有同学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不要拘束,自由议论,我相信你们都是新新的聪明一代,分析问题也很有条理

,说错也没有关系,当然答案着是多样化,对错并不在一念之间。”

黄同自然不会当出头鸟,他是带着平静和好学的心来此地,对于其他同学说得那些有逻辑又分析得当的见解,他也听得

懂,只是觉得其实都是小问题,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

当黄同在自己脑海里组织语言时,文炫镜已经指着他的这个方向,微眯下眼,笑得有些不怪不得好意,笑问道:“那位

同学,你对这个问题有怎么样的看法呢?”

黄同见大家都回过头看着他,突然觉得有些其名其妙,在发现文老师是在点他的名字,他才缓缓的上起身,不知为何好

像觉得文炫镜会有可是东鑫哥的亲戚后,他一点都不紧张,反而有种看着小孙子长大的感慨……

当然,现在不是在谈他对文老师的‘特别’感觉的时候。

“黄同学,不用紧张,可以告诉我你的看法吗?”

用在别的同学身上是见解,用在黄同身上是看法,从字面上看差别很容易就看得出来,黄同愣了下,怎么也不觉得这文

老师像东鑫哥的子孙,没有东鑫哥的那种感情上的细腻和纤细。

黄同想了下,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在他身上,有些人是想看笑话,有些人是不以为意,有些人只是看,既然是看法,那么

他就说自己的看法吧,不过……

黄同憋出两个字:“同上。”

文炫镜嘴角抽了抽,这位谁谁介绍来的学生是来搞笑的?

“黄同学,你还真是幽默,你的看法是……”

黄同想了下道:“文老师,我没有比这两位同学更好的看法。”

文炫镜歪了歪头,依然笑容灿烂,比刚才更灿烂,果然是什么都不懂的学生。

“既然你还没想到,那就麻烦你先坐下了,等你有看法的时候再跟我讨论,我很期待。”

同学们的视线随着文炫镜的目光而转动,黄同刚坐下,然后又站起身,突然想到刚才的问题应该归结于……

“文老师,我想到了。”

黄同站起身,大家的目光又投到他身上,这次有惊喜,更多的是看笑话,而文炫镜眼里倒是带了少许期待,当然他不希

望再听到两个字:同上。

“嗯?你想到你的看法了?”

黄同微露白牙,脸上的浅浅酒窝露了出来,认真的回答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说完后,黄同发现大家的目光都带着嘲笑之意,于是他解释道:“这样就不会纠结于不懂历史,不明白作曲家要表达的

情感,我们需要将文化中西结合,更重要是在学习琴的时候也要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这样‘民族风’才会走得更远

,因为东西方的文化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炫镜愣了下。

这个回答,真精辟!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敢情黄同说的是把音乐情感表达向错误方向是因为没有认识读历史,不了解自己国家文化,其实通俗的讲这样真的没有

错,却又说不上哪里有错,反驳不上来,不过黄同这样的看法也没有错,只是这个好像不是在说原因……

黄同,跑题了……

而且现在不是在上政治课!

文炫镜收敛了脸上的笑意,不再纠结于黄同的回答,他没给黄同的答案下结论,也不评论。

“对于今天这个问题,在我们课程的结束的最后一天,大家再来交流,到时候所有的同学都要交流自己的看法了,下面

我们就讲讲如何更好使左右手配合好,将滑音,揉弦,装饰音等特殊手法训练得更好……”

下午的两小时其实很快就过去,每人都下发了本《琴技》,后半节课基本上都是文炫镜给大家讲解关于特殊手法的训练

方法,理论课,实践课的话会在明天才开始,今天其实就是个见面课,或者从明天开始就可以从中发现各个同学所存在

的优缺点。

下课后,六七位同学挤在讲台,跟文炫镜要电话号码,说是为了方便以后的交流。

黄同见大家都各忙各的于,于是他提起自己的琴盒就往电梯走去,回家再根据文老师讲的练习练习。

出了大厦的大门,外面是车如流水,也因人流多,过红绿灯的人群中呈现你挤我,我挤你的现象,黄同以巧妙的侧身避

开他人过了马路搭公车。

上车前望了眼对面“东鑫大厦”。

不知道东鑫哥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如果还活着,那会怎么样?

第39章:妒忌他们

转了趟公车后才回到别墅,天色还没暗下来,黄同回到家里后就开始洗米做饭,他不确定莫泽铎什么时候才会回到家,

不过黄同希望莫泽铎回到家后有热饭热菜等着,就不会容易饿肚子。

最近的娱乐报不上总是报道某某某明星因工作系繁忙,要拍戏,要上节目,要录歌等原因导致胃出血,阑尾炎等,现在

大部分明星因为生活不规律体质下降过快,年纪轻轻的患上多种小病小痛,黄同的细微关怀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围着莫泽

铎转。

晚饭做了三菜一汤,时针已经指在七点四十分,从大厅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偶尔有一两辆小车呼啸而过,昏黄的路灯映

出路边树枝的影子,晚风吹过,树影摇曳,黄同搓搓自己的手臂,有些失望的把窗帘拉下。

莫泽铎还没有回来。

他盛了一碗汤,喝下,再吃了半碗饭,饱了。

手机一直放在餐桌上,屏幕却没有亮,他想打电话给莫泽铎,可是又怕他可能在车上休息,或者自己开始回家。

第一个不打原因是怕打扰到莫泽铎休息,工作太过累体力消耗也快。

第二个不打的原因很简单,开车需要良好的注意力,试想如果莫泽铎工作非常疲惫后,还要自己开车回家,如果再接到

电话,那样会使他分散更多的注意力,黄同自然不希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莫泽铎身上。

收拾好碗筷,把基本上原封未动的菜用保鲜袋装好放入冰箱,要是莫泽铎今晚不回来,那明天中午他吃这些菜就可以了

,不会浪费,浪费可不是黄同的习惯。

莫泽铎不在,黄同好像提不兴趣打开电视,他平常最喜欢的电视剧也没有看,转身上了楼,跑到了小提琴室,把小提琴

和弦从盒子里拿出来。

现在不是深夜,才晚上八点,黄同拿着小提琴打开乐器室内通往阳台的门,站在阳台上可以望到别墅外的道路,还是昏

黄的路光,还是树影摇曳,还是偶尔有一两辆高级轿车呼啸而过。

阳台上开着淡黄色小花的金鱼草似乎在向黄同点头微笑,这花黄同早上才给它浇了水,此时花瓣上还残留着水珠,大概

是下午阿姨离开的时候也给它浇了。

旁边种了几盆肉多的仙人掌,也许种的时间较长,这仙人掌长得还算可以,掌上的刺不是随随便便碰碰就会断,反而是

越发粗硬,看着这些如有强烈生长意志般花卉,黄同松了口气似的,放松着背,靠在阳台门边的墙上,摆好拉小提琴的

姿势。

也许此刻在细细观察眼前的花后,他的心情舒畅了不少,不过看看被他放在阳台上黑着屏幕的手机,心情又沉重了不少

抬头仰望了眼那轮新弯月,照着他回家吧……

悠扬的小提琴声从别墅中缓缓传出,琴声清脆而优美,流畅而舒缓的小提琴声传入刚从车内走出来的男人的耳朵里,男

人脸色略显苍白,无力的身躯靠在车门,以支撑他全身的重量。

疲惫了一天后,从机场赶着回家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明明知道坐飞机是不可能打电话,不过他还是握着手机,盯着中

推书 20234-05-07 :沧桑知锦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