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奋斗记(穿越 三)——我想吃肉

作者:我想吃肉  录入:04-07

贾宝玉想到不用被塞个女人,心情是舒爽的,王夫人最近的心思大要放到元春的肚子上去了,自己被关心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到了时间就高高兴兴地去上班了。太子也是满面红光,他老人家的婚礼即将举行,整个人都冒着红光。东宫里自然围着一群道喜的人,贾宝玉也免不了说一声恭喜。太子笑道:“也要恭喜你将做舅舅了,这是头一遭儿罢?”贾宝玉笑道:“正是。”太子心里得意,就算元妃生了儿子,相差也太大了,不构成威胁,正如徒忻徒愉之如皇帝,相反还是个好帮手,心里待贾宝玉更是亲近。

太子的兄弟叔叔们也一拔一拔地过来,太子便先止住了这个话,与众人应酬着。皇帝又使传话来,这几日太子且不急读书,先忙婚事。贾宝玉道:“既这么着,臣告退。”太子笑道:“也不必忙,都是熟人,见见也好的。或者还有要请你帮忙招呼一二的人呢。”贾宝玉只得留下,与詹事府诸人一道看着贺客们来了又去,偶尔还要帮一下忙。

徒忻和徒愉不久就到了,与太子见过礼,徒愉看向贾宝玉像有话说,徒忻倒是坐得目不斜视。也是说些恭喜一类的话,又有皇六子过来,大家又恭喜他:“王爷也开府领差使了。”皇六子封的是顺庆郡王,分管着内务府,因差使与大婚相连,过来问他太子哥哥有没有什么要特别吩咐的。太子笑道:“劳你费心了。”顺庆郡王也不全是呆子,相反他还挺精明,又道:“新房布置除了按制度要配的东西若全是那几样看着也不好,精细的东西还是南头的好,不如着紧叫他们采办。”徒忻问道:“这么点子时间来得及么?”顺庆笑道:“内务府还有不少存货,看太子喜欢罢,还有外头的商行,在京中必有好东西的,也可采办了。十六叔的府邸是初置的,缺什么东西只管问侄儿。”太子与徒忻都说:“有用的自会找你,你初接差使,且不给你添麻烦了。”

徒愉趁这功夫对贾宝玉抱怨:“十六哥因了你把我一顿好打,腰上还青着呢。白弄了好东西给你了,你竟没看见。”他还以为东西中途给扣了呢,贾宝玉还没说话,徒忻已经听见了:“又想混闹。”贾宝玉道: “趁着年轻,把错都犯过了,以后省事儿呢。”徒愉点头:“正是。”徒忻把这话在嘴里念了几回,对徒愉道:“也成,趁年轻,把挨的打都挨了,以后省得丢脸。”贾宝玉噗地一笑。徒忻又把脸别了过去。徒愉一吐舌头,听顺庆在一旁继续表现了。

那边顺庆反问起贾宝玉来:“因初接手,诸事不算很熟。闻说府上有门尊亲乃是内务府用的行商老人了,可用不?”几句话间各人都照顾到了,把徒愉听得目瞪口呆,这还是以前上学的时候那个书呆子木头侄子么?贾宝玉听了,欠身道:“殿下费心,只是臣与殿下也算旧识,殿下初接了差使,只有抬轿的没有拆台的。”意思就是用不着了。徒愉听得傻了,这些书读得好的人也不真傻啊,说话那是一套一套的。

顺庆又说了一句:“莫要过谦。”贾宝玉笑道:“臣也想面面周到的,实是不行。现把话存下,等我回去说,他若真能振作起来,再领去与王爷办差。那时候王爷可要卖几分面子呢。”太子与徒忻又都说:“他心里有数的。”顺庆这才辞去继续盯着大婚诸事。走时心中还有不满,他因新官到任,又是年轻气盛,不欲用现成的老人,也想拉拢自己的班底,心急之下被底下人故意哄了,说薛家是老买卖人家,诸事齐备的,这才与贾宝玉一说。不料贾宝玉居然不给他面子推了,他恼了,回去与宋明德抱怨。宋家自与贾家又重连回亲戚,宋元瑶怕孙子学坏,特意说了贾家几重关系。宋明德此时把薛蟠种种不着调的举动如数告诉顺庆,顺庆才道:“好险,你那位小叔叔倒是实在人。”

东宫里,左中允道:“介石不循私情啊,换个人早把姻亲推上去提携了。”贾宝玉冷道:“少来!殿下们或许不知,你们在外头常走动难道没听过薛家呆霸王?至今什么正事也没办过,真把他推了上去,办不好差使误了太子的大事,也是把他埋到坑里了,担不起那副担子,怕不折了他的腰!偏这会子拿这个来笑我。什么提携?马尾巴提豆腐,也不看提不提得起来。老实在家里吃酒看戏也罢了,出来不是找死么?两姨兄弟,我还不想他玩儿完呢。”

徒愉又吃了一惊,石头也挺有气势啊,这个世界太可怕了,一下变成这样了。

欧阳芝是吏部尚书兼的,太子查贾雨村老底的时候就通过他写了条子调的卷,于贾雨村档案中翻出过薛蟠人命一案,那个搞笑的扶乩判案读书人谁看得上?里头必有古怪。欧阳芝心中给贾宝玉打了个高分,心道小小年纪也分得清轻重,倒没像寻常那样人家一样循私。放在太子身边必不会有不好影响,京察时该给他评个优等才是。

场面有些冷,小太监的唱名救了场,又有来给太子道喜的人了。

徒愉咬着舌尖回去消化今天的惊奇了,走得磕磕绊绊的。一旁徒忻也是心不在焉,十六爷的心里很纠结,百爪挠心不足以容易其躁动。十六爷不是傻人,自己心底对某石头的一点小心思渐渐自己也知道了,尤其亲也亲了摸也摸了,再说只是纯欣赏就有点骗人了,对自己也不对欺骗。但是十六爷更不是呆霸王,管它萝莉与少年,喜欢的就抢来推倒,十六爷还是有分寸的。所以,他决定要冷静,冷一冷兴许就不心动了呢?

然而但凡感情问题就没有不来搅局的,这回来添乱的是淑太妃,她老人家听了阮太妃所说,也觉得儿子兴许只是没有女人的缘故,有了女人兴许会有点儿人情味儿了呢?正月里就给了儿子俩宫女。徒忻想掀桌子了,但凡做娘的,只要为儿子好,都不会给儿子妖娆的女人,尤其淑太妃还挺指望儿子上进的,于是徒忻收获了两个长得既不勾人,个性还不突出的宫女。连下手的想法都没有了。心里反怨上了,一个男孩子,比女人还标致算个什么事儿?废话啊,全天下有闺女的人家也未必比贾母、王夫人养贾宝玉养得仔细,就是家中姐妹也没让老祖宗看着长大啊。什么东西名贵拿什么东西去喂,养得那叫是一个好。哪家宫女能这样养法儿?再者宫女读书识字的也少,见识也不能比,养移体、居易气,哪怕真在家里养得娇贵些,进宫之后也磨得差不多了,气蕴就不一样。

徒忻还不肯认命,翻来覆去找人家缺点。唔,没什么主见也没什么作为算一条儿罢?徒忻平衡了一点儿。在太子处见着了也是不冷不热的应付,只管把注意力放到与太子等人的对话上。不料贾宝玉今天主意极坚定推顺庆的好意推得利落,排揎杨德也排揎得干脆,心里又闷了一层。这样气闷还能抽出一份心思暗忖:“左中允杨德哪里有什么不妥?宝玉这样不给他面子?这样让太子近臣没脸,日后可如何是好?这副脾气真是发的不是地方。”

他不知道贾宝玉是有数的,杨德此人在御史那里挂了号了,倚着在东宫为官,做了不少混事,诸如占地、收了别人好处干预官司、为自己家亲戚谋私利一类。只因他是太子的人,御史里面不好弹劾而已。贾珠平日与贾宝玉说起过,所以贾宝玉知道。

******

贾宝玉回到家里,林之孝正在二门上数落小厮,见他来了,迎了上来道:“宝二爷回来了?珠大爷已经回房歇了,今儿大老爷、二老爷都有客。”贾政哪天不招几个客倒是怪事了,但是贾赦有客人也很奇怪。贾宝玉便问:“谁来了?”林之孝一撇嘴:“都不是生人呢,大老爷那里是早先国公爷在世时门生的后人,现袭指挥之职,来的名唤孙绍祖,现在兵部候缺题升,大老爷叫我们琏二爷去陪客。二老爷那里是通判傅试,投到二老爷门下做门生的。”贾宝玉脚下一个踉跄,虾米?!

傅试贾宝玉是知道的,不过是觉得荣国府的树还算大,投过来好乘凉之意,便抛开不管。闲闲间问林之孝:“这孙家竟是世交了?”林之孝是家中旧仆,一应关系心里极熟的,撇嘴解释了一回:“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咱们府上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这个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只是看着不像正派人。”林之孝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分明觉得孙绍祖身上与贾赦有着相似的习惯性格——专横、好色。但他是奴才下人,贾赦又是不听人劝的,只能闷在心里,略与贾琏说一下,可惜贾琏也扛不过贾赦。今见贾宝玉问了,念叨念叨也是出气啊,说得倒挺仔细。

贾宝玉脸上不大好看,心说MD!从根子上就不好,什么不能了结之事?不外是犯了法,想逃罪,祖宗哟,你们办的好事儿!心中一挽袖子,必要把孙绍祖闷了不可。再留心打听,孙绍祖只是为到兵部候缺题升之事而来,并不是要娶迎春,心说,还有救。大姐姐没拦信,二姐姐总还是能照看的,好好的姐姐可不能再倒霉了。

回到房里因琢磨着如何查访孙绍祖劣迹再宣扬得大家都知道,饭也吃得心不在焉,吃到一半,贾政打发小厮来叫,贾宝玉连忙去了贾政书房,一看贾珠与贾环都在。贾政拿着一叠纸来,叫贾珠、宝玉来看:“你们看看环儿这文章作得如何?可县试么?”这是赵姨娘心急之下的结果了。她看贾珠宝玉都是年少入场,贾环也不笨,又听她内侄钱槐与弟弟赵国基跟着贾环出去读书,回来对她都没口子地赞贾环,也想撺掇着贾政叫贾环下场挣个功名。贾政便拿贾环的课业本子来叫贾珠与宝玉看,行呢就试,不行就再读。贾政如今的心思,一意要三个儿子都自凭本事去考,不要捐监生,方显出他的“家教”来。

贾珠一看文章:“倒也通顺,只是差些火候,未免勉强。”贾宝玉一看贾环的字:“还要下些功夫,笔力显着嫩了些儿。”贾政也皱眉,他对贾环的评价也在两可之间,不过架不住赵姨娘唠叨而已。当下对贾环喝道:“都听见了?还不回去用功读书?等我闲下来再揭了你的皮。”贾环满心愧恨,抱头奔逃。贾政又对珠、玉二人道:“近来太子大婚,我要忙,你们多盯着他些儿。”贾珠道:“老爷不记得了?我与宝玉也各有事。不如叫三妹妹紧着他些儿。”贾政道:“胡说八道!探丫头是女孩儿,如何管束他?”贾珠便说:“我和宝玉都忙呢,太太她们也要看贵妃去,虽有个琏儿也不是这一路上的,还是三妹妹懂事,您能让她放手管着说不定还能管出个人样儿来呢。”贾政还是摇头:“不妥不妥,”还不死心,“不如让他试试?”

贾珠还犹豫,作为兄长,即使对一个不讨喜的庶弟,贾珠的表现还是很合格的。贾宝玉见贾政这样,又想以贾环母子的脾气见识,拦着他不过是结仇,便说:“老爷要他下场就去试试,成与不成的只当见见世面了,只是考试那几天苦得很,他未必受得了。”贾政最后下定决心,让贾环去试试。

那边赵姨娘只道事有不顺,骂贾环:“不争气的东西,他们能考,你怎么不能考?谁在老爷跟前下的舌头说你,你该骂回去才是。”贾环急了眼:“进士、探花说我不行,你倒跟他辩白去! ”赵姨娘这才放低了声音,犹咒骂不止。贾环一生气,跑出去了。等到贾政歇到赵姨娘屋里,说是允了贾环下场,赵姨娘方才喜动颜色。

贾环下场在太子大婚之后,正好大家都闲下来了,王夫人吩咐一句:“照往年的例来就是,何必问我,一样的爷们还能两样待不成?”又去忙着打发去庙里许愿、继续仔细研究高龄产妇各种宜忌去了。

贾环熬得面无人色地回来,赵姨娘迎过来好一阵担心,等着出成绩等得拧坏了两方帕子。县试的成绩出来得快,贾环落榜,赵姨娘怨言满天。王夫人一笑而过。贾政又想起要当严父。

贾环落榜在贾府内都不算什么大事,不过是给荣府内各种奴才添一个话题而已。另一件事就大了——贾雨村同学突然刚正了起来,弹劾坏人无数。贾雨村咬的可不是一般人,不少旧族大臣是应有之意,此外秦璃躺着也中枪,被捎带上了个钻营结党之名。

御史们一看,坏了,咱们才是职业的啊,急着商量对策。无奈原来的上司当了太子老丈人后调走了,新上司还没来,这回皇帝手快,马上任命了新的左都御史,新上司到了,大家一开碰头会,御史们也来了干劲了。

一时之间朝上弹来弹去,热闹无比。贾宝玉感觉到三天之内落到自己身上的眼神越来越多,马上悟了,TMD!贾雨村,你坑爹啊!老子全家都叫你给坑了!贾雨村走的是贾府的路子谋的起复,素日又跟贾府走得近乎,还帮薛蟠平了人命官司,他还姓着贾,在所有人眼里,这人就是荣府门下走狗了,狗咬人,谁指使的?!怨不得荣府完蛋的时候没什么人帮忙,人都叫得罪完了,谁帮你?指望着帮忙的也叫他给弹了,想帮也帮不了你。

GAME OVER……

作者有话要说:一家之言哈,按原着里这时候贾政学差未归,年前腊月贾雨村升大司马,年后,八月后被降。再然后这一年还没过完,到第八十回了……

87.香菱认母雨村遭流

近来朝上很热闹,太热闹了,热闹到最后必得放到皇帝案头上的,弄得皇帝头都大了。如果他明白贾雨村是什么样的人,估计打死他都不会想用贾雨村了,御史多好用啊!

贾雨村此人有一大特点,恃才傲物,谁都瞧不起,人品还没什么下限。所以他初次做官,以贪酷御下以傲慢侮上,才被上司一本弹劾得丢了官。这才让他老实了,知道头上的人得罪不得,更借着权贵之势谋了起复,这才改走媚上压下的路线了。应天府任上巴结贾、王、薛,到了京左又巴结各路权贵,这些人家为他说的好话也不少。现在贾大人升成贾司马了,位置比那些他曾经巴结的人还要高了,当然就不需要巴结了。如今上下易位,贾司马拎得清楚,可怜一干人等被弹还一头雾水。贾司马一心想巴结更高层的皇帝,表现得像个不流于俗的好官,不踩着别人的脑袋怎么行?尤其是以前让他折了面子去巴结的人,这笔账当然要讨回来,忘恩负义什么的,做得多了,也就不觉得自己有良心了。

多嘴说一句,这位昔日上司今年也被他弹劾了,只是皇帝没想动那位已经是兵部侍郎的元大人,令贾雨村抱恨不已,发誓过几个月再弹他!什么呀!贪墨这等事情,里面有多少手段难道贾司马还不知道?一定能找得到错儿来!只是不能一味死咬,叫人说宿怨不平就不好了。唔,别人说也无所误,但是不能给顶头上司以这样的印象。

贾司马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就是个不安份的人,做了大司马就有要一舒胸中恶气之意,不用皇帝暗示他也要烧几把火的,比及听到皇帝的口风乃是不喜欢惹事旧家,便卯足了劲儿地发难——如今我有最大的靠山,你们能耐我何?书生狷介之性压得久了,反弹得愈猛。不但自己上阵,先弹外围,比如先弹某官收贿乱判,明天就要弹这人的上司与他串通一气,仿佛是在弹劾此人过程中发现的一般。还拉是三两个一道上的人如张如圭者,又有见贾雨村风光了上前投靠要做门生的,一起四下作乱。叫别人也尝尝自己尝过的遭劾革职的滋味。

他一闹,御史们坐不住了,纷纷上阵。人家御史本不想搀和的——贾雨村太狠了,弹劾的时机选得真TMD好!太子大婚过了,连特赦的理由都没有,除非祈祷太孙降生龙颜大悦,又或者是皇帝挂了太子登基这样的特大喜讯发生。否则真要被治了,那就是短期没法回过气来的。通常情况下,一朝一代孤胆御史的个数不用脱袜子都数得过来,更多的是弹些不痛不痒的事,或者是作为大型官斗的先期组成部份有针对性地弹人。其他时候,御史弹人都挺小心的,御史也是人,也要吃饭,儿女也要说亲,也不会一辈子都做御史、从御史位置上下来了也要继续做人。他们还不想走路上叫人盖了麻袋痛扁一顿,完了数数仇人能从南京排到北京,最后自己伤重不治了还排查不出嫌疑人来。御史如无特别的把握和仇恨,也不会在这时候弹人的。

推书 20234-04-07 :情劫(渣攻)+番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