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纨绔[穿越][古代架空]——BY:路归途

作者:路归途  录入:01-12

  快入冬了,这不是让百姓们饿死冻死吗。
  四大部落成了三大,且都是苟延残喘之局,掀开帘子往外头看去,底下部落的族人过的是什么日子,灰头土脸,士气全无,族中壮年男子死的死残的残,只剩下老弱妇孺了。
  “归顺吧。”
  一声声叹息夹杂着血泪,可没办法。
  大勃族人听到后提着的心松了一半,不打仗了就好,丈夫、兄弟、儿子全都死了,丢了性命,女儿被抢走了,在如此下去,没了活路了啊。
  真正定下来归顺章程,已经是端宝六年了。
  大历免了大勃族一年的岁贡,算是给大勃百姓留有生机,但大勃接受大历官员管辖,派兵前往驻守,三大部落必须在大历指派的封地活动,三大部落首领来朝跪拜称臣,还要送王子到大历。
  以上是对大勃百姓仁厚几分,但族领该扣押人质的还要扣。
  大历又不是做善事!
  之后便是犒赏将士,首功自然是孟大娘——孟定山,她姑奶奶算是后继有人了,孟家的梁子由孟定山挑了起来。
  孟家军来京。
  这一年,盛平、元和两代皇帝未能完成的心病,终于在端宝六年完成了。
  “阿父在天有灵,应该很是高兴了。”历延年望着天说。
  黎南珠也高兴,“自然。我哥也特别高兴,写了信给我,说了好大一通,原先还跟我在信里咿呀说年纪大吃不下饭,这次写了十页,说还能再吃三大碗饭,我让他别吃太多,不好消化。”
  都多大的人了,吃撑了怎么办!
  历延年一听就笑起来了,阿叔说话,总是让他轻轻松松的,心里不挂忧愁。
  “他要长命百所健康长寿,能看到火车那一日——”黎南珠说起火车,“海外船队该回来了吧?”这都快四年了。
  今年应该是个顺溜的好年。
  黎南珠想。?


第六十六章 大好的年
  端宝六年春日。
  前日前方来报, 孟家将士已经到了京外最近的一个州城,按照行军速度来算,这两日就能到京了。
  皇后发了话, 宫学早放两天, 让孩子们高兴高兴。
  念了两年宫学,三十位学生早早习惯在宫里住宿学习日子, 不过放假回家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他们在宫里住十日, 每次沐休回家两日,就是家里最严肃端正的父亲,那两日都和蔼可亲,考校过学问就不管他们,让他们玩耍。
  家里的祖父祖母那更别提了,给塞银子塞玩具塞好吃的, 反正回去就成了香饽饽。
  最初刚入学那会, 还有小少爷夜里偷偷掉眼泪了, 想家想母亲了,第二天一上课堂, 发现还有好些个眼眶都是红红的, 跟他一样夜里哭过。
  孩子们不习惯, 但来时家里千叮咛万嘱咐,这是天子赏的恩泽,什么艰难咬咬牙要扛过去, 万不可放弃,有的更甚说成你是全家的荣耀, 就指望你了。
  这种背负全家使命下, 此时的孩子年龄虽小但知道厉害轻重, 没人敢提出回家不住宫里的。
  后来就给自己吊根胡萝卜, 每天数着日子,到了第九日,宫学太傅见了一众都看出来了,屁股那是长了刺坐不住咯,这日便少讲一些,多以复习为主。
  第十日早上那就是操练场打拳射箭,中午吃完饭,就能回家了。
  一个个神采飞扬快乐的不得了。
  宫门口早早各府马车来接,能入宫学的那是年龄合适,有的之前是阖府上下金贵着的少爷、小姐,有的原是有些不受宠,前头有哥哥姐姐,或是有更小更聪明伶俐的弟弟妹妹,但因为他们年纪合了两位小皇子年纪,要是不送他们入宫学,家里就没这个名额了。
  家里自是不愿放弃大好机会,便送了进来。
  一朝入宫门学习,如今回去,他们母亲原是不怎么受父亲重视,现在回到家中,一看,母亲气色比之前还好,屋里摆设也不同了。
  或是他们本来是隐形‘老二’似得,这会到了家中,下人们脸上带着笑,高兴喊小姐少爷回来了,跑着去传话,家里都看重他们,这以前是不敢想的偏疼。
  如此变化之下,上宫学去宫里住确实是天上掉馅饼的幸事。
  如今两年过去,最小的五岁孩子也长到了七岁,大点的七岁成了九岁,早已习惯宫内住校生活,一听放假,也高兴,围着历尊南历遵昭。
  “这次放好长的假,足足有半个月,跟寒暑假快一般了。”
  “那是,凯旋的将士要回京,还有宴会。”
  “大殿下,那还踢球吗?”
  历尊南正经说:“你们先回去,等我看看章程,再约你们踢球。”
  可怜历尊南年仅七岁,还没到骑马打马球的年龄身高,只能苦练踢球技法。二皇子不喜动,喜好读书抚琴作画,画技就普普通通,很得他爸爸的技法——画的都是卡通版。
  正经画师老师,只能硬着头皮夸一句二皇子画法颇得趣味。
  相反,大皇子画工了得,只是坐不住,尝尝草草交作业了事。
  “哥,不知道孟家弟弟会不会来。”历遵昭说。
  历尊南想了下,“回头问问爸爸就知道了。”
  等宫学放学,众人都散去,各回各家——俩皇子飞快去了永双殿。
  黎南珠最近这些日子心情也很好,见两个大小子来了,那是当小宝宝哄,红豆嘴上说:“爸爸我都多大了又不是小宝宝。”
  小糕倒是很享受爸爸摸他头发。
  “那你脑袋离我手远点。”黎南珠道。
  红豆嘿嘿一笑,就要粘着爸爸!
  等闹腾过,上了奶茶点心,这俩小子正长身体,除了一日三餐的正餐外,时不时还要加份点心,夜里也有宵夜。
  黎南珠一度害怕俩小子吃成大胖子,宵夜只让御膳房备了清淡好消化的,点心是三分糖、半糖版,别太甜了坏牙齿,还有些肉松咸的点心。
  红豆是什么口都喜欢,更喜欢全糖加牛乳。
  小糕偏好咸口一些,甜口喜欢少糖。
  不过好在俩小子没发胖,小糕还是细长条跟柳树一般,红豆脸颊有婴儿肥,是肉呼呼但不胖,都是健康体型。
  父子三人坐在一起吃点心喝奶茶——红豆可高兴了,每次来爸爸这儿就能吃到全糖的点心和奶茶!所以红豆时不时拉着弟弟来蹭爸爸的零食吃。
  黎南珠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只是说小孩子吃太多糖牙齿全坏掉到时候丑死了。红豆臭美,于是很克制,私下也不敢偷偷吃。
  “孟家小弟弟肯定要来啊。”黎南珠对红豆提问,想也不想一口道。要是随他辈分,孟定眩儿子还得叫红豆小糕爷爷——
  现在辈分都瞎叫了。
  “爸爸是来信说了吗?”
  黎南珠:“信上没说,但我猜的。神机妙算你爸爸。”
  俩孩子就笑成一团。
  苏芝嫁到尧城孟家,也七年了,现在孩子都大了,后来两年,苏芝又生了一个闺女,算算孩子这会也三岁了。
  虽然小姑娘小一些,但难得上京的机会,还是锦衣荣归,孟定眩那小子必定要带着老婆孩子到京里见岳家,臭显摆有,但更多的是想让岳家看看,苏芝如今过的幸福。
  苏家早年就不行,一朝天子后更不行了。
  历延年不待见苏家,黎南珠对苏家是无所谓态度,当初篡位这事上,苏家胆小怕事,明哲保身,并没有下场,不然的话,黎南珠就不是无所谓态度了。
  苏父早年是侍郎正三品,做官宗旨就是不做不错,是个和稀泥的糊涂官,前一年减官到了京里,苏父就往下调了调,到了清水衙门去,如今是个正四品。
  家里也没子孙五六岁,错过了进宫学的名额,就慢慢走了下坡路。去年冬时,听说孟家凯旋,圣上要犒赏,孟家乃至北上的宁家,都成了话题中心的香饽饽,说来说去,自然想到苏家。
  苏家的女儿嫁给了尧城孟家二少爷。
  当时苏芝婚事那是京里贵妇们关着门看笑话的事,有些嘴上不说,心底也会轻视一二,觉得苏芝被七皇子退婚,苏芝名声不好,苏芝年岁大。
  就是苏芝远嫁尧城,还有酸溜溜说两句,即便是孟家显赫,可一家子武夫,苏小姐娇滴滴的跑那般远如何成?没准几年水土不服到时候人也憔悴。
  可如今回想起来,真是天与地的境界。
  七皇子死了,是谋逆之罪。苏家不成气候了,如今外嫁的女儿反倒给苏家抬了抬脸面。
  真是唏嘘。
  苏夫人也没想到过如今境地,只是听闻孟家军要到京里,是心里忐忑,日夜盼着再见女儿,丈夫对孟家也是笑脸相迎。
  “不知道回不回来?”苏夫人道。
  苏大人也不知,只说:“见见女婿也好。”
  “阿芝嫁过去都有七年了,也不知过的好不好,前几年那边打仗打的厉害,我整日的睡不着觉,就怕……”苏夫人没再说下去,嫌不吉利晦气。
  她那时候怕孟定眩战死沙场,女儿年轻守寡,又怕孟家军不敌大勃人,到时候大勃人踏平尧城,她女儿可如何。
  这种事情翻来覆去的想,一想就难受钻心的疼。
  好在如今都好了。
  “天佑大历,阿弥陀佛。”苏夫人念了声佛语,这些年她也开始吃斋念佛起来。
  苏大人对夫人这般,没有往日的不喜、嫌烦,整日吃素搞得面黄,天天把佛、把报应挂嘴边,晦气的紧,现在是听这声佛语,也动听许多。
  反正局面好了,看什么都好。
  人是如此,国家的气势也是,势如破竹谁敢欺?
  三月春寒料峭冷了几日,孟家军和北边宁家将士前后到京,这次来的都是领功的,兵卒子大部队还镇守在当地。
  京里百姓夹道欢迎,热闹连天,做买卖的那些天是笑的合不拢嘴,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皆出来瞧热闹。
  帝后出城相迎,可见重视。
  将士们拿着性命保家卫国,理应如此厚待。
  马背上的诸位将士跳下马,单膝跪地行礼,历延年让起身,诸位谢过帝后起身,黎南珠一眼看到大孙女脸上挂了伤,一道疤痕从额角到侧脸。
  黎南珠心里一酸,说:“一路辛苦了,宫里说话。”
  孟定山虽是女郎,心性却坚毅无比,战场上出生入死,从小严寒酷暑耍枪弄剑日日练习,小时候,最喜欢过年这位比她还小一岁的二爷爷来家中玩。
  此时多年未见,可一听二爷爷声,再见二爷爷要哭,当即是一笑,也顾不上什么‘君臣礼仪’,说:“二爷爷,我好着呢,没缺胳膊腿。”
  “你别逗我,回头我让信四给你看看,他现在是安亲王妃,等闲都不出手了。”黎南珠也把煽情咽回去,故意乐呵说。
  孟定山笑说好。
  迎众将士进京。
  黎南珠也骑在马上,才想起来,“你弟弟呢?”
  “后头带孩子和阿芝,马车走的慢些,小铃铛年幼,一路过来,我做主,让慢慢走。”
  “我就猜他会拖家带口上京玩,我还没见过老大老二,小闺女叫小铃铛?大的呢?”
  “老大就叫大郎。”
  黎南珠哈哈笑,孟定山也爽朗笑,说:“大郎倔着,是个好苗子,小铃铛随着阿芝漂亮,说长大要成大将军。”
  “他们祖父姑姑爹爹安下的江山,俩孩子能平安一生。”黎南珠道。
  孟定山点点头,眼底都是笑意。
  是啊,大勃收归大历,没有仗可打,以后都是太平天下,家里孩子不用上战场,平安一生,多好。
  等安顿下来。
  黎王府接待的孟家军,黎王府地方大,时时打扫直接入住。这次上京,孟父和大表姐都没来,两人年纪大了,尤其是大表姐,比他大哥还要年长几岁。
  孟父是战场上受了重伤,如今在疗养。战场凶猛,能捡回一条命就是万幸。
  看孟定山说话口气,应当是养的不错了。
  等第二日,黎王府门前就热闹,好些家帖子都递拜帖给孟家,黎管家帮忙招待的,问孟定山如何,孟定山打仗成,让她管事社交那真是苦了她了。
  结果宫里下来人,是祝灵女官到了。
  孟定山一看当即是千恩万谢,请了祝灵住下,说:“二爷爷好,想着我,知道我怕麻烦。”
  “多年未见,大小姐风采更甚从前。”祝灵笑道。
  孟定山也笑,以前也是一道玩的,让祝灵别急着忙,坐下喝杯茶说说话,叙旧聊天。祝灵说她和擒娇都没成婚,孟定山略是诧异,“不应该啊。”
  俩人有样貌也聪慧,还是二爷爷身边的人,黎家人即便是家奴,那也不同一般,二爷爷那等好心肠,怎会不给二人找夫家。
  祝灵一笑,说:“我和擒娇都是被遗弃,进黎府后一直相伴,结成了姐妹,说这一辈子就这般过,图的自在乐呵。”
  “这般好,自在乐呵比什么都好。”孟定山道。
  “我二爷爷如何?两个小皇子如何?”
  按如今嫁鸡随鸡算,那黎南珠嫁给历延年,辈分从爷爷辈矮成了孙子辈,但谁叫黎南珠这位‘二爷爷/二叔’做久了,昭州那边的关系,见了黎南珠还都是照旧的喊。
  包括京里首辅大人,私下同帝后一道吃饭,也是喊阿叔。
  皇帝都喊阿叔呢。
  “大殿下像主子多,小殿下像圣上,不过小殿下画画同主子一般。”
  孟定山一下子就乐起来了,说这个好,是二爷爷的孩子。
  后来孟定眩一等人进京,苏府是早早在城门口迎着,后来车架往苏府去了,小兵跑来报信,孟定山听不听就知道怎么了。
推书 20234-01-11 :窥龙榻[古代架空]》:晋江2022.08.19完结44275权谋群像文。he,感情线无虐。 姚书会(攻)×温止寒(受)。 姚书会曾是漠北有名的纨绔子弟,纵马放歌好不快活;可惜一朝家破人亡,连活下去都成了奢望。 好在临行刑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酒官温止寒向他伸出了手,对他说:&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