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今天退休了吗 完结+番外[古代架空]——BY:岑清辞

作者:岑清辞  录入:01-15

  到了才知道,病的不是陛下而是摄政王
  “臣等叩见陛下,参见摄政王。”
  整个太医院值守的四个太医都过来了,萧云昊一眼就看见了两个熟悉的人,一个是上一世曾经想给萧衍送药的太医右院判张林,另一个就是告发他的李昌。
  上一世他流放了李昌,他不仅一次在想若是当初他没有告发张林,张林顺利的送了药出去他是不是还能再见上那人一面。
  萧衍的轻咳打断了萧云昊的回忆,他直接指了张林
  “你给摄政王诊脉,务必细致。”
  张林也有些意外,有院判和坐院判在,按照顺序他也当是在后面诊脉,只是陛下之命不可违,他行了一礼恭敬上前,将脉枕放在了桌上。
  萧衍微微抬眸
  “我军中有个军医张鹤曾说太医院有个同乡可是你?”
  张林拱手
  “正是下官。”
  萧衍将手腕搭在了脉枕上,他很少传唤太医,以至于太医院也没有他的脉案,张林也是第一次给这位大梁朝除陛下之外最尊贵的人诊脉。
  张林越诊越心惊,手下的脉象既迟又缓,一息不过四五至,这是寒症伴着湿症,加之脉按之虚空,乃是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之症。
  张林如何也想不到还不过而立的这位大梁最尊贵的摄政王身体竟然已经虚耗至此。
  在太医院当值张林也早就学会了情绪不外露,御书房里寂静无声,萧云昊紧张的手都被汗打湿了。
  作者有话说:
  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摄政王病倒的时候
  这写中医就是没有现代文好写╯▂╰


第四十七章 朕这儿的案头也宽敞
  一般数个太医给皇帝或者身份尊贵之人诊脉,都是待所有御医都诊过之后才会上报结果,这样也是怕前者的诊断影响后者的判断。
  张林诊完了脉退下之后,身为太医院院判的李昌躬身上前,萧衍却抬手将手腕收了回来,淡淡出声
  “不必了,张太医给本王开个方子便好。”
  一时之间屋子里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林的身上,萧云昊不待见李昌便也没有出声。
  萧衍上一世直到最后都没有透露身体状况,他也猜想这人怕是并不希望他知道,上一世自己也从未对他的身体上过心,但是如今不一样。
  “张太医,摄政王的身体如何?”
  萧云昊目光聚在张林的身上,年轻的帝王
  “摄政王气血亏虚,当是操劳过度,加之有些染了风寒,连带体内的湿寒之气被勾了出来,万不可受凉劳累了。”
  张林说的都是从脉象上能看出来的,因为他也明白轻重,知道摄政王的身体关乎朝纲安稳,如今这御书房人多嘴杂,他如何也不敢将问题说的太严重,况且摄政王从未招太医诊过脉当时军中的军医照看着,明显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太多。
  萧云昊并非从前不知世事的小皇帝,这太医诊脉的道道他也是知道一二的
  “那就赶紧开方子。”
  而后想起什么又加了一句
  “摄政王万金之躯用药不必顾虑药材。”
  “是。”
  萧衍看见一边负责整理脉案的太医院历目要记录脉案出声
  “不必记了。”
  那七品历目这是第一次见到摄政王,按照规矩只要是太医院诊脉开了方子,他必须要记录下来以备后面有需要的时候查阅,若是下次换了太医院另一位太医也好有迹可查从前的症状和药方,不记录脉案实在是不符合规矩,更何况又在皇帝面前他这七品小官实在不知如何是好,眼睛又不敢看上颜,拿着笔的手都有点抖。
  萧云昊看着半撑在圈椅里强打精神的人,实在不忍他再劳神
  “就听摄政王的。”
  那历目立刻叩头称是。
  张林已经开好了方子,拱手
  “这药膳后服用当不伤胃脘,下官过两个时辰送药过来,望摄政王莫误了午膳。”
  萧衍只颔首便算是应了,萧云昊又嘱咐了一句
  “这药张太医亲自盯着点。”
  “是,微臣定尽心。”
  萧衍略微侧头看着眼前的小皇帝,小时候的小胖墩长大了,今日他再看已发现他已初具一位帝王该有的气势了,时间过的真快,或许要不了多久他就真的可以卸下担子了。
  “陛下,今日还有些奏章要看,臣便先回凌轩阁了。”
  一听人这就要走萧云昊自然不答应,这外面可还下着雨那
  “太医刚刚才说你受了风寒,这外面雨又没停出去定又要受凉,就在这儿看吧,你看朕这儿的案头也宽敞,张福,快让人到凌轩阁将奏章都搬过来,一本都不许落下。”
  说完都不等萧衍拒绝就立刻高声叫张福搬奏章。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现在活像一块儿狗皮膏药
  张御医是个明白人
  外面下着雨,两人在暖暖的御书房一块儿批折子,用膳 香不香?


第四十八章 给自己挖了一个又一个坑
  说完萧云昊就睁着眼睛一脸乖巧地看着萧衍,一副我话都已经说了你也拿我没办法的模样,熟悉的赖皮样让萧衍一时之间有些恍惚,不过他也不好再驳了他的意思。
  张福的效率很快,没过一会儿张福就带着小太监将奏折都搬了进来,萧云昊尚未亲政,是不能批阅奏章的,一般只有萧衍批过的奏章才会送到他这里来,后来萧衍便命三品以上大臣上书两份,一份送到御书房一份送到凌轩阁。
  因着闽浙的水灾这几日上来的奏折堆满了整个御书房的桌案,萧云昊作为一个已独立批了五六年折子的芯子看见这些奏章都头疼,这御书房有两个桌案,上座的自然是皇上的御案,下首只有一个小的桌子,是供一些记录皇帝口谕的近侍用的,桌子小的连展开的奏章都放不下,坐的是有一个矮几连靠背都没有。
  萧衍起身到了那个桌前刚要坐下就被萧云昊给拦住了
  “这里太小了,坐那里吧,那多宽敞。”
  萧衍见萧云昊指的正是御座,立刻拱手
  “臣不敢。”
  这两年以来这孩子对他多有试探,只是今日萧衍本就是强撑着来上朝的,实在无力去猜这孩子留他在御书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还记得从去年开始他便不怎么让他进这御书房了。
  萧云昊似乎也想起了从前的种种,他真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又一个坑
  “那不然你就坐这,你口述朕执笔?”
  见这人的样子是定然不肯到御案那里批折子了,那就他代笔,萧衍微深的眸光在萧云昊的身上凝结了一瞬间后点了头
  “好。”
  其实哪怕是前一世萧云昊也很少见到这人批折子,那个时候萧衍下了朝就会回到凌轩阁,御书房,养心殿这样的地方他似乎很少踏足,在宫里几乎不是在议政殿就是在凌轩阁,现在想起来这又何尝不是有意在避嫌那。
  萧衍看过了折子便由着张福将折子送到御案上,一些不要紧的便直接由萧云昊用朱笔写上一个阅字便好,而一些亟待处理的萧衍便会直接说出处理方案,萧云昊用朱笔批阅。
  有几本折子萧衍看后便放在了手边,待将不要紧的处理清楚才一并让张福将这几本折子交给萧云昊
  “陛下看看这几封奏折吧。”
  萧衍按了按眉角,眼中的疲色有些掩盖不住,萧云昊翻开了这几本折子发现都是闽浙官员相互参奏弹劾的奏章,有巡抚弹劾总督的,有总督弹劾工部的,有知州弹劾隔壁知州的,真是一片热闹。
  “说的都是他人的错,拿着银子不知道好好赈灾,净给朕找麻烦。”
  萧云昊从前最讨厌的就是看这种互相推诿扯皮的弹劾奏章,忍不住抱怨出声。
  萧衍饶有兴致地看着将折子摔出去的皇帝,萧云昊对上那人的眼睛又默默把折子捡了回来,清了下嗓子出声问道
  “摄政王觉得该如何处理?”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的填坑日常,哈哈
  王爷都不想猜小皇帝留他在御书房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这本是年上还是年下来着?
  有没有小伙伴知道在洛阳,信阳,一些河南的城市打出租的时候是给定额发票还是那种机打发票?
  知道的小伙伴在评论区告诉我一下呗,急需


第四十九章 朕没有
  萧衍微微敛眉,清和的目光带着两分探问
  “陛下觉得这些官员为何会急着互相参奏?”
  萧云昊抬起头来,手上不老实地转着奏折,上辈子的时候看着这种扯皮扯不清纯粹打嘴仗的折子他心情好的时候就留中不发,若是心情不好而恰好上折子的官员正在京城,那他就会把人叫到宫里来“喝茶”和他好好聊聊,但是现在对上那人那双望不到底的双眼这显然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
  “闽浙水灾是天灾,但是毕竟河堤被冲垮了,再加上地方官员报上来的时候便迟了,灾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说没有人祸是不可能的,他们这是在保自己的乌纱帽,在钦差还没有到,朕还不了解闽浙具体情况的时候给朕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不知朕说的可对?”
  说完萧云昊像是学生一般睁着眼睛乖巧地看着一边坐着的摄政王,模样和他刚刚登基有事询问萧衍的时候一样,那时候萧云昊很信任也很依赖萧衍,但是小胖墩总会长大,少年帝王学会了猜忌和忌惮,近两年的时间,他们君臣二人已经甚少会这般坐下来一起聊聊朝中之事了。
  “陛下很聪慧。”
  萧衍的目光含了两分欣慰,此番言论可见眼前的孩子已能将自己摆在一个帝王的位置来考虑问题了。
  “只是能从奏折上看出来的还不止于此,全省的官员迫不及待地互相攀咬恰恰说明了闽浙的灾情恐怕比奏折上描述的要严重的多,从前上书的那些奏折中的水分便不会小,赈灾银两真正落到百姓手里的便不知几成了,这一次只令蔡泉前去还不够。”
  萧衍只说到了这里,萧云昊自然明白什么意思,赈灾银两在有些官员的眼中就是一笔横财
  “再秘密派人过去?”
  “皇上可有合适的人选?”
  萧衍淡淡的询问,其实明暗两个“钦差”在历朝历代并不鲜见,只是暗中的这个人定然要是皇帝信任的人,他相信话说到这里萧云昊自己当会有自己想要的人选,他已推荐了一个蔡泉,另一个人他不该插手了,若是插手恐怕这孩子对自己猜忌便更深了。
  谁知本应该顺着这个台阶直接爬上去的当今陛下,茫然地摇了摇头
  “朕没有。”
  萧云昊是真的没有在说假话,他是真没有啊,上辈子这个时间他的心思都在怎么把萧衍支出京城去,赈灾的头号人选就是他们大梁摄政王好吗?除此之外他哪考虑过别人?
  萧衍听了这简洁的三个字也不知是不是这孩子的有一次试探,只是还不待他开口御案后面的人就突然站了起来
  “这人选很重要得从长计议,午膳时间到了,先用膳吧,下午再谈人选。”
  “张福传膳。”
  福公公立刻一甩拂尘传膳
  “对了,去问问张太医,摄政王饭后的药可有忌口,忌口的菜色便不必上了。”
  吩咐完一身明黄色朝服的人便走到了萧衍的面前,还拽了一下那人的袖子
  “先吃饭,吃完饭还得吃药。”
  这幅急吼吼要吃饭的样子倒是和小时候没怎么变,看着拉着自己袖口的小皇帝萧衍有些顿住,这孩子已许久未曾和他这般亲近了,倒是不知道今日是怎么回事儿,萧云昊看见他的目光有些讪讪地松了手,不过脸上还是笑着的,多少年了,他总算有亲手抓住他了。
  萧衍起身时牵扯着肋下一阵抽痛,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只转瞬的时间便稳住了身形,神情也再看不出任何的异常,只是注意力一直在他身上的萧云昊还是察觉到了,他哪能看不出来这人有意隐瞒,恐怕现在问也问不出来什么,看来要单独问问张林了。
  花厅中的午膳已经摆好了,其实这御书房用膳的花厅对萧云昊来说已经很陌生了,那人走后他基本便很少在御书房待了。
  先帝和太祖都是打江山的,深知前朝铺张浪费的弊祸,所以午膳便从前朝的108道锐减到38道,包括荤菜,素菜,汤品,甜点,吃不了的便可赏赐给各宫的奴才。
  萧衍看见了桌上离着他最近的地方是蒸鲜鱼,蒸猪蹄肚还有烧鹅,他回忆了一下上辈子的这个时候他确实偏爱这样的荤菜,不知道是不是他现在的身体只有十几岁的缘故,看见这样的大荤他竟然已经开始饿了。
  “张太医怎么说?”
  萧云昊看见萧衍面前近的几道菜是八宝鸡汤,福寿丸子还有八珍糕,都是温补容易克化的菜肴,张福小步上前一步
  “张太医说摄政王胃脘寒凉可先用汤再用菜,这八宝鸡汤的鸡肚里放着温补的药材,是张太医吩咐的,可开暖和胃。”
  萧云昊这才点了点头,身边的宫女已经帮萧衍布好了菜,面前的青瓷碗中盛好了鸡汤
  “快尝尝。”
  萧云昊眼睛有些期待地看着萧衍,他前一世也曾出征过,深知带兵打仗饥一顿饱一顿的滋味,这人从前常年带兵在外面,胃脘不可能好,上一世他曾经让内府找来了当年萧衍在凌轩阁时的起居录,才发现那人或许是为了避嫌在凌轩阁时的膳食极为简单离摄政王应有的份例不知差了多远,甚至好多次午膳,晚膳的记录是空白,那人可能忙起来便忘了用膳。
推书 20234-01-14 :高岭之花我的教主》:豆腐VIP2018-11-06完结杀楼腹黑爽朗少主vs高岭之花教主大人好好地去云山寺看桃花的杀楼少主半路被人撞落下马,惹来杀身之祸。白衣男子身姿出众,翩若惊鸿,偏偏如高岭之花,冰寒彻骨,却又如此轻易撩拨了他的心弦。后来才知,原来他就是自己的猎物目标。那这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