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经学的宗旨是通经致用,与时制宜,学说要结合时政的需要。
古文经学则更追求对经书的正确理解,一心研究经书的思想内容,为经书作注释。
许烟杪:“我想问一下权公……”
他看着系统界面里,“权应璋正在偷听许烟杪与孙子权勰交谈”的八卦,露出狡黠的笑容。
“‘回’字有几种写法?”
权勰一头雾水:“什么?”
这是什么问题?
许烟杪说得特别诚恳:“我听朝中诸公言,古文经学的学者往往皓首穷经,尤擅咬文嚼字,于经学上最为纯谨,连‘回’字的数种写法都能钻研出来,我十分好奇,便趁此机会前来请教。”
词都是好词,但细细一品嘛……
反正权勰捏着茶杯的手一紧,如果不是想到对面的人是天子使者,早就一茶杯砸过去了。
偏室突然传出一声暴喝:“竖子无礼!”
——你阴阳怪气谁呢!
一名老者拄着拐杖气势汹汹地冲出来,对着许烟杪怒目:“谁和你说古文经学是如此咬文嚼字的!”
许烟杪回答得十分干脆利落:“朝堂上大家都这么说。”
他开心地喊:“见过权公!”
权应璋瞥了他一眼,就算知道是激将法,也实在忍不住学派受到污蔑:“你回去告诉他们,今文经学,齐东野人之语也,井底之蛙,如何能理解古文经学之真意。”
至于出仕?区区激将法而已,这小子也太看不起他了。
“嗯嗯!一定带到!”许烟杪双目炯炯有神:“那‘回’字到底有几种写法啊?”
权应璋冷漠:“我等从未钻研过此道。”
“可是古文经学穷声音文字之源,对于章句训释……”
“狂莽之学果真粗鄙!章句训释是为训诂、考据,实事求是,竟被尔等污蔑为穷究一字,可笑!尔等今学为附和天子之政,摘经学以媚上,言大义以行权,才需寻章摘句,烦言碎词!”
“嗯嗯!”许烟杪认真点头。
权应璋等他反驳。
十数息之后,权应璋皱眉:“你没什么想说的?”
许烟杪老老实实地摇头,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懂这个。”
权应璋:“……”感觉一口气还没发泄,就硬被憋了回去。
许烟杪:“还有还有,他们都说《周礼》是阴谋之书,制度上以分封为基础,经济上推行与王田制相仿的井田制,如此思想,十分讨好世家豪族。”
“放他祖宗的狗屁!”权应璋火冒三丈:“《周礼》原名《周官》,既非经,也非传,仅是在详细叙述周时职官制度,为今人述史,令其通晓古制。”
权应璋喷得特别有精神:“只因尔等今学之徒贪恋权势,时常为了推行政策及天子喜好,牵强附会圣人义理,心中全是生意,眼中才有政意。”
他不屑地看着许烟杪:“今学?俗人所作俗物尔!”
许烟杪:“嗯嗯!”
他继续用力点头:“你好厉害!”
权应璋:“……”
明明对方认同古学的道理,但权应璋就是觉得特别憋屈。
权应璋:“你就只想说这个?”
许烟杪十分真诚:“我不懂这些,我也不会辨经,就感觉阁下说的特别有道理!特别深奥!”
权应璋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胸口憋闷更明显了。
许烟杪:“还有还有……”
权应璋怒而打断:“你不懂经学你问什么!”
“啊?”许烟杪语气十分小心翼翼:“我就是不懂才问的啊……不能问吗?朝堂上所有的声音都这么说古文经学,我就想实事求是地求证一下……”
权应璋深呼吸一口气:“吾困倦了,你先回去吧,若要求教,下次再言。”
“好嘞!”许烟杪高高兴兴走了。
权勰看了祖父一眼:“大父,他在故意激你。”
权应璋点头:“我知道,如此浅显的激将法,我才不会上当。”
权应璋从床上坐起来,越想越气。
“竖儒!”
“鲰生!”
“俗儒鄙夫!抱残守缺!不考实情!外道邪说!厕中之言!”
今天看似好像把今文学派对古文学派的恶意辩驳回去,但权应璋就是有一种欺负文盲的憋屈,感觉痛骂出去的话语都打在空气上。
睁着眼睛一晚上没睡,第二天——
“不行,吾咽不下这口气!”
权应璋找上了许烟杪:“我可以和你走,但并非去入仕,而是去辩经!”
许烟杪点头,还是那么乖巧:“好的,权公。”
许烟杪复命时,老皇帝整个人都懵了:“你怎么把人请来的?”
许烟杪:“权公是来辩经的。”
那至少也请动了啊!以前用过辩经邀请,但对方从来都是客客气气拒绝。
不管了。
老皇帝十分震惊:“许烟杪,你居然真的有急智。”
我就随便说说而已!
许烟杪:“啊?”
老皇帝:“哦,我是说多少人都请不来权公,只你成功了。”
许烟杪眼神飘忽了一瞬:“陛下,臣用了一点点的手段,说了一点点的谎言,就……还请诸位同僚海涵。”
大臣们:“???”
一些不太妙的预感。
过了一会儿……
一个脸色发黑的八十多岁老人愤怒地站在他们面前,拐杖重重一杵地。
“何人讥吾古文经学!站出来!”
大臣们:“????”
等等,我们什么时候……
虽然我们修习今文经学,但干嘛抨击古文经学啊?朝堂上都没有学古文的了,谁闲得没事提那玩意儿啊?
许烟杪心中吹了一曲婉转的口哨,满脸无辜。
从那声口哨心声他们就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有一人从群臣中走出来,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斟酌用词:“权公是否误会了什么?我等不曾……”
权应璋眯起眼睛。
他脾气本来就火爆,看到有人站出来,直接就问:“尔是修习今文经学之人?”
站出来的人——惧内的那个前御史崔漪,非常客气:“权公大驾临此,小可崔漪确是主修今文。”
他不承认还好,一确定自己的学派,权应璋脸色瞬间青白,猛地举起拐杖,一拐砸过去:“我让你回字有几种写法!我让你回字有几种写法!竟然敢遣小童来消遣老夫!”
崔漪哎呦一声,挨揍经验丰富地立刻蹲下抱头——他这也不敢还手啊,对面的老头都八十六了!稍微磕着碰着,他能被这位的追崇者们用唾沫淹死。
但还是挣扎了一下……
“权公!别打!别打!”
什么回字有几种写法!
许烟杪,你到底干了什么!
“竖子!”权应璋更加愤怒了,好几个官员上来拦他都拦不住。
权应璋有自己的思考逻辑。
在跟随车队到京师的这八九天内,他天天和许烟杪交谈,从谈话中,他发现这小子是真的不懂经文,可能背得最熟的还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就算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论语,有时嘴瓢竟然还会说成“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如此文盲,怎么可能说得出“古文经学最擅长咬文嚼字,平时没事就研究回字有几种写法,风气浅薄又浮夸”的讽刺话语,必然是有人秘授机要,让这个小辈过来冲锋陷阵。
整个朝堂都有嫌疑!谁冒头他就打谁!
——你如果不是心里有鬼,你那么快跳出来干嘛!
毕竟是下马写书上马砍人的儒家,别看权应璋年近耄耋,力气却不小,几下就把崔漪打得鼻青脸肿,声音还十分中气十足:“齐地犬儒!为儒者竟诬妄仲尼有素功,蠢笨如羊质虎皮,然儒学之基乃仁、义、礼、智、信、勇、善,乃人也!非神非圣非王也!尔等宗孔子却违离孔道,实在乖硋!忘其乃皮虎尔!罪当诛之!”
——今文学派可以统称为齐儒,古文学派就是鲁儒。
许烟杪戳戳好基友兵部司务:“仲尼我知道,是孔子,那仲尼之素功是什么?”
兵部司务一脸见鬼的表情看他。
许烟杪理直气壮:“考完试当然要把知识点扔了啊!我就想当个小官混吃等死而已,又不想往上爬。”
旁边,万寿公主也在认真听。
她不通儒学,但想在这个朝堂上立足,对儒家必须有足够的了解,不用精通,可对方引经据典时,你必须得知道人家在说什么。
兵部司务抹了抹脸,无奈地解释:“古人将功德高尚却又无有王位的人称之为素王,今文学者尊孔,便将孔子尊为素王,而他的王业,便是《春秋》。但古文学者极其厌恶神化孔子,他们认为孔子非神非王,乃人尔。”
许烟杪恍然大悟。
【soga!】
【权老爷子这不就是指着今文学派的鼻子骂——】
【呵呵,今文学者违背孔子本心,输出的言论也配叫做儒家学问?你们也配学儒?】
本来还心平气和的今文学派:“……”
被权应璋骂了一通,情绪上的激烈程度,还真不如许烟杪大白话翻译一遍。
这大白话一听,火气当场就上来了。
——我们只是尊老,但老东西你不要太过分!
学派之争,从来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一切异端都要被打倒!
崔漪滚到角落里,闷闷喘了一口气,手一碰脸上青紫,就龇牙咧嘴地疼。
但他抬头偷偷看一眼金台时,表情有细微的变化。
皇帝的想法可不是只让这文坛盟主来京师旅个游,对方到朝堂上质问的这个事情总得有个开端,可也不能一上来就和对面对骂,得先有个出气筒。
这出气筒,地位高了会让朝廷丢脸,地位低了又显示不出来朝廷对权应璋的尊重。
他这个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正正合适。
崔漪喃喃:“希望陛下能因为我知情识趣,不要再因为上次之事记恨于我了……”
崔漪悲愤:“就算记恨,至少也别把我在朝堂上的话抄录下来送给我夫人啊!我只不过是在外面说说大话,充充面子,又不是真的想要让我夫人端茶送水鞍前马后,作甚和她说那些!”
他这些天一回家就被阴阳怪气,夫人不给他进房不说,其他房间的床板、软榻都搬走了,他已经睡了大半个月地板了!
崔漪抹了一把辛酸泪,抬头瞅了眼那边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争论。
一开始气氛还挺好,认认真真辩经——
今文学派:孔子是神!
古文学派:孔子是人!
今文学派:天人感应,天降灾祸,社会才会亡国!孔子的《春秋》就记载了无数亡国之君治下的自然灾异,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记载?当然是孔子想要借此提醒人主啊!孔子希望他们能够引以为戒,行政应兼循神道!
古文学派:你放屁!孔子于《春秋》详细序次年月,足以证明《春秋》只是一本史书而已!你家史书不记何时何地有天灾啊!
今文学派:你才放屁!《春秋》虽然是史书,但也不是只讲史,里面难道没有和天数有关的内容吗!书里可是承认了尧让位给舜是“天之历数”决定的!你们崇尚的《春秋》,从未放弃过传统的“天命”!
古文学派:那你知道什么叫“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吗!孔子确实没有否定“天”的存在,但他更主张尽力于人事!就你说的尧让位给舜是天命,但同时,亦让舜告诫禹,治理好国家要秉执其中正之道,否则天命就会终止。尽人事为主!听天命为辅!你懂不懂!
今文学派: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古文学派: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他们争《春秋》争《周礼》争《礼记》争《尚书》争《谷梁》争《公羊》争《左氏》……
事关道统之争,没有任何一方愿意让步。
光是争《周礼》是周公所作还是孔子所作,就已经撕的昏天暗地,日月无光了。
许烟杪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辩经,虽然听得吃力生涩,但幸好有某好心的兵部司务在旁边解读,让他能快乐吃瓜。
【撕!撕得再响一些!】
【哎呀,怎么感觉《周礼》说是周公作的也对,说是孔子作的也对啊?】
【诶!等等!有人夹带私货!芜湖!居然有人在暗戳戳说《周礼》……不对,包括《周礼》在内的“三礼”,全都是后人伪作的!】
今文学派:“!!!”
他们立刻就揪出来是谁在浑水摸鱼,一通狠喷。
权应璋发现此事后,也暂时放下和今文学派的对战。
今文、古文齐心协力,把那个说《周礼》是伪作的异端按下去。按完之后,双方继续互喷。
许烟杪咔嚓咔嚓啃瓜。
【哎哎!怎么还有地域黑啊!】
【那个大理寺丞!别以为我没注意!你说《周礼》就周礼,说什么权老爷子和福州人一样狡诈啊,福州人吃你大米啦!】
朝堂上的福州人:“……”
【我看看你哪里的,诶,江苏的啊!哦哦,不对,应该统称江东人!江东子弟多才俊!】
福州人——刑部郎中吕钰当即调转枪口:“江东人又骄纵又脆弱,当日打天下时幸好没用你们江东子弟,不然陛下能不能得天下还两说。”
大理寺丞王公达正要反唇相讥,监察御史商原连忙拦住人:“冷静冷静,都是南人,何必互相争吵呢。”
【这倒是,毕竟有的北方人一直看不起南方人来着。】
【比如那谁谁……兵部尚书好像自夸过,北人就是质朴忠直,阴谋诡计比不过奸诈的南蛮子。】
兵部尚书:“……”
尚书里四个北人,两个南人,现在兵部尚书感觉自己要被两个南人同僚的视线烧穿了。
兵部司务:“许郎……”
【哎哎,那个工部右侍郎是不是傻的啊,就算再着急旁边的人喷不过权老爷子,也不能直接地图炮,说四川人不知礼法,他说的话不算数啊!】
兵部司务:“许郎……许郎……”
【不过苏州人真的骄奢好侈吗?前两天我还看到有哪个御史这么说来着,但看这工部右侍郎的穿着也不像啊,我记错了,他不是苏州的?】
许烟杪沉浸在系统中。
丝毫没看到旁边兵部司务喊他喊到又快哭了。
你别拱火了!再说就要打起来了!
【啊!我想起来了!!!】
什么?想起来哪个王八蛋御史说苏州人坏话了吗!
朝堂上的苏州人有一个算一个,捏紧了拳头。
【现在流传的《古文尚书》好像是伪书来着……】
今文学派:“?!”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现在才说!
【可恶,我想不起来是哪里伪了,当时谁写了本书论证这个来着?】
【好像说什么……与古籍不合,与史例不合,与古史不合,与古代典礼不合,与古代历法不合,与古代地理不合,与训诂不合,与义理不合。】
【可惜我一点都不记得了,不然还可以丢出来,肯定很好玩!场面肯定更炸!】
今文学派的人笑了。
许烟杪对经文生疏,不代表他们生疏。
科举考的就是即时回忆书本内容,他们最擅长这个,现在给出“八不合”的方向,还怕不能当场想出来打古文学派的脸?
权公,虽然你听不到许烟杪的心声,我们有些胜之不武,但学术正统之争更重要,所以!对不住了!
这些人正在兴奋中,没有注意到朝堂上有些人脸色变了,皱着眉,准备站出来。
权应璋没有官印,听不到许烟杪的心声太吃亏了。
但!他们能听到啊!
他们是古文学派的人,为了当官,伪装成今文学派而已。
现在,是时候站出来了!
忍辱负重多年,现在!我们要把失去的一切都拿回来!
为了古文的荣耀!!!
今文就是异端!!!
作者有话说:
地域黑参考自历史人物的话,作者本人不是地域黑【严肃】
心术似福州:
裕陵尝问温公:外议说陈升之如何?温公曰:二相皆闽人,二执政皆楚人,风俗如何得近厚?又问:王安石如何?温公曰:天资僻执,好胜不晓事,其拗强似德州,其心术似福州。
——《道山清话》
吴儿娇脆:
百年骄豢吴儿脆,一味清谈晋士休
——《春日》
与古籍不合,与史例不合,与古史不合,与古代典礼不合,与古代历法不合,与古代地理不合,与训诂不合,与义理不合
——《尚书古文疏证》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论语》
“权公!!!”他们眼泪汪汪:“你终于愿意出仕了!”
权应璋一愣,都没想起来要先反驳“我没有想出仕”,下意识:“你们是……”
“我们是古文学派的啊!!!”
我——们——是——古——文——学——派——的——啊!
余音不绝,绕梁三日。
就连老皇帝都震惊地瞪大双眼,神色古怪起来——
【你们古文学派居然还活着呢?!】
嘴替再次出场,心声中充满了震撼。
其他人用力点头:是啊是啊!
这真是……谁能想到呢?!
平时一起喝着小酒办着公,偶尔谈论谈论今文经典的同僚,转身就投敌了!
好几个人直接当场崩溃。
“吾友!你!”
“老师!我和你学了半辈子今文,现在你跟我说你是古文的?!”
“知己!你!我!你是古文的,那我们平时辩经论道论的到底是什么!知音难觅,为此我在官场上一路往上爬的时候,拉拔了你好几次,就怕你被迁出中央,到地方上我们就不能一起曲水流觞,品茶讲经了!结果你是古文学派的人?!什么高山流水!什么伯牙子期!终究是我错付了!你这让我的老师!我的同年!我的亲朋好友怎么看我!怎么看我们俩的关系!”
“其实吧……”知己期期艾艾地说:“平时我们论的内容,都是我找来的一些偏僻的古文经典……”
他的好友如遭雷击,后退三步。
知己冲上去握住他的手:“知己!你在古文经学的理解上面十分有天赋,信我!来学古文吧!你一定会一飞冲天的!”
“啊?这……不是……我……”
好友一脸犹豫地被拉走,完全没办法做出反应。等人站到古文学派阵营时,他脸上的犹豫逐渐变成坚定:“好!知己!让我们继续做知己!”
竟是当场跳反了。
气得今文学派的人怒骂他叛徒,是古文学派门下走狗!
权应璋脑中一阵隆隆,待回过神后,畅快大笑:“好!好!老夫还以为古文于朝堂上无人了!原来尔等是在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啊!”
许烟杪:【打起来打起来!】
他把拐杖一杵,傲然看向自动分去对面的今文学派:“吾道不孤!尔等还有什么谬论!都拿出来吧!”
许烟杪:【打起来打起来!】
古文学派的那群人站在权应璋身后,同样傲然地望着对面。
今文学派的人冷笑一声:“蚍蜉撼树尔!”
许烟杪:【打起来打起来!】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人突然都异口同声:“你闭嘴!!!”
许烟杪眼睛一亮。
【哇!打起来了!】
兵部司务眼角微微抽搐。
这场辩经真是少你一句都不行!但凡少你一句,他们都打不起来。
老皇帝也看热闹不嫌事大,让锦衣卫搬来十来套案几和软垫,提供双方坐而论道。
——主要是权应璋年纪大了,一般论道没几个时辰拿不下来,真让人家这把老骨头站这里那么久,今天就得当场出殡。
今文学派首先发难:“《古文尚书》初次问世时就明言比先前的《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四百年后遭逢战乱,再到太平,怎么就变成多出二十五篇了?篇数不合,方知伪也!”
古文学派的人面色凝重起来。
就连权应璋这个文坛盟主也是眉头一皱。
他们是正经辩经,不是街头争斗,倘若是后者,他们当然可以扯着嗓子说“官方文书上没有变化不代表它在民间不存在,民间那么大,书籍四处散落,四百年后才找到不是很正常吗”。
但辩经不能这么辩。
辩经,你得从经史典籍里找出相应的内容来反驳对方。
哪怕全天下都知道孔子是个男的,你在辩经的时候,如果需要说明这一点,那你就得从典籍内容里找出某某话来证明他——比如,孔子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共处一室后,就连他的徒弟都疑心孔子是不是不清白了,由此可论证孔子是个男人。
你如果无法辩明,那等对面掌握了官方话语权后,孔子的传奇人生里估计就得加一项“孔女子一生不弱于人”了。
如果这个官方话语权再掌握得久一些,科举考题是你这个学派出,答案要按照你这个学派对经典的释意来,一代两代大家还心里腹诽这个学派胆大包天,强行给孔子改头换面,他们知道孔子是男人但为了科举/为了打出自己的名声,对外只能声称自己支持这个观点。
但五代之后,孔子女扮男装这个观点必定会成为主流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学派一定要争正统,争到正统,那就相当于直接垄断了某段时间的话语权,你想给天下士子灌输什么观点就能灌输什么观点,再离谱的观点都行。
古文学派的人几乎是迫不及待想要辩倒对方了。
所以孔子……啊不对,所以《古文尚书》的数量为什么会突然变多呢?
那对知己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扬声:“《德明·叙录》有载,宣帝年间,河内女子有坏老屋得古文《泰誓》三篇。此为十六篇之外《古文尚书》,是以,尔言‘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乃谬言!除此之外,还有……”
他们又提了其他书籍大概三四处类似的内容。
现在轮到今文学派皱眉了。
这些书他们有些看过,有些只隐约听过书名,没想到对面居然有人涉猎如此广泛。
但没关系,他们还有别的证据!
又一个人站出来:“《荀子》言: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此八字引自道经。而《古文尚书》亦有相似句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倘若《古文尚书》在前,为何《荀子》不言引自《尚书》?《古文尚书》!伪书尔!《荀子》成书前不见,是以无法引用。”
古文学派的人:“……”
你还真好意思说,人家引注什么是人家自由啊!《荀子》就是想引道经不想引尚书不行吗!
但是……
古文学派的人抹了一把脸。
辩经就是这样,再离谱的问题你也得引经据典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