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你都在那边登基了,老爹也不跟你拆这个台,别把你那个时空的咱大明给提前嚯嚯没了。
朱元璋说道:“你爹我定的继任之君,被奸臣糊弄了,你可以清君侧,后面却为什么把他当过皇帝的事实都给否定了?你爹的话在你心里就这么没有份量?
还洪武三十五年,你爹死了又活过来了?”
说着又忍不住照他身上踹了两脚,朱元璋是真的生气,这些儿子孙子都是过来给他要债的,没一个省心。
朱棣听来,却是父亲给他解释的机会,箕坐起来说道:“爹,您听我说,不是我非不给侄儿一条活路,侄儿当时真的是被那些奸臣给哄得脑子糊涂了。我打下来南京城,本来打算给他封个闲散王爷然后让他安度晚年呢。谁知那孩子,最后竟然带着您留下来的玉玺跑了。
一同不见的,还有他当时很信任的两个心腹,儿子能怎么办?不能让他有一天在山野之间,举着您留下的玉玺说儿子不该是皇上啊。
儿子只能把他的皇位给废掉。但是儿子绝对不是反对爹您,您肯定知道,您死了允炆那小子登基之后就把您原来的很多国策废的七七八八,他已经完全成为那些江南儒臣的傀儡了。儿子想念父亲,才登基就恢复了您那些国策,并且儿子这一生,也不会在南京皇城享受,儿会遵照爹您当年的册封,安守北京稳定北方。
爹,您一定要看到儿子这一腔的赤胆忠心啊。”
明初,身为事件中心被黑得一个字都不说的朱允炆尴尬得坐都坐不安稳,太子妃吕氏哭哭啼啼地去找了太子。
他四叔这么狠的呀,您一定要跟皇爷说,把咱们家允炆好好的保护起来。
北京朱棣再次哈哈笑起来,眼睛亮亮的跟他的妻子说:“媛儿看见没,以后的我竟然这么能言会道,哎,仔细想想挺不对起大哥的呢。”
老夫老妻的被喊闺名,徐氏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还是会说些好,会说的孩子不受委屈。
永乐位面的百姓们也都听得不停的点头,对啊咱们当今说的没毛病,甚至连一些民间私心里觉得皇上太残忍的听完这番,都觉得以前可能是误会他了。
朱棣完全没有想到,几句话成功在他自己的位面洗白。
朱元璋却完全不吃这一套,冷冷笑了声,从后面抽出来一个薄薄的画册扔到地上,“不肖子孙,你看看你后面的这些孩子都是怎么样败坏了祖宗基业的。”
这是认同了他刚才的解释?
朱棣感觉脸上挨了爹的那一巴掌的火辣辣都蔓延到眼睛里,这是他长到这么大,第一次感觉到在和大哥一家站在一起时被老爹偏向。
心窝里暖暖的。
朱棣捡起画册,只见封面是明黄底色的装饰,一条条盘龙中间画着的是身穿明朝龙袍的人,这是讲明朝十六位帝王。
而每一个皇帝都有封号,就和老赵家的太/宗“高粱河车神”那样的,搞笑调侃的成分很大。
可以看到,从他孙子瞻基往下,每一代皇帝的外号都比较具有让人头大的特点。
什么“叫门天子”,什么“木工皇帝”。
往下看了两个,朱棣的太阳穴就一鼓一鼓的跳动起来,当一目十行看过去又回过头看到他死后儿子孙子的在位时间,朱棣脑子里就是一蒙。
大儿子竟是才活了四十八岁,当皇帝只一年时间。
朱棣心情复杂,说心酸吧,的确是对这个不太肖似他的大儿子感到心酸,只是这点心酸,在看到孙子也仅仅只活了三十多岁皇帝没当几年时,便不算什么了。
巨大的悲痛让朱棣呼吸都不顺畅。
他的孙儿现在一点点的年纪就能跟他在外行军,还可以帮他分担一点后勤上的事物,不是他非要跟老爹杠,他的孙儿真的比老爹倾注心血培养的那个孙儿好太多。
朱棣擦了擦眼泪,这次的眼泪比刚才,多了很多的苦涩。
许森看得都不落忍,抽了两张纸巾递给朱棣。
朱棣这才注意到许森,想到他能改变孙儿早亡的命运,立刻用热切的眼神看向许森:“森森,叔以后会好好给你打工的。”
赚钱,他要带他孙儿过来做个全身检查。
朱元璋拍桌子怒吼:“比瞻基的事更为严重的,是后面的叫门天子木工皇帝,还有个二十年不上朝的不孝子。”
嘉靖帝摸了摸鼻子,最后这个说的是朕吗?
天上,自家老祖宗还在拍桌子,“这些还犹可恕,朱家出了个帮瓦剌叫城门的天子,我们家多少的荣光都被他抹黑完了!”
嘉靖:倒还好吧。
朱棣一下子跳起来:“什么?叫门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别开眼,指了指那本画册叫他自己看。
朱棣看着看着身子晃了下,刘邦喊道:“老朱,这个时候不是气孩子的时候,别再弄一个需要去医院的。”
朱棣被这个声音震得赶紧清醒过来,他可不想跟赵匡胤一样,尤其当时赵匡胤晕倒被李世民送到医院的那件事,他笑了好几天。
虽气血翻涌头脑昏昏,朱棣还是坚强地站住了。
胤禛好心地送了一个靠背的小椅子过来,请年纪和他差不多大但此时只能被称一声小朱的朱棣坐下来。
“坐下来慢慢说。”
朱棣说话都有些虚,态度却还是很强硬的,这些当年被他打击分化的女真人,竟然后来者居上了,可恶。
“不要看你的态度好,等朕休息过来,咱们还有一场好仗要算。”
胤禛: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可就不客气了。
当年你们明朝是怎么败的,你们自己清楚,那在根子上是能找到你明成祖的因素的。
胤禛笑了笑,看一眼那本摊开的画册,说道:“这上面说的不清楚,我来仔细跟你说说。”
朱棣嘴唇嗫嚅,一个别卡在嗓子眼儿。
不让他说不是显得自己太没面子了。
你说,我听听你能不能说出花儿来。
朱元璋冷眼看着,一声没吭。
胤禛说道:“让大明由盛转衰的这一场惊变,土木堡之变,发生在一四四九年的初秋,彼时你才驾鹤西去不到三十年。如果你能好好养生,说不定还能看到这一场对明朝局势和寿命影响深远的大事件。”
刘邦抓了一把瓜子,找到他政哥,坐在旁边,还塞给他政哥一把瓜子儿,压低的声音里带着点点兴奋:“政哥,终于又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了。”
宋太/祖那次他就没在场,后来只是听到森森转述,老遗憾了。
送出去的瓜子儿又被政哥放到了一边,刘邦低声道:“吃吧政哥,这样吃瓜可香了。政哥你别说,老康家的教育就是可以,瞧瞧这老四说的话,那多扎心啊。”
嬴政看他一眼,你能不能闭嘴。
“成祖您这一生生于战乱长于明朝开国,最后死也是死在了马背上,可是呢咱们说句中肯的话,您的亲征虽然对平定当时蒙古的残余势力打击他们的士气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频繁的战争也如同大山一样压在百姓们的身上。”
朱棣说道:“小子,别跑题,被逼着祖宗唾你。”
胤禛的脸色黑了黑。
朱棣:“是不是想说你爷爷没教养,啊对,我们朱家的人就是泥腿子,就是不乐意文邹邹一句话拐八拐。我们娶媳妇都是从民间选,就选那生命力旺盛的,不像你们家搞出来一个八旗选秀,看起来怪好看都是贵族,但跟驴子拉磨似的转那么一圈都是亲戚,怪不得你们家的皇帝后来都有毛病。近亲通婚要不得啊。”
马秀英都快不认识她这个长了皱纹的儿子了,这么会骂人了吗?
胤禛: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还有你一个明朝的老登,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大清的事的。
康熙看了看岿然不动的朱元璋,便也没上,给一个眼神示意他儿子随便怼。
“这个我们是有发言权的,当年大清掌了江山天下初现太平之相,民间尤其是江南地区便总是出现流言。什么流言呢,就是说朝廷要选妃,可把那些普通百姓人家给吓得呀,纷纷连夜嫁闺女。”
最后一句话都带出来东北味儿,胤禛连忙收住,看向脸色铁青的朱棣:“不知道成祖您的永乐年间,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朱棣一生的重点都在打仗,必定习武时辰要多于习文,而且身边也有那么多文臣备用,自己只要有基本的文学素养就足够了。
此时朱棣突然有这样的感叹,并非是觉得自己的文学素养比较清朝的雍正帝差,毕竟雍正帝的儿子作诗几万首一首有名的都没有在他们明朝都成了一个梗,可见这当爹的也没留下来什么文学基因给他儿子。
之所以情不自禁生出这般感叹,是他深深感到自己没有胤禛这种读书人特有的蔫坏劲儿。
所以朱棣直接说道:“说话就说话,别侮辱朕,朕是太/宗。”
看戏的其他人:你们还记得你们一开始的话题吗?
“好,明太/宗陛下。”胤禛笑得可好脾气了,但这一句明太/宗却给嘉靖朝的嘉靖帝吓出来一股尿意。
他们家老祖宗,不会从天镜上找出来朱家世系,先把他这一支的祖先给废了吧。
而且土木堡之变,真得很丢人啊。
胤禛的话还在继续:“依我看来在您的永乐朝,民间听闻选妃便纷纷惧怕嫁女的风气是没有的。为什么后来会演变成那个样子呢,根源都在于您未来会开设的那个叫东厂的机构,不知您是不是觉得您父亲留下来的锦衣卫不好使,非要用太监节制前朝。
这一下子,太监这种无根之人便也有了参与朝政的机会,到您很喜欢的孙子朱瞻基即位之后,更是完全效法祖父,重用亲近身边的太监。您孙儿还创建了一个票拟制度,虽然历史上都说这是民主的开端,但在你们明朝,票拟却给了在皇上和内阁之间传递的太监很大操作空间。
更何况,由您的带头作用,之后的皇帝们全都是亲近信任太监,明朝的阉患之盛堪比唐朝,在后面还出了一个九千九百岁你可知道?”
朱棣被他一句一个您说得脑瓜子嗡嗡的,有时听到九千九百岁,都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父皇对太监的防患,是当年执政期间很重要的一件事,他刚才还说不改父政,现在就打脸。
胤禛说道:“现在人常说的一句话我现在看来是很有道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在我们宫廷,父母却总是因为权势而缺席这一部分责任,因此导致孩子更亲近身边的宫人几乎是无法擦避免的。
但若是把一个身体残缺之人当作人生导师,那可就不好了。偏偏你们明朝东厂的设置,还给了大太监很大的弄权机会,再偏偏,你们明朝皇帝都有个不把大臣当人看的毛病---”
瞧见小森一脸认同,胤禛道:“小森你来说。”
许森看了看已经开始面色惨白的朱棣,这,这会不会太欺负人了?
不过这种说话都能把人说晕的感觉,超好。
许森在心里暗搓搓激动了一下,点头道:“禛叔说得对,我看那些历史讲座上都说,明朝的官员是最惨的,拿的少干的多,一不小心还要被拉出去打屁/股,一顿打屁/股下来能不能活,全看负责杖刑的太监和锦衣卫的心思。”
胤禛赞赏地摸了摸小森的脑袋,接着说道:“而且是无论有何功勋有何创建的官员,一旦惹怒你们皇帝,皆是如此下场。”
这话说的好像他不是皇帝一样。
朱棣这次看向他爹,打大官是您设置的,您解释吧。
朱元璋:这个不孝子。
那些官员贪污成风,上糊弄天子下欺压黎民,照他一开始的想法,那就是扒皮揎草通通扒皮揎草。
“你不是要说大明的巨变吗?”朱元璋看着胤禛。
就看不惯老康这一家子的毛病,你们清朝是不是什么贪污都能通融呢,你个老四你要不是看不管你爹的做法,你登基了能对你爹一朝的老臣那么狠?
都是老鸹,谁也别说谁黑。
胤禛早就了解过历史上雍正的政策以及现代历史学家的评价,一对上老朱这个眼神,瞬间将话题转换。
“太监往往比正式科举入仕的大臣还要风光很多,还能掌握实权,这便是一条不输于科举的晋身之路了,不知多少人生失意之人愿意为之放弃一个男人的尊严去入宫,妄图能成为掌印大太监。”
胤禛的话说到在这里,已经让朱棣眉头深锁起来。
“土木之变的直接引动人,便是明太/宗您在位时要充实到宫廷教授读书的一个失意文人,王振。王振是你们明朝第一个做到了高位的大太监,后面还有个叫魏忠贤的,他就是那九千九百岁,是现代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角色,您要是有空可以去看看。
回归正题,由于您对太监的看重,致使很多太监走到了政治前台,再由于您一生都在戎马中度过,非常重视战争,您的孙子朱瞻基以及重孙子朱祁镇,也很向往亲征战场建功立业。于是他们都非常喜欢亲征,可惜军事天才并不是谁都能当的,但这里并不需要您的重孙是个军事天才,他只需要是个有自我判断的正常人便行。
奈何非常依赖信重大太监王振的明英宗朱祁镇,他不是。”
然后胤禛点名许森,笑着道:“小森你再来补充一下。”
许森一直听得认真着呢,马上道:“是不是在明英宗这一次的亲征中,王振这个太监大总管他也想要军功好彪炳后世?”
胤禛笑赞道:“心有灵犀,说得对。在一对好大喜功的糊涂主仆带领下,明朝五十万精锐大军损失殆尽,直接把本应该处于上升期的明朝拉回洪武初期的水平。这可真是应了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不怕富二代败家就怕他要搞创业啊。
这一次战败,让当朝皇帝被敌军俘虏,为了苟活,朱祁镇亲自带着瓦剌扣响北京城大门。”
正在一心二用玩手机看天镜的赵光义乐了,终于又有一个比他还熊包的皇帝。
朱棣晃了晃,又晃了晃,终于一个没忍住栽倒了。
胤禛暗自庆幸,幸好现代的官员不会来历数清朝皇帝还有太后的迷惑操作,不然他也得气死。
“太/宗陛下,您快醒醒。”胤禛眼疾手快地扶住朱棣,许森忙给倒水,还是加了奶糖的糖水,跑过去掰着朱棣的嘴巴给他喂进去。
胤禛说道:“您别这么上头,现在知道了执政中出现的过失,以后改了就是了。”
朱棣指指他,手指颤抖,你,你个老登,好人坏人都是你,你咋这么能呢。
一口气没上来眼前又黑了一下子。
朱元璋端着一杯奶茶过来,把吸管放到儿子嘴边:“喝吧,喝完了坐起来,再说说你给你孙子找的不靠谱的皇后。”
胤禛点头:“其实还有太监迫害宫女以及良家女子的事没有聊呢,你们不知道在你们明朝形成的这些所谓成规,到了我们清朝还有,真可谓是荼毒无穷啊。”
朱棣抬手把他推到了一边,滚你的蛋。
胤禛笑了笑,坚持将人扶起来。
朱棣自己揣着深深的奶茶玻璃杯,温热香甜的奶茶抚平了他心里的焦躁,偶尔会有一颗颗弹牙的珠珠顺吸管滚到嘴里,嚼了嚼也是甜甜的。
软韧又劲道,很好吃。
刘邦建议道:“这是全才煮的,一般好吃,待会儿朕带你去奶茶店买一杯,哪里的口味更多更好吃。”
许森看了邦叔一眼,低头操作了一会儿手机。
“豆儿~”
刘邦的手机响了一声,看到是森森发来的消息,疑问地看了过来,许森说:“这些都是我从网上搜的添加剂制作食品的视频。”
你看了就不敢小觑现代的添加剂滥用了。
刘邦哈哈笑了笑。
朱棣喝了半杯奶茶,情绪稳定下来,看向坐在他另一边圈椅上的胤禛,问道:“听说你们现在住的紫禁城,是朕建造的?”
胤禛谦虚道:“是的没错,听说紫禁城是您用了洪武朝一多半国库建造的,质量真的很可以,哪天有空了我带您去紫禁城参观一下。”
朱棣无语:你还真当朕是问你紫禁城的住后感了?
康熙笑道:“不瞒永乐帝您说,紫禁城从处处蕴含了五行太极阴阳的建造理念到宜居程度都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只有一点,宫墙重重,到了夏天实在是难熬。以后建造的时候,您让匠人们尽量考虑一下解决办法。”
朱棣向天翻白眼,说道:“朕的确会改进很多,打明儿起就先去把你们祖先收拾了。”
康熙和胤禛父子俩对视一眼,无奈地异口同声道:“不同时空的事情,俺们俩想管也插不上手。”
妥妥的东北音,其实他们原来说话就是纯正的北京口音,这不好些日子一来都在看乐益喜剧大人这个节目,不知不觉就给染上了。
朱棣:这俩父子不是一向最贵族派头吗?怎么也学成了老无赖。
康熙跟朱元璋说话:“老朱,咱们说句实话,人常说某个明君在某历史阶段的成就,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像你们身在元末乱世,出不了重整大好河山的你们朱家人还会出赵家人孙家人。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但总也有一部分人,把时势看得过重于英雄,用现代的一句话啊,就是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依我看,时势跟风口还是不一样的,时势的大环境下,一个人想成为这个英雄,他本人没有能力和魅力是不可能成为那个英雄的。
比如你朱元璋,也有你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着这个道理再往后说,到你们家那个重孙子朱祁镇的时候,是不是天下太平蒸蒸日上的大势头?可他本人是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草包,便能硬生生以一人之力将大明的国力打底好几个层次。”
朱元璋面色黑沉,说道:“老康头你别找打啊。”
朱棣听他说了一串愣是没能听明白,看向自家爹:“爹,他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
这就是他不怎么喜欢老四的原因,太像他了,很多时候一点生活智慧都没有。
“在他长篇大论之前你说的是什么?”
朱棣想了想,恍然大悟。
“朕说要收拾你们家祖先,你们就说我们家有熊瓜会给几百年后你们家的祖宗造时势?”
康熙笑笑,小老头褶子堆满的笑意让他看起来就跟外面随便一家的老爷子一样,朱棣却一点都不觉得这老头子可亲。
个糟老头子,年轻一点都得给你一拳头。
康熙澄清道:“朕可没有那个意思。”
朱元璋示意康熙父子俩一边儿去,该他训儿子了。
朱棣一下子瑟瑟发抖,抱紧玻璃瓶。
朱元璋道:“你是不是觉得,你那个什么朱祁镇的孙子很好啊?”
朱元璋脾气毛燥,军武起家的出身让他形成了做什么能动手绝对不哔哔的好习惯,看看在明朝洪武年间给老朱当官的那些贪污大臣的下场就知道了。
线头太乱咱就不拆,一股脑儿全扔到火里烧了。
因此朱棣很怕他老爹当下一个忍不住,直接给他打死了事,小心翼翼道:“爹啊,我那好大孙,不是连您也觉得好吗?”
朱元璋高声:“老子什么时候说你的孙子好?”
朱棣弱兮兮解释:“当年您才驾崩,就在梦里给了儿子一个大圭,上面还有几个字呢,儿子在梦里看得都非常清晰,写的是既得此孙永世恒昌。”
朱元璋兜手一个耳刮子,“放屁。这些东西难道不是后人因为你太宠你孙子,故意胡编乱造的?”
刘邦提醒道:“而且小朱啊,后世传说你梦里的大圭什么都没有,是你爹对你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朱棣捂着脸,“儿子真的很冤枉啊,儿子真得梦着了,跟后面传说的都不一样。”
“冤枉你的事情还少吗?”朱元璋说道,“这件事,你爹我怎么品,怎么像是你为了证明你得皇位的合法性,故意叫人传说的。还把老子拉出来给你当挡箭牌!”
朱棣心里发凉,他爹不会要在天镜里否定他吧。
“爹,儿子没有说谎。”
朱元璋背手冷哼,他跟秀英的儿子就这么几个,老四还是最突出的那个,一撅屁股他都知道要拉什么屎。
“朕知道你担心允炆再回去跟你抢皇位,朕今天就告诉你,当初立他是为了保证嫡长传国,你老子还不至于像你一样,真能把个孙子看得比大明重要。如若他能好好治理江山也就罢了,登基之后听信那些狗屁不通的文臣,迫害亲叔,你讨伐他,朕没有什么好说的。”
朱棣一下子真哭了出来,双膝跪到地上,这一段画面展现在自家位面,他就不用再担心了。
不仅是天下人戳脊梁骨,其实他心里忐忑的还是老爹的否定,当初决定起兵时,真是三个晚上有两个晚上都梦见他爹在指着他的鼻子骂,你个不肖子孙你祸祸你老爹打下来的江山。
现在真的能看见活着的父皇,还挺到这样一段话,朱棣只觉一直捆绑在心中的那个无形的枷锁,断了。
看到儿子哭得抽抽噎噎的,马秀英心疼,走过去把儿子扶起来又拿着纸巾给他擦擦脸上的泪水。
朱棣再看见母亲,真切地感受着母亲还在时的那种围绕他们兄弟的那种温暖气息,哭声更加伤心。
“别哭了。”朱元璋呵斥。
他还没说两句呢,这小子就这么哭,合理怀疑他在故意卖惨。
朱棣:不行,我就要哭,就要哭。
没爹没娘还没了大哥兄弟的这些年,他是怎么过的他这个偏心爹知道吗?
永乐年间,时常生病的徐皇后能切身体会到丈夫的悲伤,也在不停的擦拭眼泪,八九岁的朱瞻基小少年站在祖母膝边,正不停帮他擦眼泪。
太子妃张氏也在,但充斥她心里的,不仅有伤怀还有不安,因为听太/祖皇上的语气,对她的儿子好像很不满意的样子。
她和太子感情一般,之所以能这般贵重,人人见了都非常恭敬地称一句“太子妃”,皆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好儿子。
朱瞻基自降生起便深受祖父的宠爱,张氏也很以自家儿子为傲。
万万没有想到,可能让她儿子失宠于祖父的意外,竟然来自先祖。
越想,张氏的手握的越紧。
媳妇在前面哄着儿子,再加上这小子从小没有哭得这么难受过,朱元璋便坐了下来,等他彻底哭完了才说话。
“你因为一个梦疼你的孙子,可知他做了咱们大明第一个废后的皇帝?可知道清朝的那个小说家写了一篇小说,就是影射你孙子登基后玩蟋蟀的?”
朱棣拿纸巾擦着眼泪,迷蒙地看向老父亲:爹,您在说什么啊爹。
怎么可能呢。
他们家小瞻基多懂事啊,小小年纪便看事情非常通透,皇后是天下之母,他们现代有点钱的人家离婚还不是说离就能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