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 完结+番外完本[耽美种田]—— by:初吻江湖

作者:初吻江湖  录入:04-21

小兴怀大舅舅舅的大表哥,和二舅舅家的大表哥,本来是有学习功底的,不过是被人耽误了而已,现在好好教导了半年,已经差不多了。
“能考过吗?”老爷子担心:“这可是耽误了好几年了。”
从打老举人去世,学堂就没了山长,幸好还有两个秀才教导,后来张云逸接了山长之位,却光顾着捞钱,要不是那两个秀才都是在学堂教了一辈子的书,不舍得让孩子们耽误时光,顶着压力教导学生,后来十八里铺接替了这边的学堂,于良吉给了两位老先生丰厚的退休金,两位老先生才回了老家养家。
也难怪老爷子对自己的两个孙子没信心。
“秀才没什么难的,有把握。”于良吉给他们信心:“放心吧,我那个地方,进士和致士的官老爷都有。”
十八里铺学堂师资雄厚,他们是有所耳闻,致使大家都在猜测,从没有听于良吉亲口承认过,这次可是听到了实话。
有这样的老师,学生也肯定错不了。
“那好,那就好!”老爷子欣慰了许多。
“不需要他们多聪明,只要能有个功名,不受人欺负就行。”老太太就差合掌念“阿弥陀佛”了。
“不会受人欺负。”于良吉笑着给老太太夹了一筷子的烩酸菜。
老太太老年人思想,觉得有个功名才是最好的事情,不论是文还是武,只要是个功名,就好。
而张家来年各个孩子,武功比文功好。
在张家住了一晚上,孩子大了,也不能跟姥姥一起睡了,倒是跟表兄弟们睡在了一个屋子里,半大少年们闹了许久才睡觉。
第二天吃了早饭,于良吉他们才告辞启程回家。
年后正月里,也有不少包裹寄到了十八里铺,给侯府的石宏大的,他的同袍们邮寄过来的年礼。
且到了正月二十五的时候,去京中献贺礼的人回来了,这次拉了两大车皇帝陛下的赏赐,一大车皇后娘娘的赏赐,以及一小车皇太子并皇子公主们的赏赐。
于良吉当时正在老倪家吃春宴,听闻之后立刻就道:“肯定都是好东西!”
众人哄笑:“皇帝陛下赏赐的,就是一张纸,那都是泛着金光的!”
果然,回家一看,都是好东西,前十件都是御赐敕造,不得送人和买卖,剩下的都不是,尤其是皇后娘娘给的东西很特别,有八件是御赐敕造,分别是和田玉如意一对,赤金镶宝如意一对,金镶玉玉佩一对,金镶宝石长颈瓶一对。
竟然都是成双成对的!
“留着,将来给孩子当聘礼用!”于良吉大手一挥,立刻叫人打点好收起来:“还有那盒子珍珠,那边的珊瑚盆景,都给我留着!”
随着于兴怀越长越大,于良吉开始关注他的学业之外,就是给他攒聘礼了。
将来找个贤良淑德的媳妇儿,给他们老于家传宗接代。
正月里还去看了看同窗家,同窗也过来吃了他们家的春宴,热热闹闹的正月过后,便是二月二。
当天,还吃了猪头肉。
于良吉咬了瘦肉,肥的给了石宏大。
过了二月二,学堂正式开学,要备考童生的孩子们,单独分了个班级出来,由两个新先生教导,教导他们应试的注意。
两位老先生因为年岁已经大了,对当年的童子试,早已经记忆模糊。
对县试都有些模糊了,反倒是对府试和会试有印象。
所以现在是两位新先生教导孩子们童子试,偶尔十六个秀才过来串堂,讲一讲他们的考试注意。
于良吉则是直接带着大部人马和八个小举人的衣裳行李等物品,去了府城。
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时送林杰和洪泽涛拖家带口去京城,他们要在京城住一年,顺便看一看,能不能考会试。
另一件事情,则是将八个小举人安排在府城这里上学院。
到了府城的家,正好,前头的客房是四间,八个孩子,两个人一间,让齐五一家子好好照顾,又留了两天,找房府尹,给推荐了一个有名的公立书院,林洪两位先生亲自带着他们进去熟悉,过了三天之后,八个孩子去了书院上学。
这边,于良吉张罗着给林洪两家人搬家。
“其实东西都不用动,只要人去了,带着衣服行李就够了,那边都安排好了,两家人过去,吃住都在骑尉府,京城大,随便一个人都有可能跟有头有脸的扯上关系,所以现在你二位是我骑尉府的教书先生,正好骑尉府里也有那么几户人家,家里也都有小娃娃,可以闲暇之时,教导一番。”石宏大早就想好了理由:“他们的父母皆是在骑尉府做工,你们有什么事情,忙不过来的可以找他们。”
“能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听我们前头那几个同窗说,京城很大,居住的地方挺难找,合适的就更少了,我们俩本来还想去京郊租个房子呢!”林杰很是感动:“能去骑尉府自然是好,起码有个熟悉的地方。”
“过去后,有什么事儿就写信回来,我好歹也是个侯爷。”于良吉开玩笑的道:“说出去还是能唬人的。”
“是极,是极!”俩人异口同声。
林洪两家人,加上孩子和换洗衣服,被褥枕头等东西,装了十大马车,石宏大派了四十个人护送他们进京,这四十个人进了京暂且不必回来,就留在京城的骑尉府,等他们俩进士及第。
若是考中之后想回来了,再给护送回来,若是想留在京城发展,这四十个人再自己回来。
横竖这边也暂时用不了这么多人手。
等送走了人,于良吉才感叹不已:“就这么走了,指不定就不回来了。”
见识过繁华的地方,谁还会回来边境城市啊?
“那可不一定!”石宏大却相反:“当年我也进过京城,见识过皇宫大内,还不是不想留在那里!?”
“你怎么进去的?”于良吉转身袖手看着他。
“特种营不是谁都能进去的,但凡是特种的老兵,都有机会进京,其实就是皇帝陛下想要一些身手非凡的人当大内侍卫,而不是那些绣花枕头的世家子弟,当时有人留在京城,可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回到自己的老家,我就是那些喜欢回老家的人之一。”石宏大指了指自己:“也是那个时候当上了锦衣卫的,其实只是个闲职,要不是有了个你,我现在恐怕连一个密折都不会写,一年也就写一个奏折,上头就都是些鸡毛蒜皮。”
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自然不缺人上告,他一年写一次,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薪水了。
这话说的可真实了,逗的于良吉哈哈乐。
送走了两位先生,又待了两日,看孩子们适应良好,学院也很不错,委托房府尹多多照顾,又看了看他家的千金小小姐,去了种子站挑了些种子,这才回了十八里铺。
于良吉给每一位小举人家里都告诉了府城的地址,若是谁想看孩子了,可以乘坐公交马车去县城,倒车再去府城,到地方自然有人接待。
几家人都兴奋的谢了又谢,因为是侯爷去送的孩子们,家里没给带多少东西,生怕拖拖拉拉的不好看,如今有了地址,送去点穿戴是小,主要是给送去点银钱,还有听说都是吃住的侯爷的,也不太好,自己家的菜运不过去,那么就在那边定个菜铺子,按时按点的给送菜上门,这钱,他们还是出得起的。
结果到了才发现,侯爷早就订好了菜铺子,几家人遂买了不少鸡鸭鱼肉,还跟肉铺子的老板说好了,每天多加十斤肉,找了鱼摊订了每三天送十条鱼过去,发下大笔定钱,又买了些寻常礼物给齐五一家,谢谢他们照顾孩子,十八里铺的人恩怨分明,齐五一家很是惶恐的接受了礼物,过后对八个孩子更加尽心照顾。
于良吉知道之后,也没说什么。
晚上跟石宏大嘀咕:“可怜天下父母心,再厉害的人,关系到孩子,也收敛了,以前十八里铺的人只知道跟人比嗓门,因为别的他们比不起,现在可好了,连肉铺和鱼摊都能下定钱订东西了。”
“要是换成小兴怀,你说不定比他们还要大方。”石宏大将人往怀中扒拉的紧:“不要多想了,赶紧睡觉!”
“哦!”于良吉在他怀中摆了个舒服的姿势,沉沉的睡去了。
三月的时候,清明节到了,北地下了小雪,却也有很多人去祭拜先人,于良吉已经给父母和兄嫂修过坟茔了,其实也就是比旁的坟茔大了一些,起了一圈儿青砖帷幕而已。
等祭拜完了回家,还吃了一天素,第二天就开始折腾春耕事宜,农具都拿出来检修,送去铁匠铺子磨砺一番,结果都给退了回来!
“为什么?”平时都是送去就能修的啊!
“铁匠家的儿媳妇有了身孕,不宜太嘈杂,估计这两年是开不了张了。”何管事笑道:“这可是他们家唯一的下一代。”
于良吉愣了愣,也跟着笑了:“那就跟村里人说一说,谁家要修农具的,跟刘文喜一起去县城的铁匠铺走一趟吧,再让人弄两只小公鸡,两只肥鸭子,送去那铁匠家,恭喜他家大儿媳妇有了!”
那铁匠就一儿一女,女儿今年也开始相看人家了,儿子又有了后,难怪他不敢打铁叮叮哐哐,孕妇最忌吵闹。
邵铁匠是村里极少数只有一个儿子的人家,他家大儿媳妇有了,村子里立刻就传遍了,各家各户都有人送了东西过去,且都默契的再也没去邵铁匠家打铁,而是带了他们家的农具一起,跟着刘文喜去了县城的铁匠铺子,因为他们人多,还讲了价,比起平日里在邵铁匠这里花的,也就多出那么一点来!
第343章 一晃而逝
“刘文喜什么都好,就是一花钱就爱讲价。”于良吉听说了之后,还笑了半天。
“他过过苦日子自然看重钱财。”石宏大摸了摸镐头:“这个我磨好了。”
他们家的东西也都送去了县城的铁匠铺子打里,而于良吉用的所有农具都是石宏大给收拾磨砺,从不假手他人。
三月末的时候,北地下了一场雨夹雪,很大,一连下了三天才停,四月大地全面回暖,又有杏花早开。
于良吉看着满山的杏花,吸了一口气,风中都带着杏花香。
“李子树也要打花吗?”石宏大过来,搂着他的腰,看着满山的果树开花。
“打,这树还没长大,枝条太软,弄一些下去,不然挂果的时候容易折枝。”于良吉摸着腰间的大手:“一会儿咱去搬梯子。”
“嗯。”石宏大亲了亲他,转身去搬了一架搭梯过来,两人一个扶着梯子一个上去打花。
后园子起码一百株果树,三十颗家杏,三十棵沙果,三十颗李子。开花时间都差不多。于良吉跟石宏大一天打三棵果树的花,打了一个多月才打完。
北地的春雨依然贵如油,春雨霏霏下,于良吉的两位同窗带着二十四位学生到了县城考童生试。
依然下榻在县城的院子里。
这其中就四个张家村来的孩子,其中两个就是于怀兴的表哥,一个大舅舅家的老大,一个二舅舅家的老大。
于良吉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了现场。
“大家都不用紧张啊,童生试而已,往常你们也都考试的。”于良吉给孩子们做考前动员:“这是科举第一步,大家一定能通过。”
二十多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他,觉得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等到了考试那天,依然是他跟石宏大送,只不过这次多了两个人,周洋和王成诚。
童声试一天就考完了,然后他们就回了家,等到发布公告的时候,十八里铺又都中了。
大家这个高兴啊!
看来把孩子送去十八里铺是正确的!
尤其是张老爷子家,一中就是两个!
童生试过后,大家开始培育菜苗,提前育苗成了十八里铺的习惯,当然,也成了很多村子的习惯,大家谁都不想落后。
培育完了菜苗子,开始了忙碌的备耕,五月到了。
今年的五月节,大家都在谈论十八里铺的土豆种,有土豆种的家人,人家都要种植土豆,不过十八里铺却是种植的粮食。
“还是蜜枣的好吃。”和去年一样,做的小粽子,于良吉还是只喜欢,一早下大雨蜜枣馅儿的,不喜欢腊肉馅儿的。
“嗯嗯。”石宏大吃的却是腊肉馅儿的,因为他觉得还是腊肉好吃。
当然,不能跟于良吉说这个,因为于良吉总让他吃青菜,说对身体好。
他也知道,所以很听话的吃了,其实还是更喜欢吃肉一点。
过了五月节,便开始种田了,于良吉自己那块试验田,倒是种的土豆,因为去年他没种,今年种植正好。
十八里铺今年的粮食种子,是于良吉挑的,这几年,他一直留着好的粮食种子,一代一代的这么挑选出来,终于改良了许多。
以前那一亩地,苞米也就八百斤,还是丰收。可他的苞米种子一?9 兜叵衷诒5资杖胍磺Ы铩?br /> 这不是他的底线,他那个时代,亩产起码两千斤。
现在这个还不行,不过若是种植出来,也算是好良种了,去年土豆种的买卖,村里赚了大钱,于良吉盘算了一番,今年东北这边估计都得卖土豆种了。
不过十八里铺今年要是能卖粮食种子就更好了。
种田的时候,用的还是原来的雇工,这次种的是谷子,于良吉定下的,他们有耧车谷子好种植。
而且因为有楼车在,于良吉选择的也是谷子,于是十八里铺几乎都种植的谷子,很快就种完地了,随着春耕的结束,天气热了起来。
而培育好的菜苗子也都被大家移植到了菜园子里,于良吉的也移植了,顺便在那片菜地里,蹲着看了半天。
“看什么呢?”石宏大跟着一起蹲在地上,看着移植好的树苗。
“在想,怎么才能种出钱来!”于良吉蹲在那里,眼神直勾勾。
“种出钱来?”石宏大看着移植过去的菜苗子,微风轻轻吹过,抖了抖叶子。
“我在想想。”于良吉蹲着不动弹。
“侯爷,大人,用午饭了。”太阳上升了,石宏大就陪着于良吉蹲在那里看菜苗子,何管家来叫他们吃饭。石宏大拍了拍手,站了起来:“吃午饭了,小怀兴也该放学了。”
“嗯。”于良吉蹲着没动弹。
“那走啊!”石宏大看着人不动弹,就劝他:“想不明白就暂时不要想,咱们先去吃饭。”
“嗯。”于良吉还是蹲着没动弹。
“你怎么不动?”石宏大刚走两步,看人没跟上来,扭头又回去了。
“我……我……”于良吉可怜兮兮的蹲在地上,仰头看着石宏大:“……我腿麻了。”
石宏大:“……噗!”
“腿麻有什么好笑的!”于良吉吸了吸鼻子。
石宏大弯腰把人抱了起来,然后就听到于良吉嗷嗷叫:“别动我啊!”
“动一动就好了,忍一下。”石宏大憋笑着抱着人不撒手,甚至还很有心机的颠了颠。
“哎呦!”于良吉这个气啊!
石宏大抱着他走了很长一段路,还时不时的颠一颠,到底是在吃饭前将于良吉这麻了的腿儿颠好了。
“以后常走动走动,还有不要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弹,不然还会发麻。”石宏大还趁机提出让于良吉好好运动运动。
这一冬天待的整个人都懒散了许多。
“哦,知道了。”于良吉乖乖扒饭。
五月的天气,风和日丽,偶尔有细雨降下。倒也不让庄家缺水,这一年可以说是风调雨顺的开始,若是一直能保持这样的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气温持续回升,六月份的时候,各家都能吃上早春的精彩青菜,而果树上也挂了小青果子。
于良吉在一号实验大棚里给金桔施肥换土,金桔上开满了花。
“这是什么东西?”石宏大看着金桔好奇:“看着都开了好遍片花了,结的果子倒是少。”
“因为还没有到它结果的时候。”于良吉将花都摘了下来,现在还不是金桔结果的时候。
“那个桃子也开花了。”石宏大指了指已经一人高的蟠桃树。
“他明年才能结果。”石宏大看了看蟠桃树,因为他养活得精心,蟠桃树长势良好,且开花多,结果少。
于良吉打算年后用它当贺礼,据说后年是皇帝陛下整五十岁生辰,加上陛下的万寿是在正月初三,送蟠桃树正好。
于良吉自觉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这点小心思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了,再说了,皇帝陛下啥都不缺,他就缺勇于创新的人!
推书 20234-04-21 :泛泛之辈完本[都市》: 《泛泛之辈》作者:颂偃文案破镜重圆 警察美人攻x坚韧混混受 谈恋爱流水账一个温暖又酸甜的破镜重圆回忆杀占篇幅有点长全程1v1稍有狗血,酸甜得当,玻璃渣适量第1章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外面狂风大作,树枝被压弯了腰,雾很大,却不下雨,闷热的气息渗透在每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