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 完结+番外完本[耽美种田]—— by:初吻江湖

作者:初吻江湖  录入:04-21

他敢保证,北边肯定没人见过蟠桃!
也不知道那些种子是怎么运过来的!
哪怕是皇帝陛下,也没大冬天的见过蟠桃!
因为外人只知道蟠桃树两三米高,根本不是暖棚能种植出来的。
实际上,只要选择得当,这蟠桃树是能在大棚里种植出来的。
他这可是从籽儿开始培育,到养大树木,幸好这蟠桃只要肥料够没虫子就能生长的极快,故而三年便能挂果,他一直控制得很好,不让他多挂,所以现在生长茂盛。
等能让他挂果的时候,多挂一些,肯定好看。
石宏大点点头,他还有事情就先出去了,反正金桔不高。于良吉完全不用爬梯子,站着就能打花了。
于良吉一边哼着歌一边打花,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见者桃花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当年还是导师手把手教他们一群学生剪花枝子,皆因为他们空有理论,没有实践,导师家的果树很是遭了回殃,好几年都没缓过来。
当时导师还笑言,幸好四年他才接待一批新学生,不然自家果树都缓不过来,再让他们给剪成秃头。
现在想想,导师那个时候对他们真的很好!
哪怕后来学习,都是亲自带着他们下乡下田。
他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是机械化种田了,这个时代还都是人工呢,旅游局想想也真是替这个时代的农民们辛苦。
思维无限散发的于良吉猛地回过神来,他好像很久都不曾想起以前了,现在想一下,他觉得,自己都想不起来导师详细的样子。
好像导师是斑白的头发,现在恐怕也全白了吧,导师家的老狗估计没几日活头了,导师家的果园子也不知道秃了没有?
于良吉打完了花,就回屋里冲了个澡,然后躺在炕上,看着外头的流云飞逝,一阵风吹过,云彩流动得更快了。
今年大家都种植的果子谷子,于良吉想改变这个时代的农业,就要有不断的创新,这几年,他的心思一直放在庄家和大棚上了。
农具什么的也要有所改进,今年就很不错!
是个好机会!
于是也不悲春伤秋了,一骨碌爬起来跑去书房开始写写画画。
趁着自己现在还没有完全忘记,赶紧能苏出来的就苏出来,穿越前辈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一辈子,自己后来的,只能找一些他未曾发明出来的东西,千万别跟他老人家弄混了。
石宏大在门口看他忙忙碌碌的样子,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就退了出去,转身问何管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一号实验大棚给金桔打花的时候,您离开之后,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很是……很是情绪低落。”何管家苦笑道:“全府皆知,大人对侯爷的用心,哪怕侯爷一个人在实验大棚里,我们也不敢丝毫离开人,就怕侯爷想爬个梯子上个树什么的,守门的小厮是个机灵的,见情况不对,立刻就找我了。”
于良吉身体底子太薄,这些年将养下来,好不容易厚实了点,石宏大怕他自己爬梯子上树有个好歹,一般都是跟在他左右,这活儿都是他在做,没他跟着也要有至少四个聪明伶俐,身体倍儿棒的跟着,索性于良吉在农业上从来不藏着掖着,也不怕人跟。
而且这些人可是内务府的,说白了那就是皇帝的,他们跟着或不跟着在于良吉看来也没啥区别。
第344章 一时感慨
故而,侯府的一切与于良吉皆不隐瞒。
因为他知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反正他做的事情也都是利国利民的,皇帝陛下想必没有眼光差到某种地步,跟他一个搞农业的闹别扭。
“可有跟人说话?”石宏大是去前头他那个书房拿邸报,这个邸报一般都是送到府上,朝廷的动向,比之前报纸的要详细很多,报纸毕竟是面向大众的,而邸报只面向官员。
侯府地方大就一点不好,一切都按照规制来,还是按照最小的规制就很大的一片地方啊,他去拿个东西,还得跑出去老远,这玩意儿是给官员们看的一般人不好粘手。
再是内务府的人,名义上,只是侯府的下人,是不能摸邸报的,只能石宏大或者于良吉自己跑一趟。
于良吉那会儿正认真着呢,石宏大只好自己走了一趟,横竖于良吉晚上才会拿邸报当报纸看,他就在前头看了一下大概,没什么大事的话就收起来当睡前读物了,结果何管家就跑来了,说于良吉有点发遗症了。
吓得石宏大赶紧往后面来。
结果到了地方看了看,人好像精神了很多,一直在写写画画个不停,嘴巴里还嘟嘟囔囔的!
他们来得晚不知道,石宏大看了看于良吉,觉得她这是有了什么发明才对,当初画那个手动脱粒机的时候,就是很专业的架势,还有耧车和三铧犁。
画出来的栋西,他看不懂,不过听说工部的人看了如获至宝,所以石宏大也就觉得于良吉从来都不无的放,他画的肯定是合适的。
“让人都出去,我守着他,谁来都暂时请到客厅喝茶,不必禀报。”石宏大瞬间就安排好了事情。
“是!”何管家赶紧去安排,并且让大家走路都小心些,不许大声喧哗,不许高声议论,更不许摔盆子打碗的。
整个侯府瞬间就安静了,安静的都过了头,石宏大就拿了抵报坐在旁边,一边守着于良吉,一边看抵报上朝廷的消息。
于良吉正回忆东西,根本就没注意!
他想的是收割机。
收割机最早是由一个美国人塞勒斯.麦考密克发明的。
当时发明这个东西的前提就是缺乏劳动力!
因为这个塞勒斯.麦考密克的脾气不太好,为此家里还搬了家,找了个空旷且很自由的地方,占了大片的土地和良田,结果谷物、水果、木材、石料给麦考密克家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也让家里严重缺乏劳动力!
这个人便发明了收割机,最初是用来收割谷子、稻子、麦子等物,为了节省能力。
收割机他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
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在储藏仓,然后再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
也可以用人工收割,将稻,麦等作物的苗杆铺放在田间,然后再用谷物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
收获稻、麦等谷物作物籽粒和秸秆的作物收获机械。
包括收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谷物脱粒机等。
谷物收获机械是在各种收割、脱粒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于良吉现在没有传送带,也没有发动机,无法做到原来收割机能做到的一切,但是他可以先做简单的啊!
当年麦考密克在连绵起伏的农场上长大,早在他幼年时,他的父亲就曾经在自己的农场里为发明一种收割机努力了好多年,并设计了草图。
最初的收割机,是由两匹马牵引装有地轮驱动的切割刀,拔禾苗轮禾集穗台。
它不仅能够将麦子割下,还能自动整理好割下的麦子,整齐地堆放在后面的工作台上,收割速度比人工快三倍。
这种古老的东西,当时作为教科书和考试的必考项目,导师们那会子没少让他们画图和制作,只不过那个时候都是现成的,现在他得重新开始打零件。
且这个零件木头的不行,得是铁的才成。
又想到邵铁匠家还有个大肚婆,不能有声响,于良吉忽然愣住了,没地方打铁了!
县城的好像有点远,而且他需要时刻看着才行。
“怎么发愣了?”石宏大看完了邸报,就看于良吉,发现他在发呆,过去抱住他的腰肢,低头看了满桌子的各种图纸,愣是没看明白。
只看到满张纸上都是各种圆的带齿轮的设计图。
“我没有方打铁。”于良吉撇嘴,万分委屈。
不用铁铸造根本不能成行。他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久的时间?
“县城的打铁铺是自己人。”石宏大提醒他:“当年三铧犁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忘了吗?”
“我需要看着打出来,还要磨合,组装和试用,偏我离不开。”于良吉吸了吸鼻子:“白忙活了!”
“不白忙活,明天,明天我就给你解决问题。”石宏大好笑的低头亲了亲他:“不郁闷了,出去走一走,你这在屋里都呆了一下午了。”
“嗯。”于良吉揉了揉脸蛋子,让自己清醒些。
石宏大拉着他出去遛了一会儿弯儿,找了两个早熟的香瓜啃了,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
晚饭的时候小怀兴回来了,于良吉就顾着孩子去了,石宏大就叫了人过来,这般那般的嘱咐了一通。
第二天上午,于良吉就在一号实验大棚里折腾那些果树,还有后头的果园子,他也时常去看看,并且要人喷了不少波尔多浓液,并约定下个月喷石硫合剂。
今这两种农药间隔时间最好是半个月以后,不能混用,混用就正正得负了。
而中午午睡起来石宏大,就笑眯眯地拉着他到了一处地方。
那地方是在后院靠近果园的一处偏僻之地,本来是没什么用处的,只修了地面,空旷了一点,往常都是不怎么走人的,现在已经架起了坩锅烧起了铁水,还有两个大师傅带着六个弟子,叮叮哐哐的在打铁。
“这?”于良吉当时眼睛都直了。
“自家有个铁匠作坊也不错,你想打什么就打什么,不用担心图纸泄密。更不用花多余的钱。”石宏大指着八个人道:“家小也都在府里了,两个大师傅月钱高一点,五两银子,徒弟三两,逢年过节都跟府里的人一样。”
这个时候大家看到了于良吉,虽然没见过庆丰候,但是能跟石宏大一起并肩而立的,这家里也就剩下侯爷了,一个个抱拳行礼,颇有点军中的意思:“见过侯爷!”
“好,大家好啊!”于良吉笑得见牙不见眼。
跟人打完了招呼,回头就问石宏大:“这些人……?”
平白无故的人家不会入侯府,入了侯府的基本上不是内务府,就是真的是奴籍了。
说实话,这个时空的奴籍就不是什么好人,当初宋太祖想要取消奴籍的,偏偏被人反对,所以他只好绕了个弯子,奴籍从新立,原来的都消掉了。
再往后,除非是原本就是奴籍,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犯了错误的人家。
这也是为什么想找一个合适的一辈子不能赎身的奴籍之人很是难得的原因之一。
这一下子来了八个,且都是有手艺的人,于良吉生怕石宏大逼良为奴啊!
“瞎想什么呢!”石宏大哭笑不得的轻轻敲了一下他的脑袋瓜子:“这两位大师傅就去县里头请来的,本来就是自己人,来了侯府更好,这里比县城的打铁铺安生多了。”
于良吉呵呵笑:“我怎么知道!”
石宏大指着新搭建起来的打铁作坊“这里就一个雏形,你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横竖是在自己家,也不用怕抢了邵铁匠的生意,他们家的娃子终究是要长几年的,估计这一时半刻的是开不了炉子了,以后村里谁要弄个啥的,也来咱家吧,还能省下一笔修理费呢!”
邵铁匠家的孩子就算平安生产,小孩起码长到八岁以上才能不丢魂儿,孩子过小整日里叮叮咣咣的,实在是不好。
听说那时候邵铁匠也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封炉不打铁的,不然当年也不会没钱给媳妇抓药,跑到深山里采人参去了。
“那就好,那个,填料……”这东西不好弄,一个侯府没事弄铁料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已经申请过了,你每年给我那一百手下维修兵器可以领一些,我再给你申请一些,足够了。”在有了百炼钢作为武器之后,朝廷其实对铁并不怎么在意了,因为没有那么好的煤炭是炼不出好钢的,关键是怕有人拿武器伤了百姓,这才严格控制。
石宏大解释给于良吉听:“民间只有蜂窝煤,朝廷才有上好的块煤于良吉点头:“我明白了。”
没有高纯度的钢,铁器再厉害也没用,在战场上人家都是用的火枪,且百炼钢可不是谁家小作坊都能练出来的,而且需要大量的上好的燃煤!
朝廷不控制铁可他控制煤炭!
没有高温提炼,任何铁器都抵不过钢才啊!
且这会让穿越前被折腾的,火枪火炮是应有尽有,刀剑已经是过去式了,只不过到底是伤人的东西,需要注意罢了。
“那你这两日就跟他们说一说图纸,但是不许你往前凑,这都热了,他们也只是一早一晚打铁中午就歇着,省得中暑!”石宏大严格要求:“大热天的还守着打铁的炉子,就算是这里再通风也热啊!”
于良吉脸一红:“你当我是周扒皮啊?这么热的天,还逼着人家守着打铁炉子?我们就一早一晚打一打,平时还得刻模子呢!
就这样,侯府多了八个铁匠,两个大师傅六个学徒。
倒是大大方便了村里人,谁家有用到的就去侯府找铁匠作坊,并且按照市价给钱。
一开始于良吉还不好意思收:“这是我用的时候多一些……”
“那不成!”老村长说了:“人是你雇佣的,还花了月钱呢,我们本就是图个方便,去县城还要走远路,来这里多近啊!”
坚持给钱!
于良吉拦不住,石宏大倒是觉得,不错啊!
于是就这么着,侯府的打铁作坊成了十八里铺公用的了,邵铁匠还因此还给于良吉送点礼物。
“我抢了你的生意呢!”于良吉不明所以。
“非也,非也!”邵铁匠现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本来预备找个人接手打铁铺子的,我现在不缺钱花,又有了孙儿也该歇一歇了!”
第345章 便宜行事
原来邵铁匠一家很勤快,他家的儿子也考中了秀才,自家的闺女也定了老倪家的儿子,就差定下聘了。
再加上这几年十八里铺着实没少赚钱,他又打铁,自家盖了房子之后,他就想着将打铁铺托付出去,可村里没人接!
皆因打铁太累,平素大家还要种地看菜棚子,弄果树等等,一大堆的活儿。
本来冬天是农闲时节,可冬天他们还要烧菜棚子卖小番茄牛奶草莓,忙活的很,竟是一年都不得闲,偏偏赚钱极多,家家户户都换了房子。新砌的房子都是砖瓦房水泥料,整个十八里铺井井有条。
还每家都挖了水井,并且为了联通,还都有小密道相连,还是石宏大给出的注意呢!
说是以防万一。
这小密道也就自家人知道,且这房子是传给子孙后代的,这辈子用不上,谁知道下辈子能不能用上啊!
日子好了,邵铁匠也上了年岁,再加上他的那条腿,阴天下雨的时候会不舒服,这两年刘全森已经说了,不许他太操劳,恐到老了留下隐患爆发就不好了。
“所以就想着,铁匠铺子关门吧,可村里有规定,没有铁匠铺子的不能成为村子……”蒙朝规定,有村医,有杂货铺子有铁匠铺子才能成村,这是最基本的构造,张家村原来还有布庄和成衣铺子,学堂,如今十八里铺也都有了。
“也好,您也不必忙碌了。”于良吉点头。
从此,十八里铺的打铁铺子改在了紧挨着侯府的那处,起了个很大的铺子,而侯府里头的这个拆了挪到了外头,两个师傅的家人也一并挪了过去,十八里铺又添了两户人家。
老村长乐呵呵的去县城填报人口,还半是恼怒的跟人说,自家村子春宴都要吃出正月去了!
杀猪饭也要提前开吃云云,惹得别人羡慕不已。
谁不知道十八里铺的大名啊!
原来那么个穷乡僻壤,现在成了远近闻名,村子一般人都不可能给落户,听说他们首付蒋老板想落户十八里铺都没落成!
十八里铺换了打铁匠,不是什么大事,也没人关注,于良吉整天画图纸,琢磨着怎么弄收割机。
这玩意儿是个精细活,和两个打铁师傅一起讨论,他只能给予建议,实际上需要人家动手。
两位铁匠一个姓郭,叫郭大同,一个姓汪叫汪峰长,带着的六个徒弟,都姓郭,是郭师傅的本家侄子,只是这六个都是孤儿,没有家人,从小被郭师傅收养长大,跟他学习打铁的本事,而汪师傅则是郭师傅的师弟,算是半个一家子。
这些人来了十八里铺定居,无形中,十八里铺又长了人口。
不过于良吉不关心这些,他给的图纸然后看他们打铁。不过近日天热进度并不明显。
推书 20234-04-21 :泛泛之辈完本[都市》: 《泛泛之辈》作者:颂偃文案破镜重圆 警察美人攻x坚韧混混受 谈恋爱流水账一个温暖又酸甜的破镜重圆回忆杀占篇幅有点长全程1v1稍有狗血,酸甜得当,玻璃渣适量第1章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外面狂风大作,树枝被压弯了腰,雾很大,却不下雨,闷热的气息渗透在每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