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生子 三)——千里孤陵

作者:千里孤陵  录入:12-27

“老侯爷没有兄弟手足,膝下只有你这根独苗!你若膝下无子,易家便要绝了后。”管家比他更为愤然:“侯爷荒唐一时也就罢了,毕竟侯爷身份显贵,三妻四妾本就平常,有一两个男宠没什么,谁知侯爷糊涂至此,竟说出此生只求他一人相伴,不肯再娶妻纳妾这样的混帐话!”

“他不是男宠。”易缜脸色铁青,半晌又恨恨道:“你从前对他不这样的……”

“那时他有侯爷的骨肉,老奴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着侯爷心意便好!可后来这些都是什么事!他还能凭借什么留在这个府中?侯爷一心一心专宠于他,难道要令易家断子绝孙,日后侯爷有什么脸面去见易家的列祖列宗?”

这孩子之事原本就是易缜的一块心病,轻轻戳一下便痛不可当。且不说易缜也没把握亲生骨肉能否寻得回来。秦疏又是个男的,有这个孩子原本就是种处机缘巧合,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他也不可能向管家保证日后两人还能再生几个孩子之类的。若是要他虚以委蛇地应承日后会另行纳几名妻妾,这话却又有违他的本心,一时有些词穷,脸色阴沉下来。

“我喜欢他!”易缜拳头已经紧紧攥住,嘶声道:“我真的喜欢他!难道凭这还不足够么?”

睁见两人争执起来,其余众人莫不是心惊胆颤,纷纷屏住了呼吸不敢再行分辩。一个个仍旧跪在管家身后,倒不全是为了求饶

“老仆伺奉了老侯爷多年,也是看着侯爷长大的。说句大不敬的话,老仆在心里实在是将侯爷视作半个儿子,今日就算是老仆托大,也要奉劝侯爷一句。自从秦疏进府,便接连出了许多变故,就连王妃也因此遇害。纵然侯爷口口声声说与他无关,难道他竟一点责任也没有?此子并非良人!还望侯爷迷途知返。”管家犹自不肯甘休。“就算侯爷今日取了老仆的性命去,老仆也是这话。”

说罢叩下头去,俯在地上便不肯起来。其余人相互对望一眼,也都纷纷跟着叩首。

所有人都跪拜在地上,只有易缜一人站着。这跪得一院的人并非求饶,反而透出种威逼的意味来。竟反过来将易缜逼成了众矢之的。

易缜脸色早已经难看得不能再难看了。只气得连连冷笑,半晌方才道:“原本他从前在管家眼里有这许多的不是,但如今他已将前尘往事尽数遗忘,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且将这话还给你。他单纯如稚童,全然不知反抗,又何必苦苦相逼。”

一边说着,心念一转,不禁背后发凉,他万万没想到,原本老管家才是府中对秦疏最为不满的人。以他掌管着府中的种种事宜,真要对付秦疏,自然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到时候自己哭都不知该往哪哭去。相较之下,所幸昨天还算是小事。但也令他一身冷汗,后怕不已。不觉将一字字咬得极重。

管家地里老脸微微一红。他原本不是刻薄之人,但老人家一向把传宗接代这一点看得比较重,一想到侯府自此便要断了香火,越发的看秦疏百般不顺眼,他虽然心中对秦疏极为反感,却并没有动什么歹毒的念头。昨日也不过是一时激动,想给秦疏一些小小的教训,谁知道一个没看住,竟让秦疏溜走藏起来,偏巧易缜又提早回来,将这事闹大开来,一发不可收拾。

但此时说什么也不能先自弱了气势,于是闭口不提。只道:“还望侯爷以大局为重,莫要做了易家的不肖子孙。”

易缜沉默不语,众人低着头都不做声,双方僵持了一阵,听到易缜缓缓道:“都起来吧。”

他声音平静许多,管家只当他终于有所松动,不由心喜。刚一抬头,只见易缜目光正向众人扫来,神色却十分的肃穆,显然是下了某种决心,却似乎同管家的期待有所出入。

“你们都觉着他拖累我,然而我亏欠他更是良多。”易缜目光扫过众人,慢慢开了口,一句句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我当初因一已私愤,设计逼迫陷害他,更以种种手段欺辱虐待他,种种行径,可说是与禽兽无异。若他并非良人,我亦是阴险卑鄙的小人。向来他不曾欠我什么,是我负他,是我真正对不起他。若说今日是天意,那也是我的报应,而不是他的罪过,不论要让我用什什么样的代价去补偿他,那都是我愿意。”

他向来是死要面子的人,便是错了也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承认的,这些经过情由,他就是对青帝也没有详说过,自然青帝有的是法子知道,但至于别的就没有几个知道内情的人。更别提要当着众人的面坦言相告,无疑需要莫大的信念与决心。

然而一旦说出口,却觉得心中反而早已起来,就算当众名誉扫地,落人不齿,似乎也并不是那么为难的事。

他款款道来,话说尽了。众人皆是满脸的难以置信,傻在了当场。易缜也只能一摆手:“言尽于此。我总是不会放手,你们爱跪就跪着吧。”

易缜一句话说罢,转身走进房中。

他一眼瞧见秦疏已经睡了,正拥着被子怔怔地半坐着。易缜镇定了一下情形,这才能不着痕迹的走过去,摸摸他的头发。轻声道:“没事的。”这话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秦疏混然不觉他有什么异样之处,对着他的脸看了半天,突地眼睛一亮,伸出一只手来拽住他的袖子,摇了摇:“妹妹。”

“是弟弟。”易缜纠正他,拉着他的手放回被内。顿了一顿道:“我们带着弟弟,去没有人想欺负你的地方住好不好?”

秦疏听不懂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但看他半天,却是慢慢地笑了一笑。

第110章

新燕啄泥时,易缜择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悄悄启程,身边仅带了十数名换做便装的侍卫。

他之前向青帝请求,执意要离开京中,准备寻一处小地方任个闲职,这一身的富贵荣华都情愿舍却,更是推却了前来试探的数门提亲。惹得青帝数次动怒,君臣之间颇有些不愉快。

虽然后来青帝拗不过他再三相求,最终还是如了燕淄侯的心愿,放他自去。但想必青帝心里始终是有些很不痛快,又有那个人敢在这个时候公然地来送他。

少了应酬,易缜却也落得轻松,一行人不声不响地出了南门,道上行人往来不绝,不时能见到不少结伴出游踏青的。易缜便吩咐不必急着赶路,且信马由缰缓缓徐行。

这时节正是扬春三月,桃李始发,枝头新绿乍吐,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道旁古树苍弘,草木葱荣里夹杂着盛放的各色野花,偶尔还能见到一两处山泉流过,这景致也颇有些可观之处。

秦疏病后体虚,比一般人更为畏寒怕冷,别人已经换上轻薄的春衫,他身上穿着仍旧是厚实的袄子。

易缜往他身上瞧了瞧,见秦疏从头到脚都包得严严实实,圆滚滚像只小熊一般。脸上略略有些红润。而此时微风和暖,吹也吹也是无妨的,这才打起帘子,一路指点些新奇有趣的地方给他看。

身后数名结伴出游的华衣青年纵马而来,一路嬉笑着赶上前去。其中一人不经意间回过头来,正巧瞧见易缜,不由得微微一怔,再往前奔出一段路,寻了个借口,推说忘了东西,也不顾几名伙伴责怪,掉头折了回去。

眼见已经看不到身后几人的身影,他这才在道旁下了马。

侯着易缜一行人过来,恭恭敬敬一拱手道:“侯爷。”

易缜方才自然瞧见几人过去,却也并没有多加留意。他此时身上穿的是一身寻常衣裳。猛听得人称呼自己侯爷,这才定眼朝道边之人细看。

这人正是差点做了郡马的李明海。当日广平郡主遇害,他这郡马因此也跟着泡了汤。

青帝在震怒的同时,对广平郡主同他着力忧抚,大加赏赐不说,还替他着落了另一门亲事,亲自赠婚,这是无上的荣耀不说。对方是户部尚书的千金,身份比起郡主虽然不如,但据说性情温婉恬静,知书识礼,从娶妻的角度来说再合适不过,比起骄蛮任性的郡主实在是要强上一些。

他也算是因祸得福,因此几个月不见,此时眉目间已然有些意气风发。

两人平时也不过点头之交,谈不上有什么交情。此时易缜见他见过礼之后,仍站在那儿不肯动,似乎还有些话想说。想到自己此番出京的时期,一来没几个人知晓,二来旁人也要顾及到青帝的喜怒,无一人方便前来相送。他却在此时不加避讳。

易缜心下微微一动,想了想,叮嘱了秦疏几句,步下马车朝李明海走去。走近前仔细一看,这人五官端正,颇有些气宇轩昂。

易缜笑道:“这还没来得及恭喜李兄。鲜衣怒马,好不快活。”

李明海听出他话中意思,露出几名尴尬的神色来,顿了一顿问道:“侯爷今日出京么?”他微微皱着眉,最终还是忍不住轻声叹息:“侯爷有大好的前途,又何必如此。陛下虽然动怒,那还不是为侯爷痛心之故。”

这话之前早已经有无数人劝过易缜,他早听得耳熟能详,只是李明海这劝却与别说有些不同,与其说是劝,倒不如说是感慨的成分居多。

易缜不禁莞尔:“人各有志,你也不是俗人,就不必复述那些说词。”

他出生在贵胄之家,先帝和青帝都对他颇多照拂,人生可谓顺遂之极。在这二十年里享的荣华富贵,是旁人努力一辈子都无法抵及的高度。可细想来,他这二十年的日子没多少风波坎坷,却也不见得有多快意,反正是此时一旦将心境放开,只觉天高海阔,竟是说不出的畅快磊落。这此中滋味,并非三言两语便能说外人明白,他也懒得去详说。

李明海是聪明人,稍一沉默,轻声道:“侯爷既如此想,旁人也明白不得。然而侯爷一旦离了京,太子却失了最为有助的扶持,实在不是什么善事。侯爷就算为大局着想,也不但如此草率。”

易缜微微一怔。耳听得李明海轻声叹道:“太子虽比不得当今陛下,能听得进臣子进言,这也足够了。若是得良臣相辅,也能保百姓一世太平,不失为明君。”

易缜早知道青帝着意拢络此人,这人在追名逐利之外,必须还得是个明白人,有其可用之处。此时听他一言,倒也算是交浅言深,不由得对他高看一眼,沉默片刻,拍着他的肩道:“辅佐太子,还是要靠李兄这样的人才是正途。李兄是难得的明白人,还请对太子多多照应一些。”

话已至此,李明海也知道他心中早有决断,岂是自己几句话说得动的。当下唯有苦笑,又问及易缜的去处。易缜绝意不愿再受人喧扰,此去的行踪就是朝中大臣也无人知晓。然而想一想,却还是告诉了他,只是叮嘱他不要胡乱说出去。

李明海也是个守诺之人,此后不时书信往来,向他说些太子近况京中动向,两人倒成了朋友,这是后话不提。

易缜想起一事,遇害当时,李明海也是见过小黑的,终于忍不住问起当时情形。李明海回想起那场祸事,仍旧心有余惧,苦笑着坦言相告:“当时王妃去寻找两个使女,梅安郡主也执意要跟去,我们在路上遇到他和另一名刺客,梅安不知轻重,还首先声张起来,那人二话不说便杀了梅安。那人还要对老王妃下手,正是秦疏阻止下来。他没让那人将我们全杀了,只说打晕了便是。后来的事,我便晕过去不知道了。”

他想到这关系王妃之死,唯恐说多了徒添感伤。寥寥地说了几句开解的话,然而还是忍不住又补了一句:“我看他对老王妃,确实真是没有什么恶念的。”

易缜多日来的猜想终于得以证明,带给他的却只是满心惆怅怅意。唯能长长叹息一声,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二人说了这良久。奶娘抱着孩子在另一辆马车上,秦疏一个人闷坐,只觉等得许久,见他们说个没完,便从车窗里探出头去,他也不言语,就那般睁大眼睛朝两人看过来。

两人只得就此作别。

易缜收拾起心情,打起精神向马车走去。

秦疏见他上了马车,张口叫道:“易缜。”说完这两个字,却是紧紧抿住嘴不再作声。

虽然那药并不曾断过。他的情形比起最初却有所好转,已经有孩子一般的思绪,会说上几句话。他也学会叫易缜的名字,说得慢些,但一字一字咬得极分明,只是话仍不多,但已经不像最初那般成天成天的一言不发。只因这月来易缜几乎同他形影不离。他便格外的同易缜亲近一些,对别的人都不大理会,可说是有些粘人。

易缜偶尔被李明海认出来,又听说了某些真相,一时也没有心情再观赏风景,便将车帘子放了下来,转过头瞧见他这模样,知道秦疏这是等得不耐烦了,虽然心绪起伏,仍旧忍不住失笑:“遇到一个熟人,随便说了两句。以后定然不这样了。”

秦疏气鼓鼓的,扭过头去不理他。他的脾气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瞧见一旁矮几上放着的几样干果,便抓了一把花生过来剥。

易缜怕他在路上饿,点心又不便保存,这样的干果备了不少。

他边剥边掉,吃到嘴的也没有几颗,好在秦疏这时也不饿,剥完一把之后,就把方才的事情忘记了,将两粒花生放到易缜手里:“你吃。”

易缜都有点受宠若惊了,接过来美滋滋的放到口中。说来也怪,这只是寻常花生,却似乎比什么都要好吃,硬生生叫他品出山珍海味一般的滋味来。然后眼巴巴地望着秦疏,分明还嫌不够的样子。

秦疏不肯再递给他,却将剥出来的果实一粒粒堆到几上。

易缜要收手去取,他便连忙拿手捂着,一边叫起来:“妹妹的。”

“是弟弟。”易缜耐着性子道。

秦疏唔了一声,不再吭声,手里仍死死护着。

他分明忘了那个女婴的事,然而无论易缜纠正多少回,往往秦疏脱口而出的总是妹妹,那仿佛已经是一种刻入骨髓的本能,令易缜心里吁嘘不已,但除了让他自己慢慢遗忘,此时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弟弟还吃不了这个,乖,让我帮弟弟吃。”易缜于是涎着脸道。然而秦疏说什么也不肯,他也不会争辩,然而神情紧张起来,死死盯着易缜的手,摆出一付你敢伸手我就咬你的架势严阵以待。

易缜犹记得那两颗小虎牙十分锋利,当下不敢太岁头上动土。将手放了下来,为了让秦疏放心,还特意背到了背后:“好吧,弟弟的。”

秦疏疑惑的看了看他,见他扭头不朝几上看,于是放下心来,专心地低下头去接着剥。

他如今的注意力,只能专注在一两件事情上,只顾着手里,便管不到旁边。

易缜眼捷手快,乘机一把捞过来放进嘴里,等秦疏抬头时,他又已经是目不斜视了。就这样秦疏放一颗,他便拿一颗。

秦疏努力半天,抬起头桌上却始终只得一颗花生,他对着那粒花生呆呆看了半天,期间甚至还不相信地拿手揉了揉眼睛,确实不是自己眼花。最终只得傻乎乎地道:“妹妹的,没有了。”

易缜也不等他想明白过来,哈哈一笑,还颇有些意犹未尽:“没有了就没有了,弟弟不饿。”

秦疏怔了半天,肩膀塌了下来,垂头丧气道:“哦。”

易缜再笑眯眯安慰秦疏两句。他吃多了花生口干,伸手去取水壶。刚拨开盖子,秦疏扶着他的手臂将身子凑低下来,就着他的手先喝了两口。

他手上的热度透过衣服传过来,是那么的真实和温暖,易缜一时情难自禁,凑过去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

秦疏忙去捂脸,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带着些惊怕,急了半天,才慢吞吞地说出来:“我不好吃。”

易缜正色道:“是小花猫。”

他表现得太过一本正经,秦疏分毫不知道起疑,闻言连忙将手放下来,急急去抹嘴。

易缜靠在车厢上,露出微微笑意默默看着他,只觉得满心欢喜快乐,竟是前所未有,便是从前的养尊处优都及不上的。

推书 20234-12-20 :压倒酱紫大神(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