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穿越 一)+恶搞——猫小碧

作者:猫小碧  录入:10-25

免唏嘘。

王守仁比起当年那个手把手教朱厚熜写字的王先生,看起来老了一些,不过相貌上倒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还是那样干瘦的

模样,咳嗽也仍旧没有好转。那把山羊胡子仍是那么稀疏,长度也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其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花白色。因

为是面君,他穿着一件崭新的红色官袍,颇为体面,看起来倒是很精神。

只是他眉目间有些沉郁,不似当年那般疏朗平和。朱厚熜看在眼里,在心里暗暗叹气。

估计是做了多年芝麻官,在乡野间见多了民生疾苦,见多了不平事;后来又征战平叛,见多了生离死别,也见多了战火硝

烟。这样的经历,他已经平和不下来了吧。只要是关心百姓社稷,心中存有良知的人,对于这些痛苦就很难一直保持平静

的心态等闲视之。朱厚熜自己也有所体验。安陆,原先也并不是一个富庶清明的地方啊。

不过从整体上看,王守仁的精神状态还是很不错的。刚刚升了官,作为皇帝的蒙师,又是蒙皇帝钦点入京,宣阁拜相便是

指日可待,现在也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听说就连他重病的父亲都因为闻知儿子已经进京,病都好了一多半儿,想必最近

他也算是事事遂心。

心情好,那工作效率就一定比较高。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个实干的人——哎,好好给我干活吧!朱厚熜满意的看着王守仁谢

了恩之后坐下来。

王守仁一进入上书房,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个一身明黄便服的少年,笑吟吟的迎了上来。

皇帝亲迎,这可不是一般的礼遇了,他平素虽说一向把什么事都看得比较淡,可是这样的事情也还是不能大意。

于是他站在原地,倒头就要拜,却被皇帝托住了胳臂。

“王师傅怎的如此多礼?当年我们之间可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朕记得你打朕的手板时,也都是一点不客气的呢。”

统共就打过那一回,却被他记住了这么些年。王守仁有些无奈的直起身来,然后随着皇帝往里面去,耳边听着皇帝清亮亮

的声音,吩咐着拿椅子来。

再谢了一通恩之后,两个人终于都坐定了。皇帝打量着王守仁,王守仁也不客气,拿眼不时地看看皇帝。

十一年不曾见过了,谁能料想,当年的小世子,如今居然成了皇上,这也着实可叹。王守仁早就忘却了的那眉目相貌,如

今真人就在眼前了,许多因时间久远而模糊了的记忆忽的又鲜明起来。

那脸儿,仿佛还是原先的样子,只是张开了些。身量抽高了,只是还显得单薄一些。如今他做了皇帝,气势自然不是当年

的世子可比的,不过那种清清静静的感觉还没变。特别是带着笑看人的样子,和王守仁记得的那个小世子的习惯是一模一

样。

这么看着他,倒忽然觉得真是十分熟悉,王守仁也觉得心安。照他小时候那种脾气劲头,若是学好,想做一代明君,着实

是不难的。说不得,自己就有幸辅佐了一个中兴之主了。

正暗想着,耳边已经听到了皇帝的问话:“这些年来,王师傅可算是见遍了民间气象了。那就先不叙公事,先跟朕讲讲这

百姓的事儿吧?”

王守仁做过他的老师,情分是一定有的,不过朱厚熜一点儿也不能确定,这些情分,经历了十一年的淡忘磨蚀和时间的阻

隔,还能剩下多少。

他想要的不是一个暂时能帮上忙,遏制住杨廷和,然后在事后可以就除掉了的棋子。朱厚熜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与杨廷

和势均力敌,甚至强于他;能够替代杨廷和的位置,负担起整个朝廷的重担的股肱之臣。

在才能上,王守仁完全可以胜任,这从他为官以来这些年的履历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股肱之臣并不只是需要能力就够了,还要有臣服和忠诚。杨廷和的能力也是很不错的,完全可以独立管理这个国家的

朝政,但是朱厚熜可不能为了图方便就直接用他。驯服一个羽翼丰满,年长德勋的臣子,难度比重新寻找一个能够忠于自

己,执行自己的命令,理解自己的想法的臣子更难。最关键的是,那个臣子不会总是想控制住他。

朱厚熜并不只是想要延续现在这样对于这个国家的治理,朱厚熜想干的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他也是为此才心甘情愿的登上

了皇位,接下了这个他一点也不喜欢的苦差事。夺权不是他的目的,而是手段。所以这个会被他倚重的臣子也不应当有太

重的权利欲,他应该是一个希望能够为百姓办事,造福人民的人。

朱厚熜能确定的是,王守仁是爱民的,他并不渴求权利,也是个实干的人。所以,他将会是这个股肱之臣最佳的人选。

所以,如果现在能建立起他对于自己的忠诚和信任,让他打从心底认可自己是个可以效忠的对象,那么,他就会成为今后

朱厚熜最大的助力和帮手。

如此说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展示自己,能够作为一个明君的素质吧。

听着王守仁讲述着他在江西的一系列见闻,朱厚熜的眉眼都皱到了一起。这不完全是为了表现自己对于百姓辛苦的同情,

更是因为,朱厚熜没想到百姓会这么苦,他是真的觉得气愤,发愁,还有不安。

现在的时代,朱厚熜计算过,从明朝建国起已经有一百七十七年了。按照原先听说的,明朝总共是三百年来算,应该是属

于明朝中期。虽然因为堂兄先帝那个胡闹的家伙,国力开始有所下降,但是朱厚熜总以为现在老百姓们应该还是能过得去

的,要不然历史上的大明朝是怎么撑过接下来的一百多年的呀。

可谁能承想,现在他们连过得去都过不去了。或许大明朝的现状,真的是很不乐观。

朱厚熜在安陆的那些年,没有什么大的天灾,也没经历过什么人祸,总体上还是可以看得过去的。老百姓们过得比较辛苦

,但是大多数人温饱还是能保障的。后来的那两年,朱厚熜又在安陆搞了一大堆的厂子,老百姓们的日子也是越来越红火

了。后来又发了勤田令,种田的积极性也没有因为工商业的发展而消退,安陆整体上来说算是富裕起来了。

朱厚熜本来以为像安陆这样的小地方,已经很能代表全国的状况了,所以他总以为,现在情况还可以挽救,振兴起来不是

很困难。

可是听王守仁讲了江西江苏各地的情形之后,朱厚熜简直是目瞪口呆。

原来还有那么多地方,老百姓一年四季都不能吃上哪怕一顿饱饭。原来还有那么多地方,强盗山贼肆虐,十室九空,根本

就收不上来税收。原来还有那么多地方,百姓们没有一寸土地,全部都要给地主们做佃户,打长工。原来还有那么多地方

,是藩王的封地,百姓们要接受他们随意的摊派,剥削和搜刮……

而这,还是在相对富庶兴旺的南方……

朱厚熜顿时觉得非常沉重。或许他把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看得太轻了,也把改变这个国家的过程看得太容易了。

这时便听见王守仁的声音在耳边叹了一口气:“皇上所见之处,自然不会是鄙陋丛生,但是京城之外……”

朱厚熜有些茫然的听着他说,那些京畿的农户们便是怎样为了一年的口粮而奔波劳累。而赋税的沉重,和朝政的晦暗,官

吏们的贪鄙,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虽然他的语言并不激烈,有时候言辞也很委婉,但是朱厚熜还是能听出他强烈的不满。

不过,还真是敢说啊……朱厚熜看着王守仁消瘦的侧脸,一般的臣子,是绝对不敢在皇帝面前说这些的吧?还是说,他这

也是在考验我到底能不能听进逆耳的忠言,下定清正朝风的决心,和做一代明君的本事?

这么一想,朱厚熜的心思就立即清明起来。是啊,不论怎么难,反正他已经走上来了,已经坐到了这个位置上,难道还能

退缩了,说我还是回安陆去好了,我不要再干了么?

再说了,事情总是开头难,兴许开了这个头,会发现其实也不难的呢?

再不济,只要有一点点的改进,其实对于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来说都会是有益的。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事情,做一点,就

是一点吧。说不定这么一点一点的积累下来,也会有很理想,很显著的成果呢。

即使最后这个王朝还是避免不了在历史上的同一个时间灭亡,被满清所取代,但是只要他曾经努力过,他也就可以安心了

。毕竟那也不是因为他的过错而使这个国家经历了那些年的痛苦。他只要是尽力了,说一句问心无愧,应该还是可以的。

有时候历史的进程是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的呀。他朱厚熜虽然是来自未来的世界,但是,单凭他这只小小的蝴蝶,真的就

能够引起这个时代的风暴吗?

大约最多也就能引导着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吧?朱厚熜觉得有些好笑,他一个生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居然要搞起资

本主义了。不过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有过程嘛……大约社会主义在明朝是搞不起来的,社会科技生产水平已经决定了一切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明朝的生产力水平明显不能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匹配啊。

不过……留下了一些马克思主义思想,以避免日后会出现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曾经经历过的恐怖的经济危机好了。反正

大学的时候学的最好的一门政治课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大不了把一些关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理论默写下

来,供后人借鉴吧。

朱厚熜想着,眼睛里的沉黯慢慢被希望所取代。

一边一直在注意着朱厚熜的王守仁看着他的表情变化,暗暗点头。

从最初的认真的听,到后来的神色沉重,然后是皱起了眉头,最后却是轻松起来,想必是已经有了想法了。

能够知民生疾苦,这已经不易。从小生活在王府里,虽然不比皇子们的生长于深宫之中,但也是锦衣玉食。这样却还能明

白生活的不易,皇帝已经是难得的了。

王守仁也听闻了那两年皇帝在安陆的所为,虽说有些没有章法,看上去还是小孩子的闹腾,但是能够为封地百姓着想,而

不是自家独大,吞掉所有好处,这就是造福百姓了。

听着自己说了那么多朝廷的不是,也没见他有什么不悦的表情,想必他也不是心思狭窄,不能纳谏的。听得进去别人讲自

家的不是,才就有了改过的可能。

如今的时局的确是难的,但是也只是见他稍稍的困惑发愁了一下,随后眉宇间就又是坚定了。虽说大约是阅历浅,并不怎

么知道轻重。但这么看来,有这样的劲头,总不会做到一半,却逢难而退缩了。

毕竟是年轻,总是有希望的,沉郁之后便又是朝气蓬勃,王守仁颇为欣慰的看着少年天子那再次振奋起来的样子。

“我大明绝不能容此疽疮之患!不过这些鄙陋,都要你我君臣共勉,才能改善。”皇帝在思忖片刻后,很是坚定的开口,

“朕相信,这世上,总有法子让一个国家永无战乱,宁熙安康。而这个法子,只要我大明上下一心,就定能找到,办到。

“王师傅,你可愿与朕一道,治此国政,抚此民安,令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丧有所葬。令我中华,自此以后

均为盛世,再无灾厄?”

王守仁看着皇帝坚定的眸光,却没想到这位君主志向能有如此之远之大,一时愣住了。

不过,此刻看着那灼灼光华——或许若是他,真的便能成此伟业!

“是!”王守仁起身跪下,朗声诺道。

第十章:如何治国

王守仁回京,对于整个朝堂和朱厚熜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起码最近杨廷和们收敛了许多,说话做事都不再自信到咄咄逼人

的地步,这让朱厚熜心里舒坦不少。

但是朱厚熜没有想到,王守仁的影响力能有那么大,更没想到,他除了自己之外,居然还有那么多学生。

其中有一些可能只是为了攀关系,抱住这位帝师的粗腿。但是就朱厚熜的观察,那些所谓的“王尚书的学生们”,有起码

一半大概真的是曾经师从于王守仁的。

这让朱厚熜啧啧称奇。王守仁这些年着实是干了许多事情的,这些事情还都不是小事。可是他居然还有时间教导这么多学

生,他哪儿来的这么多时间和精力?

虽然他的这些学生们大多仍是官职较小,人微言轻。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年轻。或许今后的几十年,整

个大明朝官场都会是他们的天下。

这样一来,朝中也算是形成了另一股新兴的势力,正好与杨廷和们相对应。他们称王守仁的教导的那些理论为心学,便都

自称为“心学派”。表面上只是一个学派,实际上却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小的政治势力。

除了他的学生们之外,王守仁还有很多粉丝,就是他的崇拜者们。主要是他的事迹真的太强悍了,就连朱厚熜有时候也要

忍不住崇拜一下。当然明朝的官员们还是很矜持的,不会在看到王守仁的时候尖叫,冲上来要求签名,或者是强抱他,亲

他之类的。但是那些粉丝们看到王守仁的眼神确实也是很热烈的。

他们之中有很多因为个人崇拜的原因站到了朱厚熜和王守仁一边。只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些还会在心中树立起偶像的,也

是一群心里还有着英雄和梦想存在的年轻人,他们其实也并不能在现在就起到什么本质性的改变作用。

不过让朱厚熜很吃惊的是,杨廷和的儿子,在翰林院做翰林的大才子杨慎,居然也是王守仁的狂热粉丝,要知道,这位才

子已经不算年轻了,他已经年过而立。但是对王守仁的崇拜让他居然和自家老爹对上了,倒是让朱厚熜看了许多场好戏。

到了正德十六年的年底,朝堂上两派势力算是势均力敌了。东风压不倒西风,西风也拿东风没辙。两边都争着向朱厚熜靠

拢,谁也不愿意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得罪拥有最高发言权的皇帝。承嗣的就问题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无限制的向后推迟讨论

的时间,朱厚熜终于可以不再被那些根本一点意义也没有,对于国民生产总值没有任何影响的事情纠缠了。

终于要过年了,明年就是嘉靖元年了,正式更改了年号,可以摆脱正德朝的阴影了。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呢,作为皇帝自

然也应当有所动作,以体现出新朝的新气象。

不过,到底要做什么?朱厚熜开始思索。

关于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还有要进行什么样的措施和改革才能达到自己设想的目的,真正的让这个国家富强起来,并且

没有巨大的后患。这些事情,打从他知道自己一定要登上皇位的时候,朱厚熜就想了很多。

改变政体和国家性质或许是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最迅速的途径。如果现在大明忽然从君主集权制的封建制国家变成了

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那基本上朱厚熜可以说,这个国家已经不再是原先的明朝了,或许整个中国的历史就将从此

改变。

然而关键的是,现在朱厚熜没有改变政体的办法,也没有改变政体的必要。先不说如果真的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他的权利

会被大臣们分走多少,而这样又会误他多少事。单单是大臣们也是绝对不会赞成这样的制度的,这等于是败了祖宗家业么

。程朱理学熏陶了几十年的他们早就认定了君权天授,不能动摇。

而按照后世的说法,科教兴国。

科技发展暂且不说,那是一定能促进国家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似乎教育就是让一个国家

从根本上改变的最好途径,这也让朱厚熜很赞同。这个方法起效不算慢,快的话,二十年就能见到改变的效果。同时也很

推书 20234-12-15 :爱很简单——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