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的目的不是挣钱,而是将民报行业发扬光大。
当然顺便挣个钱最好...
刻印坊在城内招了几个人,暂时能够满足报社和书屋的印制需求。
在叶如尘的参与下,有间报社初步定下了一种报纸,一种期刊杂志。
报纸在官府的支持下直接被命名为《陇州民报》,五日一期。
四开的大报纸,划分了数个板块,以经济性、民间性为主,一来及时传播官府思想、通知,二来迎合大众,发些贴近民生的消息。
杂志则命名为《半月读》,顾名思义,半月刊,以书册形式每月发两期。
顾青辰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已经细细看了两遍。
叶如尘轻笑,“如何?”
“我喜欢,很有特色,极具吸引力!”顾青辰抬头,语气轻快,藏不住的欣喜之情流露于脸庞之上。
这两种形式从未出现过,他可以笃定发出去会有极好的反响。
看着身边静静喝茶的叶如尘,两人相视一笑。
这第一期内容几乎都出自于两人之手,报纸和杂志的版面、栏目、内容类型是叶如尘定
的,以后都按这个框架来,而顾青辰则负责搜集相关消息、文章。
明日腊月初一,刻印坊加班加点的忙活了几天,李福也提前寻了数名卖报童,计划初一正式对外发行《陇州民报》和《半月读》第一期。
整个书坊都处于紧张状态,气氛热烈。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屋内充斥着浓浓的期待,都在猜测民报和半月读会不会掀起一片热潮。
“这还用问吗?必须的!这东西可前所未有。”
“对呀对呀,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第二期了!”
李福兴奋得背着手在屋内直转圈,“哈哈,我已经能预见,咱报社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卖报,卖报!”
只见数名小童身上斜跨着布兜,穿梭在大街小巷, 手中握着一张折成方块的纸张, 嘴里不断卖力吆喝着。
“今日头条, 知州叶大人谈陇州建设与发展!”
“瞧一瞧, 看一看,陇州民报,大燕第一份报纸!二文钱一份!”
“有间报社开业,陇州民报、半月读报刊首日发行, 来一份吧!”
“明园里坊开售日期公布,水泥厂持续招工中, 十条你不知道的冷知识,陇州民报,两文一份。”
小孩儿身上衣衫发旧, 脸上却洋溢着异常兴奋的笑容,这幅热闹景象引来不少路过的百姓。
大家投来好奇地眼神, 虽然不知道陇州民报是个什么东西,但似乎有些意思。
一名机智的报童站在书院门口吆喝,书生们休沐结束正陆续回到书院,听到报童的话语纷纷停下脚步。
“小孩儿,知州大人谈什么你怎知道,可不能乱说啊。 ”
“陇州民报是什么?”
“我可没有乱说!”
小报童一脸自豪:“东市老酒馆那边开了一家报社,陇州民报是他家出的第一份报纸,这里面有知州大人说的话, 喏,可以给你瞧一眼。”
“什么报纸?”
书生好奇地接过报纸, 门口几个同窗闻言都凑上前来伸着头看。
报纸被折了起来,露出的一面恰巧就是叶如尘那条新闻,并没有长篇大论,只短短几百字讲衙门最近的一次大会。
会议对陇州建设进行了深度探讨,重点围绕“城市基础建设”、“田地农业发展”两个方面。
关于农田,叶如尘提出要改变“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现状,创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并对此阐述几条意见:
一是制作人工肥料、改造农用工具,解决天然肥料短缺和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二是建立农户集体归属感、塑造凝聚力,扩大生产规模。
三是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土壤性状和环境条件引进经济作物,不要让整个陇州的农田都定在单一粮食上。
四是为农户提供农资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打开农作物销售渠道。
最近的三名书生看得津津有味,身边还围着不少人,拿报纸的那人所幸高声念了出来叫大家听。
正看到精彩处,剩下部分被折进另一面,书生刚将报纸翻了个面,一只手就拦在面前捏着了报纸一角。
几人一顿,抬头望去。
“公子,说好的就给看一眼,若是感兴趣,不如买下来吧。”
报童嘻嘻一笑,伸出指头晃晃,“只要两文钱。”
那书生二话不说,直接掏出两个铜板给他,“我买了!”
“小童,给我也来一份。”
“我也要一份!”
“我要两份,宋兄估计感兴趣,给他也带个。”
买得人越来越多,小童喜出望外,手忙脚乱得一边收铜板一边发报纸。
等大家买完报纸了连忙又机灵的拿出一本杂志来,“这也是有间报社出的,叫半月读,四十文,有人要吗?”
众人顺着他的手看去,是本薄册子,其上三个大字,半月读。
书名右侧有个一分为二的小框,上层注[戊辰年 腊月上],下层写[半月刊 第1期]。
封面印着淡雅小花朵,寥寥几笔勾勒了只威武的老虎,老虎微微侧头,鼻尖轻触花瓣。
旁边一行竖向文字,清秀隽丽,飘飘若仙,[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这个怎这么贵?”有人尚未看清便脱口而出。
要说这个价钱并不高,寻常话本都比它贵不少。
只是那书生才花两文钱买了报纸,未反应过来就听到还有个四十文的,以为内容差不多。
待他看清册子后,只当是话本一类,但又薄了些。
“不贵的。”报童说道。
“陇州民报是报纸,就一大页纸,你看半月读有这么多页,封面还好看,一定很有意思。”
“这是新出的话本吗?谁写的?”
报童摇摇头,“不是话本,这是期刊、杂志,也不是一个人写的,很多人一起写。”
“哦?”有书生来了兴趣,“小童,这册子你总要让我们先看看再考虑买不买吧?”
“嗯嗯,这是自然。”
报童将书递出去,书坊卖书都允许客人先看后买,他明白这个理儿。
翻开半月读,里面写着[主编顾青辰]。
是陌生的名字,书生扫了一眼,并没有太在意,而是被目录吸引了注意。
[杂文轶事]、[知识宝库]、[心之所动]、[漫画图块]、[笑逗闷子]...
目录上就分了好几个板块,板块下面有很多小标题,还标着对应的页数。
好奇翻了翻,内容种类繁多,有短文、小诗,笑话,还有没写完的话本和漫画,看得人心痒痒!
杂志最后一页角落写了报社地址,和投稿方法,原来里面每个栏目都是对外征稿的!
稀奇稀奇真稀奇,有趣有趣真有趣。
“这个我要了!”
毫无疑问,无论是排版还是内容都十分吸引人,一连卖出好几本,小报童高兴坏了。
“哎,陈兄,别挤啊!”
“抱歉,让一下。”
两位书生一脸兴奋的挤进来,“这个报纸还有别的吗?”
他们两个买完报纸就在一旁津津有味看了起来,本以为都是和知州大人相关的事情,结果打开才发现不是。
但两人并未失望,反而大喜,小小一张报纸竟然有那么多信息内容。有评价伟人事迹的,有批判不公平现象的,有科普农耕种地的,还列举了近日城中发生的较大事情。
报纸中缝处竟然还有几则笑话和一个谜题,备注说答案下期揭晓,太有意思!
两人迫不及待,“小童,再买份第二期。”
报童挠了挠头,抱歉一笑,“第二期还没出呢。”
两人闻言微愣,“就这一张吗?”
“可这,根本不够看啊?”
“陇州民报五日一期,半月读半月一期。”
报童解释道,“今日是首发,公子,陇州民报第二期还要等五日呢。”
书生松了口气,吓死他了,还以为没了呢。
虽然意犹未尽,但知道以后还会有就安心了,五日而已,也不算长。
报童离开了书院,门口的人渐渐散了,但院内却越
发热闹。
“新区都开放了!明园里坊盖好了你们知道吗?”
“我知道,昨天听邻居随口说了句 ,也没有在意。”
“没想到啊,竟然盖这么快,而且还给先前的拆迁户分房子!好奇盖成什么样了?”
“我更好奇这个水泥,水泥厂现在有不少人吧,一直听这个水泥有多玄乎,还没见过用它修的路呢,我们什么时候过去看看?”
“报纸上写着呢,现在是拆迁户选房时间,等过几天房子开售我们再过去瞧个热闹吧。”
“好啊!”
随着看报纸和杂志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兴奋至极。
“不是吧,这个故事怎么看一半没了啊...”
“我看的这个漫画也是,正精彩呢就没了,太挠心了!”
“你俩没看那里写着连载中吗?后续在下期呢。”
“我不信,一般谁会画个开头就出版,我要看完本的,我要去书坊找,一定会能找到的!”
“方柯,你低头看看漫画作者是谁。”一人轻笑,打趣地看着说话的人。
叫方柯的人闻言看去,!!!
“啊!”
“水风清!”方柯瞬间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水风清?真的假的?他都好久没给话本画插图了。”
旁人凑上来看了眼,也是一脸呆滞,“真的啊...”
“水风清竟然在半月读上画连载漫画...”
方柯突然来了精神,“水风清在陇州吗,他是陇州人!”
一个巴掌呼上来,“清醒点儿,怎么可能。”
“水风清绝对不是陇州人,但或许真来陇州了也说不定?”
“我觉得是,这什么有间报社、半月读,都是突然冒出来的,以前闻所未闻,水风清第一期就能在上面连载漫画,想必和办杂志的人认识。”
“哎,我这儿有个八卦,关于水风清的,不知道真假,有人想听吗?”
这话一出瞬间点燃众人兴趣,大家纷纷点头示意他说。
那人压着声音悄悄说道:“我三舅常年往外跑,也是前两天来我家喝酒醉了,就听他说水风清是知州叶大人的夫郎。”
“不会吧?”
“我感觉...”
一人指着主编名字大声道:“你们注意了吗,陇州民报和半月读的主编是一个人,都是这个叫顾青辰的!”
“看见了,估计是有间报社的管事,所有稿子经过他的审核才能被放上来吧。”
“这个人肯定不简单,看陇州民报的内容和名字,必定有官府在背后支持。”
一人惊呼,“先生来了!”
众人往窗外瞄了眼,瞬间一哄而散,连忙回到自己座位坐好。
一名中年文人板着脸走进讲堂,胳膊下夹着书本,双手背后拖着一柄戒尺。
自他踏进门后,空气中的温度硬降了几分。
“方才看得什么?”
“没,没什么...”
苏先生缓缓走到讲台上站定,眉头紧皱,目光如炬。
众人打了个寒颤,前排一位学生老老实实将他的报纸和杂志都拿了出来。
苏先生随意扫了一眼,但没有多看,直接收了起来。
课堂上安静异常, 所有学子精神抖擞,在苏先生的课堂上不敢有丝毫分神。
苏先生乃进士出身,曾在官场混迹数年, 却因性格原因, 与上级不和, 直接撂挑子回来教书了。
他学识渊博、阅历丰富, 骨子里透出的威严叫人不敢冒犯,在整个陇州的文人圈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当初叶如尘召开百姓代表大会时,下面人也给苏先生送了消息, 先生像是十分了解一样,嗤鼻冷笑, 便没了后文,同样也没有出席。
而后没几日他便受邀出门寻友人了,这一走便是数月, 前日将回来。
终于等到下课,学子们向先生致了礼, 长舒一口气,整个人松快许多。
只一位书生,半伸着手,欲言又止,眼见苏先生合上教案起身准备走,手中还拿着他的报纸和半月读。
“先生!我...”
苏先生顿住脚步,侧身淡淡瞥了他一眼,书生心虚的移过眼神, 讪讪收回手挠了挠头。
书院的另一处院落内,堂前大门敞着, 陈山长伸手敲了敲门,“这一趟走得还真不短,我还以为你会留在那边过年呢。”
屋内人闻言抬起头,苏先生指着半月读里的一首小诗,“山长,这是你写的诗?”
“咦,出版了,让我看看...”
陈山长坐到桌旁,从苏先生手中接过半月读翻看了下,捋着胡子笑眼眯眯,“哈哈,还不错吧?”
不等苏先生回答,山长又瞥到桌面上的报纸,“哎,陇州民报也出了,让我看看...”
“顾公子动作真快,这才几日就整出来了。”
苏先生神色微动,“顾青辰?陇州民报和半月读的主编,这两样东西确实不错,若能长期做下去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陇州民报四个字可不是能随便用的,它的内容竟写到了衙门所议之事,看来这主编顾青辰在衙门有关系,他是什么人?以前怎从未听过?山长认识?”
陈山长乐出声,“可不是有关系,他是咱知州夫郎。”
苏先生闻言微愣,一时没反应过来,转念记起陇州新换的知州,他走之前还请他去衙门见面来着。
本以为又是个混日子的,但似乎有些特别。
盯着陈山长手中的报纸,想到上面写的叶知州针对陇州发展所表言论,苏先生难得些复杂表情,纠结又困惑。
“有间报社、城西新区、明园里坊、水泥厂、拆迁户、安置房,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还有夜学、公园、湍水学院,哈哈,泽生,你这一去如晃数年,陇州城已经大变样了,待老朽细细与你道来...”
“一切,还要从你错过的那场代表大会说起。”
苏先生皱眉,“什么代表大会?”
“你以为那日都请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陈山长戏谑的看着他。
“城外十八村村长都来了,围绕脱贫致富,我们开了一整天的会,中午还是衙门管得饭。”
苏先生万分错愕,“不是空话?”
陈山长点了点报纸,指尖发出哒哒两声,“你说呢?”
苏先生沉默了,看看报纸上刊登的各类消息,现在问这话真得很蠢。
陈山长继续讲下去,整顿衙门、划新区、安置拆迁户、组施工队、生产水泥、修路盖房、建公园建湍水学院、办夜学、教西数...
桩桩件件,苏先生越听越严肃,听到西数他伸手打断,“等等,你说西数也是叶大人弄的?”
“对。”陈山长颔首,“叶大人有一本书,叫《九章算术翻版》,在有间书坊卖,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苏先生面色复杂,似乎惊喜太多不知如何表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是个妙人。”
陈山长拿着半月读往后翻了几页,正好翻到顾青辰连载的漫画。
几年前梦仙绪娘所到之处,谁人不识水风清?苏先生在课堂收了好些本子,自然也知道水风清。
水风清的确不是陇州人,苏先生好奇道:“他的画怎么突然在这上面连载,莫非也来了陇州,或与主编顾青辰相识?”
陈山长忍不住笑出了声,“泽生不知,水风清就是顾公子。”
苏先生又是一愣,表情丰富,“也是个妙人。”
“哈哈,有机会带你认识一下他们夫夫,定叫你刮目相看。”
报童分散在各个角落宣传力度十足,报纸迅速流传开来,内容新颖又便宜,即便不识字也能听别人念。
于是大街小巷、饭馆茶楼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一人读报,周边围了一群人边听边讨论。
一切进展顺利,为及时捕捉各大新闻,报社已经开始入手培养自己的专业访事员。
同时派出了不少人手,带着报纸前往各县。
既然叫陇州民报,自然不能只局限于陇州城,顾青辰让人去和各县书坊洽谈。
每期报纸会提前一天送达各县,要让整个陇州城的人都能读到陇州民报。
第二期报纸发行当天一早,报社门口就来了不少人,一部分是拿报纸的卖报童和书坊小厮,还有则是等不及要先一步看到报纸的客人。
此时,知州大人披着夫郎亲手制的狐裘,身姿挺拔,头发用玉簪高高竖起,眼角眉梢带着与生俱
来的贵气。
今日是小夫夫成婚五周年,也是叶如尘二十五岁生辰,工作再忙,也要翘班和顾青辰骑马出城玩。
亲朋好友不在身边,整一桌好菜都吃不完,既然热闹不起来,两人一合计,干脆出来冬游、狩猎吧!
两个貌美青年共骑一匹马,太过养眼,路上引得无数人注意。
少女们羞红了脸捂嘴偷笑,目光频频落于两人身上,交头接耳,纷纷猜测他们是什么人。
顾青辰嗤笑,小声问道:“知州大人,翘班的感觉如何?”
叶如尘勾了勾唇,呼出得热气打在顾青辰耳尖上,“美极了~”
出了城,叶如尘解下狐裘将身前的顾青辰包裹住,抱着怀里暖和极了,还挡风。
鞭子一甩,两人策马奔腾,英姿飒爽。
一路南行,三十里外有个小山头。
前阵子下了场小雪,外面都化得差不多了,这林中还覆着一片白。
“阿辰,你想吃什么,为夫打给你。”
叶如尘背着箭袋,手握弓弦霸气一挥,有种江山归我我归你的感觉。
抬头看了看一片寂静、连根鸟毛都寻不到的天空,顾青辰一脸温柔,“只要是夫君打的,我都喜欢。”
另一边,谢同知半天没等到叶如尘,一脸纳闷,“周词,你知道大人去哪里了吗?”
“不知道。”
周词疑惑地问:“大人没告诉你吗?”
谢同知摇摇头,“昨日我去水泥厂了,回来时天色已晚,就没见大人。”
第109章 棉花
门口传来动静, 谢同知扭头,正好见吕小胜抱着数据走过,“小胜, 大人去哪里了?”
啊?吕小胜顿住脚步转身走过来, “见过谢大人、周大人。”
“叶大人今日告假, 说是和夫郎过成婚纪念日, 张典吏和全大人也知道的。”
原来如此,谢长观与周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错愕。
“成婚纪念日...”是很重要的日子吗?谢长观还真没在意过。
周词笑了笑,“还得是大人...”
山林中, 叶如尘与顾青辰鬼鬼祟祟蹲在坡上灌木后,盯着两只小野兔蹦蹦跳跳。
不远处, 一只黄土灰三色枯瘦野狗也正虎视眈眈盯着小兔子。
可怜的小兔子也在觅食,扒开雪土啃着还带着绿的野草,丝毫不觉身旁危机四伏。
叶如尘暗搓搓问道:“阿辰, 你想吃哪个?”
“夫君,我还不饿呢。”
“我们不是刚吃过早饭出来的吗?你饿了?”
顾青辰从怀里摸出一个饼递给叶如尘, 里面还夹着肉沫,顿时香气四溢。
“快揣好,别凉了。”
叶如尘接过纸包又快速塞了回去,放好后整了整顾青辰的衣服,“我也不饿。”
顾青辰:......
出来的时候明明是说让他揣着取暖,这也不知究竟是谁暖谁,哼,臭男人。
叶如尘勾唇轻笑, 小声道:“饿是不饿,但烧烤架都带出来了, 不能白费功夫呀。”
他朝前方抬了抬下巴,“那野狗太瘦了,丑不拉几的,我瞧这两只兔子不错,长得就很好吃。”
顾青辰思量着,沉默了两秒,正待开口说话,只见叶如尘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体贴道:
“我家阿辰娇贵又善良,定是不忍见血,想放他们一条生路,是吗?”
这,到也不是……
四目相视,几年来厨艺见长、杀鱼斩鸡一把好手的顾青辰眨着布灵布灵纯洁的大眼睛。
他微微一笑,像圣洁的天神,“嗯,现在是了。”
“想不想养兔子,我们带回去如何?”叶如尘问道。
“好啊。”顾青辰乖巧的点点头。
这边话音刚落,叶如尘手中就多了两块圆润的石头。
嗖—!两只小兔应声倒地。
野狗虎躯一震,退了两步警觉得看向四周,最终目光死死落在叶如尘两人身上。
蹲得有些久了,顾青辰起身时踉跄一下,还好有叶如尘一直扶着他。
两人晃悠悠下了山坡,朝晕倒的小兔走去。
叶如尘淡淡瞥了眼黄土灰,毫不在意,野狗见状谨慎得一步一步往后退去。
两只小灰兔头对头躺在一起,小爪爪还握着草往嘴里递。
可爱极了,顾青辰蹲在旁边,都想叫醒它们让它们吃完再一起走。
叶如尘嘴角一抽,“阿辰好兴致,看为夫化身周幽王。”
哎?顾青辰小声惊呼,“我说出来了吗?”
还未反应过来,就见叶如尘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小灰兔的脑袋。
哎?!顾青辰瞪大眼睛:我不是,我没有!
一只小灰兔悠悠转醒,迷茫地睁开眼睛,“啊啊啊!!”
它发出一阵尖锐刺耳的叫声,两眼一翻,再次晕了过去。
顾青辰:......
叶如尘:......
“周幽王是谁啊?”
“哦,一个故事中的人物。”
“什么故事?”
“烽火戏诸侯,阿辰要听吗?”
“好啊。”
“从前,有个周幽王,他的心上人褒姒生的美艳动人,却是从来不笑。为博美人一笑,幽王赏金千两,想尽各种办法。这天,有个...”
“等等!”顾青辰打断他的故事,烽火戏诸侯?他应该猜到后面的剧情了。
伸手轻捶了下叶如尘,“胡乱作比!”
叶如尘嬉笑,“好了好了,去其他地方转转吧。”
“走吧。”
顾青辰站起身,牵起叶如尘的手。
叶如尘将两只小灰兔装进身侧的布兜,二人并肩朝前走去。
另一边已经没了野狗的身影,想必是畏惧他们撒腿逃了。
走着走着,两人遇到了一片半腰高枯枝,枝头处挂着一个个圆包,圆包咧着大嘴,吐出因成熟太久无人采摘而有些泛黄白色绒絮。
叶如尘眉梢一挑,这是,棉花?
“和木棉花有点像。”顾青辰凑近,抽出一丝棉絮捻了捻。
叶如尘突然笑了,开了几次小会和谢长观等人反复讨论引进什么经济作物,这不是现成的吗?
顾青辰如有所感,问道:“夫君对它有几分了解,可行吗?”
“再了解不过。”
叶如尘摘了两团棉花,拨开一瓣棉球,里面竟有七八粒种子。
棉花不但需要一颗颗去籽,还需要弹,又累又麻烦,相比短纤维棉花,百姓更擅长处理丝麻葛等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