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着头,双手紧紧攥在一起,心乱如麻。他不想承认,他心里其实很慌乱,很害怕。
他害怕等下从看完《莉莉安葬礼》的人们嘴里听到批评。
他更怕听到福克森爵士他们对兰斯·卡文迪什的赞扬和褒奖。
……这会让他成为众人眼里的笑话。
西蒙无意间抬头,正好看到了霍尔顿无精打采的低着头,再也没有刚开始的意气风发的派头。
他没有看书,而是仓惶地扣弄着手指,整个人散发着坐立不安的焦躁。
他这是怎么了?
在莫名的直觉驱使下,他偏头看向坐在自己身旁的兰斯。
对方正低着头,而且似乎津津有味在看《莉莉安的葬礼》?
这本书完全就是对霍尔顿对他上本书《亚当的葬礼》的复制啊!情节发展、人物设置、主题思想,甚至连讽刺人的几个精妙比喻句,都是他上本书的内容。
所以他才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能把这本书完整翻了一遍,已经是他最后的礼貌了。
兰斯怎么能看的这么认真专注?
福克森爵士现在的心情在短时间内经过了大起大落。
在起初,他的确看不起这本小说,认为整个故事肯定充满了无聊的自怨自艾。一个工人庸俗的复仇故事,典型的哥特式小说,也有可能穿插老套的新门小说情节(注:1),里面肯定糅杂了大量血腥、暴力、犯罪元素,毫无社会教化意义,也没什么认真阅读的价值。
可是当他看完前几页后,不知不觉已经沉浸在这个故事里,甚至摸出了自己的眼镜戴上了。
奇妙,很奇妙。
这是个构思很精巧的故事,故事内核也并不庸俗,是一个很严肃的故事。
作者也并不仇富。杰克生前遭受的恶意,大多数都来自于和他一样的穷人。与其说他们是人,不如说他们是被环境异化了的兽。
就像他认知的那样。这些人就是一群底层垃圾,连那么小的孩子都不放过。
但是,让这么小的孩子下煤矿还是太过分了。而且那里的人还把杰克当牲口使唤,动不动就用鞭子抽他,对他拳打脚踢,害他小小年纪身上就新伤落旧伤,最后更是一命呼吁。
福克森想起了自己的小孙子,他今年正好是八岁,还正是在母亲怀抱里撒娇的年纪。前几天跑步的时候摔伤了膝盖都哭了半天,被家里人哄了大半天,又许诺给他买一匹小马,才总算不哭了。
杰克的死,矿场的主事人也有责任!挖矿这种成年人都有些吃不消的体力活,怎么可以让一群孩子们去做?并且还虐待他们,给他们廉价的薪水——就算买一匹拉货的马都没这么便宜!
杰克是一个很讨喜的孩子。
虽然他没受过什么教育,行事说话都很粗鲁,但是他为人聪明、善良、纯洁、热心助人,即便自己遭遇了这么多不公的待遇,却依然愿意帮助别人。
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做无用功。
毕竟有些人是无药可救的。杰克救得了他们一时,却救不了他们一世。
待看到杰克利用恶作剧,伪装成作祟的幽灵,去报复曾经伤害过他的人时,福克森忍不住勾起了嘴角。真是个善良的孩子。这种只是吓吓他们的惩罚方式实在是太温和了。
待看到杰克从食品店里偷来面包送给吃不起饭的穷人们时,福克森爵士也体现了惊人的宽容。
只是几块面包而已,他想,虽然稍微违法了,但是杰克毕竟是好心。这是情有可原的。
杰克现在是幽灵,也没法工作赚钱。
待看到杰克的传说被改编成戏剧,在贵族剧院上映并收获一致好评时,他暗暗点头。
如果剧院里真的会上演这样的改编戏剧,他一定会捧场的。毕竟这是一个足够奇妙、有趣的故事。
杰克是一个聪明且讨人喜欢的小家伙。他只是不太幸运,没能有一个富裕的家庭。
如果现实生活中让他遇到杰克这样机灵的孩子,他一定会资助他上学的。
待到杰克最后陷入迷茫,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改变无数穷人悲惨的命运时,福克森已经先他一步想到了主意。
《人口原理》已经证明了,生产力不足和“过剩”的人口,导致贫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才更要限制人口数量,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贫穷。(注:2)
听起来似乎有些冷酷,但是却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这些贫民是在社会竞争中落败的废物,是社会过剩人口,理应被淘汰。
杰克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一点呢?
手里是最后一页了,而这个故事却明显没讲完。
还没给杰克一个圆满结局呢!杰克要一直作为幽灵来回游荡吗?他不能去天堂吗?他值得去天堂。
而且他还在迷茫中,他还没有完成蜕变,还没意识到那些贫民是不值得拯救的废物和垃圾,只有他们死了,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好。
杰克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要不然就是自寻烦恼。
福克森爵士阅读着后记,才知道这是第一部,接下来作者还要出第二部!
他猛然抬头,目光几乎是立刻就锁定了作者兰斯·卡文迪什。
黑发少年正站在一旁,身边现在已经围了一男一女,正在和他轻声细语讨论着什么。
“真是一部杰作!”
“我哭了好几次。杰克真是太可怜了,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这个孩子吗?”
“我之前从来不知道原来那么小的孩子就要做这么累的工作,这在底层是普遍现象吗?”
“我想,国会应该制定相关法律,去约束这种行为,太小的孩子不应该去工作。”
福克森爵士有些自嘲,他年纪大了,读书速度也变慢了啊。
他起身,大踏步向兰斯走去,并没有注意到一旁的霍尔顿因为他的举动而骤然灰败下来的脸色。
他出声质问:“就是这点不太合理——新济贫法已经实施近十年了,国内有很多济贫院,这些慈善场所是不收钱的,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便宜了那群好吃懒做的贫民……但是杰克生前为什么不去济贫院呢?这样他就不必死了。”
西蒙抬头,看向发声的福克森绅士,为他的问题感到吃惊。
他还以为福克森爵士会被偏见左右,无法给予《杰克复仇记》客观的评价。他能读的这么认真,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不过他的问题……太过天真。
他已经养尊处优太久了,对底层的现状明显缺乏认知,所以才会问出这样没有常识的问题。
杰克,还有书中的那些穷人们不去济贫院,明显是因为……他们进不去。而且济贫院就是天堂了吗?
“您去过济贫院吗?”林无咎问福克森爵士:“您知道济贫院里的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
福克森爵士说:“我考察过几个。环境还不错。饭菜称不上美味,但是还是能吃饱的。”
所以他一直觉得济贫院是助长底层贫困的罪魁祸首。那些底层贫民好吃懒做,住在济贫院不肯走,不肯工作,只指望济贫院养活自己和全家,就是一群可恶的寄生虫!
“您看到的济贫院,只是作秀罢了。您应该去看看真实的济贫院。”林无咎挑了挑眉,目光露出一丝讽意,“您知道吗?许多平民甚至饿死在街头,都不愿意进入济贫院,您说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想活着吗?”
这件事可有违福克森爵士一直以来的认知。他一直听说的都是那些贫民赖在济贫院不肯走、浪费国家财政开支的事情。
西蒙接话道:“济贫院每天只开放很少的名额,有时候甚至要排队好几天才能获得进入的名额——如果把时间都浪费在排队上,他们又要如何找工作赚钱买食物呢?而且就算进去了济贫院,也不意味着就安全了,济贫院里的工作人员经常会虐待贫民,很多人没有饿死在外面,反而死在了济贫院里。”
坎贝尔女伯爵也加入了这个话题:
“济贫院的伙食也远远称不上丰盛——每个人每天只能分到稀薄的清粥,就算偶尔有肉,也是根本见不到肉的肉汤……大多数人还被送到了济贫工厂,强迫他们每天进行辛苦且廉价的工作,每天差不多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却只能获取到最低限度能维持生存的钱,如果想要离开工厂,哪怕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都必须要有管理员的批准。”
“呆在济贫院和济贫工厂的工人,只会因为疲劳和饥饿迅速虚弱下去,生病更是家常便饭,如此就无法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工作获得可以饱腹的食物,然后就更无法离开济贫院和济贫工厂,身体就会越来越虚弱。于是,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
“据我所知,很少有人能成功离开济贫工厂找到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平民宁肯饿死在街头,都不愿意进入济贫院。”
不知不觉中,其他人已经放下手中的书,默默在林无咎他们身边聚集,专注地倾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
在坎贝尔女伯爵说完后,场面一时陷入了静默。
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夜已经深了。屋外黑黝黝的,花园的树叶被冷风吹的沙沙作响。
屋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壁炉里橘红色的火焰欢快跳跃,仆人定时补充的点心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咖啡还冒着热气,房间里热气暖融,让人无法感受到一丝属于深秋的凉气。
绅士们小姐们穿着体面温暖的衣服,有的站在厚实的羊毛地毯上,有的深陷在柔软如云朵的奢华沙发中。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深夜。
在今天之前,他们也已经结束了无数个深夜沙龙。
他们会在十一二点的时候踏上回家的马车,差不多在凌晨一两点入睡,然后在第二天的上午十一点起床,坐在床上,等仆人端来早餐。
他们不需要工作。
睡懒觉正是他们身份的体现。
可是,就在此时此刻,有一些绅士小姐们却不约而同感到有些发冷,心脏闷闷的,有些不舒服。
“这是真的吗?”有个小姐不安地眨动着大眼睛,“是不是你们从哪里看到的小说里的内容,我是说,这些实在是太冷酷太可怕了,谁能忍心这么折磨人呢?”
“哦,伊莲娜,你真是一个好心的小姐,但是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像你这样好心的。”
之前曾经礼貌恭维过林无咎,长着一个醒目的鹰钩鼻,名为史宾杜的绅士苦笑着摇摇头,“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我伪装过平民去查看过济贫院的情况,我得说,这实在是很糟糕,比他们形容的还要糟糕——甚至比债务人监狱里的囚犯还要糟糕——囚犯还能乞讨,他们可是根本没法离开济贫院,就算乞讨,那里又有谁能有钱施舍他们呢?”
“济贫院对穷人而言,只是等死的地狱。”
伊莲娜捂着嘴,发出惊恐地叹息声,她温柔的眸中已经浮现了一层泪水,“太可怜了,他们实在是太可怜了,就没有什么办法救救他们吗?国会为什么不改善济贫院的条件呢?”
“上个世纪末,也就是神诞995年,国会通过的济贫法案倒是提高了救济额度,结果呢?滋生了一群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的寄生虫!”
福克森爵士神情严厉,言辞激烈的批判道:“新济贫法案才是更合理的!这样才能逼迫底层人们上进,促使他们尽快找到工作,减少对社会的负累,这是更有效更科学的资源分配方式!”
眼看着一场评书会马上要沦为政治辩论会,坎贝尔女伯爵适时开头,及时中断了现场的火药味。
“先生们,小姐们,不要忘记我们一开始的目的,大家应该都已经读完了手头的书,可以发表一下各自的感想吗?”
霍尔顿脸色灰暗,却还是不死心地开口道:“是啊,时间不早了,大家还是快点点评吧——你们觉得自己读的书怎么样?”
“毫无疑问,我是一定要推荐《杰克复仇记》的!”
伊莲娜含着泪水,认真说道:“从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一个从未看到过的世界,它启发了我,让我明白过去的自己有多无知,这样优秀的作品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我也会推荐《杰克复仇记》。”长着鹰钩鼻的史宾杜先生同样斩钉截铁表示,“我已经很久没有度过这样优秀的作品了,我也很好奇杰克接下来的选择,他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助到那些穷人呢?”
迎着他期待的目光,林无咎慢悠悠地笑道:“那就请您阅读第二部吧——第二部最迟会在明年中旬上市。”
“我也推荐《杰克复仇记》……”
“《杰克复仇记》实在是太出色了!”
霍尔顿太阳穴青筋直跳,强撑着才没有露出狰狞的表情,嘴角的笑容越来越扭曲,等几乎所有人都表态后,他看向唯一没表态的福克森爵士的目光已经带上了哀求之意。
福克森爵士刚刚那么罕见的表露出激烈驳斥态度,证明他对《杰克复仇记》也很不满吧?他肯定不会推荐它的吧?
福克森爵士沉默了一会儿,在霍尔顿期待的目光中,轻轻点了点头,“我也会推荐《杰克复仇记》。”
于是霍尔顿的目光彻底绝望。
福克森爵士深深看了林无咎一眼,又很快补充道:“虽然作者后面的剧情安排我可能不会赞同,但是就这第一部的内容来看,是值得我的一个推荐的。”
《杰克复仇记》全票当选!
刚刚发生的一切已经彻底点燃了其他没看《杰克复仇记》人的好奇心。
“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真的那么好看吗?”
“亲爱的辛西娅,能给我一本书吗?我带回家看。”
“我也要,也给我一本。”
“还有我!”
于是演变到了后面,在场的所有人都人手一本《杰克复仇记》,包括之前已经看过的人,他们同样也要求带走《杰克复仇记》,因为想再多温习几遍。
从始至终,都没人提及霍尔顿和他的新作《莉莉安的葬礼》。
霍尔顿颓然地坐在沙发上,低着头,脸颊火辣辣的。
回忆起他刚刚的说出话,不亚于一个又一个巴掌扇在了他的脸上。
他羞愧地无地自容。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懒洋洋地开口,声音轻快,尾音上扬,笑意盎然。
“我觉得《莉莉安的葬礼》还挺有意思的。”
林无咎真心实意地说:“结构很精妙,人物刻画的也不错,特别是最后的反转,很有意思,我想推荐这本书。”
霍尔顿上本书不愧卖了一万本,还是有一点真才实学的。这让他原谅了他刚才的傲慢无礼,有才华的人总是有一些小性格的。毕竟他自己的性格也不见得多讨喜。
然后,林无咎就发现大家都在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刚刚还热络的场面一时间有些凝滞,空气中仿佛漂浮着尴尬的味道。
林无咎:?
他疑惑反问:“你们觉得不好看吗?”
不应该啊。难道是《莉莉安的葬礼》不符合大众审美,是小众文学佳作?
原来是这样啊。
这让林无咎都有些为霍尔顿先生感到惋惜了。
他看向因为他的夸赞而震惊到不敢相信的霍尔顿,出于同行间的惺惺相惜,鼓励道:“霍尔顿先生,你的作品真的很有趣,现在可能没有太多人能理解你的作品,但是你要相信,好作品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总有一天,历史会给予您一个公正的评价。你要自信一点啊!”
霍尔顿:……这小子是不是在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西蒙:……兰斯该不会是没看过《亚当的葬礼》吧?
其他人:……霍尔顿究竟做了什么给了您他不够自信的错觉?
“在书房里。”男仆说:“老爷正在看书, 让我们不要去打扰。”
女仆着急道:“午饭都做好了,太太和少爷小姐都在等着了。”
男仆表示爱莫能助。
女仆只能如此回禀给了霍尔顿夫人。
“看书?”霍尔顿夫人很疑惑,丈夫什么时候这么热爱阅读了?
她起身, 亲自前往书房,敲了敲门, “费奇,我能进来吗?”
没人回应。
她更用力敲了敲门,提声道:“费奇,我要进来了?”
房间里静悄悄的, 她停了几秒,突然听到了有什么东西掉下来的重响,还有一声清脆的瓷器破碎声。
“费奇!”她惊慌失措地推开门,提着裙子冲进书房,就见丈夫颓然地摔坐在地上, 花瓶在他身旁碎了一地。
“你没事吧!”霍尔顿夫人惊呼一声, 飞快冲过去扶起他, 脸色煞白,“你这是怎么了?我这就去喊医生!”
“……不用。”费奇·霍尔顿虚弱地拉住了妻子的袖子,目光还直愣愣地盯着书桌的方向,脸色是和妻子一模一样的惨白,“我没事, 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霍尔顿夫人稍微松了口气,扶起丈夫,心有余悸道:“刚刚你真是吓死我了。”
“苏珊!你这个偷懒的丫头!还不快把这里打扫一下!地毯上都是水,等下你去拿棉布吸一下水!”
她吩咐完仆人后,转头看向丈夫,“你怎么在书房待这么久?午饭都做好了, 我和孩子们都等不到人。”
她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丈夫的不对劲。
夫妻这么久,她还是第一次见到丈夫露出这样恐惧的表情。
他死死盯着不远处的书桌,目光惊恐、畏惧,又有些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像在与什么可怕的东西对峙。
霍尔顿夫人疑惑地看着书桌,书桌空荡荡的,边缘的位置摆了一本红皮书,除此以外别无他物。
她的面色也一点点难看下来了。
她突然想起了一些可怕的传说。
传说,魔鬼很善于隐藏踪迹,但是在一些时候,它们会不小心露出马脚,被一些敏锐的人捕捉到。
丈夫不会是看到了什么邪恶的东西了吧。
“亲爱的……”她拽着丈夫的衣摆,声音很轻,身体微微颤抖,“你到底怎么了?书桌那边……有什么东西吗?”
他怎么了?
书桌上有什么东西?
霍尔顿不想承认,却在此时此刻不得不承认。
他害怕了。
甚至可以说是绝望的。
他本来是抱着批判的心态去阅读《杰克复仇记》的,却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再也无法自欺欺人,清楚地认识到了两人之间的差距。
他之前的话一一在他脑海中浮现:
“你要仔细研究一下我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这对你好处无穷——就把这当初你实现作家梦想的第一步吧。”
“年轻人,作为前辈,我等下会好好指点你一下的,这也是为你好,帮你尽快明白业余和职业作家之间的差距,从而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奢望,为自己制定一个更脚踏实地的人生目标。”
羞愧,丢人现眼,无地自容。
仿佛被人扒光了衣服暴露在了太阳底下。
他们会怎么看待他?肯定会在背后嘲笑他吧?
会说他目空一切,狂妄自大,愚蠢短智,是一个失败的三流作家。
而作为参照物的兰斯·卡文迪什,则是冉冉升起、备受期待的文坛新星、天才少年。
霍尔顿现在只想时光倒流,在他大言不惭、大放厥词时阻止他自己!
“亲爱的,你究竟怎么了?”霍尔顿夫人着急地抓住丈夫的胳膊,“你别怕,我这就去请神父给你驱邪!”
等不到这周六的文学沙龙,绅士们小姐们在上次沙龙结束后的第三天,就迫不及待的聚集在了坎贝尔女伯爵家。
坎贝尔女伯爵扫了一圈,发现除了福克森爵士等几位拥护人口理论的强硬派缺席外,还少了一个人。
“霍尔顿呢?怎么没见他。”
“他估计是羞愧的不敢来了吧。”有人含蓄地笑了笑,“他上回可丢了大脸。”
“是不是病了?他这几天闭门不出,听说还叫来了神父给他驱邪。”
“那我明天去探望探望他吧。”
“不说这个了,兰斯先生呢?怎么没见他?”一位绅士左顾右盼没找到自己想见的人,难掩失望。
西蒙说:“他说他要赶稿。”
绅士失望的表情立刻变成了激动。
“是在写《杰克复仇记》的第二部吗?”他满腔兴奋溢于言表,“我这段时间真是满脑子都是杰克的故事……有天我睡迷糊了竟然问我儿子喊杰克!第二部什么时候出版?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是啊,我也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为一个故事牵肠挂肚了!母亲甚至都怀疑我是不是中了邪。”
“西蒙,我记得你是兰斯先生的编辑?他还这么小,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好他,如果能经常督促他勤奋写稿就再好不过了。”
“西蒙,兰斯先生年纪这么小,怎么能写出来这么成熟老练的作品?他父母是做什么的?卡文迪什这个姓氏……莫非是埃茨帝国那个卡文迪什家的人?”
“是那个卡文迪什?!”
“黑发黑眼,我觉得很有可能啊。”
“怪不得他小小年纪就这么才华横溢,如果是那个卡文迪什就不奇怪了。”
埃茨帝国位于极寒之地,是神诞大陆上和莱特帝国距离最远的国家。卡文迪什是埃茨帝国的著名贵族姓氏,家族世代人才辈出,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家、画家、作家、音乐家和政治家,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神诞之前。
虽然这些年已经有些没落,但是在帝国内还是威名赫赫,从未远离过核心文艺圈和政治圈。卡文迪什家现代家主曾经做过这一任埃茨帝国皇帝托马士三世的老师。
黑发或黑眼,便是卡文迪什家族的标志特征。在一些反对这个家族的人们看来,这恰恰是他们怀有恶魔血脉的证明。
“当然不是了。”西蒙其实当时也这么怀疑过,还调查过这件事。
然后他就发现了兰斯·卡文迪什这个人的履历很简单普通,他就是单纯的撞了一个显赫的姓氏而已。
“他的父亲,是本国出生的普通的商人,虽然姓卡文迪什,但是和那个卡文迪什并没有什么关系,家里世代就是本分的小商人,老卡文迪什在出海开发新大陆的时候不幸病死,兰斯和他母亲靠着父亲的遗产艰难度日。”
至于卡文迪什夫人犯下的邪教案子,西蒙隐去不谈。这毕竟是兰斯的隐私。
听完这番话,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兰斯·卡文迪什的家庭……这么普通。
“真是天主赐福,有如此天才子孙降世,得以在莱特帝国壮大卡文迪什的姓氏,他家的先祖真是走大运了。”
“怪不得他小小年纪就能写出来这么成熟深刻的作品,对穷人生活的刻画也很真实动人,看来是有感而发。可怜的小兰斯,他一定受了不少苦。”
“西蒙,你们报社给了他多少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