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涉及到了作者和出版社的隐私,西蒙含糊地说:“如果销量不错,我们会给兰斯先生一大笔的分红。”
立刻有人说:
“希望《杰克复仇记》能大卖!这样小卡文迪什的日子就能宽裕不少。”
“所以我们要好好为《杰克复仇记》宣传——这周的新书点评,我们一起联名写一封,邮寄给各大读书类报刊吧!”
“好!”
《桑恩读书日报》是桑恩城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大报,读者受众面向中上阶层,主要是刊登一些最新新书的消息以及书评,日均发售量在15000份左右。
周一,报社的编辑收到了一份熟悉的投稿。
落款是坎贝尔女伯爵文学沙龙的全体成员。
坎贝尔女伯爵文学沙龙在帝国内也算名声斐然,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向各大读书类报刊提交新书推荐或书评。
“这周又推荐了什么书?”编辑期待地拆开信封,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
‘我们坎贝尔女伯爵文学沙龙25名成员在这里联名向读者推荐格洛丽娅出版社即将发行的新书《杰克复仇记》!这本书会在11月25日上市。这本书收获了我们文学沙龙评书会33名成员中32名成员的共同好评……’
编辑惊讶地挑了挑眉。
坎贝尔女伯爵的评书会以挑剔出名。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本书能同时被这么多评书会成员热情夸赞。
那只证明了一件事!
他放下投稿,兴奋地来回踱步,是一本好书!
天主啊!至少要等20天才能在图书馆借到这本书!这真太让人沮丧了!
第二天,刊登了坎贝尔女伯爵评书会的联名推荐的各类文学报纸如期分发到了千家万户。
这些文学类报纸的受众加起来,差不多囊括了全桑恩的所有中上阶层人口。
“……我整日茶饭不思,为杰克的命运牵肠挂肚。”
“相信我,这是一本错过会后悔一辈子的书!”
“作者兰斯·卡文迪什虽然是个新作者,但是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天才!他今年才14岁,可是他的写作水平比一些成名许久的作家还要优秀!”
“请阅读《杰克复仇记》吧!我以我的名誉担保,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成千上万的读者阅读着报纸上的对《杰克复仇记》热情洋溢的赞美,不约而同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杰克复仇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能得到坎贝尔文学沙龙25名成员联名推荐,这本书究竟有什么魔力?
兰斯·卡文迪什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真的像推荐书评里写的那样天才吗?
该不会是他自己花钱买的广告吧?
也有不少人幸灾乐祸的想,坎贝尔女伯爵文学沙龙评书会这回可是吹破了牛皮,等书上市后遇冷,看他们怎么收场。
作者姓卡文迪什……肯定就是埃茨帝国的那个卡文迪什,这些人为了捧它国权贵的臭脚,竟然说出来这么不要脸到极点的肉麻吹捧!
等书上市后,他们一定要好好批评这种无耻的行为!
与此同时,无数私人图书馆的经营者也把《杰克复仇记》列上了各自的购买列表上。
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11月25日倏忽而至。
笨重的货车们进入了无数私人图书馆,马夫们从车上卸下一摞摞的《杰克复仇记》。
第39章
“工人们不是应该被淘汰的废物!我们建造了整个国家, 却一无所有!面包厂的工人没有面包,挖煤的工人舍不得烧煤取暖,纺织女工没有布料做新衣, 棺材匠死后没有自己的墓碑……去看啊,工厂里, 贫民窟中,布恩河底,到处是我们兄弟姐妹们的尸体!”
“兄弟们,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一起抗议!一起罢工!我们要获得和我们的努力相匹配的地位!”
一个男人站在工厂前的一辆马车车顶上,振臂高呼。他身材矮胖魁梧结实,脸庞通红,络腮胡子,上穿棕色的斜纹粗花呢夹克衫, 下穿深蓝色灯芯绒裤子, 这是当今典型的工人装扮。
工人们密密麻麻地围在马车下面, 抬头仰望着他。
一个男人面带难色,扯着大嗓门:
“布鲁斯,罢工有点太过火了吧……一家老小都要靠我养活啊。”
他的话立刻引来了许多人的附和。
“是啊是啊,不工作谁给我们发钱?我们吃什么?你给我们发钱啊?你养我们啊?”
“况且,咱们炼钢厂里开的工资也不算很低, 老爷给我们付了钱,我们应该要好好工作回报他啊。”
人群很快散开了。
布鲁斯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脸庞上的热度已经消退大半,他揉了揉鼻子,表情有些沮丧。
工人运动在全国上下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他们厂大部分的工人都在请愿书上签了名,但是却没人愿意罢工。
可是不罢工, 不给工厂主一点厉害尝尝,他们是不可能良心发现,主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的。
他明白工友们的顾虑,然而炼钢厂的工作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他们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和死神同行。
熔炉附近没有丝毫防护装置,经常会有人掉进去被活活烧死。就在前几天,有个工人掉进了刚炼化好的钢水里,尸骨无存。
烧伤、烫伤更是家常便饭,布鲁斯的双臂密密麻麻都是烫伤。和他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工友,直接被烧没了一根胳膊——工厂主甚至没做出任何补偿,就连工友也认为是“我太倒霉了”。
因为要经常透过炉窗观察炉温,长时间直视强光,很多工人眼睛都坏了,只能模糊看到一点东西。
还有……
“布鲁斯,我们要去喝酒,你要和我们一起吗?”
布鲁斯被工友的话打断了思绪,他扯着嗓子大声说道:“不,我不去,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是莫森图书馆的会员,为此他每年都要交1金镑的会费。
工友们因为他的话桀桀怪笑起来。
“是啊,我们的布鲁斯可是一个文化人呢。”
“你天天看书有什么用啊?反正这辈子都成不了绅士。别浪费时间了,还是和我们一起喝酒吧。”
“图书馆的会费这么贵,你还不如把钱省下来结婚,你年纪可不小了,真想打一辈子光棍啊?”
布鲁斯脸上刚消退的温度又升起来了,他又愤怒又无奈地看着这些人,即便知道他们根本不会听进去,还是不知道第多少次重复劝说道:“你们不能再把钱浪费在吃喝玩乐身上,你们应该去学习,去读书,这才是对自己的最大的投资,将来……”
“草,你这个人真烦,你又不是我爹妈,天天端着架子教训谁呢?”
“走走走,别搭理他。真晦气。”
布鲁斯深深叹了口气。
走进莫森图书馆时,他轻易地发现了包括图书管理员在内的图书馆所有人对他投来的视线中的鄙夷和惊异。
他们都是衣冠楚楚的绅士小姐,穿着高档的私人订制的衣服,鞋子纤尘不染,比他的脸都干净。
而布鲁斯的衣服是从二手店里淘来的旧物,经受炼钢厂的长期烟熏火燎,伤痕斑斑,还带着呛人的机油味儿。
他很坦然,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地方,也并不觉得自己就低人一等。
“最近有什么新书?”
图书管理员:“先生,这里是图书馆,请小点声。”
布鲁斯抱歉的笑了笑。
因为炼钢厂机器每天都轰鸣不休,工人们普遍听力都很差,在车间之外也必须扯着嗓门说话。
他配合地压低声音,“最近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新书?”
“《莉莉安的葬礼》、《城堡惊魂》、《情人墓》……以及,我们图书馆力推的《杰克复仇记》。”
布鲁斯感兴趣地抓了抓胡子,“那我要借《杰克复仇记》。”
他记得《杰克复仇记》,之前他在不少报纸上都看过推荐这本书的书评。这本书已经发行了?
他从管理员那里接过了一本红皮书,这是《杰克复仇记》的第一卷。
精致,这是他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
亲切,这是他对这本书的第二印象。
书皮上的黑色烟囱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是一本和工厂有关的事情吗?
怀抱着这种隐秘的期待,他等不及回家,直接坐在一旁看了起来。
这一看,他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杰克的故事固然让人愤慨,但是真正打动布鲁斯的是真实。
这是一个很真实的故事。
作者一定是很了解底层穷人们的生活,才能写出来这么生动真实的内容。
贫民窟坑坑洼洼的路面,臭烘烘的污水肆意流淌,公共厕所恶臭扑鼻。
雾霾中藏着很多扒手,出门在外一定要格外小心钱包。
食品店的黄油最低是一便士起售,贫穷的主妇只能让孩子去买半便士的黄油。
发生撞击事故的摆渡船。
收费关卡中饱私囊的收费人。
深夜的咖啡摊,半便士的两薄,一位好心的站街女郎慷慨地请穷人吃点东西。
在大街的垃圾堆里翻找食物的流浪儿们。
市区的悬铃木和杜鹃花,郊区娇艳的野玫瑰。
债务人监狱前乞讨的人们,收贿赂的狱卒,用钱买自由的传统。
七八岁的清道夫男孩光着脚在马路上跑来跑去,附近的居民经常会请他跑腿,给予他一些食物和不穿的旧衣服当做酬劳。
如此多的真实细节堆积在一起,让作者笔下的众生百态栩栩如生,他所构架的穷人们的世界也是如此鲜活真实。
布鲁斯越读越亲切,恍惚间甚至有种错觉,仿佛他就是杰克,书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日常体验,他迷茫地游走在市井烟火中,寻找自己存活世间的意义。
杰克的疑问恰恰也是他的疑问,是无数穷人们的疑问。
为什么唯独我们的生活那么不幸?
为什么我们穷人明明应该是同阵营的兄弟,却总是互相攻击、伤害?
为什么我们兢兢业业工作,却还是一贫如洗一无所有?
我们什么也没做错,为什么不能幸福?
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有人生来高贵,有人低贱下流?
神不是说,祂平等的爱着每一个子民吗?那么为什么还要把人分做三六九等?
我们也是人,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人啊!那些贵族老爷们凭什么可以轻易把我们当成废物,凭什么认定我们是必须要被淘汰的垃圾?
是的,《杰克复仇记》写的就是布鲁斯他们所处的世界啊!
杰克,就是他们啊!
布鲁斯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神奇的经历。
他在以前也度过很多书,很多有意思有深度的书,或是奇妙的冒险,或是爽快的行侠仗义,或是深刻的人性剖析,他欣赏这些故事,也为其中的情节而感慨,可是他从来不会如此感同身受。
作者仿佛看出了他心里所有的疑惑,在书中借着杰克的嘴,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和声讨。
呐喊杰克们的心声,声讨这个不公的世界。
布鲁斯不知道看了多久。
他没注意到了外面的天色黑了,一盏点亮的煤油灯被图书管理员放在他桌前。
他没注意到图书馆只剩下他一个人。
直到他翻过了最后一页,然后迅速站起来冲向前台,“我要借《杰克复仇记》的第二卷!”
图书管理员:“很抱歉,先生,第二卷和第三卷都已经被借光了。您可以在这里登记一下,等书到了我们会写信通知您。”
什么?竟然借光了!
布鲁斯发出懊恼的叹息声。
是了,这本书这么优秀,肯定很受欢迎!
他平时工作太忙了,只有周六下午才有半天休息时间,他来的太晚了!
布鲁斯恋恋不舍地在登记本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通信地址,然后怅然若失地离开了图书馆。
他独自漫步在清凉的夜色里。
呼啸的冷风自四面八方向他发出进攻,他裹紧身上的旧夹克,在冷风中蹒跚前行。
微红的月潮下,男人的茕茕孑立的身影扭曲着拉长。
几个烂醉如泥的工人正躺在街头呼呼大睡。
狂风吹起一块纸板,在空中翻卷、滚动,明亮的月色下,隐约可以看到“普选权”这个单词。
这里是工人路。
就在昨天白天,请愿的队伍填满了整条街,甚至连路两旁的栏杆都被愤怒的工人们拆掉了。
今早的晨报不无讽刺道:“抗议产生了一个可喜的结果——起码街道扩宽了,以后不会堵车了。”
未来的工人领袖,此时还尚年轻的布鲁斯胸口砰砰直跳,浑身热血沸腾,满脑子都是杰克还未讲完的故事。
杰克是不可能放弃复仇的。
当他一无所有的悲惨死去,当他看到无数穷人都在悲惨的死去,他早晚会意识到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人间的法律无法制裁一个幽灵。
而复仇,是他的正当权利。
他有种预感,在《杰克复仇记》中,可以找到他寻找许久的答案。
兰斯·卡文迪什……
他在心里轻轻咀嚼这个名字。
你会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吗?你会为我们提供合理的复仇办法吗?
《杰克复仇记》这本书,又会惊醒、鼓舞多少工人们呢?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教堂的晚钟声,一声接着一声。
仿佛为谁敲响的丧钟。
第40章
“是的, 莫森图书馆新进的100套《杰克复仇记》已经全部被借光了,我们已经向格洛丽娅出版社写信要求购买更多书。”
《桑恩今日读书报》的记者鲍里斯在莫森图书馆的管理员的引领下,站在空荡荡的一列书架前, 用自己的眼睛再一次确认了《杰克复仇记》的火爆。
这是他今天来采访的第十个图书馆了。
这些图书馆有大有小,年费价格有多有少, 但是毫无例外,他们都引进了《杰克复仇记》,并且因为它那火爆的销量而做出了向出版社追加购买的决定。
“天主啊,我已经很多年没有遇到这样的畅销书了。”莫森图书馆的管理员感慨道:“老实说, 刚开始我并不看好这本书的销量,毕竟主角是一个幽灵,生前还是一个底层的挖矿工人,哪怕打出了复仇的噱头,然而正文里几乎没有多少复仇的情节……我真没想到这本书能这么受欢迎!”
鲍里斯当然也读过《杰克复仇记》。
当初坎贝尔女伯爵读书会成员的那封联名推荐信, 就是他们报社第一个刊登的。
鲍里斯在《杰克复仇记》上市的第一天, 就动用自己的关系, 给格洛丽娅出版社写信要来了一本样书。
然后他就彻底被这本小说俘虏了。
“可能是因为这本小说很真实吧。”鲍里斯感慨道:“栩栩如生的人物,车夫和收费关卡收费人的争执,河面上15分钟一辆的摆渡船,深夜路边咖啡摊卖的两薄,工人们经常讲的异端笑话……这些都太逼真了, 作者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没有对社会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观察,是不可能写出来这样生动鲜活的作品的。”
“我好奇很久了,作者兰斯·卡文迪什究竟是什么人?很多报纸都只说他是新人,这是他的第一本小说,他的家庭出身、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爱好……这些事情报纸上都没有提及。”
莫森图书馆的管理员期待地望着鲍里斯,“记者先生, 您能不能采访一下卡文迪什先生呢?”
“当然,我也同样好奇卡文迪什先生很久了,请期待一下未来的《桑恩读书日报》吧,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在筹划对他进行深入报道。”
格洛丽娅出版社的主编办公室里,漆黑的皮质软椅,以往的西蒙专座上正坐着一个金发女人。
她撑着报纸,接连阅读了十几份报纸。
《晨邮报》“又一本畅销书!这个冬天,你不能不读《杰克复仇记》!”
《布恩河报》:“格洛丽娅出版社又推出了一本畅销书!或许,《杰克复仇记》会是他们最畅销的一本书?”
《工人报》:“童工命运令人揪心,谁能帮帮杰克们?”
《桑恩读书日报》:“兰斯·卡文迪什究竟是谁?他难道就是自己文中的杰克吗?”
银发男人端着一杯红茶,轻轻放在她身前的红木桌子上。
她不紧不慢地端起轻轻抿了一口,抬眼看向沉默侍立在跟前的西蒙。
“要加印多少?”
“回伯爵大人,目前共有25个图书馆提出了加购请求,预计加印5000套。”
辛西娅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才发售10天。”
不仅起印的一万册销售一空,还收到了5000套的追订要求。
《杰克复仇记》最终能卖出多少本?四万本?五万本?
格洛丽娅出版社创社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版了如此畅销书。
西蒙嘴角微扬,露出一个并不明显笑容,“我的眼光一向很好。”
如果让熟人们看到辛西娅现在的表情,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备受称赞的湿漉漉小鹿一样清纯无辜的双眸此时精明冷静,鹰一样锋利锐利,浑身散发着上位者惯有的强硬气场。没有人会把这样的她当成柔弱可怜的贵族小姐。
辛西娅从始至终脸上都挂着冷淡的微笑,让人无法看出她的真实情绪。
“他准备如何解决麦伦?”
“麦伦一直坚持要用他母亲留下的一块地产抵债。”西蒙嘴角的笑容消失了,提及这件事也有些苦恼,“第一笔稿酬我已经发给他了,我有建议过他用这笔钱还债。”
“但是……他不会听。”辛西娅笃定地笑了笑。
西蒙叹了口气。
他不明白,兰斯多聪明的一个人啊,怎么偏偏在这件事上犯了浑,宁愿因此蹲监狱都不愿意还债。
“他不愿意还钱也没关系,麦伦那边,我会和他好好谈一谈的。”辛西娅不在意的说。
五百金镑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是一笔巨款,但是也就是她一件裙子的钱。能用这点小钱帮助一位日进斗金前途不可限量的天才作者解决麻烦,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辛西娅又问了一个新问题:
“他打算什么时候出狱?”
西蒙刚刚放松一些的心情,因为女伯爵的这个问题又开始糟糕了。
“他说现在还不到时候。”西蒙无奈地说:“他说还想再呆几天。”
辛西娅甜美的声音已经多了一丝冷凝:
“已经有五家报社向我们提交了采访他的请求,他打算在监狱里接受采访吗?”
西蒙的表情多了一丝古怪。
“他好像就是这样打算的。”
林无咎摊开自己的掌心。
黑金色封皮的杰克复仇记的进度条已经达到了50%,和杰克牌目前的进度条一样。
杰克好奇地坐在他床上,来回甩动双腿:
“你不是说已经在监狱里呆烦了,怎么还不出狱?”
“因为记者们还没报道我因为债务入狱啊。”林无咎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你不觉得入狱后奋发图强展开文学创作写出畅销书——这个故事很励志吗?”
对于他迅速打响名气很有帮助。
而这也是多么适合成为反对债务人入狱制度的典型案例。
林无咎早对这个制度看不顺眼了。
在他看来,债务人监狱根本起不到帮债主追债的作用,反而成为了监狱巧妙创收的途径。因为一点小钱,无数人惨死在监狱,债主也因此收不回欠债,只有监狱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当然没指望仅凭一己之力就结束这个持续了几百年的制度,他只是想用自己的事为那些攻击债务人监狱制度的人们提供一个现成的把柄罢了。
据报纸上的可靠的消息,在桑恩城有大大小小近百个读书俱乐部。
读书是一个高雅的爱好。中产阶级普遍都会加入一个读书俱乐部,在这里他们会一起读书,一起辩论,一起组建、经营社交圈,构建一条条人脉关系。
此时,在一些读书俱乐部里,正在进行一场又一场有关《杰克复仇记》的谈话。
公义读书俱乐部。
年轻的阿瑟子爵再一次翻开了《杰克复仇记》,翻看了十几页后,就不禁捂着脸呜呜哭出了声。
“天啊,你这是怎么了?”
“阿瑟,你哪里不舒服吗?”
朋友们关切地围在他身边,一脸担忧。
“我、我只是……太羞愧了。”阿瑟不好意思地用袖子擦了擦自己湿漉漉的泪眼,放下手,抬起头,年轻的脸上满是忧郁和惊惶。
“我从来不知道,矿场竟然会雇佣这么小的孩子工作,真是太可怕了。当我在睡懒觉的时候,无数童工正在被工头用鞭子抽打,当我美美的享受下午茶的时候,他们饿着肚子干活,一天可能只能吃一两块面包充饥,当我和朋友们在社交晚宴上谈笑风生时,他们深入在黑不见底矿井中,忍饥挨饿,像牲口一样不知疲惫的工作……”
朋友们也沉默下来。
在报纸上连日的宣传下,在《杰克复仇记》上市的当天,他们的读书俱乐部就引进了几十套。这些天,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阿瑟,已经把《杰克复仇记》读了好几遍。
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带给了他们从未有过的震撼。
这些从小就养尊处优、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少爷小姐们,从没想过世界让竟然还有生活的那么悲惨的人。
“我曾经以为我家的仆人们的生活就是穷人的生活。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经常吃剩饭剩菜,房间逼仄,床板很硬,每天天不亮起床,深夜我们都入睡了才能歇息。”
一位绅士露出了沉重的表情,喃喃低语道:“我从没想过,原来还有人连剩饭剩菜都吃不到,就连最便宜的面包都要省着吃,自己的房间对他们而言更是奢望——他们只能租得起贫民窟的一张床铺,在我家仆人房大小的房间里竟然能塞得下十几个人!”
“我十二岁的时候获得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又一个绅士说:“我去给我父亲当秘书,偶尔帮他整理一下文件,大多数时间就是坐在椅子上喝咖啡,听公司里的其他人奉承我和我父亲。我父亲曾经夸我上进勤奋,我也曾为此自得。”
他摇了摇头,苦笑道:“现在我只觉得羞愧,”
公义读书俱乐部的成员都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同时坚信公平与正义的年轻人。
他们虽然身处权贵之家,但是却并不妄自尊大,也不自私自利,拥有很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透过《杰克复仇记》,他们才明白之前的自己有多狭隘。这让他们迫切的想要为杰克们做些什么。
阿瑟痛苦地抓住自己胸口的前襟,瞪大了眼睛,年轻的脸上是出奇的愤慨和控诉。
“杰克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归根结底还是国家相关法律的空白,使杰克们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