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破开的闷响之后,便是顷刻间弥散出来的血腥味。
秦枭左胸处洇开大片血迹,整个人也被惯性推得后退两步。
这把连弩可连发六箭,且速度极快。
加上手握它的是经验丰富的将军,可以预判秦枭的方向,因此便是秦枭再厉害,也不可能快得过弩箭的速度。
书房外,已经行至院外的胡方耳尖忽然动了动,随即面色一变,转身就朝院内疾行而去。
其他人见状都吓了一跳,忙也跟着。
王朋义比不得这些习武之人快,但也用最快的速度跟上众人。
书房内,秦枭已经避开第四箭,人也终于来到了自己的长枪旁。
他一把抓起,猛地朝前方投掷出去。
对面的箭矢也没停下,第五箭、第六箭都紧随而来,直冲秦枭面门。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胡方与另外几人都去而复返,闯入书房内。
都没来得及看清楚面前场景,胡方就已经几步上前,拔起被秦枭掷过来插入墙中的长枪,与程硕打在了一起。
按实力来说,胡方强于程硕。
但胡方毕竟年近五十,比不得比自己小了十来岁的程硕,好在胡方拿到了秦枭的长枪,压了对方一头。
其余人忙围到秦枭身侧扶住他,王朋义一进门就瞧见秦枭胸口插着的箭矢,面色大变,当即跑出门去叫随行的军医。
守卫们也都冲进来,七手八脚地将程硕死死压在地上,动弹不得。
自始至终,程硕都没说过一句话,只双眼血红,面目狰狞。
秦枭单手捂着胸口的伤,面色平静到近乎冷漠。
他没叫其他人扶着,缓缓行至程硕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我从未想过会是你。”
秦枭语气中没有丝毫情绪,只单纯阐述一个客观事实。
程硕脸被压在地上,瞪着双眼费力地看他,但却只能看到男人的袍角。
胡方不比秦枭这般冷静,气得手都在抖,痛骂道:“他娘的王八羔子,你长本事了!敢背叛秦家!你他娘的怎么不去死!”
他们这些秦家军旧部,都是受过秦家恩惠的。
便是如今都已经被分到不同军营,不同地方,但心里始终都记着秦太尉和秦将军的好,对可以说是看着长大的秦枭也感情深厚。
他这一路提防这个提防那个,却独独没提防过秦家军旧部,更没想过程硕会对秦枭动手。
要知道秦枭这一路对程硕可以说照顾有加,最能立功的机会都给他,最重要的事也要他去做。
眼下都已经打下了半个西域,这般天大的功劳,待回京后程硕少说也能封个三品,甚至二品大将军。
若是秦枭再强势一些,直接给程硕封个伯爷侯爷都有可能。
三十八岁的年纪就有这般地位,此后再辅助百里鸿稳定朝局,前途无量。
这般明显的事,程硕不可能看不明白。
所以他这般对秦枭动手,实在不可思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可面对胡方的责骂,程硕仍旧不发一言。
“快说!谁他娘的指使你伤宁王的!”胡方狠狠在他后背上跺了一脚。
程硕闷哼一声,死死咬紧牙关。
秦枭漠然看着他。
便是胸口处的伤口疼得他冷汗岑岑,便是嘴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呼吸也有些困难,但他再开口时,语气依旧平静:“带下去审,用严刑。”
腊月初九,早间天还未亮,楚九辩就已经早早起身。
昨日早间,西北那边就来了消息,说该通知的人都已经通知到位,初九天未亮之前,这些人肯定都会出现在神山脚下。
信是秦枭亲笔所书,但字迹却有些轻盈,没了此前力透纸背的刚劲。
楚九辩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一变化,刻意没叫自己多想。
但这个疑点却总不时跳出来在脑海中晃一遍,令他不胜其烦。
吃过早饭,楚九辩就起身行至殿外。
小银子为他披上厚实的皮毛披风,安静跟在他身侧。
楚九辩站在廊下望着渐渐亮起来的天色,算了算时辰。
京中的天比西北的要亮得早一些,所以现在塞国那座神山之下,人们应当已经来齐了。
“系统,准备使用特效。”他道。
【好的宿主,已准备完毕。】
几日前他就已经设定好了特效的画面和内容,只要系统投放到指定地点就行。
可楚九辩想了想,怕有意外,总想自己瞧一瞧才放心。
于是楚九辩就开口呼叫系统:“能不能让我看看特效画面?”
【宿主,我们已经在神域中演练修改过三十六版特效了哦,您也已经看过最终版本十次以上了呢。】
“那我总要看看特效效果达到没有吧?不然我那些信仰值不就白花了?”楚九辩神情淡漠,脑海中却与系统斤斤计较,“你这样下去,我以后都不敢在你这买些又贵又不怎么实用的功能了。”
系统沉默了一阵,像是在分析他话里的含义。
大概过去三十多秒,系统才重新开口道:【十积分,不讲价。】
楚九辩就道:“视角随我调整?”
【只能在特效周围。】
楚九辩想了想,果断点头道:“成交。”
系统似乎没想到他居然愿意花十积分,只为了看看特效效果。
卡顿了一下,才道:【检测到特效投放地还有十秒洒落阳光,特效将在十秒后生效。】
【倒计时已开启。十、九、八......】
楚九辩面前已经展开了一张六十寸电视大小的屏幕。
身侧的小银子,以及院中其他宫人们都瞧不见,只以为公子是看着虚空发呆。
楚九辩盯着屏幕,心念一动,画面就变换了好多角度。
他看到了皑皑白雪覆盖的神山,看到了神山附近山头上盖起的宏伟庙宇,也看到了远处隐约有些模样的城镇。
视角向下,他又看到了山脚下密密麻麻的数百人。
这些人穿着当地特色的服饰,厚实的皮毛外衣和长靴瞧着就暖和。
不过绝大多数百姓穿着的,都是藏蓝色或者黑色等深色的粗布,但人群最前头,却站着几排身着朱红僧袍的传教者。
这些人都剃着光头,颈上挂着佛珠,手里也捻着珠串,神情倨傲高冷,好似从不把任何事物放在眼里。
百姓们缩着肩,瞧着将他们远远围住的大宁军士,心里多少有些不满。
“这大冷的天,也不知道大宁人叫咱们出来做什么。”
“嘘,咱们现在可也是大宁人了,小心那当官的砍了你舌头。”
“我又没说错,他砍我做什么?”
“你没听说啊?那位宁王大人是给人用过凌迟之刑的!便是此前的塞国王室,也一个活口都没留,说什么斩草除根。”
“这么吓人?”有百姓抖了抖,又道,“不过咱们前头还有活佛们在,没什么可怕的。”
众人纷纷看向前头那些穿着朱红僧袍的教者们。
这些传教者们一个个面容平静,有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也使百姓们都安心不少。
“是呢,咱们可有神佛保佑,还有活佛们在世,想来那宁王也不敢随意打杀,不然可要下地狱的!”
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传教者们的神情便更冷峻倨傲了。
无论大宁军队想做什么,是威逼还是利诱,他们都不会松动态度。
这西域打下来了,也还是要他们这些活佛亲自管才行,大宁人如何管的明白?
画面里听不到那么远的声音,不过楚九辩本也只是看看百姓们都来够了没有,顺便再看一眼秦枭状态如何。
眼下他已经看到足够多的百姓以及传教者,有这些人见证,接下来的计划会更顺利。
楚九辩不断转变视角,终于在某处瞧见了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
男人穿着一身黑衣,身后披着厚厚的皮毛披风,也是黑色,衬得男人面部轮廓更加锋利深邃,脸色也更加苍白,甚至都像是没有血色。
楚九辩指尖轻颤了下。
画面中的男人似有所感,锐利的双眸倏然朝着镜头所在的方向看过来。
刹那间,楚九辩好似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骤然快了半拍。
同时,朝阳从山后露头,第一缕阳光洒落雪山之巅,映出莹莹金光。
秦枭微微眯眼,有片刻失神。
日照金山,如梦似幻。
恰这时,他忽然看到有什么东西在光影中浮现。
慢慢的,他终于看清那是什么,瞳孔骤缩。
那竟是一条巨大的金龙!
它正缓缓从光影中游来,直至神山之巅才停下来盘旋,吟叫声好似从悠远的时光中穿梭而来,久久回荡,令人心悸。
神山脚下,所有人都怔愣当场,便是那些守卫安全的大宁军士,也都惊骇地望着这一幕。
“天爷啊!那是龙吧!”不知道谁忽然喊了一句,人群顿时鼎沸。
“是龙!真的是龙!”
“神龙降世!神龙降世啊!老天爷护我西域!”
这些平日里在百姓之中德高望重的族老长辈,以及其他跟过来的普通百姓,一个接一个地跪下来磕头。
神情倨傲的传教者们朱红长袍猎猎作响。
他们忘了口中诵念的经文,震撼而惊慌地望着几乎有半座山头般巨大的长龙。
日光将雪山之巅映出灿金色泽,几乎与那长龙融为一体,夺目耀眼。
但谁都不舍得眨眼,都紧紧盯着,生怕自己错过什么精彩画面而抱憾终身。
待金龙盘旋两圈,天际忽然传来一道虚缈的声音,缓缓道:“神降福祉,护佑大宁!”
这声音清冷虚缈,带着无形的威压,好似一位高高在上俯瞰人世的年轻神明。
神山之巅有如此祥瑞,莫说是百姓们,便是那些传教者也都甘心拜服,目光虔诚而炙热。
大宁刚打下了西域,便有神明为神山、为西域赐下福祉,这说明什么?
当然是说明大宁国运昌隆啊!
先是一个传言圣星神君转世的太傅楚九辩,再是漠北入梦授业的大祭司,再到现在神山之上带来福祉的金色巨龙。
处处都在说明一件事——大宁国君真的是受命于天!
若是之前这些自觉”离神更近”的传教者们还心高气傲,瞧不上大宁人传言中的什么神明转世,觉得都是欺骗百姓的政治手段。
那现在,他们已经完全相信传言都是事实。
大宁就是饱受神明眷顾。
如此大船,只要不是傻子就肯定要抓紧时间买票登船。
百姓们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只知道大宁有福运,有神明庇佑,且还能显灵!
能成为大宁百姓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那些拥有一定统治手段和能力的传教者们,也没了平日里的高高在上,而是甘心臣服于神迹,臣服于大宁朝廷。
只要大宁朝廷不彻底收回他们的权力,也不完全克扣他们的利益,那他们就也会拼命维护大宁统治。
当然因为有了如今这一出,所以此后大宁真的要收回他们的权利,他们也不敢说些什么。
而不只是原塞国的这些百姓,就是守在一旁的大宁将士们,也都差点腿一软跪下来。
亏得秦枭在此之前就交代过,谁要是在重要时候出了糗,他就要罚谁俸禄和奖赏。
因此众人心中再是惊恐震撼,也都硬撑着没跪下来拜,倒是显得他们见多识广,与众不同。
西域百姓们将这些都看在眼里,不由想大宁人是不是时时得见这般神迹,不然怎么一个个都不激动呢?
若是如此,那他们此后成了大宁百姓,是不是还能再见神迹?
秦枭立在人群之后,遥遥望着这一幕幕。
这就是圣星神君的手段吗?
可方才说话的声音,不是楚九辩的。
他几乎一眨不眨地看着,直至看到金龙重新游向朝阳,最终消失在灿金色光晕之中。
特效结束,画面也被关闭。
楚九辩轻眨了下眼,却好似依旧能瞧见男人苍白的脸,以及对方眼底那深重的沉郁之色。
十二月十二日,楚九辩收到西北来信。
秦枭说塞国那边的事已经有了章程,交由王朋义和胡方留下来负责善后。
等科举之后手中有了人,再派过来接管这里的事。
大军也已经启程准备归京,秦枭与二十位护卫先一步出发,能赶在月底前到达京城。
字迹依旧龙飞凤舞,笔锋凌厉,可力道比上一封信里的更轻了。
楚九辩凝眸看了许久,才将其收入系统仓库。
第二日上午,会试考卷全部从各个郡城送到了楚九辩手里。
养心殿正殿中。
小皇帝在主位上读先生送他的“少儿基础知识大全”,里面写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地球是圆的,人是从猴子变成人的等等,小朋友这几日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楚九辩则在下手位置上翻看各地考生的试卷。
共一百九十九份,考官们在郡城时就已经批改选拔过一轮。
未免错判,他们把一些为难的卷子都留了下来,送回京城给楚九辩复审。
只是楚九辩最近本也忙得脚不沾地,临近年节,藩王们也都快到了。
南疆那边有总寨管理杂事,因此南疆王一家四口都出来了。
司徒姐弟都跟着父母走了一路,生意也做了一路。
司途昭翎的商业头脑这会儿算是发挥回来了,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想办法给南疆丝绸打个广告,因而她人还没到中原,南疆丝绸的名气已经传遍了南方。
其余藩王也都在路上。
就连此前被塞国俘虏的定北王百里御,也因为战乱平定而没了顾虑,启程朝京城来了。
封地河南的安淮王百里明,更是后日便会入京,这位此前在河西郡洪涝时还想过趁火打劫,但秦枭没给他机会。
因为这种种原因,楚九辩根本没时间快速批卷,只能先把这些试卷放入系统仓库,见缝插针地找时间看几张。
所以这殿试,必须安排到年后了。
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藩王们入京之事,以及......
楚九辩抬眸看向西北方向。
过几日,秦枭应该也要回来了。
原著里对方是重伤回京,差点就救不过来,可现在京中众人得到的消息,却是秦枭凯旋,神采奕奕。
且他身体状态良好,甚至都能先大军一步回程。
楚九辩收到的消息里,秦枭也只字未提有没有受伤,只说“安好”。
可楚九辩心里总不踏实。
原著剧情已经改变了很多,可秦枭去西北打仗之事,除了时间提前了一年,也没有其他变化。
莫非就是因为这提前的一年,所以定北王与墨巴赞普都没准备好,因此才叫秦枭逃过一劫,没受伤?
还是说,秦枭其实受伤了,但没那么重?
思及此,楚九辩不得不直面那一封比一封字迹更虚浮的信,可以肯定秦枭是受伤了。
而且很可能越来越严重。
“先生。”
小朋友稚嫩的嗓音响起,楚九辩收起思绪看他:“怎么了?”
百里鸿双手捧着肉乎乎的小脸,问道:“先生是在担心舅舅吗?”
楚九辩一顿,说:“没有。”
“那先生为何叹气?”
他叹气了吗?
楚九辩没与小孩争辩,道:“看书吧。”
小朋友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他,见他不愿说,便也乖乖不问了,只不时有些担忧地瞄他一眼。
楚九辩有些心乱,他瞧着试卷上密密麻麻的字,半晌都没看进去。
其实眼下京中这个情况,他身为辅政太傅,这是有权。
小皇帝信任依赖他,秦家便会天然地站在他这一边,这是有势。
科举也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许多人才都已经冒出头来,这是有人。
有权有势,有人可用,有钱可花,他好像完全不需要秦枭的存在了。
若是注定秦枭是反派,注定他们最终会走向截然相反的立场,那眼下就是除掉秦枭最好的时机。
可,权和势都是秦枭亲自送到他手里的。
楚九辩虽自认不是什么好人,但......
他闭上眼,不再去想这些事,一切等秦枭回来再说吧。
两日过去。
十二月十五。
安淮王百里明携谋士蒋永寿入京,参拜皇帝。
一辆低调奢华的马车停在宫门外。
随行的侍从摆好小凳,又掀起车帘,另一位侍则已经撑开伞遮在门上。
身着灰黑色长衫的老者先一步扶着侍从的胳膊下了车,他留着花白的长髯,气度不凡。
在他之后,又一面容清俊稚嫩的少年也下了车。
少年人身着一身藏蓝色锦袍,披着厚实的墨色披风,颈处的布料上还缝着一圈白狐毛,暖融融地圈着脖颈,挡住了寒风。
老者接过侍从手里的伞,行至少年身侧,温声道:“殿下,进宫吧。”
百里明应了一声,想要接过他手里的伞,但老者却轻轻按下他的手,轻声道:“宫中不比平时,还是属下给殿下撑着吧。”
蒋永寿于百里明来说是长者,是老师,更是他如今最大的依靠。
因而平日里他虽贵为亲王,却还是把蒋永寿这个谋士当成长辈敬重,不仅事事听他的教导,还会处处为其着想,心疼他年岁大了,什么杂事都不让他做。
若是在封地上,眼下这种情况,他定会接过伞撑着。
但如今要入宫,这般没有规矩确实不像话。
于是百里明也没有多拉扯,抬脚与他一同朝宫门走去。
皇宫内时时有宫人清理宫道上的雪,免得有人摔了磕了。
小祥子领着几位轿夫并一抬软轿已经等了许久,见着人终于进门来,他当即迎上前去,端端正正行礼问安,又道:“今日雪大,恐殿下着了凉,陛下特意赐了软轿。”
百里明忙朝宫中躬身一揖道:“多谢陛下。”
小祥子笑容温和,已经有了些他师父洪福公公的神态。
他朝软轿的方向伸出手,请道:“陛下和太傅大人已经在福康阁备了宴席,劳烦安淮王殿下移步。”
百里明自小就跟着父王去了封地,因此他对宫中各种殿啊阁啊的都没什么印象,只知道奉天殿是上早朝的地方,养心殿是陛下的住所,还有慈宁宫里住着太皇太后,其他都不甚了解。
他瞧着那软轿,想着能让蒋永寿坐就好了。
但宫中规矩森严,万没有一个无官无职的谋士坐软轿,却叫王爷徒步的道理。
且蒋永寿今日能入宫来,已经是陛下恩赐,百里明可不敢节外生枝,只想安安分分吃完饭就赶紧离开。
若不是规矩如此,他甚至就想一直窝在封地上不出来。
他上了软轿,发现其中座椅上铺了厚厚的皮毛垫子,还摆着两个热乎乎的手炉以及一张毯子。
他将毯子盖在腿上,双手捧着手炉,几乎没感受到外头的凉意。
小祥子道了声:“起轿。”
轿子便被人稳稳架起,朝皇宫深处走去。
才行了几步,百里明就掀开车帘,有些小心地问小祥子道:“公公,这手炉可否给本王的谋士用?”
小祥子面色不变,甚至没有一点意外之色,依旧温和地笑着说:“自然可以。”
百里明一喜,忙把手炉从窗户递出去道:“麻烦公公转交一下。”
蒋永寿走在轿子偏后的地方,瞧见百里明从轿内递出什么东西给那位洪祥公公,而后那小洪公公便转身行至他身前,将两个温暖的手炉递给他道:“殿下给蒋先生的。”
蒋永寿忙道了谢,这才接过手炉。
他年过半百,身子确实比不得年轻时候,这才没多久就已经觉得腿脚有寒意往骨头缝里钻,双手冰凉。
热乎乎的手炉甫一入手,就暖了指尖,更好似一路暖进了心里。
福康阁紧邻着御花园,是成宗纳了位戏子出身的美人后特意建起来的,建完就赐给了那位美人住。
不过成宗薨逝之前,这位美人就香消玉殒。
之后英宗上位,因这福康阁紧邻着御花园,又是二层小楼,因而英宗就命人在二楼做了个露台出来。
在这露台之上,便可以直接观赏园中景致,还能闲闲吃些酒,很是自在。
楚九辩命人将今日的宴席摆在这二楼露台之上,也是有用意的。
除了此地能观赏御花园中盛放的红梅与落雪之外,还是因为百里明是七位藩王中,唯一一个与百里鸿同辈分的。
其他六位藩王,百里鸿按辈分都该叫一声“皇叔”。
而百里明按照辈分,只能算是百里鸿的堂兄。
加上此前对方在河西郡一事上表现出的贪婪,若是百里鸿太过隆重正式地设宴款待欢迎他,倒显得有些软弱了。
时辰差不多了,宫人们便准备好了宴席。
就是将露台重新打扫了一遍,摆上了香炉与观赏用的花。
如今天气冷,又是在外头,所以宴席的座椅不是平日里设宴时用的矮几和软榻,而是一张圆桌和四把椅子。
因为安淮王与百里鸿算是家人,所以这接风宴便是“家宴”的形式,坐在一桌吃饭也无不可。
而且这般行为传出去,世人也会称赞百里鸿与亲族和睦,没有皇帝的架子。
更没有因为当了皇帝,就六亲不认,忌惮这个忌惮那个。
如此,等之后真有藩王动了不该有的心思,百里鸿也能直接对其动手,而不怕被污蔑名声。
毕竟世人都知道小皇帝把藩王们都当成自家人,所谓接风洗尘都是摆的家宴。
若是他都忍不住对哪位藩王动了手,那肯定是这藩王有问题。
先入为主的印象,加上楚九辩手里还有王、元两家舆论集团,百里鸿的名声定不会有瑕疵。
话说回来,除了桌椅和摆设之外,楚九辩还叫人在露台周围摆了整整十个炉子。
露台周围看不到御花园景致的另外三面,也都用屏风遮着风,因而人到了这露台上,不仅不冷,甚至还会感受到暖意。
百里鸿与楚九辩一同到了露台上。
小朋友穿着厚厚的金色龙袍,身后还披着个小小的狐裘披风,白软的狐狸毛衬得他一张小脸更软乎,比那蒸得最暄软的小馒头还要可爱。
“哇。”小孩兴奋地跑到正对着御花园的栏杆前,从缝隙里看出去,“好好看呀先生。”
楚九辩走到他身边站定,望着满园红梅落雪,笑道:“确实好看。”
“要是舅舅也在就好了。”
随着秦枭距离京城越来越近,小朋友提起舅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楚九辩失神一瞬,才笑道;“快回来了,等他回来咱们再来这里看。”
“嗯!”小朋友双眼晶亮,小脑袋重重点了点。
站得高,便看得远。
百里鸿瞧见院外宫道之上,小祥子正随着一顶软轿朝这边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