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纵火自要趁室中人迷混,然在茶中下药过于冒险,遂他选用功效略弱的迷香,只未想到进入阁中不久,穆昀祈便因这香味过浓令人不适而将之折断。
闻言至此,邵景珩恍然:“原是迷香!怪不得我彼时也觉几分昏沉,却还以为是一整日逗留灵堂受多了烟火熏染所致。”忖了忖,渐开窍:“我之后离开阁中,彭绪良不甘就此受挫,遂横下心来纵火以造刺驾假象,好将罪名加于吾身?”
“正是!”赵虞德点头。
邵景珩离去后,彭绪良便命亲信沿着瑶碧阁后那棵老树爬至二楼窗外,打开唯一未尝订住的那扇窗牖,将点燃的火把由此扔入,再由老树爬下,神不知鬼不觉溜走。彭绪良则看准时机前来与宫人一道救火。此计若成,便可借天子之手除去仇敌,堪称上上策!思及此,邵景珩后背倒是一阵发凉。
“既这纵火的始末是清楚了,”穆昀祈起身踱两步,“那便说缘由罢,彭绪良何以要加害景珩?”
赵虞德轻出两字:“私怨。”
“私怨?”邵景珩纳闷,“彭绪良虽一早便供职坤宁殿,是净妃身侧长侍,然与我却着实无交情,怎会结下什么私怨?”
闻彼者回:“他是替人出头。”
对瑶碧阁失火一事,赵虞德首当也是将疑心落在邵景珩身上,然皇城司细查过后却寻不出蛛丝马迹可指证其人,赵虞德由此纳闷,静下心重新推敲此案,果真寻出诸多疑点:
第一,天子临幸瑶华宫无人预先知情,而瑶碧阁是那日午后才开启,即便邵景珩未卜先知,也无可能提前布局,因瑶碧阁内一直有人在。
第二,既邵景珩离开瑶碧阁时便知穆昀祈尚清醒,且那迷香也已教掐灭,则何以还敢冒险纵火?岂非愚钝?
第三,邵景珩找到穆昀祈时旁人皆还忙于救火,后者亦正昏迷,若元凶是他,则无论是为自保还是就成事的初衷计,也须将穆昀祈置于死地(彼情彼境,将此伪装成一场意外也是轻易),然实情却非如此,可见其人心中着实坦荡。
就此看,邵景珩着实无大可能是元凶,而这真正的主使,必然在瑶华宫内,且掌有一定的权力(否则如何能轻易在瑶碧阁布局?)。如此一想,赵虞德以为,倒有一人嫌疑颇大,就是瑶华宫提举、净妃近侍彭绪良!
细查得知,瑶碧阁开启后,彭绪良曾独自在彼处逗留超过两刻钟,此间隙足够他钉死窗牖、布置火场;其次,瑶碧阁起火当时,宫中无人见过他这主事者,此显不合常情。案情初显眉目,赵虞德自要紧追,遂一面令人监视彭绪良动向,一面又令“邵景珩是元凶”的谣言扩散开,以打消其人戒心。此一举,果然行之有效。
彭绪良全未觉察到自己已落入皇城司掌控,观察了两日以为无碍,便放下戒心,令人将一封未尝署名的信送至城郊一处小脚店,当日便教人取走。第二日午后,彭绪良乔装出城,至南郊一处偏僻乡间与一生人会面。
言至此,赵虞德看向邵景珩:“虎贲军都虞候石潜此人,邵殿帅记得么?”
一日内第二回被问及此人,邵景珩轻一点头,若有所思。
“石潜不是已死么?”倒是穆昀祈诧异。
邵景珩沉吟间,赵虞德已作答:“石潜着实已死,但其家人犹在!”
“遂,是石潜的家人欲替之复仇?”邵景珩口气沉静。
穆昀祈疑惑:“彭绪良是入宫几十年的老宫人,心思缜密不言,行事亦是谨慎,石潜家人又是何以说动他为此?”
“石潜与彭绪良是同乡。”赵虞德转回正对主上,语出清晰:“彭绪良当日所见之人,是石潜之弟石演。臣将他二人堵在房中,石演心知阴谋败露,绝望下仰药自尽,未能救回。彭绪良则对一应罪行供认不讳,但提及因由,只道他闻石潜遭遇为之不平,且素来也因邵殿帅恣睢轻妄,目中无人……”
邵景珩一笑打断之:“赵都知何不直言,他是指我拥兵自重,目无君上?”
垂眸一顿,显是默认了此情,赵虞德适时转过话锋:“臣只觉彭绪良当是隐瞒了什么,欲求究竟,遂彻查其人履历,发现他入宫之初,是在彼时尚是贵妃的恭献太后宫中,时长达数载,后至先帝身侧,先帝仙逝后,才教派去侍奉官家,至净妃入宫,又入了坤宁殿。”
短暂静默后,穆昀祈抚额:“这般说,他实是为替邵后复仇才出此举?”
“这般,”邵景珩轻叹一声,目光转黯,“净妃之死,当也与他脱不了干系罢?”
赵虞德点头:“于此他虽三缄其口,但想来应是有关联。吾询过净妃身侧宫人,彭绪良近时常趁隙与净妃独对,似乎悄然说些什么,净妃每每听闻,心绪便现波动。而御医有言,依净妃的症况,欲令病情加重并非须下猛药不可,实则只需拿捏得当,纵然区区三言两语,亦可乱其心智,而净妃每发病一回,不仅神志,身子也会较前愈发虚弱,加之风寒袭身,若再于用药上克扣几分,则回天乏力,也不为怪了。”
又是一阵令人压抑的寂静。
穆昀祈的目光由邵景珩那张木然的脸上移开,一字一顿:“瑶碧阁起火一案,既真相得明,便将主犯彭绪良交内司发落,并将其罪公告朝野以止流言!”
赵虞德领命而去。
薄暮时分,晚风已带凉意。黄狗不争仰面朝天躺在院中老树下,不时左右反侧,欲令趴在肚子上的狮猫滑落。
夕阳沉沦,将两条长影斜斜映上东墙。穆昀祈回走几步,撩起衣摆在檐下的台阶落座,抬头对上那人讶异的目光,轻笑拍拍身侧的空处:“你也坐一阵罢。”
片刻僵持,那人终是依言。
齐头并肩,邵景珩微微侧目,淡金色的夕晖恰到好处勾勒出身边人的侧脸,丰额隆准,清眉隽目,一眼令人倾心。
不自觉,一手已罩上彼者白皙光滑的手背。
“景珩,”穆昀祈忽而转头,眸光露忧:“你说彭绪良,会否是邵后留在身后指对你我的暗棋?”膝上的手缓握成拳:“若这般,则自今时起,吾还须令赵虞德彻查所有宫人的出身履历,将逆党悉数清出,斩草除根才好!”
其人音色冷厉,倒令见惯生杀予夺的邵景珩也有几分心惊,稍一静默,另起话头:“虽说瑶碧阁失火案真相已明,但一时半阵,外朝之议恐还难平罢?”
穆昀祈轻哼一声似不屑:“真相如是,何容置疑?”目光转回,“然你若指御史台弹劾一事,经此变故,倒还着实可能令一干闲人变本加厉,对西北旧事穷追不舍。”摸摸下巴,不怀好意一哂:“怎么,邵殿帅也有忌惮外议之时?”
那人回以同样意味的一笑:“臣得陛下庇护,却惧甚外议?只彼时弹劾不断,臣唯恐陛下应接不暇,终还要怪罪回臣身上。”笑语间五指插入他指缝轻交握,再出言,却似呢喃:“臣只怕陛下不悦……自小就怕……”
穆昀祈一愣,摸摸鼻翼:“因朕一不遂意,便会与你为难么?”此刻回想幼时那个乖戾怪诞的自己,着实几分汗颜。
却看他摇头:“只因你不开心便不与人说话,甚不肯出门,连学堂也不去,我便忧心先帝得知又要怪罪。”
穆昀祈耳根一热,声音轻下:“遂你便代我做功课,事后悄悄教人送与我,然我多时并不领情,教先帝得知我偷懒怠学自要加惩戒,罚我抄那些书,我来不及,你就又替我抄……”
“我只是空闲时多,不欲无所事事,亦不想看你挨戒尺而已。”那人惟余苦笑。
太子殿下一旦挨了打,又要几日不说话,虽说邵景珩平日也不见得对那个执拗乖戾的小人儿存几好感,然几日不相搭理,总又莫名失落,彼时实算恼人。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芒也隐在西墙后。
穆昀祈起身拍拍衣裳:“朕要回去了。”
身侧人随他站起:“然补丁正与不争玩在兴头。”
穆昀祈挠挠鼻尖,不置可否。
替他拍着衣上的尘土,那人好言:“臣近时得了些新茶,晚间烹来与陛下一试。”
穆昀祈低头看看肚子:“朕饿了。”
“臣这就去厨间取晚膳!”言罢已转身。
天光暗下,院中已是茶味飘香,余味不散至月上东墙。
夜色静好。狮猫终于玩腻了黄狗的尾巴,踩着其背一跃上窗台,从那条小小的窗缝溜进室中。
一盏孤灯独自伫立案上,却招不来狮猫的兴趣,四下环顾后,走去笔架前坐下,拍了一阵笔,或是倦了,就势趴下,目光循着隐约的呓语声寻去,竟见一缝隙——床帐未尝合拢留下的缝隙!碧澄的猫眼一亮,起身抖擞精神,轻快跃下书案,由床腿攀上,沿着床沿前走几步,到那缝隙处一跃而入——
黄狗不争趴在窗下,只听里面一阵鸡飞狗跳的喧哗声后,头上的窗牖猛教推开,未及抬头,便听“喵呜”一声,一坨软绵物落上脊背,令它心肝一震,胸口突跳了半日。回过神来,周遭已静谧如前。
“喵呜”一声,狮猫将狗背作跳板,猛一发力再跃上窗台,可惜窗牖早已闭紧。满心失望,半大的狮猫只得任命将自己团成一团,闭上双眼,在淡淡的忧伤中入梦。
第五十七章
方过晌午,日光斜斜穿过树叶缝隙,洒落一地斑驳光影。
碧裙女子送客归返,凝目望向几步外的花丛,一时有感:“可惜这牡丹,今夕终未能开。”一颦一叹,春山暗澹,秋水凝愁。
“娘子已尽心,无须懊恼,花既生根,总有一日会开。”将才清出的杂草扔到园圃外的草堆上,花匠轻言宽慰,一面直身,由腰间解下一布袋:“老汉今日又带了些花籽来,这花喜阴,娘子看,便撒在那边树下的花圃中可好?”看女子点头,便提了袋子向小花圃走去,然老眼昏花之故,一脚竟磕到花圃边缘的砖石,人身一晃,手中的袋子飞出,花籽洒一地。
老汉忙自告罪了,弯腰去捡,女子未尝袖手,前去两步蹲下相帮。
“小妹依了大哥吩咐伺机煽动家主,奈何其人谨慎,谈吐滴水不漏,反是小妹情急下语出莽撞,险将心机暴露,过后回忖尚有几分后怕,恐他看出端倪,对我生疑。”言者惴惴。
老汉蹙眉:“其人能将过往罪行尽为掩饰,且谋逆之心深藏不露,可见心思之深绝非常人可及,你须小心!”
女子点头:“小妹知道了。”将手中的花籽小心放进地上的布袋里,面上闪现一丝犹豫:“小妹听说,瑶华宫失火一案已破,真凶是一彭姓内官,不知大哥……可听说过此人?”
老汉捡起花籽的手一悬停:“此事不该你问,且你我也与此案无关,遂莫多思,只专心分内事便好。”放花籽入袋,收紧袋口,“切记留心家主常与哪些人往来,寻机探听些内情,尽所能令他亲近信任你。”稍顿,疑虑的目光投向大门:“方才那是邵忱业么?他来做甚?”
女子轻答:“他来寻家主,然其现下不在府中,他便来此与我闲话。”稍沉吟,眉宇间竟浮显一丝愠色:“这老儿心思颇多,听其言下,倒有劝我出适之意,不知又在酝酿什么诡计。”
花匠眉心收缩:“眼下也无他法,只能见机行事,果真到不得已时我自有计较!”言罢看女子依旧心神难定,又宽慰:“你且安心,无论如何我皆会护你无恙。如今离事成只差一步,你再忍一忍,一旦取得邵某人为恶的罪证令大仇得报,我便携你去往江南定居,依你所愿开爿小铺卖些脂粉,就此安稳度日。”
听此言,女子面上的伤色才隐去,强作笑容将人送出门。
此刻花厅。
看到进门之人,邵景珩开口语气竟便不善:“这些时日我数回登门拜望叔父皆未得见,今日三叔却怎得闲来此?”
自知理亏,来者赔笑:“那几日着实不巧,我不是外出访友便是应邀赴宴,今日一得隙,就忙赶来了。”
邵景珩冷笑:“三叔却知我因何事寻你?”
邵忱业自然心知,当下也不敢作糊涂,坐下叹息一声,面色露苦:“景珩,三叔彼举,初衷也是为保全邵氏一族啊!”
“是么?”彼者一哼,竟透怒意:“瑶华宫失火一案才平,外议尚因西北旧事指对于我,此时此境,三叔却以为进言立嘉王为储是上策??”
鲜见他这般厉色疾言,邵忱业竟是后背微汗,只得解释:“立储并非我率先谏议,而是瑶华宫火灾之后,众臣以为天子无子,国本未立,臣心不安,才相继进言请择宗室子进宫中教育,以备立储。我忖来拥立此事,一旦功成便惠及百世,可惜于此我已慢人一步,欲扭转败局还须另辟蹊径,遂才举荐嘉王,以期他念我此恩,好为我邵氏多求一张护身符而已。”
“护身符?”邵景珩怒极而嗤:“我看是夺命符罢!三叔明知上对我一族是如何忌惮,却一再罔顾外议,轻率行事,当下此举令上对我成见更甚之外,却也陷嘉王于难境,即便官家原本属意嘉王,然经了三叔之口提出,官家便断不能从谏!由此,三叔却还以为嘉王会感激你么?”
“这……”邵忱业一怔,想来确是此理,惭愧之余无言以对。
邵景珩苦叹:“我一再叮嘱三叔行事谨慎,莫要无事生非,奈何三叔总是听不进,如此下去,上难免对我猜忌更甚,如此该如何是好?”
邵忱业放下杯盏,言似小心:“你……上回不是说,有后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