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问道:“那么,有何策略能两顾?”
赵宇说:“要另组一支奇兵,为狙击之兵!”
陈桐低声说:“是专事杀戮之兵?”
赵宇沉重地点头说:“是,而且,在此狙击兵中,还要分出两类。一类是以杀伤平常敌军为目的,一类是以杀伤对方将领为目的。而后一种,是狙击的最高目的,这种行动,称为‘斩首’之举。以一言以蔽之,就是:犯我者,必死。要杀到对方见我城池,不敢轻易上前!”
李越知道赵宇说的是现在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军事改革:把杀伤作为目的,而不是战斗本身的胜负。
狙击手的作用不仅在于射杀了多少人,还在于能对敌人造成如何的影响。狙击手如果能击毙敌军军官,往往能够挫败敌人的进攻。
“狙击手”这个概念从一诞生,就改变了历史。
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和当时美国独立军队中都互有狙击手。英国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的狙击兵,是大陆军眼中英国殖民军中最危险的部队。弗格森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狙击手,然而使他扬名的却是他那著名的“未开的一枪”: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城附近,当时弗格森在125码距离上(非常近!)瞄准了一名美军军官,由于这名军官转身离去,弗格森可能是因为绅士风度而没有向他后背开枪。他本来可以改变整个战役,因为被他瞄准的这个人正是领导美国独立的乔治华盛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弗格森本人却在1780年10月被大陆军的肯塔基步枪手在450码距离上打死,他的部队投降后,英军将领康华利将军被迫放弃了对北卡罗来纳州的进攻。
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陆军肯塔基步枪队中的一名狙击手墨菲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击毙了率队侦察的英军将领西蒙弗雷瑟将军。弗雷瑟的死直接影响了战局,导致英军将领约翰伯格因的突围计划破产,萨拉托加战役由此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世界第一强国美利坚由此成为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狙击手墨菲射出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颗子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挑选士兵组成自由行动的狙击手,他们大多具有猎人和护林员的背景,对东西两线的英法军队和俄军造成了重大杀伤。为此,在战争末期,英军专门成立了狙击手学校以培养反狙击手人才。二战中,苏军充分认识到狙击手的战术价值并加以推广。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已被完全击垮,但狙击手依然长时间地活跃在城市的废墟中,使德军部队产生了很大的恐惧心理,对于打击德军的士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战争史上的传奇事迹。1944年9月,二战的欧洲战场上,德国的第九、第十装甲师,仗着优势火力与高出对方几倍的兵力,气热汹汹地向英军第一空降师一部发动围剿。可是,这些戴着红色贝雷帽的英军士兵大都经过狙击手的射击训练,几乎个个是百发百中的Shootman。德军的进攻步步受阻,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增派反装甲火箭、自行火炮和火焰喷射器部队,才在第四天达到目的。这些英军战士超群的作战本领,后来为他们赢得了“红魔鬼”的赫赫威名。在越战中,被美军打得钻地洞的越军狙击手同样让美军防不胜防。可以说,狙击是弱者对强者的一记狠击。
狙击也是节省战斗资源的一个手段。据美国的一个消息,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5万发子弹。朝鲜战争10万发,到越战时就需20万发子弹了,然而同时期的一名狙击手却平均只需1.3发子弹。现代战争中,各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狙击的重要性,都训练出了自己狙击与反狙击的队伍。
但是狙击乃是血腥手段,李越经过那次在树林中等待追兵的经验就明白,取人性命是需要勇气的。读书人因为不喜血腥,连厨房都不进去。日后蒙元真的杀到跟前了是一回事,可此时猛地说要杀人,谁都没有心理准备。众人都静静的。
第31章
叶铭突然开口说道:“元兵围困襄樊五年时,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督师进援,张顺张贵两兄弟应募为都统,率三千人赴援,于淳熙八年(1272)五月,发舟百艘,直奔襄阳,各舟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张顺、张贵出发前,发令说:‘此行有死而已。如非本心,即可退去,别坏了大事!’人人感奋争先。夜漏三刻,起锚出发,以红灯为号,张贵领先,张顺殿后,乘风破浪,直冲重围。当时元军舟师满布江面,张贵以强弩射破封锁,斩断铁索木桩数百处,转战百余里,黎明,援军抵达襄阳城下,送了食盐和布匹等补给,守军士气大增。检点将士,独缺张顺,数日以后,其尸溯流而上,身中四枪六箭,犹披甲执弓,怒气郁勃一如生时。他的兄弟张贵,后又率兵突围,顺流而下,迎接郢州援军。至龙尾洲(今湖北襄阳东南),为元军所袭,身中十余枪,力战殉难。”
几个人眼中有光,叶铭没有眼泪,平静地接着说道:“朝廷其他援襄樊之军皆被元军所破,元军新训水兵七万,加回回炮,破樊城。樊城守将范天顺至死不降,自缢而亡。牛富率百余勇士巷战,重伤后投火自尽。元军破城后大开杀戒,血流成河,襄城守将吕文焕在阵前嚎哭不已。蒙元杀鸡儆猴,要求吕文焕投降,吕文焕恨朝廷六年不救,忧百姓遭屠,遂降元,长江沿途都是其旧部下,于是沿江宋将纷纷降元,我朝已到生死存亡之际。”
陈桐额上青筋迸起,看着赵宇说道:“我愿为狙击之士。”
陈树马上接着说:“吾也愿。”
陆敏沉思着说道:“虽是杀鸡儆猴,但樊城若无拼死抵抗,就是襄城降元,大概也不会逃脱屠杀。若是我朝无人誓死抗击,日后蒙元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所以,”他轻轻一叹,“就是知道没有下场,也是要抵抗到底的。吾等乃岳麓书院之院生,天下所慕之学子,此时尽忠尽节者,非吾等莫属。死在拼杀之中,总好过坐以待毙。算我一个吧。”
李越深低了头,他知道陆敏说的对,虽然蒙元说抵抗才会屠城,但如果南宋军民没有展示出惊人的反抗意志,那么蒙元对南宋的屠杀就会更加残酷,可能会等同于对北方汉人金人的灭绝政策。正是这些以死明志的人,警示了蒙元,才没有对江南毫无所忌地信意屠杀。
郑子诚有些犹豫,最终点头道:“吾本不欲沾染血腥,可现下情境,大概无法避免。”张锦声音有些抖:“可是要亲上战场?”
赵宇看着他说道:“军之技巧不仅战场拼杀,还有运输物资,调动民众,筹集钱粮,设计声势……只是看你是否有参与护城护国之心。”张锦点头不语。
赵宇点头:“既然各位慷慨应允,那么我们谈谈潭州将临之战。七月李芾将携家眷来赴任,他会调动人员,组织武装,广招参谋将士,非吾等能及。元军最终必将围城,而围城日久,潭州必力竭城危,那时,就是诸位力挽狂澜之际。”
他站起来,对叶铭和已经完成了组装弩箭的李越说:“在树林处展开布匹,然后回来。”说完他拿起一只单发短弩,说道:“此为常州弩。”他演示了一遍操作手续,然后交到张锦手中,指着与李越和叶铭去的方向相反的一面说:“看到那棵树吗?那棵上有鸟巢的杉树。请射主干。”见张锦犹豫,他再次告诉张锦怎么瞄准怎么扣动弩机。
张锦犹豫了一会儿,终于瞄了一下,扣动机关,一声嘘音,一支短箭正插入了杉树主干。他惊讶地脱口道:“如此容易?!”
赵宇一笑,从他手里拿过短弩,向下一摆,让短箭滑入箭槽,然后把弩交给在旁边摩拳擦掌的陈桐,告诉他怎么扳开弩弦。陈桐看这弩射得那么远,那么狠,一定要大力才能扳开,可方一用力,弩弦已经张开,毫无困难地就卡在的发射机关上,他也失声说:“甚易!”稍一瞄准,一箭而去,也正中了树干。
后面的陈树,郑子诚和陆敏都试着射了一弩,个个命中了目的。他们面露惊奇,赵宇拿过弩来,扳上保险扣,微笑着说:“诸位是天生的神射手。”不等他们说什么,赵宇接着说:“当然,其他人也能射中,只要稍微瞄一下就行。但如果是战场,就不这么简单,元军精锐有柳叶甲、铁罗圈甲等甲胄。其中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平常箭矢不能穿透。元军非精锐兵士,则有皮甲、布面甲等。此弩可穿轻易穿透皮甲,如果距离较近,也可穿透铁罗圈或铁网甲,盖因竹箭在大力射于铁网时,会劈开中裂,劈开部分可穿过网眼继续前行,伤及敌方。当然致死之伤,当为眼部中箭。此弩准性极佳,若多加练习,即使面部狭小,也能射中。我友李越,乃制弩之巧匠,此弩为他得意之作,射速惊人,可减少被瞄准的目标移动出射击范围的可能,从而大大增加命中率,是世间少见之准确速射之利器。”
众人都回头看,李越和叶铭都回来了,远方的树林处张开了一匹布。李越低着头站在亭子的一个柱子边,一副有气无力地样子,看着自己的脚尖。陆敏这次看了一眼李越,有点儿不相信这个人造出了方才那么精巧奇妙的短弩。
赵宇走到亭外,把手中短弩放在地上,又从地上拿起了一支上面平排了六支竹箭的排弩,对着众人说道:“我名此弩为潭州弩。此弩射力极大,可在中等距离射穿除完全铁甲外的其他甲胄,并能深入肌肤。如果加上三棱锥铁箭头,可射穿铁甲。”他对叶铭说:“喊喊。”叶铭说道:“我仔细看了,那边无人。”赵宇横了他一眼,陈桐上前一步说:“我来试试这潭州弩。”
他接过来,赵宇指点了他怎么用,他对着那匹粗布,轻易地扣下了扳机。一排短箭呼啸而去,粗布上显示出一串空洞。赵宇这次没有让其他人射,从陈桐手里拿过排弩,示意他怎么扣上保险,又放回地上,笑着说:“这弩也是李越所造。”大家惊叹。赵宇对李越说:“去把箭收回来。”又对叶铭道:“布匹!”然后走回亭子中,坐下,众人都坐了下来。
陈桐说道:“果然是好弩。其实强弩并不少见。蒙元之强弓可射穿宋兵铁甲,宋军的强弩也同样可射穿蒙元兵甲,就如方才叶官人提到的张顺张贵兄弟,就是用强弩打开了通道。但强弩需要臂力和准力,蒙元兵士从小演习,吾等不能及也。可方才两种竹弩,平常人等,哪怕是妇孺就可以拉开弩弦,准力又如此上乘,正可以弥补我方缺陷。”
赵宇点头同意:“蒙元兵丁多轻甲,以皮甲为主,以求行动迅速。这点在行军和搏击中就远胜宋兵,宋兵身负之甲胄有时可达百斤,与敌相搏自然吃亏。但在攻城中,轻甲之蒙兵可给守军制胜之机。这两种竹弩可以抵御大多敌人,如果将潭州弩安上三棱透甲锥,杀伤力更大。”
郑子诚开口道:“我可回府与我父相商,着人锻造箭头。”
赵宇计算着说:“现今是六月上旬,我估计,到十二月左右,当是潭州最为凶险之时。从今至彼,有五个月,如果每人现在开始进行臂力和准性练习,加上此弩如此精确易学,该能掌握基本狙击之术,对敌方造成巨大伤害。”
郑子诚道:“赵官人为何不将此弩献给潭州主事?”
赵宇说道:“可记得我方才说过的狙击之最高目的?”
陈树有些激动地回答:“是敌方之将帅。”
赵宇认可,接着说:“蒙元用兵,先用宋军投降之兵士,接着就是金地之汉军,然后是回回兵,而最后才是蒙古怯薛。潭州围城,起初必是杂牌军士,待城中矢尽粮绝,就是蒙军精锐攻城之时。那时节,会有元军将帅督战,身先士卒,其时才是用此种机弩之时。如果在前期使用,不仅可能耗尽弩箭,而且让对方有所提防,想出防御办法。另外敌方将帅如果知道有如此利器,也不会轻易到前沿。所以……”
陆敏点头道:“所以,这支狙击兵也要兵分两类,一类是前期作战,用平常箭弩消灭寻常兵士,一类是当将帅领兵时,出其不意,斩其首领。”
陈桐说:“对,先期要秘此兵器,不可让众人知晓。持此兵器者,不能在等闲兵士身上轻试。待时机到来,只择将领而击,此兵一出,必有斩获!”
这时叶铭过来,把卷好的布匹递给了赵宇,赵宇接过来,说道:“这是我希望诸君常能思想的问题:君可见这些箭孔,乃是百步外所射。那么请问,如果对方攻城兵士密集,如蚁如蝗,我方要隔多远布置一组兵士?以多快的速度交替发射,才能阻止对方登城?而我方也不会因为重叠射击浪费箭矢?诸君可以假设对方有几种进攻速度,我方的相应对策。还有,请计算发弩后的装弩时间,要几个人成组才能保证在轮流发射的时间内足以让兵士装上弩箭?如果潭州弩加上铁头,那么射距就会缩短,届时,上面的问题就都要重新考虑。再有,如果敌方有十五万军,那么能攻城的大概会有多少?那么每日要伤亡对方多少人,才能在多久时间后让对方无法继续攻城?如何给对方造成这样的伤亡?要在哪些方面去促成对方的伤亡?在对方攻城时,要如何分工兵力,远程和近程兵器的结合,既让对方无法登上城头,可也不能让对方全身而退……”赵宇所介绍的,是一种以计算的方式推算敌我的攻守水平,以期最大程度地打击敌人和最有效地保护自己。这种思考方式在计算机普及后就成为现在军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演习内容。
几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赵宇把布匹卷得更小一些,递给陆敏,陆敏默默地接过布匹。郑子诚蹙眉道:“如君所问,当有众多兵士才可。吾等几人……”
陈树有些不耐烦地说:“哪里还有兵士?潭州已无守军!”
张锦嘀咕着说:“那强悍乡民,也许更……”
赵宇指着亭外十几张弩说:“这些都是不世之凶器。如果所托非人,恐助纣为虐。诸君可曾想过,如有人借此趁火打劫,洗劫平民百姓,会是如何?如果有元军奸细得此良弩,后果为何?”
张锦有些发抖地说:“那必以一当十,内应外合,潭州陷落无疑。”
陆敏马上抬头四外看了看。陈桐皱眉:“如此说来,人选要甚为慎重。”他看赵宇:“吾等与君素不相识,今日才与君等首次相见。但君已携箭弩前来,明明是蓄谋已久,君言岳麓学子为可托之人,可岳麓学院有生员数百,请问君何故于芸芸学子中,择我等为狙击之兵,掌此凶险之器?”
赵宇微微一笑,看了陆敏一眼,说道:“我过宜兴,得知陆小官人曾设计救濒死孙小官人之子,孙小官人当时众叛亲离,陆小官人与他并不相熟,人都不在宜兴,却差书僮路挡僧人,以期救其幼子。陆小官人如此心怀仁慈,难怪孙小官人会遗书托孤陆小官人。而后我遇陆老爷,又知陆小官人自幼才华横溢,从此心生向往……”李越偷看了陆敏一眼,见陆敏白皙的面孔两颊绯红,眼睛低垂。
又听赵宇继续说道:“吾友李越善识人心品格,他言陆小官人乃是坚贞不屈尽义守节之人。”李越忙低头,胸中一痛,心说那当然了……他自然没有看到陆敏飞速地瞥了他一眼。
赵宇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陆小官人之挚友也应是可信之人!我怀此期待前来,今日与诸君相谈,果然不曾失望!我深敬君等尊圣贤之道,怀良善正直之心,有为国尽忠尽节之意,自然要相赠弩箭。而且,这十几张箭弩只是样品,吾友李越还会造出更多弓弩。日后潭州遭困,岳麓书生必会英勇奋战,愿君等寻得志同道合之院生,壮大狙击之兵,共护潭州,以免书院落于蒙元,无数典藏毁于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