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穿越 三)——猫小碧

作者:猫小碧  录入:10-25

所以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尽快惹恼当政的大臣,让他尽快撺掇皇帝把他革职撵回家?这样一来他就有借口跟他爹

交待,又不用勉强自己了——考试他也考过了,成绩也是很棒的,只是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性格过于正义耿直,不小心得罪

了当政的小心眼首辅,才不得不回家歇着,这可不是他自己不愿意做官。

也就是说,这个人他根本就不想做官。考试是被家长逼的,这样还能考上榜眼,这人也真是天才!就是可惜了,现在看来

他还是一心想要赶快被赶走,尽量少在京城浪费时间,尽快在跟他爹交差之后去完成他自己的愿望。

于是杨廷和出离愤怒了,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

打从知道王静略的毛病之后,杨廷和就没再搭理他,但是朱厚熜却觉得,对这样的一个人挺感兴趣的。

他一定是遇到过什么,才会变成现在这样的性格,朱厚熜不认为有人能够天生就是这么淡漠凉薄的——或许人的天性中就

是有些人不热情,但是冷淡到王静略这样的,除非是基因突变,不可能造成这样的冷漠。

于是朱厚熜很好奇。王静略也才二十七岁——这还是虚岁——他这半辈子这么短,能遇见多少跌宕起伏的事情,才能让这

么一个年轻人变成一潭死水啊?

朱厚熜不想扮演圣母拯救他——他还没这么闲,无聊了去挽救某个冷漠的男人的心灵——他只是觉得,这么一个出色的人

,好不容易从人堆里把他扒出来了,却不能用,实在是太可惜了,错过了这次,就没有下次的机会了。

而且朱厚熜觉得,王静略其实也不是没有感情,只是他的感情貌似全部都给了非人类的植物和动物了。朱厚熜曾经看到他

对着一棵很一般但是有了一枝新芽的树在笑——那也是唯一一次朱厚熜看到这个人脸上有表情。

只要一个人还会笑,特别是对着新生的生命微笑,那么这个人就还没有完全丧失感情。只要他还会对生命的萌发有所触动

,那么他就不会是一个丧尽天良的人——其实王静略距离丧尽天良还实在是很遥远的。

另一方面,朱厚熜觉得,如果王静略这个人能够为他所用,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才——比如说可以将监察机构和谍报处

理工作放心地托付给他。所以如果仅仅是因为他的情感匮乏症就放弃他,实在是非常可惜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王静略没有多余的感情,那么他就永远都能保持冷静和客观;他不和人亲近,他就永远站在局外,并且不会因为私情耽误

公事;他没有太多的物欲,也就不会被金钱所打动——一个期待着能够隐居起来在荒郊野外伴着野生动植物生活的人,他

的物质需求绝对不会高。所以这样看来,这个人如果能够让他真心愿意为国家服务,估计会是个最让人放心的人。

可是现在问题就出来了:怎么样才能让这么一个等于是无心无情的人,心甘情愿的留下来为朝廷服务。

之前在嘉靖五年就已经知道了王静略是个没有什么感情的人,但是朱厚熜也不急着去改造他——因为暂时朱厚熜还不是非

得用他不可。让他有个活儿干,不至于对工作生疏就行了,人的性格和理想,是需要长期影响来改变的。所以朱厚熜也仅

仅是安排他跟着夏言工作去了——杨廷和是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跟这个人整天朝夕相处了。

夏言说起来也是个没有什么私情的人,这点朱厚熜是深有体会,所以这两个人相处起来应该还算和谐,起码并没有像王静

略和杨廷和之间的矛盾。而且朱厚熜一向认为,夏言虽说没有什么私情——就像徐阶对他有过的评论,心无风月——但是

这个人情感还是很充沛的。他对于国家的情感,对于这个皇朝的情感,当然,还有对于他这个君主的情感,都是很真挚的

。朱厚熜觉得,要是能让王静略从夏言身上感受到,即便是没有私情也是可以爱这个国家的,那就再好不过了——他实在

是不指望王静略能够对政府和皇帝产生什么爱护的心情。

而事实上这两个人的确相处得不错,有时候看着他俩一前一后走进门的默契样子,朱厚熜都会有些吃醋——虽然他现在对

夏言的感情已经渐渐淡了,但是这不妨碍他仍旧会觉得怅然。虽说朱厚熜不指望夏言能让王静略视他为师长挚友,从而为

了夏言留在朝中,但是看到这样的情形,朱厚熜就知道,王静略不是纯粹的石头一块,他是能够被改变的。

本来想着,就这么慢慢地温水煮青蛙好了,实在是用不着着急。不过现在朱厚熜确实是需要一个能干的助手来做主要助力

——或可称之为秘书长。这个人,在现在的情形之下考虑,朱厚熜觉得还是王静略比较合适。

打从朱厚熜继位,总共已经举办了两次科考了,人才也选出来了不少。二甲两次扩招,的确也是有一些有才学但是运气稍

差的被慧眼发觉出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反倒是每一次选拔出来的状元,好像都并不合用。

要是论文化水平,这两位状元都是很高的,八股文写得跟散文诗似的,本来应该是干巴巴的策论,也是写得花团锦簇。但

是实际用起来,这两个人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合意。

比如胡辉的人际关系处理,为人处事真的挺失败的,和他状元郎的身份一点都不匹配——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当初朱厚

熜刚推出《考成法》的时候,查送礼的问题,整个翰林院违规的可不在少数,偏生他就是第一个被抓住的,就是因为他人

缘不好,大家都等着他出点纰漏,好给他下套,实在是有人故意举报他的。

他的工作能力也不强,写文学性艺术性强的文章什么的自然是没问题,但是写公文报告能给你批得云里雾里一塌糊涂。

而嘉靖五年的状元郎于盛不存在人际关系问题,没有为人处事的问题,情商看起来也挺高,政务处理也是很不错的,但是

他的问题则要比胡辉的人际关系问题更加严重——人品问题。

这个人的人品有缺陷。

第八十八章:过渡章节

考试的成绩一出来,状元郎自然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不但是状元郎,基本上凡是名次比较靠前的进士们,都是被重点

关注的对象。

按照规矩,新科进士们都是要先去翰林院走一遭,锻炼一下的,起码要在那里先挂个职。比如韩晥徐阶方绪,即便是现在

他们各自有了另外的工作,官职升到了五品四品三品,也都还是有个翰林院编修的衔儿的。

就是打从在翰林院,皇帝和现在的各位重臣对于进士们的考察就开始了。暗地里的眼睛自然是不少的,故意寻找机会,试

探这些人的品性也是常有的事情。毕竟这些人,特别是前几名尖儿上的几个,将来都是国家的栋梁,需要认真观察,这到

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于盛就是在这样严密的监视监察之中,一点一点的被看出来了他的人品问题。

其实说起来,朝廷上像他这样的人品,不在少数。于盛只是野心大,手段黑,心眼小,为人圆滑。要说起来,做到了首辅

的杨廷和也有这些毛病,实在是只要在朝廷里混,多多少少都得沾上一点,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人品问题。这几样都没

有的,那是赵审——他是因为有个好徒弟,直接平步青云,要不然他也不能站在朝堂上。

哪怕是王守仁,也是个能豁出去的人,必要的时候他绝对能不择手段;哪怕是夏言,他也有自己的野心,而且绝对不小,

朱厚熜从来不怀疑夏言对于首辅位置的期待;哪怕是方绪,该圆滑应对的时候,他也绝对不会当个愣头青,得罪了不该得

罪的人。更别提小心眼这一类的毛病——朝廷里大家都知道,天下最有名的小心眼就是首辅大人杨廷和。

只是,这些人都是因为在朝廷上混得久了,不得不对现实妥协,或者是被复杂的大环境熏染,被社会这个染缸染黑了,才

让自己有了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不是他们本性如此。

但是这个于盛,看起来却好像是天生就是个这样的人。

从他刚进入翰林院,还没正式接触复杂混乱的朝廷局势的时候,这个人就是这样了。算计同科的进士,用黑暗的手段把别

人踩下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还有逢迎上司,到处走动。要说本来这也算是封建社会官场的惯常现象了,但是现在于

盛还没有接受朝堂的熏陶,直接就是在官场上打混了多年的样子,那要是他在朝堂上多混几年,还不知道会成个什么样子

。野心更大,黑心更黑,心眼更小,更加油滑……这都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哪怕是杨廷和,他也得有初入朝廷年少冲动青涩稚嫩的时候;哪怕是王守仁,他也是有年少无知天真单纯懵懵懂懂

的时候。可是现在这个于盛,也不过是刚刚二十八九,却一副老江湖了的样子,实在是让人怀疑是不是他从小受到的教育

就有问题,才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品质缺陷;或者是他天生就是这样的性格人品——有现成的例子:好像是生就缺失了感情

的王静略,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一个人,人品有问题,还不如人际交往方面有缺陷的胡辉呢,朱厚熜自然是不能用他。他怕自己日后驾驭不住这个

人,坏人的能量永远都要比好人大,这是真理。防患于未然,还是把这个人冷藏起来吧。

因此这就造成了现在的情况:嘉靖五年的科举,能让朱厚熜完全满意放心的就数王静略了,可是他又是那样的一个性格。

现在朱厚熜想要用他了,自然就要考虑怎么和他相处的事情。如果王静略像对待杨廷和似的,问一句答一句,不问就不搭

理,那朱厚熜就肯定得被他憋屈死。

至于二甲的几个政务比较出色的进士,朱厚熜也都考虑启用他们。虽说现在看起来貌似并不如王静略,但是谁知道是不是

有人在韬光养晦呢?能有一个不想做官的王静略,说不定就会有第二个只想在基层的张静略,赵静略。

再加上现在大家都不熟,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人多一点比较好。一方面比较热闹,不容易出现只有两个人相处相对无言的冷

场情况;另一方面,人多了朱厚熜的选择也多一点,不至于到最后相处不来又没有其他选项。再者,现在朝政随着春天过

去夏天到来而逐渐增加,到了六月麦收,就是一年的高峰期了(因为那时候要税收),多几个人分担政务,也能够按时完

成任务而不必大家都慌慌张张的赶工。

但是重头戏当然还是要放在王静略身上的,毕竟他的能力是现在已经看见了的出色,朱厚熜对他也有些期待。所以首先被

调到朱厚熜身边工作的,就是王静略。

工作调动对于朝官们来说,只要不是让他们出京,那就都还算正常。在京城混,起起伏伏的都属于常事,升升降降的,只

要不触及根本就没什么。

不过对于王静略的调动,还是引起了触觉敏锐的人的注意。虽然是名义上的平调,但是从六部属官变成了了天子近臣,这

样身份的变化无形之中就是加重了这个人的份量。

虽说这个人是狗都不搭理的王静略,但是对于警觉性强的人来说,这才是应该担心的。他谁都不亲近,这就代表着他没有

挂碍,无所顾忌,干什么都放得开手,狠得下心——现在朝廷里还没有人不觉得,王静略会有狠不下心的时候,可能就连

夏言,和他公事了这么久,他都能看着夏言死在他面前,连眼都不眨一下。

有些人就难免要猜测了,是不是皇帝有心再一次整查如今已然干净了许多的官场?或者是,皇上又有什么新的动作,需要

王静略这样的完全中立的人去实施?

而王静略之后,又有好几个前一年的新科进士被调到了皇帝近旁。名义上是侍读学士,或者是备咨询,但是大家都在心里

清楚,这些人的调动,大约是皇帝在招徕新的班底,考察和选拔新的臂膀人才了。

那么这么看来,可能真的是有新的动作了。毕竟当初徐阶的两次调动,都伴随着朝廷里重大措施的出现——而且两次都是

出兵。

然而过了许久,也不见有什么变化,于是大家又迷茫了。难道不是?

朱厚熜只是想要找几个帮忙整理奏折的,成立自己的秘书办公室,他当然不清楚因为这几个人的人事调动,在朝廷里产生

了怎么样的揣测。

倒是回绝了徐阶的调职申请,他在最初的时候还有些担心徐阶会不会产生怨愤。不过想想,徐阶既然能够那么精准地猜到

他的每一点小心思,这样的事情他应该是能够理解的。

有了秘书办公室的协助,朱厚熜处理政务的速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是他办公的水平提升了,而是不用阅读长篇大论的

文言文奏折,给他省了很多时间——他还是不太适应古文,读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先翻译成现代文再理解意思。

秘书团都是语文专业,总结概括能力都是很强的,朱厚熜就见识过,有一篇长达三页的请安折子,被二甲第六名的唐安国

,一个三十来岁,高高瘦瘦的北京本地青年精简到了六个字:安好,皇上何如?明代不用标点,于是就是六个字而已。

有这样的秘书团作为后盾,基本上原本庞大的阅读量,现在已经不被朱厚熜看在眼里了。现在耽误时间的,反倒是有一些

他不能独立决断的决策,或者是他有了选择,却对自己的选择不能放心。这时候,总会忍不住想要问一问王守仁或者是杨

廷和,朱厚熜就得花时间克制住自己了。现在需要独立了,不能再依赖长者们的判断了。

慢慢地,朱厚熜处理政务的水平也上去了,再遇到问题,也能自己想明白,下结论了。依靠大臣们的地方逐渐减少,作为

一个帝王,这才是真正的独立掌权。先前虽说他能使唤动杨廷和,使唤动王守仁,但那也并不是全然的大权在握。他已经

通过对他们的依赖,自愿地将手里的权力分给了大臣们,从而分散了君权。

从长远上看,或说是从社会的进步来看,君权的分散是必然的,也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主进步的表现。但是要分散却也

不是现在。

现在的大明朝,更需要的是集权。经过了正德朝十几年的荒废,还有嘉靖初年不断的天灾人祸,现在的大明,需要的是一

个强有力的君主,能够带领这个国家迅速的强盛起来。

等到国家实力登上了足够高的台阶,社会生产力也能够支持政体和国体的变化时,就到了变更生产关系的时候了。那时候

才该将集中于一人手中的权力,分散给诸大臣——或者那时候可以改一改形式,变成议会制?

朱厚熜自觉不够强硬。来自现代社会的他,因为从小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原因,他受到的教育问题是平和的被统治者

的教育。而到了这个时代,因为是藩王的儿子,他也没有接受过所谓帝王学的教育。甚至他的性格对比现在当政的诸位心

腹大臣,还有些绵软。但是这都不能影响现在他对于集权的决心。因为他对于振兴国家的决心是无比坚定的。

集权不是目的,是让这个国家振兴起来的手段。这样的必由之路,即便他不是很喜欢踏上这样的权力斗争战场,也必须让

自己打起精神去应对。

在这个时候,哪怕是对于夏言的暗恋也慢慢地淡漠了,朱厚熜忽然觉得,他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还有所挂念

的,除了才刚刚一岁多的儿子宝宝之外,就只有这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了——甚至宝宝都是排在这个国家之后的。

推书 20234-10-25 :天下乌鸦一般黑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