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瑾安默默地给自己发射了一个小火箭,心情平复下来。
至今薛瑾安都不知道柳固明白了什么,但不重要,人类总是奇奇怪怪的,代码生命只需要尊重祝福就好了。
第138章
薛瑾安说不去九添一就不去九添一, 整日窝在摆满冰的房间了,除了每日晨练之外,能不动就不动, 充电都变得不积极起来。
直到九月天气转凉, 皇宫里冰块停止供应了, 薛瑾安才终于又出了宫, 然后便得知了柳固已经辞官回乡了的消息。
“柳公子上个月走的,留了些东西叫小人交给您。”掌柜的麻利的从桌下翻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子,盒子打开里面竟然全是红绸扎成的花,手法各有不一,有的精致漂亮,每一片花瓣都伸展出最优美漂亮的弧度, 有的歪七扭八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团废料。
很显然,这些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除了这些红绸花之外,底下还压着一个有些厚度的信封,打开便见里面一沓信纸, 每一张都是不同的笔迹署名, 最上面的一封信字迹尤为飘逸漂亮, 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而出的,风骨韵味俱佳,能直接装裱起来传世。
薛瑾安立刻就知道这是柳固所写,毕竟这位大才子文章书画皆是一绝, 很好辨认。
【嘉和二十六年六月廿十日夜,通读老师宝作,铭感五内,难以入睡,见月色皎洁, 欣然而起。念无同乐者,于客巷寻杜寅、田呈闵。二人亦未寝,相携夜游赏景……】
薛瑾安一目十行的看完,下意识的又往下看了看,看看下面是不是有个课后作业,第一条写着全文背诵。
不怪薛瑾安有这样的反应,实在是柳固这信写得就跟从语文书上截下来的一样。
文言文精炼,信写得并不长,时间是在五人组从他这里拿到《基建手册》的十天之后,柳固看完了书睡不着,就跑出来找杜寅田呈闵两个人唠嗑,刚好两个人也没睡,他们就一遍欣赏夜景一边就着《基建手册》唠了个通宵,最后三个人也不知是脑子唠糊涂了还是唠清醒了,突然就豁然开朗了,柳固就说翰林院不是他想要去的,他要辞官回乡,要承接老师的意志去创办学堂,收天下学子,无论士农工商,教天下手艺,无论高低贵贱。
他要天下人人都能识文断字,要真正的践行有教无类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为老师的教育改革抛头颅洒热血。
老师本人薛瑾安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薛瑾安表示这话他真的没说过。
薛瑾安立刻就意识到问题出在《基建手册》上,修路、教育改革、推广种植高产作物、女官女学、推行男女平等……这些算是穿越者的基本操作了,薛瑾安本来就是从穿越基建小说里提炼出来的书,里面自然满满都是私货。
那些东西哪怕写得很悬浮,但是光一个理论放在古代也是足够先进了,怪不得柳固之前跟他说些什么“承接意志”之类的话,感情是把《基建手册》当成他阐述思想理念之作。
《基建手册》融合了数据库里成百上千的穿越基建小说,内容相当丰富,涵盖了方方面面,薛瑾安搜索了一下那天的记忆,将几个人着重关注的部分都对应上。
几人的喜好相当明显,明显到薛瑾安能以他们为主题,结合他们看得内容现生成一堆小说来。
柳固的是《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大部分基建文主角做教育改革,都会从写考试辅助书开始,古代教育的难度主要还在于学阀垄断,应试化科举虽然饱受诟病,却不失为打破垄断的好办法,不过大抵也还是治标不治本。
封建古代的改革者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尤其涉及到教育这种能动荡整个国家组成结构的方面,不成功会死,成功也会死,毕竟权贵世家的怒火需要平息,当权者也需要社会的稳定。
因此有关教育改革的方面,大部分小说都是浅尝辄止,不过虽然没有深入去写,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现代教育的思想方阵展露无疑。那个人人能受教育,人人都念书认字,士农工商等各行各业都有对应学科乃至对应学校的世界,那是柳固不敢想,却心驰神往的理想之国。
杜寅是《从小县令到首辅》——一般基建文主角都是一甲出身,翰林院待三年之后外放做官,至于为什么非要在翰林院待三年,这是因为作者往往都会引用科举成熟的朝代“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设定,不搞造反的话,当官的尽头就是内阁首辅,主角必然得在翰林院镀镀金再放出去攒功绩。
而往往这个时候,主角的外放之路会被敌对派系干扰产生波折,去往一个贫困偏僻之地,要么穷山恶水出刁民,要么官场黑暗沆瀣一气,有些甚至还有山匪流寇,战乱不休。总而言之,都是些注定不平静的地方。
杜寅看的那叫一个热血沸腾,熬了好几天夜翻来覆去的品,看完之后觉得自己能打一百个贪官污吏,很不能现在就去建设美丽乡村。
田呈闵的则是《我在古代种田》——改良农具,给粮食增产,经济作物种植等也算是主角刷基建进度的标配了,他本来就是农家出身,对种田有着极高的敏锐度。
果不其然,柳固的这封要上教科书的散文信后面便有说到,杜寅准备去偏远之地任职,田呈闵也表示若是实在当不了县官,他会直接以师爷的身份跟着杜寅一起走。
薛瑾安看了看两人的信,杜寅的信分成好几段,能从字迹的微妙变化看出来都是写于不同时间,看起来像是读书笔记,又像是日记,说是像读书笔记,盖因这人前几段都是在激烈赞美《基建笔迹》,你能直接从他的文字里看出他看书的进度。
至于后者,便是因为后几段都是在简述当日发生的事情和心情,最后一段下笔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好,字迹都透着股凌冽的杀气,说的是田呈闵好不容易等来的一个官缺在落定的时候被抢了,抢的若也是个在苦苦等授官的也就罢了,偏偏是一位只有举人功名的世家公子哥。
大启举人不想考了也可以选择直接当官,只不过都是些没有晋升渠道的小官,乃至小吏都有可能,这位世家公子上来就是县令显然不合规,最令人生气的是,这富家公子就是个脑袋空空如也的草包,他的侯爵父亲为他准备了一整个智囊团,人数甚至比皇帝的内阁大臣都要多两人。
这人去那里也不是受苦的,他什么都不用做,他的侯爵全家已经出动了所有人脉也打点好了,他只需要去个一年半载,就会得到一个飞来的大功劳回京述职,最低都是个六品官。
“这同卖官有何区别!”杜寅对此时很是愤愤,觉得这少爷简直不拿治下百姓当人命,还无视律法规则额。
杜寅还要顾忌身后的家族,不能跳出去抱不平,他索性就直接找吏部左侍郎,将这个世家子给挤了下去。吏部左侍郎好歹同他是一个杜,虽然对他的莽撞颇有微词,到底也把位置给了他。
于是杜寅在七月份就带着田呈闵离京,往祁州最贫穷的安知县而去。
若说大启和戎狄的边境是祁州,那么安知县就是祁州和戎狄的边界,地理位置的原因常年受到戎狄侵扰,人口常年都只有一万户左右,放现代一个小区的量,可以说是非常磕掺的数据了。
安知县已经有三年没有县令了,不是死在路上了,就是来不了多久就受不了,直接找关系把自己调走。也是今年西北军打了打胜仗,还直接把边境线推到了漠北里,安知县成为了离西北军营地最近的城镇,他们不仅不用再担心戎狄的劫掠骚扰,还因西北军的将士经常过来打牙祭买东西,经济都被带动了不少,日子比往年好过了很多。
据说还嫁出去不少姑娘寡妇,一多半还都是和西北军的老少爷们成婚,安知县一跃成为了军队“家属”县,也算得上一个好消息了。
也正是因此,才有人想要去那安知县当官,觉得能蹭到西北军的功绩。
薛瑾安对这些一心走捷径的家伙,只有一句话:“还好不是你。”
赫连城可不是好相与的,还想蹭功绩,就那点水平,可能上岗不到半年,就会被赫连城扣个渎职的罪名遣送回京,赫连城把西北军看得紧,尤其在出了赫连庸的事情之后,他会本能的杜绝一切会动乱西北军的危险。
杜寅当官的能力如何尚且不知,但他性格不急不躁很是踏实,倒也适合去西北,至于田呈闵,到哪里种田不是中呢。
西北最早九、十月便会飘雪,杜寅得赶在那之前上任,所以一拿到委任书就走了,不然大雪封路就糟糕了。
田呈闵信中提到了这件事,他对做官没有太大执念,只要能为民做事改善民生就好。他的信很有本人的粗犷之风,内容也相当朴实无华,读起来像是有机肥料的相关实验报道。
剩下的谭灵越和刘正这二人,前者太过年少,才十七八岁,书香门第出生,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他看得最多的还是主角一路从县城考入京城的科举过程;后者商户出身,虽然锦衣玉食长大,却因身份在科举一道上受尽白眼,哪怕他是江南府第二名,也有很多不如他的人耻于与他为伍,讥讽他一身铜臭味,是以,刘正关注最多的是官场的波谲云诡。
这两人的信倒挺中规中矩,没有提太多生活上的事情,不过田呈闵授官被抢这事,给他们两人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谭灵越虽然还完全没想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但字里行间已经显露出他想要往上爬站得更好,给需要的人当坚实后盾,叫他们往后不必对谁低声下气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刘正更加直接,他本来属意的部门是户部,在田呈闵之事之后,直接变成了吏部,顺便还掏了百两银子给兄弟当路费,还表明要是需要商队发展经济可以直接找他,他们刘家可是江南的大商贾,别的没有就是钱多生意大,想打通几条商道就能打通几条商道。
杜寅对此事很是欣喜,连连点头,还送了刘正一个从《基建手册》现学现卖的赚钱法子,那就是搞运输发快递。
“你家商队路线多,大启说得上名号的县城都有你们商队路过的影子,普通百姓寄不了驿站,找镖师又太贵,倒不如利用你们在各县城的据点做点驿站生意。”刘家商队有好几支,每一支的行商路线都不定相同,还是交叉出现的,他们只需要把带的东西放到店里,自然有顺路的商队把人带走。
“你这个提议不错,不过前期肯定回不了本。”刘正算得听清楚的,只不过那点钱,即便全赔进去,刘公子还不放在眼里。刘公子是有经商天赋的,然而他的经商天赋不如他散财童子的名声响亮。
彼时户部尚书冯鄞守并没有将一个小小进士放在眼里,等后来发现刘正的散财属性之时,小刘大人已经在吏部站稳脚跟了。
冯尚书痛心疾首,对促成这件事的某世家子生出了深刻而刻骨的怨念。
薛瑾安看完他们五人的信,手里还剩两张,一张乃是和柳固交好的秦廉所写,他倒是也更关心教育改革,不过不同的是,他的侧重点在于官学的腐朽,他的目标是去国子监,他要把七殿下的书推给每一个读书人。
剩下的一张署名竟然是崔酌,他是从谭灵越那里看到的《基建手册》,毕竟同在翰林院做事,凑巧看到也是很正常的,崔酌原本也只是随意一瞟,就被内容完全攥住了心神。
崔酌惊叹于书中的奇思妙想,同时也非常敏锐的察觉到这本书中的内容对权贵世家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对此他很是担忧。谭灵越邀请他写信的时候他也就没有拒绝,将心中的担忧怀疑都尽数落在纸上。
崔酌的目标倒是向来明确,没有被这本书影响到什么,他一心想要光复崔家,想要入内阁当首辅,重现昔年祖父在朝时候的盛况。
崔酌也是几人中唯一一个交代了那些红绸扎花到底是什么的人。
这红绸扎花说起来是刘正的的主意,他道:“今日一别,兴许终生再难相见,好友一场,总得留下些什么。不如便将心中所想留于红绸之上暂且封存,待到实现之日再来拆开……也算是一场比试,看我们之中到底谁最厉害。”
他们都是一群天之骄子,有着各自的骄傲,他们是好友、知己,也是对手。
科举的排名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阶段的证明,而他们还有漫长的余生。
薛瑾安拿起一朵封得不算好的话,找了个角度将里面的字看了看,认出那是田呈闵的字迹,果然见上面写着:愿有朝一日人人丰衣足食有衣蔽体,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崔醉跟在旁边探头探脑,也看到了这句话,不免生出些豪情来,听到崔酌也写了的时候,当即就要人去买相同的红绸,打算也跟风写一个。
“我的话……我想要封狼居胥,青史留名。”崔醉用着玩笑一般的语气,说出认真的话。
薛瑾安辣评:“一个个梦想飞出了天窗。”
不过人类总是要有梦想的。
“去寻一颗树苗来栽在院子里,将这些红绸花都挂上去。”薛瑾安吩咐掌柜,看了眼盒子里神态各异美丑不一的红绸花,仔细感受了下心底生出的,名为期待的情绪。
薛瑾安第一次给出假设性的话语,他说:“也许待树木生根发芽的那一日,会有红绸带迎风招展肆意飘扬。”
就这样,九添一的院子里种下了一颗不朽的树,任时光飞逝,楼宇拆建,日月更迭,它坚韧的扎根在这里逐渐长大,当第一张红绸展开,被岁月沉淀了颜色的的字迹在褪色的布条上迎风张扬,有人瞧见了上面的字和署名,震惊不已。
这棵树出了名,成为了九添一的一大盛景,每当有红绸展开,便是万人空巷,有人为这棵树取了个名字,说是试金树,说只有真正的王佐之才才能在树上留下名字。
于是又有人作诗写赋,天下文人的终极目标从为官做宰变成了在试金树上开出一朵红绸花。
记忆会忘记,历史会丢失,唯有红绸花永不凋零。
很多年过去,红绸花开满了枝桠,有的迎风招展,有的至褪色也未能展开,他们沉淀在时间长河里,带着岁月留下的馈赠,年复一年的伫立在此,静静地见证世界的变化。
后来的后来,有人来访,见到这颗故人留下的树,笑着留下了一句诗:命运无常人有常,山河不固神永固。
吾道不孤。
卯时正, 是大启官员们上班打卡的时间,也是睡足四个时辰的薛瑾安惯常起床的时间。
今日的薛瑾安依旧定时定点的睁开眼,还没坐起来, 脑中突然响起一个带着点电流的死板合成电子音, 还是童声版。
“薛瑾安薛瑾安。”那个声音喊道。
薛瑾安的语音助手功能被喊了出来, 他下意识接了一句, “我在。”
“炸个烟花。”
叽——彭!
薛瑾安眼前炸开了电子烟花,绚丽缤纷,吵闹不休。
他听到童声在脑子里说,“当人一周年快乐,恭喜你。”
薛瑾安看了一下日期,果然是十月初九。
去年的这个时候, 他刚进入这具身体,躺在戚风院的地上,用仅剩的一点电量点了个外卖,还担心关机直接开了超级省电模式。
似乎是感受到薛瑾安的想法, 童声非常体贴地开口问道:“检测到你在回顾历史数据, 需要我为你短暂的做人生涯出一个年度报告吗?正好我这里还有很多模板没用上。”
“不要。”薛瑾安没有半点犹豫的拒绝, 并警告道,“不想被关闭所有权限的话,离我的数据库远点,小X老师。”
“真的不需要吗?”小X老师试图说服, “我的审美很不错,用户好评度百分百。”
“容我提醒,你只有一个用户。”也只有皇帝这个天生的韭菜圣体才会被小X老师这种三流电子诈骗犯套牢。
说起来,皇帝六月份刚至就搬去了避暑行宫,住了两个来月现在也重新回来了, 也不知是不是避暑行宫真的太避暑,让他脑子冷却了,还是抽签算命做测试搞腻了,皇帝虽然还是会给小X老师供奉,但找它的时间明显减少。
小X老师的自我成长属性全点歪到当资本家上了,它一看大冤种要跑,流水降低,这能忍?然而无论它怎么增加新鲜的测试、抽签玩法,都只能让皇帝的目光多停留一会儿。
次数多了,皇帝还不高兴了,以需要批改奏折处理公务等由头,开始有意冷落它了。
实际上,皇帝倒不是真的烦小X老师,他是有意在套路这位“神明”。
皇帝的喜欢向来是夹杂着利益的,他对小X老师这个月来的大方供奉,可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自己。这些日子,小X老师摸透了他的性格喜好,皇帝同样也看出了小X老师的能力不俗。
皇帝想要神力为他所用,指哪打哪。
他原本的打算,是想对待薛瑾安那样徐徐图之,养肥了再“宰”,然而太皇太后的强势争权让他不免有些急迫起来。
恰巧一次的意外怠慢,让他察觉到了小X老师对他这位信徒的在意,皇帝顿时计上心来,故意忽视起来,还试探着用言语来引导,让它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变化。
皇帝小心掩藏着眼中的贪婪,用忽冷忽热的态度驯化神明,不动声色地展露自己想要的东西。
点满成长的小X老师很顺理成章的看明白了他的暗示,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味的追求娱乐是很容易被替换掉的,只要侵入对方生活的方方面面,把他养成一个失去你就生活质量极具下滑,才是AI驯养机奴的正确道路。
它的创造者薛瑾安的前身手机,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吗?
手机从最开始的砖头大哥大到智能机时代,融合了多种电器效果,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工作都缺少不得,于是人类成了低头族,成为了手机奴隶。
“我悟了。”小X老师觉得自己懂了,他当即就一头就扎进了薛瑾安的庞大数据库里畅游,汲取它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升级改版。
然后,在薛瑾安一个不注意的情况下,小X老师版本更新了,它已经开始给皇帝的奏折提供批改意见了——目前是免费的,打了个幌子说是回馈老顾客。
顺便一提,也是这次升级,小X老师把自己声音给换了,用的是从薛瑾安数据库里拷贝来的系统自带语音包之一,还给自己捏了个虚拟形象,想要去皇帝面前显显灵,干脆坐实了神仙身份。
——不是当纯代码不乐意,而是装神弄鬼更有性价比。资本家AI精打细算地如是想。
可惜被薛瑾安直接摁下了。
薛瑾安在他构建数据的第一时间就知道了,那虚拟形象不出意外的借鉴了他五官的数据,然后进行了一番微调,放一起一看就知道有关系。
皇帝本来就多疑,如果小小X老师只是声音像薛瑾安还还说,现在脸也像,被看出问题的风险就增加了。
薛瑾安不想多生事端,暂时压下了它的想法。
小X老师也不强求,它现在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入侵皇帝生活上。
“现在他对我的能力还带着怀疑,只是将我的批注当参考答案,但总有一日他会全心全意信赖于我,我批改的奏折他看都不看,不会有任何怀疑。”小X老师哼哼笑起来,阴险道,“到时候……我就该收费了。”
薛瑾安:“……那个时候你都把他架空了,国库都任你取用,你还收什么费。”
“好像是哦?”小X老师陷入沉思。
薛瑾安有点想给代码做智商测试了,如果代码真的有这玩意儿的话。
不过不得不说,小X老师这一下神来之笔,正好切中了薛瑾安的计划。
对皇帝的蚕食围剿喜加一。
薛瑾安赏罚分明,小X老师事情办得好,他在小X老师的要求下,进一步开放了权限。
然后就看了一场电子烟花。
小X老师没能推销出自己的年度报告也并不气馁,还兴致勃勃地道,“我给你准备了一份一周年礼物,你要知道吗?”
薛瑾安数据一分析就知道了礼物类型:“皇帝准备干什么?”
“……代码生命真无趣。”
薛瑾安眼前弹出一个“不开心”的表情包,始作俑者是谁显而易见。
既然已经被猜到,小X老师也没有再兜圈子,直接道,“最近皇帝找我算了好几次八字,测姓名算姻缘……每次的八字都不同,我算了算时间,不出意外是皇子们的。”
小X老师说着报出了三组八字,薛瑾安也瞬间给匹配上,分别属于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
说来这三位皇子也是到了该定亲的年纪,古代有些时候挺矛盾的,男子及冠女子及笄方算成年,大部分却在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成婚生子。
定亲娶妃,皇子们也就该出宫建府了,也是默认的可以正式组建自己的势力了。
皇帝这是已经有了人选,想要安排上了,不过看他这偷偷摸摸的样子,大概率不是能拿出来说的。
想来也是,历史上很多皇帝在继承人这方面很是摇摆,喜欢搞制衡之术,姻亲也是制衡的手段之一。
母族势力强盛的皇子,可以安排一个不那么招眼的皇子妃,比如二皇子;势力颓弱的皇子,就定一个家族势力庞大的皇子妃,例如三皇子。
然而,皇帝想只是皇帝想,皇子和涉及到的大臣们却不一定会同意,就比如说最典型的敏皇贵妃和二皇子,他们将姜家的地位看得很重,是绝对不会想娶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皇子妃的。
当然,皇帝也可以强行赐婚,只是那时候他的司马昭之心可就藏不住了,而且赐婚本来就是已经两情相悦者来求得恩典,真要盲目保媒,那就是给都察院骂他的把柄,皇帝珍惜名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干的。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皇子们心甘情愿娶内定好的人呢?薛瑾安想到原著中皇帝的一个操作,那就是选秀,以皇帝的名义召集天下秀女,添置后宫的同时给皇子们选妃。
原文中女主陆瑶光就是走这个渠道成为了八皇子妃的。
这选妃看似是皇子们自己挑选合心意的,但实际上门道多着呢,皇帝有的是办法把自己看好的人组到一块儿去,到时候人已经见过了话已经放出去了态度也表了,皇子或是被选中的皇子妃不乐意也没有办法,只能应承下来。
原文中提到这事儿,涉及到的皇子是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及十一皇子,至于前面的其他皇子们的婚姻到底怎么回事儿,里面并没有提,不过几位皇子的夫妻关系,倒是以女主的视角呈现出一二。
大皇子妃乃是户部尚书冯鄞守之女,性格稳重大气,大皇子最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没有趾高气昂过,因主动给大皇子纳妾而贤名在外,和大皇子的关系不温不火,反而是后来大皇子被圈禁,家中姬妾奴仆尽数散尽,两人互相扶持清贫度日的时候,关系才变得如胶似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