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也不想和男主深入讨论自己因另一个世界的经历造就的病态表现——准确来说,他不想和任何人探讨那些破事,从而获取些无聊的厌恶或怜悯。
关于那些精神压力导致的不良习惯,他被迫和这个世界的母亲进行过数次沟通——糟透了,对方试图用尖叫和咒骂治愈他那些“不体面、不光彩”的抓挠与噬咬,甚至尝试用针尖刺他的手指,而争端的唯一结果是他不再轻易脱掉手套。
新手套还带着另一人的体温,只是不太合手,宽大了些——不过这一次对方总算愿意将纸条交给他,诺瓦对着光,继续研究那熟悉无比的字迹。
“大概率是描出来的。”他眯起眼睛,打量着那些深得并不均匀的痕迹:“幕后之人能够得到我的手稿,和比尔·法姆有仇,知道之前那场关于‘异端’的冲突,还和爱欲之神的女祭司有一定关系……”
教授突然转换了话题:“那天在桦木餐馆里,你有遇见什么眼熟或奇怪的人么?”
“没有。”对方思考了一下,肯定地回答:“我去的时候餐馆里一切如常,也没有看见比尔·法姆。我已经询问过桦木餐馆的招侍和厨师,他在我走之后来的。”
“那些人不是应该被治安署关押起来了?”诺瓦忍不住眉毛扬起了一点。
治安官对待平民可没有对待贵族这般客气,还能在白塔镇里自由乱窜。就连他的助教都是由他之前力保下来的,表示如果私自关押审讯对方,他对此次案件一个字都不会透露,还会以白塔大学的名义向某些机构表达些许抗议——关于每年都得缴纳的昂贵保护费,关于某些明显非法的交易。
最后他和助教只是被草草问话了事——治安署似乎也不想沾手,而是在等着异端裁决所和王庭议会介入这件麻烦事。
“是在治安署里没错。”某人无辜地回望着他:“所以我又去了一趟治安署,亲自‘问’的。”
诺瓦:“……”
他再一次隐隐觉察到这人身为反叛军后裔的法外狂徒属性。教授本人已经算是离经叛道,但多少还是下意识遗留些许来自新时代公民的良好品德,所以有时候对方甚至比他还要敢想敢做。
“不过我觉得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也许您能从中看出些什么。”阿祖卡安静地注视着另一人的眼睛:“那个招侍回忆说,比尔·法姆没有在桦木餐馆里喝酒,来的时候身上也没有酒气。”
作者有话说:
阿托品:从颠茄中提取的一种有毒的白色结晶状生物碱
死亡之歌甜蜜而永无止境:极乐迪斯科的开场台词
教授抬起头来,盯着他看:“你觉得那些人说的话可信度如何?”
另一人平静地回答:“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在我面前撒谎。”
——眼前的家伙是例外。
“好吧,那么我们换种思路——比尔·法姆因为‘瑟西’的缘故心神不宁,他没有心思喝酒。”
诺瓦沉吟片刻,忽然一言不发地向钟楼的入口走去,另一人沉默地跟在他身后,治安署设下的“禁止出入”的法阵对两人来说形同虚设。
钟楼内部的空气还残留着闷热的臭气,光线昏暗,仅有几缕从天窗透入的光,勉强照亮了蜿蜒而上的斑驳石阶。爬上顶部的平台后,天窗边缘的护栏已经锈迹斑斑,仿佛随时都会断裂,站在此处可以看见整个白塔镇,而后方便是钟楼的机械层,是整座钟楼的心脏。
这一次不必急着遮掩对己方不利的异常,教授也有了时间仔细观察案发现场。很快,他将目光锁定在那由上百枚大大小小的机械齿轮组成的机芯上。
“保护机芯的法阵失灵了,不是人为。”神眷者在他身后轻声说。
“年久失修?”
要知道设置长期法阵的费用还是相当不菲的。
“是。”
教授眯起眼睛,烟灰色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闪闪发亮。
“帮我一把,”他忽然说:“把那枚大齿轮拆下来。”
等那笨重的、几乎一人多高的齿轮被法术挪开后,两人不由陷入了沉默。
尸体,十几具密密麻麻的、血肉模糊的乌鸦尸体,腐败的血肉骨骼和乌黑的羽毛彻底将大大小小的齿轮卡死了,如一具由血肉和机械组成的畸形巨物,场面怪异而阴森——难怪白塔大学的钟楼不再做声。
诺瓦回过神来,在另一人的帮助下,小心掏出其中一具勉强算是完整的鸟尸,仔细观察翻看,腐血将白手套染得黑红。
“都是些壮年乌鸦的尸体。不像是传染病,倒像是中毒。但是阿托品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较快,一般在24小时之内就能完成代谢,就算乌鸦吃了腐肉也不会死……”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难道是摄入酒精导致的大批死亡?”
他曾听说过鸟群因偷吃酿酒剩下的葡萄残渣导致大批死亡的传闻,而这里唯一可能和酒沾染关系的东西,只有比尔·法姆的尸体——但是酒呢?
“比尔·法姆收到了纸条,他不太可能认出这是谁的字迹,所以也许还有‘来白塔大学的钟楼,你会得知真相’之类的口头传话。”
黑发青年开始在钟楼里神经质地转悠。他的声音很轻,就像在自言自语,试图重现那个带来死亡的黄昏。
“身为术士,他可以隐藏行踪,不被白塔大学的其他人发现……他来到了钟楼,在楼下徘徊了一会儿,担心这是个陷阱。黄昏恰巧是乌鸦外出觅食的时候,鸦群飞了起来,所以他会下意识仰头,盯着钟楼顶部供乌鸦出入的天窗——但是这时候他看到了什么,随后他立即毫不犹豫地冲进钟楼,一口气爬上塔顶……”
他忽然顿住了脚步,示意另一人来看。
“这里的砖石缺了一块,断面却很新——比尔·法姆爬上钟楼顶部,随后在平台的入口又看见了什么。他吓坏了,下意识将一个硬物丢了出去,他看见的那个东西也随之消失了。”
“……您指的是这个?”
黑发青年呆愣一瞬,猛地扭过头来,伸出双手,接住了那悬浮在半空中的便携式酒壶。
“它被卡在齿轮的最深处。”阿祖卡补充道,随即有些好笑地瞧见那双灰眼睛猛然迸发出如沸腾铁水般的光亮来。
“没错,酒壶,”那人立即兴高采烈起来:“一个酒鬼怎么可能不随身携带酒壶?”
酒壶外壳是银质的,盖子歪斜着,壶身雕工精美,还镶嵌着宝石,但显然已经被乌鸦啄掉了,其上残存着啄咬和抓挠的痕迹,还有一道崭新的磕痕——恰巧和教授的推理吻合。
那人捧宝贝似的捧着酒壶,兴奋地走来走去,语速越来越快:“情绪紧张和剧烈运动令他的血液循环加速,他开始感到口干舌燥,所以他捡起了酒壶,大口喝酒——但是很快他开始感到头晕,这一次的眩晕感和以前醉酒时不太一样,他直接摔倒在地,恍然发觉自己似乎中计了,身体却渐渐失去了行动力,无法爬下本就陡峭难行的钟楼楼梯……于是他趁着最后的清醒,将纸团塞进嘴里,试图吞下去,却因会厌反应引发呕吐,由于无力翻身,最终被呕吐物堵塞气管——”
教授忽然顿住了,随后仿佛想起了什么,毫无形象地蹲下来,将酒壶在地上重重磕了几下,细软的银质瓶口顿时变了形,一层银白色的、薄薄的内胆封层也随之剥落。
随后,几粒细小的、小石子大小的黑褐色果实掉了出来,滚落在地上。
“……曼陀罗的种子。”
昏暗腐臭的钟楼里,一人独自蹲在地上,神经兮兮地喃喃自语着,像个发病的疯子。
“比尔·法姆不是在桦木餐馆里吃掉了曼陀罗种子,有人将这些种子用薄薄的锡封进他的酒壶里,随着毒素扩散,酒也随之出现毒性,误食乌鸦才会大批中毒身亡——但是幕后之人没有想到,比尔·法姆将酒壶摔了出去,将封层摔裂了,这才导致他在情绪激动时混合着酒水吞下几粒曼陀罗的种子。”
只要五粒曼陀罗的种子,就能彻底杀死一名成年人——幕后者本来没想让比尔·法姆死得这么快,找不到和“瑟西”相关的线索,在阿托品导致的狂热幻觉下,几近癫狂的比尔·法姆接下来会冲谁兴师问罪?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在接下来的冲突中对方毒发身亡,那他可真是有几张嘴都说不清了。
“这实在是……令人惊叹。”阿祖卡站在一旁轻声感叹道。
对方愣了一下,下意识抬起头来看着他,因方才的激动情绪,那双灰眼睛里还残留着快活的、闪闪发光的光亮。
“确实,幕后之人心思十分缜密。”他顿了一下:“现在还差一个问题,比尔·法姆究竟看见了什么?我猜是瑟西的幻象,不过这是属于你的领域了。”
“不,我是说您的推理。”神眷者无奈地垂下眼睛,温柔而真挚地称赞他:“这是一场只有您才能创造的奇迹。”
再次强调,当救世主专注地凝视着某个人时,世界上任何拥有灵魂的生物都会被那双蓝眼睛打动。
“……你也不赖。”诺瓦愣了一下,忽然冲人露出了一个飞快的、有些僵硬的微笑:“干得漂亮,‘华生’。”
“……”
某人沉默了一会儿,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个温柔得令人心颤的微笑,声音轻柔和缓,带着强烈的蛊惑意味:“‘华生’,是谁?”
另一人毫无所察:“一本著名的侦探小说里的大侦探最好的朋友和最忠诚的……算了,当我没说。”
见某人居高临下地垂眼看他,半张脸被阴影笼罩,唇角的上挑弧度完美而瘆人,他又面无表情地补充道:“只是一个不太好笑的玩笑,忘掉它。”
——完全想象不到这家伙会向谁真心效忠的模样。
“我可否理解为,”救世主慢条斯理地问道:“您已经认为,我是您最好的朋友?”
“如果将朋友定义为理想相似、利益相近、可以互相信任的人,当然,你是我的朋友。”他的宿敌谨慎地回答——该死的谨慎。
“但是如果非要谈论比较级……”对方陷入沉默,眼睛失去焦距,不知道在看哪里。
某种巨大的、似曾相识的疲惫与孤独笼罩了那个人,就像灰色的海雾覆在他苍白的皮肤上。
他仰起头来,注视着他,平静地陈述着既定事实:“我无法定义什么是‘最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朋友。”
“……您还有其他需要检查的么?”另一人忽然有些隐忍地问。
诺瓦有些莫名地感到一股蠢蠢欲动的危险力量将他托了起来。
“暂时没有。”他狐疑地盯着那家伙的脸——看不出任何异样,自从知道自己会观察微表情后,对方的伪装便越发无懈可击起来。
然后他的腰上忽然一紧,来不及反应便被人抱着从钟楼的天台跳了下去。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失重带来的不安令他下意识想要抓紧对方的衣服,却又想起那家伙的洁癖,纠结间两人便已轻柔落地,那沾染了污血的手套也瞬间碎成了粉末。
被吓了一跳的教授:“……”
败家玩意儿!
没等他皱眉骂人,鼻梁忽然微微一重,眼前的视野顿时清晰起来。
“临时眼镜。”对方将他被风吹乱的头发轻轻拢到脑后,神情不明,声音却是温柔的:“从索里尼眼镜店里带回来的,先凑合用。”
“……哦。”
黑发青年干巴巴地张了张嘴,想了一会儿又开口道:“那么剩下的算了,不用你赔。”
“我知道是你接手了,关于我那些被毁的标本和收藏。”他有些生硬地补充道:“是你的话完全没必要。”
第71章 不祥
阴谋的破解点似乎就在“瑟西”身上,但有一点很糟糕,那场凶手与受害者互为异教徒的奸杀显然没有发生在白塔镇,而教授本人又不能明着和治安署对着干。
况且他还有课要上,有学生要教,有论文要看,还有《神史》的编纂工作等待完成,一举一动都在旁人的视野里,唯有来自“异端”的阴影像一张沉入大海的渔网,不知何时会困住所有人。
白塔大学的学生同样隐隐觉察到那不祥的暗流。原先总是涉及玩乐与成绩的话题逐渐向各种隐晦的试探转变,来上神学课的学生一天比一天少了起来,开始有嗅觉敏锐的人选择休学甚至退学。
副校长怀亚特倒是毫不犹豫地批准了所有的休学退学申请,对日渐稀少的学生人数视若无睹。
“孩子,没关系的,”诺瓦恰巧撞见那好脾气的胖老头正在低声安慰一个抹着眼泪的学生,对方似乎是被家人强制要求退学了:“真理的白塔将永远屹立于奥肯塞勒河的浪潮中,只要保持思考,无论走到哪里,你总会再次朝它的方向而去。”
等那个学生哭哭啼啼地离开了,怀亚特抬起头来,正对上一双冷淡的烟灰色眼睛。
“早上好,怀亚特先生。”黑发的年轻人面无表情但很有礼貌地向他问好。
“……早上好,布洛迪先生,我本来也想去找你。”副校长叹了口气,一想起对方那孤僻怪异的性子,胖脸不由为难地皱了起来:“教工告诉我,你开设的选修课“神学与社会史观”选修人数已经不足开课标准了——你看要不要趁机休息一段时间?”
对方正处在这场暗涌的风口浪尖上,甚至还为此背负了一个疑似“异端”的身份——也该避避风头了。
另一人立即敏锐地反问:“这是您的意思,还是猫头鹰先生的意思?”
怀亚特顿了一下:“是我的意思,也是猫头鹰先生的意思,包括你的老师德尔斯也是这么想的。”
——对方已经多次冲进他的办公室里拍桌子发脾气了。
“你还年轻。”老人若有所指地说:“有时候年轻人也该让我们这些老骨头活动活动筋骨。”
怀亚特还记得一年前的某天下午,猫头鹰一边翻看当届博士答辩的答辩人资料,一边随手揉皱了就往地上扔,不少外界已经声名赫赫的学者,在这间狭小拥挤的办公室里被标记上“沽名钓誉的庸人蠢货”之类的称号。
本来怀亚特早已对此习以为常,甚至能伴着对方的骂声悠然自得地喝咖啡吃点心。谁知骂着骂着,那过于尖锐的背景音乐突然消失了,然后那人对着一沓论文研究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声音沙哑、兴高采烈地跑来找他,说自己发现了个很对胃口的好苗子——可惜后来才发现,“好苗子”早就被德尔斯·拉伯雷抢走了。
猫头鹰因此不爽了好长时间,那段日子对谁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尽管隔着头套没人瞧得清他的表情,也没人看得出他的坏脾气有没有更坏一点。
“你说,神明为什么是神明?”在对方还没带上毛绒头套、成为一只脾气古怪的猛禽的青年时期,曾在私下里无数次询问过他这个绝对亵渎的问题。
怀亚特知道那人的下一句话是什么。
——究竟怎样才能成为神明?
经过激烈的探讨与查证,猫头鹰认为唯一可行的方案是仿照初世纪的先民,直接使用本源和世间理念进行共鸣,毕竟从来没听说过哪个神是信仰另一个神的——可惜膨胀的理想被现实的重压刺得七零八落,更何况还遭遇了那事……
于是猫头鹰变得沉默,藏起那些亵渎的思考,转而选择追随前任会长的道路,趁着辉光教廷陷入与贵族和异教的党争时,从教士们看不起的世俗入手,一点点进行蚕食。他们几乎成功了,如今帝国的各行各业都有奥肯塞勒学会的学生,但在信仰方面依旧履步维艰,各大神殿始终牢牢把控着“术士”的诞生与培养,这也意味着对方把控了掌管一切的命脉。
一个样本成功的可能性太过低微,要想寻觅正确答案,奥肯塞勒学会需要更多的、更多的样本——但是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敢相信,神明不过是一群强大些的、没有信仰的先民。
直到诺瓦·布洛迪的出现,那些堪称超越了整个时代的思想令猫头鹰突然窥见些许希望的曙光。
怀亚特知道猫头鹰心急,他们都老了,好不容易抓住个看起来似乎可以突破重围、抵住教廷要害的年轻天才,自然想将其磨成一柄最锋锐不过的尖刀。
但强者总是和弱者难以共情的,无论头脑怎样惊世骇俗,对方始终只是个脆弱的普通人,就连比尔·法姆那样的不入流货色都能轻易杀了他——况且眼前的青年学者还年轻得过分。
他老了,心肠也软了,开始担心过度刺激教会神经,会为“尖刀”招致来自辉光教廷的磋磨与报复;也担心那些足以令任何常人崩溃的精神重压,会将眼前看起来天真且神经质的年轻人压垮。
猫头鹰则对他的优柔寡断嗤之以鼻。
“他有一位足够心狠手辣的骑士,用不着你我操心。”他嘲讽地咕哝着,但最终还是捏着鼻子默许给对方些许喘息空间。
“只是不到开课标准,那就是还有人在听我讲课。”
怀亚特回过神来,便听见另一人如此反驳。他张了张嘴,刚想针对那些来自年轻人的傲慢与偏执进行一番规劝,却被人打断了。
“就算现在就地解散神学院也解决不了问题,”黑发青年举起手里的信晃了晃:“取消课程反倒显得心虚,也会让更多学生感到不安。”
害怕的学生很多,但也有马代尔·拉比先生这样的年轻人。对方曾在一次私下答疑后,吞吞吐吐地和他表示,不论那些胆小鬼怎么想怎么说,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坚信布洛迪先生的思想是正确的,他们所追求的一切将开辟一个崭新的世界。说着说着,那个温和懦弱、甚至有些愚笨的穷学生直接情绪激动地哭了起来,搞的诺瓦安慰也不会安慰,训斥的话更说不出口,最后还是他的助教帮忙救了场。
怀亚特看着那封印着家徽的信:“这是……?”
“一封家书,异端裁决所调查了我的家族,母亲催我回家一趟。”诺瓦平静地说。
家书来自他的母亲布洛迪夫人,其中充斥着惊怒惶恐的咒骂与哀求,勒令他立即辞职,完全无视了神学家难以离职的窘境——异端裁决所绕开了他,前去布洛迪家族进行“审查”,这简直让布洛迪夫人惊恐万分。
“因为你那令人难以置信的丢脸行为,我被你气病了,病得要死了——三天后,我要在你堂弟的成年礼上看到你,”布洛迪夫人在信中愤怒地写道:“如果你想要成为家族的耻辱,想要让你的母亲在无尽的恐惧与耻辱中孤独地死去,那你就继续呆在那个充斥着下等人臭味的白塔大学里吧!”
怀亚特不由皱眉:“去吧,治安署那边的禁令和教学方面的问题我会解决。”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果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不要硬撑。”
关于布洛迪家族内部的事,德尔斯·拉伯雷和他提过。但在这个节骨点上,偏偏还要处理爵位继承问题——只要对方开口,想必德尔斯会豁出去自己这把老骨头,猫头鹰也不介意帮他撑这个腰。
黑发青年沉默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不知在思考些什么。在那双灰眼睛的注视下,怀亚特居然被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看得有些紧张。
只见对方忽然面无表情地开口:“关于这场闹剧幕后之人的身份,我有一些想法。”
随后,胖老头目瞪口呆着被迫洗耳恭听了一场缜密大胆到令人惊悚的推理大戏,他知道这位白塔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在学生甚至教授间流传已久的、名为“大魔王”的绰号,但这还是他第一次真正直面“魔王”的威能。
“我认为凶手之一,就在圣巴罗多学院前来参加公开课的学生之中。”那边“魔王”已经斩钉截铁地下了定论:“具体嫌疑人是谁,得去调查谁和女祭司‘瑟西’有关。”
圣巴罗多术士学院的学生都是些身世显赫的权贵子弟,调查起来很麻烦,除非男主或反派这种级别的bug亲自出手,但他现在被绊住了脚——至于将神眷者独自丢出去?某人只是微笑起来,然后告诉他想都别想,他的安全问题才是第一位。
……况且他需要回家做一件事,一件关乎后续计划的大事。
“我不需要您多做些什么,当然如果能帮忙打听些消息更好。”诺瓦冷淡地说:“针对我本人,异端裁决所和王庭议会没有决定性证据,但要防止他们栽赃陷害到白塔大学的其他人身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还请您帮忙拖住他们,我会尽快赶回来解决。”
他补充道:“最多五天,我会赶回来的。”
第72章 封地
在希尔维人的语言中,“布洛迪”的本义是“泥泞之地”。布洛迪家族的先祖曾追随卡西乌斯一世四处征战,也曾名盛一时,后来逐渐没落,仅存的封地“铁棘领”如今已经小得可怜,只有百余户村民,离白塔镇大约有两天的车程。
封地的真正所属者布洛迪家族养不起骑士,也无力雇佣靠谱的执行官,在爱德蒙·布洛迪子爵掌权的时代,收缴的各类税收高得快令人活不下去——感谢诸神,老子爵死得太突然了,等布洛迪夫人重新成功掌管铁棘领已经是一年后的事了,王庭议会的威慑和短暂的休养生息没有令封地真正爆发暴乱。
布洛迪夫人是一个十分尖酸刻薄的典型贵妇,一心希望布洛迪家族能够重归先祖时期的高贵地位——可惜除了熟知餐具的十八种摆放方式及其对应含义外,她并不擅长振兴一个破败、贫穷、除了爵位之外堪称一无所有的家族,唯一值得赞美的是,她对家族事务的不甚了解令她还未到达老子爵那般敲骨吸髓的地步,铁棘领的日子还勉强过得下去。
直到布洛迪家族的长子将封地的绝大多数土地租借给了金纺车公司,事情出现了奇妙的转折——谁也不知道一个当时只有十岁的孩子是如何说服他那偏执刻薄的母亲,如何和那群精明狡猾的羊毛贩子周旋,令对方以堪称赔本的高价租下了铁棘领狭小贫瘠的土地用来生产羊毛,并签订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租赁协议,答应优先雇佣铁棘领的村民当纺织工。
从此雪白柔软的羊群占领了这片姓氏都泛着铁与血腥气的土地,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化身羊倌和纺织工。原先大家还浑浑噩噩、半信半疑,只以为是贵族孩子的任性胡闹——但是谁也没料到,不起眼的羊毛生意居然如此暴利,一个技巧娴熟的女纺织工,日薪甚至能比一个壮年男劳力还要多上一倍。
他们的小主人还会时常提供一些看起来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但事实证明,对方总是对的。生活一天天好过起来,不少人在每日祷告时,都会偷偷为未来的新领主多向神明美言几句——直到噩耗传来,经王庭议会审定,封地的领主极有可能另有其人,无耻的小偷即将偷走那个冷淡寡言、性格古怪、但毫无贵族架子的年轻人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