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by千萌

作者:千萌  录入:11-05

话题#她只是想要一个公平#、#逃离原生家庭# 迅速登上热搜榜。无数网友在这些视频下为夏清秀留言声援:
“看着太心疼了,当着摄像机的面都敢这样, 私下里不知道会被打成什么样……”
“妹妹快跑!这种家不值得留恋!”
“如果需要帮助请发声,我们愿意提供支持!”
就在网络关切达到顶峰之时, 一个名为“清秀努力中”的新账号在社交媒体上悄然注册,并迅速通过了身份认证。
这个账号发布的第一条内容,立刻引发了全网轰动。
那是一张在明亮教室中拍摄的照片。
夏清秀穿着干净整洁的蓝白校服, 坐在课桌前的场景。
“谢谢大家关心。请放心,我已经坐在梦寐以求的教室裡, 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谢谢顾哥@顾玺, 是他看到了我,将我带出了那座大山。未来的路, 我会自己好好走下去。”
这条动态一经发布, 瞬间获得了数十万点赞和转发。
网友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欣慰之余更是感动不已:
“太好了!妹妹真的逃出来了!”
“顾玺真是默默做了件大好事!”
“妹妹好好读书!知识改变命运!”
默不作声悄悄把夏清秀带出大山,并资助她上高中的顾玺,又圈了一波粉,网上全是对他的赞誉。
比起这些,顾玺更高兴他改变了小师妹的命运。
十二月,国家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及下属物理学会的公告栏上,正式公布了新一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国代表队名单。
顾玺、宁一帆和曾庭轩的名字赫然在列。
名单公布后,紧接着便是为期数月的封闭式集中培训。
收到通知后的顾玺立即收拾好行李前往目的地。
韩漓和柏瑾之自然要来送行。
出发当日,机场候机厅内人流熙攘。顾玺拖着行李箱,站在安检口前, 听着柏瑾之事无巨细地反复叮嘱,从注意饮食到调整作息,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
“好了,柏哥,我不是小孩子。”顾玺笑着打断他:“我会注意……”
顾玺突然顿了顿,脸色微变。
一直沉默地站在一旁,目光始终未曾离开顾玺的韩漓,敏锐地捕捉到顾玺脸上瞬间的凝滞。
“怎么了?”韩漓立刻上前一步,低声问道。
顾迅转过头,脸上已迅速恢复了惯常的平静,甚至还扯出一个宽慰的笑容:“没事,刚才有点耳鸣,我先上飞机了。”
他故作轻松地摆摆手。
然而,在他转过身的刹那,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顾玺脸上褪去,变得一片苍白。
只有顾玺自己知道,刚才那一瞬间,他眼前突然充斥扭曲跳动的公式与符号,耳畔充斥着尖锐的、意义不明的嗡鸣。
“学者综合症”的后遗症,开始发作了。
先是幻视幻听,然后就是……
顾玺用力握紧行李箱的拉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强行压下内心的翻涌。
经过数月高强度的封闭集训,以顾玺为队长的物理竞赛小队,终于踏上了奔赴海外的征程,参加那场汇聚了全球顶尖年轻物理学子的奥林匹克竞赛。
赛场上,顾玺小队凭借扎实的功底、灵活的思维和默契的团队协作,一路过关斩将。
不久,捷报传回国内,国家队成功斩获团体冠军,顾玺个人更是荣获理论成绩最高分特别奖,载誉而归。
赛后,众多世界顶尖学府,纷纷向这支冠军队伍的核心成员发来了附带全额奖学金的入学邀请函。
面对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机会,顾玺、宁一帆和曾庭轩三人,却在深思熟虑后,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婉拒这些海外名校的邀请。
他们按照自己早已规划好的人生蓝图,仍旧选择国内顶尖理工名校A大。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原本关注的人不多,通常只占据教育或科研板块的新闻。
但因为这届的冠军,有知名歌星顾玺,消息传回国内互联网后,瞬间引爆。
相关话题以惊人的速度,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首。
粉丝和网友们在狂喜之余,也纷纷开启了幽默的调侃模式:
“等等,我追的难道不是个创作型歌手吗?怎么突然变成物理竞赛冠军了?”
“我妈刚才问我为什么跪着看手机……我给她看了顾玺的获奖新闻,她现在问我能不能拿到顾玺的签名照。”
“从此以后,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我妈,我追星是在向物理学霸看齐!”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就在顾玺载誉归国后不久,他接到了来自韦乐言的导师——德高望重的辛从南院士打来的电话。
“顾玺,好消息!你独立撰写的《基于无壁磁场约束原理的新型霍尔推进器理论模型与性能优化探究》这篇论文,已经正式通过SCI期刊的审核,被接收发表了!”
辛从南院士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温和:“还有,你有空的话,来一趟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吧,乐言很想你。”
顾玺欣然应好。
这边电话挂断,得知喜讯的柏瑾之,便立刻通过韩漓工作室的官方账号,正式公布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
此时的顾玺,所以获得保送,但还未正式升入大学,年龄未满18岁——他当真以“高中生”的年纪,发表了一篇极具分量的SCI学术论文!
这一下,网络舆论彻底沸腾了。
震惊的网友和粉丝们,纷纷翻出去年顾玺官方账号上,那几条营销他“物理学霸”的博文,在评论区排起长队道歉:
“对不起!是我去年声音太大了!”
“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原以为物理学霸是人设,没想到是纪实文学!”
“给大佬跪了,请问现在转物理还来得及吗?”
更有大量网友涌向张显的社交账号评论区,向他道歉。
去年,因网传张显要营销顾玺“高中生发表sci论文”,引爆全网粉丝对他口诛笔伐,骂得狗血淋头。
如今真相大白,顾玺真的在高中就发表了一篇sci论文。
不是营销捧杀,是真的!
获得老板柏瑾之默许的张显,特意开了一场直播。
镜头前的他,想起去年的委屈,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你们知道我当时有多难吗?!黑锅全让我背了啊!我被骂到自闭,差点就回老家种地了呜呜呜……”
他那夸张的表演和终于解脱的搞笑模样,不仅没让网友同情,反而惹得直播间里笑声不断。
留言全是“哈哈哈”和“对不起,但真的很好笑”。
已成为顾玺迷妹的夏清秀,看着他的相关消息,在高中文理分科意向表上,默默将自己的意向选为理科。

大学开学前夕, 顾玺应辛从南院士之邀,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越野车最终停在一栋白色的实验楼前,刘玉珍早已在门口等候。
见到顾玺, 她快步迎上来,激动的说:“你总算来了, 乐言在实验室里待了快二十个小时,劝不动, 只能靠你了。”
顾玺神色一凝:“带我去!”
两人来到实验室前,打开门,低温空气夹杂着金属和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
顾玺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角落的实验台旁——韦乐言正背对着门口, 坐在高脚凳上,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满是跳动的光谱数据,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动作精准得像是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乐言,顾玺来了。”刘玉珍轻声开口。
敲击键盘的声音骤然停止。
韦乐言缓缓转过身, 眼睛里布满血丝, 却亮得惊人。
“顾玺!”他盯着顾玺看了几秒,伸手指向屏幕上的一条红色曲线,说:“峰值偏移,三次重复实验都这样,传感器没问题,算法也没问题,结果错误。”
顾玺走过去,俯身盯着屏幕。
红色曲线在450纳米的位置有一处明显的凹陷,与理论计算的平滑曲线形成刺眼的反差。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一旁的实验记录册,指尖划过韦乐言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数据。
纸上画满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的轨道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有些混乱,但顾玺一眼就看出问题。
“应该是环境振动的影响。”顾玺缓声道:“光谱仪对振动敏感,风沙太大,即使实验室有减震装置,长时间运行也会有累积误差。”
他指着曲线凹陷的位置:“你看这里,偏移量每次都在0.02纳米左右,符合低频振动的干扰特征。”
韦乐言的眼睛猛地睁大了些,他飞快地转过头,重新看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出了实验室的环境监测数据。
当振动传感器的记录曲线出现在屏幕右侧时,红色的波动与光谱峰值的偏移完美对应。
实验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突然,韦乐言从高脚凳上跳下来,快步走到实验台的另一侧,开始拆卸光谱仪的外壳。
他的动作很快,却没有一丝慌乱,螺丝刀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精准地拧下每一颗螺丝。
顾玺没有上前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等待结果。
此刻的韦乐言眉头舒展,嘴角的紧绷也渐渐放松,整个人像是找到了归位的齿轮,重新运转起来。
刘玉珍松了口气,感激的对顾玺说:“谢谢你,顾玺。”
顾玺笑了:“应该的,乐言也是我的朋友。”
等韦乐言将减震垫重新调整好,再一次启动实验时,已经是傍晚。
当屏幕上出现一条平滑的、与理论曲线完美重合的绿色线条时,韦乐言的身体顿了顿,然后缓缓抬起头。
他看向顾玺,眼睛里带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雀跃,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是重复着:“成功了,顾玺,成功了。”
顾玺笑着点头:“我看到了,乐言,你做得很棒!”
这天晚上,顾喜带着韦乐言一起坐在戈壁上看星星。
他为韦乐言吹起口琴。
柔和的音符像是月光下的流水,缓缓在空中流淌,驱散了白天实验的疲惫。
韦乐言的眼睛微微眯起,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晃动,原本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下来,像是被音乐的暖流包裹住了。
一曲终了,空气中还残留着旋律的余韵。
韦乐言抬起头,看着顾玺,轻声说:“好听,像粒子在磁场里运动的轨迹,很轻,很稳。”
顾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他没想到,韦乐言会用这样独特的方式形容音乐,却又觉得无比贴切。
那天晚上,他又用自带的吉他为韦乐言弹唱了几首曲子。
韦乐言的眼睛里疲惫尽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的光。
第二天早上,顾玺在办公室见到了辛从南院士。
辛从南问他:“我听说你要保送上A大?”
见顾玺点头,辛从南还想为母校争取一下,问他:“你有没有兴趣考虑一下Y市理工大学?那是我的母校,虽然在综合排名上不如A大,但在航天工程和材料物理领域,实力很强。而且和我们基地有长期合作,毕业之后可以直接来当我的学生,与乐言一起。”
顾玺沉默了一下,他知道辛院士是好意,Y市理工大学的航天专业确实出色,但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航天工程。
迎上辛院士期待的目光,顾玺只能遗憾的说:“感谢您的厚爱,辛老师。但我真正想研究的,是《原子核物理》,尤其是重核裂变和聚变相关的领域,这才是我想研究的方向。”
辛从南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些许遗憾:“原子核物理啊……是个冷门但重要的领域,可惜我们Y市理工大学没有核技术研究所,没办法给你提供合适的平台。”
他顿了顿,看着顾玺认真的表情,又补充道:“A大的核物理研究所在国内是最好的,我认识那里的不少院士,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等下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
辛从南说:“有这封信,加上你的sci论文,入学后想进入核技术研究所,应该能顺利不少。不用像其他学生那样,还要等上几年才有机会申请。”
顾玺高兴的道谢:“谢谢辛老师!”
辛院士看着顾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用谢我,我才该谢你帮我安抚乐言。”
“核物理研究不容易,以后遇到困难了,也可以来基地找我聊聊。虽然我主攻的是天体物理,但有些基础理论还是相通的。”
顾玺离开时,拿到了辛从南手写的推荐信。
原子核物理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验资源,能尽早进入研究所,就能尽早完成想做的科研项目。
“学者综合症”的后遗症开始发作,他的时间不多了,已经无法像普通学生那样,按部就班地慢慢积累。
能够借助院士的推荐,更快地切入核心研究领域,对他而言,是弥足珍贵的机会。

顾玺被保送A大, 不需要高考。加之他高中同学还只是高二,没人参加高考。
因此,他对今年的高考并未关注, 而是全心沉浸在对大学生活的准备中——预习课程、查阅核物理领域的文献、规划未来的研究方向。
直到高考结束的第二天,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传到他耳中。
事情的起因是A市地方电视台的记者, 在某一考点外随机采访刚刚结束最后一科考试的考生。
镜头扫过熙攘的人群,记者小杨眼尖地发现了一个戴着黑色口罩、身形格外挺拔出众的年轻人。
尽管对方刻意低调, 但那优越的气质还是让他脱颖而出。
小杨立刻上前将话筒递了过去:“同学你好,感觉这次考得怎么样?能分享一下此刻的心情吗?”
对方显然没料到会被拦住,脚步一顿, 露在口罩外的深邃眼睛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愕然。
他似乎犹豫了一下,就在小杨以为他会像其他害羞的学生一样简单说两句就离开时, 他却抬手, 轻轻拉下了口罩。
当那张无数次出现在巨幅广告牌、演唱会大屏幕和顶级时尚杂志封面上的脸庞,完整地暴露在镜头前时, 小杨感觉自己的大脑“嗡”的一声, 瞬间一片空白。
她甚至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中的提词卡,怀疑自己是不是跑错了片场。
“韩……韩漓?!” 小杨失声惊呼,声音因极度的震惊而变了调,手中的话筒都差点没拿稳。
她身后的摄像师傅也显然懵了,镜头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
周围原本嘈杂的环境,也以韩漓为中心,迅速安静下来。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
相比之下,处于风暴中心的韩漓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对着镜头微微一笑,语气温和,仿佛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采访:“心情还不错, 总算考完了。现在最想做的……大概是好好睡一觉吧。”
他那份从容淡定,与周围石化般的众人形成了极其戏剧性的反差。
这段仅仅几十秒的采访视频,被电视台以《直击高考现场!惊现顶流明星韩漓》为题紧急插播后,如同病毒般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韩漓参加高考#”这个话题瞬间引爆全网,空降热搜第一。
“我的天!韩漓不是早就出道了吗?怎么突然去参加高考了?”
“还是以社会考生的身份!他什么时候偷偷复习的?”
“这也太低调了吧!完全没听说啊!”
而更让网友和粉丝震惊的是,很快韩漓的粉丝通过照片、视频背景发现,不仅是韩漓,连他的经纪人柏瑾之,竟然也一同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顾玺正是在这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推送中,才后知后觉地得知了这个消息。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惊讶、温暖与了然的情绪在他心中缓缓漾开。
他忽然明白了,这几个月,为何书房的灯总是亮到深夜,为何他们的平板电脑里多了那么多电子版的高中教材和模拟试题……
原来,他们背着他,偷偷在复习高考资料。
转眼就到了高考成绩放榜日,网络几乎被各种高考新闻刷屏。
顾玺陪着韩漓和柏瑾之一起在电脑前查高考成绩,两人成绩页面显示的全都是“恭喜你进入全省前XX名,具体位置暂不显示”。
顾玺对此并不意外,韩漓和柏瑾之本就是天才,只是因外部环境没有上学而已。
前世柏瑾之也考上了A大。
只是,前世柏瑾之孤身一人,是为了拿到某私立高中的高考奖学金,才参加的高考。
如今,柏瑾之有钱有势,还会愿意放弃事业去上学吗?
听到顾玺的疑问,柏瑾之先是一愣,随即朗声大笑起来。
他伸手用力揉了揉顾玺的头发,动作亲昵一如往昔。
“笨小孩,想什么呢?”他眼中带着戏谑,语气却十分认真:“你柏哥我还这么年轻,可不想天天守着空荡荡的大房子,掰着手指头算你什么时候放假,活像个等孩子回家的空巢老人。”
他顿了顿,收敛了些许玩笑的神色:“其实最开始,我也只是想试试看。能和你考上同一所大学,我就去。考不上,也没什么,回来继续经营公司就是了。”
“现在的成绩应该足够上A大录取分数线,我为什么不去呢?事业可以交给团队,或者远程处理,但和你一起读书的这几年,错过了可就再也没有了。”
顾玺只觉一股暖流涌上心中,他转而看向一旁始终沉默含笑的韩漓,轻声问道:“韩哥,你也要去吗?”
韩漓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此时上大学对他的影响更大。明星一旦不经常出现在观众面前,人气很快就会下降。
韩漓没有立即回答,他抬起手,温柔地揉了揉顾玺柔软的发顶。
他的动作比柏瑾之更轻,更缓,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珍视。
深邃的眼眸低垂,目光缱绻地落在顾玺脸上,那里面翻涌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有毫不犹豫的坚定,有长久陪伴的承诺,还有一种无需宣之于口、却早已融入骨血的习惯与眷恋。
“嗯,你在哪,我就去哪。”
韩漓和柏瑾之本想低调处理升学之事。然而,神通广大的媒体记者早已通过特殊渠道,从部分省市考试院公布的“高分屏蔽生”名单及后续录取动态中,精准锁定了两人的成绩和录取结果。
一则独家报道瞬间引爆全网:
【爆!顶流韩漓与王牌经纪人柏瑾之双双斩获高分,确认被A大录取!】
报道中不仅明确指出了两人所报考的院系,更是贴出了确凿的、经过打码处理的录取查询系统截图。
铁证如山,不容置疑。
这则消息让全国网友陷入了新一轮的震惊。
“我上次这么震惊还是在上次……”
“我以为他们参加高考只是混个分数,结果告诉我还考上了A大?!”
“这是什么爽文剧情照进现实?!”
尤其回想起一个月前,当韩漓参加高考的新闻刚爆出时,网络上还充斥着不少质疑和嘲讽的声音:
“肯定是炒作,立学霸人设呗。”
“明星天天赶通告,哪有时间学习?成绩能过艺术线就不错了。”
“坐等打脸,估计连本科线都够不上。”
如今,这些唱衰的言论被无情的事实“啪啪”打脸,显得格外可笑。
相关话题的评论区俨然成了“道歉现场”和“狂欢胜地”。
更让网友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加上早已被保送至A大物理系的顾玺,这意味着——韩漓工作室的三位核心老板,将全员成为A大学子!
这一空前绝后的情况,让网友们彻底沸腾了,调侃之声此起彼伏:
“这是什么神仙公司?入职门槛是A大录取通知书吗?”
“请问贵司还招人吗?去上班就能考进A大吗?”
“别人家工作室是娱乐圈打工,他们家是学霸联盟进修班。”
“建议韩漓工作室直接开个考研考公培训班,绝对爆满!”
“我终于知道了,我和顶级明星/经纪人之间,差了一个A大的距离。”
“学霸工作室”的名号不胫而走,甚至一度超过了他们本身在娱乐圈成就的热度。

专业选择的结果, 再次引起了小小的波澜。
柏瑾之的选择在情理之中,他填报的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目的明确, 打算继续深造黑客技术。
然而,韩漓的选择却出乎顾玺意料。
他并没有选择与他演艺事业相关的艺术学院, 也没有选择更偏向商业管理的学科,而是和顾玺一样, 填报了那个以艰深晦涩著称的 《工程物理》 专业。
顾玺得知后,不禁为韩漓担忧,语气诚恳地劝道:“韩哥, 这个专业真的很辛苦,理论深, 实验也多。你其实可以选个更感兴趣或者更轻松的专业, 比如A大的艺术学院就很适合你……”
韩漓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缓缓低头,目光深深地落在顾玺脸上。
那双深邃迷人的眼眸, 此刻却像是敛去了所有锋芒, 只余下一种极其复杂而缱绻的柔光。
那里面有顾玺看不懂的眷恋,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在平静表面下的汹涌情感。
韩漓沉默了几秒,像是在斟酌词语,又像是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低沉而清晰地说道:“我上大学,只是想陪着你。”
他顿了顿,目光没有丝毫游移,直白的说:“如果报了别的专业,不能和你在一起,反而本末倒置了。”
这番毫不掩饰的、近乎告白的直言,让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一旁的柏瑾之刚刚端起水杯, 动作顿在半空,他挑眉看向韩漓:“打直球了?”
韩漓坦然点了点头,视线重新回到有些怔忡的顾玺身上,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与认真:
“嗯。有些事,我不愿放弃。”
顾玺眨了眨眼睛,脸上写满了纯粹的困惑与茫然,下意识地发出了一个单音节:
“啊……?”
金秋九月,A大校园里熙熙攘攘,充满了新生入学的朝气。
顾玺在学校报到后,打电话给同天报到的宁一帆和曾庭轩。
三人在校门口约见,故友重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顾玺当即叫上了韩漓和柏瑾之,五人在学校附近一家热闹的餐厅小聚。
吃完后各回所在学院报,原以为在同一个学校,随时都能见面,在餐桌上还约好了每周聚一次。
然而这份约定很快被现实敲碎。
A大实在太大了!
比如顾玺在物理学院的实验楼上完课,赶去和柏瑾之约定的咖啡馆,就要穿过三个校区、转两趟校内班车。
等他匆匆赶到,柏瑾之已经没多少时间,要赶去上课了。
和宁一帆、曾庭轩也是如此。与其浪费时间穿过大半校园见面,还不如有事网上聊的方便 。
大家都有些遗憾,唯有韩漓暗自窃喜。
推书 20234-11-04 : 除咒怨by赵小北》:[穿越重生] 《除咒怨》作者:赵小北【完结】番茄2025-10-19完结双男主纯爱现代穿越魂穿21.1万字文案:  他们的诅咒第三世会解除吗?  三世的情缘能否换来一个结果?  刚回头的那个人就已经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