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无法再同他说话了。
萧秣走出房间,周丛书正端着一盆净水在门外候着。
萧秣忽而想起什么,叫住行礼后要往里走的周丛书,“温行周说他生过一场大病,什么时候?”
周丛书一脸茫然,他说,“师兄每次观卜后,都会像今天这样……”
“不是今天这种病,是他醒来后失了武功的那场病。”
周丛书一愣,犹豫片刻,还是说,“天丰三十八年,秋天,那件事……之后。”
天丰三十八年秋,宫变、太子被废、七皇子劫亡、昭皇贵妃撞柱而亡。
温行周竟在那件事之后,大病一场甚至失了武功?
这难道只是巧合?
如果不是巧合,少年温行周在其中除了将他拐出宫中弄傻后丢弃,还做了什么?
为什么与上一世不一样了?
初夏夜里,一顶小轿静悄悄地从宫外接人进宫,又在深更时候静悄悄地将人送走。
帝王坐在偏殿房中一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竹椅上,把玩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没有表情,不做言语。
海安侍立在侧,不敢发出一点动静。
不知什么时候,原先那个装着傻被欺负的孩子已经成了一名彻彻底底的君王,叫人不敢直视,不敢揣度。
但观星阁小太监传来的消息是非报告不可,海安思忖再三,见帝王终于轻轻叹了口气,抓住这个机会,故意加重了些脚步,向萧秣走去。
萧秣果然被他的动静回了神,对于海叔,他没有那些要要求寻常太监的规范,始终保持着视他为半个长辈的尊重,于是问道,“怎么了?”
“观星阁那边传来消息,”海安低声道,“温行周醒了。”
前几日温行周昏过去后始终未醒,要不是呼吸始终微弱却平稳,真让人以为他已经没了心跳。萧秣只叫人为他医治,又派了小太监守着,等人醒了便来即刻通传。
只是这番醒来的时间也太过凑巧,他刚与无定庄庄主漆仁密谈过后,温行周就醒了?
萧秣想了想,还没说话,又听海安心疼道,“陛下,时间太晚了,先休息会吧。”
萧秣摁了摁头,“去观星阁。”
时隔几日再进玄武殿,血腥气几乎都散尽了,但许是萧秣对于温行周身上床上地上满是血污的印象太深刻,他仍然感觉有丝丝腥气往他鼻子里钻。
仍然是周丛书来迎他,走进房间,温行周半倚在床头,正在喝药。
那药闻起来又苦又臭,饶是萧秣不是个不能吃苦的人,也被这味道冲的皱了皱眉。
温行周见他这番动作,仰头把这碗药一饮而尽,因此又咳了两声。萧秣这回没见到咳血,收回了目光。
饮完药,温行周向周丛书去了个眼神,周丛书便掏出一个香囊状的物事系在他的床帘上,淡淡的薄荷味总算冲淡了方才的苦臭,萧秣舒服不少。
萧秣看了眼那香囊,“有这东西怎么不早挂上?”
温行周眼睛也看向那个香囊,又不自觉移向看着自己的萧秣,轻声道,“臣闻不见。”
萧秣一顿,“从什么时候开始?”
“醒来后。”
萧秣看了眼他灰白的面庞,“是你的秘术用多了导致的?”
“……算是吧。”温行周笑笑,“对于臣来说,这是件好事,陛下不必担心。”
萧秣冷冷地扯了扯嘴角,“朕不担心。”
温行周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萧秣想让他死,萧秣也知道他温行周知道会死萧秣手中这件事,但萧秣不知道的是,他总会在这些瞬间,露出一种名为不忍的情绪,它转瞬即逝,但温行周能看见。
他在这种“不忍”的情绪中看到萧秣,于是一头扎进这隐而不发的碎末温情中,直到看见死期才敢泄露分毫。
有时候温行周倒宁愿年轻的帝王没有这种不忍,这样在他杀掉自己的时候也能少些伤心,多些轻松。
于是他难得说出促狭的话,“臣以为陛下会希望……臣死在你手里。”
萧秣依旧冷淡,“朕没有这种癖好。”
温行周轻点头,也不言语了,只是静静地凝视着萧秣。
萧秣被他盯得生出些不自在,才开口主动说明来意,“我有事问你。”
温行周颔首,“陛下问就是了,臣知无不言。”
萧秣开门见山:“天丰三十八年秋天,宫变那夜,你做了些什么?”
温行周笑容不变,“陛下不是都记得吗?何必再来问我?”
“我就要听你说的,”萧秣并不退步,“你不是说你知无不言?”
温行周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那时候我也不过十二三岁,做不了许多事情,我父亲温彻只叫我将您带出昭贵妃娘娘的宫苑,其他一律不准再看,我按照他的要求将您送到宫门口,再之后的事我就记不清了。我父亲说是我将您带上山把您误杀了,因为是第一次杀人受了惊吓,没过两天受了凉便生了场大病,再醒来就不记得这件事,也没了功力。”
这是这段话与他的记忆唯一一段出入,他的记忆中,能感觉到温行周没有想杀他。
毕竟那时候的温行周有功力在身,而他萧玉不过是个四岁小儿,要是温行周真想杀他,易如反掌。但他只是感觉被温行周摸了摸脑袋,意识便混沌了,再醒来就是在一座寺庙里,身边一群小乞丐,说着他听不懂的话。
温行周不必此时在这件事上说假话,萧秣姑且信了,正要再问,忽而一悚——不对!
当年萧垣还在位时,成文德殿前失仪,他有心相帮,温行周配合他圆了场,事后他问温行周与他是否有旧。
温行周说自己未见过自己,想帮助自己不过是因自己年幼无辜……
他那时以为这句话不过是温行周的托词。
但他又能够很清晰的回忆起温行周回答前那一秒的茫然。
如果在那时他是真不记得,为什么现在又记得了?
萧秣索性开口问了,温行周并不慌乱,只是垂下睫毛,“臣那时不过是怕陛下怪罪,胡乱搪塞。”
不对……
萧秣死死盯着温行周,忽然灵光乍现,捉住温行周露在软被之外的手腕,“你这次观卜,是为了‘看’你忘记的那些过去的事。”
他的陛下太过敏锐。
温行周很难控制自己的目光,于是它不受控制地流连在帝王俊朗的面庞上,他的手也忍不住要去触碰,只是刚想抬起来,发现已被萧秣用力钳制着,动弹不得。
温行周点点头,“陛下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臣也想知道。”
他原先只知道帝王对自己不喜,他也想得通——他是四方楼楼主,温彻的儿子,萧垣的国师,哪个身份都够萧秣迁怒于他来恨他。萧秣能对他有些不自觉的温情,他也能感受到,毕竟他自认对萧秣也不算太差,已经在萧垣的高压下尽力护着他了……可他没料到父亲口中自己一直在四方楼养病是假,真相竟是自己真与萧秣有旧。
只不过这“旧”太过灼人,他“看”到幼年萧玉喜欢追着他的袍边跑,“看”到自己会把小萧玉抱在怀里给他指星宿来看,“看”到他在那个夜晚走向哭泣的小殿下,用带他去大殿找昭贵妃娘娘的借口哄得他悄无声息地随自己出了宫门。
他竟真是害得萧秣家破人亡流浪民间尝尽苦楚的那个……值得被千刀万剐的人。
他想起自己又哄得萧秣发泄在他口中的那个夜晚,和帝王甚至还记得收力才踹向他心口的一脚。他以为那只是萧秣不喜他,却不知是萧秣在痛恨之余居然对他还能残留的一丝温柔。
温行周有心还要说些什么,只是道歉的话语都太单薄,他说不出丝毫。
萧秣并不需要他的道歉,又问,“我母妃说,幼时是我高烧快要夭折,是你救了我一命。你……还是不记得?”
温行周停顿片刻,还是摇了摇头,“不记得,我记忆中确实没有陛下生病快要夭折的事。”
话说得久了些,温行周的声音已经越来越轻了,眼皮也逐渐抬不起来,萧秣看了他一会,站起身来。
这一晚上除了肯定温行周先前并没有天丰三十八年秋夜之前的记忆之外,就只得了一个“杀掉”和“弄傻”的出入,其余的信息点也没落得多少。
但是与漆仁谈话已经将之后武林中事与日程安排定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四方楼必定要被他铲除。
只是这一世他不准备全指望无定庄的漆仁,无定庄只能做个引子,漆仁也从他手中得不了太多好处,甚至,再成为新的武林势力之一后,他要归顺大启朝廷。这是这一世他与无定庄漆仁的新“交易”。
四方楼倒后,温行周还能活吗?还愿意活吗?还能活多久?
或许这一世他不能再简单直接地将四方楼交给无定庄搜刮后毁于一炬,他要清查四方楼,看看这四方楼的秘术,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迈出观星阁,天边已露出亮光。萧秣上朝。
温行周之后又醒了几次,但时间都不长,不等萧秣过去便再次陷入昏迷。反复月旬,逐渐丧失了各种感官,太医已不能医治,只说是四方楼内部似有什么秘药,还能叫他拖着一口气不死。
萧秣今日罢朝。
他去了观星阁,在昏睡不醒的温行周身边从晨初等到午夜,又等到翌日清晨,终于从窗口飞来一只鸽子,鸽子腿上的纸管只有来自前暗卫首领现禁卫军首领的两个字:事成。
武林一方势力四方楼,一日一夜间轰然倒塌。
重活一世,虽然许多谜团仍未解开,但他又一次大仇得报,西北边塞在成文德与边嘉玉的一武一文中牢不可破,他也算功德圆满。
萧秣忽然有些疲惫。
他望着桌上的酒壶与酒杯,久久不语。
温行周又一次醒来了,他已经逐渐丧失了嗅觉、味觉和听觉,只有一双眼睛还能睁开,静静地看着他。
萧秣拎壶倒酒,回过身来便看到温行周在他手心写字,只有一个字,“鸩”。
送他上路的毒酒。
萧秣点头。
于是温行周笑了,他很顺从地接过萧秣递给他的酒杯,却没有喝,而是从萧秣臂弯处钻出那只已经骨瘦嶙峋的手臂——
萧秣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温行周死了。
他的死亡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因为历任国师都不长命,大家只说是窥天命而损人寿,只是温行周格外年轻一些,没人觉得他是死于一杯毒酒。
倒是萧秣没有给他什么以示追思的封号叫人有些意外,但又见四方楼被铲除,联系到旧事,便又觉得帝王允许他平平无奇地离开已经是另一种恩典。
这次清除四方楼是由他的禁卫军亲自去做的,搜查得来的物什也都分门别类地送进了帝王的私库。除去一些天材地宝和卦卜经法,只有一样值得他注意些,是一卷有些破旧的卷轴。
卷轴上什么都没有,看起来却被使用了许多次。
四方楼的众人们都被关押到牢房里,海安亲自带人提了周丛书来。
周丛书本不愿答,但是萧秣没有问他这卷卷轴,只是问,“你什么时候与温行周认识的?”
周丛书不知想到什么,沉默很久以后还是开口,“天丰三十三年,我从出生就在四方楼中了。”
萧秣想了想,那时候温行周八岁,应当还未同温彻进宫。
温行周应当也是在四方楼中出生的……萧秣忽然抬头,“你是他的什么人?”
周丛书面色一变,不说话了。
萧秣也不逼他,自己拿出四方楼的名录一一看来,心下有了猜想:“你是他……同母的弟弟。”
温行周。
周丛书。
四方楼里只有一名姓周的女子周泉,当年是温彻的师妹,年岁正好能做他们的母亲,可惜几年前过世了。
同母……不同父?
温彻这种人,能够容忍这种事发生?还愿意接纳周丛书做自己的亲传弟子?
这会不会是温彻不顾四方楼祖制要帮助萧垣夺位的原因?
萧秣心念急转,他觉得自己似乎摸到了其中一个真相的大门,只差临门一脚。他侧头吩咐海安,不一会海安便端了一本厚厚的起居录来,萧秣不假人手,亲自翻到他需要的地方……
他瞳孔倏地紧缩,几乎压抑不住内心的震惊,“萧垣才是温彻的儿子,是不是?!”
周丛书面色灰白,瘫软在地。
温彻年轻游历时与一官家女子相识,后来官家女子被家里送去选秀入京进宫,二人不得已分开。回到四方楼中,温彻对这名女子始终念念不忘,终无所出。为了有人继承楼主,四方楼将天赋最高的周泉的大儿子抱给温彻做亲子,取名温行周。
当时国师身体渐衰,温彻入宫随行,与当年的官家女子——后来的静嫔再次见面。
情难自禁,有了萧垣。
萧垣越长大,模样与先帝越不相像,因而不为先帝所喜,温彻与生子升位的静妃决心铤而走险,为儿子萧垣谋得大位。
于是几番动作,先是在先帝出巡途中令他生恶疾,再搅得成年皇子捉对厮杀……宫变之后,萧垣成了最年长、最有能力的皇子。
到最后,不过还是一己私欲。
“……还有明纯皇后,”既已被猜出,周丛书也不再隐瞒这个四方楼上下天大的秘密,倒有一番拨云见日的轻松,他叹了口气,“或许是报应吧,明纯皇后怀的也不是萧垣的孩子。”
萧秣虽然最初有过这种猜测,但实在觉得明纯皇后不像能做出这种事的人,自己这般猜测反倒诋毁了她——却没想到竟真是如此!
周丛书幽幽道:“是贤王萧瑛的孩子。”
萧秣愣在原地。
“陛下或许不信我,但这是温行周‘观’出来的,只是怕陛下内疚没能救下明纯皇后和她的孩子,才不愿意告诉陛下。陛下也可以再去问贤王。”周丛书说,“萧垣有我师父一半血脉,也学了些观卜之术,他疑心为何只有明纯皇后能够生子,便借用绛珠双极图‘观’了生路,但毕竟是皇后,有损他的颜面,他便准备给皇后下了后母毒,想生产时叫她一尸两命。明纯皇后知道此事败露,又知陛下没有证据不能不顾宗亲的规矩杀死当时的废太子,愿意自己牺牲换贤王萧瑛的命。”
所以……明纯皇后是自己不愿意活。
所以她会对痴傻状态下的自己格外关照。
所以她失了孩子后刻意染了瘟疫,又要去沾染萧垣,为萧瑛报仇。
萧秣此刻却忽然想起来,他以前就见过明纯皇后,他的母亲昭皇贵妃曾召过一名年轻女子进宫几次,她会给自己带好多有趣的玩意儿……不过他那时候太小,记不真切了。
后来为什么没有指给萧瑛做太子妃?
为什么一直耽误到了指给萧垣做正妃?
萧秣已经无从查证,只道是世间的阳错阴差,从来由天不由人。
大启的秘辛叫周丛书说得越来越松快,话题说完了,眼神飘回那卷轴上,他又不言语了。
萧秣看了他一眼,他自觉这一眼轻飘飘的,不带什么威慑,只是一点……对于他说得痛快的狐疑。
谁料周丛书顿了顿,说,“是师兄同我说,如果他没机会同您亲口说,就让我把这些事都告诉您。”
萧秣于是又想起温行周最后举着酒杯,从他臂弯中穿过来喝酒。
喝得不算顺畅,酒刚入口就听他咳嗽,他却要硬往下咽,最后不知是本就虚弱失了气力还是他给的毒酒起了作用,温行周端不稳酒杯,也忍不住咳血,最后酒与血和着,淌了满身。
实在不雅观,也令他又多生些无用的不忍。
萧秣几乎是无知无觉地伸手到他胸前,妄图帮他顺气,温行周却忽地抓着他的手心,颤抖着,用冰凉的指尖只留下一个“玉”字。
又或许是个“王”字。
最后一点是他气绝脱力的垂下。
萧秣想,温行周是有话同他说的。
只是温行周原来不说,能说的时候已失了说话的能力。
周丛书比起温行周来更加善于谈判,他说如果要他回答与四方楼相关的问题,陛下需放掉四方楼中与十二年前宫变无关的弟子们。
他的双眼红通通的,警惕非常。
萧秣说,“不知道那些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着要海安将周丛书送回牢里。
原是如此,他犯不着非要弄清楚这件事,将他们照旧与四方楼一样付之一炬,大启仍然四平八稳,他这个皇帝仍能千秋万代。
他还要与漆仁再谈,谋算着把武林的几大势力也收归,至少半收归。
大启千疮百孔,成文德与边嘉玉缝上了西北防线上的窟窿,他也得帮着缝上其他地方的破洞。
史逸春已成了他名副其实的重臣,陪着他见了漆仁,御书房里,又小心翼翼地同他提出来,说朝野上下都在劝他广开后宫——准确来说,是先开后宫,再谈广不广的。
萧秣睨他,“你是想让你妹子做皇后?”
史逸春能分辨出帝王是真心还是说笑,也笑道:“小妹貌若无盐,脾气也被我们惯坏了,没这个福气侍奉陛下。”
于是又说起史逸春妹子的婚事。
史逸春说她妹妹貌若无盐、脾气大,或许有半分真,但除此之外,他妹妹史明夏实在冰雪聪明,在史逸春背后指导他许多,才有升官飞快的左丞相史逸春。
谁料他那妹子不爱别人,就喜欢边嘉玉,现在为了史逸春不准她追去西北,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
萧秣挺爱看他家的热闹,时刻关心两句,关心完了终于开恩,说等西北通商稳定了,就将边嘉玉调回京。
他说到做到,年底除夕夜宴前,边嘉玉奉旨回京。
还带回来一名女子。
史明夏这回要气炸了,史逸春忙去解救自家学生,等到了边嘉玉府上一看,哑火了。
这女子长得美若天仙,美得令边嘉玉与史逸春惊心动魄——她长得三分像温行周。
“老师不是说托我寻几名绝色女子为陛下充盈后宫?”边嘉玉低眉顺眼,“我瞧着阿蛮姑娘便好。”
史逸春骂他:“你看不出来吗——你有几个脑袋能掉?!”
边嘉玉是个剑走偏锋的性子,只是有真才实学确能做些事实,在西北又被成文德等人受上命捧着哄着做了番算是大事,才想再在这事上赌一把。
被史逸春劈头盖脸骂一顿,也觉得此事不妥,便偃旗息鼓了。
谁知道史逸春说漏了嘴,萧秣还是知道了这事。
他倒没想着要砍边嘉玉的头。萧秣说,把那姑娘带进宫里让我瞧瞧。
边嘉玉战战兢兢地带了阿蛮姑娘进宫,自己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一下。
身边跪着他的老师史逸春。
其实不太像,萧秣看着阿蛮的脸,她比温行周好看多了。
只是那双没什么感情的眼睛,有半分神似。
但温行周看他总是有感情的,于是半分也不像了。
萧秣失了兴趣,看向一旁瑟瑟的史逸春,“左相,既是你学生的孝心,不如指给你吧。”
史逸春哪敢接这号烫手山芋,磕头如捣蒜,边在心里把边嘉玉骂了百八十遍。
萧秣见他俩怕成这个模样,也觉好笑,为了宽他二人的心,索性留了阿蛮在宫里,又给了个“贵人”的称号。
这消息不胫而走。各方人士都想打探一番这“阿蛮”到底是何方神圣。
连萧瑛都意外了,叫萧秣有空带过来给他瞧瞧。
萧秣于是把实情说了,又看向萧瑛怀中的小皇子,“哥,我说的是认真的,等孩子进了宫,他就养在阿蛮宫里,也算是过了明路,不必与他们再分辩什么。”
萧瑛动容,“陛下,您不必……”
“我不全是为你。”萧秣摇摇头,“我想抱这孩子进宫里,也有我的私心。”
萧瑛更加意外,半晌品出味来,试着劝他,“陛下,你还年轻。我曾经也有……心仪的姑娘,但她走了,日子总要往下过。我不是也走出来了吗?”
他这是想哪去了。
萧秣哭笑不得。
应付完忧心忡忡的萧瑛,海安来报,说周丛书在牢里,求见陛下。
第75章
四方楼众人中有名女弟子正病得厉害,四方楼中所有弟子被关进牢房之前都被搜了身,眼下有人重病,他们也无法为她救治。周丛书向看管他们的小吏求助,小吏不敢私做决定,层层上报,最后报到了萧秣跟前。
即便是有一日要将四方楼中人尽数处理,也不必在这几日非折磨谁。萧秣道不必叫周丛书来见,随便指个太医去给看病便是。
没有太医愿意接这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最后是霍鸣闲来无事去了,又回,说他师姐已经病入膏肓,寻常药剂救不得了。
萧秣听霍鸣说这师姐是周丛书的心上人,多问了一句,“那要什么不寻常的药?”
“黑鱼鳄胆、灵断鹤冠、虹极蛇蜕——”
“和金蝉毒土?”
霍鸣一愣,“陛下竟然还通药理?”
他哪里通药理,不过是这些天材地宝都是当初治疗他所谓“癔症”的方子。
萧秣与霍鸣把旧事说了,便见霍鸣震惊非常,道他年少时因体虚多病,被一名游医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了五六余年,说来竟与萧秣口中的云游仙人能够对上。只不过是从没有遇到这游医教过他的这些病情,所以从未派上用场过。
“那四方楼女子中的也是朕当年所中的‘癔症’形容痴傻?”萧秣想了想,“难道也还需要朕的心头血做药引?”
“那却不需要。”霍鸣摇头,“这方子并非是治疗什么痴傻病症的,而是治离魂之症。”
“‘离魂之症’?”
“人有三魂七魄,受到惊吓或者外力影响下就会离魂,尤其是幼童,离魂后一般就是显出痴傻症状;若是年长些再受离魂之苦,则是气息渐弱,慢慢会形同死人。”霍鸣同他细细解释,“这女子原本就多思心衰,弱不堪言,还成天在四方楼中做些神神叨叨有违天理的秘术,加上周丛书回到牢里又觉性命无望,日夜惊吓忧思,可不是要生离魂之症。”
萧秣若有所思,又问,“那为何她不需要朕的心头血做药引?”
“她方离魂不过月旬,引魂归体不需药引。”霍鸣又看了看萧秣,面露古怪,一副欲言又止又跃跃欲试的模样。
萧秣哪能看不出来,便摆手,“想说什么就说。”
霍鸣咧嘴一笑,“陛下,我想要您一滴血。”
萧秣对霍鸣是信得过的,加上过往经历,现在也没有寻常帝王那些不可破身的规矩,于是伸了只手给他,被霍鸣用细针挑出一粒血滴。
霍鸣小心翼翼将血滴挂在针头迎着光看了许久,又倒了些说不出是什么玩意儿的粉末,面色愈加意外,最后看萧秣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才赶紧收拾好,向皇帝解释道:“观陛下血色,陛下当年的离魂之症疗愈得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