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就因为这样,便想嫁给他吗?他很想问这个问题,却问不出口。
忽然心灰意冷。
“原来是这样。”他说,“我明白了。”
又是静默。
谢玄英深吸口气,咽回喉间涩意:“你想知道他有没有通房是么,我会替你打听清楚的——你、放心。”
程丹若奇怪地看着他,摇摇头:“不用了,我已经决定回绝这门亲事。”
谢玄英一怔,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你回绝?”
“是有点不知好歹吧。”她自嘲,“我也觉得。”
方才熄灭的火星,瞬息间迎风大涨,几乎烧光他的理智。谢玄英转过来,不可思议地问:“为什么?是因为我、我刚才的话?”
程丹若忙道:“并非因你之故,你无须愧疚。”
她笑了笑,平静道,“我不是说了么,根本没有人会看上我,王家看上的是晏家的女儿。可我是么?”
谢玄英下意识道:“当然是。”
“我现在是,以后也一直会是吗?”程丹若微笑,“谢郎,和你讲个故事吧。”
他情不自禁:“嗯?”
“五年前,一女童跟随堂兄弟们逃命,仆人不多,骡马也不多,提心吊胆赶了一天的路,终于到了城里,想进城,城门紧闭,只能冒险去更远的地方。谁知道走夜路,撞见了歹人。
“女子与男子,谁更重要?当然是男人啊。所以,她的堂兄弟们丢掉车厢,骑上驴子跑了。但他们运气很不好,歹人是溃败之兵,每人都带着金银财物,比起劫掠妇孺,更需要骡马逃跑。
“她的堂兄弟死了,她和被留下的仆人活了下来。”
这就是程丹若投奔陈家的真相。
陈家的老姑奶奶,不是将她视若珍宝,才令仆人远远送走,是她两个堂兄弟全都横死,才有了她的活路。
程丹若说:“谢郎,我很感激你救我,谢谢你在盐城救我,我会报答你的。”
谢玄英心如刀割,已说不出话来。
“告辞了。”她拿上文集,离开了屋里。
--
黄昏时分,晏鸿之醺然归来。
老仆递上热帕子,低声将上午书库的事说了。别看他年纪一把,记性却奇佳,几乎一字不漏复述了二人的对话。
开始,晏鸿之还看笑话:“三郎竟这么说?委屈这孩子了。”
到后面,逐渐严肃,叹息不止,“丹娘看事太过透彻,反伤自身啊。”
待叙述完旧事,已默然无声。
老仆道:“被兄弟抛弃,被亲戚送走,也难怪……”他摇摇头,不知该如何评价才好。
静默间,外头传来脚步声:“老师可回来了?”
“三郎进来吧。”晏鸿之扯掉帕子,饮一口浓茶,“有事吗?”
谢玄英合上门扉,走到他跟前,撩袍跪了下去。
“老师。”他无比确定地说,“我要娶丹娘。”
晏鸿之道:“我以为你不会开这个口。”
“我没有把握,怕说出来,反倒叫人看轻她。”谢玄英道,“老师果然知道了。”
晏鸿之呵呵:“起来说话。”
谢玄英起身,坐到旁边的杌子上。
“三郎,我虽老矣,还没糊涂。”他道,“这两月的事,我都看在眼里,你今日向我开口,也不叫人意外。”
老仆轻手轻脚地退下,到门口看着。
谢玄英道:“不是有意欺瞒老师,只是……”
“只是不说,还能看两眼,说了,我免不了要隔开你二人,是吧?”晏鸿之戏谑道,“平生不会相思,学会相思,便害相思。”
谢玄英抿抿唇,耳朵微微发烫。
“先不提这些,你要娶丹娘,不是张嘴就行的。”晏鸿之清醒至极,“纵然是我的亲女儿,你父母也未必首肯。”
他霎时默然。
晏鸿之说:“你真的想好了吗?”
谢玄英点头。
自知晓心意已有些时日,他却一直迷茫踟蹰,不知是否该吐露,不知今后是否能得偿所愿,甚至……他其实并不确定,自己的决心有多大。
困难如山高,他能为她做到什么地步呢。
直到今日,她决意回绝这门千载难逢的亲事,才让他忽然坚定了信心。
她一无所有,尚且有勇气拒绝,难道,他就没有魄力,去博取一个如愿以偿的未来吗?
别人想娶的是程家女儿、陈家亲眷、晏家义女。
只有他,想娶程丹若。
这是注定属于他的良缘。
晏鸿之拈须一笑,忽然问:“三郎,你可知道为师如何作想?”
谢玄英摇头。
晏鸿之意味深长道:“在我心里,丹娘配得上你,也只有你,配得上她。”
第70章 明前路
又过一日, 程丹若才向晏鸿之道明心意。
“我不愿意嫁到王家。”她开门见山,“请义父想个合适的借口, 回绝了吧。”
晏鸿之已经知道她的抉择, 面上却佯装错愕:“这么好的亲事,错过可就再也寻不着了。”
程丹若:“我知道。”
“你不后悔?”他问。
“后悔也是以后的事了。”程丹若叹气,“谁能保证自己永远正确呢。”
晏鸿之说:“但你这个决定, 怎么看都不够明智。丹娘, 你已及笄,哪怕我多留你几年, 错过王家, 今后能嫁到什么人家去?”
他问:“还是说, 你有别的盘算?”
程丹若沉默。
晏鸿之:“有话不妨直说。”
“义父。”她开口了, “我并未想过长留晏家。”
做家庭医生, 吃用在主家说得过去。但盆腔炎不是大病,开给洪夫人的方子,似乎有些疗效, 加上时常针灸, 似乎已大为缓和,她在晏家的花销却与日俱增。
新年要裁新衣裳, 打新首饰,过完年,开春新一季衣裳又要预备起来了, 等到天气暖和,出门踏青游玩,丫头婆子马车, 哪样不要钱,好意思吗?
多养一个孩子, 可不是多双筷子就行的。
晏鸿之不置可否:“你想外出谋生?”
程丹若:“请义父为我指条明路。”
“明路?嫁人不就是明路吗?”他好奇,“你以为,我能给你什么样明路?”
程丹若抬首正视他,慢慢道:“兴许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义父有这样一条路给我。”
晏鸿之愕然。
半晌,大笑不止:“哎哟!”他一拍大腿,“你这孩子,直觉倒是不差。”
悬起的心骤然落回胸膛。程丹若恳切道:“请义父指点迷津。”
晏鸿之端起茶盏,喝口热茶暖暖肺,这才道:“先说好,这条路并不容易,至少比你嫁到王家难走。如果没有十二万分的决心,宁可不去。”
程丹若道:“我已经想好了,不去王家。”
“唉。”晏鸿之叹口气,却也不再卖关子,“明年开春,不独有春闱,六局一司也将重新招募女官。”
程丹若知道女官制度,却不大了解夏朝的情况:“女官和宫女有不同吗?”
“宫女要求良家子,身家清白即可,女官却要知书达理,她们不止要负责六局一司的工作,更要引导中宫,清肃内帏。立国初,后宫清平,女官功不可没。然则,女官为女子,毕竟不如宦官与圣人亲近,渐渐式微。”
晏鸿之简单说了女官的历史,又告诉她:“先帝时,太监祸乱朝政,今上引以为戒,不敢重用司礼监,可后宫无子,妃嫔不安,便有启用女官的意思。洪尚宫上奏请择女官入宫,已被准了,明年开春便在京畿之地择选。”
程丹若忖度道:“做多少年?俸禄几何?”
“看人。若是无夫无子之妇,可终老宫中,若是未嫁之女,任职数年后可归家婚配。俸禄么,与官吏等同,六尚的年俸是一百八十石。”
她马上算账:一斗米一钱的话,一百八十石,就是一百八十两。
不少了,宫里包吃住,能攒下不少钱,最重要的是,女官既然有品阶,就有被社会认可的身份。
还可以老死宫中,光明正大不用婚嫁。
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事?
程丹若立时决意:“我去。”
“你要想好,宫里可不是平常人家,是天底下最复杂最难测之地。”晏鸿之却语重心长道,“进宫博前途,成才荣华富贵,败则草席裹身,谁也护不得你,你真的想好了吗?”
程丹若静默一瞬,点头:“我知道。”
谁不知道给皇家做事风险最高,有时候稀里糊涂就丢了命。
然而,外头又好得到哪里去?
世道无处不吃人,她走到外面,地痞流氓都能生吞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赌一把最大的。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她道,“我没什么可输的。”
晏鸿之终于点了点头:“你既有这志气,我自不拦你。不过,女官要熟读的书目可不少,二月前,你至少要熟读《孝经》《女孝经》《女戒》和四书,《诗》也不能不看。”
程丹若毫不迟疑地点头:“好。”
读书有什么难的,就怕没有机会读书。
“明日,你不必再做女红,白日就来前面读书。”晏鸿之愉快道,“正好,你同三郎两个一道备考,谁不用功,谁就没饭吃。”
程丹若:“……”
高三,开始了。
可冬天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哪怕晏家富贵,不缺火炭,却没法改变自然环境。
京城的天亮得晚,暗得早,遇上雨雪天气,室内尤其昏暗,这时有玻璃,却没有玻璃窗,屋里看书极其费眼睛。
只能开窗,忍冻在窗边读书。
好在炭盆烧得足,盖个熏笼搁在书桌下,脚暖呼呼的,上身穿得薄也不太冷。让人烦恼的是砚台的墨容易结冰,写着写着就冻了,得重新加水化开。
晏鸿之不许丫头小厮陪读,所有工作都要自己来。
程丹若从没那么想念现代的钢笔。
之前做的冻疮药水,现在她自己也用上了,略微红肿就涂,这才没溃烂。
此番场景,均落入他人眼中。
--
数月来,洪夫人虽然同程丹若不亲近,可既然磕头认过亲,的确将她当做半个女儿看,不由道:“虽说霞妹的主意,咱们自家人必是要支持的,但一入宫门深似海,不如嫁到王家,我们总能看护十年。十年后,她也该立住了。”
晏鸿之拍着妻子的手背:“阿菁,人各有志,我说过,丹娘心气高着呢。”
洪夫人叹气:“有志气固然好,可宫里……当年抬出多少尸体,你岂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