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若:“……”好家伙。
“姓赵的已经死了。”晏二理直气壮,“寡妇改嫁,有何不可?”
洪夫人忍无可忍,拍桌起身:“是我不让她改嫁吗?是她说要改嫁就得把赵家儿子带走,那又不是她儿子,有这样的道理吗?”
晏二:“我们家难道还养不起两张嘴吗?”
洪夫人:“强夺人子,说出去好听?”
“你情我愿,哪里强了?”
母子俩吵得不可开交,程丹若听半天才听明白。
晏二喜欢韩家女,但韩、赵两家自幼定亲,虽然赵家少爷体弱多病,韩家还是坚持嫁了女儿。
韩家娘子也是个机灵的,嫁过去看丈夫快挂了,二话不说,立马纳妾,紧赶慢赶的,赶在他嗝屁之前生了个庶子。
怀抱庶子,依靠娘家,族人吃绝户就有点费劲,但去年公婆相继过世,族人又开始上门。
晏二想娶她,她同意改嫁,唯一的要求就是带上妾室和庶子,不能把他们留在赵家被人吃干抹净。
但洪夫人顾虑带走别人家的儿子,若赵家心怀怨恨,四处诋毁,晏家的名声就会很难听,因此不同意接走妾室和庶子。
韩家娘子便不肯改嫁。
晏二觉得她有情有义,更坚定了非卿不娶的决心。
晏大爷打圆场:“大过年的,此事年后再提。”
这是万能的理由,母子偃旗息鼓,先过年。
于是,一直到大年三十,母子俩也没再提起过这件事。
程丹若和晏二却慢慢熟悉起来。
因为晏鸿之说,她擅长算数,晏二一时兴起,跑来找她帮忙。
然后,顺理成章地变成单方面的教学。
程丹若知道,一旦进宫,再想传出数学知识就难了。难得晏二痴迷算数,拜的老师又是数学家,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传授人。
顾不了循序渐进,她每天读书之余,就往晏二脑子里塞现代数学。
虽然古代数学同样辉煌,但不得不承认,计算方法太过复杂,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精深学问。
现代数学呢,哪怕同样是方程,算起来就是更简便,更容易理解。
程丹若修改了XY的叫法,X叫“叉”,Y叫“树”,简称树杈方程。因为两个符号用毛笔均不难写,十分容易被接受了。
方程之外,讲最多的就是几何。
年三十的晚上,晏家人在正厅守岁,程丹若还在和他讲空间几何。
为了讲清楚立体的结构,不能不给他画图。
同理,所有字母都得取一个中文读法。她懒得多想,直接z为“根”,a为“花”,b为“叶”,c为“苞”,t为“茎”,O为“心”。
此后便被人称为花叶几何。
这是夏朝的数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笔,只是当事人并不知道。
和数学老师一样,程丹若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崩溃。
“二兄,歇歇吧。”大过年的,不能骂人,她选择放弃。
晏二讪讪,抱起玩翻绳的隐娘:“走,叔叔陪你放鞭炮去。”
大奶奶张口欲说什么,晏大爷使个眼色,主动道:“别吓着孩子。”
晏二问:“隐娘,怕不怕鞭炮?”
隐娘抿着唇,可可爱爱地说:“有叔叔在,不怕。”
“好孩子。”晏二把她抱到肩头,“三妹一起来吗?”
程丹若被他气得头晕脑胀,忙不迭道:“好,我也透透气。”
三人到外头放炮。
火树银花,光华灿烂。门外鞭炮声络绎不绝,时不时传来邻居家的笑声,还有谁家的狗,被吓得“汪汪”乱叫。
空气中飘散着浓郁的硫磺味。
程丹若靠在柱子上,微微出神:又是一年了,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活着吗?
“三妹。”晏二不傻,不可能真的让侄女放鞭炮,捂着她的耳朵,让小厮去点燃引线,“明儿,能再和我讲讲那个图吗?”
他没什么和姊妹相处的经验,也不知道说黄河水患,她是否能理解其惨烈,只能尽量通俗易懂地形容:“这真的很重要,能活万民。”
程丹若回过神,看向这个便宜兄长。灯笼的光照有限,他黑漆漆的一个人,若非穿着丝绸,活像农民的儿子。
生在晏家,本该衣食无忧,却肯餐风饮露,为黎民谋福祉。
她有什么理由拒绝帮助他呢?
“当然。”她深吸口气,焦躁顿时退去,“我非常乐意。”
就算走不到明年的今日,至少,努力在世间留下来过的痕迹吧。
*
公众号:历史三千年
作者:数学课代表
《盘点古代数学家第八弹:晏广》
人物简介:夏朝著名数学家、水利学家,晏鸿之二子,著有《算集》,完善并推广了树杈方程与花叶几何,主持修建了……
元朝时已出现能解四元方程的天元术,但计算复杂,难以推广。树杈方程虽然并没有提高古代数学的深度,却简化了大量复杂的计算,使得高等数学的推广成为可能……花叶几何的出现,证明我国古人已经对空间几何有了系统的了解,能够进行大量抽象计算,对于河防水利有巨大的意义……
晏广在《算集》中明确提到,自己并不是创立人,学自义妹程丹若。考虑到所使用的符号与英文字母高度吻合,目前史学界的猜测是,早在《几何原本》正式翻译前,就有人接触到了欧式几何,对此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良并加以传播。
但这个人是不是程丹若,目前没有史料能明确肯定这一点,尤其她后期并未在数学上有所建树,保守估计,她可能是一个传播者,而非创立者。
……
树杈方程和花叶几何的真正创始者,恐怕已经难以考证。
但相信,他/她在泉下得知,自己的成果已流传后世,一定非常欣慰。
感激所有有名无名的数学家,正是因为你们的努力和探索,人类才对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生命不息,钻研不止!
今朝数学,犹待我辈!
第72章 女官考
正月初三, 迎春日,出了一件大事。
按照习俗, 这天“凡勋贵、内臣、达官、武士, 赴春场跑马,以较优劣”,算是一个皇家半内部的户外活动。
然而, 就在谢玄英和众人比试马术之际, 突然看见有宦官来报,说鲁王妃携孙来京, 朝贺新年。
皇帝很惊讶, 命人传唤。
要知道, 藩王无召不得入京, 虽然王妃和孙子不在此列, 可没有打报告就突然来京城,怎么都很古怪。
等一见面,众臣全部傻眼。
鲁王妃年过四十, 瞎了一只眼睛, 半张脸都被火烧过,颤巍巍下拜。
皇帝震惊了, 赶紧赐座。
鲁王妃明明知道勋贵内臣均在场,却无动于衷,长跪不起:“请陛下救我孙儿性命。”
同样跪下的鲁王长孙磕头不止。
皇帝问:“这是出了什么事?”
鲁地□□了?没听说啊。
鲁王妃说:“王爷已经杖杀我儿, 还要杀我,若非我这孙儿有孝心,将我接出府邸, 我怕是连年关都没撑过去。”
众臣均是错愕。
鲁王妃已经忍无可忍,当着群臣的面抖落鲁王恶行:沉迷炼丹, 性情残暴,殴打妻子,坑杀婢女,折磨王府护卫,灭人满门。
长子时常劝说,他不听,反而想请封小儿子为世子。幼子感染风寒去世,他就一直没有再立。
一个多月前,鲁王服用丹药,长子劝说,被他活活打死,又要去找王妃算账,泼油火烧,差点就死了,亏得儿媳挡了一波,才活下来,但儿媳也被杀了。
鲁王却不在意,继续炼丹,还要杀童男童女。
爹妈都被杀的孙子实在没有办法,带着祖母跑了,上京求救。
如此惨剧,震撼朝野,御史上奏请求严惩。
皇帝立即派出心腹太监去鲁地调查,申斥鲁王,并将其降等为郡王。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杀儿子儿媳老婆,平民尚且不用抵罪,何况藩王?普通人的命就更不是命,申斥已经是表态了。
当然了,皇帝也将鲁王妃和孙子留在宫中,多加抚慰,恩赏无数。
鲁王妃感激涕零,安分下来。
然而正月十五一过,她打碎元宵节宫灯,屋中自焚而死,留下遗言。
孙子回到鲁地只会被弄死,希望陛下看在他已经没爹没娘,父亲又不是世子的份上,让他留在京城,随便给口饭吃。
皇帝被摆了一道,但没办法,只能暂时留下鲁王孙。
这时候,年前派去封地的锦衣卫回来了。
——是的,早在丰郡王和嘉宁郡主上京之际,皇帝已派出锦衣卫,秘密调查各藩王情况。
鲁王的事迹自然也在此,比鲁王妃告发的还要残忍,虐杀近百余人,甚至早就杀过亲孙女,只不过不为人所知罢了。
不独是他,其他藩王也各有各的劣迹。
承郡王□□,时常招尼姑女道入府亵玩,还逼姬妾与护卫乱来,荒淫至极。
郡王妃被避到带儿子躲在寺庙里,等闲不敢下山,就怕一不小心,贞洁有失,死都不知道该怎么死。
相比之下,安王掠夺民财,放高利贷,抢夺田地,都没那么严重了。
皇帝看完后,下了一道很有意思的旨意,大意是:考虑到藩王们远在封地,教育资源肯定不太好,为儿孙计,允许每个王府送一个儿子进京,朕负责找老师给他们上课。女孩想送来也可以一起来,正好孝顺太后。
一时间,京城人心浮动。
靖海侯乖觉,立刻决定先不蹚浑水,谢玄英的婚事更是往后挪,最近提都不要提起来。
谢玄英没料到,自己最苦恼的事会以这样的方式解决,庆幸之余,又觉悲哀。
出了正月,后宫有了动作。
皇帝召藩王子嗣入宫学习,也会有不止一个郡主、县主同来,女官就必须在她们来之前预备好。
洪尚宫提前开始了女官的招募。
晏家报上了程丹若的名字,她的户籍也顺势落在了晏家。
考试的日子,在二月十日。
--
程丹若第一次在古代考试,晏鸿之特地为她准备了备考大礼包。
一个竹篮,里面放着笔墨纸砚和户口本。
和高考很像。
晏二亲自驾车送她去,两人走东安门,考试的地点就皇城的礼仪房。这地方在皇城的东南角,负责选奶妈、选妃、选驸马。其正北面的大一片建筑,就是东厂、御马监、尚膳监等太监的办公场所。
这里归属于皇城,却不在紫禁城。
皇城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地方,最中心的位置是紫禁城,是皇帝上朝起居之地。但在宫城外,还有内库、太液池、太庙、琼华岛,以及最重要的二十四衙门。
所以,皇城比故宫其实大了好多好多。
放在现代,就是南起□□,北到地安门,包括故宫、景山、北海公园和□□。
到了东安门,就得下马车,递交名帖。
太监核对身份后,发给她一个号牌,让她排队去。
“世兄。”晏二正张望,忽然听见耳熟的声音,抬头一看,却是谢玄英骑着马过来了。
他赶忙还礼:“世弟。”
谢玄英装得很惊讶:“世兄为何在此?”
“今日选拔女官,我送妹子选考。”晏二常年在外,与他不熟,如实以告。
谢玄英往人群中瞄了一眼,旋即道:“世兄安心回去。”又吩咐太监,“假若晏家姑娘有事,往宫里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