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山 完结+番外[古代架空]——BY:顾言丶

作者:顾言丶  录入:01-27


程沅的药方比景湛的简单一些,抹掉了些平常药铺难以寻到的珍稀药材,大多都是常见的东西,抓药熬药也要更快。

宁衍一看那碗黑乎乎的药汁就觉得胃疼,话还没说出来,眉头先皱得死紧。

玲珑仿佛知道他说什么一样,将药碗放在桌上,又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油纸包。

“陛下。”玲珑手脚麻利地将纸包拆开,放在了药碗旁边,说道:“这是王爷先前留下的果脯,您尝尝。”

宁衍:“……”

他一听宁怀瑾的名号,注意力还真的被吸引了过去,追问了一句:“皇叔?”

“是王爷从宫里带的,出征之前放在了奴婢这里。”玲珑说:“一共一小盒,用油纸分成了几个小包。”

——从宫里带出来的。

宁衍心念一动,连带着觉得那碗药也没那么难闻了。他拨开纸包,从里面捻了块果脯放进嘴里,发现确实是他常吃的那一种。

汁水浓郁的蜜桃切块晒干后还保留着一点绵软微沙的口感,上头额外洒了一层极其细密的糖粉,含在舌下时,丝丝缕缕的甜味小心而又精细地盈满整个口腔,刚好处在一个不会发腻的程度上。

宁怀瑾大概也是猜到了他在外面也不能完全断了药,所以才未雨绸缪地带了一小盒果脯,准备随时用来哄他。

宁衍抿了抿唇,残留在桃干中最后的一缕汁水流入他的喉口,留下一片难以言喻的甜。

“拿来吧。”宁衍说。

玲珑惊讶于他今天如此好说话,但也知道陛下这样的决心可遇不可求,于是连忙端了药碗送进他手里。

宁衍苦大仇恨地看了一会儿那药,但是碍于宁怀瑾的桃干还放在桌上,也只能咬了咬牙,将其一口喝了。

——真是,宁衍忽然没来由地想,皇叔人不在这里,还能把他吃得死死的。

宁衍喝完了药,嘶嘶地抽着凉风,一边努力地压下那股反胃的感觉,一边又往嘴里塞了两枚桃干。

“还有。”玲珑又从袖子里抽出一封皱巴巴的信件递给他:“方才王爷的鸢也到了,大约是前线军报。”

宁衍一愣,连苦味都觉不出来了,忙伸手接过来,一边拆信一边不满地说:“方才怎么不说?”

他看起来也不是很在乎玲珑的回答,只随口问了一句,便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手里这封皱巴巴的信上。

玲珑看着他略显急切的动作,沉默了片刻,什么都没回答,默默地往后退了两步,站在一旁候着去了。

宁怀瑾的信件很薄,只有两页纸,宁衍将信纸抖落开,一目十行地看下去,发现他们已经成功拿下了桐柏县,正在当地整军。

宁怀瑾的奏报写得很清楚,连伤亡几何这样的事情都写得很明白。

宁衍的目光在“臣也受了些许小伤,伤在左臂,并不严重”那一行上多停留了一会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是他自己要求宁怀瑾“同甘共苦”的,宁衍虽然欣慰于他真的将这句话听了进去,却也第一次尝到了“共苦”的苦头。

除了心疼之外,更多的其实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力感,宁衍心里叫嚣着想要把宁怀瑾从战场上抢回来关在家里,锦衣玉食地好好养伤,却自己也知道不行。

宁衍心里发沉,但好在宁怀瑾没什么大事,也成功拿下了桐柏县,到底给了他一点安慰。

他抿了抿唇,继续往后看。

在第一页纸的末尾,宁怀瑾奏报了接下来的去向——他说他只会在桐柏县整军两个时辰,然后会按照谢珏行军的方向去跟他汇合,然后一起夹击信阳城。

宁衍看到这时,眉头已经锁得很紧了,按他来看,宁怀瑾身上有伤,无论严重与否,也应该在桐柏县休整,何至于要这么着急,连一晚都不肯歇。

只可惜这张纸已经写到了末尾,宁衍顺手将下一页纸抽上来,想看看他的理由,可眼神刚一落上去,整个人便愣住了。

因为在第二页纸上,宁怀瑾舍弃了敬称,只写了一句话。

“我去取你的生辰礼。”

正文 “还好,赶上了。”

十月十五那天,谢珏和宁怀瑾先后到达信阳府,当天便与郑绍辉的左军左右夹击,让信阳府的守军吃了个大苦头。

有了谢珏和宁怀瑾的援军,郑绍辉很是能大大地喘了口气。

左右两军会师后,指挥权自然而然地也移交给了谢珏。谢将军这些年在边城跟外族打多了交道,手里动辄十几万兵马颠来倒去,还没怎么将一个区区信阳城看在眼里。

接下来几天的消息捷报频传,宁衍估摸着,想来离有好消息也不远了。

只是南阳府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四五日,等到天好不容易放晴时,外头的天气已经彻底凉了下来,俨然已经和京城的初冬没什么两样了。

宁衍在京城时有地龙和手炉整天暖着,到了南阳却没这样好的日子过。这几天随着雨势不停,他整个人也如霜打的茄子一般,成日里恹恹地没个精神,苦药汤子一天天地喝,连带着胃口都差了许多。

好在宁怀瑾那边的消息来得及时,许是怕宁衍担忧的缘故,宁怀瑾最初还是两三日一报,等到打起来后便成了一天一报,白头鸢成日里在南阳府上空盘旋,信虽然越来越短,但到底一天也没落下过。

有军报的时候就说说前线的情况,若实在没什么说的,就挑拣点闲话,今天是伙房做了白面馍饼,明天又是不小心在战场上擦到了一条口子。

宁衍成日里跟着他提心吊胆,一口气七上八下地,几乎将大半的精力都扑在了上头。

而且宁衍打着亲征的名号出来,虽然只是待在南阳城并未随军出征,但后方的粮草调度和大军进程等琐事皆要过目,也没比前线的宁怀瑾轻松到哪里去。

玲珑的身子一天天大起来,过了四个月,身子便开始逐渐显怀了。

宁衍将身边一些跑腿伺候的活儿逐渐交给了十里去做,玲珑每日里只要伺候宁衍的书笔和膳食就好。

小半个月下来,玲珑连身姿都丰盈不少,眼见着越来越有寻常人家的主子模样。

宁衍似乎很看重这头份的“皇嗣”,已经吩咐石家荣在当地找好了大夫和接生婆婆,生怕她有个什么闪失的模样。

朝堂中诸事繁杂,但好在今年起了战事的缘故,一应安排都要向后顺延,少了科考这件大事,朝中少了许多争辩的功夫。

倒是前些日子,舒清辉家一位七扭八拐的姻亲犯了事儿,听说是主家喝多了酒,打杀了家里的良妾,被妾室家里一纸诉状告进了大理寺,惹了浑身的麻烦。

江晓寒见状,也把祸水稍稍往舒家引了引——那家姻亲跟舒家关系并不亲厚,但亏就亏在舒夫人是个耳根子软的,亲戚上门求情不好不见,留着人吃了几回茶。

江晓寒只当做不知,由着大理寺将这件事越闹越大,最后借机攀了这股东风,连消带打地让舒清辉自己“称病修养”才算完。

舒清辉大概也猜到了这背后有宁衍的授意,于是也没闹腾半分,老老实实地关起门来“养病”去了。

除此之外,宫内的蒋璇似乎将阮茵当成了她最后一处避难所,逃进仁寿宫后便没出来,大有在那常住的意思。

这样虽然不怎么合规矩,但由于宁衍不在宫内,所以也没人管得了她。

而阮茵最近正为了“皇嗣”的风言风语焦头烂额,也没那个闲心太多关注蒋璇。

自从上次宁衍着重授意过之后,江晓寒便以冬日换防的名头调整了一些禁军防卫。期间阮茵见缝插针地扔了几个人进去,江晓寒也权当没看见,只一味地将情况记下来,转头给宁衍送去。

朝堂内外对宁衍这次出征褒贬不一,虽然大多是夸赞之言,但少部分宗亲还是对宁衍颇有微词,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亲兄弟之间何必要闹得阵前相见,派了谢珏去镇压也就算了,亲征动静这样大,没得让天下人看笑话云云。

宁衍对这些话照单全收,充耳不闻,只当没听见,反正宗亲们日常没什么正事干,凑在一起就知道在这些鸡皮蒜毛的小事上嚼舌根。

于是宁衍时不时地听一嘴京城的风言风语,手里一刻不停地忙着收拢和安排各省调整的粮税。

现在是战时,虽然宁衍的国库还算充沛,但是秋粮下市,谁能先一步卡住粮食的口子,就意味着谁更能在这场持久战里占上风。

宁铮先前已经屯了不少粮,若再让他那样毫无止境地屯下去,这场仗更是没个头了。

可农民日子过得本就劳苦,若一味地加征粮税只会让百姓怨声载道,这场仗打得宁衍本就吃亏,若是再在这上头坏了名声,反而得不偿失。

于是宁衍只能想了个更加讨巧的办法,设了个“免征”和“低征”的标准。

一般来说,除了各高门官家的外庄子,其他的普通农户下了粮之后,除了征给官家的之外,剩下的都会自己寻门路往外卖,要么是统一交给粮贩子,要么则是在附近的集市之类的就近售卖。

今年年运特殊,宁衍便下旨让各州府地的官员下去征收粮食。粮价比市面上少上两厘,但若是农户卖的多,则可以按卖出的粮食分量标准减少本年应征的粮税。

例如若卖出自家收成五成以上的,粮税可少征两成。

若农户选择将自家收成的八成以上都都卖给官府来的粮商,则可以干脆免除本年的粮税,用以给农户过冬之用。

这样一来,虽然官府收粮的价钱比市面上略少一些,愿意卖粮给官府的农户也还在大多数。

只是粮税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说改就改,期间要涉及的东西太多,宁衍又不在京城,只能靠着来回传信来跟内阁和户部一一商议。

等到这件事终于敲定时,已经又是半个多月过去了,深秋的尾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消失,外头的最后一茬枯草上挂上了霜,日子也渐渐更凉了些。

冬月初时,宁怀瑾那边也跟着传来了好消息。

前线跟信阳城的守军东拉西扯地打了十来场大大小小的仗,你进我退地,终于在冬月初五那天子时拿下了信阳城。

饶是宁衍早已预见到了这样的结果,那天也不免心情大好,早膳都多喝了半碗粥。

宁怀瑾的军报中说,因为指挥及时的缘故,左右两军都未有太大的伤亡,轻伤居多,已经都在城外的军营妥善安置好了。

只是信阳城折损得有些厉害,许多当地的商户平民拖家带口地逃离了是非之地,大半座城已经空了下来,恐怕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恢复生机。

除此之外,信阳城原本就划分在宁铮的封地之中,现在换了官家,城中的一应部署和政策都要重新打点,不比在桐柏县时那样轻松了。

谢珏是武将,对这些事不说一窍不通,知道得也很是有限,大多都要靠宁怀瑾打点,所以自从他们入驻信阳城后,连宁怀瑾一天不落的信件也变得少了起来。

但这对宁衍来说倒没什么所谓,信阳城一破,进来就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他心里确定了宁怀瑾安全就好,也不必一日日地非要让他抽出功夫来应付自己。

可说是如此,宁衍依旧还是关起门来算了算宁怀瑾的归期。

要梳理一城的政务是件琐碎而麻烦的事情,宁怀瑾现在又不比在内阁,身边没人帮衬,恐怕也得有一段日子,再算上路程上的时间,大概也只能将将赶在冬月二十六前后回来。

这倒也没什么,宁衍虽然希望他尽早回来,却也不想他为了那么一个时限太过劳累,于是只当忘了之前那个口头约定,一直也没去信催他。

可谁知宁衍自己不提,宁怀瑾倒是比他还要上心。

冬日里日子难熬,宁衍渐渐地便也不怎么出门了,屋里成日里熏着炭火和蒸笼,除了宁衍之外,旁人待久了都昏昏沉沉的。

又过了几日,宁衍干脆连玲珑都遣了出去,叫她不必在跟前伺候,身边只留了一个十里。

冬月十六那天,正赶上冬至,宁衍今日精神倒好,在屋里转了两圈之后,倒是有些想宁怀瑾了。

可越临近冬月二十六,宁衍越不好催促宁怀瑾。他咬着笔杆想了半天,最后只能干巴巴地写了封家书,只嘱咐他说可别忘了吃饺子。

宁衍将这封信交给十里送走后才想起来,这信送到宁怀瑾手里时已经少说也已经是明天了,冬至过去,哪还用吃饺子。

宁衍捏了捏额角,觉得自己最近实在是在那些奏折里泡得太多了,连脑子都不太好用了。

他正想将十里叫回来,可人一起身,还未开口的功夫,就见十里已经去而复返了。

“陛下。”还不等宁衍出口询问,十里便道:“王爷他……”

十里话还未讲完,宁衍却已经顺着大开的房门看见了他身后走来的人。
推书 20234-01-26 :公公,你有了![古代》:简介:(入库时间2021-01-26) 晋江2021-01-13完结咸丰初年,宗室子弟辅国公载钺从紫禁城带回一位漂亮的太监耿圆,让其侍奉左右。个性活泼的耿圆深得载钺的宠爱,然而身为太监的他竟是一半女儿身,因为二人关系“暧昧”,引起家里人的不满,耿圆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