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府里管家的是大房的琏二.奶奶,那位别看心眼极多,但说话做事却没甚章法。投其所好,再略表一回忠心,这事未必不能成。
林家的这些决定,春纤是过了好几天后才从小红那里听说的。
有些意外,又有些意料之中。
“......祖母说林姑娘无论带了多少人来,入府时老太太也一定会安排府里的人过去侍候,她想让爹娘安排你去侍候林姑娘。你如今还是粗使丫头,调过去就能升上三等,你是府里派过去的,林姑娘又是客居的姑娘,你日常在房里侍候也不打紧。等升上二等,就名正言顺了。只是不知道你乐不乐意。”
三等丫头比粗使丫头好一些,但也不是能随便在主子屋里进出侍候的。
“不是很乐意,不过也没多不乐意。左不过比现在轻省,也是在荣庆堂当差,先干着就是了。”虽然她□□纤,但她却不太愿意去侍候林妹妹。
一来她散漫惯了,将自己照顾好都不容易了。再照顾一个体弱多病,又敏感爱哭的小孩...没那个自信。
荣国府讲究长辈身边的阿猫阿狗,小辈都得敬着的规矩。所以从现实角度讲,成了老太太名下的丫头,只要老太太不死,她的日子就有保障。
贾府讲孝道,亏了谁也不能亏了贾母。她院里的丫头,便是凤姐儿那样彪呼呼的都不会轻易折辱打骂。
若成了林妹妹的丫头,一个自身难保的主子,能有什么省心日子可过?重要的是世人都分亲疏远近,和黛玉朝夕相处久了,以她的性子,她真能在黛玉受欺负的时候袖手旁观?
那绝对不能够呀。
“我猜你们应该会在明年开春时启程。”心中转了一回,然后看向小红,笑道,“看来,我除了要留在林姑娘身边,还要读书习字了。”
再过不久,黛玉就进府了。进府后,还得容春纤找机会和时间往黛玉跟前凑,混个脸熟,之后小红说不定还会来府里找春纤‘玩’,在黛玉那里过个明路。这样一来就到了年底,年底江河上冻,正月里出门容易犯忌讳,于是最快的出门日子就是过了二月二。
至于读书习字,自然是让黛玉知道春纤要给小红写信,一来二去的,也好方便他们上门拜访林如海。
看来,他们已经从周瑞家的或是旁处知道了黛玉便是入了府也未必会被妥善照顾了。
一早就知道春纤聪慧,但没想到她刚刚起了个头,春纤就想到了接下来的安排,心中赞了一声后,小红点头肯定了春纤的猜测,“爹娘是这个意思。”这次来,还特意带来了笔墨纸砚和家常用的宣纸。
林如海是正经科举出身的巡盐御史,不说家世人脉,就是他在江南的影响力就不是林之孝一家会放弃的关系户。
最好也最稳妥的计划是小红留在京城,借着老太太的手留在黛玉身边。有这么一分香火情在,他们完全可以借着黛玉的关系叫茗哥儿上门拜访。
但事有意外,他们并不知道林如海对黛玉到底有多深的感情,若林如海对黛玉就像大老爷对二姑娘,二老爷对三姑娘那般,那留下春纤也就足够了。
林嬷嬷等人自是没想到春纤还能自己找关系疏通门路,所以在他们看来送春纤入荣庆堂是双赢的决定。
当然了,春纤原本于林家就有恩,如今虽然是给春纤安排轻巧差事,但也不能否认林家会从中得到的益处。
他们想等春纤年纪到了,他们就认孤身一人的春纤做女儿,然后为其准备嫁妆,风风光光的发嫁,也算是圆了他们之间的纠葛。
这种安排换了旁人来说,都是极好的安排了。但在春纤这里,却洽洽相反。
包/办婚姻,给自己再找个爹娘,名正言顺的管束自己...真不在她的人生规划里。
“认了干亲不好行事,只我心里跟你们亲,那些俗礼免了也无妨。”小红口齿伶俐,自是将家里的安排和许诺一五一十的转述给春纤知晓。春纤闻言笑了笑,“我这人性子古怪,没规矩惯了。若嬷嬷疼我,林叔和林大娘也信得过我,便想办法将我的卖身契找来吧。虽是一纸契书,于我却大有用处。等过几年我年纪再长些,出府时也少些啰嗦。”
要卖身契主要是为了她那套没还办完手续的房子,以及担心上了林家这艘船后,哪天再因为什么事情被赖家的人找理由提脚发卖。虽然卖身契在她手里,但像荣国府这样的人家,也有办法灭了她。但她拿了卖身契,就可以去衙门办良民户籍,之后...她不信真到了危机时刻,她连个逃跑的机会都找不到。只要逃出去了,躲上一阵子,户籍就能用了。
呃,除非是推出去立即杖毙那种。
当然了,她既没给主子们下毒,又没偷宝玉的玉,又怎么可能沦落到立死的地步。
其实相较于其他人,他对林之孝一家的印象非常好。但印象不当饭吃,她也得为自己多做些打算。
几年后荣国府都抄家了,林之孝一家能不被殃及池鱼就不错了。自顾不暇之时哪还顾得上她?
既然小红来传话了,那咱们就将交易细节好好的理一遍。
那些许诺即不是她想要的,也未必能拿到。什么认干亲,风光发嫁,嫁妆娘家的,她都不要。她替小红,替林家去黛玉那里玩卧底,她今年十岁,可以干到十六七岁再出府。但前提是林家必须现在就将她的卖身契给她。
“成交!”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现实一点,做老太太院子里的丫头真比跟着姑娘小爷舒心。
再说得实际一点,黛玉如今才六岁,一般穿越女主穿越过来的年纪都不大。而且百分之七十以上,曾经的年纪都是二三十岁。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别人什么样作者不知道,但作者二十来岁的时候可没耐心去照顾小孩子。自己都没长大呢,哪来那么多的母爱和善解人意以及好脾气的去长时间,长时间的体谅一个敏感又邻牙俐齿的小孩?年纪和阅历在那里摆着呢,哪怕穿越前再喜欢,估计临了那份喜欢也会打折扣。
第九章
原着中曾有一段描写贾家年节时应酬往来的文字。正月十七薛姨妈家请吃年酒,正月十八日荣府赖大家,十九日宁府赖升家,二十日就是林之孝家请主子们吃年酒......
从这个请贾家主子们吃年酒的日子排序就可以看出林之孝家在宁荣两府的地位。比不上赖家俩兄弟,却绝对领先其他贾家管事。文中描述少,也许是林之孝俩口子谨慎低调,不像旁人那般张扬吧。
看到这段吃年酒的文字,就可以知道林嬷嬷为了她那一双孙子孙女去求贾母,有赖家放籍的旧例可循,也不是多费口舌的麻烦事。
但林嬷嬷却没选择去求贾母,而是细细考量了一番,吩咐儿子儿媳备了一份重礼后,亲自带着儿媳妇去求了凤姐儿。
良禽折木而栖,虽然凤姐儿不是一块好木头,但她却是府中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如今她又管着家,是现官不如现管的局面。重礼托付之下,以这位管家奶奶的性子,不怕她推脱。
之所以会选择凤姐儿,主要还是因为赖家已经隐约站位二房了。
怎么看出来的?
知道宝玉喜欢漂亮丫头,还特特给老太太送了晴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赖家一直是老太太的心腹嫡系,顺着老太太的意思倒向二房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他们林家之前不与赖家争,有老太太的意思,也有他们家不想出头以及枪打出头鸟的顾虑,如今...退不得了。
既然赖家选择了二房,那他们就只能不动声色的往大房这边靠拢了。
说不上投靠,不过是因势所趋的选择。
其实说起来,如果大房想要保住荣国府里属于他们有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期待老太太早日归西。不然真拖到二房那双子女起势了,再想要守住原本属于他们的东西就难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太太若归了西,二老爷没爵位,还得丁忧守制。那靠着老太太才稳坐荣国府大管家,又投靠二房的赖大一家,怕也是明日黄花的命数。
林嬷嬷在心里轻叹了一声,由衷期待那一天早点到来。
凤姐儿时常说林之孝俩口子是一对天聋地哑,但实际上这俩口子的嘴巴就没一个是笨的。
这一次有林嬷嬷打头阵,林之孝家的掠阵,却是仍旧没显出林之孝家的口齿来。
先上重礼,再适合说几句两房现状,最后表一回忠心,以凤姐儿爱财舍命,不禁夸,也不禁激的性子,这事压根没费吹灰之力就办成了。
凤姐儿得了好处,又见林嬷嬷一副不欲张扬的表现,知道这事求到老太太跟前也是一样的结果。如今求到她头上,将来领她的情,就答应的更爽快了。见平儿不在,便叫了个丫头去后楼的库房取身契,要将这事不惊动任何人的悄悄办了。
反正林家那小子离参加科举还有些年头,等事到眼前了,再跟老太太,太太提一嘴也不迟。若是考上了,就当喜事哄一回老太太高兴。若一直没考上,这事就更不需要巴巴的多嘴说上一回了。
二.奶奶表示:小事一桩~
贾家好歹是大户人家,跟着各位太太奶奶陪嫁进府的陪房,外面买来的丫头下人以及这府里一代一代繁衍出来的家生子,光是花名册就好几本,那装身契的箱子更是足足有好几个。找起来虽然不至于多繁琐,但也绝对很麻烦。
于是得了凤姐儿许诺,又见一早就安排过来的婆子们都来回事,林嬷嬷借着凤姐儿有事忙为由,非常有‘眼力’的要带着林之孝家的先离开,又说不在这里等了,等丫头找到身契再去衙门办手续也是一样的。
出了凤姐儿的院子,林嬷嬷就给儿媳妇使了个眼色。那林之孝家的直接去了后楼。背着人用几两银子和一点好处就将春纤的卖身契换走了。
理由就是春纤是他们家认下的干闺女,甭管亲生的还是认回来的,总要一视同仁才好。
他们没精力教养,就叫.春纤还留在府里学些眉眼高低,规矩体统,所以这事就更不好声张了。
那丫头一听这话,再见林家开出来的好处,无有不应的。
荣国府里的丫头,一般不是给府里的爷们做了小,就是到了年纪放出去配人。
有配小厮的,有配长随的,更有配庄子上或是铺子管事的。当然了,亲事有好有坏,想要一门好亲事,除了你自己有体面,主子给脸,还得家里人上心,不然随便发嫁个阿猫阿狗也是有的。
在这个时代的人心里,女人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没投好,还有第二次改变命运。若是第二次没选好,这辈子就没甚盼头了。所以林之孝家的便以此事做礼,换那丫头守口如瓶,心甘情愿的为他们保守秘密。
那丫头想,那些卖身契一年半载都未必有人要翻找,这些时间足够她嫁人了。
也不是这丫头有多恨嫁,只是一年小两年大,丫头辣么多,嫁人还是得趁早,不然好的就让人挑走了。
不敢在凤姐儿眼皮子底下弄鬼与琏二爷眉来眼去,趁早将自己的终身大事解决了,也是对自己小命负责的事儿了。
这丫头明显是被凤姐儿前阵子收拾陪嫁丫头的狠戾劲吓着了。
再一个看看宝玉的奶娘,再看看琏二爷的奶娘和二姑娘的奶娘,从丫头到媳妇,只要抓紧时间成亲生产,她未必不能再迎来个事业小高.峰。
能在大宅门里生存的丫头,脑子笨的绝对是少数。这丫头转眼间就想了那么多,于是抓紧机会上了林家的贼船,卖主求荣了。
贾家这种欺上瞒下,阴奉阳违的事忒多了。没人觉得这种交易不好,只有人因没碰上这种‘好事’而羡慕和懊恼。
主主仆仆都是这种心态,也怪不得最后落个那样的结局了。
其实世上这种奇葩的观念还有很多,典型的就是那句‘笑贫不笑娼’。当然了,更奇葩的事就是每每开表彰大会的时候,个人先进事迹上总会有那么一句以从不迟到早退来形容人敬业的话。
在春纤看来无论什么工作,不迟到早退都是最其本的职业素养,它与敬业无关。可惜很多人都不这样认为~
╮(╯╰)╭
林家办事很周到,在给小红姐弟办户籍的时候,也顺手给春纤办了。办好了户籍,就让小红将那一纸户籍给春纤送来了。
春纤看着那张古代版的‘身份证’,下意识的想到了防水以及防虫鼠。用帕子将户籍纸页包上,小心的塞到袖兜里,趁着无人发现迅速转移到交易平台附属的保险柜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拿到身契,心情极好的春纤也乐得营业:“前儿你走后,我又仔细想了下,就算留在林姑娘房里,也得有些一技之长才好。白日不当差,就花了些银钱请街上的梳头娘子教了我两个发式,你今儿来的正好,试试我的手艺长进没。”现实现卖的手艺可以有。
头发梳的好,也算是一种特长。
小红闻言笑着应了,一边背着春纤坐下来,一边小声告诉春纤,“我爹收到消息,林姑娘再有两三日便入京了。”
“这么快?”
第十章
贾母是九月初派人去接黛玉的,接人的仆妇们乘船走水路下扬州。扬州那边林如海择了初二的日子返程,也是走的运河。
夜里视线受阻,行船不安全,所以古人只要不是太赶的行程,夜里都是靠岸停泊,翌日天光大亮后才会再次拔锚起程。这一来二去的,竟然...这么快就到了,看来古代的速度也不全是蜗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