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双无怨的眼————江洋

作者:江洋  录入:12-19

"可不是嘛!"谢达觉得跟林曦的叔叔真是对脾气,而且看得出他很希望林曦能够快点成熟起来,多融入正常的学校生活。
"这是林曦的饭卡,反正你们每天在一起吃,我就交给你吧,请你帮忙看着他,让他多吃一点,不要挑食,长壮实一点。"说着李奕递过来一叠卡片,谢达一看,吓了一跳,看样子足有十来张,每张一百块面值。
"哎呀,你买这么多干什么,这种饭卡有期限的,当月吃不完就要作废了!"
"是吗?我忘了问清楚了,不过反正也不能退,你们就把它吃完了吧,用不完也没关系,下个月我少买一点好了。"
谢达看了看时限,还好,一直到十月底,还有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两个人要吃掉1000块钱,(不,不能算两个人,只能算一个半,嗯,只能算一又四分之一个人,林曦吃饭最多只能及得上自己四分之一!)任务比较艰巨,不过没有问题,一定能够吃得完。
开玩笑,花钱买的饭卡还能让它作废掉?宁可撑死也要吃完!
忽然想到这是李奕花钱买的饭卡,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刚要开口推辞,李奕却微笑着说:"林曦实在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一定会给你添不少麻烦的,这就算是我谢你的吧,正好我还有这个能力,有你在,我的责任就轻多了,还请你以后多费心了。"说完还微微一躬身。
谢达也急忙回礼,明白他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下,正好自己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除去了这一项大花销,余下来的钱就可以用来买参考书和新衣服了。心里对林曦的叔叔非常感激,只是他不善于表达感情,只好红着脸,默默地坐在那里,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感谢话来说。
"你说过你是新疆人吧?从那么远的地方考来北京,真的是太不简单了,我们林曦非常佩服你呢。"
"嗯,是很难,我们整个县就考上了我一个。"想到考大学的艰难和当初全家凑学费的困难,谢达心中一阵难受。
"那你们那里学校的老师也很了不起啊,培养出你这样的人才。"
"啊......我也不算什么人才......"谢达让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说:"我们那里的老师很少,确实非常辛苦,教学条件也差,很多人都只上完小学就不上了,我能一直上到高中,考上大学,实在是很例外的了。"
"哦,教学条件很差吗?"
"是啊。"谢达见他问起,就打开话闸子讲述了一通家乡农场的情况,对那里的教育状况非常担忧。又说:"等我毕了业,就回去,好好为教育事业做点事。"
"哦?你不想留在北京找份好工作吗?B大的学生可是很吃香的。"李奕觉得有点奇怪地问。
"我来的时候就想好了,事业在那里都能做,北京这么大的城市,多的是人才,多我一个不显多,可家乡那里非常缺乏人才,像我这样上完大学的回去,就算是拔尖的了,见过了世面再回去,可以带领大家做些实际的工作,早些脱贫致富,也算是报答养育我的家乡了。"想起当初在老钟叔的号召下全农场的人给自己凑学费的事,谢达鼻子一酸,眼圈有点红了,连忙忍住,说不出话来。
李奕也有点感动,仔细看了看他,心想这孩子还不错,不忘本。不过刚从乡下出来的人都还有一腔热情、一丝淳朴,等在社会上混得久了,可能观念和想法就会慢慢地变了。想了一想,他又问谢达:"你家乡的地址具体是哪里,给我写一下好吗?"
谢达觉得奇怪,但也没有问,找了纸笔认真写清楚,交给了李奕,心想,难道你还不放心,要去调查我家吗?反正自己光明磊落,也没有什么好背着人的,所以心里倒是非常坦然。
又闲话了几句,两人结帐出门,李奕又把谢达送回了学校。
回到宿舍坐在床上,谢达掏出那叠饭卡又数了一遍,没错,是十张,这下子下个月可得像马一样吃得膘肥体壮了,一时心情大好,连衣服也忘了去洗,跳起来跑去打球,直到晚上才回来,在水房里一边洗衣服一边大声唱歌,弄得认识他的同学都莫名其妙。
李一凡跟他关系最好,跑来问他是不是中了彩票,谢达好脾气地甩了他一脸肥皂泡,回到寝室里把林曦的情况跟大伙一说,只隐瞒了林曦叔叔给饭卡的事,因为这让他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大家听了也都觉得林曦可怜,再说这小家伙除了孤僻一点实在是没有任何缺点,所以谢达要求大家以后对他多照顾一点,他们就都爽快地同意了。
只有李一凡贼兮兮地说:"这样说来他还真是招人疼,我决定以后好好地疼他,好好地把他抱在怀里......"
"啪!"又一本厚厚的书命中了他的头,打得他惨叫一声,抱头倒在了床上,大叫着:"谁!谁打老子!"
谢达冷冰冰地说:"你给我离他远一点,说人家是同性恋,我看你才是有毛病!"
同宿舍的人都哈哈大笑,只有李一凡自叹命苦,自己喜欢的小乖乖,怎么就被这个大老粗抢先一步霸占了呢?害得自己连一点机会都没有,唉,真是不甘心哪!
*7*
整个十月份谢达都过得非常愉快,早午晚三餐,天天吃得又饱又好,为了让林曦认识更多的人,不要总是缩在自己的小小个人世界里--当然也是因为饭票实在太多了--每天中午谢达都会邀请一两个谈得来的同学一起吃饭,自己负责打卡。
大家有饭可以白吃,又有可爱的小林曦可看,当然欣然同意,其中李一凡响应最积极,恨不得天天都可以来蹭饭,奇怪的是虽然他对林曦总是一幅当面流口水的怪样子,让谢达非常的不满,但林曦本人并不在意,还经常对他笑眯眯地。
谢达想起林曦叔叔李奕说的林曦有认识好坏人的本能,心想,难道李一凡这小子不像表面上露出来的这么坏?反正既然林曦不反对,李一凡经常来凑热闹他也就不管了。于是一顿午饭,最少是四个人吃,有时甚至是五个、六个人一起吃,大家边吃边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此后一切顺理成章,谢达成了林曦的专职保姆,只要他在学校,一切的事情就都由谢达包办,连林曦收到的情书(已经有好几封了)都由谢达负责处理。
经过谢达的不懈努力,林曦终于日渐开朗,也不那么害羞了,与经常见面的同学们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人家跟他说话,他也敢抬头认真地回答。遇到了教授和老师们,也敢主动问好,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温和有礼的男生。
不过这样一来又多了一项麻烦事,那就是,林曦受到了女同学们的一致喜爱,常常包围着他,有说有笑,又摸又捏的,好象林曦是她们喜爱的一个洋娃娃一般。
没办法,因为林曦表现出来的气质非常纯净,不象成年男人,只像个小男孩,对女生毫无威胁力,却有激起她们母性本能的吸引力,而放眼全校,长成这样清秀可爱,脾气好,又比女生还害羞的小男生,绝对找不出第二个,所以经常见面的女生们,都放开胆子逗他玩儿,反正他也不会抗议,更不会反过来调戏她们。
谢达与女生们向来不亲近,所以开始还隐忍一下,后来忍无可忍,发了一次火,吓得女生们终于收敛了一点,只敢在谢达不在眼前时逗逗小林曦。
李一凡这时表现出了自己的优点,谢达在时,他总对林曦一幅垂涎欲滴的怪模样,谢达一不在,他就昂着挺胸,充当起老母鸡的角色,把林曦护在自己身边,与那帮女生们唇枪舌剑,油嘴滑舌,毫不相让,使她们每每无法得逞,气得直骂李一凡夺人所爱。
林曦乖乖地呆在夹缝之中,笑眯眯地看热闹,处之泰然。
这样的闹剧,三天两头就要上演一回,已经成了中文系一景。
月底的时候,李奕又约谢达出来了一次,交给他一千块的饭卡和一张借记卡,说明以后每个月谢达可以自己从这张卡里取钱来买饭卡。
谢达忍不住推辞起来,认为这实在是太多了,自己无功不受禄,怎么好月月白吃人家的饭?
李奕笑了起来,说:"这可不是无功受禄,林曦这一个月来变化多大,我是看得很清楚的,他跟我在一起,半年来也没有这一个月变化大。怎么说我们也是有代沟的,该怎么开导他,我实在是帮不上太大的忙,如果像原来那样一味地宠着他、护着他,只怕这孩子就真的毁了。原来我还想听医生的建议,给林曦找个心理指导师呢,现在既然你起到了这个关键的作用,省下来的那份钱就给你们吃饭吧,请你千万不要再推辞了,我可是真心实意地感谢你。不然我还是正式聘请你做林曦的心理指导师吧?"
谢达急忙说:"不用了、不用了"。想到自己居然对林曦起到了这么大的影响作用,不免也有点得意,既然林曦叔叔都这么说了,自己再谦让就有点假了,干脆爽快地答应下来,决定以后继续做好表率作用,争取让这个害羞的小家伙快快成长起来,也不辜负了林曦叔叔的重托。
年底的时候,谢达接到了家里的一封信,是农场小学的老校长写的,同时也收到了一个让他非常震惊的消息。
原来林曦的叔叔李奕,在请人调查了谢达他们那里的农场学校之后,以公司的名誉赞助了十万块钱,给学校修缮校舍,平整了操场,新买了不少教学用具和体育器材,原来破破烂烂的农场小学,一下子变得窗明几净了起来,高兴得老校长嘴都合不拢。
除了这笔款项,李奕的公司还答应每月赞助五千块钱做为学校的教育经费,这下子把几名民办教师长期得不到足够工资的大事也解决了,老师们没了后顾之忧,教起书来更加尽心,师源是稳定住了,最受益的,当然还是农场的孩子们。
听老校长说,现在全校几十个学生,都在以谢达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取将来也考上大学,走出去,见见大世面,见识大人物!
经过学校和农场的研究,大家一致决定,每月从那五千块钱里拿出五百来,寄给谢达,做为生活补助,希望他能安心学习,早日成才。
为了让谢达安心,老校长在信尾还说,这是大家的一致意见,因为谢达的出息就是全农场人的最高愿望,希望他把握住机会,多学些有用的知识,将来好为家乡建设出力,这笔钱如果将来想还,等他工作了以后再还给学校好了。
离家这么久,谢达第一次哭了,抓着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哭得涕泪交流,毫无形象。等擦干了眼泪之后,心里决定,大恩不言谢,李奕为学校所做的,自己一定要全数报答在林曦身上,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
后来找了个机会他亲自打电话向李奕道谢,李奕却轻松地说:"赞助学校一些教育经费是我们企业应该做的,以前每年也有,只不过这次认识了你,就把钱用到你们那里去了。这种捐款是可以抵税的,对公司并没有什么损失,你不必放在心上。"
谢达听后心里轻松了一点,但话虽这么说,人家帮了自己、帮了全农场确是不争的事实,他这么说,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不必太过意不去罢了。对于李奕的为人,不由得更加敬重了。
自此谢达对林曦更加尽心,除了日常的照顾,还翻查了大量的资料,为他制定心理治疗的方案,一步一步,引导他进入正常生活。有时虽然不免严厉,但林曦对他倒是言听计从,绝不违拗。
就这样,林曦在大学生活的第一年,幸运地重新找到了失去已久的快乐,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幸福地生活着。

*8*
唐逸第一次看到那个让她心动的男孩时,正是初夏。
B大百年纪念堂外的小广场上,布置了一个小小的花坛,大约直径2米的一个小小的圆形花坛,种了一片虞美人和万寿菊。
五月的阳光灿烂明媚,盛开的虞美人迎风摇曳,细长的花枝顶着大大的碗状花冠,袅袅婷婷,好似美人在迎风起舞,煞是好看。
花坛的四周秉承B大一贯的自然风格,没有用什么栅栏之类的东西圈起来,而是就那么一圈泥土垒成的小坎,踏踏实实地守护着这群小花。
那个男生穿一身白色运动服,身材修长而苗条,半长的头发,又黑又亮,背着一个大大的黑色背包,正在绕着小花坛转圈。
唐逸走近的时候,看清楚原来他正踩着那道泥土的小垒,绕着花坛转圈圈,眼睛看着花坛中的虞美人,眉清目秀的脸上带着孩子气的纯真笑容,在正午明亮的阳光照耀下,整个人像是闪闪发光一样,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眼前一亮。
忽然那男生停了下来,弯腰凑近一朵虞美人的花朵,用一只手小心地托着那大大的花冠,仔细地看着,数了数它的花瓣,还凑近鼻子闻了闻,又离开一点,温柔地侧头瞧着那艳丽的花瓣,反复欣赏,又凑上去轻轻亲吻了一下。
唐逸也在欣赏他,觉得这幅情景像图画一样赏心悦目,那样纯真自然的男孩和艳丽摇曳的花朵,竟是如此的和谐,都是一派天真,与世无争。
"林曦--"
远处有人在大声地喊,那男孩儿抬起头来,却并没有应声。
"大中午的你又跑去晒太阳!"那个声音相当的粗暴,说出来的话倒是关心的意思,那个叫林曦的男生微微地笑了,松手放开花朵,快步离开了花坛,轻轻巧巧地跳过一道黄杨绿篱,跑到一个高个子的男生面前,两个人一起走了。
唐逸回过头来,又看了看仍然在风中静静摇晃的一从花朵,感慨了好久。
她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对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愿意欣赏,从此脑海中就清晰地印上了那个男孩在阳光下捧着花朵亲吻的美丽画面,时常回想起来,自己也会流露出温柔的笑意。
原来他叫做林曦,很好听的名字呢。
再次遇到林曦是在第二年的秋天。唐逸所在的外语系要搞一个活动,她负责准备稿子,忙得焦头烂额,学生会干事请了中文系的一个学生谢达帮她的忙,因为谢达文笔很好,虽然才二年级,但已经是学生会里负责校刊的重要成员了。
说是来一个人,见面时却是两个人,一个是高个子,看起来很成熟,比一般大学生成熟得多,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是本校二年级的学生,唐逸绝对不会把他跟"学生"这个词连在一起--他真的是看起来很老相,而且表情冷漠。
另一个人却非常可爱--请原谅她居然把"可爱"这个词用在一个大学二年级的男生身上,而且让她心中一喜--因为他就是去年让唐逸心动不已的那个亲吻虞美人的可爱男孩。
大个子就是谢达,他一幅公事公办的样子,二话不说,直接进入主题,跟唐逸认真讨论了要处理的一切事宜,头脑精明,条理清楚,很快确定了工作的步骤与进程,两人客客气气地握手道别。
林曦呆在旁边,始终一言不发,这时也走了过来,很亲切地伸出手来跟唐逸握了一下,轻轻的,柔柔地,好象生怕握疼了她的手似的,让唐逸心中一阵温暖。
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她心中再一次这样想,却忘了她自己也跟林曦一样,是二年级的学生。不知不觉中,似乎觉得自己比他大了不少似的。
谢达有些吃惊,林曦还从来没有主动跟别人握过手呢,更别说是女孩子了,不过他没有说什么,招呼林曦一起走了。
此后三人经常见面,谢达把一部分英文资料交给林曦来译,当唐逸看到译得非常准确、打印得清清楚楚、整整齐齐的文稿时,还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小男生英文居然这么好,文学素养也很深,而且办事认真,光从厚厚的一叠打印文稿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跟唐逸同系的干事佟月新笑嘻嘻地告诉她,大家都爱找谢达办事,因为他文笔好、办事快,而且买一送一,还搭上个林曦一起帮忙,当然会事倍功半。
"他们俩总在一起吗?"唐逸觉得有点奇怪。
"是啊,听说那个林曦刚来的时候有点自闭症,是谢达帮他治好的,所以他们两个人总在一起,简直是形影不离。如果想单独找林曦做事,他肯定是不会答应的,可是如果找的是谢达,那就等于两个人一起找来了,百试不爽。"

推书 20234-12-19 :蝶————聿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