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 byShim97

作者:Shim97  录入:01-24

两人又斗了几句嘴,祝盛安才叫来听雨苑的管事,说下午二人要去游沁阳湖。
沁阳湖百里莲叶是宜州的一大名景,立秋之后天气凉爽,正适合观景,而再过一阵子湖中的荷花莲叶便要败了,因此最近这几日正是出游湖观景的峰期。
这下世子殿下要带少夫人游沁阳湖,也没提前说一声,只怕湖上的好位置早叫人占了。管事只能连忙去请前院的家将,先到湖上踩点,又安排下人们立刻着手准备一应出游事物。
消息传到王妃那里,王妃喜极而泣,连道傻儿子总算开窍了,还担心听雨苑的下人们不会办事,特意拨了老下人刘叔过来帮忙。
下午出行游湖,雀澜本以为看的是沁阳湖大好风光,哪知道湖上船山船海,风景都被挡光了。
虽有王府家将提前清场,但众人一听世子殿下带着少夫人来,今日出行不出行的全跑到了湖上看热闹。
王府的画舫顺着早就清过的航线缓缓往湖中心驶去,两旁就是前来看热闹的各色船只,雀澜坐在船头,眼前除了船还是船,根本没有什么百里莲叶好风光。
这些看热闹的达官贵族、平头百姓,若只是看看就算了,偏偏他们还要高声地喊。
“殿下——怎么带少夫人出来玩也不叫我们——”这是昨日来做客的年轻公子们。
“殿下好福气——少夫人是大美人呀——”这是没能受邀做客的普通世家。
还有些不作声,默默立在船头看的,想必是钟情世子殿下,却没能入殿下的眼,一个个神情哀怨,瞪着雀澜的眼睛像要冒火。
不过还有人特意与这些失意人作对似的,追着王府的画舫不停地喊:“殿下!殿下!买点莲子!刚刚采的新鲜得不得了!保佑殿下和少夫人早生贵子!三年抱俩!”
这些采莲汉嗓门大中气足,雀澜被吵得耳朵嗡嗡响,看祝盛安在一旁悠然自在,似乎早就习惯了出游被人围观,便道:“殿下这是带我来看景,还是带我来让人家看?”
祝盛安笑道:“这湖又不是王府的,我们来得,别人也来得。先忍忍,再走远些就好了。”
说着,他走到船边,朗声问下头驾着小木船的采莲汉们:“吃了你们这莲子,真能三年抱俩么?”
雀澜正磕着花生,闻言也不吃了,一颗花生夹在指尖就弹了过去。
祝盛安偏头一闪,躲过花生暗器,后头一名伺候的下人被飞射过来的花生正中脑门,哎呦一声捂
住了脸。
下头的采莲汉高声喊道:“真的真的!殿下给少夫人买些!明年保准抱上大胖小子!”
祝盛安笑道:“这么灵,可不能光我们二人享用了。”
他朗声道:“你们的莲子我全包了,给今日这湖上的各位都送去,我祝盛安喜得娇妻,请各位父老乡亲都乐一乐!”
一边说着,一边连接了三颗花生暗器。
世子殿下这话一出,湖上一片沸腾,有人高声称好,有人失声哭泣,有人叫着公子小姐昏倒了,乱作一团。
那几个聒噪的采莲汉乐呵呵送莲子去了,雀澜耳边清净了些,心情却没有变好:“我又叫殿下摆了一道。”
祝盛安故作不解:“什么?”
雀澜看了一眼他身后,下人们都远远站着,没有过来打搅主子。
“我只答应帮你应付王爷王妃,可没答应过要应付这些桃花。”
祝盛安道:“无需你应付,他们自不敢再上前来了。你看,今日你同我出来一遭,也没有费什么力气嘛。”
雀澜不同他胡搅蛮缠,直接说:“你在澹州有什么安排?”
祝盛安避开他的锋芒:“你问这个做什么?我纵有安排,也不是针对你。”
“与我是没有什么关系,可我若不知道,怎么借力打力?”雀澜道。
“借力打力?”祝盛安抬眼看他,“想必你也早有打算了。”
“我一早就同你讲过了,我来找你,是为了救我师父。”雀澜抱着双臂,“可要让小神捕替我办事,我总得有筹码罢。”
他不说,祝盛安就直接猜:“你在青莲教还有内应?”
雀澜道:“殿下与其瞎猜,不如先告诉我你有什么线索,咱们公平交换。”
祝盛安笑了笑:“信息交换哪有公平之说。”
雀澜道:“总得有人先开口罢。”
祝盛安好整以暇靠着椅背,转头看湖上的风景:“我的师父没落在谁手里,我不急。”
雀澜道:“世子殿下与青莲教已势同水火,只欲除之而后快。如今发现青莲教将有大动作,你说
你不急,我不信。”
祝盛安:“……”
两人一时僵持,都没有再说话。
这时,画舫渐渐靠近湖心,两旁挡着的船只少了,沁阳湖的风光展露出来。
今日天气晴好,湖面水光潋滟,一望无际。接天的莲叶婷婷袅袅,高低不一,被微风一吹,哗啦
啦地作响。
雀澜少有见到美景的时候,也少有欣赏美景的闲情,今日倒恰巧齐了。他支着下巴兀自观景,索性不搭理祝盛安了。
在后头候着的刘叔心思细,见前方两位主子方才还有说有笑的,这会儿一下子都不作声了,心里暗道:这新婚燕尔,真是甜蜜也来得快,吵架也来得快。
便上前去,问:“殿下,少夫人,咱们只在画舫上观景也太无趣了。这湖上现下还有不少莲蓬,要不要放条小船下去摘莲蓬?”
雀澜没摘过莲蓬,不过方才还见了不少采莲汉,这些荷花当是有人特地种的。
他道:“这荷花不是那些采莲汉种的么?我们也能采?”
祝盛安道:“能采。采完付钱就是了。”
他看雀澜有兴致,就让刘叔去放小船。
王府的小船也不算小了,船头船尾各能坐两人,中间还有能放得下方桌的船篷。
祝盛安点了亲卫统领武泽、副统领宋奇上船划桨,只带了刘叔一个下人伺候。
两人从画舫下来,刘叔刚要说殿下扶着少夫人些,就见雀澜同那些会功夫的乾君一样,一个轻松跃步跳上船,如履平地一般阔步进了船篷。
刘叔:“……”
武泽宋奇两人是同祝盛安一道去澹州剿匪的,世子殿下剿匪得胜归来,还抱回了美娇娘,他俩归
来依然是光棍,还得在这给成双成对的世子殿下和少夫人划船,表情那叫一个如丧考妣。
刘叔上了船,给两位主子伺候妥当,看武泽在船尾划得卖力,就溜到船头,凑到宋奇身旁悄声问:“少夫人会武功?”
宋奇要死不活地划着船:“会。世子殿下和少夫人第一次见面,就打了一架。”
刘叔心头一紧:“啊,这……”
宋奇道:“叔,你放心,是殿下先挑事的,少夫人没打过他,殿下没受半点伤。”
刘叔心更沉了:“殿下先动的手?”
宋奇点点头:“我也没料到,可确实是殿下挑起的。”
刘叔拍一把大腿:“这个小祖宗,怎么能对坤君动手呢!”
宋奇幽幽道:“可就算是这样,少夫人还不是嫁给他了。”
他几欲流泪:“我天天在宜州城里扶老人家过街,给东家修屋顶,给西家补篱笆,碰到坤君重话都不敢说一句,怎么就没人看上我?”
船尾的武泽骂了一句:“他奶奶的,宋奇!你又在前面偷懒!”
宋奇化悲愤为力量,埋头猛划,不一会儿小船就步入藕花深处。
祝盛安带着雀澜坐到船头摘莲蓬,宋奇和刘叔便去了船尾,和武泽一块儿,三个人大眼瞪小眼。
“这个时节荷花还没开败,要再等一阵,莲蓬才多。”祝盛安在层层的荷叶里张望,“喏,那儿有个能摘了。”
他扬手去摘,咯嘣一声脆响,莲蓬就摘下来,丢在雀澜怀里。
这会儿日头正晒,雀澜懒懒地靠着船舷,躲在荷叶下遮阴,接过这一个莲蓬,摆弄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吃。
祝盛安坐在他对面:“你是北方人?”
雀澜看了他一眼:“告诉殿下也无妨,我确实是北方人,在京城长大。”
祝盛安从他手里拿过莲蓬,教他剥开,扒出莲子:“那怎么一个人来了南边?”
雀澜道:“家破人亡,师父救了我。”
“那,师父是你唯一的家人了?”
雀澜顿了顿:“嗯。”
祝盛安好奇道,“能教出你这样的身手和本事,他应该也是个传奇人物,怎么我从没听说过罗无因这个名号呢?”
雀澜将嘴里的莲子咬碎:“我也不知道。我很少和师父一块儿出门。”
祝盛安道:“他都不带你出门,那怎么教你本事?”
“师父只教武功和门内的秘法,不教别的。他出门的时候,我就自己练功。”
“你未免也太听话了。”祝盛安也剥了颗莲子,“我小时候不喜欢上学堂,夫子一走,我就溜出去玩。”
“可是我那儿没什么好玩的。”雀澜道,“是座荒山,师父一走,就只有我一个人。我也想过跑,跑到山里迷了路,差点被狼吃掉,又吓得自己跑回去了。”
祝盛安微微蹙起眉。
他有些不可置信,道:“你师父就这样对你,你还拼死拼活地救他?”
雀澜歪着头:“可是他养大了我,还教了我一身吃饭的本事。”
“他救我时,自己也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穷得叮当响,没带过小孩,却没有把我卖给人牙子。我这样长得端整还识字的坤君,能卖个好价钱呢。”
祝盛安一时竟无法反驳。
他看着雀澜没心没肺的模样,又想起了二人初遇的那晚。
那是一个月前,刚要入伏,天气热得不得了,他带着人马连夜行军,来到腊子山脚下。

第4章 初遇
月色下的莽莽林海一片宁静,忽有几条黑影腾跃而过,惊起飞鸟无数。草木茂密的腊子山顶,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山寨。
“弟兄们!庆祝咱们赚了个盆满钵满,干了!”山寨中为首大汉提起酒坛,众匪立时响应,纷纷举起酒碗。
“干!干!”
“恭喜大当家讨婆娘!”
“恭喜恭喜!”
“哈哈哈哈!”
大汉捧着酒坛囫囵往下灌,整坛喝干,众人起哄大叫“好!好!”,他才把酒坛往脚下一砸,一张肥圆耳大的黑炭脸上已透出醉醺醺的红晕。
“这个黑脸大汉,就是反贼首领,李大柱。”茂密的树丛间一双锐利的眼睛盯着笑闹的众匪,宋奇仔细看过人群,确认道,“那瘦高个是二首领,一脸络腮胡的是三首领。”
“那平远知县还说约摸五百人,这乌泱泱的,足有一千人了。”武泽低声道,“宋奇,你速速下山报世子殿下。看他们喝酒喝得差不多,再有三刻钟当要动手了。”
腊子山本是荒山,又值盛夏,草木茂密,恰是藏人的好地方。山脚下不远处隐秘地扎了一圈营地,营帐的火光在林间若隐若现,来回巡逻的军士步伐整齐,训练有素,正中的一座主帅帐外,围了一圈守卫,里头只有祝盛安一人。
他抱臂站在地势图前,眉头微蹙。连夜行军,身上的藏色水纹圆领袍已被汗湿了,但他仍站得笔直,没有丝毫松懈。
“世子殿下!”帐外有人通报,“宋副尉来报!”
“进。”祝盛安道。
宋奇大步进来,朝他抱拳行了军礼:“殿下,经探,山上约有一千人。”
祝盛安眉头一皱,问:“地形呢?”
“地形倒是同县太爷所说一致,山西面和北面是悬崖峭壁,只东、南两个方向能上去,现成的山道只有东边那条,反贼在那处设了关卡把守,南边是杂草丛生的荒山。”
“说反贼都高看他们了,打家劫舍、占山为王,不就是土匪。”祝盛安冷哼一声,来回踱了几步,道:“可潜入山寨看过仓库?”
“未曾潜入,但已基本确定仓库的位置。我们在山匪的酒中下了迷药,再有两刻钟便可动手。”
祝盛安点点头,宋奇又道:“殿下,是不是现在就……”
祝盛安眉头一动,狭长凤眼忽而转向帐门,抬手止住了宋奇的话头。
宋奇转头一看,恰有两人走到帐前。
守卫进来通报道:“殿下,李知县、胡指挥使求见。”
祝盛安招了宋奇过来,附耳低声叮嘱几句,宋奇得令出去了,他才让李知县和胡仁怀进帐来。
“殿下,武校尉有信了?”胡仁怀走进来,开口就说,“卑职见宋副尉刚走,殿下是不是要动手了?有什么我老胡帮得上的,殿下尽管吩咐。”
他一个小小的营指挥使,平时哪里有机会在世子殿下跟前冒头?这次能给世子殿下办差,可真是祖坟上冒了回青烟。他急于在祝盛安跟前表现,也没留意被自己越过去的李知县还站在一旁没开口。
李知县是个留着山羊胡的小老头,在这穷乡僻壤当了二十几年父母官,锐气早已被磋磨光了,一进来被胡仁怀抢了话头也不恼,默不作声给祝盛安行了个礼。
“二位先坐。”祝盛安踱到议事桌旁,往正中的圈椅一坐,“李大人,我有几句话问你。”
李知县忙道:“殿下请讲。”
见县太爷在议事桌对面坐下,并未坐在祝盛安身旁,胡仁怀抓抓脑袋,总算机灵了一回,紧挨着县太爷坐在一处。
“李大人上报朝廷的土匪人数是五百人,现下才过了不到三个月,土匪已有一千人了。”祝盛安身边没跟着伺候的人,便自己给自己倒了杯凉茶,二指拈起茶盏喝了一口,“我看平远县治下尚可,流民不多,那这些新来的土匪,是从哪里来?”
李知县皱巴巴的脸上透出几分谨慎:“这……下官不清楚。不过最初那帮土匪,是在嵋州造反,被赶到腊子山的。”
不怪他谨慎,平远县在澹州,隶属东南藩地,可澹州西面毗邻的嵋州是朝廷的领土。朝廷镇压农民造反不力,只把反贼往他这小地方赶,他一个小小县令,自然不敢说朝廷的不是。
祝盛安扯了扯嘴角,轻嗤一声,把喝空的茶盏在手中来回地转。
胡仁怀小心瞅着他的脸色,抓紧一切机会拍马屁:“殿下,我老胡跟土匪打交道多,这些人只知道欺负老百姓,碰上正规军都是缩头乌龟。更何况殿下您是东南第一名捕亲手教出来的弟子,带的五百亲兵又各个都能以一打十,您往那寨子门口一站,土匪还不吓得屁滚尿流!”
祝盛安瞥了他一眼:“你现在带人,去堵住腊子山脚下各个出口,若有逃下来的土匪,有一个就杀一个。”
“是!”胡仁怀得了差事,自觉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大喜过望,连忙领命出去。
他一走,帐中便只剩了两个人,祝盛安靠着椅背,看向李知县:“李大人,还有没有什么话同我讲?。”
李知县琢磨着他的意思,慢吞吞道:“殿下方才问到点子上了,这些山匪都是别处流窜来的。嵋州的动荡一日不止,匪祸便一日不绝。只是下官也没料到他们这么快便有一千人了……”
“好了。”祝盛安冷声打断他,“你可以出去了。”
李知县一愣,犹犹豫豫站起身,想走,又不太敢走,半晌道:“那,殿下有事再传下官过来。”
“下回再传你,该是叫你收拾包袱走人了。”祝盛安眼睛抬也不抬,“只是比这平远县还偏的地方也不好找,约摸只有去岭南了罢。”
李知县的脚步顿在原地。
澹州已是大周朝最靠南边的几个州之一,一到夏季,白天十分炎热,但因为离海近,半夜便十分凉爽,他们此时又在深山老林里,夜风习习,可老头的额上却冒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拿袖子抹了把汗,重新坐下:“殿下有所不知,这些贼人,确是有来头的。”
此时,腊子山顶的山寨中已喝倒一大片,横七竖八地滚在地上,仅剩几个清醒的,打着赤膊酒气冲天,歪歪倒倒簇拥着醉醺醺的李大柱,要去闹洞房。
新房门口守着两名年轻小兵,见李大柱过来,连忙掏出钥匙,打开房门上挂的大铁锁。
李大柱醉得路都看不清,叫两个小弟扶着,一脚踢开新房的屋门。里头软榻上正坐着一位身着大红喜服的新娘,又长又大的红盖头罩住了半个身子,只看见露出袖口的一双纤纤玉手。
众山匪酒喝得大醉,见了女人,心思浮动,东倒西歪地围到那榻边,一个个迷迷瞪瞪,眯缝似的眼睛里全是□□。
“大当家好福气!这婆娘腰细屁股大,比窑子里的姐儿身段还好!”
“大当家快掀盖头!让大家伙长长眼!”
李大柱也不推拒,一步三倒地走到榻前,色眯眯笑道:“娘子,为夫这就来、给你揭盖头!”
说着,他扯住那红盖头用力一拉,红布扑簌簌滑落,露出了一张娇艳的俏脸。
美人乌发雪肤,凤冠上的流苏垂下来,遮住了低垂的眉眼,只显出嫣红的嘴唇和小巧的尖下巴。
众山匪都是祖上八辈子代代相承的贫农,又住在犄角旯旮山沟沟里,村里但凡有个眉目周正的和者都赶着嫁到外头去,哪里见过这么娇滴滴的美人?一时间看新娘子都看傻了眼,连醉醺醺的李大柱也看得眼神发直。
“哎哟,这、这就是那天上的仙女吧?”一人傻愣愣地出声。
这一打岔,李大柱才缓过神,立刻大着舌头将人往房外推:“快滚蛋!老子要、要洞房了!”
他赶众人出去,栓上了屋门,嘿嘿笑着,一边搓手一边往新娘那边走:“娘子,你可真俏,老子的魂都给你勾没了……”
他说着,就往新娘身上扑,红衣美人跟木头似的一动不动,李大柱刚要扑到他身上,眼前却猛然一花,被当胸一脚踹在了地上,摔了个眼冒金星。
他大惊失色,酒霎时醒了一半,立刻想爬起来,却惊觉整个人动弹不得,喉咙像卡住一口痰,说不出半个字来。
只听一道清凌凌的声音响起。
“这不就来勾你的魂了么。”
话音刚落,又是狠狠一脚,李大柱胸口一闷,整个人被踹得飞出去,砰一声撞在墙根,噗的吐出一口血,彻底昏死过去。
屋外守门的小兵听见动静,在外头问:“大当家?”
片刻,屋门开了,小兵回头一眼看见屋里,大惊失色,可还没叫出声,耳边已经听见噌的一声响。
那一瞬间他意识到是自己腰间的刀出了鞘,可抽他刀的人速度太快了,他脑子里才闪过这个念头,眼前已经天旋地转,脑袋掉在了地上。
恰在此时,山寨外也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
祝盛安到山寨前时,寨子里的土匪已经没几个活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王府亲兵们正挨个搜查寨中的屋子。
他让武泽引着走到仓库门口,往里头一望,一箱箱的全是金银珠宝。
武泽道:“殿下,山寨里就这一处仓库。”
二人走进去,看了一圈,除了金银珠宝,一件出奇东西都无。
这些山匪识不得好货,真正值钱的古玩字画不抢,只抢实实在在的金银,倒也在理。
祝盛安蹙着眉,低声喃喃:“这些也能叫‘了不得的东西’?”

武泽道:“可属下在山寨里仔细搜过,再没有别的仓库了。”
祝盛安沉吟片刻,道:“先将这些赃物装车,由你带队护送,连夜送去澹州府,不得有失。”
“是!”
士兵们进来将满载金银的箱子盖好称重,贴上封条,记录重量,拓上印章,再搬到车上。祝盛安在旁看着,忽然注意到,这些金银珠宝中,金子的数量十分可观,除了黄金首饰,还有好些金锭子。
他自己见金锭子见得多了,初看不觉得有什么,这会儿仔细一想,才发觉不对劲。
大周流通货币多为铜钱,银锭和碎银都是少数,更不要说产量更稀少的黄金。
若真换算起来,一颗五两的金锭,约摸值一百五十两白银,而平头百姓一家人一年的花用,顶天五两银而已。
再者,能花得出金锭的是什么地方?澹州地处偏僻,州府中地段好的三进宅院,不到百两银,整个州府没有赌场,只有两处勾栏,包个头牌唱一夜曲儿也只需五百文,这样的销金窟都销不了金锭,还有哪儿能销得了?
澹州府尚且如此,平远县这等犄角旯旮,难道还有用得起金锭的人家?还有花得出金锭的地方?
正思索着,宋奇匆匆跑来:“殿下,我们已活捉了土匪的两个头目,可那个大首领……”
他顿了顿,脸上浮现一丝凝重:“有人先我们一步,将他杀了。”
祝盛安心中咯噔一声,霎时有了不妙的预感。
在他们来之前,就有人杀了匪首,那这个人是不是也先他们一步,翻过了仓库?
祝盛安跟着宋奇走到那匪首的屋前,见窗户和门口还贴着大红双喜字,不禁脸色一变,问:“今日这匪首娶亲?”
“是。”宋奇刚应,世子殿下一脚就踹了过来,直把他踹得一趔趄。
“此事怎么没报与我?这匪首掳来的新娘……”祝盛安拉着脸,“……性命无虞?”
宋奇连忙道:“新娘好好的。据他说,那匪首刚进屋,就有个黑衣人从天而降,一脚把匪首踢飞了,他没受欺负。”
他伸手往廊下一指:“您看,新娘在那呢,是个坤君,就是被吓坏了,一直在哭。”
他手指的方向,一位身形纤细的红衣新娘正坐在小板凳上,宋奇手下的都头王铁守着他,挡住了许多好奇的视线。
新娘虽只有个背影,但也能看出是个美人,掩面低泣的模样好生可怜。
“先照看着。”祝盛安不再多看,往屋门走去。
屋子门口倒着两具无头男尸,脑袋滴溜溜滚在了廊下,祝盛安蹲下仔细看那头颅断面的切口。
切口平整,是一刀砍掉的。
宋奇低声道:“一刀砍掉人头可不容易,就算是刽子手砍头,也得砍两三刀。杀人者应当武功高强,力气大、速度快。”
祝盛安站起身,看了看屋门口倒着的两具男尸:“不错。”
“一刀砍掉头颅必定要使不小的力气,便会带得人整个身子都朝一边歪倒。”他走上前,站在大开的房门口,“这两具尸体都是脚朝屋门,身子朝外,杀人者确实是从屋里出来,在门口拔刀。”
两人走进屋去,扑面而来浓重黏腻的血腥味,李大柱的尸首窝在墙角,尸首喉咙被割开,流了一地的血。
祝盛安十四岁就被父王一脚踢到江南第一名捕余非明手底下磋磨,十六岁开始跟着老师经手案件,也见过不少血腥场面了。
他抽出一方丝帕掩住口鼻,粗略看过李大柱的尸首,见他身上除了喉头那道致命伤,没有其他伤口,就退出来让宋奇叫仵作验尸。
负责看着新娘的王铁见世子殿下出来,连忙搬了张椅子,放在廊下:“殿下,您坐。”
推书 20234-01-24 :路遥车马慢—— b》:[玄幻灵异] 《路遥车马慢》全集 作者:Shim97【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3-25完结总书评数:2952 当前被收藏数:1679 营养液数:5853 文章积分:66,989,084文案:路昭十岁的时候,母亲生了个弟弟。弟弟是雄虫,父亲抱着他高声欢呼,说这个家的一切都是他的。从 .....